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3908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7 大小:6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7页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7页
亲,该文档总共1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是啊

迎春花不舍得小雪花走

说了三遍再见吧

你们看这三句"

再见吧"

在颜色上一样吗?

那"

冬天"

呢?

生:

三个"

的颜色一样

"

的颜色不一样

下面我们来合作一下

你们来唱

冬天由我来唱

听听看三个冬天声音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

请你在心里跟我唱一边

看看是不是一个比一个高一点

3、完整演唱《再见吧

冬天》

小朋友

寒冬腊月

大雪纷飞的冬天已经过去了

百花齐放

生机盎然的春天就要来临

让我们一起跟冬天说声再见吧

师生齐说:

再见吧

冬天

(表现不舍的感情)

4、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四)创编歌词

春天来到了

你希望什么快来呢?

你能把自己创作的词填入歌曲唱一唱、跳一跳吗?

并请你们用打击乐器为自己的作品

伴奏

老师这边有一只布谷鸟

它听到好听的声音就会唱"

布谷"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

然后汇报

会唱的同学跟老师唱布谷

(五)活动

展示有关"

春"

的图片

请同学们画春天

(六)教学延伸

  布置作业请学生也回去搜集有关春天"

主题的各类艺术作品

下堂课共同展示介绍、相互评价

教学反思:

冬天》这首歌曲是三拍子的

以前在教这首歌曲的时候

总是发现学生三拍子的时值唱不满

感觉就像在唱二拍子的歌曲一样

在这次的教学中

我借用刚刚过完春节

让同学们和春节说再见的方式进行教学

并让学生按照老师和春节说再见的节奏说一说

学生通过模仿

观看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指着图标进行朗读

还可以加上点节拍的方式

这样

很快的就掌握了

即使有个别不好的地方

不准确的地方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数一数节拍

就能会读了

然后学唱歌曲《再见吧

春节》到《再见吧

再进行歌词的创作

学生积极性比较高

如果能再加入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表演、伴奏

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二课时

1.欣赏独奏《小松树》

《小小雨点》

3.节奏创编:

《小雨点》

教学目标:

在聆听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2.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小小雨点》

理解歌词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

2.能合理地用各种打击乐器表现有关"

雨和水"

的主题

教学过程

(二)复习歌曲《再见吧

(三)创编歌曲《快来吧

春天》

1.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

然后用《再见吧

冬天》的旋律演唱出来

2.请个别学生进行表演唱

(四)歌曲新授

导入:

除了小鸟、花儿......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1.听范唱

放录音

学生欣赏歌曲

老师提问:

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是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结合图片

帮助理解歌词

再次分段欣赏

结合图片

依照歌词顺序提问: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请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创编几个动作加以表演

帮助记忆歌曲

4.游戏《小小雨点》

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

要求:

分成两组:

花园和田野

小雨点落到哪

就扮演哪里的角色

5.集体演唱《小小雨点》

提示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6.指名请学生演唱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接触打击乐器

所以他们对打击乐器的使用和发出的声音都充满了好奇

在课的开始

我让孩子们先来听一听歌曲里小雨点的声音是怎样的?

然后让他们有节奏的用自己的小嘴巴来模仿"

沙沙沙沙沙-"

于是

我让他们来找一找哪个乐器朋友能表现出小雨点的声音

很显然大家的答案都不同

有"

铃鼓、碰铃、沙球......"

我们用这些打击乐器分别请小朋友们来奏一奏、听一听

最后得到的答案是"

沙球"

的声音更接近于"

小雨点"

的声音!

所以在读歌词和

唱歌曲的同时

我们都会加入这件打击乐器

增强孩子们对节奏的掌握

熟唱歌曲后

我们用沙球敲打出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

当他们注意到节奏时

很难再去想歌曲的情绪应该怎么表现

甚至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也许是还没养成习惯

这是以后在音乐课中需要去改变的

               

第三课时

1.复习《小小雨点》

2.欣赏歌曲、乐曲、电影片断

3.创作、演奏"

风雨雷电"

场景

1、围绕"

通过听、玩、唱、演

体验下雨时的情境

了解水世界的美妙和精彩

充分感受雨、水带来的艺术美感

从而能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聆听自然界中及艺术作品中的雨声、水声

从中发现并创作相关节奏型

在探索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想像力和创作力

1.体验生活

感受音乐

教具准备:

