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556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 311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鲁科版选修4.docx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化学311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学案鲁科版选修4

第1节 水溶液

第1课时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目标定位] 熟悉水的电离,会正确书写水的电离方程式,会分析外界因素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能正确书写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知道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化学反应平衡:

对于2HI(g)H2(g)+I2(g) ΔH>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H2]·[I2]/[HI]2。

分析下列条件的改变对此反应平衡的移动及平衡常数的影响:

(1)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2)通入氢气,平衡向左移动,平衡常数K不变。

(3)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平衡常数K不变。

2.化合物按照其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2)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3)酸、碱、盐、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4)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探究点一 水的电离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够微弱的电离产生H+和OH-,其过程是可逆过程。

请你据此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当水电离产生H+和OH-的速率与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速率相等时,水的电离达到了平衡状态。

(1)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电离=

(2)请你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推导并写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Kw=[H+][OH-]。

(3)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0-14mol2·L-2,则纯水中[H+]是1.0×10-7_mol·L-1;若某酸溶液中[H+]=1.0×10-4mol·L-1,则溶液中[OH-]为1.0×10-10_mol·L-1。

2.分析下列条件的改变对水的电离平衡H2OH++OH-的影响,并填写下表:

改变条件

电离平衡

溶液中[H+]

溶液中[OH-]

pH

溶液的酸碱性

Kw

升高温度

右移

增大

增大

减小

中性

增大

加入酸

左移

增大

减小

减小

酸性

不变

加入碱

左移

减小

增大

增大

碱性

不变

加入钠

右移

减小

增大

增大

碱性

不变

[归纳总结]

1.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

(1)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w增大。

(2)常温时,Kw=1.0×10-14mol2·L-2,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碱的稀溶液。

(3)不同溶液中,[H+]、[OH-]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与[OH-]总是相等的。

2.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1)因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会促进水的电离,[H+]、[OH-]都增大,水仍呈中性。

(2)外加酸(或碱),水中[H+]或[OH-]增大,会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w不变。

[活学活用]

1.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H+][OH-],所以Kw随溶液中[H+]和[OH-]的变化而变化

B.水的离子积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答案 C

解析 水的离子积常数Kw=K电离[H2O]。

一定温度下K电离和[H2O]都是不变的常数,所以Kw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H+][OH-],但是只要温度一定,Kw就是不变的常数。

溶液中H+的浓度变大,OH-的浓度就变小,反之亦然。

探究点二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分别试验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与等量镁条的反应,并测定两种酸溶液的pH。

填写下表:

1mol·L-1HCl

1mol·L-1CH3COOH

实验操作

与镁反应

现象

产生无色气泡且较快

产生无色气泡且较慢

结论

Mg与盐酸反应速率大,表明盐酸中[H+]较大

溶液的pH

数值

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结论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H+]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实验总结论

不同的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程度不同,HCl比CH3COOH电离程度大

[归纳总结]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分类依据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全部电离,可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强电解质:

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

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的盐。

(3)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弱电解质的分子及其电离产生的离子。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弱碱和水。

[活学活用]

2.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强电解质熔化时都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D.强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强电解质弱

答案 D

解析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根本依据是看电解质在水中是否完全电离,与其溶解度、浓度大小及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无关。

强极性的共价化合物如HCl也是强电解质,A错误;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B错误;溶于水或熔化时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C错误;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所带的电荷浓度有关,D正确。

探究点三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H+]与[OH-]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请填写下表:

[H+]与[OH-]相对大小

[H+]的范围(25℃)

中性溶液

[OH-]=[H+]

[H+]=1.0×10-7mol·L-1

酸性溶液

[OH-]<[H+]

[H+]>1.0×10-7mol·L-1

碱性溶液

[OH-]>[H+]

[H+]<1.0×10-7mol·L-1

2.溶液的pH

(1)定义:

pH是c(H+)的负对数,其表达式是pH=-lg[H+]。

(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pH的取值范围为0~14,即只适用于[H+]≤1mol·L-1或[OH-]≤1mol·L-1的电解质溶液,当[H+]或[OH-]≥1mol·L-1时,直接用[H+]或[O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3.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定溶液的pH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颜色与pH的关系)

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粉红色

>10.0红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2)利用pH试纸测定,使用的正确操作为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点在试纸上,当试纸颜色变化稳定后迅速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3)利用pH计测定,仪器pH计可精确测定试液的pH(读至小数点后2位)。

[归纳总结]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1)在25℃的溶液中:

pH<7 溶液呈酸性,pH越小,[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pH=7 溶液呈中性,[H+]=[OH-]=1.0×10-7mol·L-1。

pH>7 溶液呈碱性,pH越大,[O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2)在任意温度下的溶液中:

[H+]>[OH-] 溶液呈酸性

[H+]=[OH-] 溶液呈中性

[H+]<[OH-] 溶液呈碱性

用[H+]、[OH-]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溶液酸碱性,则不受温度影响。

[活学活用]

