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766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字钟课程设计(1)文档格式.doc

a:

9:

{i:

0;s:

20815: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未选、错选或多选均无分。

@#@@#@1.牛乳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是()@#@A、酪蛋白B、β-乳球蛋白C、α-乳清蛋白D、脂肪球膜蛋白@#@2.在食品生产中,一般使用浓度的胶即能产生极大的粘度甚至形成凝胶。

@#@()@#@A、<@#@0.25%B、0.25~0.5%C、>@#@0.5%@#@3.奶油、人造奶油为()型乳状液。

@#@@#@A、O/WB、W/OC、W/O/WD、O/W或W/O@#@4.油脂的性质差异取决于其中脂肪酸的()。

@#@@#@A、种类B、比例C、在甘三酯间的分布D、在甘三酯中的排列@#@5.下列哪一种酶不属于糖酶()。

@#@@#@A、α-淀粉酶B、转化酶C、果胶酶D、过氧化物酶@#@6.下列何种不属于催化果胶解聚的酶()。

@#@@#@A、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B、果胶裂解酶C、果胶酯酶D、果胶酸裂解酶@#@7.下列不属于酶作为催化剂的显著特征为()。

@#@@#@A、高催化效率B、变构调节C、高专一性D、酶活的可调节性@#@8.虾青素与()结合时不呈红色,与其分离时则显红色。

@#@@#@A、蛋白质B、糖C、脂肪酸D、糖苷@#@9.肉中()含量增高,则肉变得僵硬。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动球蛋白D.肌原球蛋白@#@10.DE为的水解产品称为麦芽糖糊精。

@#@@#@A、<@#@20B、>@#@20C、≦20,D、=20@#@11.为W/O型的食品是()。

@#@@#@A、牛乳B、淋淇淋C、糕点面糊D、人造奶油@#@12.食品工业中常用的乳化剂硬酯酰乳酸钠(SSL)为()。

@#@@#@A、离子型B、非离子型C、O/W型D、W/O型@#@13.一般认为与果蔬质构直接有关的酶是()。

@#@@#@A、蛋白酶B、脂肪氧合酶C、果胶酶D、多酚氧化酶@#@14.导致水果和蔬菜中色素变化有三个关键性的酶,但下列()除外。

@#@@#@A、脂肪氧合酶B、多酚氧化酶C、叶绿素酶D、果胶酯酶@#@15.下列何种蛋白酶不属于酸性蛋白酶()。

@#@@#@A、真菌蛋白酶B、凝乳酶C、胃蛋白酶D、胰蛋白酶@#@16.活性氧法是用以测定油脂的抗氧化的能力;@#@所测得的数值的单位为()。

@#@@#@A、被氧化的程度B、还原能力C、时间(小时)D、过氧化值(ml/g)@#@17.糖类的生理功能是()。

@#@@#@A、提供能量B、蛋白聚糖和糖蛋的组成成份@#@C、构成细胞膜组成成分D、血型物质即含有糖分子@#@18.工业上称为液化酶的是()。

@#@@#@A、β-淀粉酶B、纤维酶C、α-淀粉酶D、葡萄糖淀粉酶@#@19.活性氧法是用以测定油脂的();@#@所测得的数值的单位为()。

@#@@#@A、被氧化的程度B、抗氧化的能力C、时间(小时)D、过氧化值(ml/g)@#@20.脂肪氧合酶催化的底物具有下列何种结构特征()。

@#@@#@A、顺,顺—1,4—戊二烯B、顺,反—1,4—戊二烯@#@C、顺,顺—1,3—戊二烯D、顺,反—1,3—戊二烯@#@21.多酚氧化酶是一种结合酶,它含有辅基是()。

@#@@#@A、铁B、铜C、锌D、镁@#@22.有关过氧化物酶的特性描述,下列何种说法不对()。

@#@@#@A、它通常含有一个血色素作为辅基@#@B、它的活力会在某些经高温瞬时(HTST)热处理的蔬菜组织中再生@#@C、它的活力变化与果蔬的成熟和衰老有关@#@D、它是导致青刀豆和玉米不良风味形成的主要酶种@#@23.一般认为与果蔬质构直接有关的酶是()。

@#@@#@A、蛋白酶B、脂肪氧合酶C、果胶酶D、多酚氧化酶@#@24.为O/W型的食品是()。

@#@@#@A、牛乳B、冰激淋C、糕点面糊D、人造奶油@#@25.水解麦芽糖将产生:

@#@()@#@A、仅有葡萄糖B、果糖+葡萄糖@#@C、半乳糖+葡萄糖D、甘露糖+葡萄糖(E)果糖+半乳糖@#@26.乳糖到达()才能被消化。

@#@@#@A、腔B、胃C、小肠D、大肠@#@27.通常油脂的凝固点与熔点相比为()。

@#@@#@A、高B、低C、相等D、不一定@#@28.多酚氧化酶催化生成的醌类化合物进一步氧化和聚合形成黑色素,它对下列何种食物是有益的()。

@#@@#@A、蘑菇B、虾C、桃D、葡萄干@#@29.有关α-淀粉酶的特性描述,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A、它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水解α-1,4-糖苷键@#@B、它从支链淀粉分子内部水解α-1,4-糖苷键@#@C、它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1,4-糖苷键@#@D、它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水解α-1,6-糖苷键@#@30.肉类嫩化剂最常用的酶制剂是()。

@#@@#@A、胰蛋白酶B、木瓜蛋白酶C、胰脂酶D、弹性蛋白酶@#@31.葡萄糖和果糖结合形成:

@#@()@#@A、蔗糖B、麦芽糖C、乳糖D、棉籽糖@#@32.当PH值为()时,Pro显示最低的水合作用。

@#@@#@A、PIB、大于PIC、小于PID、PH9~10@#@33.低聚果糖是由蔗糖和1~3个果糖,通过β-2,1键中的()结合而成的。

@#@@#@A、蔗糖中的果糖基B、麦芽糖中的葡萄糖基@#@C、乳糖中的半乳糖基D、棉籽糖中的乳糖基@#@34.水解麦芽糖将产生()@#@A、麦芽糖B、葡萄糖C、乳糖D、棉籽糖@#@35.抗氧化剂添加时机应注意在油脂氧化发生的()时就应该及时加入。

@#@@#@A、诱导期B、传播期C、终止期D、氧化酸败时@#@36.有关β-淀粉酶的特性描述,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A、它从淀粉分子内部水解α-1,4-糖苷键@#@B、它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1,4-糖苷键@#@C、它的作用产物是β-麦芽糖@#@37.下列不属于氧化酶类的是()。

@#@@#@A、醛脱氢酶B、蛋白酶C、葡萄糖氧化酶D、过氧化氢酶@#@38.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被用于玉米糖浆的生产,它的作用是()。

@#@@#@A、将果糖异构成葡萄糖B、将半乳糖异构成葡萄糖@#@C、将葡萄糖异构成果糖D、将甘露糖异构成葡萄糖@#@39.一般认为与果蔬质构直接有关的酶是()。

@#@@#@A、蛋白酶B、脂肪氧合酶C、果胶酶D、多酚氧化酶@#@40.糖类的生理功能是:

