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7505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docx

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

2020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C.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D.缺血性心肌病

E.冠心病猝死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近年来把冠心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前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包括在内;后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

故选择D。

[单项选择题]

2、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错误的是()

A.溶栓疗法

B.抗凝疗法

C.调脂治疗

D.冠脉介入疗法

E.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休息,口服药物缓解疼痛,并加强抗凝、抗栓治疗,病情严重者考虑行冠脉介入治疗,如冠脉病变复杂,可考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因此溶栓治疗是错误的。

故选择A。

[单项选择题]

3、心电图对区别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最有意义的改变是()

A.ST段上升

B.T波呈冠状"T"倒置

C.合并心律失常

D.T波常高耸

E.病理性Q波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病理性Q波是宽而深的Q波,是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的导联上出现。

心绞痛不会出现心肌坏死,因此不会有病理性Q波,故选择E。

[单项选择题]

4、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坏死组织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需要()

A.2~3周

B.4~5周

C.6~8周

D.9~10周

E.11~12周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心肌坏死组织1~2周后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在6~8周形成瘢痕愈合。

故选择C。

[单项选择题]

5、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依据是()

A.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尸检证实为冠状动脉栓塞

B.多伴有斑块破裂

C.斑块严重狭窄

D.多伴有斑块内出血

E.闭塞性的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绝大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溃破,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

因此选择E。

[单项选择题]

6、心肌损伤的心电图特征性表现是()

A.T波倒置

B.ST段抬高

C.ST段下斜型压低0.1mV

D.病理性Q波

E.ST鱼钩样降低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心肌损伤的心电图特征性表现是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故选择B。

[单项选择题]

7、男性,50岁,2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下列哪项有利于诊断()

A.ST段压低

B.病理性Q波

C.T波高尖

D.T波V形倒置

E.QRS低电压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区别在于有无心肌坏死,心肌坏死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病理性Q波,故选择B。

[单项选择题]

8、男性,68岁,因心前区压榨性闷痛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2周后出现发热、左胸痛,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少到中量心包积液,可能的并发症是()

A.心脏破裂

B.肺栓塞

C.感染性心包炎,胸膜炎

D.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E.乳头肌断裂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心肌梗死并发症有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其中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约10%,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

该患者心肌梗死后2周出现发热、胸痛,超声心动图检查到心包积液。

考虑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诊断明确。

故选择D。

[单项选择题]

9、男性,64岁,因急剧胸痛8小时入院,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血压168/95mmHg,心率110/分钟,伴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示胸导T波高尖,哪种治疗效佳()

A.口服硫甲丙脯酸

B.口服地尔硫

C.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D.口服美西律

E.静脉注射美托洛尔继以口服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如无禁忌证,应尽早使用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或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药,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伴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者,可能防止梗死范围的扩大,改善急、慢性期的预后。

故选择E。

[单项选择题]

10、男性,50岁,因突发性持续胸痛5小时急诊入院。

查体:

血压150/95mmHg,心率108/分钟,律齐,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2mV,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患者既往体健,目前首选以下哪一项治疗()

A.口服美托洛尔

B.尿激酶溶栓治疗

C.静脉注射毛花苷C(西地兰)

D.口服卡托普利

E.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男性,44岁,因胸骨后剧痛2小时急诊就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即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阻塞。

入院10h突然死亡。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6小时乃至12小时之内最重要的治疗仍然是再灌注治疗,可选择溶栓或冠脉介入治疗开通梗塞血管。

故选择B。

[单项选择题]

11、入院10h猝死的最可能原因是()

A.心源性休克

B.室性心动过速

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心室颤动

E.脑梗死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

故选择D。

[单项选择题]

12、增高后1~2周恢复正常的心肌梗死的化验报告()

A.GFT

B.白细胞计数

C.CK

D.GOT

E.LDH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1.心肌梗死后白细胞计数增多可持续1~3周。

2.LDH增高后1~2周恢复正常。

3.GOT增高3~6天降至正常。

4.CK于心肌梗死起病6小时内增高。

[单项选择题]

13、梗死前心绞痛的哪一点与急性心肌梗死不同()。

A.心电图ST段抬高

B.胸痛不能以硝酸甘油缓解

C.剧烈胸痛伴恶心、呕吐和大汗

D.心电图未见病理性Q波

E.血压波动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梗死前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区别仍然在于有无心肌坏死,故病理性Q波是鉴别要点。

选择D。

[单项选择题]

14、急性心肌梗死时溶栓治疗,判断疗效最有价值的是()

A.2小时内胸痛基本消失

B.2小时内抬高的ST段回降>50%

C.心肌酶CK-MB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

D.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E.冠状动脉造影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A、B、C、D均是间接判断溶栓治疗的疗效,E是直接判断,故选择E。

[单项选择题]

