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5709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7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docx

地图学复习题分解

地图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

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3)、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S。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

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2.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13.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14.南京紫金山最高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

15.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二、名词解释

1.地图

2.直线定向

3.真子午线

4.磁子午线

5.磁偏角

6.子午线收敛角

7.磁坐偏角

8.方位角

9.象限角

10.地图学

11.三北方向

12.1956年黄海高程系

三、问答题

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地的磁偏角为-5°15',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

2.已知某地的R=59°20'SE,a=?

3•已知某目标方向线0A的真象限角为24°SW,OA的磁方位角为206°30',求其真方位角和磁偏角各为多少?

并分别画出草图。

4•已知某点的真象限角为13°SW,子午线收敛角为2°,求其坐标方位角。

5•已知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312°30',磁偏角为-1°45',求其真方位角,将它换算成真象限角。

(另作图表示)

五、填空题

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

图形要素、()、辅助要素及()。

2.编绘成图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制印四个步骤。

3.70年代,德国地图学家佛莱泰格把地图学分为()、地图学方法论和()

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4.()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成为西

方古代地图编制理论的代表。

5.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

习题参考答案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

2

3

4

5

6

7

8

9

0

1

1

1

2

1

V

X

X

V

X

X

V

X

V

X

X

X

3

1

4

1

5

1

X

X

X

二、名词解释

1.地图:

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直线定向: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3.真子午线:

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4.磁子午线:

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5.磁偏角(3):

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6.子午线收敛角(丫):

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7.磁坐偏角(c):

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8.方位角:

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0°-360°)。

9.象限角:

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到某一直线的锐角(0°-90°)。

10.地图学:

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11.三北方向:

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三种指向北方的线,即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称为三北方向线。

这三种方向线虽然都是指向北方,但这些北方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分别称为真北、磁北和坐标北,统称为三北方向。

12.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算。

三、问答题

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

信息载体。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地的磁偏角为-5°15',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

(128°55')。

2.已知某地的R=59°20'SE,a=?

(120°40')

3•已知某目标方向线0A的真象限角为24°SW,OA的磁方位角为206°30',求其真方位角和磁偏角各为多少?

并分别画出草图。

(A=204°,3=-2°30',图略)

4.已知某点的真象限角为13°SW,子午线收敛角为2°,求其坐标方位角。

(a=191°)5•已知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312°30',磁偏角为-1°45',求其真方位角,将它换

算成真象限角。

(另作图表示)(A=310°45R=49°15'NW)

五、填空题

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

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编绘成图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3.70年代,德国地图学家佛莱泰格把地图学分为(地图学理论)、地图学方法论和(地图学实践)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4.《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地理学指南》成为西方古代地图编制理论的代表。

5.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

纬度。

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

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8.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9.制1:

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

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1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11.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12.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13.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14.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15.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

16.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17.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18.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19.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20.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二、名词解释

1.大地体

2.水准面

3.大地水准面

4.椭球体

5.天文经度

6.天文纬度

7.大地经度

8.大地纬度

9.1956年黄海高程系

10.地图投影

11.地图比例尺

12.主比例尺

13.局部比例尺

14.长度比

15.长度变形

16.面积比

17.面积变形

18.角度变形

19.等变形线

20.方位投影

21.圆住投影

22.圆锥投影

23.等角航线

24.高斯-克吕格投影

25.墨卡托投影

三、问答题

1.简述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

3.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

4.简述圆锥投影的分布规律。

5.试述等积正轴方位投影的投影条件、投影公式、经纬线形式和变形分布规律。

6.方位投影的特点是什么?

7.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纬线网的特点是怎样的?

8.墨卡托投影投影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

9.我国按经差6°或3°是如何进行分带投影的?

10.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特点是什么?

11.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四、计算题

1.试述该坐标值(X=1026km,Y通=25452.678km)对应点位的具体地理位置。

2.在1:

100万正轴等积圆锥投影地图上,某点的经线长度比为0.95,自该点向东量得

图上距离为2.10厘米,求其实地长度为多少(精确到公里即可)?

