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710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一课楼兰古国Word文档格式.docx

②楼兰古国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③环境恶化是楼兰古国消失的最主要的原因。

(对)

(四)听写词组、句子:

1—6段:

1.楼兰古城2.古城的遗址3.位于新疆境内4.一个大沙漠5.丝绸之路6.交通要道7.外交使者8.来往不断9.人口稠密10.经济繁荣11.政治中心12.像谜一样13.神秘地消失了14.有人怀疑15.关于楼兰的记载16.找不到证据17.瑞典地理学家18.向世界宣布19.考古学家20.关注的热点21.发生灾难22.解开古楼兰之谜23.深入沙漠24.进行考察25.献出生命26.埋在黄沙下27.露出一点儿木桩28.进行挖掘29.认真细致30.一段城墙31.一座佛塔木头房屋33.清除黄沙34.生命之水35.从西北流入36.楼兰居民37.汉文木简38.玻璃用品39.西亚风格的毛布40.文物被发现41.文化交流的产物42.隐约地告诉

7—10段:

1.各种各样的解释2.环境恶化3.罗布泊绿洲4.十多万平方公里5.动物聚集6.根据出土文物分析7.种过小麦8.生产过日常用品9.发现许多古墓10.相当讲究11.规模稍大12.圆形木材围绕在周围13.满眼黄沙14.破坏了生态环境15.破坏水源16.绿洲沙漠化17.不可避免18.必然结果19.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20.明确记载着21.当时的法令22.严禁砍树23.罚马一匹24.保护自己的家园25.古尸的肺26.有很多沙粒27.恶劣的环境28.曾经繁荣一时的名城29.留下教训30.不可能恢复的程度

2、领读,抽读,齐读生词和词组;

并作词组扩展

四、学习新课:

(一)导入课文:

我想首先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提到丝绸之路你会让你想到什么画面或者哪些词语……(文明、文化交流、商人、贸易、来往、经济、繁荣、沙漠、骆驼、木卡姆、刀郎……)

丝绸之路:

传统的丝绸之路,从中国古代的都城长安开始,到罗马为止,全长6640公里。

这条路不但是古代亚欧两大洲的贸易通道,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

在这条路上来往的商人不断,运输的货物种类也很丰富,比如丝绸,纸、香料….被叫做“丝绸之路”的原因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货物是丝绸。

说它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主要是因为几千年来,无数商人、使者、学者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使东西方文明在这条路上接触、交流。

其中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新疆人骄傲的,就是它对伟大的木卡姆艺术做出的贡献。

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维吾尔人民智慧的结晶。

若是没有“丝绸之路”作为传承艺术文化的纽带,我们就不可能被世人知道,我们创造的文化就不可能走向世界。

(2005年11月25日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讲练课文

方式:

讲解课文,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板书关键词

第1-3自然段:

(段义:

介绍了1500多年前的楼兰古国。

1、抽读或齐读课文,纠正读音、断句错误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看看书上的图片,让我们不敢相信的是什么?

(没有生命的….就是…)

②楼兰国是何时建立的?

楼兰古国遗址在哪里?

(公元前新疆境内)

③楼兰国的地理位置如何?

为什么说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地处…要道上曾经来往不断…稠密…繁荣不但…也)

④为什么有人怀疑楼兰国是一个传说?

(在…年前消失甚至除了…记载…以外根本找不到证据)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

【都城】

(名)首都。

注意:

多音字:

dū首都都城都市dōu都是都要

【遗址】

(名)已经毁坏的古代建筑物所在的地方。

圆明园~

古城的遗址【位于】新疆境内一个大沙漠的东南地点名词+位于+地点名词

东南-西北东北–西南

【地处】

(动)位置处在地处…上

【要道】

(名)重要的道路交通要道

【外交使者】:

外交使节大使、外交官

【外交】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外交家  ~官 ~辞令  ~关系

【使者】

(名)奉命办事的人,现多指外交人员。

例:

他是中国人民派往日本的~。

白鸽是和平的~。

【者】

(后缀)①老/强/作/读/胜利/弱者(动/形+者:

表示由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

②文艺工作/共产主义者(工作/主义+者:

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

③(二/两/前/后+者:

指上文所说的事物)

*【来往】

(动)来和去,也说往来。

重叠式AABB~的车辆~行人~于北京和上海

(名)互相访问,交际的活动;

联系。

~密切~频繁~多~少有~没有~

~增加朋友之间的~断绝~~中断了工作上的~加强友好的

星期天到东巴扎买东西的人~不断。

这列火车不停地~于喀什和乌鲁木齐两地。

为了学好汉语,我们要多和汉族同学~。

我和古丽的~非常密切。

近义词:

(名)交往交际往来联系反义词:

隔绝隔离

辨:

往来:

不能重叠

【稠密】

(形)又多又密。

人烟~村落~人口~行人~商店~铁路网~显得~长得~

~的建筑树木~的地方

这里是北京人口最~的地方。

我国拥有~的铁路网,交通四通八达。

繁茂浓密反义词:

稀疏稀少

【神秘】

(形)让人摸不透的。

有些~ 十分~  感到~  觉得~ 变得~~极了

【消失】

(动)近义词:

消逝   消灭

【繁荣】

(形)(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

昌盛;

国家~城市~市场~经济~文化~  科技~  相当~  ~的集市 

 (动)使繁荣。

 ~经济  ~市场  ~文学事业

近义词:

发达 兴旺 兴盛  昌盛   反义词:

荒芜  荒凉  萧条 

句型:

不但是……也是……:

表示递进关系。

这件事不但是我的事,也是大家的事。

  古丽不但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也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甚至】

(副、连)

①作副词强调突出的事情,后面常用“连…也(都)…句式”,有时也可放在主语前.

②作连词可以放在并列的名、形容、动、介词短语、小句的最后一项之前,突出这一项,也可以放在第二个小句前,第一个小句常有“不但、不仅”等词与之呼应。

这次的考试题太难了,有几道题~连老师也做不出来。

  他对我太好了,~比对自己亲生儿子还好。

  认识她一个月了,我~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那次失恋的打击对他来说太大了,他~想到了自杀。

 改写句子:

他太高兴了,高兴得都笑出了眼泪。

   

      尊老爱幼,这个道理不仅大人知道,就是很小的孩子也知道。

学生完成(练习③-6、7)

【怀疑】

(动、名)

疑惑;

不相信。

~别人 ~朋友 ~事情的真实性  ~错了 ~了很久

开始~  引起~  受到~  瞎~ 乱~ ~的目光 ~的对象 消除~ 

这个现象引起了大家的~ 。

   你不要无缘无故地~别人。

猜测。

抽屉里的东西好像被人动过了,我~有人来过。

    他的车子不在,我~她又出去了。

疑惑 疑心 

猜测 估计    反义词:

相信  信任

【记载】

(动)把事情写下来。

历史~ ~了他的事迹 ~得很详细  ~了我童年的经历

 例:

这本书真实地~了那段历史。

  近义词:

记录   反义词:

抹去 抹掉

证据(名)甲事物能证明乙事物的真实性,甲就是乙的证据。

需要~ 缺少~ 利用~ 收集~ 取得~ 掌握~ 调查~ 提供~ 补充~ 发现~ 

提供~ 被告的~ 证人的~ 大量的~ 犯罪的~ 

 近义词:

凭据  凭证  佐证

▲【只是…罢了】学生完成练习⑤-5、6

“只是“副词,限定范围,前后常有说明情况或进一步解释的词语助词‘罢了”与之配合用在句末可省略,表示不过如此,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思。

我只不过(只是)说了句玩笑罢了(而已),你何必要当真呢?

他听了古丽的话很生气,只是脸上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改写句子:

我没有感冒,只是头有点儿疼,休息休息就好了。

     请你和收下吧,这就是我的一点心意,没有其他的意思。

 

▲【除了…以外】

(动)“除了”介词,跟名、动、形容词和小句组合,表示“不把…计算在内,后可以用“以外、之外”等词与之呼应。

“除了”可放在主语前,也可放在主语后。

如:

今天~艾山江~其他同学都来了。

我们学校~地方小~其他条件都不错。

除了…以外,都…

除了…以外,还…

学生完成练习练习③-3、4、5④-5、6

4、学生齐读课文。

5、抽学生根据关键词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第一段:

(可能、这片、就是)

第二段:

(建立、是……之一、照片上、就是、位于……的东南)

第三段:

(地处……上、曾经、那是……的好地方、不但是……也是……、然而、却像……一样……、甚至、除了……以外,根本)

第4-6自然段:

瑞典地理学家发现了楼兰古城的遗址;

现在的楼兰古城;

从楼兰古城出土的文物。

①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信楼兰国曾经存在过?

