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914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docx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交流材料

2016年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发言稿——

《尊重历史涵着眼未来建设》

鉴定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行十四个字既准确地诠释了鉴定站的精、气、神,又深刻地隐喻着鉴定站发展道路中的深沟高壑、面对挫折的无所畏惧和克服困难、赴险如夷的决心,以及对未来奔向康庄大道的信心。

鉴定站的成立、成长,既顺应了社会主义体育事业逐步深化改革的大形势,又是我国体育事业人力开发的一项重要容和战略措施;它既是国家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需要,又是体育行业自身发展的在要求。

借此契机,我将通过两个层面与在座的各位来分享职鉴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探讨职鉴工作的未来建设。

一、回顾鉴定站十年历程

(一)鉴定站的基本情况

职鉴站自2005年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试点鉴定站以来,历经春秋十载。

在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在体育事业深化改革的形式下,在总局职鉴指导中心的正确指导下,在省体育局正确领导下,并在全省培训级基地和全国各兄弟省市职鉴站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服务为先,质量为本,开拓为重,品牌为上”的工作方针,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培训鉴定工作稳步推进,进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并紧紧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体育产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以制度为保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强化涵建设,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培训鉴定工作良性运转,建设条件更加成熟的体育强省。

虽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是打造体育强省的唯一元素,但它却是不可忽视的核心本位举措之一,同时它还是提高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增强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技能人才有序流动,增强体育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职鉴工作在发展中不断开拓新的体育行业特有工种、保障职鉴的客观性和公平性、维护职业证书的法制性和权威性,使体育行业职业鉴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鉴定站的职鉴规模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上级部门的精确领导下,鉴定站始终围绕着“尊重历史、稳健推进、强化建设、规管理”的原则,结合着2015年整体工作计划和思路,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业务能力来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基本按计划顺利完成了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截至11月30日止,2015年全省共计开展各项目培训鉴定工作197批次,鉴定人数达10208人次,年度鉴定人次首次突破了万人大关。

自建站以来,共对游泳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健美操、健身教练、网球、武术、跆拳道、潜水、体育舞蹈、攀岩、羽毛球)、体育经纪人、体育场馆管理等四大工种13个项目累计开展了971批次,累计鉴定人数48584人次。

约占全国鉴定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过去十年里,鉴定站各年度开展鉴定人数分别为:

2006年329人次,2007年613人次、2008年1205人次,2009年3815人次2010年4080人次,2011年5688人次,2012年6372人次,2013年7302人次,2014年9143人次,2015年以首次突破万人大关告捷。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职鉴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依然不断进步、不断转变、不断创新、不断突破,鉴定人数也不断增长,鉴定规模位居全国榜首的情势始终不易。

这为我省体育市场输送了合格体育人才,进一步保障了我省人民群众的健身权益。

(三)鉴定站的历史荣誉

经过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和刻苦坚守,鉴鉴定站的职鉴工作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从理论研究出发到实际执行收效,屡屡取得丰收后的硕果,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历年来,我们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种奖项共计近20项。

如:

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人力中心授予“全国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评估先进单位”;2009年至2011年,被省体育局授予“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优秀单位”,2009年至2012年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救生锦标赛团体第三名”;2009年、2011年被体育学院授予“体育学院函授站学籍管理先进单位”;2012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28个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唯一一个“全国示职业技能鉴定站”;201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019年至2012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3年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代表对获得了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我站选手懿卓获得游泳指导员救助项目个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斩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代表队在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体育场馆管理项目团体三等奖,来自的选手锐煌、伞彤彤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同时在大众健身指导项目上获得团体二等奖,来自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选手晓伟获得个人项目一等奖,将由人社部颁发“全国技术能手”证书等等。

能取得

这一成果与在场和不在场的各方力量的鼎力支持休戚相关。

(四)鉴定站的中心思想

十年来,鉴定站整体工作始终以质量为生命线,尤其在职鉴工作当前发展阶段,更需强调质量的重要性,没有质量把控,便经不起社会的考验,持有国职资质的从业人群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将日渐淡化,我们多年为之努力和贡献的事业则因此日渐黯淡。

没有荣誉,便没有生命,质量和生命,唇齿相依!