CD音乐、电影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趣味律动

带入情境

师:

春天来了

万物苏醒了

小草从泥土里探出调皮的小脑袋

花儿等不及地张开笑脸享受着阳光雨露

小树苗们争先恐后地舒展着自己的手臂去触摸湛蓝湛蓝的天空

小朋友们也在春天来临时变得更活泼、更可爱了

为了迎接春天

请小朋友

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二.视听吟唱

亲近音乐

小朋友们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

水可以喝

也可以玩

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你们听--(多媒体播放)

你们听到了什么?

能说说看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

我们一边听一边想

看看音乐家用音乐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多媒体播放:

钢琴协奏曲《黄河》片断

大家讨论讨论

你都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啊?

(学生讨论

交流)

三.自主探索

想像创造

1、师:

真有意思!

不过

小朋友都没有发现吧

你们在水里拍拍打打的时候其实是在创作着奇妙的音乐

(学生欣赏"

水的音乐"

片断

2、师:

有意思吗?

我希望小朋友也像他们一样玩出花样、玩出节奏、玩出音乐来!

开始尽情地去玩吧!

3、师:

看来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天生的音乐家!

大家这么快就创造出来丰富的音乐

真了不起!

现在老师想让小朋友用手中的生活用品和水来表现下雨的情景

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

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小雨

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大雨和雷电

(学生讨论、回答)

4、师:

接下来啊

就要请大家表现整个下雨的过程了

我们一起来看画面

(学生欣赏完整的下雨过程

小雨点--小雨--雷鸣闪电--大雨--小雨--小雨点--雨停"

5、师:

我们各小组合作

把这些下雨的情景表现出来好吗?

大家想一想、试一试

手中的乐器适合表现哪些情景

怎样表现?

四.艺术实践

体验成功

小朋友真聪明!

创作的关于"

雨"

的音乐把老师带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想起了在雨中尽情玩水、歌唱的情景

老师真想和大家一起在雨中唱起来!

我们上节课学过一首歌《小小雨点》

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唱一唱吧

(复习歌曲)

第四课时

1.唱:

《我和小树来比赛》

2.动:

集体舞《小树快长高》

3.拓展:

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1.能熟练地演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学会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

通过听、唱、动增强学生自主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歌曲不同节奏的掌握

特别是休止符和一字多音以及强拍后半拍与紧接在后面弱拍同音的唱法

磁带、各种打击乐器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1.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植树节的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

2.初步熟悉旋律

请你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

听音乐告诉老师小树在干什么

3.按节奏朗读歌词

创设情境

教师把歌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学生根据歌词进行表演

4.教师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5.出示歌词

跟老师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

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7.完整的演唱

8.分小组演唱

一组唱时另一组跟音乐做动作

9.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边唱边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10.集体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1.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三、集体舞《小树快长高》

学生分四组

两组扮演小树

另两组扮演植树者

四组同学排成四路纵队

植树者"

与"

小树"

相对而立

第一遍音乐:

(1-8小节)"

小跑步

双手做扛锄头状

跟着节拍走"

队形

(1)"

(见课本中黄色路线图)

则两臂弯曲

五指张开

掌心向前

小臂与上臂成直角

上臂侧平举

双手随音乐左右摆动

头部与双臂摆动方向完全一致

一拍一次

(9-16小节)"

走至"

前四小节

双脚每两拍完成一次提踵、压脚跟

双手保持

头部随着音乐节拍左右动起来

后四小节围"

逆时针小跑步

做上述动作时

保持双手动作

双腿每小节屈一次

同时头部后仰

(17-20小节)"

面对"

踵止步四次

双手按节奏做锄地动作

踵步时

双手参差上举

趾步时

双手做向前下方锄地状

则按节拍在身体左右交替拍手

做欢喜状

间奏:

两支种植队伍小跑步组合成一大组

双手叉腰

回到"

们的一测;

两行"

们走平步稍稍靠近

每两棵相邻的"

双手可以拉起

也可以交叉

合成"

大树"

根据节奏双手左右摆动

第二遍音乐:

队形

(2)"