(直到向…宣布发现遗址才确实)

②楼兰国自1900年成了什么人关注的热点?

(考古地理历史…家)

③为什么楼兰国成了他们关注的热点?

(什么原因使消失究竟什么灾难)

④人们为了解开楼兰之谜,做过哪些努力?

(为了解…谜深入考察甚至献出)

⑤现在的楼兰古城是什么样子?

(被埋在…下面只露出20世纪70年代对…进行挖掘清除才重新出现)

⑥为什么现在看不出来楼兰古城曾经繁荣的景象?

(因为只留下一段城墙城内高达佛塔土房屋木头房子在古代生命之水如今却只能连…都干河道)

⑦考古学家在楼兰城内发现了什么?

它说明了什么?

(木简古钱丝绸玻璃用品毛布不仅说明繁荣而且证明具有确实产物隐约地告诉原因)

3、串讲课文;

板书关键词并讲解词语

▲【考古学家】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

教育~ 数学~ 画~艺术~ 歌唱~ 钢琴~ 专~ 科学~ 政治~ 作~社会活动家

【考古学】根据发掘出来的或古代流传下来的遗迹、遗物来研究古代历史的学科。

【关注】

(动)关心重视。

关心反义词:

无视

受到~ 引起…的~ ~…问题 非常~ 不要~ 应该~ ~一下 ~了很长时间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

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了各国普遍~的焦点。

学生完成(练习④-1、2)

▲【使】

(动)意思较为抽象,有“致使;

叫;

让”。

后面必须带兼语。

“兼语“在句中同时担任两种成分,即:

它既是前一句的宾语又是后一句的主语。

老师的话~我们感到很有信心。

(兼语:

我们)

这次意外事故~他成了一个残疾人。

他)

【灾难】

(名)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失。

灾祸 灾害

深入(动)透过外部进入内里,达到深处。

 反义词:

脱离

~人心  ~基层  ~生活  ~虎穴~了解 逐步~  不可~ ~实际 ~群众

【露】显现出来。

(lù

)+出来  ~珠~水 ~天影院  揭露 暴露

(lò

u)多用于一些口语词。

露了一手~马脚(比喻无意中暴露出隐蔽的真相) 露面

*【考察】

(动)去一个地方调查;

细致深刻地观察。

~新疆~环境~农村~沙漠~市场进行~认真~一年的~应该~~不了~了一个月~得很仔细 去南极~ 

为了写一篇好论文,她去喀什吾帕尔乡整整~了半年。

科学家已经对南极的气候进行过~,所以运动员们认为这个登山计划是可行的。

辨【考查】按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

适用于有标准可比的成绩、业绩、工作、思想品质。

定期~ 接受~  迎接考查

考察:

适用于客观存在的情况、原因、规律。

*【细致】

(形)考虑周到,做事认真。

工作~ 计划~ 思想~ 管理~ 安排~ 调查~ 应该~ 想得~ 相当~ 

~地研究 ~地测量 ~的规划 

老师的作业批改得很~。

   工作计划订得很~。

他把自己家的情况~地给大家做了一个介绍。

细心 仔细 认真 反义词:

粗糙 粗疏

【挖掘】

(动)挖掘出  ~文物  ~得不深

【曾经】

(副)以前(存在或发生过)。

它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后常加“过”。

其否定式为“(从)不曾”,不能说“不曾经”

上大学前,我~来过两次喀什。

(否:

我不曾来过喀什)

读高中时,我们俩~好过一段时间。

(意思是现在不好了。

否:

我们俩不曾好过)