@#@()。

@#@@#@A、提供能量B、蛋白质的组成成份@#@C、构成细胞膜组成成分D、血型物质即含有糖分子@#@二、多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属于结合水特点的是()。

@#@@#@A、具有流动性B、在-40℃下不结冰@#@C、不能作为外来溶质的溶剂D、具有滞后现象@#@2.结合水的作用力有()。

@#@@#@A、配位键B、氢键C、部分离子键D、毛细管力@#@3.生产β-D-果糖基转移酸化的微生物有()。

@#@@#@A、米曲霉B、黑曲霉C、黄曲霉D、根霉@#@4.必需FA有()。

@#@@#@A、α-亚麻酸B、亚油酸C、油酸D、花生四烯酸@#@5.植物油中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有()。

@#@@#@A、生育酚B、芝麻酚C、棉酚D、谷维素@#@6.乳蛋白中的蛋白质为()。

@#@@#@A、结合蛋白B、简单蛋白C、磷蛋白D、球蛋白@#@7.Pro的功能特性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影响()。

@#@@#@A、Pro本身固有的属性B、与Pro相互作用的食物组分@#@C、温度、PH值等环境D、催化剂作用@#@8.可引起Pro变化的物理因素有()。

@#@@#@A、热B、静水压C、剪切D、辐照@#@9.属于自由水的有()。

@#@@#@A、单分子层水B、毛细管水C、自由流动水D、滞化水@#@10.可与水形成氢键的中性基团有()。

@#@@#@A、羟基B、氨基C、羰基D、酰基@#@11.油脂氢化时,碳链上的双键可发生()。

@#@@#@A、饱和B、位置异构C、几何异构D、不变@#@12.下面正确的论述是()。

@#@@#@A、FA的熔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上升@#@B、FA的不饱和程度越高,则熔点越低,且双键离羧基越近,则熔点越低@#@C、具共轭双键的FA的熔点比同系列的不饱和酸高而接近饱和酸@#@D、反式酸的熔点远高于顺式酸的熔点@#@13在强烈的加热条件下,赖AA的ε-NH2易与()发生反应,形成新的酰胺键。

@#@@#@A、天冬氨酸B、谷氨酸C、天冬酰胺D、谷氨酰胺@#@14.大豆水溶蛋白液所含有的组分有()@#@A、2SB、7SC、11SD、15S@#@15.属于高疏水性的蛋白质有()。

@#@@#@A、清蛋白B、球蛋白C、谷蛋白D、醇溶谷蛋白@#@16.在有亚硝酸盐存在时,腌肉制品生成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为()@#@A、绿色B、鲜红色C、黄色D、褐色@#@17.高于冰点时,影响水分活度Aw的因素有()。

@#@@#@A、食品的重量B、颜色C、食品组成D、温度@#@18.对食品稳定性起作用的是吸湿等温线中的()区的水。

@#@@#@A、ⅠB、ⅡC、ⅢD、Ⅰ、Ⅱ、Ⅲ@#@19.煎炸时,油脂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

@#@()@#@A、粘度、色泽上升B、碘值下降C、酸值增加D、表面张力降低@#@20.属于控制油炸油脂质量的措施有()。

@#@@#@A、选择高稳定性高质量油炸用油B、过滤C、添加抗氧化剂D、真空油炸@#@21.清蛋白(白蛋白)能溶于()@#@A、水B、稀酸溶液C、稀碱溶液D、稀盐溶液@#@22.必需FA有()。

@#@@#@A、α-亚麻酸B、亚油酸C、油酸D、花生四烯酸@#@23.可与水形成氢键的中性基团有()。

@#@@#@A、羟基B、氨基C、羰基D、酰基@#@24.乳蛋白中的蛋白质为()。

@#@@#@A、结合蛋白B、简单蛋白C、磷蛋白D、球蛋白@#@25.可引起Pro变化的物理因素有()。

@#@@#@A、热B、静水压C、剪切D、辐照@#@26.属于易与氧化剂、氧气发生氧化的维生素有()。

@#@@#@A、VAB、VEC、VCD、VB1@#@27.食品脱水干燥时,使维生素损失较小的方法有()。

@#@@#@A、冷冻干燥B、真空干燥C、喷雾干燥D、加热干燥@#@28.防止维生素A氧化的措施有()@#@A、加入金属离子B、使维生素A酯化@#@C、微胶囊化D、加入抗氧化剂@#@29.在贮藏过程中,使维生素损失的因素有()@#@A、时间长B、温度高C、Aw大D、[O2]大@#@30.属于水溶性维生素有()@#@A、VB1(硫胺素)B、VAC、VB2(核黄素)D、VD@#@31.属于自由水的有()。

@#@@#@A、单分子层水B、毛细管水C、自由流动水D、滞化水@#@32.肉中蛋白质包括()。

@#@@#@A、酪蛋白B、肌原纤维蛋白C、肌浆蛋白D、基质蛋白@#@33.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的食品有()。

@#@@#@A、水果、蔬菜B、色拉油C、肉类D、乳品@#@34.人对铁的吸收率极低,主要受食物中()等的影响。

@#@@#@A、维生素CB、半胱氨酸C、植酸盐D、草酸盐@#@35.脂肪氧合酶在食品加工中有多种功能,在小麦粉中产生的何种作用可能是有益的()。

@#@@#@A、对亚油酸的作用B、对亚麻酸的作用@#@C、对叶绿素的作用D、对类胡萝卜素的作用@#@36.高于冰点时,影响水分活度Aw的因素有()。

@#@@#@A、食品组成B、颜色C、食品的重量D、温度@#@37.必需FA有()。

@#@@#@A、α-亚麻酸B、亚油酸C、花生四烯酸D、油酸@#@38.属于碱性食品的有()。

@#@@#@A、苹果B、黄瓜C、大米D、鸡肉@#@39.属于酸性食品的有()。

@#@@#@A、海带B、香蕉C、猪肉D、鸡蛋黄@#@40.属于结合水特点的是()。

@#@@#@A、具有流动性B、在-40℃下不结冰@#@C、具有滞后现象D、不能作为外来溶质的溶剂@#@41.Pro与风味物结合的相互作用可以是()。

@#@@#@A、范徳华力B、氢键C、静电相互作用D、疏水相互作用@#@42.Pro水解时肽的苦味强度取决于()。

@#@@#@A、氨基酸的组成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必需AA的含量D、水解用酶@#@43.生产β-D-果糖基转移酸化的微生物有:

@#@()@#@A、米曲霉B、黑曲霉C、黄曲霉D、根霉@#@44.对食品稳定性起作用的是吸湿等温线中的()区的水。

@#@@#@A、ⅢB、Ⅰ、Ⅱ、ⅢC、ⅠD、Ⅱ@#@45.可与水形成氢键的中性基团有()。

@#@@#@A、羟基B、氨基C、羰基D、酰基@#@46.属于评价蛋白质起泡性的指标有()@#@A、稳定泡沫体积B、起泡力C、膨胀率D、泡沫稳定时间@#@47.植物油中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有()。

