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64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Word文档格式.docx

故选E。

4.提示心包积液的体征是

A.Musset征B.脉短C.Ewart征D.Roth斑E.Duroziez征

心包积液的体征

Ewart征指背部左肩胛角下呈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

为渗出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体征之一。

Musset征指和颈动脉搏动节律一致的点头运动,见于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脉短绌多见于早搏。

Roth斑指视网膜的椭圆形黄斑出血伴中央苍白,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

Durozier征为周围血管征。

5.第一次心包穿刺抽液总量不宜超过

A.50mlB.75mlC.100mlD.150mlE.200ml

心包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心包腔穿刺术常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病原;

化脓性心包炎时,用于穿刺排脓、注药。

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200ml,以后再抽,渐增到300—500ml。

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回心可导致肺水肿。

6.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结核性心包炎B.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C.化脓性心包炎D.放射性心包炎E.创伤性心包炎

A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累及心包壁层及脏层的慢性炎症过程。

引起心包纤维化及增厚,限制心脏的舒张活动,从而降低心脏功能。

主要病因是结核菌感染,其次是化脓性感染。

外伤性及非外伤性心包积血引起缩窄性心包炎者约占10%。

近年来,心脏手术后并发本病者有所增加。

故选A.

7.发现心包积液最敏感的检查是

A.胸部x线B.超声心动图C.动态心电图D.核素心肌显像E.冠状动脉造影

心包积液的诊断

A项胸部x线只能观察心脏的外形,是增大还是变小等;

B项可以明确估算心包积液的量,对诊断极有帮助;

C项用于观察心电活动情况;

D项是检测心肌的功能;

E现是检测冠状血管的情况。

故选B。

8.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除心音遥远微弱外还有

A.中心静脉压正常,动脉压低,脉压小B.中心静脉压低,动脉压低,脉压小

C.中心静脉压低,动脉压低,脉压大D.中心静脉压高,动脉压低,脉压大

E.中心静脉压高,动脉压低,脉压小

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心脏压塞的病理生理改变:

心脏压塞限制了心脏的活动范围,导致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阻,体循环肺循环的血无法全部回流到心脏,并使周围静脉压升高,最终使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脉压差降低。

[A2型题]

9.男,34岁,发热1周伴胸痛,用硝酸甘油无效。

体检:

心音低沉,有舒张期附加音,血压110/80mmHg(14.7/10.7kPa),肘部静脉庄180mmH20,心电图:

ST段抬高,弓背向下,未见病理性Q波,诊断可能为

A.急性心肌梗死B.缩窄性心包炎C.变异性心绞痛D.稳定型心绞痛E.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急性渗出性心包炎的诊断

肘静脉压正常值为30~145minHg,判断右心功能、回心血容量及静脉血回心受阻情况。

右心衰竭、缩窄性或渗出性心包炎、阻塞性肺气肿、上腔静脉受压或血栓形成时,均可使静脉压升高。

而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多无影响。

因此可排除A、C、D。

心电图:

ST段抬高,弓背向下,未见病理性Q波,可考虑为心包炎。

而心音低而遥远,是渗出性心包炎的特征。

缩窄性心包炎往往有心包摩擦音。

10.男性,24岁,因气促1周就诊。

查体颈静脉怒张,血压(90/75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

肝肋下3指,移动性浊音(-),最可能诊断是

A.冠心病B.肝硬化C.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D.急性渗出性心包炎E.肺栓塞

曼性渗出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渗出性心包炎的症状主要是心包积液引起的,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可能与支气管、肺受压及肺淤血有关。

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呈端坐呼吸、身躯前倾、呼吸浅快、面色苍白,可有发绀。

也可因压迫气管、食管而产生干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

此外,甚可有心前区或上腹部闷胀、乏力、烦躁等。

由于心包积液过多引起心包填塞,可出现贝克三联症:

①静脉压升高;

②心搏微弱,心音遥远;

③动脉压降低。

患者符合急性渗出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故选C。

11.男性。

60岁。

间断心前区闷痛10天,气促3天。

查体:

心尖搏动消失,心界向两侧扩大,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宽,心音遥远,未闻及杂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A.扩张型心肌病B.全心衰竭C.病毒性心肌炎D.肺源性心脏病E.心包积液

A项心界扩大,但不会出现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宽,心音遥远,有时会听到瓣膜关闭不全的杂音;

B项全心衰竭时,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

端坐呼吸、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心悸、F肢水肿。

查体:

肺部多哕音,基础心脏病相应的杂音。

C项应有发热等感染表征,一般无心界扩大,心音遥远。

D多有严重的基础肺部疾病表现。

考点休克

1.中心静脉压高而动脉压在正常范围,反映

A.右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B.胸腔内压增加C.右心功能不全或容量相对不足

D.静脉回心血量增加E.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特殊监测的意义

中心静脉压代表了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和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

而动脉压反应动脉的充盈程度和血管收缩力。

中心静脉压高而动脉压在正常范围,说明左心射血尚能代偿,而右心功能不全造成单方面静脉压力升高;

或者血容量偏低,全身血管收缩,回心血量代偿性增加。

2.心源性休克病人心率慢,宜选用哪种药物治疗

A.右旋糖苷一40B.酚妥拉明C.多巴酚丁胺D.毛花苷CE.糖皮质激素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右旋糖苷一40用于扩容和利尿;

酚妥拉明和多巴酚丁胺都是d受体阻滞剂,不同的是酚妥拉明作用于肠、肾脏的小血管,多巴酚丁胺作用于心脏小血管(冠脉系统),而且多巴酚丁胺还有正性肌力作用;

毛花苷C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室率;

糖皮质激素用于抗炎,也有一定的正性肌力作用。

3.休克监测中最常用的项目是

A.心脏指数B.血气分析C.肺动脉楔压D.中心静脉压E.心排出量

D

休克的特殊监测

中心静脉压反映全身血容量和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

肺毛细血管楔压可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的功能状态。

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都反映心脏做功的状态。

动脉血气分析反映体液的酸碱平衡状态和呼吸功能。

中心静脉压的意义最有利于监测患者状态和指导输液治疗。

故选D。

4.治疗感染性休克时,纠正血容量不足的最适宜输液方案是

A.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亦浆或全血B.以胶体溶液(如代血浆)为主

C.以等渗生理盐水和代血浆为主D.以等渗葡萄糖溶液和代血浆为主

E.以全血配合等渗葡萄糖溶液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治疗,首先以输注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当的胶体液、血浆或全血,以恢复足够的血容量。

一般要求维持正常的CVP值,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比容30%~35%,以保证正常的心脏充盈压、动脉血氧含量和理想的血液黏滞度。

故选A。

5.急性失血时最先出现的调节反应是

A.血管的自身调节B.交感神经兴奋C.迷走神经兴奋

D.血中血管升压素增多E.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增多

休克的病理生理

急性失血时,血容量骤减、动脉血压下降,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交感一肾上腺轴兴奋,导致大量儿茶酚胺释放以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并引起外周和内脏的小血管选择性收缩,以保证心、脑血管的有效灌注。

故急性失血时最先出现的调节反应是交感神经兴奋,故选B。

6.关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依据与方法,不正确的是

A.糖皮质激素可以稳定细胞及溶酶体膜,免受内毒素破坏

B.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心脏发挥正性肌力作用

C.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合并症

D.糖皮质激素应从大剂量开始

E.要取得疗效至少要使用5天

感染性休克的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细胞及溶酶体膜,缓解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还可对心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适当应用可以减少合并症。

感染性休克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应限于早期,用量宜大(正常用量的10~20倍),维持不宜超过48h。

E不对,故选E。

7.复苏后治疗,保证一切复苏措施奏效最重要的是

A.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B.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C.防治肾功能衰竭D.脑复苏E.防治感染

复苏后治疗

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缺氧性脑损伤是复苏后治疗的主要内容。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防治肾脏衰竭,防治感染都是复苏后治疗必不可少的措施。

但脑的病变最为复杂,也最难处理,故它是保证一切复苏措施奏效最重要的。

8.判断休克已纠正除血压正常外,尿量每小时至少应稳定在

A.25ml以上B.30ml以上C.40ml以上D.50ml以上E.60ml以上

休克的一般监测

尿量是反映肾血液灌注的有用指标。

尿量<

25mL/h、比重增加者表明仍存在肾血管收缩和供血量不足;

血压正常但尿量仍少(<

20ml/h)且比重偏低者,提示有急性肾衰竭的可能;

当尿量维持在30ml/h以上时,则休克已纠正。

9.休克病人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为20cmH2O,血压120/80mmHg,处理原则为

A.适当补液B.收缩血管C.舒张血管D.补液试验E.充分补液

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变化,在反映全身血容量及心功能状态方面比动脉压要早。

正常值为5~10cmH20。

当中心静脉压升高而血压正常时,提示容量血管收缩过度,应舒张血管,本题患者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正常,故应舒张血管,故选C,可排除其他选项。