15、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剧烈疼痛效果最好的是()。

A.硝酸甘油

B.二硝酸异山梨醇

C.罂粟碱

D.吗啡

E.可待因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解除疼痛药物可选择哌替啶肌内注射或吗啡皮下注射,疼痛较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肌内注射或口服。

因此选择D。

[单项选择题]

16、与急性心包炎相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依据是()。

A.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下压低

B.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无异常Q波

D.有心包摩擦音

E.持久的心前区疼痛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急性心包炎心电图除aVR外,其余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T波倒置,无异常Q波出现。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特点为ST段弓背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

因此选择B。

[单项选择题]

17、最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心肌梗死是()。

A.前壁心肌梗死

B.前间壁心肌梗死

C.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D.下壁心肌梗死

E.高侧壁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右冠状动脉闭塞可累及窦房结和房室结,最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右冠状动脉闭塞可引起下壁心肌梗死,故选择D。

[单项选择题]

18、心肌梗死起病6小时内增高的化验()

A.GFT

B.白细胞计数

C.CK

D.GOT

E.LDH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1.心肌梗死后白细胞计数增多可持续1~3周。

2.LDH增高后1~2周恢复正常。

3.GOT增高3~6天降至正常。

4.CK于心肌梗死起病6小时内增高。

[单项选择题]

19、增高可持续1~3周心肌梗死的化验检查()

A.GFT

B.白细胞计数

C.CK

D.GOT

E.LDH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1.心肌梗死后白细胞计数增多可持续1~3周。

2.LDH增高后1~2周恢复正常。

3.GOT增高3~6天降至正常。

4.CK于心肌梗死起病6小时内增高。

[单项选择题]

20、增高3~6天降至正常的心肌梗死的化验检查()

A.GFT

B.白细胞计数

C.CK

D.GOT

E.LDH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1.心肌梗死后白细胞计数增多可持续1~3周。

2.LDH增高后1~2周恢复正常。

3.GOT增高3~6天降至正常。

4.CK于心肌梗死起病6小时内增高。

[单项选择题]

21、本例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

A.泵衰竭

B.心律失常

C.栓塞

D.心脏破裂

E.乳头肌断裂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

故选择B。

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本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应为()

A.病理性Q波

B.ST段弓背样抬高

C.ST段水平样压低

D.T波高耸

E.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T波高耸。

故选择D。

[单项选择题]

23、男性,75岁,胸痛发作持续4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

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呈弓背样抬高6mm,V1~V3导联ST段水平样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最合适的处理是()

A.溶栓治疗

B.心电监护

C.静脉注射吗啡

D.静脉滴注利多卡因

E.静脉滴注极化液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流灌注(到达医院30分钟内开始溶栓或90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以挽救濒死的心肌。

故选择A。

[单项选择题]

24、男性,55岁,冠心病,发生急性剧烈胸骨后疼痛,血CK明显升高,颈静脉充盈,肝大,血压下降至80/40mmHg,应诊断为()

A.冠心病心力衰竭型

B.急性右心室梗死

C.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脏压塞

D.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泵衰竭

E.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破裂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该患者出现右心衰竭症状,考虑急性右心室梗死。

[单项选择题]

25、50岁,女性,忠心绞痛2年余,因情绪激动突然发作比以前严重的胸痛持续3小时入院,疑为急性心肌梗死,以下哪项最有诊断价值()

A.ST段明显下移

B.T波明显倒置

C.Q波大于同导联R波1/5

D.血中肌红蛋白增高

E.GPT升高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该患者如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属于超急性期,超急性期心电图可以正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支不对称的T波。

心肌坏死标志物中,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最早,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

因此D最有诊断价值。

[单项选择题]

26、男性,60岁,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心率40/分钟,心音强弱有变化,律齐,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多年,血压85/50mmHg,如心电监测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首选哪项措施()

A.利多卡因

B.阿托品

C.电复律

D.心室起搏

E.异丙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该患者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两种心律失常,但使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首选心室起搏治疗。

[单项选择题]

27、女性,65岁,5小时前突感前胸剧烈疼痛,伴呼吸困难来急诊。

检查:

心率120/分钟,两肺闻及湿啰音,心电图示:

V3~V5ST段弓背状抬高,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此时下述何项处理不应作为优先采用的措施()

A.吸氧

B.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C.静脉滴注硝普钠

D.肌内注射呋塞米

E.静脉注射毛花苷C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出现心力衰竭主要是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引起的顺应性下降所致,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尚不增大,因此在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宜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该患者若经过其他治疗措施仍不能逆转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则可小心使用小剂量洋地黄制剂,但不宜作为优先采用的措施。

故选择E。

[单项选择题]

2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80/50mmHg,中心静脉压4cmH2O,尿少,可能的诊断是()

A.心源性休克

B.肾衰竭

C.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D.急性左心衰竭

E.急性心包炎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出汗、饮食减少等原因导致血容量不足而引起血压下降。

