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362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系统集成部智能建筑系统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设计该安防系统时,主要遵循体现以下几个特性:

1.先进性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用最佳设计方案,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设备和材料,既满足当前的需求,又兼顾未来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先进性和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2.规范性

安防工程,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作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管理工作。

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使用方存盘。

3.实用性和可扩充性

在设计本安防系统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目前的需要和将来长远利益。

首先满足其基本功能需要,达到经济实用的要求,又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具有可扩充性,充分保护现有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常用的做法是预埋必要的管线,预留多种物理接口,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便于将来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4.可靠性

 安防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采用最优化的方案。

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售后服务等方面,充分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三、设计依据

本设计方案遵循以下国家标准、安防行业标准及公安部对安全防范工程的管理要求: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1999《安全防范工程通用图形符号》

GA303-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367-2001《视频安防监视系统技术要求》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GB/T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GB/T16677-1996《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GB1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

JGT/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J232-8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GB7401-87《彩色电视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5017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其它国家或行业批准发布的相关产品/系统标准

四、系统组成及特点

本安防区域属于人流量较大、进出物资频繁的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十分重要。

安全防范系统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

物防、技防、人防。

物防即物理防范或称实体防范,它是由能保护防护目标的物理设施(如防盗门、窗、铁柜)构成,主要作用是阻挡和推迟罪犯作案,其功能以推迟作案的时间来衡量。

技防即技术防范,它是由探测、识别、报警、信息传输、控制、显示等技术设施所组成,其功能是发现罪犯,迅速将信息传送到指定地点。

人防即人力防范,是指能迅速到达现场处理警情的保安人员。

由于本系统周界防范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影响周界报警系统的客观因素比较复杂,因此我公司根据该具体情况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确保安全。

为此我公司从安防科学和客观的角度对周界防范不但要求有红外对射设备,还必须有视频、音频等安防设施的报警系统。

根据建筑平面图及需求分析,周界考虑用9对红外对射报警探头及16个镜头不同的红外一体化摄像机和恒速球,还可根据实际地形加相应的云台或智能球。

本系统围墙周界防范系统整体设计分为两大子系统:

红外报警探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同时由于各种安全因素的要求,我们考虑了高频脉冲和振动电缆等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作为备用。

对于整个小区的围墙部分安装9对距离不等的红外对射报警器,视具体现场的需求做增减。

其报警信号通过数据线连接到中心控制室,进入报警主机,同时通过报警合进入硬盘录像机等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声音和警号发出报警信息。

对于视频监视部分,主要设置在重要的出入口,以及小区进出的主要通道,对地下停车场将安装2个彩转黑的恒速球。

具体的位置如下图:

本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功能如下:

1.配置监控系统专用工控硬盘录像机,采用显示器、硬盘录像机与操作控制台一体的设计,接口既美观、直观,又便于管理;

2.可以采用矩阵主机强大的控制与切换功能对本系统实行管理,并可加装画面分割器和大屏幕电视组建电视墙;

3.数字录像设备采用目前行业最先进的数字硬盘录像机系列,本方案使用深圳市林玲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INLING品牌硬盘录像机DVR产品;

4.红外探头的报警可同时联动数字硬盘录像机的相关信道录像;

5.本系统视频信号采用最新的H.264编码压缩技术,具有占用硬盘空间少、网络传输流畅等特点;

6.LINLING品牌硬盘录像机DVR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利用局域网、ADSL网络、DDN专网以及常用广域网络传输,配合公司自行研发的集中监控软件即可实现分控与集中监控功能。

五、周界防范系统的设计

周界红外报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无人值守的地方,通过红外线探测技术判断非法入侵行为,然后自动发出警报,将警情传送到专保安监控中心进行处理和即时快速反应。