*【清除】

(动)扫清除尽,全部去掉。

重叠式ABAB

~垃圾~沙子~坏人~积雪 ~污水 ~杂草 ~污垢 ~隐患~干净~不了应该~仔细~  开始~ 彻底~ 及时~ 立即~ 主动~ ~的垃圾 ~的积雪

这里的人一到下雪天就会自觉地~大街上的积雪。

要把那些破坏团结的分裂分子从我们的队伍中~出去。

我们应该认真~守旧思想。

肃清 排除 扫除 铲除  根除

【木简】

【产物】

(名)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事物、结果。

时代的~、必然的~、历史的~

*【隐约】

(形)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太清楚,感觉不明显。

在句中常作状语。

重叠式AABB。

~可见 ~地闪着光 ~觉得 ~感觉到 ~看见  ~记得

在睡梦中我~~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天太黑,我~能看见几个人影在前面。

反义词:

清晰/清楚近义词:

模糊

5、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重难点词语

6、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熟读、背诵或复述课文;

预习7-10段的内容

书面作业:

1、抄写生词、词组和句子

2、用学过的重点词语和语言点造句

3、完成书后相关练习

4、自学对话《丝绸之路》

第二讲(5—6学时)

(一)抽背课文或默写课文(1-6段)

(二)回答问题:

1、楼兰国是何时建立的?

2、楼兰国的地理位置如何?

3、为什么有人怀疑楼兰国是一个传说?

4、楼兰古国什么时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为什么?

5、人们为了解开楼兰之谜,做过哪些努力?

6、现在的楼兰古城是什么样子?

7、为什么现在看不出来楼兰古城曾经繁荣的景象?

8、考古学家在楼兰城内发现了什么?

(二)重点词造句:

只是……罢了、甚至、除了……以外、使

(三)组成词组:

来往稠密繁荣交流清除

记载关注家考察隐约

(四)近义词、反义词:

稠密神秘消失热点细致隐约

三、学习新课:

(一)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回答:

①楼兰古国消失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②楼兰古国当时的面积有多大?

曾经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③在楼兰发现了许多什么?

当时楼兰人为什么会大量地砍伐树木?

④楼兰的消失是突然的吗?

而是什么结果?

⑤从楼兰出土的木简上,科学家有什么发现?

⑥楼兰古国的消失给人们留下了什么教训?

(三)分段讲解课文

第7-9自然段:

环境恶化是楼兰古国消失的最主要的原因。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楼兰古国消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恶化)

②4000多年前的楼兰古国是什么样的?

(建立在…上面积平方公里曾经是聚集根据分析4000多年前种养生产还发现相当讲究在周围有围绕像一样造古墓600棵)

③现在被破坏成什么样?

为什么会成这样?

(现在满眼为了建造砍树破坏)

④为什么说楼兰的消失是必然的结果?

(水源树木存在保证而砍树破坏同时也沙漠化不可避免不是…而是)

⑤楼兰人为保护环境曾做出过哪些努力?

这些努力有用吗?

(木简记载法令严禁砍罚恐怕最早法律可见非…不可、尽管也然而晚)

⑥楼兰出土的古尸说明了什么问题?

(发现肺沙粒说明风沙恶劣并且到…程度)

板书关键词并讲解词语

▲【对】

(介)“对待”。

和名词、代词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对象。

可以用在助动词、副词前后,也可用在主语前。

用法和“对于…”差不多。

但二者又有不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前后。

全国人民~刘翔因脚伤不能参加奥运比赛而感到遗憾。

(可以用“对于”)

我对大家期中考试取得的好成绩感到骄傲。

(不能用“对于”)

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他只对我笑了笑,没说话。

考试对学生来说很重要。

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辨析:

对、对于(介词)

当“对”表示动作有关的对象、范围时可以互换。

‘对”除了对待关系外,还可以表示动作对象,有“朝、向”的意思。

而“对于”只表示对待关系。

▲【各…各…】固定格式。

在指示词“各”的后边可以加名词、量词等,构成“各种各样”、“各行各业”、“各家各户”、“各式各样”等。

指品种或式样多。

多作定语。

参加会议的有各行各业的代表。

我喜欢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品。

节日来临了,各家各户都充满着欢乐的气氛。

学生完成练习⑤-9

【恶化】

(动)情况向坏的方面变。

开始~ 防止~ 病情~ 形势~ 关系~局势~ 感情~ 环境~极度恶化

这种做法只能使我们的关系越来越~。

接到家里的电话,爸爸的病情又~了。

变坏反义词:

好转改善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小病不能说“恶化”。

我的感冒越来越恶化了。

【绿洲】

(名)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

沙漠~

*【聚集】

(动)人或事物集中在一起。

 ~在… ~过来  ~了…人(动物)~人力~财力人口~~力量

今天广场~了许多看展出的人。

同学们一下课都~在教室外面聊天。

汇集聚合聚拢反义:

分散离散

【出土】

(动)古器物等被挖掘出来。

~文物

【文物】

(名)历代遗留下来的对研究社会发展史有价值的东西。

历史~出土~

▲【可见】连词。

承接上文,表示后一部分就是根据前边所说的事得出的判断、结论。

用于复句。

如果后一部分的分句较长,也常用“由此可见”。

连学习委员都没有考及格,~这次考试题很难。

这么晚了,她屋里还亮着灯,~她还没睡。

他连这么简单的句子都听不懂,~。

同学们都喜欢听万老师讲课,~。

,~这段时间他努力了。

学生完成练习③-9

【保证】

担保,担保做到。

格式:

谁~(不)做什么谁向谁~(不)做什么

我~下次上课不迟到。

~完成~服从~努力

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

~质量~时间 

作为担保的事物。

稳定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

他利用假期打工,使学费有了~。

学生完成练习④-3、4⑤-7、8

▲【不可…】

(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的意思,常构成四字短语,如“~避免、~告人、~思议、~开交、~理解、~抗拒、~动摇”多用于书面语。

他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段时间我忙得不可开交。

他最近很神秘,好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这里的“不可避免”表示“难免、不免、免不了”,意思是不希望发生的事肯定要发生。

刚学汉语~会闹出笑话。

她总是不认真学习,考试不及格是~的。

学生完成练习③-8⑤-3、4

▲【罚】

(动)处罚。

~款~值日 ~打扫卫生 ~抄课文  ~得重 ~多了  ~了两次

老师罚没有背会课文的同学抄课文10遍。

姚明在比赛中犯规五次被裁判罚下场。

▲【非…不可】紧缩复句的一种,表示一定要这样。

“非…”后多跟动词、动词性词组,指人的名词、代词或小句。

“不可”也可换成“不行、不成”。

但在口语中也常省略,

要想通过汉语水平考试~下苦功夫~。

她妈妈的病很重,~做手术~。

今天我把这篇把课文背完不可。

学生完成练习③-1、2⑤-1、2

【尽管…然而…】表示转折关系。

“尽管”的后面可以加“但是、可是、可、仍然、却”搭配使用,用在转折复句中。

尽管我今天不太舒服,然而我还是要坚持学习。

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失败,然而我还是要试一试。

尽管他平时很努力,然而收获却不大。

*【恶劣】

(形)很坏。

环境~ 气候~ 态度~ 情绪~  ~的天气行为~情况~ 非常~很~十分~

几个男孩子周末在宿舍喝酒、赌博,行为~,应受到处罚。

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中整整生活了20年。

飞机坠毁的原因与~的天气有关。

卑劣低劣粗劣反义词:

优异优秀良好

恶多音字wù

厌恶è

恶劣凶恶ě恶心

【一时】

(名)一个时期,短时间。

~半会儿此一时,彼一时~的困难~的现象

这只是~的困难,很快就会过去。

(副词)暂时,一下子。

那本书放在哪里了,我一时想不起来了。

听了这句话,我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5、学生齐读课文。

6、抽学生根据关键词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第10自然段:

楼兰古国的消失给人们留下了教训。

①楼兰古国的消失给人们留下了什么教训?

(只有…才否则)

【教训】

(名)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深刻、~惨痛、汲取~、得到~、接受~、总结~、历史的~、工作的~、失败的~

一条、一次、一种~血的~

这次考试失败对我来说打击很大,我会吸取~继续努力的。

(动)教育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

~孩子、~学生、受到~、严加~、应该~、~几句、~一顿、~一番、狠狠地~

好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