@#@@#@A、生育酚B、芝麻酚C、棉酚D、谷维素@#@三、填空题@#@1.一般的食物在冻结后解冻往往有大量的(),其主要原因是()。

@#@@#@2.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影响:

@#@(),另一方面影响:

@#@水结冻后,冰的体积比相同质量的水的体积增大9%,因而破坏了()。

@#@@#@3.根据组成,可将多糖分为()和()。

@#@@#@4.单糖在强酸性环境中易发生()和()。

@#@@#@5.常见的食品单糖中吸湿性最强的是()。

@#@@#@6.利用淀粉酶法生产葡萄糖的工艺包括()、()和()三个工序。

@#@@#@7.O/W型乳化液宜选用亲()性强的乳化剂,W/O型乳化液宜选用亲()性强的乳化剂。

@#@@#@8.油脂自动氧化遵循()的机理,包括()、()、()3个阶段。

@#@@#@9.肉类pro可以分为()、()、和()三部分。

@#@@#@10.Pro能作为起泡剂,主要决定于Pro的()和()。

@#@@#@11.面粉中面筋蛋白质的种类对形成面团的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其中麦谷蛋白决定面团的()、()、(),而麦醇溶蛋白决定面团的()和()。

@#@@#@12.衡量蛋白质乳化性质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和()。

@#@@#@13.冻结食物的水分活度的公式为()。

@#@@#@14.食物的水分活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15.根据是否含有非糖基团,可将多糖分为()和()。

@#@@#@16.生产糕点类冰冻食品时,混合使用淀粉糖浆和蔗糖可节约用电,这是利用了糖的()的性质。

@#@@#@17.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也常称为()。

@#@@#@18.甘三酯具有3种同质多晶体,分别是()、()、(),其中()最不稳定,()最稳定。

@#@@#@19.常用乳化剂的选择可以根据乳化剂的()性质进行选择。

@#@@#@20.根据食品中结合蛋白质辅基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等。

@#@@#@21.Pro与风味物的结合,包括()和()。

@#@@#@22.食品Pro的功能性质可分为四大类,即:

@#@()、()、()、()。

@#@@#@23.Pro一般对()型乳化液的稳定性较好。

@#@@#@24.pH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

@#@()、()、()。

@#@@#@25.矿物质在食品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

@#@@#@26.一般说来,大多数食品的等温吸湿线都呈()形。

@#@@#@27.糖类的抗氧化性实际上是由于糖溶液中氧气的()而引起的。

@#@@#@28.糖在碱性环境中易发生()和()。

@#@@#@29.抗氧化剂主要有2类,即:

@#@()、()和()。

@#@@#@30.常见的食物油脂,按不饱和程度可分()、()和()。

@#@@#@31.根据油脂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产生的途径不同,可将油脂的氧化分为:

@#@()、()和()。

@#@@#@32.()是牛乳中最主要的一类Pro,它含有()和()2种含硫氨基酸。

@#@@#@33.评价食品乳化性质的方法有()、()、()、()。

@#@@#@34.举出4种能体现蛋白质起泡作用的食品:

@#@()、()、()、()等。

@#@@#@35.Km称为()。

@#@@#@36.水果和蔬菜的质构主要取决于所含有的一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

@#@@#@37.按照食品中的水与其他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强弱可将食品中的水分成()、()和()。

@#@@#@38.高于冰点时,影响食品水分活度Aw的因素有()、(),其中的主要因素是()。

@#@@#@39.请写出五种常见的单糖()、()、()、()、()。

@#@@#@40.在生产面包时使用果葡糖浆的作用是()、()。

@#@@#@41.油脂酸败的三种类型为()、()、()。

@#@@#@42.对油脂而言,其凝固点比熔点()。

@#@@#@43.乳清蛋白中最主要的是()蛋白和()蛋白。

@#@@#@44.大豆蛋白制品在食品加工中的调色作用主要是()和()。

@#@@#@45.一般蛋白质织构化的方法有:

@#@()、()和()。

@#@@#@46.蛋白在动物组织和高蛋白植物食品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7.淀粉酶主要包括()和()。

@#@@#@48.人对铁的吸收率极低,主要受食物中()、()的影响。

@#@@#@49.食品级着色剂需获得某些官方机构的批准方可使用,称之为()。

@#@@#@50.结合水与自由水的区别:

@#@(),(),()。

@#@@#@51.请写出五种常见的多糖()、()、()、()、()。

@#@@#@52.用碱法生产果葡糖浆时,过高的碱浓度会引起()和()。

@#@在酸性条件下单糖容易发生()和()。

@#@@#@53.油脂酸败的类型有()、()、()。

@#@@#@54.按氨基酸的侧链基团的极性可将氨基酸分为四大类:

@#@()、()、()、和()。

@#@@#@55.大多数食品Pro在()释出苦味肽,肽的苦味与其()有关。

@#@@#@56.举出5种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化学因素()、()、(";i:

1;s:

11517: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室内照明线路安装

(一)@#@ @#@一体化课程:

@#@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学习任务:

@#@室内照明线路安装

(一)@#@授课班级:

@#@12机电一体化高2班@#@授课教师:

@#@机电工程系@#@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机电工程系任课教师@#@一体化课程@#@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学习任务@#@室内照明@#@线路安装

(一)@#@授课时数@#@24节@#@上课日期@#@周次@#@第13周~@#@第18周@#@审批@#@年月日@#@教学班级@#@12机电一体化高2班@#@学材@#@

(1)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页

(1)

(2);@#@@#@

(2)《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备》实训指导书、《电工上岗证实操指导书》;@#@@#@(3)学习任务配套的工作页与学习资料。

@#@@#@教学方法@#@演示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录像、实物等方式,形象化演示安全用电及触电急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小组讨论式教学:

@#@在围绕学习任务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过程中,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的形式开展,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1)多媒体课件。

@#@@#@

(2)设备运行录像。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1)掌握单相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

(2)明确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认识电路图并能按照电路图安装电路。

@#@@#@(4)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及万用表。

@#@@#@(5)养成严守工艺规范、认真细致操作的工作态度。

@#@@#@(6)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能力目标@#@

(1)掌握单相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

(2)能理解日光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能掌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4)会看图识图。

@#@@#@(5)掌握电工基本操作与电路基本安装技能。

@#@@#@3、情感目标@#@

(1)提高专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

(2)养成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3)养成胆大心细,临危不乱的良好心态。

@#@@#@(4)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该班学生是机电专业高职学生,大多数同学对专业课程有较高的兴趣,他们思维敏捷,可塑性强,善于表现,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发现、实践掌握操作技能。

@#@@#@学材分析@#@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页

(1)

(2)编制既注重技能训练又协调理论实际的融合贯通。

@#@教材融入很多适用性、综合性都很强的任务实施方案,内容有针对性,有侧重,更利于具体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

@#@@#@学习重点及@#@其化解方法@#@1、学习重点@#@

(1)掌握单相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

(2)能理解日光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能掌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4)会看图识图。

@#@@#@(5)掌握电工基本操作与电路基本安装技能。

@#@@#@(6)会熟练掌握万用表检查判断的方法。

@#@@#@2、化解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实物进行演示讲解。

@#@@#@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答辩化解难点。

@#@@#@(3)指导学生:

@#@理解单相交流电的基本知识,日光灯组成及其作用与日光灯的工作原理,会看图识图、安装、接线技能等。

@#@@#@学习难点及@#@其化解方法@#@1、学习难点@#@

(1)能理解日光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

(2)能掌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3)会看图识图。

@#@@#@(4)掌握电工基本操作与电路基本安装技能。

@#@@#@(5)会熟练掌握万用表检查判断的方法。

@#@@#@2、化解方法@#@

(1)观看相关录像。

@#@@#@

(2)分析日光灯的工作过程。

@#@@#@资源准备@#@3208维修电工考核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设备、导线、多媒体设备、电工常用工具等@#@学@#@习@#@任@#@务@#@教@#@学@#@组@#@织@#@流@#@程@#@1、接受任务@#@

(1)掌握单相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

(2)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2、获取信息@#@

(1)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页

(1)

(2);@#@@#@

(2)《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备》实训指导书、《电工上岗证实操指导书》;@#@@#@(3)学习任务配套的工作页与学习资料。

@#@@#@(4)设备运行视频;@#@@#@(5)上网查资料。

@#@@#@3、制定计划@#@

(1)能列出单相交流电的三种纯电路的特性。

@#@@#@

(2)能说出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能说出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步骤。

@#@@#@4、实施@#@

(1)能比较单相交流电的三种纯电路的特性。

@#@@#@

(2)能根据室内照明电路图说出其组成、作用和工作原理。

@#@@#@(3)能按室内照明电路的要求及相关规定安装与调试。

@#@@#@(5)能完成工作页的题目要求。

@#@@#@(6)完成答辩环节。

@#@@#@5、总结@#@

(1)学生根据自评表自评。

@#@@#@

(2)组长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3)对学生理解单相交流电的三种纯电路特性、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安装等情况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4)在老师的组织下,全班答辩,完成互评和教师评价。

@#@@#@6、反思@#@

(1)学习记录。

@#@@#@

(2)如何做到规范按按室内照明电路的要求及相关规定安装与调试。

@#@@#@(3)答辩情况。

@#@@#@考@#@评@#@方@#@法@#@与@#@考@#@评@#@材@#@料@#@考评方法:

@#@@#@1、过程性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出勤、关键能力、专业能力、学习态度等;@#@@#@2、终结性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综合性学习任务等;@#@@#@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占50%。

@#@@#@考评材料:

@#@@#@1、工作页任务的完成情况;@#@@#@2、纪律、出勤、课堂表现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教@#@室@#@布@#@置@#@图@#@讲台@#@投影@#@工具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书架@#@区@#@教学反思@#@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室内照明线路安装

(一)@#@学习阶段@#@教学活动@#@学习内容@#@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考评方法与考评材料@#@1.接受任务@#@1、掌握单相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2、认识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学生听老师讲解,明确工作任务;@#@@#@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分工。

@#@@#@教师利用做好的课件和光盘布置工作任务。

@#@@#@1、使学生明确相关任务。

@#@@#@2、对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3、做好安全教育。

@#@ @#@考评方法:

@#@@#@1、过程性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出勤、关键能力、专业能力、学习态度等;@#@@#@2、终结性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综合性学习任务等;@#@@#@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占50%。

@#@@#@考评材料:

@#@@#@1、工作页任务的完成情况;@#@@#@2、纪律、出勤、课堂表现方面的综合情况。

@#@@#@2.获取信息@#@1、教师提供工作页给学生,内容包括:

@#@@#@

(1)能列出单相交流电的三种纯电路的特性。

@#@@#@

(2)能说出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能说出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步骤。

@#@2、教材有关章节的内容。

@#@@#@3、教学光盘和课件。

@#@@#@4、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

@#@@#@1、学生根据布置的任务查找资料,掌握工作流程和相关的要求。

@#@@#@2、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3、学生通过自学,明确安全操作规程。

@#@@#@4、学生利用查找的资料,自己做ppt,并抽签讲解。

@#@@#@1、教师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2、教师对相关的知识的要点进行讲解。

@#@@#@3、教师根据任务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生学习方法。

@#@@#@3.制定计划@#@1、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列出单相交流电的三种纯电路的特性。

@#@@#@2、引导学生查找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引导学生查出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步骤。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分工,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

(1)根据所学知识,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找到查找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室内照明电路安装与调试步骤。

@#@@#@1、教师先作安全教育。

@#@@#@2、教师巡回指导,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对学生的计划、方案、学习过程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

@#@@#@4.实施计划@#@1、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列出单相交流电的三种纯电路的特性。

@#@@#@2、指导学生找出室内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指导学生查出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步骤。

@#@@#@4、指导学生完成工作页的题目要求。

@#@@#@5、指导学生完成答辩环节。

@#@@#@各小组根据各自制定的学习(工作)计划进行实施。

@#@@#@1、每个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操作记录。

@#@@#@2、严格遵守实习车间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文明、规范。

@#@@#@3、制作答辩用的ppt。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操作的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随时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审核,进行相关的提示和指引。

@#@@#@3、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学生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相互协调的能力,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5.工作总结与反思@#@总结:

@#@@#@1、学生根据自评表自评。

@#@@#@2、组长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3、对学生掌握室内照明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安装调试方法等情况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4、在老师的组织下,全班答辩,完成互评和教师评价。

@#@@#@反思:

@#@@#@1、学生的学习记录。

@#@@#@2、学生怎样更好掌握室内照明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安装调试方法。

@#@@#@3、学生的答辩情况。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施情况,给出合理的评分。

@#@@#@2、在答辩的过程中,组长组织全组成员,对其他组进行互评。

@#@@#@3、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完成学习记录表的填写。

@#@@#@4、学生写总结和心得体会。

@#@@#@5、学生展示成果,并进行汇报。

@#@@#@1、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评价。

@#@@#@2、教师指导学生做好答辩用的ppt。

@#@@#@3、教师指导学生规范地填写学习记录表。

@#@@#@4、教师指导学生写好总结和心得体会。

@#@@#@5、教师帮助学生做好成果展示的准备。

@#@@#@";i:

2;s:

6254: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实验项目名称:

@#@查找排序之折半查找@#@@#@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

@#@@#@@#@报告人:

@#@学号:

@#@2009100000班级:

@#@电子1班@#@实验时间:

@#@2011年12月2日@#@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2011年12月13日@#@教务处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

@#@通过编程实现折半查找算法,掌握顺序查找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现过程,从而加深对顺序查找方法的理解,提高折半查找方法的编程应用技巧。

@#@@#@实验要求:

@#@仔细阅读程序框架代码,完成框架中的代码编写要求,结果图参考示例,请输入多组数据检测算法,要验证查找成功和不成功的情况。

@#@根据要求编写程序实现折半查找算法,输入测试数据验证算法正确性,并进行代码分析和结果说明。

@#@@#@二、方法、步骤:

@#@@#@折半查找算法的原理:

@#@折半查找的算法思想是将数列按有序化(递增或递减)排列,查找过程中采用跳跃式方式查找,即先以有序数列的中点位置为比较对象,如果要找的元素值小于该中点元素,则将待查序列缩小为左半部分,否则为右半部分。