鉴定站的业务队伍始终紧握此线,并结合相关法令、条例和文件,做到与时俱进,进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挖掘整合部资源,依托行业优势,形成了“行业主导,以外促,外协同发展”的中心思想。

在中心思想为指导的潜意识下,我们牢固树立起了服务于社会各界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将职鉴工作化为我们毕生为之奋斗不止的崇高事业。

(五)鉴定站的建设理念

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建立既标志着我国将正式在体育行业推行国家职业书制度化、标准化,又意味着此类机构的发展有法可依,有渠可寻,是可以孕育成形进而量产的新兴行业。

这一行业与学校或其他机构的发展和运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学校有学校的办学理念,企业有企业的文化底蕴,而职业技能鉴定站要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卧虎藏龙的社会大环境下长久屹立不衰,就要不断总结、探索、定位出符合鉴定站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设理念。

如此,我们不仅能逐渐丰满羽翼,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社会地位,还能促使我国体育事业的成就更上一层楼。

鉴定站的事业犹如一艘远航的巨轮,建设理念则是舵手的罗盘,使我们在狂风暴雨中不致于了迷失方向,始终清晰我们来自何处,归往何处。

十年来,鉴定站的发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点到面,边行边改,不断的筛选、删除和保留,建设理念日益完善。

最终凸显在以下四点:

1.注重基础建设

(1)专家队伍的建设

职鉴共作专家队伍建设是根基,全省各项目培训师、考评员形成了推动职鉴工作向前发展的智慧合力。

鉴定站经过十年来不断提升职鉴工作中四大工种累计13各项目骨干人员的业务综合能力,形成了规、科学的培训师、考评员的选拔培养模式,完善了培训师和考评员的聘用和管理制度,壮大了各项目培训师、考评员专业人才队伍力量和后续人才资源库的储备,逐步建成以老带新,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的的专家队伍。

专家队伍的平稳过渡既是鉴定站持续健康地开展职鉴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又是省体育行业所取得的一项新成绩、荣誉、突破。

我相信,打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高的专家队伍是职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鉴定站用了十年的时间和投入了十足的人力、物力,才扭转了专家队伍数量从屈指可数到枝繁叶茂的局面,到2015年的时候已培养了各项目培训师457人,考评员216人,专家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培训基地的建设

培训基地是职鉴定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职鉴工作开展的依托。

在这方面,鉴定站始终遵循:

“龙头带动,梯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以、为龙头,以珠三角为重点,逐步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推进。

加大了对偏远山区培训基地的覆盖面,也就确保了国家职业书面向全省的推行。

2015年,省体育局资质审核及总局有关部门批准,省现已建设成各项目培训基地51家,实现全省21个地级市的全覆盖,并与、澳门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树立牢固基础的目的是为了将职鉴工作拔高到下一层次,充分发挥培训基地在开展职鉴工作中的有效职能时,要兼顾着对培训基地的正确指导。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调动培训基地在职鉴工作过程中的有效职能、积极性。

在看待全省培训基地的态度上,要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该下放的权利要下放。

(3)职鉴管理队伍的建设

职鉴管理队伍是驱动职鉴工作前进的根本保障,在开展各项职鉴工作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角色。

鉴定站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培养和打造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体育行业职鉴管理队伍。

鉴定站立足于本省体育行业职业项目发展的规律,实事地通过多种途径、渠道将符合鉴定站职鉴管理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带到整体队伍当中,并经过严格系统培训,借力培养,借事锻造,培养了一批具有科学意识、创新思维、专业性、执行力强的职鉴管理人员。

一句“要么挑战极限,要么离开职鉴”的话是鉴定站所有人员心中的一把“戒尺”,时刻都在鞭策着所有人。

目前,我站以培养了自己的考务员13名。

(4)办公设施的建设

办公设施的建设是职鉴工作中的基本条件,完善办公设施的配备,并不是鉴定站的条件高、环境好、要求多,而是要顺应时势,做到“硬件跟得上,软件好操作”。

办公设施的建设,一来能有效的提高工作输出效率,降低人力投入成本,节约资源的隐性损耗;二来通过有效途径赋予办公设施标签,间接提升鉴定站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口口相传的良好外部形象和舆论氛围,为鉴定站的工作发展借势借力。

