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082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7日在东城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东城区区长杨艺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北京很不平凡的一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崭新篇章,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成功实现。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深入人心,“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施,首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带动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进步。

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各项任务。

  一、推进区域建设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圆满完成奥运任务

  全区上下按照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满怀为国争光的豪情壮志,以热情的参与、周密的组织、细致的工作,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确保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

  组织指挥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区委领导下,确立了组织严密的奥运筹办及赛时工作指挥运行体系,区奥运总指挥部和9个专项指挥部、13个街道(地区)分指挥部、8个工作团队高效运行,重大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明显提升。

直接参与了奥运总部饭店、残奥总部饭店、工人体育馆、地坛体育馆4个奥运场馆运行。

两个总部饭店团队累计接待贵宾3400余人次,出色完成了宾客抵离迎送、会议服务、安全保卫等12项任务。

工人体育馆和地坛体育馆团队为428场奥运拳击、盲人柔道比赛及2055人次拳击训练提供了有效保障,公路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火炬接力、天安门广场联欢、焰火施放等重大赛事和活动在我区顺利进行,各项赛事和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200余万人次。

各条战线广大同志无私奉献、奋力拼搏,为北京奥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还涌现出13个国家和市级先进集体、42名国家和市级先进个人。

  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建立健全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和城市运行应急保障机制,对涉奥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和风险源评估,发挥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优势,快速处理各类涉奥事件,确保了城市平稳有序运行。

全区涉奥场所和各部门、社区、生产经营单位均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建立了重大情况报告机制,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

累计出动人员4300人次、车辆3200台次,对重点道路、胡同、小区实行24小时清扫保洁。

高标准完成了25家签约饭店、4家定点医院、8个奥运旅游景点的服务保障。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组织了文明啦啦队员、标兵及观众10万余人次参与文明观赛活动,发动了25000名城市志愿者、202名驾驶员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

  城市环境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经过几年来的持续努力,全面完成地坛体育馆新馆建设、旧馆改造及和平里中街、和平里北街、工体南路等5条奥运道路建设。

对全区机关单位、大型商场、港澳中心等重点涉奥区域周边、6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实施工人体育馆、地坛体育馆及自行车比赛沿线、火炬接力沿线等重点涉奥区域环境整治,陆续完成北二环路南侧、工体西门等9个“城中村”拆迁,地坛北里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61条大街和318条胡同整治及北京站、王府井地区改造。

在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累计清洗粉饰建筑物外立面1050栋、49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720处、近3万平方米,拆除违规广告1200余块,清理塔类发射设施401处。

认真落实第十四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扩大改造绿地16.93公顷,银街、北二环城市公园、东二环景观建设等项目已成为首都环境建设精品,全区城市面貌和环境品质显著改善。

  平安东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扎实推进“平安奥运行动”,选派152名处、科级干部担任社区奥运安保特派员,组织2886名公务员开展治安巡逻,组织130余支秩序劝导队、社区巡防队,动员包括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和部队在内的5万余人参与平安奥运行动。

组建了13支联合执法队,深入开展治安、交通、环卫、市场、旅游五大秩序整治。

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启动平安东城信息管理平台,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累计检查各类人员密集场所1666家,整改市级、区级挂账隐患110余项。

全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56处涉奥场所周边、五类重点地区均实现“零发案”。

  城市文明水平进一步提升。

精心策划组织奥运文体活动,大力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成功举办了奥运文化广场、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奥运伙伴城市全民健身交流展示活动,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全民期盼奥运、助威奥运、参与奥运的热烈氛围,使“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

以奥运为契机提升文明程度,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在全区形成了“同迎北京奥运盛会,共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氛围,广大群众在参与创建、奉献奥运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文明素质,圆满完成了文明城区创建的阶段性工作。

