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1832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docx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大众传播研究导论

第一节人类研究与科学

方法论(methodology),认识论的一个分支,或许可以称为寻找解答的科学,科学的研究要满足逻辑与实证两点。

认识论:

知识的科学方法论(方法)包含于认识论

一、一般的人类研究

用因果和概率(casualandprobabilistic)的推理来进行预测。

二手知识具有两个重要的来源:

(作为推理的依据)

●传统:

人生活的文化知识体系可能传递错误的二手知识

●权威——带来知识亦可能阻碍人们对知识的接受,有自我膨胀的倾向(于丹)误读

二、研究中的错误和解决方法

(一)不确切的现象

(RainyDaysandMondays)

●自发的观察

●自觉的观察(生活)

(二)过度概化(以偏概全)

●没有足够样本

●重复研究——三角验证法

(三)选择性观察(先有结论,后根据结论观察)

a)事先设定观察对象

b)设定观察事件

(四)非逻辑推理(典型谬误)

三、社会科学的基础

科学对世界的理解必须:

(1)言之成理——逻辑;

(2)并且符合我们的观察——实证

科学的三个层面:

理论(theory)、资料收集(datacollection)、资料分析(dataanalysis)

※理论(theory):

是对某种特定生活方面相关的观察的系统解释

理论的特点:

1理论不是哲学或信仰

2社会规律:

理论反映了规律

3理论用来描述和解释总体而非个体(强调概率模式)

4理论通过变量语言表现

社会科学的最终目标是寻找一种社会模式

※变量:

若干属性的逻辑组合

(变量值:

如“性别”的变量值为“男”、“女”)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第二节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一、自愿参与

社会研究的一个基本伦理准则是:

参与者必须处于自愿(知情同意)

(自愿参与为什么难以做到?

二、对研究对象无害

社会研究最重要的伦理准则是必须对研究对象无害

(对调查对象的伤害可能出现在哪些方面?

三、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方法

(一)知情同意:

签字否则,就1.纯自然观察2.不会对研究对象造成伤害

(二)匿名与保密

匿名(anonymity):

就是当研究者和读者都不能将回答和回答者对应起来时,这个研究就可以说达到了匿名的要求

保密(confidentiality):

就是当研究者能够指认特定研究对象的回答,但承诺不会将其公开时,该研究就达到了保密的要求

(三)减少欺骗的伤害

奥许实验(Aschexperiment)

米尔格拉姆实验(StanlyMilgram’sexperiment)

从社会招募饰演人员,人员为25~50岁,职业各异

实验目的(假):

惩罚是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分组:

抽签分学生与教师两组

实验真相:

所有社会招募人员都为教师,学生为实验辅助人员

真实实验目的:

当人们在权威的压迫下是否会屈从权威

任务报告(debriefing):

和对象交流,让他们了解其在研究中的经历

——让受试者不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质疑

(四)提供真实的分析和报告

(五)遵守职业伦理规范

第四节大众传播研究的定义和作用

一、大众传播研究的定义

大众传播研究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大众传播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大众传播状况和大众传播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①调查②研究——大众传播研究的两个阶段

(1)大众传播的调查工作是指运用观察、问卷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它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2)而大众传播的研究工作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加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大众传播研究的一般过程是:

1.感性认识阶段

2.理性认识阶段

3.实践阶段

4.检验阶段

5.新研究的开端文献综述——对业界过去的研究的总结

研究方法:

在自然状态下:

观察、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法进行研究——原理:

刺激-反映原理

●采取文献研究法——第二手资料

二、大众传播的基本用途

(一)探索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

(了解)

1.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对事物更加了解的欲望

2.探讨对某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可能性

3.发展后续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方法

(二)描述

大众传播研究能够用系统地、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将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清楚、准确地描述出来。

看到不知道要看的

例:

人口普查

(三)解释

1.有关解释性研究

解释是说明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事物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差异等等

核心:

找到因果关系

2.解释中因果关系的标准

第一:

变量之间必须相关

第二:

原因必须先于结果发生

第三:

非虚假相关

(四)预测

如果我们的调查研究结论是符合实际的,那么依据这种结论就可以预测现象的发展、变化,并通过指定一些政策和计划、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现象的发展、变化。

第四章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1、确定研究的范围,定义研究的问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确定研究方法或者方法组合

4、重新审阅并提炼所要研究的问题

5、选取研究样本

6、试调查

7、收集和分析数据

8、书写研究报告

第一节确定调查研究课题

一、选择研究课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有:

1、必要性

2、创造性:

研究空白

3、可行性(有解答的科学条件(前相关知识)、能用科学解答、具备相关社会条件和主观条件、划分为具体的课题)

4、适当性

二、调查文献和文件

(一)查阅文献的作用

在调查前查阅文献的主要作用是:

1、了解以往的调查研究成果

2、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方法

3、了解调查地区、调查对象的历史状况

4、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政策、文件

(二)如何查阅文献

1、利用图书馆的检索工具

2、利用已经掌握的参考文献扩充来源

3、到调查地区查阅

三、初步探索

初步探索是指在正式调查前征询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到调查地点进行初步考察,与基层有关人员座谈。

第二节提出研究假设

一、研究假设的概念

研究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做的推测性判断或设想,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

研究假设的特点:

1、尝试性的理论解释

2、能够用经验事实来检验

3、以明确的概念为基础

4、有效的观测技术

二、研究假设的作用

1、指导调查研究

2、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经验事实联系起来

3、探索新的理论知识

三、研究假设的构成与形式

假设是由概念(或变量)构成的

(一)条件式陈述

“如果有A,则B”或“只要有A,才会有B”

(二)差异式陈述

“A与B在变量Y上有(或无)显著差异”

A1(20%)

XY

B2(20%)

第三节调查对象与调查研究

一、确定分析方法

分析单位(unitsofanalysis):

研究谁和研究什么

分析单位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单位。

分析单位等于或不等于观察单位

(一)个体

“个体”是社会科学中最常见的分析单位,我们通常通过个体来描述和解释社会群体及其互动。

(二)群体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可以把群体作为研究单位,并且从中描述或解释总体的特性。

(三)组织

正式社会组织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分析单位,例如企业。

(四)社会人为事实

社会人为事实(socialartifacts)是人类行为或人类行为的产物,例如书本、诗,上课迟到等。

(服饰、食物、古迹)

社会互动是社会人为事实中的研究对象之一

二、调查研究的内容

调查内容是指一向研究所要了解的调查项目和调查指标,它们所涉及的各个分析单位的特征和属性。

——状态、意向、行为

(一)状态(在调查中作为自变量)

状态特征是指分析单位的基本情况,它们可以用一些客观指标来调查。

(二)意向性(内在属性)—量表

意向性是分析单位的内在属性,它是一种主观变量。

(三)行为(因变量)

行为特征是一种外显变量,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到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

三、调查中的错误推理

(一)区位谬误(ecologicalfallacy)

区位谬误是,在只对群体进行观察的基础上,错误地得出个体层次上的结论。

(二)简化论(reductionism)

简化论:

局限于只将某些类型的概念应用于被研究的现象。

第四节研究课题的操作化

一、概念的定义和操作化

(一)概念的抽象定义

抽象定义指用文字来概括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

1.分解概念2.提炼共同点

(二)概念的操作定义

所谓操作定义是指依据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的一些可观测的调查指标或调查项目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概念。

概念→变量

(三)选择或设计调查指标

概念的操作化过程就是通过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一步步地从抽象层次下降到具

体的经验层次,使概念与观测的具体对象对应起来。

 

二、假设的操作化

由于一个概念年可以用多个指标来衡量,因此从一个抽象的研究假设可以推演出许多具体假设,它们都能通过收集经验材料来检验。

抽象假设具体假设

第五节设计调查研究方案

一、议题或目的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对象:

可用资源,研究伦理。

(概念、术语、资源、调查对象的不伤害)

四、确定研究类型和调查方式、方法,三角测量(至少两种调查方法)

五、指定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

1.研究总体2.调查总体3.抽样方法4.抽取多少样本

六、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格或调查提纲

七、时间表

八、经费、物质安排和人员计划

第五章社会现象的测量

第一节社会测量的含义

同质性异质性

一、测量

是指按照某种法则给物体和事件分派一定的数字和符号。

测量的要素:

测量的客体、数字或符号、测量法则(直接可测)

科学测量:

可直接观察的事务,可间接观察的,根据一系列的题目来测量

科学测量的两个特点:

●对社会现象测量的标准化和精确度程度均较低

●这种测量不完全是数量化的,也可以是类别化的

二、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概念化:

是将模糊的、不精确的观念(概念)明确化、精确化的思维过程

(一)指标(indicators)(可观察的)

指标是我们所选择的观察,它反映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变量。

(二)维度(dimension)

是指概念的具体方面或层次同情心1.行动方面2.情感方面or1.对人2.对物

三、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

概念化是对抽象概念的界定和详细叙述;操作化是特定研究程序的发展,并指向经验观察

史汝尔量表其中有五个叙述性的问题:

个人失范度和社会失范(目标和手段不匹配)度

1、不论人们怎么说,男人一般都会越变越坏

2、把新生儿带到这个不断寻找明天的世界里,真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3、现在,人们不得不今朝有酒今朝醉,根本管不了明天

4、现在,人们真的不知道还可以信赖谁

5、给政府官员投诉没有什么用,因为他们根本不关心普遍老百姓

使用量表的好处:

经过长期检验,精度高,规范度高

对不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一)变异的范围

一定要清楚变量的变异范围

(二)变异的两端

即对变量属性的区分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精度

(三)变量的特征

完备性和互斥性

(1)不是A=B,就是A不等于B,两者不兼得

(2)如果A=B,B=C,那么,A=C

(3)如果A>B,B>C,所以A>C

完备性:

使用这种尺度去测量某一概念,对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情况都能进行测量。

互斥性:

就是在不同情况的这一概念,应该是互相排斥的不同值

第二节测量的尺度

一、定类尺度(nominalscale)

定类变量也称类别尺度和定名尺度,只描述属性之间的差异。

定类:

相同不同

二、定序尺度(ordinalscale)

定序尺度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定序:

大于、等于、小于

三、定距尺度(internalscale)

高级

定距尺度不仅能够将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相邻属性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可算平均数)

定距:

距离是多少——相对零点

四、定比尺度(ratioscale)

定比尺度所测量的数据,既能做加减运算,又能做乘除运算。

定比:

倍数关系——绝对零点——无丝毫存量

相对零点:

共同约定的零点

尺度

特征

定类

定序

定距

定比

分类(等于、不等于)

次序(>,=,<)

距离(加,减)

比率(乘、除)

例子

女性

少数民族

名誉

工作报酬

年纪收入

案例:

辨析测量层次

贝里利用通则式、历时研究的方法来考察电影和电视世界。

在他们所指的“文化工业”中,作者发现名誉是一个剧作家未来产量的最好预测性指标。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那些被认为是“核心”的剧作家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工作报酬也更高。

也就是说,贝里发现剧作家的名誉是预测起职业成功的关键自变量。

研究者还是发现年纪大点的、女性、少数民族和经历更长在剧作生涯里偶劣势。

另一方面,前一年的收入越高,以后救护越成功。

用贝里的话来说“成功是自我繁殖的”。

第三节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一、精确性和准确性

不要混淆精确性(precision)和准确性(accuracy)

二、测量的信度

信度的意义

信度即可靠性(测得准不准),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指测量工具是否能稳定地测量所测的变量。

X(测量值)=T(真实值)+B(系统误差)+F(随机误差)

