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554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docx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年×月×日15时30分,×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

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

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

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年第××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月×日前上报安环科;

(2)×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月×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年第××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案例二、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年×月×日下午16:

40分×分厂制酸二段炉前干燥管道压力指示失真,炉前副操焦某某在检查压力管道结束后,在电雾三楼烟气管道支架返回二楼平台途中,从距二楼平台2.8米处的支架上坠落,造成右手腕骨折,头皮擦伤,被副操赵某某发现报分厂厂长后立即送往市医院进行救治。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操作人员焦某某违章操作,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不全,未按要求系安全带和安全帽;

2、×分厂安全员姬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在高空作业时未办理高空作业票证。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班长在安排巡检补漏工作时没有强调注意安全,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措施;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月×日前上报安环科。

案例三、高空坠落安全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年×月×日,××分厂安排人员对30米浓密机底部污泥进行清理。

下午13时水处理一班班长朱某某和职工李某某准备用消防带进行冲洗浓密机底部污泥,朱某某将工作任务分解后回到中和岗位打电话通知化灰岗位准备开启二次水。

李某某在解开消防带,探头看从什么地方下梯子进入浓密机时,由于踩到带有油污的小车行走轨道上导致身体重心失控,掉入2.1米深的浓密机内,朱某某返回后发现李某某跌落后立即通知分厂值班人员并及时送往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经医院诊断为颈椎损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1.直接原因

职工李某某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大意,未办理高空作业票证且未落实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主要原因

分厂、班组在安排清理30米浓密机底部污泥时对安全隐患辨识不到位,未就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讲解;班长在安排工作后未能在现场进行全程监护是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事故性质

这是一起因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分厂、班组对作业场所安全隐患辨识、监护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分厂要吸取本次事故教训,组织干部职工于×月×日前对岗位生产现场安全隐患进行危险源辨识,×月×日前组织分厂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提高干部职工危险源辨识能力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并将活动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2.各单位要以本次事故为戒,立即在所属区域内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不能消除的按照“五定”(定人、定时、定标准、定措施、定责任)原则进行限期整改,并于×月×日前将排查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3.各单位、班组要严格按照“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同步安排安全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生产科、安环科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在安排生产过程中未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隐患辨识,未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的单位和班组要依照分公司相关制度从重从严进行责任追究。

案例四、高处坠落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年×月×日,水处理工段八点班班长李某某安排王某某等三人疏通3#压滤机滤板水眼,副班长李某某进行监护。

上午10时40分因生产需要,班组随即安排以上人员更换2#压滤机滤布。

下午14时,操作工王某某在踩在高约1.7米的压滤机大梁上更换滤布时思想精力不集中造成滑落后一只脚踩在离地0.3米高的滤液槽内,一只脚踩在地面。

由于重心失衡造成身体仰翻倒地,事情发生后分厂立即将王某某送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经诊断为颅骨裂缝。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直接原因

操作工王某某安全意识淡薄、作业期间思想不集中引起滑跌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监护人员李某某在王某某作业期间存在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操作工安全意识淡薄、作业期间思想不集中,监护人员未起到监护作用而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某某分厂立即对现有压滤机操作规程进行补充完善,并在压滤机周边安装防护设施。

×月××日17时前将本次案例学习情况和防护设施安装情况上报安环科。

2、各分厂立即组织学习本次安全事故案例,×月××日17时前将学习情况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加大班前、班中的安全检查和岗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案例五、高空坠落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年×月×日20时15分,膜过滤器操作工苏某某在30米浓密机至膜过滤器酸洗罐平台过道查看稀酸液位时,佩戴安全帽,手扶平台护栏,用手电探照酸洗罐外体查看罐内稀酸液位,身体重心落至平台护栏导致护栏脱焊,随即坠落至酸洗罐地坑造成苏某某鼻骨骨折、额头创伤的安全责任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1.××分厂水处理工段维修工朱某某201×年×月×日酸洗罐平台护栏焊接作业质量差,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分厂膜过滤器操作工苏某某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分厂对现场安全设施管理存在缺陷,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二)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维修工焊接作业质量差、操作工违章操作叠加衍生的高空坠落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各单位立即组织学习本通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记录于×月×日17时前上报安环科。