通过周密设计,将本系统的周边全部置于红外感应的范围内,在系统布防时,只要有人员非法侵入,对射探头即自动感应,触发报警,报警控制中心的警灯或警号联动发出报警信息,并在报警界面上的电子地图显示出报警位置,并可联动相应区域的摄像机及灯光,在监控中心的主监视器上显示出报警区域的图像,同时启动监控系统的录像机进行录像备份。

周界防范系统由前端探测器(对射探头)和报警主机及一些辅助设备(电源、显示地图、警号、探头安装支架)构成,共分为三个部分。

初步设计为9对红外对射探头,对射探头由一个发射端和一个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发射经过调制的两束、四束、六束不等的多束红外线,这几条红外线构成了探头的保护区域。

如果有人企图跨越被保护区域,则两条红外线被同时遮挡,接收端输出报警信号,触发报警盒报警。

如果有飞禽(如小鸟、鸽子)飞过被保护区域,由于其体积小于被保护区域,仅能遮挡一条红外射线,则发射端认为正常,不向报警盒报警。

报警盒报警时直接与监控系统的周界监控点进行联动,实现录像、电子地图、联动输出控制等功能。

本系统中仅需要使用1台16路的报警盒,选用本公司生产的与硬盘录像机相匹配的16路报警盒(H.264)。

实际施工中,采用一套支架上、下各安装一对探测器的方法;

为了提高防范效果,采用接力式安装,即第一对的接收和第二对的发射背靠背安装,依次下去,形成两道“警戒墙”,当有人翻越“围墙”时,自动向总线报警盒发出报警信号。

整个围墙初步用12对红外对射报警器。

以上红外对射探头全部采用室外型四光束射线。

本子系统方案为初步设计建议方案,布点时以实际情况为主。

七、电子巡更系统的设计

系统采用离线式巡更技术,通过巡更棒对巡更点的信息读写及存储技术,来实现对巡更员的工作管理,从而最好的发挥本系统安全管理中的人防作用。

具体布置是本系统巡逻区域中设置好巡更路线,在路线中的重要位置设置巡更点,智能化管理中心通过对巡更员所携带的读写器的调阅来对管理员对的保安巡更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管理。

并可对其在巡更过程中发现的事件做及时处理。

通过保安巡更系统可有效的加强保安人员的管理,并与周边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对讲系统等相结合,从而实现人防和技防的结合。

系统由巡更管理软件、信息读写器、巡更读写器(巡更棒)、巡更点信息按钮组成。

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可在场地设置若干个巡更点。

巡更软件可以对巡更按钮进行信息读存,既可以设定巡更按钮的地点信息,并可设定巡更事件按钮信息。

通过读写器,可以读取巡更员的巡更棒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打印。

巡更棒由巡更员手持,在到达不同的巡更点时,进行读写,录入巡更点的位置信息及发生事件的信息。

巡更包括两方面的要素,即巡更的路线和到达各巡更点的时间,只有当巡更人员依预定的时间间隔和巡更路线到达各个巡更点时,才说明一切情况正常,反之则说明在没能正常到达的巡更点和前一巡更点之间可能发生了问题。

采用警棒式离线巡更系统,只要巡更员在到达巡更点时把警棒头插入巡更孔,便可完成对该点的巡更,操作简便。

对中心而言,可以按需要设定几种巡更路线,并按需要设定各巡更路线上各巡更点间的巡逻时间,如巡更员没有依照正常路线巡逻或没能及时到达巡更点,中心就会及时发现,使管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采用离线式系统。

系统可设定保安员的巡更路线、巡更次数。

系统可设定从一个巡更点到另一个巡更点所需要的时间。

系统可自动生成分类记录报表并打印,可对失盗和失职行为进行分析。

数据可存储7000条,通过RS485与电脑连接读取机内数据。

该系统还可以多导向的交叉管理,记录清楚,准确无误。

可有效地加强保安防范措施。

保安巡更路线的设计是补充周边红外报警系统的余漏,可有一组或两组巡更员按不同的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不同的巡更点进行巡逻,每个巡更员除了配有巡更棒外,还配有一个系统命令本,当巡更员到达不同的巡更点时,可将该巡更点的异常情况记录于巡更棒内。

