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5708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docx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

  

  知识要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3.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本身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

  4.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

  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5.了解纸币产生的原因。

纸币的含义、优点及发行规律。

  纸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6.了解货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

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7.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功能:

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

优点:

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8.了解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类型:

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特点:

凡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帐户的,银行给予空白支票簿,存户可在其存款金额内签发支票。

银行按照票面上签注的金额付款给持票人。

  9.了解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

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0.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生产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

  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集中表现在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成正比。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会普遍降低;物价下跌,则购买力会普遍提高。

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按产品类型可分为:

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可分为: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可分为: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地加入。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人们的个性展示,有时是借助消费活动体现的。

与众不同、展示个性,成为一些人的消费行为。

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在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夸耀性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

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操作是否简单,等等。

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理解消费观念的变化。

  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

  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训练反思

  一、单项选择题

  .某消费者拿300元人民币去购买一瓶茅台酒,这是人民币执行

  (

  )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储藏手段的职能

  D.支付手段的职能

  2.货币能作为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是因为

  

  (

  )

  A.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能够交换商品

  B.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

  c.货币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D.货币是商品,能够表现价值

  3.就其本质来说,“商品——货币——商品”表明的是

  

  (

  )

  A.自从货币产生,任何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B.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

  c.一种社会关系,即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D.因买和卖的分离而导致了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

  4.若某一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会出现如下结果

  (

  )

  A.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B.该部门所有的生产者盈利减少

  c.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5.《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

在这里“物多必贱”是指

  

  (

  )

  A.供求关系对商品的价格的影响

  B.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商品的价格受劳动生产率制约

  6.上题中的“打好时间差”是指

  

  (

  )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

  79.XX年一季度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4%。

从根本上说,材料中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决定于

  

  (

  )

  A.供求关系的状况

  

  B.人们对商品的偏好

  c.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政府部门对商品的价格的制定和调整

  8.在集贸市场上买东西,讨价还价是普遍现象。

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品的最后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

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

  A.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

  )

  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c.受当时供求关系的影响

  D.具有偶然性,无规律可循

  9.XX年7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油价再度“高烧”,创下自1983年开始交易以来的最高收盘价,达到每桶61.28美元。

国际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石油需求增加

  B.炼油能力提高

  c.生产石油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D.石油的使用价值高

  0.参与西方八国集团峰会筹备工作的消息人士称,G8领导人峰会将重点讨论高油价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这表明

  

  (

  )

  A.影响价格的因素的多方面的

  B.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

  c.价格变动影响生产

  D.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实现的

  1.汇率是指

  

  

  (

  )

  A.用外汇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B.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c.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

  D.外国货币

  2.下面是某地鞋业生产出现的三种情况:

①某鞋厂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②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某鞋厂劳动生产率未变;③某鞋厂与本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该鞋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

  A.提高、不变、降低

  

  (

  )

  B.降低、提高、不变

  

  c.不变、不变、提高

  D.不变、降低、降低

  3.一辆汽车的价格在正常情况下总要比一辆自行车的价格高得多。

这是因为

  (

  )

  A.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个别劳动多得多

  B.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得多

  c.一辆汽车的实用性比一辆自行车的实用性多得多

  D.喜欢坐汽车的人比喜欢骑自行车的人多

  市场经济会推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

据此回答14-15题。

  4.等价交换

  

  

  (

  )

  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B.是指每次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c.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D.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应该同生产它的

  

  

  (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6.下列不是互补商品的是

  

  

  (

  )

  A.汽车和汽油

  

  B.网球和网球拍

  c.手机和手机电池

  D.飞机和火车

  7.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

  ,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

  。

  (

  )

  A.小、大

  B.没有、大

  c.小、没有

  D.大、小

  8.近年来,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假日经济火爆。

这主要是因为

  (

  )

  A.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B.家庭收入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

  c.我国旅游业服务水平提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D.消费者有一种从众心理

  9.信贷消费在深圳火热。

据统计,深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7596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材料说明,信贷消费在深圳火热

  

  (

  )