2.各单位应立即组织对本单位现场及高空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于×月×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分厂应在膜过滤器酸洗罐上加装浮标和照明设施,便于操作工随时观察储罐稀酸液位,限×月×日前完成整改并向安环科复命。

5.××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本起安全事故案例,并将会议记录于×月×日17时前上报安环科。

案例六、高空焊接作业坠落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某单位基建科副科长甲未用安全带,也未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便攀上屋架,替换焊工乙焊接车间屋架角钢与钢筋支撑。

工作1h后,辅助工丙下去取角钢料,由于无助手,甲便左手扶持待焊的钢筋,右手拿着焊钳,闭着眼睛操作。

甲先把一端点固上,然后左手把着只点固一端的钢筋探身向前去焊另一端。

甲刚一闭眼,左手把着的钢筋因点固不牢,支持不住人体重量突然脱焊,甲与钢筋一起从12.4m的屋架上跌落下来,当即死亡。

【事故原因】

1.基建科副科长不是专业焊工。

2.事故发生时无监护人。

3.登高作业者未用安全带,也无其他安全设施。

【事故预防措施】

1.非专业焊工不能从事焊割作业。

2.登高作业要设监护人。

3.登高作业一定要用标准的防坠落安全带、架设安全网等安全设施。

案例七、擅自制作吊架,吊架脱开人坠落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某锅炉钢架班职工在某消防泵房内,5.6m高处的工字梁正安装手动3t小跑车。

班长周某3×4mm的接地线焊接成两个工字型吊架,下午周某又亲自爬到工字梁正焊吊架,然后铺上板子,站在上面将安装不合格的跑车取下,在地面测量后,又分两块往上拉,当拉到第二块时,吊架脱落,周(男,39岁)从4.8m高处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没有安全施工技术措施,也没有进行交底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周擅自用扁铁做工字型吊架,并亲自焊在梁上,同非焊工施焊,发生严重假焊,造成吊架脱落,高处作业又未系安全带,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事故预防措施】

施工前必须制定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并进行交底,脚手架必须搭设牢固,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案例八、高空作业吊篮不牢发生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

××年元月8日上午11:

00左右,某公司烧结厂长赵某安排班长孙某派职工张某和郭某在主机上给新安装的煤气管道刷漆,由于位置不好刷,张某、郭某二人就找了一个钢制的平板(约2米×1米左右),并从一头左右各焊了根长约20公分的圆管,将钢丝绳绕到上面,另一头从钢平台原有的中间的一个孔中穿过钢丝绳并固定柱,用主机上的电动葫芦吊住钢丝绳的中部,吊起钢板在上面刷,并由郭某从上料皮带通廊上部用一根胶管向北拽(因为电葫芦的最北端仍然离管道较远)。

另一端的钢丝绳突然滑脱,人和钢板从空中坠落,将张某砸到平台上面,事故发生后被公司领导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诊断为第一腰椎骨折。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职工张某同郭某安全意识淡薄,刷漆用的临时平台没有护栏,在焊临时平台时,用的两根圆管是平焊在钢平台上的,钢丝绳绕到上面,未作任何固定,在张某坐下休息时,导致重心偏移,钢丝绳滑脱,以致摔伤。

2.间接原因:

1)该管道是外来施工李某施工队负责,还未交付使用,但是由于工期临近,管理人员为赶进度就派本公司职工进行了刷漆工作。

2)班长孙某和其他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该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管理人员要树立“不管安全等于犯罪”的管理理念,加强自身素质的学习,杜绝违章指挥。

3.管理人员要加大对车间的检查力度,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

案例九、井架吊篮载人造成伤亡

【事故经过】

某水泥厂下属的炼镁锻白窑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建。

该工程由李某和石某2人负责,李某负责技术方面,石某负责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

工程进展到6m高以上时,因合同没有规定由谁提供脚手架,作业时人上料有困难,建设单位制作了井字架,施工中除用井字架上料外,工人也利用架体爬上爬下,以后逐渐出现了用吊篮上下人的情况。

11月30日早晨,窑体已临近封顶(约12m高),开完工前会,约7点左右,有5名工人进入吊篮上窑,当第二次又上5人提升到地面约11m左右时,因井字架南侧滑道在12m处接头不齐,向内突出15mm,致使卷扬机钢丝绳受力猛增,过载而断开,5人随吊篮坠落造成事故。