我们可以用信度系数来表示信度的大小

信度系数(R)可以解释为在所测对象实得分数的差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测量对象本身的差别决定的。

(R越大越好,R>=0.8就说明达到一个可信的程度)

R=0.990%可信

R=0完全不可信

R=1.0完全可信

三、测量的效度

效度的意义

效度就是正确性程度(测得对不对),即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想要的测量的概念的真实含义。

TX(测得值)=T(T)(所要测量的特质)+T(0)(与测量目的不相关的特质)+T(E)(误差)

四、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信度是必要条件,效度是充分条件)

(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3)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

(4)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五、影响资料信度和效度的原因

(一)调查者

调查者自己的调查态度和调查者对调查对象的选择、对调查对象的暗示等

(二)测量工具

问卷太复杂之类的

(三)调查对象

(四)环境和其他偶然因素(录入数据时发生错误)

第六章抽样

第一节抽样调查

一、抽样调查的定义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此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样本的代表性)(分为概率抽样调查,非概率抽样调查)

社会研究的一个首要问题是:

决定观察什么的不观察什么

二、抽样调查的简要历史

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所采用的抽样框:

电话用户和汽车拥有者。

乔治·盖洛普1936年准确地预测了罗斯福击败兰登。

他的成功来自于对配额抽样的运用。

三、抽样调查的突出特点

抽样调查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1、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2、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中

3、可以用一定的概率来保证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二节抽样的术语

一、抽样调查的术语

1、要素和样本

要素(element)是收集信息的单位和进行分析的基础

样本(sample)是由从总体中按一定程序抽选出来的那部分总体单位所组成的部分。

2、总体和研究总体

总体是要研究的对象全体

研究总体是从总体中抽出作为样本的全体要素的总和

3、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对总体中某变量的概括性的描述

统计量(statistic):

对样本中的某变量的这种概括描述就是统计量

4、抽样框

抽样框(samplingframe)是指用以代表总体,并从中抽选样本的一个框架。

5、抽样比率和抽样间距

抽样比率(sampleratio)=样本大小/总体大小

抽样间距(sampleinterval)=总体大小/样本大小

6、置信度和置信区间

置信度(confidentlevel):

总体参数落在一既定置信区间的估测概率。

显著水平=5%置信度=95%

置信区间(confidentinterval):

估测总体参数值的范围。

7、抽样误差和偏差

抽样误差是抽样引起的误差(样本与总体不一致)衡量样本代表性哪些因素决定了抽样误差的大小1.样本的数量2.总体的异质性。

偏差是抽样调查中除抽样误差意外,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偏差。

(如:

记录错误、调查工具的问题、被调查者的问题[eg:

抽样框、社会愿望偏差(人们在接受调查的时候会按照社会的期望来回答)])

8、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就是最一般的平均数):

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

中位数:

将现象总体中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

众数:

总体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9、方差和均方差(标准误差)

方差是一个数学指标,反映数据偏离或不同于均值的程度。

方差也是样本容量的函数,它与样本大小成反比

S2=∑(X-X平)2/N-1或S2=∑X2/N-X(平均)2

均方差是方差开方

二、概率理论

要对总体进行有用的描述,从该总体中抽样出来的样本必须包括总体的各种差异特征。

(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抽样误差

与抽样相关的误差,意味着这些被挑出来的样本并不是典型或有代表性的。

这种误差不一定是有意识的。

(二)代表性和选择性

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当选出的样本的各种集合特征大体接近于总体的集合特征时,样本就具有代表性。

概率抽样的优点:

●概率抽样比起其他抽样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概率理论使我们能够估计样本的精确度以及代表性。

(三)随机选择

任何要素都要具有同等的,独立于任何其他事物的被抽到的概率。

可以避免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偏见。

概率理论提供了估计总体参数和抽样误差的基础。

第三节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Probability—Sampling),即在抽样时,母群体中每一个抽样单位被选为样本的几率相同。