(见课本中红色路线图)

的动作同第一遍音乐1-8小节

围着"

双手做拿水壶浇水的动作;

走碎步按顺时针自传

双手保持1-8小节的动作

踵趾步四次

手按节奏做浇水动作

双手做拿水壶在胸前的动作

双手做为小树浇水的动作

注意身体的倾斜方向

要有美感

双腿一小节一屈

双手上举

手指张开并抖动手腕

抬头张嘴做喝水状

(四)结束教学

这是一首二四拍的歌曲

出现了几个大附点和小附点

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特别是几个"

看谁"

虽然歌词相同

但节奏都是不同的

所以小朋友唱的时候节奏不是太准

于是我让他们先听我唱

听听大、小附点的区别

再来听听没附点的和有附点的又有什么不同

他们都能说出来

然后让他们读读节奏

唱唱这几个地方

最后连贯的唱出来

效果很明显

最后需要解决的地方就是几个休止符

小朋友喜欢自己加音在休止符的地方

所以我让他们先慢唱

让他们能清楚的感受到停顿的感觉

这样他们知道这边是一字一音

就能很容易的把歌曲唱准了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教学内容:

1.听:

《摇篮曲》(黎族民歌)、《摇篮曲》(舒伯特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2.唱:

《小宝宝睡着了》、《家家就是妈妈》、《大树妈妈》

3.动:

我的创造《唱唱拍拍》、歌表演《泥娃娃》

4.拓展:

献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

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

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对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摇篮曲有初步的了解

通过歌唱、表演初步体会到这类音乐作品中蕴涵着轻柔、亲切的情绪与情感特征;

对女生独唱的艺术魅力有初步的认识

3.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家家就是妈妈》

背唱《大树妈妈》;

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

表现歌曲的情绪

4.学生乐于参与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音乐表现力、创造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所增强

1.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

2.能体会摇篮曲中所蕴涵的情绪与情感特征

3.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的歌曲

能用适当的表现形式表达歌曲的情绪

4.在音乐活动中

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及合作能力

第一课时

《摇篮曲》

《大树妈妈》

1.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感受到摇篮曲的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

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通过角色表演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1.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

并能通过唱、演表现出来

2.正确演唱后八分休止

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通过演唱

感受八分休止符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在舒伯特《摇篮曲》的音乐声中

师生走进教室

静静地坐在座位上

教师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

也可以让学生闭起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师:

小朋友们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让我们伴随着音乐看一看大家刚刚描述的动人画面吧!

二、聆听歌曲

体验情绪

小朋友们听到这段音乐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

叫《摇篮曲》

它是妈妈在哄小

宝宝睡觉时唱的歌曲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教师用钢琴伴奏

学生用哼鸣跟着旋律轻轻地哼唱

一边唱一边闭着眼睛想象夜晚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要轻声唱

不能破坏夜晚的宁静

要不会把小宝宝吵醒的

三、故事导入

学唱新歌

妈妈唱的摇篮曲多么美妙动听啊!

小时候

妈妈不但会唱着摇篮曲伴我入睡

有时还会给我讲故事呢!

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

(播放多媒体动画)

从前

有一棵大树

它的个子呀好高好高

每天举着茂盛的枝叶为小草、小花、小蚂蚁们遮风挡雨

大家都管它叫大树妈妈!

有一天

飞来一只迷路的小鸟

这只小鸟找不到妈妈了

它疲倦的、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

急得呜呜哭!

大树妈妈说:

别哭

孩子

我就是你的妈妈啊!

大树妈妈用树叶作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

随着风儿摇呀摇呀

摇呀摇

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

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风来了

雨来了

大树妈妈用树叶编织成小伞为小鸟遮风挡雨

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

多么温柔

多么好听

小鸟幸福的笑了

(播放《大树妈妈》的歌谱及动画画面

谁能说说"

大树妈妈"

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感受音乐

熟悉旋律

  请小朋友都来扮演大树妈妈

一边做摇摇篮的动作

一边跟着老师用柔的声音读歌词(八分休止符处要引导学生读出停顿感)

