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051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docx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复习题

电化学习题

1.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4.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

Zn—2e-=Zn2+

B电池反应为:

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5.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D.常温下铝跟稀硫酸快速反应,跟浓硫酸几乎不反应

6.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Al-3eˉ=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Al-3eˉ+4OHˉ=AlO2ˉ+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Cu-2eˉ=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Cu-2eˉ=Cu2+

7.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8.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Cu,负极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CuSO4溶液

9.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s)+H2O

(1)+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10.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电池总反应为:

4A1+3O2+6H2O=4A1(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11.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CH3OH(g)+O2(g)==H2O

(1)+CO2(g)+2H+(aq)+2e-

B.O2(g)+4H+(aq)+4e-==2H2O

(1)

C.CH3OH(g)

(1)==CO2(g)+6H+(aq)+6e-

D.O2(g)+2H2O

(1)+4e-==4OH-

12.在某电解质溶液里,用M和N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M极质量减小,N极质量增大,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B.金属M是阳极,金属N是阴极

C.M和N都是石墨电极

D.M是阴极,N是阳极

13.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e-+OH-==NiOOH+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4.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2e-+2OH-=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Fe(OH)3-3e-+5OH-=FeO42-+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5.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是用两根金属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其电池反应为:

X极:

Y极:

下列关于此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甲烷的电极(X)为电池的负极,通过氧气的电极(Y)为电池正极

B.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改变

C.在标准状况下,通过5.6L氧气,完全反应后有1.0mol的电子发生转移

D.放电时,通过甲烷的一极附近的pH升高

16.人造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其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根据反应式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

17.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正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18.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精铜作阳极

D.电解稀H2SO4制H2、O2时,可用铜作阳极

19.下图是电解

溶液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c为阳极、d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20.甲、乙两个相同的电解槽,如图所示连接a,b,c,d均为铂电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处有气体放出,c极板质量增加,则以下说

法中正确的是

A.甲槽中溶液是

,乙槽中溶液是NaOH

B.甲槽中溶液是NaOH,乙槽中溶液是

C.甲槽中溶液是

,乙槽中溶液是

D.甲槽中溶液是

,乙槽中溶液是

21.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

,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2.pH=a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B.H2SO4C.AgNO3D.Na2SO4

23.将分别盛有熔融氯化钾,氯化镁和氧化铝(熔有冰晶石)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2:

3B.3:

2:

1C.6:

3:

1D.6:

3:

2

24.如右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为0.1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0.02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体积:

①>②

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

①>②

C.溶液的pH变化:

①增大,②减小

D.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

②中负极:

25.用惰性电极电解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气体(标准状况),则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

26.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28.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27.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

2Cu+H2O==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28.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

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29.在1L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42-)=2.0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0mol·L-1B.1.5mol·L-1C.1.0mol·L-1D.0.5mol·L-1

30.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恢复到与原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CuCl2(CuSO4)B.NaOH(NaOH)C.NaCl(HCl)D.CuSO4(Cu(OH)2)

31.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0.1mol·Lˉ1的NaCl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锌片的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①②③④

A.③①④②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

32.下列叙述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B.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C.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D.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33.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Cu2+或Ag+分别按Cu2++2e→Cu或Ag++e-→Ag在电极上放电,若析出铜的质量为1.92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

A.1.62gB.6.48gC.3.24gD.12.96g

34.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35.下图

为直流电源,

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

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

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

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f电极为锌板D.e极发生还原反应

36.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得到112mLH2(标准状况),此时电解质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的pH为

A.13B.12C.8D.1

37.对外加电流的保护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在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

D.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不发生氧化反应,也不发生还原反应

38.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X为滤纸接触处变红

39.将等物质的量的K2SO4、NaCl、Ba(NO3)2、AgNO3混合均匀后,置于指定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静置、过滤。

取滤液,用铂电极电解一段时间。

则两极区析出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约为

A.35.5:

108  B.108:

35.5  C.8:

1  D.1:

2

40.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A.溶液的pH变大B.c(Na+)与c(CO32-)的比值变大

C.溶液浓度变大,有晶体析出D.溶液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

41.电解含下列离子的水溶液,若阴极析出相等质量的金属,则消耗的电量最多的是

A.Ag+B.Cu2+C.Na+D.Mg2+

42.银锌电池广泛用做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锌,电解液为KOH溶液。

工作时原电池的总反应是:

Ag2O+Zn+H2O===2Ag+Zn(OH)2,根据上述变化判断:

(1)原电池的正极是_____。

(2)工作时原电池两极反应式为:

负极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

(3)工作时原电池负极附近的pH值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4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

(2)银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电极。

44.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它的正负极格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4H++2SO42-

2PbS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

(1)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电解液中H2SO4的浓度将变_______;当外电路通过1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g。

(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若按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生成_____,B电极上生成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极将变为电解池的_____极。

45.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

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______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____g;

46.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绣。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腐蚀,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性,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

4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把甲、丙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时丙为负极;把乙、丁分别浸入稀硫酸中,丁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大;把甲、乙用导线连接浸入稀硫酸中,甲上有气泡冒出;把丙浸入丁的硝酸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丁析出。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8.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⑵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是

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是

(说明:

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假若电路中有0.04mol电子通过时,阴极增重克。

49.右图为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

(1)写出B、C、D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B、C、D各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