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821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1)土建工程:

总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

其中:

检测检验室400平方米;

试验配套用房300平方米;

信息网络、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200平方米;

办公室100平方米;

应急防治药品及施药器械库房400平方米;

冬季取暖锅炉房150平方米。

(2)田间工程:

建设占地7.5亩的标准病虫观测场,设禾谷类、豆类、蔬菜类、经济作物类四个观测区,地上建筑物包括温室2栋(每栋500平方米),养虫网室150平方米,工具房100平方米,通透围栏200延长米,田间排灌系统及其他附属设施等。

(2)购置仪器设备。

共400台(套)。

具体是:

自动虫情观测灯20套;

孢子捕提仪3套;

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5套;

移动数据采集设备(PDA联想×

P618)及GPS10套;

病虫图片图像采集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1套;

病虫电视预报编辑制作设备1套;

台式电脑及相关配套设备(打印机、复印机)2套;

专业和移动培训设备(投影仪、手提电脑)1套;

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1套;

光学显微镜及成像设备1套;

解剖镜及成像设备1套;

光照培养箱8台;

红外干燥箱2台;

电子天平(1/1000)3台;

点滴仪、喷雾塔等1套;

农药残留速测仪4套;

超净工作台1个;

高压灭菌锅、台式离心机、移液器、冰箱等1套;

实验室控温设备3套;

实验台、药品柜、标本柜等1套;

机动喷雾、喷粉机300套;

防控指挥专用车(半山区越野车)1辆;

病虫系统调查专用摩托车5辆;

锅炉1台;

大型施药机具1套。

9、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492万元。

其中土建工程192万元,田间工程70万元,设备仪器购置187.8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7.9万元,基本预备费24.3万元。

10、资金来源:

中央投资410万元、地方配套82万元,在地方配套资金中市(县)级配套16万元。

11、建设期限:

2005年—2006年。

12、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全市病虫害测报准确率提高到90%以上,对各种病害的综合防效提高到80%左右,对各种农作物受害损失率降到3%以下。

(2)社会效益:

项目运行后,可产生三大方面社会效益:

一是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确保区域内农作物的安全生长,按每年防治9.27万公顷计算,增产粮食2万吨,实行社会效益1700万元,让农民得到实惠;

二是辐射周边地区,对重大病虫害进行应急指导防治;

三是按农产品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拟定防治方案,确保农产品质量,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3)生态效益:

病虫害防控项目的实施,能及时得到重大病虫害信息,可及时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农药等进行综合防治,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又可保护天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农药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的污染。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后,幅射控制半径100公里,控制耕地面积达到10万公顷,能适时监测和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在24小时内得出受灾情况,制定出防治对策,受益农户可达6万户。

(二)结论与建议

1、综合评价

桦甸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东邻蛟河市,西邻磐石市,南邻辉南县,北邻永吉县,处于全省东南部地区中心地带,病虫害种类及危害在全省东部山区、半山区具有较强代表性。

在我市实施病虫害防控项目,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能够代表周边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更好的发挥出病虫害防控项目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项目采用的是《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申报指南》中关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该技术成熟、可靠,属国内领先技术。

项目资金由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两部分组成,比例5∶1,比例合理,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

按一年计算,投入产出比为1∶3,经济效益显著。

一次投资,多年受益。

2、结论

桦甸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桦甸市病虫害防治能力,可有效的降低因病虫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为桦甸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科技支撑。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非常必要、切实可行,对我市加快小康社会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问题与建议

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于自身条件有限,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能力还不能适应当地防治病虫害的需求,除应自身积极努力增强服务功能外,还需国家在项目资金上给予扶持。

建议国家尽快把项目列入财政预算,早日解决建设资金,早日组织项目实施。

(三)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

2、《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3、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年—2007年)。

4、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年—2010年)。

5、《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吉发[2005]1号)。

6、《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十五”计划及2015远景规划》。

7、《桦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9.《动植物防疫、检疫法》。

10、《农业技术推广法》

二、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一)项目由来

虽然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较高的生产阶段,但生产能力的波动和靠天吃饭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随时发生。