@#@通过一次比较,将查找区间缩小一半。

@#@折半查找是一种高效的查找方法。

@#@它可以明显减少比较次数,提高查找效率。

@#@@#@第一、首先确定整个查找区间的中间位置@#@  mid=(low+high)/2@#@第二、用待查关键字值与中间位置的关键字值进行比较;@#@@#@  若相等,则查找成功@#@  若大于,则在后(右)半个区域继续进行折半查找@#@  若小于,则在前(左)半个区域继续进行折半查找@#@第三、对确定的缩小区域再按折半公式,重复上述步骤。

@#@最后,得到结果:

@#@要么查找成功,要么查找失败。

@#@@#@三.实验过程及内容:

@#@(对程序代码进行说明和分析,越详细越好,代码排版要整齐,可读性要高)@#@1、详细阅读折半查找算法的实现过程@#@2、详细阅读老师提供的程序框架@#@3、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代码的编写@#@4、进行代码的调试@#@实验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h>@#@@#@#include<@#@stdio.h>@#@@#@constintMaxLen=100;@#@ //设定图最多包含100个顶点@#@intData[MaxLen];@#@ //装载数据序列@#@intDnum;@#@ //表示数据序列实际长度@#@inticount;@#@ //查找次数@#@//----Search_Bin代码编写--------------------@#@intSearch_Bin(intST[],intlength,intkey){@#@intlow,mid,high;@#@//low,high,mid分别用来存放待查元素的上界,下界和中间位置@#@low=0;@#@ //首先low从数组ST[]的第0号开始@#@high=length-1;@#@//high从数组ST[]的最后一位开始@#@while(low<@#@=high)//循环直至low小于或等于high@#@{@#@ icount++;@#@ //查找次数加一@#@ mid=(low+high)/2;@#@//取mid的值@#@ if(ST[mid]==key)returnmid;@#@//若定值key等于ST[mid]则返回待查元素所在位置@#@ elseif(key<@#@ST[mid])high=mid-1;@#@//不然又若定值key小于ST[mid]则让high指向mid的前面一位@#@ elselow=mid+1;@#@ //再不然则让low指向mid的后面一位@#@}@#@ return-1;@#@//查找不成功返回-1@#@}//Search_Bin@#@/************主函数********************/@#@intmain(){@#@ inti,skey;@#@@#@ //输入数据@#@ printf("@#@请输入数组长度(不小于5):

@#@"@#@);@#@@#@ scanf("@#@%d"@#@,&@#@Dnum);@#@@#@ printf("@#@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入数据序列:

@#@\n"@#@);@#@@#@ for(i=0;@#@i<@#@Dnum;@#@i++) scanf("@#@%d"@#@,&@#@Data[i]);@#@@#@ 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数据:

@#@"@#@);@#@@#@ scanf("@#@%d"@#@,&@#@skey);@#@@#@ @#@ //调用函数Search_Bin,并将函数返回结果放在i中@#@ i=Search_Bin(Data,Dnum,skey);@#@ @#@ printf("@#@----------------------------------------\n"@#@);@#@@#@ if(i==-1)//若Search_Bin返回值为-1则显示查找失败@#@ printf("@#@查找失败!

@#@\n"@#@);@#@@#@ else //不然则执行下面语句@#@ {@#@ printf("@#@查找成功!

@#@\n"@#@);@#@@#@ printf("@#@查找的数据位置在(%d)\n"@#@,i);@#@@#@ }@#@ printf("@#@查找次数(%d)"@#@,icount);@#@@#@ printf("@#@\n"@#@);@#@@#@ return0;@#@@#@}@#@四、实验结论:

@#@@#@实结果图:

@#@@#@情况一、能够在待查数组中查找到待查元素@#@情况二、不能够在待查数组中查找到待查元素@#@数据分析@#@基于上面程序运行图可以很明显得知整个算法的实现过程,针对第一个图:

@#@@#@1、首先建立一个数组存放待查元素@#@2、针对定值key进行折半查找,第一个图可以得到key=11@#@3、mid=(low+high)/2=(0+5)/2=2.得到的是ST[2]=33,查找了一次@#@4、判断ST[2]=33大于key=11,即执行high=mid-1=1@#@5、mid=(low+high)/2=(0+1)/2=0.得到的是ST[0]=11=key,查找成功,查找了两次@#@6、返回待查元素所在位置@#@7、同理。

@#@若查找不成功则返回查找失败@#@五、实验体会:

@#@@#@本次实验很简单,只要掌握折半查找算法的原理,那么剩下的就是花时间编写代码和调试程序。

@#@这次实验成功实现了折半查找算法。

@#@通过这次实验,对折半查找算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编程能力。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备注:

@#@@#@";i:

3;s:

14684: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系统开发报告@#@学号:

@#@  @#@姓名:

@#@@#@题目:

@#@ 医院门诊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

@#@   @#@提交时间:

@#@ 2015年12月  @#@计算机工程系@#@@#@1@#@目录@#@目录@#@1 绪论 1@#@2医院门诊管理系统概述 1@#@2.1现状分析 1@#@2.2系统目标 1@#@2.3系统特点 2@#@3医院门诊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2@#@3.1需求分析 2@#@3.2数据库物理结构分析 3@#@3.2.1设计策略 3@#@3.2.2系统总体结构图 3@#@图2-1系统总体结构图 3@#@3.2.3系统详细设计说明 3@#@3.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3.4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3.4.1实体 5@#@3.4.2完整性约束 6@#@4医院门诊管理系统数据库功能模块的创建 6@#@4.1建立病人表,医生表,科室表 6@#@4.2数据库的连接 9@#@4.3系统功能模块设置 10@#@5总结 11@#@2@#@1绪论@#@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随着人类对各种工程研究成果的逐步推广应用,不久的将来,医疗卫生领域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将远远超过目前电信、银行、航空业。

@#@医院信息化必将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而医院门诊收费系统就是医院信息化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计算机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降,计算机已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环境。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除了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替人工作业,从而减少人员工作量,减轻工作负担,减少工作中因人为原因而产生的错误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外,更重要的是能建立准确畅通、简便的信息流通渠道,为工作提供所需要的准确、及时的信息以帮助做出正确而及时的选择与决定,从而给采用这门技术的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可见或不可见的利益与效益。

@#@@#@2医院门诊管理系统概述@#@2.1现状分析@#@ 医院的门诊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的患者,使用医院门诊收费系统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是提高医院办公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界面开发两个方面。

@#@对于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要求建立起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符合3NF范式库。

@#@而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则要求应用程序能提供强大的数据操纵功能,界面友好、使@#@用简单方便等特点。

@#@在中国软件行业日益进步的今天,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减轻医生和病人的负担,让医生们利用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其他的事情。

@#@因而设计一个好的门诊收费信息系统,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论文旨在论述医院门诊收费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2系统目标@#@通过医院门诊收费系统的设计,熟练掌握VisualC++、SQLServer2000等工具软件,系统地掌握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等软件开发的流程,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系统特点@#@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电子商务时代,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主动权,便率先拥有了商机。