10.外科救治感染性休克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应用抗菌药物B.补充血容量C.待休克好转后手术处理感染灶

D.使用皮质激素E.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感染性休克的外科治疗

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比较复杂,治疗原则是存在休克时把抗休克措施放在首位,兼颐抗感染。

处理方法包括补充血容量、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失衡、使用皮质激素等,故A、B、C、D可排除;

感染性休克早期可能由于发热、周围血管扩张而表现周围皮肤温暖,此时若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则会进一步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使病情恶化,故选E。

11.休克期反映器官血流灌注最简单可靠的指标是

A.收缩压B.舒张压C.脉压D.脉率E.尿量

休克期监测指标

休克早期由于血容量和血压降低,父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微血管系统持续痉挛,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休克期组织持续缺血和缺氧,引起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血液淤滞在内脏器官,造成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休克晚期,出现内皮细胞和实质脏器细胞的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尿液是最简单且可靠反映病情的指标,故选E。

12.感染性休克临床表现特点正确的是

A.暖休克病人神志淡漠或嗜睡

B.冷休克病人皮肤色泽淡红或潮红

C.暖休克病人,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

D.冷休克病人脉搏慢、搏动清楚

E.暖休克病人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感染性休克类型

暖休克病人皮肤发亮、湿暖、干燥,周围m管阻力降低;

脉压差较大,氧耗量减低;

呼吸急促,乳酸增多;

烦躁不安,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

尿量>

30ml/h。

冷休克病人血压降低。

脉搏细速,心输出量降低;

脉压差小,中心静脉压低,低肺楔压;

皮肤湿冷,低氧血症;

呼吸浅快,发绀,代谢性酸中毒;

30ml/h,或尿闭,故选C。

13.治疗感染性休克时,糖皮质激素不能

A.阻断α受体的兴奋作用B.兴奋β受体的血管收缩作用C.抑制炎性介质释放

D.促进糖原异生E.增进线粒体功能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在一般剂量,能增强血管平滑肌对肾上腺素类物质的反应,间接使血压升高。

较大剂量则有阻滞肾上腺素α受体作用,可解除内脏小动脉痉挛性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使静脉回流增加、血压正常。

另外还能稳定溶酶体膜,使之不易破裂,减少炎性介质和水解酶释放,维持线粒体功能。

此外能促进糖原异生和糖原合成,抑制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

14.对于急性失血者,失血量为600ml。

应采取的适宜治疗措施是输注

A.血浆600m1B.浓缩红细胞2单位C.浓缩血小板2单位D.全血600mlE.平衡盐溶液1000ml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急性失血会造成失血性休克,全身血容量的不足。

故在输液时,最好既要补充红细胞又能保证血容量,故选D。

A、B、E只能满足一项;

C项输注血小板要有血小板减少或功能不全的证据。

15.治疗休克时,收缩压88mmHg,但中心静脉压16mmH20,错误的判断是

A.心功能不全B.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C.血容量充足D.肺循环阻力增加E.充血性心力衰竭

正常人收缩压最低90mmHg,中心静脉压5~12mmH2O。

本题中患者收缩压降低,中心静脉压升高,说明心功能不全,心脏的血不能有力的射出,血液淤积,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外周血容量充足,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外周阻力大。

故A、B、C、E项是正确的病理生理改变。

肺循环阻力是通过肺毛细血管契压来检测的。

16.感染性休克手术治疗时机是

A.即刻手术B.短期抗休克治疗后C.抗休克治疗无效时

D.感染灶局限化以后E.感染灶即将破溃前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①及时清除化脓病灶,根据病因及致病菌种类选用2种以上的抗生素,早期足量静脉给药;

②迅速扩充有效血容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⑧应用血管扩张药及血管收缩药调整微血管的舒缩功能;

④维护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⑤抗内源性炎症介质的治疗。

手术应在短期抗休克,病情有所控制下,尽早进行。

17.男,45岁休克病人,中心静脉压4cmH20。

血压60/40mmHg。

该病人可能

A.血容量严重不足B.肾功能不全C.心功能不全D.肺功能不全E.容量血管过度舒张

中心静脉压((2VP)<

5cmH20,说明血容量不足;

5—10cmH20为正常;

CVF>

15cmH20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CVP>

20cmH2O提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该患者血压低,考虑A、C、E项,但CVP监测的结果只支持血容量不足的诊断。