3、熟悉歌词

体验八分休止符

请学生跟着录音机里的歌声轻声唱两遍

同学们有的地方还唱得不够好

现在请跟着老师的琴声唱这几句

4、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师根据歌词用动作给学生适当提示

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四、分组创编

角色表演

学生分小组合作编排歌表演

五、结束

最后全班一起演唱

在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大树妈妈》是一首抒情性的儿童歌曲

歌曲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歌颂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百般呵护

歌曲旋律亲切、柔和

休止符的运用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深厚的爱

整首歌曲的基调是抒情的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首歌

这首歌我是上网查了一个关于大树的故事

以故事导入的

学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歌曲的内容

体会妈妈的爱是多么令人难忘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都会教同学们朗读歌词

因为读词可以让学生轻松的掌握一些乐理知识

我是这样尝试的:

1、按节奏念歌词

有助学生体理解歌词内在的情感及所表达的意境;

2、在有节奏的念的基础上加入动作

如:

拍手拍肩、拍手跺脚等

这种方法有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强弱规律;

3、师生接口念歌词;

培养师生间的默契;

这样的效果也很好

在律动教学中

总是我编动作

学生模仿

我觉得这样不是很好

我也尝试着让学生编

可效果不好

要么什么都没想出

很尴尬

要么就是按我的动作来做

这是我觉得自己以后要在这方面多多学习才行

 第二课时

1.听: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2.唱:

《小宝宝睡着了》

1.感受摇篮曲轻盈摇荡的特点

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2.让孩子们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

体验母爱

培养孩子们的爱心

3.体验、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1.体验摇篮曲特点并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2.体验母爱

抒发热爱母亲的纯真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头饰歌词图磁带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欣赏摇篮曲--引入新课

1、引入【出示两幅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份礼物

看--第一份

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2、聆听两段音乐

现在我要给大家带来第二份礼物

听听下面两段音乐

分别说说它们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是温柔、抒情还是激动、高兴的?

分别适合表现上面

哪幅图?

【放两段音乐】

3、师小结:

表现孩子跳舞的歌曲

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

舞曲"

而表现妈妈轻摇摇篮

亲切哄宝宝睡觉情景的歌曲

它的名字叫《摇篮曲》

你知道摇篮曲适合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演唱呢?

晚上、安静的时候

三、学习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1.引入:

老师现在唱一首歌

请你拍着手听

说说它是摇篮曲还是舞曲?

为什

么?

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些什么?

 2."

让我们随着音乐

学着妈妈的样子哄哄宝宝睡觉吧!

【放范唱第二遍】

3.揭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歌--《小宝宝睡着了》

4.启发学生用轻柔的动作来表现

5.我们再学一次妈妈的样子

用轻柔的动作轻轻摇晃摇篮

哄宝宝睡觉

并注意歌词里唱了什么?

【放范唱第三遍】

6.学唱旋律

这次

大家做得动作又轻又慢

我想小宝宝一定快睡着了

如果我们一边哄一边唱

小宝宝肯定会更快睡着的

下面老师教你们唱这首歌

首先

我唱词

你们轻轻地跟着哼一

 

 哼

再仔细听歌词唱了些什么?

A、师唱词

生哼唱旋律

B、"

谁知道歌词里唱了些什么?

7.学唱歌词

8、处理最后一句

想一想

小宝宝是不是一下子睡着的?

他是怎样睡着的?

最后一句应该怎样唱呢?

9、演唱全曲

10、归纳整个歌曲演唱的特点

刚才我们了解了摇篮曲那么多特点

孩子们自己也说了唱这首歌的想法

我们来总结一下

唱这首歌时应该用怎样的声音?

怎样的动作?

怎样的表情?

11、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活动

1.欣赏童声独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A、组织小组讨论:

妈妈用爱哺育我们长大

我们打算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的爱呢?

B、歌曲中唱了些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五、结束教学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要给予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

用歌声、身体的节奏、伴奏、表演等办法来学习音乐

就是体验的形式

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参与体验中多多积累对音乐的感受

获得对音乐的记忆

在本课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好动、模仿性强的特点而设计的几个模仿活动

深受学生的喜欢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参与性强

想象力丰富

比如:

让女同学当妈妈

男同学当摇篮抱着娃娃

这样避免了男生当妈妈而引起的哄笑场面

又能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表演

同时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听、看、演等形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从音乐中激发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