@#@因为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国际性等特点,使得旅游宾馆的经营范围扩展到全球,同时电子商务又扩大了宾馆业的竞争领域,使企业从常规的广告竞争,促销手段,产品设计等领域的竞争扩大到无形的虚拟竞争空间。

@#@@#@宾馆管理系统是酒店对自身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该计算机系统可以对酒店规模、制度、政策的进一步拓展、优化提供便利,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使得管理更有条理、更加科学、规范。

@#@可以预见,宾馆管理系统的实现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宾馆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宾馆的办公效率,为高质量宾馆服务提供保证。

@#@并且准确、快速、统一的信息处理对宾馆的决策、业务发展和社会信誉必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3医院门诊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3.1需求分析@#@医院门诊收费系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管理的效率而开发设计的。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统计、分析、综合查询、报表输出和信息共享,及时为医院领导及各部门管理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各种数据。

@#@实现了医院管理的简单化和规划化,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经过综合分析,确定了医院门诊收费系统的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

(1).系统设置功能@#@系统设置包括科室名称设置、药品类别设置、药品单位设置和用户信息。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科室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药品类别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药品单位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用户信息。

@#@@#@

(2).信息管理功能@#@此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

@#@@#@药品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药品信息;@#@@#@医生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医生信息;@#@@#@患者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患者信息;@#@@#@(3).收费管理功能@#@此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

@#@@#@收费项目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收费项目信息;@#@@#@门诊收费管理。

@#@@#@(4).统计查询管理@#@本模块用于对门诊收费信息进行统计和查询,主要功能包括:

@#@@#@销售信息统计查询;@#@@#@医生效益统计查询。

@#@@#@3.2数据库物理结构分析@#@3.2.1设计策略@#@根据上述的功能,可以设计出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如图2.1所示@#@3.2.2系统总体结构图@#@医院门诊收费系统@#@系统设置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收费管理模块@#@统计查询管理@#@图2-1系统总体结构图@#@3.2.3“系统设置”功能模块用于科室名称管理、药品类别管理、药品单位管理以及用户信息管理,其功能模块如图2.2所示。

@#@系统设置@#@科室名称管理@#@药品单位管理@#@用户信息管理@#@药品类别管理@#@3.2.4“信息管理”功能模块用于药品信息管理、医生信息管理、以及患者信息管理,其功能模块如图2.3所示。

@#@。

@#@信息管理@#@药品信息管理@#@患者信息管理@#@医生信息管理@#@3.2.4.“收费管理”功能模块用于销售信息统计查询以及医生效益统计查询,其功能模块如图2.4所示。

@#@统计查询@#@销售信息统计查询@#@医生效益统计查询@#@3.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

@#@我们首先要将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首先抽象为不依赖任何具体机器的信息结构,这种信息结构不是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而是概念级模型。

@#@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机器上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概括。

@#@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

@#@由于其简洁、明晰、独立于机器,很容易理解,因此可以用概念模型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使用户能积极参与数据库的设计工作。

@#@概念模型易于变动,还很容易向各种数据模型转换。

@#@@#@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涉及的主要有7个,分别为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

@#@@#@E-R图是概念模型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在E-R图中:

@#@@#@1)用长方形表示实体型,在框内写上实体名。

@#@@#@2)用菱形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菱形框内写上联系名,用无向边把菱形分别与有关实体相连,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

@#@若实体间的联系也具有属性,则把属性和菱形也用无向边连上。

@#@@#@@#@@#@用户@#@用户名@#@密码@#@用户类型@#@3-1用户实体——关系图@#@10@#@3.4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3.4.1实体@#@根据上述的概念结构设计出逻辑结构,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数据库Hospital包含以下8个表:

@#@基本信息表BaseType、用户信息表Users、药品信息表Medicine、医生信息表Doctor、患者信息表Patient、收费项目表Items、门诊收费项目明细表PayItems和门诊收费登记表Registration。

@#@@#@

(1).基本信息表BaseType@#@基本信息表BaseType用来保存科室名称、药品类别名称和药品单位名称等信息。

@#@表BaseType的结构如表3-1所示。

@#@@#@表3-1表BaseType的结构@#@编号@#@字段名称@#@数据结构@#@说明@#@1@#@Id@#@int@#@记录编号@#@2@#@TypeId@#@tinyint@#@类型编号,1-科室名称,2-药品类别名称,3-药品单位名称@#@3@#@TypeName@#@Varchar(30)@#@基本信息名称@#@通过对上面表的分析,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所有模式都符合3NF。

@#@@#@本系统将用户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

@#@系统管理员为Admin,他可以管理其他用户的信息,在其他方面所有用户的权限相同。

@#@@#@前面是通过前台来实现系统安全性的,我们也可以对数据库进行身份验证,可以从服务器角度建一个登录名,使得不同的服务器角色拥有不同的权限,从而实现对数据库的不同权限的管理,以此来增强医院门诊收费系统的安全性。

@#@@#@@#@4宾馆管理系统数据库功能模块的创建@#@4.1建立表@#@在设计数据库表结构之前,首先要创建一个数据库。

@#@本系统使用的数据库为Hospital。

@#@可以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也可以在查询分析器中执行以下Transact—SQl语句:

@#@@#@CREATEDATABASEHospital@#@GO@#@

(1).创建表BaseType@#@创建表BaseType(基本信息表),它的代码如下:

@#@@#@USEHospital@#@GO@#@CREATETABLEBaseType@#@(Id intPRIMARYKEYIDENTITY,@#@TypeId tinyint,@#@TypeName varchar(30)@#@)@#@GO@#@4.2数据库的连接@#@在该系统中数据库的连接使用ADOData控件。

@#@将ADOData控件、DataGrid控件、DataCombo控件和DataList控件添加到工程中,在工程中添加类ADoConn,连接字符串中“Database=Hospital”。

@#@在类CDataGrid中添加成员函数GetItem(),用于从DataGrid表格中读取数据。

@#@在对话框中添加的ADOData控件如图4.1所示。

@#@@#@右键单击ADOData控件,打开控件属性窗口,设置连接属性和身份认证属性,分别如图4.2和图4.3所示。

@#@@#@4.3系统功能模块设置@#@

(1).设计科室信息管理对话框@#@科室信息管理对话框可以用来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科室信息。

@#@添加一个对话框,将其ID设置为IDD_DEPT_DIALOG。

@#@控件设置和属性见表4-1.@#@表4-1对话框IDD_DEPT_DIALOG中的空间及其属性@#@控件ID属性@#@属性@#@属性值/说明@#@IDC_EDIT1@#@用于编辑科室名称@#@IDC_ADD_BUTTON@#@Caption@#@添加@#@IDC_MODI_BUTTON@#@Caption@#@修改@#@IDC_DEL_BUTTON@#@Caption@#@删除@#@IDCANCEL@#@Caption@#@返回@#@IDC_ADODC1@#@ConnectionString@#@Provider=SQLOLEDB.1;@#@IntegratedSecurity=SSPI;@#@PersistSecurityInfo=False;@#@UserID=sa;@#@InitialCatalog=Hospital;@#@DataSource=5B41B73D460A40A@#@Visible@#@取消@#@CommandType@#@8—UnknownCommandType@#@Password@#@sa@#@UserName@#@sa@#@RecordSourse@#@SELECT*FROMBaseTypeWhereTypeId=1@#@IDC_DATALIST1@#@RowSource@#@IDC_ADODC!

