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632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总体目标

1、以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为核心

2、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

3、体现人文学科的共性与音乐教育个性的统一。

4、体现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

三、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好朋友

1歌曲《两只小象》;欣赏《口哨与小狗》

2歌曲《打掌掌》欣赏《大白象》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3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欣赏《摇篮曲》

4歌曲《大树妈妈》;歌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第三单元校园节拍

5歌曲《拍皮球》,《儿童在游戏》

6欣赏《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儿歌诵读》我的编创《拍皮球》

第四单元郊游

7歌曲《火车开啦》;欣赏《西伦达》;我的创编《秋虫音乐会》8歌曲《白云》欣赏《云》,集体舞《西伦达》

第五单元劳动节

9歌曲《其多列》,听《三只小猪》

10歌曲《小鞋匠》,律动《邮递马车》,情景表演《小鞋匠》第六单元愉快的梦

11欣赏《水族馆》,歌曲《草原上》

12歌曲《蒲公英》,音乐游戏《都睡着了》

第七单元“小鬼”当家

13歌曲《我当老师》,欣赏《钉扣子》,歌表演《我当老师》14歌曲《亚克西巴郎》欣赏《过年我当家》选段

第八单元丰年喜雪

15歌曲《小雪花》欣赏《窗花舞》《堆雪人》

16歌曲《过新年》音乐游戏《堆雪人》儿歌诵读《金鼓槌》

 

教学内容:

苏少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

3.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

认识铝板琴,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

1.感受童声齐唱,乐曲情绪。

2.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

、建立misol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师:

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

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

大白象唱:

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

感受童声齐唱

难点:

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听赏《大白象》

1、简介歌曲的主题

2、听赏《大白象》

△完整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复听音乐。

提问:

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次完整聆听音乐,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

1、导入: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

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

《打掌掌》

音乐游戏:

《打花巴掌》

认:

铝板琴

教学目标:

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三个音的音高感。

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建立misol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认识铝板琴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

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

4、老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

想不想学呢?

四、学唱歌曲《打掌掌》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音乐游戏:

打花巴掌

1、听示范录音

2、模仿练习

3、听音乐打花巴掌

4、学生在间奏的地方编创其他声势动作

5、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

口哨与小狗成长的足迹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让学生初步体验两声部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情绪;

教学难点:

在听的基础上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成长的足迹

1、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呢?

2、听歌曲《打掌掌》

△巩固歌曲中MiSOLLA音高。

△模唱旋律。

△听辨

四、欣赏《口哨与小狗》

1、吹一吹:

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欣赏

2、听一听:

安静地《口哨与小狗》全曲

3、想一想:

听玩之后有什么感觉?

用什么样的色彩能够表现自己的心情?

4、说一说:

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

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

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

5、走一走:

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教学内容:

苏少版第三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能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听、唱、动、认、评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从中感受到母子间的关爱与温情,懂得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能有表情的参与到摇篮曲的欣赏、演唱、律动、伴奏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摇篮曲情绪、力度、速度的特点,并较为准确地体验与表现。

3.乐于与同伴合作进行情景表演。

理解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内涵,尝试借助歌词进行角色安排和动作设计,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4.学习用轻柔、甜美的声音熟练地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和《大树妈妈》,对比感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拍特点。

积极参与歌表演和为歌曲伴奏等综合音乐实践活动,表演要富有表情并符合歌曲情绪特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感受母爱,学会关心他人。

3.打击乐演奏。

教学难点:

用动作表现情感。

教师:

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

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摇篮曲》

2、唱:

《小宝宝睡着了》

3、打击乐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重点难点:

打击乐演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摇篮曲》(舒)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2、用钢琴伴奏唱旋律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境?