五、填空题

1.椭球体三要素:

()、短轴和()。

2•中国的大地控制网由()和高程控制网组成,控制点遍布全国各地。

3.GPS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空间部分、()和()。

4.把地图上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变形表现在()、()

和()三个方面。

5.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时,产生的变形有长度、角度和面积三种,地图投影根据变形特

征可分为:

()、等积投影和()三种。

6.方位投影可分为()投影和()投影两类。

7.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面相切位置的不同,透视投影可分为三类:

()、

()、()。

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对的打“V”,错的打“X”)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2

V

V

V

X

V

X

X

V

V

X

V

1

1

1

1

1

1

1

2

3

4

5

6

7

8

9

0

V

X

V

X

V

X

X

X

1

二、名词解释

1.大地体:

由大地水准面包围形成的形体称为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

种形体。

可以称大地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2.水准面:

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3.大地水准面:

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4.椭球体:

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

地球椭球体。

5.天文经度:

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在地球上定义为本

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6.天文纬度:

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7.大地经度:

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东经为正,

西经为负。

8.大地纬度:

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9.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算。

10.地图投影:

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11.地图比例尺:

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12.主比例尺:

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13.局部比例尺:

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14.长度比:

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ds'(变形椭圆半径)和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ds(球

面上微小圆半径,已按规定的比例缩小)之比。

15.长度变形:

就是长度比(卩)与1之差,用表v示长度变形则:

v=-1

16.面积比:

投影平面上微小面积(变形椭圆面积)dF'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微小

圆面积)dF之比。

17.面积变形:

就是面积比与1之差,以Vp表示。

Vp=p-1

18.角度变形:

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19.等变形线:

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20.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

到平面上而成。

21.圆住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

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22.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

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23.等角航线:

就是指地球表面上与经线交角都相同的曲线,或者说是地球上两点间的一条等方位线。

24.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25.墨卡托投影:

是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由荷兰制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创拟的。

用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体面切于赤道,按等角条件,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体面上,沿某一母线将圆柱体面剖开,展成平面,即可构成墨卡托投影。

三、问答题

1.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a.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极地成为一点。

b.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c.经线和纬线是相互垂直的。

d.纬差相等的经线弧长相等;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相等,在不同的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不等,而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的。

e.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不同纬度带内,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梯形面积越小。

由低纬向高纬逐渐缩小。

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

1数字式比例尺②文字式比例尺③图解式比例尺④特殊比例尺

3.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

伪方位投影:

在方位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柱投影:

在圆柱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

除中

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锥投影:

在圆锥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

除中

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多圆锥投影:

设想有更多的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投影后沿一母线剪开展平。

纬线投影为同轴圆弧,其圆心都在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

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经线投影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4.简述圆锥投影的分布规律。

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纬度0的函数,而与经度入无关。

各种变形都是随纬度变化而

变化,对某一具体的变形性质而言,在同一条纬线上,其变形值相等。

等变形线与纬线平行,呈同心圆弧状分布。

切圆锥投影,圆锥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线,即标准纬线。

距标准纬线愈远,其变形愈大,而且由标准纬线向北的变形速度比由标准纬线向南快。

割圆锥投影,圆锥表面与球面相割的两条割线,即标准纬线。

距标准纬线愈远变形愈大,标准纬线外的变形分布规律同切圆锥投影,均为正形,标准纬线之间呈负变形。

5.试述等积正轴方位投影的投影条件、投影公式、经纬线形式和变形分布规律。

1投影条件:

投影面---平面p=1Y0=90o

2投影公式:

仁cosz/22=secz/2

3经纬线形式:

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经线是同心圆的半径。

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减小。

4变形分布规律:

i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角度、长度变形增大。

iip=111<1111宀0.707i2>1121宀1.414

iv没有面积变形,但角度变形较大。

v角度、面积等变形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6.方位投影的特点是什么?

