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02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第7节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docx

a第7节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113

第7节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病例11-7-1患者,男,45岁,国外居住多年,一年前回国,近半年持续低热伴乏力,周围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反复感染,大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否认吸毒史,出生于中国,16年前到美国定居,5年前离婚,无子女,有同性恋史。

近来体检,体重减轻,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降低。

问题:

1.该病人可能得了什么病?

2.应如何健康教育。

(一) 概述

1.概念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简称AIDS),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

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2.生物学特性

3.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

病人和HIV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后者尤为重要。

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中。

其他体液如唾液、眼泪、乳汁也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通过性接触、注射及血源、母婴传播、用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或人工受精、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受感染等途径传播,其中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

链接:

浅吻、握手、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因为在这些浅吻、握手等日常接触中不会有足量艾滋病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又有机会进入另外一个人体内,而且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必须有足够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并且很快进入另一个人体内。

蚊虫的叮咬可能传播其他疾病如疟疾,但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蚊子传播疟疾是因为疟原虫进入蚊子体内并大量繁殖,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时,便会把疟原虫注入另一个人的身体中,令被叮者感染。

蚊虫叮咬一个人的时候,它们并不会将自己或者前面那个被吸过血的人血液注入。

它们只会将自己的唾液注入,这样可以防止此人的血液发生自然凝固。

他们的唾液中并没有艾滋病病毒。

而且喙器上仅沾有极少量的血,病毒的数量极少,不足以令下一个被叮者受到感染。

而且艾滋病病毒在昆虫体内只会生存很短的时间,不会在昆虫体内不断繁殖。

昆虫本身也不会得艾滋病。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发病率高。

男性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物依赖者、血制品使用者是高危人群。

(4)流行概况:

HIV感染及艾滋病发病地区由原来的北美、西欧为主转向亚、非、拉人口众多地区流行蔓延。

我国疫情仍呈低流行状态,但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已呈高流行,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链接艾滋病发病机制

艾滋病病毒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可终生传染。

作为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3.治疗原则至今无特效疗法,治疗以抗病毒、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对症、支持、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

(二)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应询问有无与艾滋病病人或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史,有无使用被污染的血液制品等。

2.身心状况

(1)症状评估潜伏期长,一般认为约2~10年可发展为艾滋病,多与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有关。

感染早期可有急性感染表现,然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长达10年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常因发生机会性感染及肿瘤而发展为艾滋病。

临床上可分为四期。

1)急性感染期:

为感染HIV后2~4周,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厌食、恶心、肌肉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等,持续约3~14日自然消失。

此期症状轻微,易被忽略。

2)无症状感染期:

由原发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但能检出HIV及HIV抗体,有传染性;此期持续2~10年或更长。

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

除腹股沟淋巴结外,全身另有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质韧、无压痛、无粘连、能活动,约3个月~1年后消散,同时伴持续性疲乏、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腹泻。

4)艾滋病期:

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因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且常有多种感染和肿瘤并存,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症。

(考点提示:

艾滋病的分期及主要表现)。

(2)护理体检:

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绀、肺部罗音、肝大、进行性痴呆、肢体瘫痪、痉挛性共济失调、体重减轻等。

(3)社会-心理状态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由于AIDS病晚期患者健康状况迅速恶化、病情重、预后差、无特殊治疗方法、易遭社会歧视、药物价格高、难以得到亲友关心照顾等,少数患者可出现报复、自杀等心理倾向。

(考点提示:

艾滋病的社会-心理状态)。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

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2)免疫学检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

CD4+T淋巴细胞耗竭,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多克隆性高球蛋白血症,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和自身抗体形成。

(3)血清学检查:

抗HIV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免疫荧光检测法(IFA)、免疫印迹检测法(WesternBlot简称WB法)、放射免疫沉淀法(RIP),其中前三项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诊试验。

(4)HIV-RNA检测:

PCR法检测。

(5)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如PCR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如KS

(6)病毒分离:

从血浆、单核细胞、脑脊液中分离。

(三)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受损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HIV感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纳差、慢性腹泻、艾滋病期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消耗有关。

4.社交孤立与实施强制性管理、受歧视有关。

5.恐惧与疾病折磨、无特效治疗、预后不良、易受歧视等有关。

6.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知识缺乏、人群普遍易感有关。

(四)护理目标

1.患者免疫功能增强,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

2.患者各种感染及肿瘤得到控制,活动耐力增加;