  奥运监督水平进一步提升。

始终坚持把奥运监督作为重中之重,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担任奥运工作总督察。

成立区奥运督察监察指挥部,设立行政监察、资金审计等7个专业组,区街两级和13个分指挥部均设立了督察监察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等积极参与监督,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了专业监督、层级监督、内部监督、民主监督相结合的奥运监督体系。

在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基础上加强重要环节督察监察,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专项检查,保证了奥运资金安全、依法、高效使用。

正是依靠奥运监督的有力保障,确保了廉洁奥运目标的实现。

  二、紧抓奥运机遇带动经济发展,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一手抓奥运,一手抓发展,实现奥运、发展双丰收。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40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15.8%;两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5700元,同比增长9.3%。

经济发展为区域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明确主导产业发展定位。

经过一年的研究论证,确立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关于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措施》和《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积极扶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前四大主导产业对区级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大力开展区域优势和政策宣传推介,举办了银行业联谊会,积极参与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和京港洽谈会。

设立5000万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扶持知识产权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数字内容产业、文化艺术演出、中医药文化等产业发展。

举办首届创意雍和文化艺术节,组织企业参加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大力宣传东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导思路。

借助奥运机遇促进旅游业发展,召开“2008东城区奥运旅游精品推介会”,设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五色皇城寻宝游活动”,建立多语种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了旅游行业管理与市场监管。

全面落实《东城区十一五节能规划》,启动推广机关事业单位绿色照明工程,实施了五中水源热泵节能工程,投资近百万元为23万多户社区居民更换节能灯具,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节能意识和参与意识。

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

开展22家老字号企业改制情况调查,积极做好老字号品牌保护和提升工作。

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功能区和特色街区建设稳步推进。

王府井升级战略不断推进,区域环境水平和王府井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乐天银泰百货和澳门中心落成开业,为商业街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王府井西街、霞公府胡同、大甜水井胡同、大纱帽胡同市政管线和道路工程完工,区域路网日趋完善。

举办了王府井品牌文化节、“亚欧文化之窗”、“爱尔兰周”、“大美青海旅游推介”等26项大型活动,王府井文化会展优势不断扩大。

东二环交通商务区被北京市定位为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地区性金融机构不断聚集,2008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左右。

举办“东二环交通商务区高峰论坛”,进一步促进商务区各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发展。

开展交通商务区基础情况调查,为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奠定基础,启动了交通商务区宣传工作,环境绿化美化全面完成。

雍和园发展态势良好,园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积极推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项目,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共建“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促进园区内优势产业集聚。

雍和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东方雍和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园区管理运营体系不断完善。

实施了南新仓、南锣鼓巷街区升级改造和簋街经营环境优化提升,三个街区奥运期间客流量累计达200万人次,销售额超过2亿元。

制定了《东城区商业街区管理暂行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商业街区管理提供了依据。

  服务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

认真落实优化环境、加强服务的各项措施,奖励2007年度重点企业840户,授予北京移动等182户企业“东城区绿卡企业”称号。

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天语同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5户企业落户东城,全年引进新增税源2.9亿元。

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职能,利用网上服务平台为企业、市民、旅游者、投资商提供政策法规、楼宇需求、招商引资、中介服务等信息,网上服务平台浏览量达万余人次。

完善对外联络工作体系,落实服务联络七项制度,为398家驻区中央市属单位解决了23类505件实际问题。

积极推进区县合作,与怀柔区签署了区县合作发展框架协议。

  三、启动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公共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强区战略纲要》正式发布,确立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建设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三大战略任务。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的图书馆改造工程正式竣工,文化馆改造工程已经启动。

地坛八区奥运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共举办各类演出40余场,参加群众达16万余人次;成功举办社区大舞台、民歌进社区等一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努力满足全区群众的文化需求。

完成了蔡元培故居、于谦祠、东不压桥等文物的修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展良好。

  教育发展水平继续提高。

贯彻区教育大会精神,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发展。

深化学区化管理理念,在8所学校间开展学校联盟试点;推进“蓝天工程”向社会、家庭、课程延伸;加快“学习e网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研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我区学生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金、银奖。

