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380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Word文件下载.docx

五、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廉洁行医诫勉、临床行医十个严禁

严禁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严禁以介绍病人入院、检查、手术、治疗为理由而收取红包;

严禁私自为药品经销单位或个人代开、代售药械或要求病人到指定的药店购药;

严禁设立或收取药械生产或经营单位发放的“临床促销费、开单费、处方费” 

等形式的变相回扣;

严禁为药品生产、经销单位登记、统计医生处方或为此提供方便;

严禁擅自收费、不合理收费或乱收费;

严禁以介绍、转诊患者为由收取“介绍费”、“转诊费“等形式回扣;

严禁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以物代药“;

严禁涂改、伪造、销毁病历;

严禁擅自接受新药临床观察及新药推广;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差错及事故防制度

1、认真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执行差错登记制度,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

2、医疗纠纷将作为诊所机构效验、年终考评、优胜劣汰的一项重要依据。

3、发生医疗纠纷必须及时上报,并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措施,不得隐而不报,更不能以一赔了之求息事宁人,应依法通过医疗鉴定解决纠纷。

4、发生医疗事故,据等级和情节,可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处理。

5、社区卫生从业人员负有医疗过失责任或擅自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卫生部门将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吊销执业书或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以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应将纠纷的经过、责任、处理结果等进行认真整理并以书面总结及时上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执行业务人员为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必须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疫情登记薄。

3、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业务的人员负责填写,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或所管辖区域的传染病疫情收集、登记和报告工作。

4、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将传染病报告卡、、传真等尽快报告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种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传真)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进行网络报告;

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初步调查核实后,按照属地管理的原

则,立即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报告。

7、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卫生保健服务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资料,是社区全科医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2、居民健康档案是在生物—心理—社区医学模式指导下,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全程服务的动态记录。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科研、医学教育及司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认真如实填写。

3、对填写健康档案的医务人员应进行培训。

按统一的规来描述记录,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

如有改动,责任者必须签字,以示负责。

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统一。

4、居民健康档案应由社区全科医师负责填写,做到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以便查阅。

并应逐步输入计算机,进行系统管理。

5、居民健康档案具有医疗性,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

6、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防火、防潮、防光、防虫蛀、鼠咬,应妥善保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宣传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街道办事处共同成立地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形成健康教育网络,定期召开例会,制定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协助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参与,要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进行宣传。

2、大力推进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对社区健康教育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定期组织专家、医务人员为社区居民上课,普及居民健康知识,并按要求定期针对社区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知识与防病知识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定期进行效果评价,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针对高危人群和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居民,开展戒烟、限酒、限盐、指导营养合理膳食、健身等行为干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护能力。

4、广泛开展各种预防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

推广使用健康教育处方,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式率达到健康教育目标的考核要求。

5、开展整体人群精神卫生健康和残疾预防宣传教育。

6、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健康咨询台和开展咨询服务热线。

7、健康知识宣传栏或板报应结合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定期更换容。

8、应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免费测血压的制度,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实行“医患合作式管理”,实施健康教育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

9、结合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世界健康宣传日,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

10、积极探索新的健康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设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慢病管理工作,建立中心—社区站—居委会防治网络。

2、根据社区普查结果,针对社区居民常见疾病制定慢病防治年度工作计划。

3、免费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于慢性病人实行分类管理,制定防治计划,并有详细的记录。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有进行慢病防治宣传的场所,需配有黑板、桌椅、电视、DVD等必备的宣教设备。

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分层次针对社区不同人群定期举办慢病防治知识讲座;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活动;

定期发放慢病宣传材料,并详细记录。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开设健康咨询工作并有记录。

7、社区应有体育锻炼场所,针对社区不同居民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计划,组织指导居民及慢性病人开展相关的健身活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室工作制度

1、按上级有关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工作计划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2、在社区中积极宣传社区康复工作意义以及残疾预防、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等康复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康复意识,特别是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参与意识。

3、开展社区残疾人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档案;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残伤的预防工作,减少残疾发生,减轻残疾程度,防止二次损伤。

