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377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文档格式.docx

A.乙酸的结构简式:

C2H4O2

B.F-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1720Cl

D.NH3的电子式:

【参考答案】B

【分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

L-1的NaOH溶液:

K+、Na+、SO42-、CO32-

B.0.1mol·

L-1的Na2CO3溶液:

K+、Ba2+、NO3-、Cl-

C.0.1mol·

L-1FeCl3溶液:

K+、NH4+、I-、SCN-

D.c(H+)/c(OH-)=1×

1014的溶液:

Ca2+、Na+、ClO-、NO3-

【参考答案】A

【分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Fe3+的氧化性、其硫氰酸盐的难电离性、碘离子的还原性、碳酸钡的难溶性、次氯酸的弱酸性及难电离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参考答案】C

【分析】本题属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考查范畴,虽然《2012年江苏考试说明》中没有提及“活化能”这一概念,但《选修四》课本第3页的绪言中就有这些内容,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活化能”这一概念。

看来高三复习一定注意要抓课本、抓基础,抓《考试说明》的同时,适当兼顾新课程标准,不能急功近利、顾此失彼。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分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

铝离子水解、胶体的吸附性、Fe3+的氧化性、SO2和Zn的还原性等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分析】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

A.图1所示装置中氢氧化钠会与Cl2反应。

B.NH4Cl晶体受热分解,会“假升华”。

C.纯碱是可溶性固体,不能用此装置,改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的组合中进行。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有机层从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实现分液。

本题以常见气体制取、蒸干、除杂、萃取、分液为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分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

三氧化铝的两性、偏铝酸酸性弱于碳酸、候氏制碱原理、Fe3+水解FeCl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FeCl3、氢氧化镁不稳定性等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及课本上的基本反应,看来高三复习不能“舍本逐末”。

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8g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分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因为Cl2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应。

C.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无法计算。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备考提示】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

这种题型所涉及的指示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

5I-+IO3-+3H2O=3I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NH4++6OH-

NH3↑+H2O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

SO2+NH3·

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Ag+2H++3NO3-=Ag++NO↑+H2O

【分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

A.一定要注意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OH-。

B.NH4HCO3溶液HCO3-也能与NaOH反应。

C.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只能酸式盐。

D.得失电子不守恒。

【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

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各物质化学式拆分错误;

不符合“三个守恒”(质量、电荷、电子);

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

反应环境与产物的矛盾;

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

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

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适量”,“足量”,“少量”等

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

注意“三看”:

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牢记“三查”:

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

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分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A.分解反应一般是常识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仅在高温下自发。

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34-P36中化学方向的判断。

B.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更易被氧化。

C.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减小。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越热越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拓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右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

下列关系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

【参考答案】BC

【分析】该题普伐他汀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性质等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A.分子无苯环,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C.分子中的官能团决定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酯基水解,即有两个羧基,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

1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Z弱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rX

【参考答案】AD

【分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了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的几个方面:

金属的金属性

非金属的非金属性

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容易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越容易

金属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容易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盐溶液金属性弱的金属

非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溶液中非金属性弱的非金属

以及化学键类型、同周期与不同周期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

最后推出的元素为:

X:

O;

Y:

Mg;

Z:

Si;

W:

S。

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

D

向浓度均为0.1mol·

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分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虽然实验现象均有固体析出,但一是盐析,一是变性;

一是可逆变化,一是不可逆变化。

B.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就得出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是不合理的,若溶液中有SO32-也出现白色沉淀。

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结论应为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向浓度均为0.1mol·

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沉淀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结论应该是Ksp(AgCl)>Ksp(AgI)。

【备考提示】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除杂和离子检验等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16

0.19

0.20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

L-1·

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

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分析】本题素材似乎来源于《选修四》课本第32页习题的第8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A.反应在前50s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前50s内PCl3浓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而不是PCl3物质的量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B.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应先求平衡常数K为0.025,再求浓度商(Qc)为0.02,K>Qc,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转化率减小,H2O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D.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先建立原容器两倍关系的模型,即与原平衡完全等效,再把容器两倍关系压缩成原容器,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Cl3的转化率应大于80%

15.25℃,有c(CH3COOH)+c(CH3COO-)=0.1mol·

L-1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值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pH=5.5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W点表示溶液中:

c(Na+)+c(H+)=c(CH3COO-)+c(OH-)

C.pH=3.5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mol·

L-1

D.向W点所表示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H+)=c(CH3COOH)+c(OH-)