3.能摄入足够营养物质,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4.能获得必要的社会信息,得到亲友关心,消极自卑心理减轻或消失,社会联络增加;

5.可以正视现实,增强应对能力,恐惧感消失;

6.能说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并能采取预防措施,未发生艾滋病的传播。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与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在治疗、护理操作时既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又不应表现出怕被感染的恐惧心理,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珍爱生命、遵守性道德,充分利用可及的社会资源及信息,积极地融入社会;教育患者家属、亲友正确对待患者,并增加其与患者沟通的机会,帮助患者增加必要的社会联络,获取社会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时注意自我防护,防止HIV的进一步传播。

2.生活护理

(1)环境与体位:

安置患者于清新、安静、舒适的隔离病室内,采取严格的血液、体液隔离措施,实施保护性隔离,以防各种机会性感染。

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无症状感染期者可从事正常工作、学习,但应避免劳累;症状明显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症状减轻后可逐步起床活动,动静结合,适当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使活动耐力逐步提高。

(2)生活饮食护理:

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鼓励患者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呕吐可在饭前30min给止吐药,腹泻但能进食者应给予少渣、少纤维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或果汁、肉汁等;不能进食、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或遵医嘱静脉高营养;每周测体重一次。

3.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体重等;密切观察发热的程度、有无肺部、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黏膜等机会性感染表现和恶性肿瘤等。

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4.配合治疗

(1)早期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机会性感染,HIV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突变,产生耐药性,主张联合用药。

通常采用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非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三类药物联合或使用两种不同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加上一种蛋白酶抑制剂,配伍组成让病人服用。

使用齐多夫定(ZDV)时,应注意其严重的骨髓抑制作用,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亦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肌炎等症状。

定期查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0.5×109/L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且配合做好相应治疗。

(2)对腹泻患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止泻剂,严重者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做好肛周护理。

对发热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

对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吸氧,协助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以利呼吸,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

因口腔、食管念珠菌感染致咽痛、食欲减退者,遵医嘱给予抗真菌药及相应护理。

(3)注意观察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长期用药应注意是否出现耐药性,停药或换药有无反跳现象等。

(4)加强皮肤、口腔护理,预防继发感染。

床铺应平整、干燥、清洁,对卧床不起的患者定时翻身、拍背以防褥疮发生和肺部感染;注意口腔粘膜破损或继发感染,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口唇干裂时可涂润滑剂。

5.健康教育

(1)加强预防疾病的宣教。

目前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使群众知道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及其重要性,加强性健康教育,洁身自好;远离毒品、医疗器械使用操作中提倡一人一针一管,严格血源管理,严格检查HIV抗体;加强国境检疫。

(2)对无症状HIV感染者的知识教育。

应注意个人卫生,适当限制活动范围,预防继发感染;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哺乳期应人工喂养婴儿;正确处理污染物品;定期或不定期访视及医学观察,定期做临床及免疫学检查,出现症状及时隔离、治疗,延缓病程进展。

(3)机会性感染是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感染时的表现、预防、和减少感染的措施;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及其注意事项、定期复查;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考点提示:

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六)护理评价

能否减少感染的发生、体质改善、摄入足够营养;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能否得到控制;能否正视现实并获得必要的社会信息;能否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第8节狂犬病病人的护理

案例11-8-1:

一男孩,8岁,手部被狗轻咬,出现无出血的轻微抓伤,但不能确定该致伤狗的健康状态。

问题:

对该男孩的轻微抓伤该如何处理?

(一) 概述

1.概念狂犬病又称为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本病流行性广,病情重,进展迅速,病死率几乎100%。

中国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特别是近几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2.生物学特征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为RNA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紫外线、碘液、乙醇等一般的理化消毒方法敏感,但可耐受低温。

3.发病机制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侵入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亲和力,可累及伤口局部、末梢神经、中枢神经、各器官组织神经。

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弥漫性脊髓炎。

预后极差。

4.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主要是狂犬,其次是猫、猪、狼等家畜和兽类,有人传人的可能性。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伤口、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侵入,少数可通过对病犬宰杀、剥皮等受感染。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后发病率为15%-30%,当咬伤部位为头面部、颈部及手部等神经血管分布丰富的部位;咬伤程度严重;伤口未及时清创;咬伤后未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被咬着免疫功能低下发病率增高。