根据世界粮食生产格局和我国的国情,保证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决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必须依靠国内农产品主产区的支撑。

从全国农业生产格局和地域分工体系上看,吉林省的粮食生产的责任越来越重。

桦甸市是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是吉林省主要商品粮食产区之一。

全市受病虫害危害较重,丰富的耕地资源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年因重大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在2000万元以上,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二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保护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在资金投向上对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予以倾斜,所以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吉林省桦甸市农作物病虫害预控建设项目。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1、符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

今年,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其宗旨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小康社会进程。

桦甸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市,农业丰欠直接影响全市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重大病虫害是影响该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所以建设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稳定粮食产量,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实力增强目标,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2、符合行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及布局规划、建设规划的要求

吉林省是农业部确定的优质玉米、大豆和肉牛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国家《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动植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中要求各地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恢复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桦甸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是公益性服务项目,其服务功能是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并进行有效防治,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有突出作用。

3、符合国家及行业投资方向要求

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投资,植物保护项目资金也逐年增多。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申报指南》中已明确指出:

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项目投资额度较大。

桦甸市农业生产受病虫害危害较重,发生范围广,且该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山区、半山区核心地带,周边地区病虫害发生也较为频繁,防治力度不够,在桦甸市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能充分发挥区域控制功能,符合国家项目投资方向和项目安排原则。

4、符合我市经济现状与发展要求

近年来,我市财政收入逐年提高,经济实力也逐年增强,但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发展缓慢,病虫害发生日趋频繁。

2001年全市18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发生了玉米螟虫害和稻瘟病病害,波及到了2万农户,4万公顷耕地,造成了水稻减产达0.6万吨,玉米减产2.7万吨,直接经济损失3060万元。

本项目运行后,可适时有效地对各类病虫害进行防治,对大幅度稳定我市的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市场需求预测

(一)项目服务的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中央相继提出了关于当前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系列举措和政策,其核心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而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大病虫害为害造成的损失相当大,由于功能完善的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建设项目较少,农民对此往往是束手无策,需要建设一批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项目,及时预测预报病虫害信息并进行有效防治,这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民增收需要。

因此,国家近几年在植物保护这方面投资上予以倾斜。

桦甸市幅员总面积62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7万公顷。

病虫害发生面积大、范围广,为害严重,年造成经济损失在2000万元以上。

现阶段病虫害测报及防治工作主要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实施。

但由于该中心软硬件基础条件有限,难以满足当前开展这项工作需要,需通过项目建设改善植保工作环境条件,提高预测预报水平,扩大监控面积,增强防治能力,为本市及周边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项目服务功能及覆盖区域分析预测

1、项目服务功能分析预测

(1)及时为上级业务部门和农业生产者(农民群众)提供病虫害发生的范围、强度及其特征提供预测预报,为全社会统一指导防治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

(2)与其他中心站交流病虫害信息及科学防治办法。

(3)对本区域内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及时有效防治。

2、项目覆盖区域分析预测

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的幅射控制本市农田面积9.27万公顷,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能力,区域布局十分合理。

3、项目服务功能的确定与市场供求关系

近年来,我市及周边地区农作物病害主要有玉米茎腐病、玉米丝黑穗病、水稻立枯病、稻瘟病、大豆霜霉病和根腐病等,农作物虫害主要有大豆蚜、大豆食心虫、玉米螟、水稻二化螟、水稻负泥虫等。

由于气候等方面原因,玉米螟虫、食心虫、稻瘟病在当地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周边地区病虫害发生也有加重趋势。

由于在我市玉米螟虫、大豆食心虫发生频繁,为害严重,从1991年起承担着全省玉米螟虫、食心虫预测预报工作。

对于大规模发生的迁移性害虫(蝗虫、稻水象甲等),农民无力进行有效防治,需要建立病虫害防控项目进行及时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治。

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功能,与农业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完全符合。