【分析】本题属于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考查,落点在水解与电离平衡、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存在水解与电离两个过程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似乎是考试热点内容,高三复习中要反复加强训练。

A.pH=5.5比4.75大,从曲线来看CH3COOH的电离在增大,CH3COO-的水解在减小,不可能出c(CH3COOH)>c(CH3COO-)。

BC.W点表示溶液中:

c(Na+)+c(H+)=c(CH3COO-)+c(OH-)是完全正确的,其实这关系在溶液中始终存在。

pH=3.5溶液中c(Na+)+c(H+)=c(CH3COO-)+c(OH-)再把题干中的c(CH3COOH)+c(CH3COO-)=0.1mol·

L-1代入即可。

D.向W点所表示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原有平衡被打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

c(Na+)+c(H+)=c(CH3COO-)+c(OH-)+c(Cl-);

物料守恒关系为:

2c(Na+)=c(CH3COO-)+c(CH3COOH)=0.1mol·

L-1,不可能得出上述结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16.(12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一定条件下,NO与NO2存在下列反应:

NO(g)+NO2(g)

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

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

1。

若n(NO):

n(NO)>1:

1,则会导致;

n(NO)<1:

1,则会导致。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3)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1)k=c(N2O3)/c(NO)·

c(NO2)

(2)使尾气中NO、NO2被充分吸收Ca(OH)2

(3)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

(4)3NO2-+2H+=NO3-+2NO↑+H2O

【分析】本题让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化学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分析,化学反应原理在工艺流程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相关付反应的书写”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

【备考提示】我们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要与基本实验实验、化学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化工生产工艺、日常生活等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简单的来回重复和死记硬背。

17.(15分)化合物H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A的含氧官能团为和(填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分子含有两个苯环;

II.分子有7个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III.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

(4)实现D→E的转化中,加入化合物X能发生银镜反应,X的结构简式。

(5)已知:

化合物

是合成抗癌药物美发伦的中间体,请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1)羟基醛基

(2)①③⑤

(3)

(4)

(5)

【分析】本题是一道基础有机合成题,以化合物H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载体,着力考查阅读有机合成方案、利用题设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信息接受和处理的敏锐程度、思维的整体性和对有机合成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题涉及到有机物性质、有机官能团、同分异构体推理和书写,合成路线流程图设计与表达,重点考查课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备考提示】解答有机推断题时,我们应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析题意,从中分离出已知条件和推断内容,弄清被推断物和其他有机物的关系,以特征点作为解题突破口,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排除干扰,作出正确推断。

一般可采取的方法有:

顺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正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逆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逆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多法结合推断(综合应用顺推法和逆推法)等。

关注官能团种类的改变,搞清反应机理。

18.(12分)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2SO4·

yH2O2·

zH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准确称取1.7700g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A。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5825g。

③准确量取25.00ml溶液A,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000mol·

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5.00ml。

H2O2与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MnO4―+5H2O2+6H+=4Mn2++8H2O+5O2↑

(1)已知室温下BaSO4的Ksp=1.1×

10-10,欲使溶液中c(SO42-)≤1.0×

10-6mol·

L-1,应保持溶液中c(Ba2+)≥mol·

L-1。

(2)上述滴定不加稀硫酸酸化,MnO4―被还原成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1)n(BaSO4)=0.5825g/233g·

mol-1=2.50×

10-3mol

(2)2MnO4-+5H2O2+6H+=2Mn2++8H2O+5O2↑

(3)n(H2O2)=5/2·

(0.0200mol·

L-1×

25.00mL)/1000mL·

L-1=1.25×

m(Na2SO4)=142g·

mol-1×

2.50×

10-3mol=0.355g

m(H2O2)=34g·

1.25×

10-3mol=0.0425g

n(H2O)=[(1.7700g×

25.00mL/100mL)-0.355g-0.0425g]/18g·

mol-1

=2.5×

x:

y:

z=n(Na2SO4):

n(H2O2):

n(H2O)=2:

1:

2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2SO4·

H2O2·

2H2O

【分析】本题属于物质组成分析与化学综合计算题。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进行成分析,运用元素守恒进行推理计算,兼有溶度积常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

【备考提示】可见,高三复习还得紧紧抓住元素守恒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极端分析等化学常用分析方法。

19.(15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铜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①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铜帽溶解后需将溶液中过量H2O2除去。

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含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

实验操作为: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pH=3~4,加入过量KI,用N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