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673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doc

优秀教师的标准-评价细则

一、正确的学生观:

知道学生是在不同教育、社会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能运用学生如何学习和发展的知识来了解学生,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

(1)尊重所有学生,承认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同,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经历、特长和需要进行相应教育。

(2)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会运用不同的方法。

注重分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

努力防止学生掉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3)知道如何改变教学,以适应学生已有的技能和经验;知道如何树立学生信心.

(4)善于通过观察、谈话、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变化,及时适当调整课程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己多尝试着去观察.

二、广博的学科知识:

明确所教学科观念、其它学科和现实世界中应用之间的重要联系,能及时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体系进行反思。

(1)掌握的学科知识远远超过授课所需。

非常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并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了解数学方面的新进展。

(4)熟练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楚各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能在教育教学中抓住知识的关键,以探索的形式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内在规律。

(5)掌握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把各种观念和方法应用到问题解决中。

(6)了解丰富的学科历史知识,利用对数学的感情,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满好奇和热情,并从中得到乐趣,巩固学习的信心。

三、丰富的教学实践:

勤于自我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筛选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评价。

(1)注重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选用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善于了解学情,预见学生会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知道何时提供何种帮助。

(3)懂得如何与学生群体一起学习以及如何为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任务。

知道如何组建有利于学生自学和相互学习的集体,有效组织兴趣小组的探索活动。

(4)能提供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技能实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惑与失误。

(5)能把数学与科学、社会研究等其他领域联系起来。

通过丰富的跨学科教学,把各种学习线索串连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7)有较强的反馈矫正能力。

优秀教师必须能根据教材和课标,结合学生实际,及时检测学生学习,反馈矫正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成熟的教学艺术:

教师要创造艺术的和有效的方法以完成教学任务,面对教学挑战。

教学艺术是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它表明教师在关心学生、教学热情、内容把握、应用能力、丰富知识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均已十分成熟。

(1)把对学生的了解、学科知识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并将其渗透在有凝聚力的、优秀的、令人激动的课堂教学中。

(2)能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开展教学有效调动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灵活地把握课堂,认真地设计使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步提高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递进性环节。

欣赏学生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质疑,张扬个性。

(4)不断监控和调整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注意听取同事和学生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5)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背景,力争使每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达到更高水平。

(6)语言精练准确又不失幽默,启发诱导,善于和学生一起分享并交流探索知识的无穷乐趣。

(7)能通过多个切入点和多种途径,使学生所有技能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清晰的思路,娴熟的方法,使学生时刻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五、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能力: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灵活有序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优秀数学教师的必备素质。

(1)创设一种让学生在学习上积极向上、敢于冒险、解决问题时能享受到乐趣和成功的班级氛围。

在这种课堂上,每个人都参与学习、发表见解、独立或协同工作。

(2)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并时常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赏。

(3)善于表扬、激励学生,发展自信。

时常通过作业展评、智力游戏、学习材料、课题研究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数学背景材料,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从巧妙的实践活动和实例出发展开教学。

(5)知道学生学习中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知道怎样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巩固新学知识。

及时调整课堂节奏,灵活处理偶发事件。

有意识地利用竞争性的丰富的数学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紧扣学生思维。

(6)选择合适教法,制定切实的目标,运用恰当的评价,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组织形式,使课堂活跃、有序、实用。

并结合相关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六、完善的评价方法:

把评价融入促进师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中。

设计、选择和应用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手段和工具去衡量教育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1)把经常性的评价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熟悉各种评价方法。

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承认评价的重要性,并利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

(2)经常为学生提供对所学知识进行反省的机会。

有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拓展多样化的评价目标和方法。

把过程纳入评价视野,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关注它们学习的过程和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充满自信。

(4)明确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评价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

不断改进命题原则和考卷形式,与情景、开放性、建模、应用有关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使用。

(5)要注重发现学生“好”的方面,注意多给学生鼓励,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

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和亲切的一面。

(6)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找到改进要点,提高教学水平,并把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

七、执着的教科研精神: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优秀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直接面对问题,更有利于开展教育科研。

脱离教学研究,对自身发展和教学发展都极其不利。

(1)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只是教学,教育科研更不仅是专家们的“专利”。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实践,优秀教师不能总是把别人的或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认识。

(3)重视问题解决与研究。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4)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能在变迁与复杂的教育教学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和方案。

(5)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执着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6)要认识到教育教学研究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要努力学习基础理论,借鉴先进经验,克服自身不足和各方面压力,执着追求教育教学新境界。

(7)主持或参与校级课题研究和校本研究,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通过结题鉴定或在县级以上会议交流、报刊发表。

八、谦虚的合作态度:

以谦虚的态度,积极使家庭和社会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最大程度争取他们对教学的支持;积极与其他同事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

(1)有效协调人际关系和与他人沟通。

除了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要与领导、同事、校外的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员保持适当沟通合作。

(2)注重家庭、学校、学生三者关系。

尊重家长,把家长看作是鼓励促进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经常深入家庭了解情况,从家庭、家长不断得到有关学生能力、兴趣、习惯等方面的信息,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3)承认家庭和社会的参与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从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积极创设不同的、开放的环境让家庭和社会成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4)与同事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情,合作设计教学程序。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

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使各学科、各年级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5)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相互讨论、定期检查、评价课程等方式,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价值。

九、不断的反思、学习,发展完善:

经常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紧跟数学发展的最新形势,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改进教学实践,使自身素质逐步提高并向高层次发展。

(1)知道教学反思是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不断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资料和现象进行优劣比较、价值判断或提出改进意见。

(2)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回顾与小结,积极推广优秀的教学模式,努力完善数学教学。

(3)善于与同行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

不断学习新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把成果应用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不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

(4)设计和使用各种方法,定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通过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应、分析考试结果、观摩同行教学等手段,认真检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自我检查中修正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5)在实践中根据数学本身的发展和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

通过不断学习,顺利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