4、市场风险预测

由于该项目属公益性服务项目,符合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要求,群众积极性,密切配合,因此无市场风险。

四、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一)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

1、建设单位的名称:

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性质:

全民事业单位

3、法人代表情况:

张建华,男,40岁,大学学历,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二)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1、业务范围:

负责全市农业生产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

组织实施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植物病虫监测、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农药管理;

为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预测及防治保障。

2、业务能力:

在业务范围内能够有效的开展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其业务能力在吉林地区名列前茅,在植物保护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方面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三)人员及其构成

1、人员构成

职工总人数48人。

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6人,其它5人。

2、承担本项目主要技术人员基本情况与业绩

(1)张建华,男,40岁,主任,高级农艺师,2002年率先在吉林市开通了“农业120”农技植保咨询服务热线;

在电视台设立“植保技术之窗”,使病虫测报实现可视化。

该人多次被评为植物保护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进工作者。

(2)吴艳波,男,39岁,副主任,高级农艺师,1988年毕业于吉林农大。

主管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精通业务,组织能力强,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3)包军善,男,44岁,副主任,高级农艺师,主管植物保护工作。

在植保工作中,兢兢业业,曾多次受到省农业总站的表彰、奖励、病虫害测报及防治工作经验丰富。

(4)张子臣,男,46岁,副主任,高级农艺师,1980年毕业于吉林省农业学校,在病虫测报及防治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独立承担植保技术推广及研究课题,在植保工作中多次被省站评为先进工作者。

(5)周洪波,男,40岁,副主任,高级农艺师,1987年毕业于吉林农大植保专业。

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本专业,在植保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受省、吉林市植保总站的表彰并获奖,专长于病虫测报及防治的研究工作。

(6)曹文明,男,46岁,栽培科科长,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延边农学院。

在从事测报、防治工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经验丰富、曾多次被省农业总站、省农业厅评为先进测报员,先进工作者。

(7)杨子军,男,40岁,土肥科科长,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

在植保工作中,工作认真踏实,参与完成的《吉林省玉米螟中期预报技术研究项目》获得过吉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8)韩喜福,男,37岁,植保科科长,农艺师,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曾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工作者,专长于病虫害预测与防治。

(9)方淑琴,女,40岁,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吉林农大植保主要。

多年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强,曾多次被评为植保工作先进工作者。

(10)肖亚丽,女,44岁,农艺师,态度严谨、认真踏实,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专长于检验、检测。

(四)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获奖情况

九十年代初到现在,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推广了高压汞灯防治玉米螟,设置性诱剂防治玉米螟、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技术,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3年度,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被吉林市农业委员会评为植保、植检、农药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土壤肥料先进单位;

2004年度被吉林市农业委员会评为植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

(五)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办公面积558平方米,拥有43名大中专农业院校毕业生,并且多年从事植保、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农技推广和植物保护及检疫检测工作中多次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目前,主要仪器设备有观测灯、解剖镜、天平、土壤速测仪等12台件。

多年来,该中心在开展测报及防治工作做了一些技术和项目储备。

一九九二年该站完成了《坡耕瘠薄地整治开发》项目获省农业厅“沃土杯”竞赛一等奖;

一九九五年该中心主持完成了《利用甲拌磷防治大豆食心虫》项目,获省级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

在2000—2001年配合吉林省植物检疫站完成了《稻水象甲重大疫情综合防控技术》获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近五年来,该中心积极与省总站、省农科院等推广及科研部门合作,深入研究当地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病虫测报及防治技术不断得到改善和进步,在当地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该中心植保工作得到桦甸市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好评,总之,近5年来,有关病虫测报及防治工作运行良好,完成到位。

(六)资产与财务状况

项目承担单位是全民事业单位,每年财政拔款55万元,无其它经济收入,玑有固定资产68万元,,净资产68万元。

房屋净值50万元,设备净值18万元。

(七)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以吉林市农科研院为技术依托单位,该院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名,其中高级职称40名,中级职称68名。

多年来,共开展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0多项,有205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203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98项,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品种保证。