通过培训、挂职、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在北京市初中教师新课程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中获奖率居全市之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成为全市唯一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称号的城区。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出台《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方案》,启动职教课程改革,探索推进校企合作。

发展社区教育,举办全民学习周、市民终身学习节等活动,打造国子监大讲堂等市民学习品牌,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我区被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卫生体育科技等事业协调发展。

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整体状况良好。

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深入推进,基本实现服务全覆盖。

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卫生视频会诊中心,通过现代化手段使居民方便快捷地获得专家诊断。

积极推进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双向转诊,组织专家参与社区慢性病治疗和康复管理,专家深入社区诊疗2578人次,受益群众5947人次,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

第六医院顺利通过了北京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验收。

完成了2008年度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任务,青少年业余训练和竞技比赛成绩显著,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区体育人口达到63%。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科技产业链逐步形成。

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地方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工作扎实推进。

  四、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努力构建社会建设新格局

  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化。

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制定并实施《东城区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完成了大众彩虹、安和、家益多三家菜市场改造,和平里六区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交道口交东社区等3个社区被评为市级商业示范社区,社区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深化“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年初确定的17件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部落实,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急难热点问题。

继续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通过了北京市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区测评。

  以“五无”为重点切实改善民生。

出台《关于落实“五无”工作目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若干意见》,建立8项工作机制,努力实现“五无”目标。

就业形势持续平稳,截至11月底,开发就业岗位13386个,安置失业人员1087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2.89%。

制定并实施《东城区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暂行办法》,新产生的35户零就业家庭已全部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拖欠工资监管力度,及时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全面落实各项低保政策,完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应急救助等配套制度,实现低保救助全覆盖。

截至11月底,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47.93万元,发放专项救助资金670.44万元,对161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实施了定向救助。

积极做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登记审核等工作,住房保障稳步推进。

完成2万户“煤改电”任务,为3500户居民进行了用水“一户一表”改造。

实施10条胡同、326个院落、2203户民居修缮和1000户解危排险工程,实现了“无城镇危房户”目标。

制定《关于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及《居家养老服务单位资格准入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推行东城特色的“7+X”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政府服务补贴覆盖六类老人,受益2万多人次。

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信访工作考核、人民内部矛盾诉求表达等10个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区级领导大接访和重点矛盾纠纷排查处理,使一大批社会矛盾得到了妥善控制和化解,实现了“无重大重复上访户”目标。

  社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成立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贯彻全市社会建设大会精神,明确了东城区社会建设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和市民中心作用,为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服务提供支持。

社会组织利用市民中心活动场所举办各种公益活动200余场,参与市民近2万人次,多家社会组织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和服务,为学校教师和社区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

在鸿安大厦成立全市首家公寓写字楼社会工作站,在创新楼宇服务模式、拓宽“两新”组织管理途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全力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区立即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掀起了规模空前的捐款捐物活动,区域各单位和个人共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400万元。

选派医疗人员紧急赶赴灾区实施救援,积极做好灾区来京学生借读等工作。

开展了“捐赠衣被、温暖灾区”募捐活动,向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什邡市捐赠新衣被、电视机、电脑等物资近6万件,折合人民币347万元。

区财政拨付对口支援援建资金5130万元,有力支持了灾区人民灾后重建。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

  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能力继续增强。

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按时完成358件全国、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我区被评为“北京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先进单位”,是城八区唯一受到表彰的城区。

高度重视吸纳各方意见,区政府领导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意见批示88条,促进一批涉及区域建设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问题得到良好解决。

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建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建设区级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平台,健全信息公开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常态化管理。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细化考核指标并纳入全区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加强行政执法协调,梳理出21个执法部门506项城市管理执法职权,为依法界定职责奠定了基础。

在全市率先筹建了行政复议委员会,负责审议重大疑难行政复议案件和研究行政复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逐步健全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机构,不断推进依法行政。