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

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5.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流涎和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

6.治疗要点本病目前无特效药,重在预防;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出现临床症状,以对症治疗为主。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应询问是否接触过病犬,有无被病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史,有无接种过疫苗等。

2.身心状况

(1)症状评估潜伏期为5天至19年或更长,一般为1至3个月。

典型患者有三期经过,全程一般不超过6天。

1)狂躁型(典型):

最常见。

①前驱期:

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

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症状。

本期持续2~4天。

②兴奋期:

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

体温升高(38℃~40℃)、恐水为本病的特征。

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肌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

本期1~3天。

③麻痹期:

肌肉痉挛持续约6-18小时,全身弛缓性瘫痪,逐渐进入昏迷状态,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患者亦可因咽喉部痉挛而窒息死亡。

 2)麻痹型(静型):

较少见。

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恐水表现,常以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继之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性脊髓瘫痪等;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较长,约7~10日。

(考点提示: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2)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因症状明显、病情发展迅速而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应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了解病人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如何,病人所能得到的社区保健资源和服务等。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中度增多,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质稍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

(3)免疫学检查:

检测脑组织、唾液和尿沉渣中的病毒抗原,阳性率约40%;检测血液或脑脊液中的中和抗体,对未接种疫苗者有诊断价值。

(4)病原学检查:

取病人的唾液、脑脊液、泪液接种鼠脑分离病毒,对狂犬病动物及病人死后脑组织进行切片染色镜下找内格里小体,或用反转录PCR检测狂犬病毒RNA。

链接:

狂犬病十日观察法

十日观察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狂犬病防治办法之一,即被有疾病症状的或与健康猫(狗)行为有异常的犬(猫)等温血动物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人的猫(狗),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同时可判定被咬人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十日观察法可以节约很多不必要使用的免疫制剂,使更多人的生命得到保护。

(三)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犬、病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病人兴奋、狂躁、出现幻觉等精神异常有关。

3.体液、营养失调与吞咽困难、不能进食饮水导致低于机体需要量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与病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呼吸肌痉挛有关。

5.恐惧与疾病引起死亡的威胁,患者失去应对能力有关。

6.潜在并发症呼吸循环衰竭、昏迷、继发感染等。

(四)护理目标

1.局部伤口得到及时彻底冲洗、清创等相应处理;

2.未发生意外伤害;

3.营养得到改善,病情好转;

4.呼吸得到改善;

5.病人情绪稳定,恐惧等不良心理减轻或消失;

6.无并发症发生。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向病人和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支持、安慰病人和家属,帮助家属逐渐适应情况变化,使患者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为患者、家人提供帮助,减少病人痛苦,减少病人独处机会,以减轻恐惧等不良心理。

2.生活护理

(1)环境与体位:

将病人安置于安静、避光的单人房间,由专人护理,保持病人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减少风、光、声等刺激,对病人实施严密接触隔离。

(2)生活饮食护理:

须防患者在痉挛发作中抓伤咬伤。

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应戴乳胶手套。

被患者唾液沾染的用品均应消毒。

有恐水及吞咽困难者应禁食禁饮,在痉挛发作的间歇期或应用镇静剂后可鼻饲高热量流质饮食,必要时予以静脉输液,保证每日摄入量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节律、频率的改变;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发绀,记录抽搐部位、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注意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时遵医嘱留取标本,记录出入量。

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积极配合抢救。

观察病人的心理和情绪反应等。

4.配合治疗

(1)处理伤口:

咬伤后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胺(二者不能合用)反复冲洗,至少30分钟;尽量除去狗涎、污血,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局部用70%乙醇和2%碘酊消毒。

伤口较深者清创后应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局部浸润注射;注射前需做过敏试验,皮试阳性者要进行脱敏疗法。

伤口一般不宜缝合包扎,以便排血引流,注意预防破伤风和细菌感染。

另外,凡被咬伤、抓伤或皮肤破损处被带病毒的唾液沾染者,均需进行疫苗接种,国内多采用地鼠肾疫苗5针免疫方案,接种时间为咬伤后第0、3、7、14、30天各肌注1次(2ml);严重咬伤者,疫苗应加至全程10针,即咬伤后第0、1、2、3、4、5、10、14、30、90天各肌注1次。

(考点提示:

被犬咬伤后应如何处理伤口?