18.男,47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

即刻进行心脏按压,判断其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

A.测血压B.呼喊病人看其是否清醒C.摸桡动脉搏动D.摸股动脉搏动E.观察末梢循环状况

心肺复苏术的要点

心肺复苏术判断是否有效的方法:

施术者耳朵贴近患者鼻孔感觉气流,同时观察有无自主胸廓起伏,用时10s,以判断呼吸功能恢复与否;

施术者用示、中、环三指压于患者颈总动脉(甲状软骨上缘旁开两指处)或股动脉感受搏动,以判断循环功能恢复与否。

故答案选D。

其他各项都不是敏感方法。

19.女性,40岁,因交通事故致肝破裂。

入院时收缩压60mmHg,脉搏触不清,无尿。

输液后尿量增加。

作为休克被纠正的标志,尿量至少维持在每小时

A.60mlB.50mlC.40mlD.30mlE.20ml

休克

尿量大于30ml/h时才可以说休克被纠正。

20.男,30岁。

外伤后急性失血约1000ml,给予手术止血,并输注平衡盐溶液和羟乙基淀粉,术后查体:

脉搏95次/分,血压100/60mmHg。

血红蛋白80g/L。

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输注红细胞悬液1单位B.输注红细胞悬液5单位C.输注全血1000ml

D.输注咀浆400mlE.暂不输血,继续观察

休克的治疗

患者大量失血后经手术处理解除病因并输液后,目前生命体征尚稳定,脉搏95次/分,血压100/60mmHg,尽管有轻度贫血_血红蛋白80g/L,但可密切观察,暂不输J衄。

21.男,62岁,急性过敏,陛休克。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的反应是

A.心肌收缩力减弱B.皮肤血管舒张C.心率加快D.骨骼肌血管收缩E.肠道血管舒张

.C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

对全身各部分血管的作用,不仅有作用强弱的不同,而且还有收缩或舒张的不同。

对皮肤、黏膜和内脏(如肾脏)的血管呈现收缩作用;

对骨骼肌血管呈现扩张作用等。

[A3/A4型题]

(22—24题共用题干)

女性,34岁。

宫外孕大出血,血压曾下降至60/40mmHg,紧急手术治疗。

术后2天出现少尿,补液2000ml后,尿量无明显增加。

血压110/80mmHg,贫血貌,HCO3-21mmol/L,血肌酐186µ

mo]/L,尿常规检查示:

比重l.015,蛋白(++),血红蛋白80g/L。

2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前性少尿B.急性肾小管坏死C.急性间质性肾炎D.尿路梗阻E.肾动脉栓塞

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

参见本考点第5题。

患者因大出血导致了失血性休克,经手术和术后2天的治疗仍少尿,说明休克造成的组织器官有效循环量的剧减,血管的强力收缩已对肾脏产生了严重损害,发生了急性肾小管缺血坏死,目前处于少尿期。

23.该患者最不可能出现的检查结果是

A.尿钠增高B.尿渗透压降低C.尿沉渣镜检可见少量红、白细胞

D.尿颗粒管型E.血尿素/血肌酐比例升高

休克的。

肾损伤

尿常规检查示:

比重1.015,蛋白(++),进一步证实了肾功能已明显受损。

可出现尿颗粒管型,尿沉渣镜检可见少量红、白细胞肾脏的滤过功能逐渐丧失,尿钠增高,尿渗透压降低,BUN和Cr降会继续升高,血肌酐和血尿素氮上升,血尿素/血肌酐比例降低,体内内环境紊乱。

24.下述治疗措施中,正确的是

A.静脉输注新鲜全血B.静脉补充氯化钾C.血液透析D.静脉滴注呋塞米E.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患者的HCO3-21mmol/L,血肌酐186µ

mol/L尚能接受,无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血液透析、静脉滴注呋塞米。

见尿方能补钾。

[B型题]

(25—26题共用备选答案)

25.休克病人经充分扩容后血压相对平稳,此时宜选用何种药物改善微循环

26.常规抗休克措施应用后血压仍不理想的顽固性休克病人,必要时可试用哪种药物治疗

右旋糖苷一40可以覆盖血小板和血管壁,所以休克病人经充分扩容后血压相对平稳时可选用它改善微循环,故25题选A。

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毛花苷C都属于常规抗休克措施。

对于顽固性休克,可试用糖皮质激素,机制未明,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抗炎症、强心作用有关,也因为它是应急状态下机体内量增加较多的激素。

故26题选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