中心静脉压是鉴别心力衰竭与血容量不足的主要指标之一。

正常中心静脉压6~10cmH2O。

心力衰竭时中心静脉压升高,而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时则低于正常。

[单项选择题]

29、男性,53岁,胸痛2小时入院。

既往无心脏病病史。

查体第一心音低钝,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

此患者心脏杂音有可能是由于()

A.二尖瓣狭窄

B.乳头肌功能不全

C.左心衰竭

D.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主动脉瓣狭窄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总发生率可高达50%,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故选择B。

[单项选择题]

30、溶栓后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以下哪项最敏感()

A.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B.房性心动过速

C.室性期前收缩

D.房室传导阻滞

E.心室纤颤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各种快速、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见,但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少见,最常见的为一过性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故选择A。

[单项选择题]

31、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禁忌证是()

A.距胸痛出现时间超过6小时

B.年龄超过70岁

C.有糖尿病史

D.颅内出血

E.高血压病史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近期(2~4周)活动性出血是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禁忌证,故选择D。

[单项选择题]

32、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发生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处理,下列哪项不适宜()

A.吗啡

B.呋塞米

C.多巴酚丁胺

D.硝普钠静脉滴注

E.快速洋地黄化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出现心力衰竭主要是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引起的顺应性下降所致,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尚不增大,因此在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宜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

故E是错误的。

[单项选择题]

33、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明显抬高

B.异常宽深的Q波

C.T波高耸

D.T波倒置

E.R波降低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

故选择C。

[单项选择题]

34、急性心肌梗死4小时,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A.哌替啶

B.溶栓治疗

C.射频消融治疗

D.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E.糖皮质激素+扩血管药物静脉滴注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6小时内,最多12小时内行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为其中一种选择。

故选择B。

[单项选择题]

35、心肌梗死行肝素抗凝血治疗时,下列哪项措施错误()

A.每4小时测凝血时间

B.出血倾向明显时立即停用肝素

C.备好肝素的对抗剂维生素K1

D.做好配血工作

E.避免肌内注射药物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用肝素做抗凝血治疗,应每4小时测定凝血时间1次。

肝素的对抗剂是鱼精蛋白而不是维生素K1。

故选择C。

[单项选择题]

3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最易诱发()

A.栓塞

B.室性心律失常

C.房室传导阻滞

D.心室膨胀瘤

E.心肌梗死范围扩大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心力衰竭主要因心肌充血、水肿所致的顺应性下降,并有电生理紊乱。

所以梗死发生后24小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以避免可能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单项选择题]

37、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阻塞引起的心肌梗死部位是()

A.前间壁

B.下侧壁

C.高侧壁

D.后间壁

E.前壁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回旋支支配高侧壁,故选择C。

[单项选择题]

38、对心肌损害诊断最具特异性的是()

A.谷草转氨酶

B.谷丙转氨酶

C.乳酸脱氢酶

D.肌酸肌酶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心肌损害的血清酶学检查心肌梗死时,血清中CK、AST、LDH、CPK、CPT、肌钙蛋白等都有升高,有助于诊断,其中肌钙蛋白诊断的特异性最高。

所以本题答案为E。

[单项选择题]

39、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之间主要的差别()

A.斑块表面是否存在血栓形成

B.心绞痛的严重程度

C.ST段压低持续的时间

D.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

E.CK-MB≥正常上限的2倍或者肌钙蛋白升高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区别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心肌坏死,因此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与否是两者之间主要的差别,故选择E。

[单项选择题]

40、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最重要的措施是()

A.溶栓治疗

B.抗凝、抗血小板

C.应用静脉硝酸甘油

D.止痛

E.抗心力衰竭治疗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包括低分子量肝素)是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血栓形成,阻止病情向心肌梗死方向进展。

故选择B。

[单项选择题]

41、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不正确的是()

A.心绞痛发作时明显的ST段压低有预后意义

B.发作时可以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C.心电图正常不能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D.每次心电图检查结果可能不完全相同

E.与既往心电图比较更有诊断意义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缓解期心电图可以表现为正常,因此C是不正确的。

[单项选择题]

42、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点不包括()

A.斑块破裂

B.稳定型心绞痛

C.血栓形成

D.远端小血管栓塞

E.休息胸痛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稳定型心绞痛不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故选择B。

[单项选择题]

43、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是心绞痛发作()

A.多无阳性体征,但发作时可以闻及收缩期杂音

B.血压多数升高,也可下降

C.疼痛呈游走性

D.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E.可以表现为与活动相关的咽痛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心绞痛疼痛性质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疼痛的部位多位于胸骨上中段之后或心前区,部位相对固定但可有放射痛,游走性疼痛多不是心绞痛。

故选择C。

[单项选择题]

44、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A.胸骨上中段之后

B.心尖部

C.心前区向颈咽部放射

D.胸骨下段后

E.剑突下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心绞痛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

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环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因此答案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