3、各抒己见感受音乐,熟悉旋律

4、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1、介绍歌词,突出“睡了”,“动了”,“不叫了”,“不飞了”

2、范唱。

将学生带进宁静安祥的气氛中去。

3、感受音乐

4、用轻轻拍手,拍腿的形式搭拍子。

5、用哼鸣跟随音乐,然后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6、帮助他们辨别应该用哪种方式演唱最合适。

7、师生接唱

三、打击乐演奏

1、学生讨论那些打击乐器适合为歌曲伴奏。

2、出示书中的节奏卡片。

3、学生分组按节奏徒手练习。

4、随音乐练习。

5、鼓励学生用其他的节奏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小乌鸦爱妈妈》

动:

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重点:

体会到母爱学会关心他人。

难点:

用动作表现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小乌鸦爱妈妈》

1、组织讨论:

妈妈用爱哺育我们长大,我们打算用什;2、导入歌曲欣赏;3、聆听歌曲;4、提问:

歌曲里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5、复听歌曲;四、情景表演:

小乌鸦爱妈妈;1、完整的地聆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提问:

如果让你根据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来表演,你;3、学生讨论,可以自己创编也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编;4、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5、请各组学生轮流

1、组织讨论:

妈妈用爱哺育我们长大,我们打算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的爱呢?

2、导入歌曲欣赏。

3、聆听歌曲。

4、提问:

歌曲里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5、复听歌曲。

四、情景表演:

小乌鸦爱妈妈

1、完整的地聆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2、提问:

如果让你根据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来表演,你会编一些什么样的动作?

3、学生讨论,可以自己创编也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编。

4、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

5、请各组学生轮流上台表演。

6、及时的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大树妈妈》

成长的足迹

教学目标;

1、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四二拍的节奏韵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1、说说“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请小朋友都来扮演大树妈妈,一边做摇篮的动作,一边跟着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读歌词。

3、熟悉歌词,体验八分休止符。

4、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5、分组创编,角色表演

分组合作编排歌表演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四、成长的足迹

1、学生照着节奏谱奏一奏。

2、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在树叶上填上自己创编的节奏。

小组讨论

4、选择合适的打击乐进行练习演奏。

5、小组(个人)展示演奏。

6、相互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校园节拍

教学内容:

苏少版第三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增进对校园生活的喜爱和同学间的感情。

2.通过欣赏《乒乓变奏曲》和《溜冰圆舞曲》,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并能用合乐、协调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

感受、体验《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能用变化的动作随乐律动。

3.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拍皮球》和《儿童在游戏》。

熟练模唱《儿童在游戏》曲谱,并通过演唱发现旋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饶有趣味地参与儿童诵读和节奏,歌词编创活动,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在“编创节奏用于歌曲表现”“为诵读设计声势动作”等活动中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创意。

综合表现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2.养成聆听的习惯。

教学难点:

1.模唱歌曲乐谱。

2.创编歌曲。

3.感受歌曲主题的变化。

教师:

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

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儿童在游戏》

儿歌诵读:

活力GOGOGO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模唱歌曲的曲谱。

2、饶有趣味地参与儿歌诵读和节奏、歌词的编创活动,表现出较稳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重点: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难点:

模唱歌曲的曲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学唱歌曲《儿童在游戏》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四、儿歌诵读:

活力GOGOGO

1、看老师的声势动作,判断是第几个节奏,并模仿出来。

2、教师进行两个声势一组的组合练习,学生听辨并模仿出来。

3、4人一组每人选择一个节奏组合成一句做一做,听一听。

4、教师按儿歌的节奏做声势,学生模仿、有节奏的诵读

5、教师示范

6、学生有节奏的诵读

7、相互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拍皮球》

我的创编拍皮球

教学目标:

1、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2、能整齐的演唱《拍皮球》。

3、根据观察的体验能创编歌词。

重点:

整齐的演唱。

难点:

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教学歌曲《拍皮球》

1、教师出示各种球类:

小皮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

2、欣赏《拍皮球》伴随《拍皮球》的音乐,按照节拍拍球。

3、教师范唱

4、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5、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6、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7、齐唱

四、拍皮球创编

1、创编歌词,例如:

小足球真可爱,轻轻一踢就飞起来。

2、跟随音乐填词唱。

3、唱自编的歌词。

4、相互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

成长的足迹

(一)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并能用合乐、协调的身体加以表现。

感受、体验《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能用变化的动作随乐律动。

2、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增进对校园生活的喜爱和同学间的感情。

重点:

养成聆听的习惯

难点:

感受《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乒乓变奏曲》

1、提问导入。

2、播放乐曲,知道演奏的乐器是木琴。

3、再次欣赏,提问: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后面和前面比有什么不同?

4、播放乐曲,学生随乐拍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