当巡更员巡逻完毕后,可将巡更记录通过传输打印器及打印机将巡更情况打印出来,备份在案。

八、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系统,它可以通过控制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云台、镜头等)直接观看被监控场所的发问,一目了然;

同时它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全部或部分记录下来,这样就为日后某些事件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和重要依据。

该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视频监控设备、传输设备、控制设备及显示输出四部分组成。

1.前端的设计与配置

摄像前端含摄像机、镜头、云台、译码驱动器及其它接口设备。

摄像前端分布各监控点,可采用活动前端或固定前端,各摄像机图像全部传送到监控室主要包括摄像机、云台、译码器、防护罩等设备,实现视频信息的采集,通过云台、译码器实现对摄像机的全方位控制及镜头、光圈控制。

根据需求,要对本系统的主要出入口、通道、地下停车场等实现监控,本系统共设置16个监控点。

本系统全部采用香港瑞盾公司生产的彩色数字化摄像机。

LINLING彩色摄像机采用高密度图像传感器及数字式信号处理技术,可以确保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拍摄到层次分明、清晰自然、色彩艳丽的图像;

先进的背光补偿(BLC)可提供精细的图像校正,防止被摄目标因强烈的逆光而造成图像极端黯淡的现象;

自动白平衡、自动增益控制、电子快门、自动光圈控制等多种功能。

2.摄像机的安装

室内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以2.5~5m为宜,室外以3.5~10m为宜;

固定枪式摄像机一般采用摄像机支架固定方式安装,室外高速球与恒速球多使用立柱,而停车场室内则多采用吊顶等方式安装,安装示意图见下图所示。

在进行安装时以所依据的各项标准为指导思想。

3.视频线的敷设

视频线的敷设有架空、埋地等多种方式,针对小区的周边环境及现有的设施,本方案采用埋地的方式。

所有线材均用性能好的PVC管进行保护,全程线路均为封闭式,在PVC管之间用PVC专用胶水进行无缝连接,保证在下雨时不受影响。

4.控制方式及控制信号的传输

电视监控系统应具有对电动云台、电动变焦镜头、防护罩和电源的控制功能。

控制中心与受控中心间的距离及受控设备的多少决定电视监控系统的控制方式。

(1)当摄像机数量少,控制距离不超过500m时,可采用直接控制方式,用多芯电缆传输控制信号。

这种方式控制线数量多,施工量大。

(2)当摄像机数量少,控制项目较少,控制距离在1000m以内时,可采用间接控制方式。

这种方式控制线数量也较多。

  

(3)由于PC机技术的极大进步,现已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的模拟电视监控领域,这就是资料编码微机控制方式。

这种方式采用串行码传输控制信号,系统控制线只需两根,适用于大中型系统的控制及长距离传输,还可以用软件将监控与报警系统兼容起来。

  

(4)当控制距离在300~500m时,来自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及来自控制器端的控制信号可共享一条同轴电缆,这就是同轴视控方式。

这种方式虽能节省控制线,但目前此类设备较昂贵,设计时要综合考虑。

本系统采用RS485总线控制方式,RS485总线可控制1200米远处的终端,并且通常使用单工模式的三线进行传输,大大节省了布线成本。

九、管理中心的设计

管理中心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心脏,所有中央控制设备,通讯系统设备都会放在控制中心内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因此,合理、规范、高效地设计和规划机房。

本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使用的都是高精密设备、对外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是提高系统集成工作的基础。

管理中心内主要安装有用于监控系统的多台DVR主机、控制台、矩阵主机、视频分配器、电视墙等,并且还包括用于机房建设的UPS电源系统、防雷系统、接地系统以及空调与地板等。