办公设施的建设虽然很微小,但见微知著,做大事则要以一种不放过、不错过任何可用之处的信念,做到见缝插针。

站经多年的观察发现,任何事物一旦被赋予了文化的标签,将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职鉴站统一了考评、考务员服装,所有器材设施及办公用品都印刻着职业技能鉴定站的标识,此举看似废而无用,但其实已然将站的文化与我们每一位的精神形成无形连接。

一份标签,彰显了一种精神。

截止至2015年,我站站已经熟悉使用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网络管理平台系统;省体育行业高技能人才终身教育平台系统进入到最后的验收阶段,鉴定站的微信公众平台着手创建。

2.注重涵建设

鉴定站这十年里的涵建设从以下六点概括:

(1)强化自身能力建设。

完善部门例会制度,深入学习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省体育局的有关文件,加大对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考务平台操作的培训力度,提高部门工作人员的水平。

(2)加强自身文化沉淀,打造体育行业有特色的职鉴文化和培训文化。

一方面通过大批量的鉴定工作沉淀以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职鉴文化;一方面在培训工作中有意识地逐步塑造以“服务和收获”为核心的培训文化。

通过部门文化涵建设统一大家的思想,凝结和鼓舞部门同志的行动,促进工作团队的协调发展。

(3)加强交流。

紧紧抓住参加各类会议和培训班的有利时机,深入学习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

定期召开全省培训基地工作会议及合作单位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调研工作。

(4)加快制度建设。

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理顺工作机制,规各项工作的流程。

进一步完善实行绩效工资后本部门经费的包干、使用等规章制度。

(5)积极参加科研工作。

按照总局有关政策精神指示,应省体育局的号召,鉴定站逐步加大科研力度,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鉴定站从2011年起,每一年都参与、申请或发布科研项目:

2011年,由国家总局人力资源中心和水上中心立项,由鉴定站作为研制组的副组长单位联合海洋大学一起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潜水)职业标准》研制工作,2015年完成研制并在省开展了首期试点工作。

同年,由鉴定站牵头研制的《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与实施》(已结题)。

还承担了《运动员职业辅导机构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在研)的课题研制工作。

2012年,鉴定站依托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研究室具有的资源,承担了国家总局《体育行业职业书推广策略研究》、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书管理办法》等课题;同年,还承担了省体育局软科学课题《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模式及培训容研究》。

2013年,鉴定站协助省体育局制定了《省体育局退役运动员创业扶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协助国家总局开展了潜水、体育舞蹈等项目的试点培训和推广工作;开展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师资培训专项调研,启动了省传统项目学校师资培训模块、培训大纲的研制和编写工作。

并在年底起草制定了《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研究室科研管理办法》,于2014年正式启动实施。

2014年,编制了《职业技能鉴定研究室科研管理办法》,通过发布课题科研目录,在全省围共计确立了29项研究课题;参与了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项目,“省体育行业高技能人才终身教育平台”建设工作;启动了省12各高危项目培训大纲的研制、编写与培训工作。

2015,鉴定站承担或参与总局人力中心、省体育局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关的课题研究5项。

协助总局职鉴中心完成了《培训基地管理办法》等制度建设。

日积月累,鉴定站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科研成果也在不断增加,为全国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3、注重大赛建设

鉴定站在过去十年里,多次举办、承办、参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和宣传鉴定站的品牌形象,牢固树立品牌定位,并借助职业技能大赛的平台,着力提升鉴定站职鉴工作的影响力。

十年来,鉴定站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主要以:

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大赛、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以及运动伤害防护职业技能大赛这五类为主。

鉴定站的社会影响力日渐在体育行中得到广泛认可及肯定。

鉴定站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是多年不懈努力的结晶,至此,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二、迎接鉴定站2016年新挑战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院社会服务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

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我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立足我省体育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紧紧围绕体育行业三大任务,着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机制,将自身工作置身于我省体育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局之中,寻求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服务于体育行业中心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全力提升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一、工作思路