3.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呈中性

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H+]=1.0×10-7mol·L-1

C.[OH-]=[H+]的溶液呈中性

D.在100℃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

答案 C

解析 A项中运用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时,用到了水的离子积常数,它与温度有关,但A项未给出温度,所以错误;在中性溶液中[H+]和[OH-]一定相等,但并不一定[OH-]=[H+]=1.0×10-7mol·L-1,所以B项错,C项正确;100℃的纯水中,虽然pH<7,但[H+]=[OH-],还是中性,所以D错误。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方程式:

H2O===H++OH-

B.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在NaOH溶液中没有H+

D.在HCl溶液中没有OH-

答案 B

解析 水是弱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应用“”表示,故A错;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在NaOH溶液中[OH-]>[H+],在HCl溶液中[OH-]<[H+],在酸、碱溶液中都存在H+和OH-,所以C、D项错误。

2.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

A.溶液中[OH-]>[H+]

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变红色的溶液

C.溶液中[H+]=10-6mol·L-1

D.pH<7的溶液

答案 B

解析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关键是看[H+]和[OH-]的相对大小,若[H+]>[OH-],溶液呈酸性;而pH<7或[H+]>10-7mol·L-1,仅适用于常温时,若温度不确

定,就不能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而B项中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为酸性。

3.某温度下纯水中[H+]=2×10-7mol·L-1,则此时[OH-]=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向纯水中加盐酸使[H+]=5×10-6mol·L-1,则此时[OH-]=______________。

答案 2×10-7mol·L-1 8×10-9mol·L-1

解析 纯水中[H+]=[OH-],则[OH-]=2×10-7mol·L-1;由于该温度下[H+]=[OH-]=2×10-7mol·L-1,则Kw=4×10-14mol2·L-2,那么加入盐酸后,[OH-]=

mol·L-1=8×10-9mol·L-1。

4.现有如下各化合物:

①酒精 ②氯化铵 ③氢氧化钡 ④氨水 ⑤H2SO4 ⑥铜 ⑦H3PO4 ⑧二氧化碳

请用物质序号填空:

(1)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

(3)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

(4)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⑤⑦ 

(2)①⑧ (3)②③⑤ (4)⑦

[基础过关]

一、水的离子积的应用

1.如果25℃时,Kw=1.0×10-14mol2·L-2,某温度下Kw=1.0×10-12mol2·L-2。

这说明(  )

A.某温度下的电离常数较大

B.前者的[H+]较后者大

C.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Kw和K电离无直接关系

答案 A

解析 由Kw导出过程可知,Kw和K电离是有直接关系的两个量Kw=K电离[H2O]。

2.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25℃时,水的离子积Kw(25℃)=1×10-14mol2·L-2;在35℃时,水的离子积Kw(35℃)=2.1×10-14mol2·L-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35℃时,[H+]<[OH-]

C.35℃时的水比25℃时的水电离程度小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答案 D

解析 由题中条件可以看出,温度升高时,Kw增大;25℃时,[H+]=[OH-]=1×10-7mol·L-1;35℃时,[H+]=[OH-]=1.45×10-7mol·L-1;温度升高,[H+]和[OH-]都增大,且始终相等,水的电离程度也增大,因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水的电离为吸热反应。

3.25℃时,在0.01mol·L-1的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

A.5×10-13mol·L-1B.0.02mol·L-1

C.1×10-7mol·L-1D.1×10-12mol·L-1

答案 A

解析 H2SO4电离出的[H+]=0.02mol·L-1,由25℃时Kw=1×10-14mol2·L-2可知[OH-]=5×10-13mol·L-1,O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则水电离产生的[H+]=[OH-]=5×10-13mol·L-1。

二、水的电离平衡移动

4.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H+]>[OH-]的操作是(  )

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将水加热煮沸

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向水中加食盐晶体

答案 C

解析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中的[H+]<[OH-];将水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变大,但[H+]=[OH-];向水中加食盐晶体对水的电离无影响;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溶液中[H+]>[OH-]。

5.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在温度不变时,溶液中(  )

A.[H+]/[OH-]增大

B.[H+]减小

C.水中[H+]与[OH-]的乘积增大

D.[OH-]增大

答案 A

解析 水存在电离平衡:

H2OH++OH-,加入NaHSO4,[H+]增大,[OH-]减小,[H+]·[OH-]不变,[H+]/[OH-]增大。

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

6.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熔融时不导电

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C.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答案 D

解析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关键,是判断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R溶液的导电性较弱,HR属于弱酸

B.某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则该化合物为电解质

C.根据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食盐是电解质,食盐的水溶液也是电解质

答案 C

解析 溶液的导电性决定于该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故A项错;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不能确定该化合物是电解质,该化合物也可能是非电解质,如SO2,故B项错;食盐和食盐水都是混合物,故食盐和食盐水都不是电解质。

