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7275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变换教案

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

第一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044)

教学内容: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科书第96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丰富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

2.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4.感受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心向,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

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的高,理解三角形的分类,理解有关特殊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形成网络

揭示并板书课题:

空间与图形

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1)提出要求:

①分别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

②看图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根据学生讨论出示下表:

直线

射线

线段

相同点

都是直的

不同点

端点

一个

两个

长度

无限

无限

有限

③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④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

(2)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并板书。

a、相交(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相交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b、不相交(当两条直线不相交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复习角。

名称

()角

()角

()角

()角

()角

图形

特征

(1)师提问:

我们学过哪些角?

你能填写下表吗?

学生独立做好后全班交流。

(2)师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上面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画角、量角器量角

①让学生说一说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②师让学生尝试画45度和135度的角各一个,在用量角器量,并让学生对比,这两个角画时和量时有什么不同?

要注意什么?

3、复习平面图形。

(1)教师提出要求:

请大家回忆以下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

让学生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2)教师进一步要求:

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你打算怎样分?

先分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一类:

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一类:

由曲线或由曲线和线段共同围成的平面图形)

(3)教师追问:

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可称作什么图形?

(多边形)如果把多边形进一步分类你打算怎样分?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4)出示操作题:

①画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再在画出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作高。

②先在小组里说说什么是这些图形的高,怎么画这些图形的高。

再全班交流。

③画一个圆,再在画出的圆中画出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④先在小组里说说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怎么画圆心、半径和直径。

再全班交流.

⑤出示下面的图形:

教师提问:

你是怎样理解下面这个图形的?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能不能找到一个三角形,它既不是锐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讨论: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

最多有几个钝角?

为什么?

⑥出示下面的图形:

教师提问:

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个图形的?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画一个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并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⑦问:

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提问:

你能试着画一个示意图来表示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吗?

让学生尝试画图并在小组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呈现下图:

讨论:

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个图形的?

(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后再回答)

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梯形?

(强调“只有”)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达?

二、练习巩固

1、判断:

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一条直线5千米。

(2)经过两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3)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6)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8)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9)长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2、练习十九第1、2题。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平面图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还有哪些疑问?

四、家庭作业:

《课堂达优》P48第1至4题。

板书设计:

空间与图形

直线

射线

线段

相同点

都是直的

不同点

端点

一个

两个

长度

无限

无限

有限

名称

()角

()角

()角

()角

()角

图形

特征

第二课时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1)

(045)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科书第97页例2)。

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和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经历回忆和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本策略,发展数学思维。

3.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转化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知识

提问:

1、你是怎样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2、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3、你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你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描述身边的事物吗?

4、请你说一说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5、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

板书:

C长方形=(a+b)×2C正方形=4aC圆=πd或C圆=2πr

6、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这些公式各是怎样推导的?

你能根据推导过程进行整理吗?

(引导学生说说转化的策略和方法)

板书:

S长方形=abS正方形=a2S平行四边形=ah

S三角形=ah÷2S梯形=(a+b)h÷2S圆=πr2

三、展开练习,应用深化

1、画一画:

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

这条线段长()分米,是1米的

2、折一折:

用纸折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最多能分成()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估一估,测一测:

P.99第3题。

出示图形,估计图形周长和面积,再测量有关数据进行计算。

4、选一选:

(1)用一根长4米的绳子将一只羊栓在一根木桩上,这只羊最多能吃到()平方米的草。

A、6.28B、12.56C、25.12D、50.24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A、2B、4C、8D、6.28

(3)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围成圆和正方形,比较它们的面积。

()

A、圆面积大B、正方形面积大C、同样大D、无法确定

5、比一比:

P.99第4题。

比较以后,追问思考过程。

6、摆一摆:

用12个同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最大是多少?

最小呢?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提问: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图中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六、家庭作业:

《课堂达优》P50第1至3题。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

C长方形=(a+b)×2C正方形=4aC圆=πd或C圆=2πr

面积:

S长方形=abS正方形=a2S平行四边形=ah

S三角形=ah÷2S梯形=(a+b)h÷2S圆=πr2

 

第三课时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046)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科书第99-100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面积和周长的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3.通过操作、猜想、计算、验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进一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组织练习

1、看图求周长和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单位:

厘米)。

 

 

2、圆的直径是8厘米,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6厘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4米,高是10米,面积是多少?

5、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高是1.2分米,底是多少分米?