  A.主要由居民的消费信心决定

  B.主要由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c.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D.主要由物价水平决定

  20.从消费观角度看,右图漫画中得“小儿麻痹症”的人错在(

  )

  A.忽视了绿色消费

  B.没有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c.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D.违背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双项选择题

  21.马克思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表明

  (

  )

  A.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B.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D.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进程的产物

  22.近年来,降价促销已成为厂商竞争的重要手段。

然而降价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企业来说,它也是企业自身的一场“内部革命”,要有实力的支撑。

这里所说的“内部革命”主要包括

  

  

  (

  )

  A.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B.增加产品的价值量

  c.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D.通过科技创新,使产品能够低于成本出售

  2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货比三家,一分钱买一分货。

人们的“货比三家,一分钱一分货”的根据是

  

  

  (

  )

  A.同一种价格的商品,使用价值有好有坏

  B.商品的价格决定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货比三家是看使用价值,一分钱一分货是看价值

  D.同一种质量的商品,价格有高有低

  24.某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会使该企业

  (

  )

  A.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B.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c.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D.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

  25.下列说法中,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有

  

  (

  )

  A.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B.商品供不应求

  c.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D.出现通货紧缩

  2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

  

  (

  )

  A.调节生产

  

  B.降低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D.加强劳动强度

  27.“有钱办事事事通,金钱能使鬼推磨。

”这一说法

  (

  )

  A.正确认识了货币的本质

  B.是对货币职能的歪曲

  c.是拜金主义观点

  D.认为对待货币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XX年1月10日,欧元兑换人民币的汇价是1:

10.1410,XX年1月11日的汇价是1:

10.056。

据此回答28-29题。

  28.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升高

  B.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c.人民币升值

  D.欧元升值

  29.人民币和欧元的共同点是

  

  

  (

  )

  A.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B.都可以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c.本质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D.其发行量要受货币流通规律的支配

  30.居民生活消费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商品的性能、质量

  B.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c.商品的外观、包装

  D.过去和现实的收入、未来的收入与支出

  三、简答题

  31.关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一度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话题。

面对美日等国施加压力使人民币升值,中方一再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事关重大。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弊多利少,对亚洲经济的顺利恢复和稳定成长,也是弊大于利。

  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回答:

  

(1)什么是汇率?

人民币升值反映在人民币汇率上是怎样的?

  

(2)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有哪些好处?

  32.今年元旦前夕,某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发现本班某同学家庭收入情况和该同学消费情况如下表:

  2月份该同学

  家庭收入

  2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父亲

  工资

  母亲

  工资

  生日请

  同学吃饭

  同学互

  送礼品

  买个性

  化服饰

  买mP4

  自己住校

  生活费等开支

  000元

  600元

  200元

  00元

  300元

  500元

  400元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这位同学可能存在着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2)你准备向这位同学提什么样的消费建议?

  四、辨析题

  3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

  34.市场竞争必然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商品质量越好,商品价格越高。

  五、分析与探究题

  35.目前汽油价格已上升到4.6元∕升左右,电的价格在0.55元∕度左右。

据估算,电动自行车百公里耗电8度左右,摩托车百公里耗油3升,一般家用汽车百公里耗油约9升左右。

  班主任王老师家离学校十余公里,公交车又很不及时,上下班很不方便,因此想买一种交通工具----电动车、摩托车或家用汽车。

  请你为王老师出出主意,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36.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家电市场降价风潮此起彼伏。

一些厂家惊人的低价让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同时也让不少生产者苦不堪言,纷纷倒闭或转产;在国际市场我国家电企业还面对着反倾销和绿色壁垒的障碍。

  材料二:

海尔集团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目前海尔共有13款高档变频冰箱通过中国环保产品认证。

环保产品认证的通过为海尔变频冰箱走出国门,跨越了绿色贸易技术壁垒的阻碍。

其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结合材料一,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家电价格下降的原因。

  

(2)材料二中,海尔集团的成功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3)请你根据海尔的成功做法,就你熟悉的一个企业拟订一个研究性课题,并向该企业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