  政府科学决策和服务管理水平继续提高。

《东城区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暂行办法》正式出台,《簋街地区餐饮服务质量标准》和南锣鼓巷、南新仓、东华门夜市经营服务规范向社会征求意见后发布,逐步建立健全了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共受理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16.7万件,全部按时办结,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

通过“政府在线访谈”解答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与市民的零距离接触。

研究制定《东城区电子政务建设框架》,政务图层、平安东城和建议提案办理等信息系统应用效果良好。

推进数字东城网站应用,深化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两大服务板块功能,网站为民服务的实效性、便捷性和交互性进一步增强。

  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继续加强。

从加强培训入手着力提高政府系统干部整体素质,全面完成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考试,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促进了公务员素质的提升。

加强行政监察,邀请“两员”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经常性监督,组织对全区窗口单位服务电话进行全面检查,规范了窗口单位的行政服务行为。

加大了对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对8名违纪违规人员给予了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积极开展源头治理,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特别是奥运工作的圆满完成,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

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东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必须紧抓奥运机遇,坚定不移地把奥运“三大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以奥运带动东城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必须强化公共服务,扩大社会参与,集中民智,与全区人民一道构筑共建共享的和谐发展格局;必须加强统筹谋划,兼顾长期战略和近期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大胆开拓创新,紧密结合首都发展大局和东城具体实际创新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定差距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主导产业发展、文化强区战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认真抓好落实;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疏散人口等工作需要继续加快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实现政府管理创新需要加快步伐;加强社会建设、扶持社会组织发展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扩大公民参与、健全协调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东城具体实际,积极稳妥地予以研究解决。

  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促进东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年。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风险,特别是对第三产业的滞后性影响还会进一步扩大。

国家和北京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持增长、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保障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区各方面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一些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针对当前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务实工作,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与驻区企业和广大市民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保持东城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北京市一系列工作部署,全面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抓手,以民生为根本,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环境品质、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创新能力、社会安全稳定、人民满意程度六个方面的全面提升,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工作推进中要落实好三大任务:

  ——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的要求,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进历史风貌保护、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繁荣为重点,切实把文化建设渗透到各个领域,努力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进一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按照建设“科技北京”的要求,以做强雍和科技园、发展高端产业、加快信息化步伐为重点,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

  ——按照建设“绿色北京”的要求,以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环保意识为重点,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扩大内需为根本途径,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方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保障,全力确保我区经济稳定增长。

2009年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达到63.6亿元;两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达到27756元。

  落实主导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聚集。

切实采取有针对性、有实际效果的服务措施,帮助企业应对危机,保持发展。

切实落实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以总部经济为方向,以楼宇经济为载体,努力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推动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切实引进一批高端化、高附加值、高辐射力的优势企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上下游企业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奥运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会展等产业。

  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增长。

以主导产业和三个经济功能区为重点加强引企、引资、引税工作,加大相关部门联动服务力度,建立全程跟踪服务机制。

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为条件具备的社会投资项目和在建项目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促进项目早日启动和完工。

加强宣传策划,营造市场氛围,为企业搭建平台,促进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帮助企业推介闲置楼宇资源。

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调整完善产业结构,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克服当前经济形势下遇到的困难。

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创业,通过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对符合扶持方向的中小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引导其形成与主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相衔接、配套的产业体系,促进其在吸纳就业、增强经济活力、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举办中小企业发展论坛,聚集中小企业资源优势,搭建政府与企业互动平台。

做好“中华老字号”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市政府扶持资金,帮助老字号开发特色商品和服务。

  加强功能区管理,促进功能区特色发展。

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扩大公共参与,逐步形成功能区发展议事协商机构、政府管理机构、企业行业自律性组织三方互动的工作模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合作的管理新格局。

进一步完善功能区配套设施,完成煤渣胡同、北帅府胡同道路打通工程,协调促进东直门交通枢纽、东华广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启动青龙“城中村”项目及青龙胡同市政工程。

进一步加强功能区宣传策划,完善王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