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7017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docx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计算书

施工电梯脚手架计算书

根据施工情况,特补充方案如下:

1、1-16层采用双排落地式脚手架,外侧采用双立杆,其余要求同原施工电梯方案,计算书附后。

2、16层以上采用工字钢悬挑脚手架,分两步悬挑到顶,计算书及节点大样附后。

工字钢:

16#工字钢,锚固1600mm,悬挑1600mm。

拉环:

直径16一级钢。

钢丝绳:

直径15.5。

钢丝绳卸载:

在16层、20层;21、26层分别卸载一次。

其余要求同《施工电梯方案》、《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计算书附后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48m,45米以下采用双管立杆,45米以上采用单管立杆;

搭设尺寸为:

横距Lb为1.4m,纵距La为1.4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2m;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20m;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2.4m,水平间距4.2m,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00kN/m2;脚手架用途:

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

2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重庆,基本风压0.35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693;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

0.1570;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

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

0.005;

脚手板类别:

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

竹笆片脚手板挡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

0.038;

脚手板铺设总层数:

13;

5.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

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135.00;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

0.20;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1.00。

二、大横杆的计算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1.4/(2+1)=0.14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1.4/(2+1)=0.933kN/m;

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0.038+1.2×0.14=0.214kN/m;

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0.933=1.307kN/m;

图1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2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强度验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1max=0.08q1l2+0.10q2l2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0.08×0.214×1.42+0.10×1.307×1.42=0.29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2max=-0.10q1l2-0.117q2l2

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0.10×0.214×1.42-0.117×1.307×1.42=-0.342kN·m;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Max(0.29×106,0.342×106)/5080=67.323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σ=67.323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νmax=(0.677q1l4+0.990q2l4)/100EI

其中:

静荷载标准值:

q1=P1+P2=0.038+0.14=0.178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Q=0.933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ν=0.677×0.178×14004/(100×2.06×105×121900)+0.990×0.933×14004/(100×2.06×105×121900)=1.598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1.598mm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400/150mm与10mm,满足要求!

三、小横杆的计算

根据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4=0.054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1.4×1.4/(2+1)=0.196kN;

活荷载标准值:

Q=2×1.4×1.4/(2+1)=1.307kN;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0.054+0.196)+1.4×1.307=2.129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ql2/8

Mqmax=1.2×0.038×1.42/8=0.011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Pl/3

Mpmax=2.129×1.4/3=0.994kN·m;

最大弯矩M=Mqmax+Mpmax=1.005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1.005×106/5080=197.804N/mm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197.804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qmax=5ql4/384EI

νqmax=5×0.038×14004/(384×2.06×105×121900)=0.076mm;

大横杆传递荷载P=p1+p2+Q=0.054+0.196+1.307=1.556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pmax=Pl(3l2-4l2/9)/72EI

νpmax=1556.427×1400×(3×14002-4×14002/9)/(72×2.06×105×121900)=6.037mm;

最大挠度和ν=νqmax+νpmax=0.076+6.037=6.113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6.113mm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400/150=9.333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4×2/2=0.054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0.038×1.4/2=0.027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0.3×1.4×1.4/2=0.294kN;

活荷载标准值:

Q=2×1.4×1.4/2=1.96kN;

荷载的设计值:

R=1.2×(0.054+0.027+0.294)+1.4×1.96=3.194kN;

R<8.0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57kN/m

NG1=[0.1570+(1.40×2/2)×0.038/1.20]×48.00=9.686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kN/m2

NG2=0.3×13×1.4×(1.4+0.2)/2=4.368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kN/m

NG3=0.15×13×1.4/2=1.365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0.005kN/m2

NG4=0.005×1.4×48=0.336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NG4=15.755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2×1.4×1.4×2/2=3.92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1.2NG+0.85×1.4NQ=1.2×15.755+0.85×1.4×3.92=23.571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1.2NG+1.4NQ=1.2×15.755+1.4×3.92=24.394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外脚手架采用双立杆搭设部分,按照构造要求设置,不进行稳定性计算,只进行单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0.7μz·μs·ω0

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ω0=0.35kN/m2;

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μz=0.74;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取值为0.693;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

Wk=0.7×0.35×0.74×0.693=0.126kN/m2;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为:

Mw=0.85×1.4WkLah2/10=0.85×1.4×0.126×1.4×1.22/10=0.03kN·m;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MW/W≤[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Nd=23.571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N'=24.394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8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

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

μ=1.57;

计算长度,由公式l0=kuh确定:

l0=2.176m;

长细比:

L0/i=138;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φ=0.357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89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5.08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考虑风荷载时

σ=23571.28/(0.357×489)+30141.754/5080=140.956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40.956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不考虑风荷载时

