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1631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 5.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集5

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矛盾是:

【】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C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系

D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2.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辩证形式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D源泉和动力

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6.量变的复杂性是指()

A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

B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D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实破度的范围的变化

7.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A头脑中自生的B在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固有的D从书本上学来的

8.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C形式上是否新奇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10.“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11.“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

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1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唯心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13.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性的问题

D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12. 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普遍矛盾B内部矛盾

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

15.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16.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17否定之否定规律【】。

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1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

B状态和形式

C基本方向和道路

D客观性和条件性

19.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折衷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

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

20.现象与本质是揭示【】。

A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C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D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

21.偶然性是指【】。

A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

B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前途和方向的趋势

C客观事物中不确定的趋势

D客观事物中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22.我们把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潜在的

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A偶然性B必然性

C现实性D可能性

23.“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

24.质和量的关系是【】。

A内在根据和外部表现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在度的范围内相互规定的关系

2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

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促使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26.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主张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B主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D否认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27.事物的内容是【】。

A各种现象联系的总和B事物诸要素的结构方式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D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2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29.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30.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

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31.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A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32.事物的质变是指【】。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事物处于相对静上状态D事物性质的变化

33.事物的量变是指【】。

A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B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C事物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D事物的数量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34.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A既保留又继承B彻底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D矛盾的调和

35.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A不起任何作用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决定性作用

36.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A根本和条件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7.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质和量的统一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38.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

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

39.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D矛盾双方同、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0.假象是指【】。

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41.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

42.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3.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44.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45.系统的最本质特性是【】

A结构的有序性B相对稳定性

C内部结构趋向优化D整体性

4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

D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7.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指【】

A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B事物的永恒运动

C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D事物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转化

48.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

A对抗性和非对抗性B普遍性和特殊性

C条件性和非条件性D同一性和斗争性

49.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根本矛盾决定的B主要矛盾决定的

C内部矛盾决定的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50.“树不修不直,儿不教不才”、“遇良医得生,遇庸医致死”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

C外因是事物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外因并不一定通过内因起作用

二.双项选择题

1.系统科学的出现【】

A证实了辩证法B否定了辩证法C扬弃了辩证法

D代替了辩证法E丰富了辩证法

2.人与规律的关系是【】

A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束手无策B人可以认识规律和掌握规律

C人可以分行规律或消灭规律D人可以利用和驾驭规律

E人可以为自然界立法

3.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是

【】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互关系原理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关系原理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E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表明【】

A矛盾愈尖锐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B矛盾得到调和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C矛盾愈缓和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D矛盾得到解决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E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5.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

A对立面的同一是暂的B质变中没有同一性

C同一性是游移不定的

D矛盾转化中没有同一性E对立面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

6.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绝对主义观点B二元论观点C折衷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E形而上学观点

7.对于矛盾的观点【】

A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B辩证唯物主义都承认

C一切唯心主义都承认D某些唯心主义承认

E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

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E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9.华罗庚说:

“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期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这段话的哲理是【】

A事物的质变是事物各个量的总和B量变过程的实质就是质变

C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D质变是量变的结果E质变不依赖量变

10.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事物的基础【】

A认识事物的量B认识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度

D认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E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11.辩证否定观认为【】

A肯定中不能包含否定B否定中不能包含肯定C否定中包含肯定

D肯定和否定是绝对对立的E肯定中包含否定

12.在我国,每年2~7月气温逐渐升高的必然性是【】

A气温变化中大量偶然性表现形式

B离开气温变化中大量偶然性相联系的必然性

C与气温变化中大量偶然性相联系的必然性

D为气温变化中大量必然性开辟道路的偶然性

E通过气温变化中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必然性

13.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现在【】

A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内容

B形式适合内容,就促进内容发展

C形式不适合内容,就阻碍内容发展

D形式对内容起决定性作用

E内容要为形式服务

14.从现象和本质比较看【】

A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B本质比现象单纯、深刻

C现象比本质单纯、深刻D本质比现象丰富、生动

E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

15.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运动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

D变化的观点E发展的观点

1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E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过程

17.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B事物在它刚刚形成时没有矛盾

C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

D每一事物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

E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18.质变和量变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指【】

