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5390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海岛旅游规划.doc

福建省海岛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前言)

前 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世界上出现了以大海、阳光、沙滩3S组合的海洋旅游热,海滨及海岛旅游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人类来自大海,人类依恋大海,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岛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福建沿海岛屿密布,海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鼓浪屿人称“海上花园”,湄洲岛是妈祖圣地,海坛岛以神奇的海蚀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备选名单,东山岛以鲜明的南国海滨风光被誉为“天然影视棚”,嵛山岛和林进屿、南碇岛则双双入选“中国最美的海岛”。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始重视海岛旅游开发。

《福建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构建“蓝色滨海旅游带”和“绿色生态旅游带”,海岛旅游是蓝色滨海旅游带的亮点,经省内外专家评审通过的《福建省海滨带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中也对我省海岛旅游的发展提出整体构想。

  本规划按统一要求是以有人居住海岛(不含厦门)为规划范围,但考虑到全省海岛旅游开发的整体性,我们对规划范围进行了调整,把厦门的鼓浪屿、大磴岛和无人居住的林进屿、南碇岛等考虑在内,并根据资源特点和开发条件,确定我省海岛旅游的重点项目。

福建省海岛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第一章)

第一章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福建省面积500m2以上的岛屿有1546个,占全国六分之一,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面积1km2以上的岛屿近80个。

海岛总面积1400.13km2,岛屿海岸线长2120km。

沿海岛屿在分布上以崇武为界,北多南少,特色各不相同,在旅游发展上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和一些制约因素。

  一、发展海岛旅游的有利条件

 

  

(一)资源优势

  福建省岛屿密布,数量众多。

不少岛屿景观类型多样,气候条件优越,植被覆盖率高,淡水资源丰富,而且文化内涵较为深厚,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鼓浪屿、湄洲岛、海坛岛、嵛山岛等在全国甚至海外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区位优势

  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部分,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个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背靠幅员辽阔的华中地区,与台湾省隔海相望,邻近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福建海岛旅游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三)市场优势

  福建是中国的旅游大省,有比较稳定的境内外客源市场。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滨海旅游尤其是海岛旅游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福建海岛旅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客源市场。

  (四)政策优势

  福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总体目标,在《福建省“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中,对海岛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进行了专项规划。

现在又组织制订全省海岛发展规划,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全省有人居住海岛的交通、水电、通讯、卫生、教育以及乡镇建设等基础设施有较大的改善,为海岛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

 

  二、海岛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福建省海岛旅游开发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环境保护困难较大

  福建海岛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而且滨海地区也是福建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工业的发展加大了海岛污染的危险,影响了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条件和自然环境。

  

(二)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由于缺乏科学规划,许多地方海岛旅游开发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只顾个体利益,忽视全局利益,造成海岛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

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活动内容单调,旅游产品开发缺乏深度,旅游空间布局不平衡,海岛旅游产品还不能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

  (三)旅游开发定位不清

  因为历史、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全省海岛旅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厦门发展较快,莆田、漳州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宁德、福州、泉州等地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而且,海岛旅游的定位不够清晰,特色不够明显,重点不够突出。

  (四)基础设施配套滞后

  交通、接待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海岛旅游发展的瓶颈。

由于基础薄弱,在海岛旅游的产品开发、设施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五)整体形象不够鲜明

  从国内看,福建海岛旅游开发面向着浙江、山东、海南等地的竞争对手;从国际看,则主要面临着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

相比之下,福建海岛旅游的形象还不够鲜明,知名度还有待提高。

  (六)旅游人才严重缺乏

  海岛旅游作为科技、文化含量很高的专项旅游项目,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急迫。

随着开发条件的成熟和开发力度的加强,我省海岛旅游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对专项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海岛旅游开发需要的项目策划、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福建省海岛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第二章)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原则,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观念,顺应市场潮流,加强项目带动,整合全省海岛优势旅游资源,促进海岛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丰富福建滨海蓝色旅游带内涵,促进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

  二、发展目标

  充分挖掘福建海岛的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内涵,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树立福建海岛旅游的特色形象,营造鲜明独特的海岛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特殊旅游体验,提升海岛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至2010年,根据不同的资源特色,建设、完善并推出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海岛旅游产品;至2020年,把福建沿海岛屿打造成有鲜明特色的、海内外知名的,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娱乐、民俗体验、美食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海岛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原则

  

(一)生态保护原则

  海岛是生态脆弱、环境敏感的地区,一旦因为人类的开发活动而被破坏,就很难恢复。

因此,海岛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引入生态理念进行适度开发,维护海岛的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生物多样,保证海岛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