@#@@#@BoundColumn@#@Id@#@ListField@#@TypeName@#@对话框的布局如图4.3所示。

@#@@#@4.4运用触发图4.3对话框IDD_DEPT_DIALOG的布局@#@打开ClassWizard窗口,为对话框IDD_DEPT_DIALOG创建类CDeptDlg。

@#@单击“MemberViriable”选项卡,控件成员变量的设置见表4-2。

@#@@#@表4-2控件成员变量的设置@#@控件ID@#@类型@#@成员变量名@#@IDC_ADODC1@#@CAdodc@#@m_Adodc@#@IDC_DATALIST1@#@CDataList@#@m_DataList@#@IDC_EDIT1@#@CString@#@m_DeptName@#@对话框启动时,程序将自动根据Adodc控件设置的记录源读取科室信息,并将科室名称显示在DataList控件中。

@#@@#@当用户单击DataList控件时,将执行OnClickDataList()函数,程序将从DataList控件中读取科室名称和可是编号信息,并将科室名称显示在右侧的编辑框中。

@#@@#@当用户单击“添加”按钮时,将执行OnAddButton()函数;@#@当用户单击“修改”按钮时,将执行OnEditButton()函数,在保存数据之前,程序要判断科室名称是否为空以及是否选择了要修改的科室记录;@#@当用户单击“删除”按钮时,将执行OnDeltButton()函数,在删除数据之前,程序将调用MessageBox()函数打开一个包含“是”和“否”按钮的对话框,提示用户确认是否删除数据。

@#@@#@5总结@#@经过这些天的努力,本次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对数据库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数据库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上机实践。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组织数据及编写程序的能力,培养了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

@#@这次课程设计同样提高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并对SQLSERVER2000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由于我的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在程序中还存在很多缺陷。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的知识得到了很大提高,经验也更加丰富。

@#@今后我会更多的学习编程技巧,不断的提高程@#@参考文献@#@[1]申时凯,戴祖诚等数据库原理与技术(SQLserver2005).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郑阿奇等SQLserver实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i:

4;s:

25641: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txt跌倒了,爬起来再哭~~~低调!

@#@才是最牛B的炫耀!

@#@!

@#@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

@#@真不好意思,让您贱笑了。

@#@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一.数控机床的分类@#@1.1按加工工艺方法分类@#@1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与传统的车、铣、钻、磨、齿轮加工相对应的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钻床、数控磨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等。

@#@尽管这些数控机床在加工工艺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别,具体的控制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机床的动作和运动都是数字化控制的,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

@#@@#@在普通数控机床加装一个刀库和换刀装置就成为数控加工中心机床。

@#@加工中心机床进一步提高了普通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例如铣、镗、钻加工中心,它是在数控铣床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容量较大的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形成的,工件一次装夹后,可以对箱体零件的四面甚至五面大部分加工工序进行铣、镗、钻、扩、铰以及攻螺纹等多工序加工,特别适合箱体类零件的加工。

@#@加工中心机床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工件多次安装造成的定位误差,减少了机床的台数和占地面积,缩短了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2特种加工类数控机床@#@除了切削加工数控机床以外,数控技术也大量用于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等离子弧切割机床、数控火焰切割机床以及数控激光加工机床等。

@#@@#@3板材加工数控机床@#@常见的应用于金属板材加工的数控机床有数控压力机、数控剪板机和数控折弯机等。

@#@@#@近年来,其它机械设备中也大量采用了数控技术,如数控多坐标测量机、自动绘图机及工业机器人等@#@1.2按控制控制运动轨迹分类@#@1点位控制数控机床@#@位置的精确定位,在移动和定位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加工。

@#@机床数控系统只控制行程终点的坐标值,不控制点与点之间的运动轨迹,因此几个坐标轴之间的运动无任何联系。

@#@可以几个坐标同时向目标点运动,也可以各个坐标单独依次运动。

@#@@#@这类数控机床主要有数控坐标镗床、数控钻床、数控冲床、数控点焊机等。

@#@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称为点位数控装置。

@#@@#@2直线控制数控机床@#@直线控制数控机床可控制刀具或工作台以适当的进给速度,沿着平行于坐标轴的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和切削加工,进给速度根据切削条件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直线控制的简易数控车床,只有两个坐标轴,可加工阶梯轴。

@#@直线控制的数控铣床,有三个坐标轴,可用于平面的铣削加工。

@#@现代组合机床采用数控进给伺服系统,驱动动力头带有多轴箱的轴向进给进行钻镗加工,它也可算是一种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数控镗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它的各个坐标方向的进给运动的速度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兼有点位和直线控制加工的功能,这类机床应该称为点位/直线控制的数控机床。

@#@@#@3轮廓控制数控机床@#@轮廓控制数控机床能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运动的位移及速度进行连续相关的控制,使合成的平面或空间的运动轨迹能满足零件轮廓的要求。

@#@它不仅能控制机床移动部件的起点与终点坐标,而且能控制整个加工轮廓每一点的速度和位移,将工件加工成要求的轮廓形状。

@#@@#@常用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就是典型的轮廓控制数控机床。

@#@数控火焰切割机、电火花加工机床以及数控绘图机等也采用了轮廓控制系统。

@#@轮廓控制系统的结构要比点位/直线控系统更为复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插补运算,然后进行相应的速度与位移控制。

@#@@#@现在计算机数控装置的控制功能均由软件实现,增加轮廓控制功能不会带来成本的增加。

@#@因此,除少数专用控制系统外,现代计算机数控装置都具有轮廓控制功能。

@#@@#@1.3按驱动装置的特点分@#@1开环控制数控机床@#@这类控制的数控机床是其控制系统没有位置检测元件,伺服驱动部件通常为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或混合式伺服步进电动机。

@#@数控系统每发出一个进给指令,经驱动电路功率放大后,驱动步进电机旋转一个角度,再经过齿轮减速装置带动丝杠旋转,通过丝杠螺母机构转换为移动部件的直线位移。

@#@移动部件的移动速度与位移量是由输入脉冲的频率与脉冲数所决定的。

@#@此类数控机床的信息流是单向的,即进给脉冲发出去后,实际移动值不再反馈回来,所以称为开环控制数控机床。

@#@@#@开环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但是,系统对移动部件的实际位移量不进行监测,也不能进行误差校正。

@#@因此,步进电动机的失步、步距角误差、齿轮与丝杠等传动误差都将影响被加工零件的精度。

@#@开环控制系统仅适用于加工精度要求不很高的中小型数控机床,特别是简易经济型数控机床。

@#@@#@2闭环控制数控机床@#@接对工作台的实际位移进行检测,将测量的实际位移值反馈到数控装置中,与输入的指令位移值进行比较,用差值对机床进行控制,使移动部件按照实际需要的位移量运动,最终实现移动部件的精确运动和定位。

@#@从理论上讲,闭环系统的运动精度主要取决于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也与传动链的误差无关,因此其控制精度高。