DVR主机通过传输部分直接连接前端各摄像机与探头,对摄像机进行直接控制与管理,带云台的摄像机配置译码器,DVR通过串口进行控制云台的动作,DVR安装网络版管理软件,大楼内的计算机可以INTRANET对前端摄像机进行管理和监察。

规范及标准

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4-93.C以及相关国际标准。

注:

管理中心系统机房(即中心控制室)与普通计算机机房差别如下:

中控室对空调设备的要求相对高,要求使用精密空调,并且通常采用送风方式。

中控房需要配置不间断电源(ups)。

中控房对消防的要求较高,须采用气体消防方式。

中控房由于牵涉的控制设备、终端较多,需重点合理调配内部布局,并制作专用控制台。

设备布局

1、系统设备的定位是机房建设的基础,必须从操作方便、布线合理、抗干扰、美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监控系统连线较多而且均为视频图像信息传输的通信线路和控制线路,合理布局机柜,缩短走线有利于减少干扰和信号延迟,提高设备运行速度和可靠性。

3、控制柜与墙面的距离不得少于80cm

4、内部装修应注意材料和色彩的关系,选择质量好,长期不变色的材料。

地面要求

为了铺设电源线及信号线方便,机房的地面最好采用防静电地板,机房内切忌铺地毯,一是容易积灰,二是容易产生静电。

墙面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易吸附尘挨的材料

顶棚要求

为了吸音,布置照明灯具,一般在原顶下加一层吊顶,吊顶材料应满足防火要求。

国内多采用铝合金及轻刚作龙骨,安装吸音铝合金板、难燃铝塑板、低面石英板等材料。

顶棚设计应满足机房净空高度大于2.5M。

照明要求

优良光质,能减少视力疲劳,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工作效率,机房照明要求不闪烁,照明度大,光线分布均匀,不直接照射显示器,特别是显示设备和控制板离地面80cm处照度低于300Lux,可接20W/m2计算。

每个光源都应有开关控制,即能满足机房照明,又减少机房不良浪费。

机房环境

机房环境主要是指温度、湿度、洁净度。

温度要求通常为20°

C—23°

C,相对湿度要求为45%-65%洁净度为30万级—50万级,粒度不大于0.5m粒度小于1800粒,新风补充量为30—40立方米/小时。

机房温度的变化不可过于剧烈,温度梯度应小于+/-3°

C/h,湿度梯度应小于+/-5°

C/h。

机房供电

1、电源供电系统

电源供电系统防止电网突然掉电和加电,电源的稳定度偏差不得超过额定值的+/-10°

C,供电压要杂波少,防止外部电磁干扰窜入系统,供电系统不要与大容易感性负载并联以免产生高压涌流,防止电网的频率漂移

2、电源接地系统

有一个良好接地线系统传输的电源电压及信号遇到或产生各种干扰时,就可以通过高、低频滤波电容将其滤掉,此外,当遇雷电,机柜附近的强功率源以及电火花干扰时,良好的接地系统就可以保护设备。

中控房管理制度

为了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除了合理设计修理外,还需要有一系列严格管理制度来保证,如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必须更衣换鞋,才能保证机房的洁净度。

各种设备都要定期检修,应根据本系统的具体情况、工作性质制定出机房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1.系统简介

由前端采集的视频信号与控制信号等通过传输部分介质传输到监控室中,视频信号直接接入硬盘录像机中,进行视频的处理。

报警信号进入后端报警盒中,由硬盘录像机通过RS485总线进行报警控制,以便周界防范子系统与电视监控子系统进行联动。

云台与镜头解码器控制信号直接接入硬盘录像机的RS485总线上,在需要的时候对前端的摄像机进行全方位、三可变镜头进行控制。

数字硬盘录像机的报警联动功能通过扩展1台16路的报警主机或报警盒来实现,数字硬盘录像机采用香港瑞盾公司生产的工控式硬盘录像机QA16PEB,本工控式硬盘录像机采用市面上最先进的H.264视频压缩技术。