一、简单随机抽样(simplerandomsampling)

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法。

(条件:

调查总体较小,有完整的名册2.单位访问成本不受样本单位所在地远近影响)

随即数表:

N=2000n=150

1.编号:

1~2000

2.随记抽取起点:

(如1379)

二、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比较简单,只是要确定一个间距

●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

●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

●随机确定起点。

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式。

按照具体实施等距抽样的作法,等距抽样可分为:

●直线等距抽样

●对称等距抽样

●循环等距抽样

举例:

一、分组(域名)01(cn)

二、排序(注册地)

三、)010*********

四、抽样N=12000n=201

系统抽样的陷阱:

当等距=周期时必须循环等距抽样或不吻合周期

如果要对一份名册进行系统抽样,必须要小心考察名册的基本特征

三、分层抽样

首先是将总体的N个单位分成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k个部分,我们称之为层;然后在每个层内分别抽选n1、n2、……、nk个样本。

层间异质性大,层内同质性强

分层标准:

(1)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别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提高了抽样的代表性,但是没有加大样本的量,是一种较好的抽样方法

四、整群抽样(效率高)

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我们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只要该群(丛)被选中,则该群中所有的成员都进入随后的子样本。

群内异质性大,群间同质性大

整群抽样特别适用于缺乏总体单位的抽样框。

减少抽样误差:

增加子群数量,减少群内样本。

(央视索福瑞的调查区分依据:

人口规模、65岁以上、识字率、非农人口比例、年均气温)

(一)多整群抽样设计与抽样误差

设计整群抽样的一般性原则就是:

尽可能多地选取群,而减少每个群中要素的数量。

总体群样本

100301000/2000

(二)概率比例抽样

当被抽样的群的规模很大时,应该采用一种修正的抽样设计,即概率比率抽样。

(三)非比例抽样和加权

即将制定样本要素的权重为其被选中概率的倒数,则此样本仍然可以代表总体。

(四)多级整群抽样中的分层

在整群抽样设计中,分层技术能够改进我们所选择的样本。

在这里采用分层技术与从名单中作单一阶段抽样完全相同。

五.双重抽样

抽样分两步进行

(1)第一重抽样先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比较大的样本

(2)第二重抽样是从原始的样本再抽取一个子样本,并从这个子样本中获取更为详细的附加信息

案例:

有关电视收视调查

调查的口径,就是总体的来源跟踪调查法到纵贯式调查

样本户、追踪研究、换户(换掉其中的部分样本,选取新的样本进行研究)

人员测量仪

第四节非随机抽样

一、便利抽样(ConvenienceSampling)

常见的未经许可的街头随访或拦截式访问、邮寄式调查、杂志内问卷调查等都属于便利抽样/偶遇抽样的方式,也被称为就近抽样。

偶遇抽样是所有抽样技术中花费最小的(包括经费和时间)

二、配额抽样(QuotaSampling)无抽样框,每个被抽到的概率不同

配额抽样是根据总体的结构特征来给调查员分派定额,以取得一个与总体结构特征大体相似的样本。

(分析与分层抽样的差别)

三、目标式或判断抽样(PurposiveorJudgmentalSampling)

在调查总体异质性高,而且样本数很小时,根据抽样设计者的判断来选择样本个体。

四、滚雪球抽样(SnowballSampling)

滚雪球抽样是先选择一组调查对象,通常是随记地选取的。

访问这些调查对象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所研究的目标总体的调查对象(有非常稀有的特质)

五、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研究的性质

对误差的容忍的程度

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的相对大小

总体中的变差

统计上的操作上

第五节样本大小

●研究的目的

●总体性质(异质性、数量:

异质性越高,样本数量需要也就越多,)

●客观条件(资金,时间)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采用了错误的抽样方法)

总体规模单位:

100以下

100——1000

1000——5000

5000——10000

1万——10万

10万以上

样本占总体的比重

50%以上

50%~20%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