五、建设规模与服务方案

(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1、原则

(1)项目规模与生产规模和灾害发生规模相适应的原则。

(2)项目规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3)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原则。

2、依据

(1)《2005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2)桦甸市区域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及资源状况。

(3)桦甸市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范围。

(4)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二)建设规模

土建工程(检验检测室、试验配套用房、信息网络、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应急防治药品及施药器械库)共1000平方米,标准病虫观测场建设5000平方米,购置必要仪器设备800台(套)。

项目建成后,可对本市9.27万公顷耕地进行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及时进行有效防治。

年可挽回经济损失1700万元。

并可及时为上级业务部门提供病虫害发生信息,可幅射控制周边地区农田10万余公顷,受益农户可达6万余户。

(三)服务方案

项目建成后,可对本市内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进行及时预报和有效防治,指导农民提高减灾能力,并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全国发布病虫害发生信息,交流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及防治措施。

六、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一)选址原则与要求

1、按照最大服务半径,该项目选址遵循便于有效覆盖控制市内受灾区域原则。

2、交通便利、信息通讯便捷、充分利用项目承担单位现有基础设施、经济合理性原则。

(二)项目建设用地规模

总规模6000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检测检验室、试验配套用房、信息网络、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应急防治等药品及施药器械库)占地1000平方米;

标准病虫观测场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已落实,属项目承担单位自有用地,距市区1.5公里,是项目承担单位原有试验田,土地权属归项目承担单位。

该项目所有用地均无租地、征地问题。

(三)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桦甸市永吉街永文路。

(四)项目建设地点条件

1、地理位置及基础设施状况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地处东经126°

16′至27°

45′,北纬43°

29′至45°

34′。

东邻蛟河市,南邻辉南县、靖宇县,西邻磐石市,北邻永吉县。

桦甸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烟白铁路、省会长春至长白山天池国家一级公路穿境而过。

程控电话覆盖全市,通讯便捷。

水电资源充足。

市内无大型工业企业,环境污染小,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无污染。

2、自然条件

桦甸市地势较高,地貌起伏多样,主要土壤类型为灰棕壤、白浆土、冲击土,其中灰棕壤居多,约占83%。

水系发达,水域广阔,境内主要有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江、辉发河四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251条。

年地表平均径流量8.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6亿立方米。

桦甸市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秋高气爽;

冬季严寒漫长。

年平均气温4.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3℃,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5℃,年平均降雨量748毫米,无霜期125—130天,日照时数2380小时,年有效积温2770℃。

3、社会经济条件

桦甸市辖有16个乡镇、5个街道(其中1个乡镇序列)和1个经济开发区。

桦甸市土地面积为62.81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27万公顷,林地面积47.59万公顷。

主要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等。

全市总人口为45万,农业人口22万人,农村劳动力12万人。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400元。

(五)项目建设地点基础设施条件

桦甸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设在桦甸市永吉街永文路,土建工程占地1000平方米,该地点属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用地,地处桦甸市永吉街永文路,交通便利,通讯便捷,供水、供电充足,给排水方便。

(六)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分析

1、桦甸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桦甸市委、市政府在《桦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做为“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措施来抓,在病虫害预防预报方面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并承诺项目建设得到国家批准,将足额配套项目建设资金。

2、可靠的技术保障

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1991年起一直承担着全省东部山区和半山区病虫害监测任务,承担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病虫测报等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在全省的测报和防治工作中起骨干作用,并以自身的工作带动本自然区的测报和防治工作,病虫测报和防治的技术水平具备一定基础,而且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6人,有10名测报员参加测报工作10年以上,最长的已达30年,这支测报员队伍业务素质精良,工作态度认真,实践经验丰富,完全能够胜任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

3、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和区位优势

桦甸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东邻蛟河市,南邻辉南县、靖宇县,西邻磐石市,北邻永吉县,病虫危害在全省东南部山区、半山区具有较强代表性,因此,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

(七)项目与环境互适性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指导农户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