四、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酸的水溶液中不存在OH-

B.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

C.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H+]和[OH-]不能同时增大

D.某温度下,纯水中[H+]=2×10-7mol·L-1,其呈酸性

答案 C

解析 在酸性或碱性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所以A错;pH=0的溶液中[H+]=1.0mol·L-1,并不是酸性最强的溶液,只是[H+]>1.0mol·L-1的溶液用pH表示酸性强弱不再方便,故B错;在温度一定时,[H+][OH-]=Kw是一个定值,故二者不能同时增大,故C对;纯水中,[H+]=[OH-],呈中性,所以D错误。

9.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0×10-13mol·L-1,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可能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该溶液的pH一定是1

D.该溶液的pH不可能为13

答案 A

解析 由水电离产生的[H+]=1.0×10-13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OH-]=1.0×10-13mol·L-1。

所以该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显酸性时pH=1,显碱性时pH=13,故A正确。

10.25℃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

A.pH=11的溶液

B.[OH-]=0.12mol·L-1

C.1L含有4gNaOH的溶液

D.[H+]=1×10-10mol·L-1的溶液

答案 B

解析 常温下,可以根据pH或[H+]比较溶液的酸碱性,同样也可以根据[OH-]的大小来比较。

在此为了计算方便,可以求出A、C、D三个选项中溶液的[OH-],依次为1×10-3mol·L-1、0.1mol·L-1、1×10-4mol·L-1,然后再与B相比,就会发现B溶液中的[OH-]最大,碱性最强。

[能力提升]

11.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

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正确的 若溶液不显中性,则H+或OH-被稀释,测出的不是溶液中H+或OH-对应的pH

(2)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

(3)盐酸 因为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溶液中[H+]较盐酸溶液中的[H+]大,误差较小

解析 用蒸馏水对pH试纸润湿后,再蘸取溶液测定溶液的pH,相当于是测量了原溶液稀释后的pH,若溶液是酸性溶液,pH增大,对于弱酸溶液(如醋酸溶液)来说,其pH变化相对较小;若是碱性溶液,其pH减小;若是中性溶液,溶液的pH不变。

12.

(1)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2mol2·L-2,则该温度(填“>”、“<”或“=”)______25℃,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H+]=1×10-7mol·L-1的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若该溶液中只存在NaOH溶质,则由H2O电离出来的[OH-]=________mol·L-1。

答案 

(1)> 升温促进水电离,Kw增大

(2)碱性 1×10-7

解析 

(1)升高温度,Kw增大,现Kw=1×10-12mol2·L-2>1×10-14mol2·L-2,因此温度大于25℃。

(2)该温度下该溶液中[OH-]=

mol·L-1=1×10-5mol·L-1,因为[OH-]>[H+],所以溶液呈碱性;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OH-]等于溶液中的[H+],即为1×10-7mol·L-1。

13.在水的电离平衡中,[H+]和[OH-]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点水的离子积为1×10-14mol2·L-2,B点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水的离子积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0℃时,若向溶液中滴加盐酸,能否使体系处于B点位置?

为什么?

(3)100℃时,若盐酸中[H+]=5×10-4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H+]是多少?

答案 

(1)1×10-12mol2·L-2 水的电离要吸热,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即离子积增大

(2)否,在盐酸中[H+]≠[OH-],所以不可能处于B点。

(3)2×10-9mol·L-1

14.已知室温时,0.1mol·L-1的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各问题:

(1)该溶液的pH=________。

(2)HA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

(3)升高温度时,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由HA电离出的[H+]约为水电离出的[H+]的______倍。

答案 

(1)4 

(2)1×10-7mol·L-1 (3)增大 减小

(4)106

解析 

(1)HA电离出的[H+]=(0.1×0.1%)mol·L-1=1×10-4mol·L-1,pH=-lg(1×10-4)=4;

(2)电离平衡常数K=

mol·L-1=1×10-7mol·L-1;

(3)因HAH++A-,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H+]、[A-]均增大,则K增大,而pH减小;

(4)[H+]HA=1×10-4mol·L-1,[H+]水=[OH-]=

mol·L-1=1×10-10mol·L-1,所以[H+]HA∶[H+]水=(1×10-4mol·L-1)∶(1×10-10mol·L-1)=106。

[拓展探究]

15.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在25℃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红色;若pH>7,试纸变蓝色。

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用pH计。

pH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中H+浓度来测定溶液的pH。

(1)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H2O+H2OH3O++OH- ΔH>0

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向水中加入NaHSO4

B.向水中加入Cu(NO3)2

C.加热水至100℃(其中[H+]=1×10-6mol·L-1)

D.在水中加入(NH4)2SO4

(2)现欲测定100℃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__________色,溶液呈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若用pH计测定,则pH________7(填“>”、“<”或“=”),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答案 

(1)BD 

(2)淡黄 中 < 中

解析 

(1)A加入NaHSO4后,[H+]增大,水电离平衡逆向移动;B中加入Cu(NO3)2,溶液消耗OH-,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呈酸性;C中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依然为中性;D中加入(NH4)2SO4,消耗OH-,平衡正向移动且呈酸性。

(2)沸水仍呈中性,故用pH试纸测定应呈本来颜色;若用pH计测定,应小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