A变和量变没有严格的界限B质变过程中有新质因素的量的扩张

C量变后引起质变D质变后引起新的量变

E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1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E形式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不平衡

20.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C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E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

20.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C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E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

21.质变的基本形式有【】

A跳跃式飞跃B爆发式飞跃C曲折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E暂时的倒退

2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

A否定是联系的环节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D否定是由外力推动的

E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23.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A循环论B诡辩论C激变论D直线论E庸俗进化论

24.偶然性是指【】

A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确定趋向

B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现象

C必然的、一定要发生的事物

D,与本质、规律同等程度的概念

E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事物

25.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本质的关系是【】

A从正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B从反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C歪曲表现事物的本质

D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E从主观表现事物的本质

三、多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

A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普遍联系

B事物的暂时联系和偶然联系

C事物的稳定联系D事物的必然联系

E事物的因果联系

2.事物的量变是【】

A事物在规模和程度上的变化

B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变更

C对原有度的超出或突破D事物不显著的变化

E事物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3.辩证否定是【】

A事物的否定方面吃掉肯定方面

B事物发展连续的消失

C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D事物的质变和飞跃

E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4.事物的本质是【】

A事物的结构、要素的总和B事物的根本性质

C事物的量的规定性D事物的内在联系

E事物内部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集合

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A指一切运动变化B事物前进的或上升的运动

C同一事物的不断增长D指事物的一切运动过程

E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有【】

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阶级斗争规律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E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这是因为【】

A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B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C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D它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此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

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8.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A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B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C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E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9.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E新事物具有令人瞩目的新形式

10.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的表现的有【】

A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B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C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D唯物辩证法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形而上学则否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E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世界,形而上学主张片面地看世界

11.下列各项属于矛盾的同一性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E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1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的有【】

A斗争性和同一性分别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同一

D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

E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13.下列各项反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C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矛盾双方相互否定,一方战胜另一方使事物得以发展

E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1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有【】

A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C外国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D外国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E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E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区别的关系

1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E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的统一

17.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庸俗进化论B激变论C改良主义

D诡辩论E冒险主义

18.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在于【】

A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

C认为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

D认为肯定就是绝对肯定,否定就是绝对否定

E认为肯定与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21.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其具体表现是复杂的,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因果联系复

杂性的有【】

A同因异果B一因多果C多因多果

D复合因果E一果多因

20.下列现象属于必然性表现的有【】

A种瓜得豆,种豆得瓜B既看闪电,必闻雷声

C一分耕耘,一分收获D天下无难事,只要肯蹬攀

E时势造英雄

21.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D可能性量的大小

E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性

22.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

A内容决定形式B形式决定内容C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

D当形式与内容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E当内容与形式不适合时,对形式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3.现象与本质的对立表现在【】

A现象表露于外本质深藏于内

B现象是感官直接感知的本质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C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D现象是多变、易逝的而本质则相对稳定的

E真象表现本质,假象则不表现本质

24.假象【】

A是主观的B就是错觉

C是客观的D容易使人产生错觉

E也是本质的表现

25.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必然性【】

A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B是偶然性的表现和补充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性D深藏于偶然性背后,并制约着偶然性

E是与偶然性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

2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辩证的否定观的有【】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

B否定是事物的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

C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E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彻底的否定

27.本质是【】

A事物的根本性质

B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内在根据

D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E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28.条件是复杂多样的,其表现有【】

A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B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C现实条件和非现实条件D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

E无条件和有条件

29.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

【】

A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它不能被消灭和创造

C能在思维中发现它D能够认识和利用它

E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

3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A对立统一规律B新陈代谢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

D物质运动规律E否定之否定规律

四.辨析题

1.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是说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

2.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

3.度就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4.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5.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反映.

6.系统的观点是自然科学问题,唯物辩证法是哲学问题,因此二者是无关的.

7.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9.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0.归纳方法从个别概括出一般结论,它的结论不具有普遍必然性.

五.简答题

1.简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区别.

2.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什么是规律?

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

5.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6.如何理解矛盾的特殊性?

7.简述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

8.简述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

9.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