在投影平面上,由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的切点)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7.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纬线网的特点是怎样的?

a.经线投影为平行直线,平行线间的距离和经差成正比。

b.纬线投影成为一组与经线正交的平行直线,平行线间的距离视投影条件而异。

c.和圆柱面相切的赤道弧长或相隔的两条纬线的弧长为正长无变形。

8.墨卡托投影投影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

①在墨卡托投影中,面积变形最大。

在纬度60度地区,经线和纬线比都扩大了2倍,面积比P=m*n=2*2=4,扩大了4倍,愈接近两极,经纬线扩大的越多,在$=80度时,经纬线都扩大了近6倍,面积

比扩大了33倍,所以墨卡托投影在80度以上高纬地区通常就不绘出来了。

2在墨卡托投影上等角航线表现为直线(在球心投影上大圆航线表现为直线。

远航时,完全沿着等角航线航行,走的是一条较远路线,是不经济的,但船只不必时常改变方向,大圆航线是一条最近的路线,但船只航行时要不断改变方向,如从非洲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沿等角航线航行,航程是6020海里,沿大圆航线航行5450海里,二者相差570海里(约1000公里)。

实际上在远洋航行时,一般把大圆航线展绘到墨卡托投影的海图上,然后把大圆航线分成几段,每一段连成直线,就是等角航线。

船只航行时,总的情况来说,大致是沿大圆航线航行。

因而走的是一条较近路线,但就每一段来说,走的又是等角航线,不用随时改变航向,从而领航十分方便。

9.我国按经差6°或3°是如何进行分带投影的?

我国规定1:

2.5万、1:

5万、1:

10万、1:

25万、1:

50万采用6°分带投影,从0°子午线起,自西向东每隔经差6°分成一带,全球共60带。

(13~23)

我国规定1:

1万采用3。

分带投影,从E1°3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

分成一带,全球共120带。

(25~45)

10.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特点是什么?

i中央经线取E150°,以突出我国在图幅中央的位置。

ii全球大陆不产生目视变形,同纬度带面积变形近似相等,以利于比较我国与同纬度国

家面积的对比。

iii太平洋保持完整,利于显示我国与邻近国家的水陆联系。

11.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四、计算题

1.在1:

100万正轴等积圆锥投影地图上,某点的经线长度比为0.95,自该点向东量得图上距离为2.10厘米,求其实地长度为多少(精确到公里即可)?

(19950米)

2.试述该坐标值(X=1026km,Y通=25452.678km)对应点位的具体地理位置。

(X=1026km,Y=—47.322km)

五、填空题

1.椭球体三要素:

(长轴即赤道半径)、短轴即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

2.中国的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控制点遍布全国各地。

3.GPS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空间部分、(地面支撑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

4.把地图上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变形表现在(长度)、(面积)和(角

度)三个方面。

5.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时,产生的变形有长度、角度和面积三种,地图投影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

(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6.方位投影可分为(透视方位投影)和(非透视方位投影)两类。

7.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面相切位置的不同,透视投影可分为三类:

(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方位投影)、(斜轴方位投影)。

第三章地图概括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夸张并不是没有章法的夸大,没有夸张就不成为地图符号。

2.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

3.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以数学方法及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综合概括已逐

步发展起来。

4.当比例尺缩小以后,是保存零碎的地物而不是强调它的地理适应性。

5.地图从设计图例开始便采用了夸张的方法。

6.地图的比例尺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

7.地图用途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

8.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河流、井、泉附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

制图规范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9.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

10.分级越少,地图概括的程度越小。

11.所谓资格排队就是按空间数据的等级高低进行选取。

12.空间数据包括图表、影像、统计数据和文字资料。

二、名词解释

1.地图概括

2.分类

3.符号化

4.定额指标

5.资格排队

三、问答题

1.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3.常用数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4.开方根规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图形形状简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6.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习题参考答案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

2

3

4

5

6

7

8

9

0

1

1

1

2

1

/

V

/

V

/

x

V

/x

x

V

/\

/

x

/\

/名词解释

1.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

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2.分类:

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3.符号化:

将空间信息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

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定成的各种图形。

4.定额指标:

是按成图上单位面积的选取个数确定的。

5.资格排队:

就是按空间数据的等级高低进行选取。

三、问答题

1.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比例尺、数据质量、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图解限制。

2.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视觉分辨能力;印刷与绘制技术;地物和地理环境

3.常用数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