4、凡需康复理疗者,由全科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室人员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与疗程。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

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治疗后认真记录。

疗程结束后,及时作出小结。

6、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注意患者的隔离,严格遵守高频机器的安装、使用、管理的规定,保证人员设备安全。

7、爱护康复理疗设备,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试,定期检查维修。

8、充分利用中医针灸、火罐、推拿、艾灸等手法进行康复治疗。

9、定期培训社区康复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10、做好残疾人的确诊和转接工作,要做到动态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消毒隔离制度

1、中心(站)注射室、换药室、检查室、供应室,以及可以成为传染源的处所等,均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

诊室、留观室、治疗室及康复室也应制定定期消毒制度。

2、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技术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

接触患者前后应及时洗手。

3、门诊发现传染病患者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

4、传染病患者离开后,应视其情况对其接触物品进行消毒。

5、传染病流行期间,设立临时检疫岗,对每一位就诊患者,必须经初步检查后才能进入诊室,可疑传染病患者要进行隔离处理。

6、患者应在指定地区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在中心(站)各处走动,防止交叉感染。

7、设立肠道传染病患者的专用厕所。

8、供应室必须清洁无菌与污染物品分开。

对高压消毒器应每次进行指示剂消毒效果检测,定期进行细菌培养测定。

9、洗净消毒过的衣物、被服,定期作采样细菌培养(送检)。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1、废弃物应放置于指定地点,污物箱、痰杯等应带盖,并经常消毒。

处理人员应注意安全,避免感染。

2、各种废弃物应经指定路线送出。

脓、血污染的敷料等应集中焚化处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等,使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做毁形处理。

一般垃圾可倒入带盖垃圾箱,按规定消毒处理。

3、检验室的检验物的处理,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4、入户出诊和家庭病床的患者使用过的废弃物,一律集中处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管理制度

1、药品供应计划由药房工作人员定制,经主任(站长)批准执行。

2、药品必须经正规渠道从国家和省核准的医药生产经营单位定点采购,严禁采购假劣药品。

3、购入药品必须验收入库,发现数量、规格、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4、药品应按性质分类保管,注意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等条件,防止药品过期失效、虫蚀、霉变。

按性质分类的药品应分别保管,并设立库存卡随时登记,保证帐货相符。

各种收支凭证,应分类按月保存备查。

药库门窗应注意关锁,设消防设备,严禁吸烟,防止火灾。

有关毒、麻、限剧药品的保管,按毒、麻、限剧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5、药房每月进行一次盘存,统计当月消耗量。

全科医师工作职责

1、在中心(站)主任(站长)的领导下,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外、妇、儿等临床诊疗任务、双向转诊任务及院前急救与转诊任务。

2、承担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3、组织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4、主持社区诊断的完成,根据本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制定以健康教育为手段的健康促进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评估总结。

5、组织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筛查与咨询。

6、认真学习,运用国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7、承接医疗保健服务合同工作。

8、组织并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计划生育指导等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运用中西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10、组织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病历)。

11、开展家庭医疗服务,如家庭出诊(访视)、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等。

12、组织对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

13、开展精神卫生管理,掌握社区精神病患者动态与疾病变化情况及治疗情况。

14、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底完成总结,上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

15、了解本年度社区防、治、保、康、健、计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容及工作重点,协调各方面工作。

16、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全科护士工作职责

1、在中心(站)主任(站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临床护理工作。

3、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护理管理工作。

4、承担上门护理工作和家庭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5、开展与护理容相关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包括健康教育讲座、入户宣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宣教等。

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6、参与社区康复、社区精神卫生、社区慢病防治、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居民生殖保健服务等项工作。

7、完成社区护理科研工作,并参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科研工作。

8、承担中专护理教育临床实习指导及带教进修生。

9、运用护理程序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并书写社区护理病历。

10、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并协助管理。

11、配合全科医师开展工作。

12、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工作。

13、可以兼职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药品管理工作。

14、可以兼职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挂号收费工作。

15、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工作。

16、制定社区护理工作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底完成总结上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部门。

17、填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统计报表。

18、完成主任(站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