  

(二)项目带动原则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带动促进海岛旅游开发。

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重点,提高海岛旅游项目策划水平。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大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为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基础设施先行原则

  根据海岛旅游的特殊性,加快海岛道路、码头、水电、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海岛旅游的安全性与可进入性。

以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完善海岛旅游发展的整体环境。

  (四)整体性原则

  海岛旅游规划要服从国土规划和海岛功能区规划,与相关行业的发展相协调。

海岛旅游开发,要突出资源的不同特色,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整体协调,注重各景观要素与整体景观的相互协调,注重旅游配套设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使海岛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福建省海岛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第三章)

第三章 重点项目建设

       一、精品海岛项目建设

       

(一)鼓浪屿

   1.概况:

隔500m宽的鹭江与厦门岛相望,面积1.87km2,常住人口1.63万人。

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单位,有“海上花园”、“钢琴之岛”、“万国建筑博览园”的美称。

   2.功能定位:

挖掘建筑文化、音乐文化、民俗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海滨生态环境,建成我国东南沿海最具特色的文化生态型“海上花园”。

 

  3.主题形象:

海上花园;音乐之岛

  4.旅游项目

  

(1)天籁之岛。

以音乐学院、音乐培训表演中心、钢琴博物馆、管风琴博物馆、音乐文化中心广场、音乐文化一条街等为主体,辅以音乐茶座、音乐吧、音乐餐厅等,在全岛形成温馨浪漫、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氛围。

  (2)万国建筑博览园。

深入挖掘建筑文化内涵,保护包装特色建筑,开通建筑欣赏旅游专线,推出万国建筑博览园品牌。

  (3)水上实景演出。

以厦门近现代历史变迁及闽南民俗文化为背景,以鼓浪屿美丽的海滨为舞台,以歌舞、诗朗诵、钢琴演奏、特技表演等为主要形式,配以现代化的灯光舞美效果,精心打造具有闽南特色的水上实景演出。

  

(二)湄洲岛

  1.概况: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面积14.2km2,海岸线长46.8km。

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

主要景点有妈祖祖庙、湄屿潮音、鹅尾神石园、九宝澜黄金沙滩等。

  2.功能定位:

深入挖掘妈祖文化内涵,整合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完善湄洲岛国家度假区的功能,建设集朝圣、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海旅游度假区。

  3.主题形象:

妈祖圣地;南国蓬莱

  4.旅游项目

  

(1)妈祖文化大观园。

扩建妈祖文化展览馆、妈祖碑林,构建妈祖文化大观园,联动开发周边鹅尾神石园等景点,实现以妈祖祖庙为核心的景观拓展。

  

(2)中华两岸情博物馆。

包括三个中心,即影视观演中心,包括观演厅、讲演厅、附设会见厅、休息厅、多功能会议报告厅等;陈列展示中心,包括陈列展馆、中央展厅、露天展区等;度假中心:

拟按三星级饭店标准建设,在此还可品尝莆田特色小吃,如妈祖面、红毛藻、焖豆腐等。

  (3)海上游乐园。

在黄金沙滩建设海上游乐园,包括钓鱼、潜水、摩托艇、豪华快艇、空中拖伞、帆船、香蕉船、海底半潜观光船、沙滩摩托车、沙滩排球等项目以及歌舞厅、风味餐厅等。

  (4)整体环境改善。

综合治理全岛环境,合理规划观光游览区和居民生活区,完善进出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

  (三)东山岛

  1.概况:

位于漳州市,面积218km2,岸线长度148.06km,人口17.6万人。

拥有国家一类口岸,是国家最早设立台轮停靠点和台胞接待站的县。

环境宜人,气候条件好,名胜古迹众多。

有风动石4A级旅游景区,马銮湾、金銮湾、乌礁湾等滨海沙滩,塔屿、郑成功水操台、铜陵关帝庙、古城墙等景区。

  2.功能定位:

民俗文化体验;康体休闲度假

  3.主题形象:

闽台桥梁;度假天堂

  4.旅游项目

  

(1)东山康体休闲度假区。

整合马銮湾、金銮湾以及百亿新城。

马銮湾的功能定位为康体休闲,利用优质的岛岸资源系统开发海岛浴疗中心、帐篷酒店等;金銮湾利用其帆船帆板队训练基地举办国际赛事,并开发国际水上运动俱乐部;对百亿新城度假村进行深度开发,进一步盘活资源,打造集客房、餐饮、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豪华型海滨别墅式度假酒店,作为康体休闲度假区的核心产品。

  