6、画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一个。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拔。

提问:

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要画一个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怎么想?

在画梯形的时候怎样想?

小结画图的关键。

7、有两个边长都是6厘米的正方形,在其中一个正方形里画1个最大的圆,另一个正方形里画4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

(1)圆的半径各是多少厘米?

(2)两个正方形里圆的面积各是多少?

各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3)如果像这样在正方形里画9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这9个圆的面积之和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你发现了什么?

(4)那么,如果画16个、25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呢?

(出示情境图)用16根1米长的木条靠墙围一块长方形菜地。

怎样围面积最大?

如果用24根这样的木条来围,怎样围面积最大?

你们有什么发现?

提问:

你是怎样围的?

为什么只要围三条边?

怎样才能找出所有的围法?

三、总结反思

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

1、下图中左右两个图形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2、练习十九第7、8题。

五、家庭作业:

练习十九第5、6、9题。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第四课时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047)

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教科书第98页例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深化对相关立体图形的认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增强学生在三维立体图形与二维平面图形之间正确进行转换的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教学重点:

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丰富学生对相关立体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

(根据学生的口答,出示相应形状的物体)今天我们复习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立体图形)

二、整理与反思

1、(出示第98页例3透视图)说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特征以及各字母的含义。

根据学生的口答,列表整理。

提问:

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分别观察这几种形状的物体,你能把看到的图形画下来吗?

名称

特征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三、练习与实践。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学交流)

1、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图的前面、下面和左面。

画出展开图的另外3个面。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出示学生的错例,进行辨析。

2、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部分,要折成一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怎样剪?

设计不同的方案,在图中涂色表示。

3、下面的图形中哪些不能折成正方体或长方体?

4.以下面的长方形或三角形右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

先想一想,再连一连。

5、出示一些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要求学生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6、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如图。

摆一摆,并分别从上面、左面看一看。

四、课堂总结:

你能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五、家庭作业:

练习十九第11、19题。

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

名称

特征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第五课时复习表面积和体积

(1)

(048)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掌握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揭示并板书课题:

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

回顾与整理

1、提问:

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

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计算公式)

2、提问:

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什么是物体的容积?

它们有什么区别?

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

你能说一说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吗?

三、练习与实践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间卧室的地面面积是15()。

(2)一瓶牛奶大约有250()。

(3)我们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44()。

2、提问:

你能用学过的体积单位描述自己身边物体的体积吗?

3、填空:

0.5立方米=()立方分米

1.04升=()毫升

6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75毫升=()立方厘米

学生完成后,追问换算方法

4、看图口答求表面积的算式。

 

5、解决实际问题:

①一个长方体金鱼缸,长4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

它左侧面的玻璃打碎了,要重新配一块。

重新配上的玻璃是多少平方厘米?

合多少平方分米?

②一种圆柱形的易拉罐,底面直径7厘米,高12厘米。

在它的侧面贴一圈包装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③制作下面圆柱形状的物体,至少各需要多少铁皮?

A.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2厘米

B.水桶底面直径40厘米,高50厘米

C.通风管横截面周长0.628米,高1.2米

提问:

分别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为什么?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家庭作业:

练习十九第10、12、13题。

板书设计:

表面积的计算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

升、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第六课时复习表面积和体积

(2)

(049)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常见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体会相关体积公式的内在联系,感受探索几何体体积计算方法的一般策略;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灵活地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选用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板书: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二、回顾与整理

1、提问:

你能说一说各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板书公式)

2、请大家回忆一下各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提问:

你认为这些计算公式哪一个是最基础的?

为什么?

能不能用一个公式统一表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你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与实践

1、求下面各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1)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

(2)长方体的长是6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1.2米

(3)底面半径3分米、高5分米的圆柱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12.56厘米,高0.3分米

学生解答后提问:

“第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你能说说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吗?

(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

2、解题以后你还有什么体会?

(认真审题、正确选择方法、细心计算)

3、填一填。

(1)小明用小正方体魔方搭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个魔方。

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小正方体的()倍。

(2)将1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切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块,并将这些小块拼成一排,能摆()米长。

A、10B、100C、1000D、1

(3)圆锥体的底面积缩小3倍,高扩大3倍,体积()。

A、缩小3倍B、不变C、缩小9倍D、无法确定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

A、16B、48C、32D、24

4、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长方体沙坑,长5米,宽1.8米。

要填40厘米厚的沙,每立方米沙重1.5吨。

这个沙坑大约要填沙多少吨?