对不同的伤口又应如何规范接种疫苗)。

(2)控制惊厥或抽搐:

对狂躁、恐怖、激动或幻视、幻听病人应加床档保护或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外伤。

在使用镇静剂后有计划地集中进行医疗、护理操作,程序要简化,动作要轻快。

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尤其是与水有关的刺激,如病房内避免放置盛水容器,避免让病人闻及水声,避免提及“水”字,适当遮蔽输液装置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唾液及口鼻分泌物,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和镇静解痉剂,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若有严重呼吸衰竭、不能自主呼吸者,应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4)在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抑制现象。

(5)有脑水肿时可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治疗。

(6)抗病毒治疗:

试用α干扰素、胸腺肽、阿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

5.健康教育

(1)加强预防疾病宣传教育:

宣传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有关知识,强化预防的重要性,预防的关键是消灭狂犬、野犬和对家犬进行预防接种。

加强犬的管理,接触狂犬病的工作人员、兽医、山洞探险者、动物管理人员等高危人群暴露前要进行疫苗接种,于暴露前第0、7、21天接种3次,每次肌注2ml,2-3年加强注射1次。

若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应进行全程预防接种。

接种期间应戒酒、多休息。

疫苗只能保护一次,接种超过半年以上通常需全程注射。

(2)加强疾病知识教育:

向群众宣传狂犬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伤口的处理方法以及注意避免水的刺激等护理知识。

如病人伤口愈合处及其相应的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感等异样感觉应及时入院诊治。

(考点提示:

狂犬病的健康教育)。

(六)护理评价

患者伤口是否得到及时、正确处理;是否及时接种疫苗;有无意外伤害发生;营养、呼吸等状况能否得到改善;不良情绪是否减轻或消失。

第9节伤寒病人的护理

案例11-9-1:

一女孩,20岁,持续发热8天,体温38.3℃~39℃,腹泻3~4次/日,稀便,肝肋下1cm,脾肋下2cm,WBC5.0×109/L,肥达“O”1︰160,“H”1︰80,一周后复查,肥达“O”1︰320,“H”1︰80

问题:

1.该患者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2.此时该如何护理?

(一) 概述

1.概念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

2.发病机制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

在伤寒杆菌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均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但这些并非保护性抗体。

由于“O”及“H”抗原性较强故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亦可用以制做伤寒菌苗供预防接种。

“Vi”抗原见于新分离(特别是从病人血液分离)的菌株能干扰血清中的杀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

伤寒的临床表现主要系病原菌经血播散至全身各器官,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

本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

预后与病情

年龄

有无并发症

治疗早晚

治疗方法

过去曾否接受预防注射以及病原菌的因素等有关,老年人

婴幼儿预后较差;明显贫血

营养不良者预后较差;并发肠穿孔

肠出血

心肌炎

严重毒血症等病死率较高;曾接受预防接种者病情较轻

预后较好

3.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伤寒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伤寒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等机械性携带而传播。

其中食物被污染是主要传播途径,水源和食物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以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为媒介的传播。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少见。

伤寒和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4)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均可发病,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是常见传染病。

常年可发病,流行多在夏秋季,散发为主。

儿童及青壮年发病率高,无明显性别差异。

4.治疗要点以抗菌、对症治疗为主。

抗菌药物首选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常用的有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在体外对伤寒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毒副反应低,尤其适用于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以及氯霉素耐药菌所致伤寒。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应询问有无不洁饮食史,居住地周围环境是否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是否良好,有无与伤寒病人接触史、既往伤寒病史、有无接种疫苗等。

2.身心状况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细菌量及机体免疫状态有关。

一般为10~15天,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水源型暴发流行可长达30天。

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为4~5周。

(1)症状评估典型伤寒临床经过可分为4期

1)初期:

也称侵袭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

起病大多缓慢。

发热最早出现,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

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

发热前可有畏寒,寒战少见,出汗不多。

与此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极期:

病程的第2~3周,出现伤寒特征性表现。

可出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

①高热:

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少数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

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

②消化道症状:

食欲缺乏、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多呈便秘,少数可有腹泻表现。

③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与病情轻重成正比。

患者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

④循环系统症状:

常有相对缓脉(脉搏加快与体温上升不相称)。

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重症病人出现脉细速、血压下降,循环衰竭。

⑤肝脾肿大:

本期常可触及肿大的肝脾,随病情恢复逐渐回复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