(2)风动石--塔屿朝圣旅游区。

进一步完善风动石、钓鳌台、石僧拜塔、虎崆滴玉、铜山古城等景点建设,修建景点间的交通道路、游艇码头、度假别墅和休闲娱乐设施等。

以东山关帝庙为核心,成立关帝文化协会,每年组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打造融观光、休闲、朝圣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3)闽台经贸文化交流中心。

组建闽台经贸文化交流中心,组织闽台水产品博览会、闽台关系考古文物成果展、闽台经贸文化考察游等活动,整合涉台民间歌册、戏曲、书画、雕刻工艺等民间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东山对台文化旅游走廊。

  (4)海峡渔文化休闲村。

在铜陵镇建设海峡渔文化休闲村,展现渔民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特殊民俗文化。

由当地渔民引领,通过出海捕鱼拉网、传唱渔歌、渔家趣谈等方式,使游客真正感受到东山岛独特的渔家生活气息。

  (四)海坛岛

  1.概况:

位于福州市,面积191.5km2,岸线长274km,为福建省第一大岛。

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列入首批国家自然遗产备选名单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候选名单。

属花岗岩构成的海蚀地貌和海滨沙滩为主的自然景区,主要有半洋石帆、东海仙境、海坛天神、南寨石林、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抗倭古营寨、摩崖石刻等景区。

  2.功能定位:

海滨生态观光;地质科普考察

  3.主题形象:

海滨沙滩冠九州,海蚀地貌甲天下

  4.旅游项目

  

(1)坛南湾景区。

面积13平方公里,有大北澳、小北澳、田美澳、企沙澳等优质沙滩9处,各澳口之间均由大小不等的岬角分隔,腹地平坦开阔,海水洁净、无污染,环境优美。

首期计划开发3平方公里,建设度假中心、高档酒店以及浴场、娱乐等配套设施。

  

(2)石碑洋海蚀地貌游览区。

岛上海蚀地貌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异形山石,海蚀崖、海蚀洞、海蚀阶地貌星罗棋布,屹立海上的石牌洋如同扬帆出海的渔船,令人叹为观止。

要完善旅游道路,修建旅游码头、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并配备导游图、游览标识、公共信息图形。

  二、重点海岛项目建设

  

(一)嵛山岛

  1.概况:

位于宁德福鼎市东南海域,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鸟岛等11个岛屿等组成,面积24.5km2。

岛上草场宽广、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有常年不竭的“海上天湖”和万亩草场,为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入选“中国最美的海岛”。

  2.功能定位:

海岛生态观光;海滨休闲度假

  3.主题形象:

海上天湖·岛国天山

  4.旅游项目

  

(1)海岛生态旅游度假村。

由接待中心区、休闲养生区、牧渔垂钓区、海上游览区、游乐区等组成,以观光、休闲、保健为特色。

  

(2)海上群岛观光游。

建设游船码头,包括游客集散中心、游船调度站、旅游厕所、候船旅游展厅等;根据市场的成熟度逐步投放各种特色游船,包括观光游船、休闲游艇、璃钢高速艇、快艇等,并设置不同航线。

  

(二)三都岛

  1.概况:

位于宁德市东北部,面积26.94km2,岸线长度35.6km。

老教堂、修女院、福海关和山海风光、渔排风情等各具特色。

“海上渔城”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示点。

  2.功能定位:

民俗文化体验;滨海休闲度假

  3.主题形象:

海上渔城·东海明珠

  4.旅游项目

  

(1)渔排风情园。

以渔排文化为主题,以周边渔排为基础,建设海上渔排风情园,向游客全面展示渔排文化。

主要项目有:

旅游专用码头,接待中心和住宿、餐饮、娱乐、垂钓等配套设施,快艇、水橇、摩托艇、香蕉船、帆船、帆板、降落伞等设备,撒网捕鱼、钓鱼、网箱戏鱼等活动。

  

(2)历史文化街区。

以口岸文化为主线,打造三都岛历史文化街区。

以翻修、重修、重建、立碑、图文介绍、开辟纪念长廊等手段,重现当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俄国等13个国家在三都岛建立的风情建筑,以及当年口岸的繁华场面,并与当今街貌有机结合,融历史与现代于一体。

  (3)别墅度假区。

包括别墅区、别墅酒店区、娱乐商务区三部分。

主要建设项目有:

接待中心、会议室、棋牌室、餐厅、商场等服务设施,以及蜜月阁、观月亭、观海亭、海滨浴场等,安排游泳、潜水、渔家风情、渔船拖网、环岛游等活动。

  (三)林进屿

  1.概况: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积0.16km2,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

  2.功能定位:

滨海火山观光;地质科普考察

  3.主题形象:

中国最美的火山岛

  4.旅游项目

  

(1)观潮平台。

在安全地段建造观潮平台,辅以相关的休闲设施如座椅、植物遮阳棚等。

完善潮汐时间记录库,预测每天的潮汐时间作出公布,每天及时更新,设置最佳观潮点、最佳拍照点。

  

(2)火山地貌景观走廊。

林进屿东北面的海滩上,分布着火山口中的喷气口群和古熔岩群,世界罕见。

沿着这些特殊的地貌景观,采用朴素的建筑材料,建造景观走廊,风格与岛上的自然环境协调。

  (四)南碇岛

  1.概况: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积0.07km2。

由140多万根巨型柱状节理、发状石林和海蚀崖、海蚀柱组成的奇特景观,可与北爱尔兰世界自然遗产“巨形堤道”玄武岩柱景观媲美。

  2.功能定位:

滨海火山观光;地质科普考察

  3.主题形象:

火山奇观 视觉震憾

  4.旅游项目

  

(1)环岛观光走廊。

南碇岛由清一色的五角形或六角形石柱状玄武岩组成,被称为"发状石林"、"熔岩珊瑚"。

在岛外设置游船码头,包括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配置中小型游船,定时开通环岛游航班。

  

(2)火山地质科普教育系统。

包括岛上的导游标识以及环岛游船的讲解系统等。

岛上标识根据地形地貌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对地貌景观特征进行系统介绍,文字介绍应包括中英文。

环岛游船配置解说系统,讲解南碇岛地貌形成过程,进行科普宣传。

  (五)川石岛

  1.概况:

位于福州市,在连江县南部、闽江口入海处,面积约3.1km2,岸线长11.1km,最高点芭蕉山海拔189.6m。

森林覆盖率达86.5%,为全省海岛之最,海滨风光独特,历史古迹众多。

  2.功能定位:

江海体验;生态休闲

  3.主题形象:

海上绿岛·天然氧吧

  4.旅游项目

  

(1)江海大观度假区。

选址在江海交界处的最佳观赏点,同时可欣赏“五虎把门”等闽江口胜景,以观光、度假、游乐等功能为主。

拟建设人工海滨浴场、水上客房、海滨别墅、会议中心、保龄球馆、健身理疗中心等,主要活动有赶海拾贝、民族歌舞表演等。

  

(2)海鲜美食风情街。

利用江海交汇处海鲜鲜甜的特点,开辟海鲜美食风情街。

设置各种档次的餐馆和特色餐厅。

如DIY(doityourself)餐厅,只对游客提供个人厨房并配备厨师指导,让游客自己动手作出海鲜大餐。

  (3)军事历史观光带。

利用帝国主义列强在岛上留下的军事遗迹,以翻修、重修、重建、立碑、图文介绍、开辟纪念长廊等手段丰富观光带的内容,使之成为寓教于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举坛风云体验营。

川石岛10年间培养了142个举重冠军。

建设励志馆,用图文及声光效果展示冠军的成长历程,宣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

建设举重模拟训练营,体验冠军的训练历程,吸引广大运动爱好者参与,也可作为学生夏令营和军训的野外实践基地。

  (六)南日岛

  1.概况:

位于莆田市东南部,总面积52km2,主岛面积44km2,面积在0.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礁有18个。

风光秀美,植被茂密,环境优越。

  2.功能定位:

休闲度假;民俗体验

  3.主题形象:

海岛旅游新天地

  4.旅游项目

  

(1)天然海水浴场。

高标准规划,建设水上游乐园,配备快艇、游船、摩托艇和更衣冲洗、海上救护设施,完善餐饮、住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海岛探险乐园。

利用别具风情、充满奇异色彩的无人小岛和礁盘,开展海上探险活动,让游客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

  (3)妈祖民俗村。

结合民俗、游乐、休闲等主题,建设民俗文化展示馆,策划传统民俗游艺及生产生活技艺等活动,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要。

  (七)大嶝三岛

  1.概况:

位于厦门市同安区东南,由大嶝岛、小嶝岛和角屿三岛组成,面积13.2km2,曾经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三岛”的光荣称号,是祖国大陆离金门最近的地方,近距点仅1800m,曾隶属金门县管辖。

拥有世界最大的喇叭,全国唯一的对台战地观光景区和对台小商品交易市场。

  2.功能定位:

军事文化体验;现代农业观光

  3.主题形象:

英雄三岛·观光乐园

  4.旅游项目

  