(2)学校有一个圆柱形状的储水箱,它的侧面由一块边长6.28分米的正方形铁皮围成。

这个储水箱最多能储水多少升?

(接缝略去不计)

(3)一种计算机包装箱,标明的尺寸是380×266×530。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做这个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

(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提问:

第1题求需要沙子的重量,先要求出什么?

第2题呢?

第3题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课堂总结。

表面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

在复习过程中,你觉得还有哪些困难?

五、家庭作业:

练习十九第14、15、16题。

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

V=S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V=

Sh 

 

第7课时复习表面积和体积(3)

(050)

教学内容:

复习表面积和体积(练习十九第17、18、19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设计不同的长方体选配方案及长方体物体的包装方案,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2.在探索不同方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设计不同的长方体选配方案及长方体物体的包装方案。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组配方案或包装方案。

教学过程:

一、揭示并板书课题:

复习表面积和体积

二、组织活动。

(一)选一选,填一填

1、出示问题

(一)

仓库里以下四种规格的长方形、正方形铁皮各有若干张。

①长0.6米,宽0.4米

②长0.6米,宽0.5米

③长0.5米,宽0.4米

④边长0.4米

张师傅从中选5张铁皮,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水箱,可以选哪几种规格的铁皮,各要选几张?

你能找到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在表格中填一填。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每种规格的铁皮各有若干张”这条信息给我们什么提示?

为什么只要选5张铁皮?

请大家根据要求,分组进行设计,并把不同的选法填在表格里。

教师巡视小组活动情况,并参与个别小组的活动,适时给予帮助。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选出的铁皮最多有几种规格?

至少呢?

为什么?

(2)你们找到了哪些选法?

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怎样才能知道每种选法对不对呢?

(引导学生画图检验)

(3)比一比不同的选法,你发现了什么?

(若选择了正方形的铁皮作为底面,其余4个面为相同的长方形;最多只能选择2张正方形的铁皮;不能选择5块相同的长方形;……)

(二)画一画,选一选

1、某香皂厂打算邀请你们参加香皂包装箱设计方案的比赛,想不想试一试?

2、出示:

24块香皂装一箱,设计一款包装箱。

3、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一块长方体香皂(同种型号)包装盒,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画一画示意图,也可以适当使用计算器。

4、引导学生交流:

设计之前,你们做了什么工作?

你们是怎样设计的?

你们认为哪种方案比较合理?

为什么?

三、指导练习:

1、练习十九第17题。

先按一定的顺序,如先数上层,再数下层,数出共有几个正方体。

再用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乘正方体的个数就是整个图形的体积。

第三问,可以先数出露在外面的正方形个数,再用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乘数出的正方形个数。

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2、练习十九第18题。

题中的图形是一个正六边形,它能划分成六个完全相等的小正三角形。

以正六边形的中心为圆心,以小正三角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圆,就能看出正六边形的边长就等于这个圆的半径。

因此,用圆规和直尺可以这样画:

画一个圆;保持圆规的两脚不动,在圆上以原来的半径为边长点出正六边形一条边的两个端点,用直尺连结这两个交点,即为正六边形的一条边;用同样的方法接着依次画下去,第六条边正好与第一条边接上。

3、练习十九第19题。

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复原。

应提醒学生注意,露在外面看得见的画实线,外面看不见的画成虚线。

四、总结与反思:

你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五、家庭作业:

《课堂达优》P51第1至3题。

 

第8课时图形与变换

(05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3图形与变换。

教学目标:

1、复习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

2、能按要求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以及放大缩小的操作。

3、复习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4、运用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

教学重点:

按要求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以及放大缩小的操作。

教学难点:

按要求能很准确地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以及放大缩小的操作。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揭示并板书复习内容:

图形与变换

2、复习图形变换的方法:

提问:

你知道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有哪些?

(平移、旋转)

决定平移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什么?

(①平移的方向②平移距离)

决定旋转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什么?

(①旋转的方向②旋转的角度)

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它的大小?

(按比例放大或缩小)

3、根据P103教材情景图,说出图中三个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设计的图案和制作的板报花边,各采用了什么方法?

4、请学生指出教材P103剪纸的对称轴,指出正方形的旋转中心,并说说旋转了多少度?

二、练习与实践

1、第103页下面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A→B,向右平移了5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