σ=24394.48/(0.357×489)=139.738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39.738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七、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3.6条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Hs=[φAf-(1.2NG2k+0.85×1.4(ΣNQk+MwkφA/W))]/1.2G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NG2+NG3+NG4=6.069kN;

活荷载标准值:

NQ=3.92k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0.157kN/m;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Mwk=Mw/(1.4×0.85)=0.03/(1.4×0.85)=0.025kN·m;

Hs=(0.357×4.89×10-4×205×103-(1.2×6.069+0.85×1.4×(3.92+0.357×4.89×100×0.025/5.08)))/(1.2×0.157)=121.041m;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3.6条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H]=Hs/(1+0.001Hs)

[H]=121.041/(1+0.001×121.041)=107.972m;

[H]=107.972和50比较取较小值。

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m。

脚手架单立杆搭设高度为3m,小于[H],满足要求!

八、连墙件的稳定性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Nlw+N0

连墙件风荷载标准值按脚手架顶部高度计算μz=0.92,μs=0.693,ω0=0.35,

Wk=0.7μz·μs·ω0=0.7×0.92×0.693×0.35=0.156kN/m2;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10.08m2;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4.1条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0=5.000k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按照下式计算:

Nlw=1.4×Wk×Aw=2.204kN;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l=Nlw+N0=7.204kN;

连墙件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Nf=φ·A·[f]

其中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l/i=200/15.8的结果查表得到φ=0.966,l为内排架距离墙的长度;

A=4.89cm2;[f]=205N/mm2;

连墙件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Nf=0.966×4.89×10-4×205×103=96.837kN;

Nl=7.204

连墙件采用双扣件与墙体连接。

由以上计算得到Nl=7.204小于双扣件的抗滑力12kN,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

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fgk×kc=135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135kPa;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N/A=126.496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N+0.038×H1=23.571+0.038×45=25.299kN;

基础底面面积:

A=0.2m2。

p=126.496kPa≤fg=135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1m,立杆采用单立杆;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1.4m,立杆的横距为1.4m,立杆的步距为1.5m;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20m;

小横杆在上,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为2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

连墙件布置取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m,水平间距4.2m,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单扣件;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kN/m2):

3.000;脚手架用途:

结构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

2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重庆,基本风压0.4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214;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荷载标准值(kN/m):

0.1360;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

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自重标准值(kN/m2):

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

4层;

脚手板类别:

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

竹笆片脚手板挡板;

5.水平悬挑支撑梁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6m,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1.6m。

锚固压点压环钢筋直径(mm):

16.00;

楼板混凝土标号:

C30;

6.拉绳与支杆参数

钢丝绳安全系数为:

6.000;

钢丝绳与墙距离为(m):

3.00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钢丝绳与建筑物拉结,最里面面钢丝绳距离建筑物1.2m。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1.4/3=0.14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1.4/3=1.4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1.2×0.14+1.4×1.4=2.174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qmax=ql2/8

最大弯矩Mqmax=2.174×1.42/8=0.533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Mqmax/W=104.852N/mm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104.852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荷载标准值q=0.038+0.14+1.4=1.578kN/m;

νqmax=5ql4/384EI

最大挠度ν=5.0×1.578×14004/(384×2.06×105×121900)=3.144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3.144mm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400/150=9.333与10mm,满足要求!

三、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1.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4=0.054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1.4×1.4/3=0.196kN;

活荷载标准值:

Q=3×1.4×1.4/3=1.96kN;

荷载的设计值:

P=(1.2×0.054+1.2×0.196+1.4×1.96)/2=1.522kN;

大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小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Mmax=0.08ql2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

M1max=0.08×0.038×1.4×1.4=0.006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0.267Pl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

M2max=0.267×1.522×1.4=0.569kN·m;

M=M1max+M2max=0.006+0.569=0.575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0.575×106/5080=113.167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计算值σ=113.167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小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单位:

mm;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max=0.677ql4/100EI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νmax=0.677×0.038×14004/(100×2.06×105×121900)=0.04mm;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pmax=1.883Pl3/100EI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小横杆传递荷载P=(0.054+0.196+1.96)/2=1.105kN

ν=1.883×1.105×14003/(100×2.06×105×121900)=2.273mm;

最大挠度和:

ν=νmax+νpmax=0.04+2.273=2.313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2.313mm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400/150=9.3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4×2/2=0.054kN;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0.038×1.4=0.054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0.3×1.4×1.4/2=0.294kN;

活荷载标准值:

Q=3×1.4×1.4/2=2.94kN;

荷载的设计值:

R=1.2×(0.054+0.054+0.294)+1.4×2.94=4.598kN;

R<8.0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脚手架立杆荷载的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36kN/m

NG1=[0.1360+(1.40×2/2)×0.038/1.50]×21.00=3.609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kN/m2

NG2=0.3×4×1.4×(1.4+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