2.操作台设计

由于本系统需用1台16路的工控式硬盘录像机,采用一个合适的操作台可以使得监控中心的操作变得简单,操作台采用显示器、操作键盘、设备等为一体的方式进行设计,本方案操作台包括1个17”电脑显示器放置位、1个工控式硬盘录像机放置位、电源板以及其它设备放置空间。

3.供电与接地

电视监控系统应由可靠的交流回路单独供电,整个系统电源由UPS不间断电源统一供电,既保证供电的不间断,又可对市电的不稳定或干扰电流进行过滤。

前端摄像机与探头由控制中心中开关稳压电源集中供电,以防止突然断电影响整个系统,也为今后的工程维修及管理创造条件。

系统接地宜采用一点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当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4.防雷措施

由于系统中线材敷设采用的是PVC埋地方式,需使用防雷设备对系统重要设备进行防雷,采用LINLING防雷设备对电源线、控制信号线、设备主机等进行防雷处理。

一十、主要设备及技术指标

1、LL-8-H2260红外O照度摄像机

产品特点:

●双板技术,性价比高

●彩色双板台湾生产,技术先进、性能突出

●带80M硅谷特殊红外灯,手动或自动光圈4-25MM可选。

●三种白平衡模式,适宜室内、室外各种光源

●专利技术,独有远距离传输信号不衰减功能

●独有为硬盘录像机配置技术,使录像效果相对普通摄像机色彩更鲜艳

●独有具有使用手动光圈情况下,内部自动调节部分光圈功能

●内置逆光补偿模式:

正确看清逆光人面,效果明显

●全内置:

(自动增益控制、自动白平衡、逆光补偿模式)

●电子快门1/100000秒;

有效防止色差;

在室内有阳光情况下,摄象机依然清晰(不会出现雾蒙蒙的现象)

●LL-8-H2260系列专用于照度低的环境中监控,在F1.2时,0.5LUX时,彩色图像;

0LUX,LL-8-H2260有足够的对比度,使物体得到很好的辨认。

技术参数

型号

DT480CQRH

DT480CRH1

成像器件

1/3″SONYCCD摄像传感器

制式

彩色

水平清晰度

480线

镜头

手动光圈

自动光圈

最低照度

彩色0.5LuxF1.2;

黑白:

0LUX

红外LED

25-30m,红外LED12只

扫描方式

2:

1隔行扫描

信噪比

大于48dB

电子快门

1/50~1/100,000秒

伽码特性

0.45

镜头安装

标配16MM

自动增益控制

自动

白平衡

自动/室内/室外

背光补偿

自动探测

同步方式

内同步

视频输出

复合信号1VP-P/75ΩBNC端子

配件

室外护罩/自动恒温风扇(高于45度启动)

电源输入

220VDC±

10%

尺寸(mm)

340*102*112mm

工作温度

-10℃~50℃(14℉~122℉)

2、LL400H型工控硬盘录像主机

●独有系统恢复:

采用独家技术一键恢复功能,制作工具,可让非专业人士在5分钟内恢复系统;

●采用工控主板:

适用于银行等要求绝对稳定的行业使用;

●特有低照度或低讯号提升功能:

对于恶劣环境下,自动提升图像画质功能;

控制功能强大:

任意控制前端云台镜头;

●双工处理模式:

同时实现显示、录像、回放中任意两种功能;

●系统稳定发热量低:

远远低于原来MPEG4板卡发热量,稳定可靠;

多种显示格式:

161210864画面用户自定义格式;

●画质非常优秀:

H.264压缩格式;

回放质量280-550线;

压缩更为优秀:

每路每小时:

静止:

30M,一般活动:

60M;

相对

 MPEG4降低30%;

●银行专用类型:

每路显示录像资源25帧/秒/路,带音频,音视频同步;

●资料安全可靠:

录像资料存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