工人石某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3人重伤,1人轻伤住院治疗。

【事故原因】

1.施工井架吊篮载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该施工队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忽视安全生产,工人违章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3.该建安公司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善,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4.建设单位未按基建程序进行报建和审批,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5.当地建管站对辖区内施工单位管理不善,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事故防范措施】

1.承、发包双方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理有关手续,订立正规施工合同,领取“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建设。

2.建筑管理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施工单位按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要对现有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严禁施工。

3.建筑公司要加强对施工队伍全面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并督促实施。

对特种作业人员和职工按规定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及进行安全三级教育,使“安全第一”切实在思想上扎根。

4.施工现场要制定严格的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设置可靠的安全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案例十、从操作平台上坠落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某市××大厦装饰工程,在进行第二层楼的装饰工程过程中,班长陈某安全油漆工张某和赖某二人在二楼操作平台上约2.2m高从事平顶刮石膏粉作业,张某在操作平台的南边,赖某在操作平台的北边,操作平台长度约2m,宽度80cm,作业到下午19时50分左右,张某从操作平台上不慎坠落,坠落时头部撞击在靠近操作平台的空压泵控制箱上,造成控制箱损坏严重,同时引起停电,由于张某头部未戴安全帽,坠落时头部受重伤,由赖某和另外四名工人将伤者从二楼抬到一楼,急送医院,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死者张某自我保护意识差,在2m以上的高处操作,未按规定戴好安全帽,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施工现场负责人发生事故时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未按规定督促工人戴安全帽,操作工人在2m以上高处作业,既无安全帽,又无法系结安全带,操作平台又无防护栏杆,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现场管理和监督不力,是造成事故的另一直接原因。

3.油漆班班长陈某,发生事故的当天晚上在工地跟班,认为批平顶从事油漆作业时不便戴安全帽,对死者张某登高作业未戴安全帽没有加以制止,对于操作平台无栏杆置若罔闻,未能履行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职责,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事故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发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2m以上的操作平台应设置防护栏杆。

2.坚持安全生产天天查制度,当天发生的事故隐患,当天消除,做到先防护后施工,从而做到确保安全施工。

3.认真开好班前教育会,做到安全生产教育天天讲,促使每个职工都重视遵章守纪自觉用好安全生产“三宝”。

4.建筑装饰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历来是建筑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

为此,一方面装饰企业应从讲政治、保稳定和企业的需要出发,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另一方面,建筑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将其列入监督工作范围,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指导。

案例十一、爬梯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

2004年6月6日,某项目部现场安全员丁某到右岸导流洞进行现场巡视。

9时50分左右,丁某在3#支洞与主洞交叉口背对爬梯向主洞行进时,不慎脚底踩滑,从8m高的垂直爬梯上滑倒,坠落在已安装好的边墙钢筋网立筋上。

钢筋插入体内约30cm致伤,虽经多方奋力抢救,但因伤势过重,在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1)丁某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不安全因素缺少足够的认识,个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在施工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以手支撑背向爬梯,不能准视落脚点,造成了本次事故的发生。

2)两个作业面高差近8m,设置的交通梯没有采用规定的护笼,基本近于垂直安放,不合理,也不安全。

利用此梯子上下十分危险。

2、间接原因:

1)事故发生地点环境湿滑,行走极易发生滑倒;加之照明不足,更加造成了施工作业现场的危险性。

2)事故发生地点的施工环境、生产性设施已形成现状多日,安监部门没有对施工环境的不良进行必要的改进,没有对生产性设施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没有在危险性作业现场进行警示标识,使人的思想上不易引起警觉。

【事故预防措施】

1.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要贯穿于施工作业的全过程。

对参与施工作业的每一个员工,要扎实有成效地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熟悉、理解、领会、掌握施工作业现场的环境、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领,要规范地遵循安全技术规程。

杜绝违章作业。

2.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要首先具备相应的安全资质,掌握必备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

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

3.按照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及时完善施工现场通道、爬梯等设施的安全防护。

加强对各种危险作业的安全警示和安全提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