(1)军事文化展示馆。

整合“英雄三岛军民史迹馆”、“军事武器陈列馆”、“英雄雕塑场”、“战地隧道”、祖国和平统一墙、“8.23”炮击金门战地设施遗迹等景点,组建军事文化展示馆,辅以参与性较强的军体活动。

  

(2)观光农业园。

包括对台种子种苗基地、现代水产示范园区等。

  (3)三胞名流俱乐部。

成立“三胞名流俱乐部”,吸收台、港、澳成功人士为会员,开展文化交流、市场研讨、度假休闲等活动。

  (八)浒茂岛

  1.概况:

是紫泥镇两大岛屿之一,位于漳州龙海九龙江出海口,面积47km2。

气候宜人,四季常青,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湿地资源丰富,是我省重要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东南沿海野生鸟类的栖息地。

  2.功能定位:

生态观光;民俗体验

  3.主题形象:

海钓胜地·鸟类天堂

  4.旅游项目

  

(1)九龙江湿地公园。

九龙江口红树林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要整合包装海岛风光和渔村风情,打造集滨海休闲、科普考察、鸟类观赏于一体的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海钓园。

浒茂岛水质优良,浮游生物种类繁多,海底岩礁交错,为海珍品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选择合适地点开展海钓活动。

  (3)海鲜馆。

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可品生猛海鲜,赏波光涛影,还可到海滩踏浪拾贝。

  (九)琅岐岛

  1.概况:

位于福州市闽江入海口,总面积92km2,海岸线长30km,为福建第四大岛。

岛上四季景色分明,田园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

  2.功能定位:

现代农耕体验;滨海休闲度假

  3.主题形象:

江海交汇处·农业生态园

  4.旅游项目

  

(1)生态农业体验园。

以农业生态为主题,以优美的水乡环境、优质的绿色产品和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项目吸引游客。

设茶艺园、采摘园、滑草场、垂钓场、烧烤场等娱乐园区,并修建完善游览道、休憩点、绿化带以及食住、游览等配套设施,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海岛绿色生态环境。

  

(2)海滨度假山庄。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建成集休闲、度假、观光、疗养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度假区,主要项目包括游艇俱乐部、海洋实验馆、主题餐饮、滨海休闲娱乐区等。

  (3)闽江口文化历史长廊。

修建宗祠、炮台、名人纪念馆等,并以壁画等形式展示琅歧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十)大佰岛

  1.概况:

位于泉州南安石井镇东南方向3海里,面积仅0.3km2。

在岛上可以远眺金门岛,景点有海图壁、鲸鱼石、下船石等。

  2.功能定位:

建成以郑成功文化为特色,以奇石海景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海岛旅游目的地。

  3.主题形象:

追寻英雄足迹,感受闽台风情

  4.旅游项目

  

(1)郑成功史迹陈列馆。

以纪念性、教育性为目的,以郑成功遗迹为主轴,陈列郑成功生平遗物,展示以郑成功为代表的民族英雄坚决捍卫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并开辟海防游览基地。

  

(2)荷兰风情酒店。

拟在码头接待区利用旧建筑改建,与郑成功史迹博物馆等项目在外观上协调。

如诗如画的郁金香,山形屋顶的中世纪楼宇,摆满藤椅的露天咖啡馆,古老优雅的购物拱廊是荷兰风情酒店的特色。

福建省海岛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第四章)

第四章  保障体系

  一、环境保障

  福建省大多数海岛地域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指数小、稳定性差,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破坏且不易恢复。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当地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出发,密切合作,贯彻落实保护第一的方针,避免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要运用多种手段,强化管理,加强教育,提高游客环保意识,使环保和旅游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为在旅游开发中保障海岛环境质量,应建立海岛环境指标档案。

在旅游区开发建设前,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项环境指标进行记录备案,景区建成后再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

将每一时期测定的结果存档,建立完整的环境生态数据库和完善的环境指标跟踪体系,保证海岛环境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设施保障

  福建海岛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有明显改善,但仍处于滞后状态。

有些海岛交通设施落后,港口码头较少,公路简易,岛屿之间、陆岛之间运输动力严重不足;有些海岛能源不足,供电紧张;海岛陆域面积狭小,径流短促,加之缺乏保水蓄水工程,淡水资源匮乏;通讯设施落后,成本费用较高,都严重制约了海岛经济发展和海岛旅游开发。

因而福建开发海岛旅游,首先必须解决海岛的交通、能源、水源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问题。

  

(一)利用邻近大陆和经济发达海岛的经济实力和基础条件,统筹规划,分别建设局部地区的交通网、电力网、通讯网和供水网。

尽可能采用低消耗、低成本、节约型的工程设计方案。

  

(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发海岛新能源。

大力推行海岛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能工程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