(一)找准工作定位,服务学院中心工作与着眼全省体育行业需求相结合。

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学院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以职业标准引领学院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工作,以技能鉴定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以承担培训任务推动学院强师工程。

找准我院社会服务工作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工作中的定位,挖掘我院社会服务工作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局中的潜力,促进我省体育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适应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强化涵建设,基础性工作与前瞻性工作相结合。

强化考评员、培训师、工作人员三支队伍建设工作,加强人员培养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和水平,为人才培养、培训、进修、学历提升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工作流程标准化,做好培训班的日常管理和鉴定的组织实施。

加强政策研究,强化科研工作,推动工作成果向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体育行业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三)创新工作机制,整合部资源与融合外部资源相结合。

建立激励机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形成职鉴站主导、培训基地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建立融合外部资源的工作机制,鉴定站依托学院场地、师资等资源优势,借助院外培训机构的策划、推广和市场运作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职鉴工作效率。

尝试和探索建立我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无形资产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机制。

(四)优化舆论环境,宣传推广与赛事活动相结合。

树立主动宣传意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

探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的应用,注重宣传的时效性。

加强赛事活动宣传平台建设,展现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成果。

统一和规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视觉形象,打造良好的外部形象。

二、主要任务

(一)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1.整合资源,做好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修订《全面深化我院社会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提高全院教职工广泛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整合部资源,完善鉴定站人员配置和组织架构,做好人员分工。

三是加强工作人员培养,鼓励站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积极为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创造条件。

2.依托省高技能人才终身教育平台,做好培训模块研发工作,提升培训质量。

一是做好省高技能人才终身教育平台的运营工作,完善平台功能,建立数据库和电子学习档案。

二是鼓励支持学院教师研发职业技能培训模块,支持系部教师做好平台建设中的远程教学的课件拍摄等工作。

3.强化理论支撑,加强体育行业培训大纲与标准的研制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2016年职业技能鉴定研究室科研立项、申报、评审等科研工作,鼓励学院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二是积极承担总局职鉴中心职业标准的研制、大纲制定等工作,做好新项目的试点工作。

4.加强专家梯队建设,完善专家库建设,制定专家的聘任、选拔、进出机制。

一是配合总局职鉴中心做好的培训师(考评员)培训班的学员推荐工作,继续举办省培训师、考评员培训班。

二是制定考评员聘用、选拔、培训等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各类培训班专家库,纳入省高技能人才终身教育平台。

5.加强和规培训鉴定工作的管理,提升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培训和鉴定工作质量。

一是考核鉴定流程标准化,完善考核鉴定督导员督导制度。

二是优化各类培训班的班级管理流程。

(二)加强院培训,服务学院中心工作。

1.强化院教师参与,推动学院强师工程。

一是鼓励支持院教师参与培训鉴定工作,组织院教师参与总局举办的培训师考评员培训班。

二是尽力安排院具备培训师考评员资质的教师上岗,培养一批院考务员。

三是鉴定站提供挂职锻炼的岗位,面向学院教师开放,让学院教师深入熟悉职业标准,从而更好的指导教学。

四是支持学院教师参与模块开发、标准研制、课题研究等科研工作。

2.强化院学生培训工作,促进学生就业。

一是充分发挥系部积极性,加大院学生培训工作改革力度。

二是做好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裁判员培训考核工作。

三是依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和合作单位,协助建立我院学生院外实习实训基地。

3.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工作,以职业标准引领专业建设。

一是建立社会服务工作联席会机制,主动参与教学改革工作中。

二是组织学院教学部门管理人员和教师学习职业标准,邀请业专家予以解读。

三是通过培训、鉴定、产品输出等渠道,收集有利于专业建设的信息,及时与教学部门交流,把握市场需求。

(三)加强体育行业培训,服务行业中心工作。

1.服务群众体育。

紧紧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加强与省体育局群体处、青少处、青少年竞赛中心的联系。

一是努力将职业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鉴定工作纳入到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工作的大局之中,积极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活动。

二是举办公益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三是扩大合作单位覆盖面,加强与省各体育院校、各高校体育院系合作,建立高等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服务我省高等院校体育生的就业。

2.服务竞技体育。

抓好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工作,为竞技体育的长足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做好全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继续承办全国退役运动员体育经纪人、健身教练培训班。

二是以创业扶持试点工作为契机,做好我省退役运动员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工作。

3.服务体育产业。

以法治思维推进体育产业相关培训工作,进一步规我省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一是举办体育产业管理干部培训班。

二是做好卡丁车、轮滑、漂流等尚未开展职业资格认证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三是以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做好省体育经纪人协会、省体育职业能力建设协会等协会的申办工作。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着眼于体育场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

1.以总局职鉴中心工作要点为指导,着眼市场需求,做好前瞻性工作。

一是进一步优化区域协作机制,协助总局职鉴中心做好西部地区鉴定站的帮扶工作。

二是根据后续发布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承接总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的标准研制、项目开发、专业人员培养等工作。

三是支持全国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系统横纵向的人才交流,促进业务交流与学习。

2.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为重点,做好常规鉴定工作。

一是做好游泳救生员鉴定工作,继续实行固定考试日,优化考核鉴定计划,提高效率,举办一期高级救生员的鉴定工作。

二是保持健身教练项目的优势,以健身俱乐部和高校为主体,做好健身教练鉴定工作。

三是发挥高等院校培训基地优势,推动跆拳道、网球、健美操、武术等项目的鉴定工作。

四是做好体育经纪人职业资格全国统考工作。

五是借职业技能大赛的东风,加大力度做好体育场地工鉴定工作。

3.着力在新开发的鉴定项目上取得突破。

一是做好潜水、攀岩项目的鉴定推广工作,保障各地市体育行政部门做好高危险性许可证的颁发。

二是做好体育舞蹈、羽毛球项目的鉴定试点工作。

4.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和指导,完善培训基地的进出机制。

一是召开培训基地工作会议,总结2015年度工作,部署2016年度工作,做好培训基地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二是加强与高校体育院系合作,进一步扩大高校培训基地数量,召开高校培训基地专题研讨会。

三是加强对培训基地的指导,实行培训基地联络员制度。

四是开展培训基地评估工作。

(五)积极有为、拓展外延,不断拓宽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围。

1.积极承办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单位的培训班。

一是承办总局人力中心主办的“全国优秀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经纪人培训班”。

二是承办总局人力中心主办的“全国优秀退役运动员转型健身教练培训师培训班”。

三是承办“全国退役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人员培训班”。

四是积极申请承办总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办的考评员、培训师培训班。

2.拓展外延,扩大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社会影响力。

一是举办2016年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大赛暨健身大会,组织队伍参加全国健身大会。

二是举办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大赛,组织队伍参加全国救生锦标赛。

(六)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1.以活动为载体

一是利用技能大赛平台,展现体育技能人才风采,利用各类媒体对赛事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

二是强化宣传意识,注重宣传工作的时效性,依托鉴定站组织的各项活动展开宣传。

2.印制宣传材料

一是做好鉴定站2015年度发展报告的编印工作。

二是针对部门开展的鉴定项目,印制单宣传页。

3.借助媒体力量

一是依托中国体育报等相关媒体,进一步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和效益。

二是发挥在资源共享、信息发布和对外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探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的应用,强化对于鉴定人员的服务。

4.注重工作中无形资产的开发、保护及利用。

一是在文具、教案、档案等采用统一的logo,注重品牌效应。

二是在全面统一职业项目考评员服装的基础上,统一从业人员服装,形成统一规的视觉形象。

(七)总结梳理、系统规划,谋求我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长远稳定发展。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效益评估等方式,系统总结、梳理我院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十年来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深入研究下一阶段改进工作的实质性举措,并科学规划“十三五”期间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

 

附:

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2016年各月份重点工作

 

鉴定站2016年各月份重点工作

1月

序号

工作要点

备注

1

2015年度工作总结会

2

2016年度相关工作方案拟定

(有全年整体计划的培训及鉴定业务)

3

2015年度宣传画册素材收集

4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三五”规划框架制定

5

有关院外培训机构合作事宜上报学院

6

向省总工会、省人社厅上报2016年职业技能大赛方案

提请省体育局发函

2月

寒假(1月20日至2月26日)

1

2016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战略研讨(人员分工、业务要点及方案研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