@#@图1-3所示的为闭环控制数控机床的系统框图。

@#@图中A为速度传感器、C为直线位移传感器。

@#@当位移指令值发送到位置比较电路时,若工作台没有移动,则没有反馈量,指令值使得伺服电动机转动,通过A将速度反馈信号送到速度控制电路,通过C将工作台实际位移量反馈回去,在位置比较电路中与位移指令值相比较,用比较后得到的差值进行位置控制,直至差值为零时为止。

@#@这类控制的数控机床,因把机床工作台纳入了控制环节,故称为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闭环控制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高,但调试和维修都较困难,系统复杂,成本高。

@#@@#@3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是在伺服电动机的轴或数控机床的传动丝杠上装有角位移电流检测装置(如光电编码器等),通过检测丝杠的转角间接地检测移动部件的实际位移,然后反馈到数控装置中去,并对误差进行修正。

@#@通过测速元件A和光电编码盘B可间接检测出伺服电动机的转速,从而推算出工作台的实际位移量,将此值与指令值进行比较,用差值来实现控制。

@#@由于工作台没有包括在控制回路中,因而称为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半闭环控制数控系统的调试比较方便,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目前大多将角度检测装置和伺服电动机设计成一体,这样,使结构更加紧凑。

@#@@#@4混合控制数控机床@#@将以上三类数控机床的特点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混合控制数控机床。

@#@混合控制数控机床特别适用于大型或重型数控机床,因为大型或重型数控机床需要较高的进给速度与相当高的精度,其传动链惯量与力矩大,如果只采用全闭环控制,机床传动链和工作台全部置于控制闭环中,闭环调试比较复杂。

@#@混合控制系统又分为两种形式:

@#@@#@

(1)开环补偿型。

@#@它的基本控制选用步进电动机的开环伺服机构,另外附加一个校正电路。

@#@用装在工作台的直线位移测量元件的反馈信号校正机械系统的误差。

@#@@#@

(2)半闭环补偿型。

@#@它是用半闭环控制方式取得高精度控制,再用装在工作台上的直线位移测量元件实现全闭环修正,以获得高速度与高精度的统一。

@#@其中A是速度测量元件(如测速发电机),B是角度测量元件,C是直线位移测量元件。

@#@@#@二.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1零件图工艺分析@#@该零件表面由圆柱、圆锥、顺圆弧、逆圆弧及螺纹等表面组成。

@#@其中多个直径尺寸有较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机器人;@#@球面Sφ50?

@#@的尺寸公差还兼有控制该球面形状(线轮廓)误差的作用。

@#@尺寸标注完整,轮廓描述清楚。

@#@零件材料为45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可采用以下几点工艺措施。

@#@@#@①对图样上给定的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因其公差数值较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平均值,而全部取其基本尺寸即可。

@#@@#@②在轮廓曲线上,有三处为圆弧,其中两处为既过象限又改变进给方向的轮廓曲线,因此在加工时应进行机械间隙补偿,以保证轮廓曲线的准确性。

@#@@#@③为便于装夹,坯件左端应预先车出夹持部分(双点画线部分),右端面也应先粗车出并钻好中心孔。

@#@毛坯选φ60?

@#@棒料。

@#@@#@2选择设备@#@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外形和材料等条件,选用TND360数控车床。

@#@@#@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①定位基准确定坯料轴线和左端大端面(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②装夹方法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定心夹紧,右端采用活动顶尖支承的装夹方式。

@#@@#@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加工顺序按由粗到精、由近到远(由右到左)的原则确定。

@#@即先从右到左进行粗车(留0.25?

@#@精车余量),然后从右到左进行精车,最后车削螺纹。

@#@@#@TND360数控车床具有粗车循环和车螺纹循环功能,只要正确使用编程指令,机床数控系统就会自动确定其进给路线,因此,该零件的粗车循环和车螺纹循环不需要人为确定其进给路线(但精车的进给路线需要人为确定)。

@#@该零件从右到左沿零件表面轮廓精车进给,如图2所示。

@#@@#@图2精车轮廓进给路线@#@5刀具选择@#@①选用φ5?

@#@中心钻钻削中心孔。

@#@@#@②粗车及平端面选用900硬质合金右偏刀,为防止副后刀面与工件轮廓干涉(可用作图法检验),副偏角不宜太小,选κ=350。

@#@@#@③精车选用900硬质合金右偏刀,车螺纹选用硬质合金600外螺纹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应小于轮廓最小圆角半径,取rε=0.15~0.2?

@#@。

@#@@#@将所选定的刀具参数填入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中(见表1),以便编程和操作管理。

@#@@#@表1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产品名称或代号@#@×@#@×@#@×@#@@#@零件名称@#@典型轴@#@零件图号@#@×@#@×@#@×@#@@#@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备注@#@1@#@T01@#@φ5中心钻@#@1@#@钻φ5mm中心孔@#@2@#@T02@#@硬质合金900外圆车刀@#@1@#@车端面及粗车轮廓@#@右偏刀@#@2@#@T03@#@硬质合金900外圆车刀@#@1@#@精车轮廓@#@右偏刀@#@3@#@T04@#@硬质合金600外螺纹车刀@#@1@#@车螺纹@#@编制@#@×@#@×@#@×@#@@#@审核@#@×@#@×@#@×@#@@#@批准@#@×@#@×@#@×@#@@#@共页@#@第页@#@6切削用量选择@#@①背吃刀量的选择轮廓粗车循环时选ap=3?

@#@,精车ap=0.25?

@#@;@#@螺纹粗车时选ap=0.4?

@#@,逐刀减少,精车ap=0.1?

@#@。

@#@@#@②主轴转速的选择车直线和圆弧时,选粗车切削速度vc=90m/min、精车切削速度vc=120m/min,然后利用公式vc=πdn/1000计算主轴转速n(粗车直径D=60?

@#@,精车工件直径取平均值):

@#@粗车500r/min、精车1200r/min。

@#@车螺纹时,参照式(5-1)计算主轴转速n=320r/min.@#@③进给速度的选择选择粗车、精车每转进给量,再根据加工的实际情况确定粗车每转进给量为0.4?

@#@/r,micromotor,精车每转进给量为0.15?

@#@/r,最后根据公式vf=nf计算粗车、精车进给速度分别为200?

@#@/min和180?

@#@/min。

@#@@#@综合前面分析的各项内容,并将其填入表2所示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此表是编制加工程序的主要依据和操作人员配合数控程序进行数控加工的指导性文件。

@#@主要内容包括:

@#@工步顺序、工步内容、各工步所用的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表2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单位名称@#@×@#@×@#@×@#@@#@产品名称或代号@#@零件名称@#@零件图号@#@×@#@×@#@×@#@@#@典型轴@#@×@#@×@#@×@#@@#@工序号@#@程序编号@#@夹具名称@#@使用设备@#@车间@#@001@#@×@#@×@#@×@#@@#@三爪卡盘和活动顶尖@#@TND360数控车床@#@工步号@#@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mm@#@主轴转速@#@/r.m-1@#@进给速度@#@/mm.m-1@#@背吃刀量/mm@#@备注@#@1@#@平端面@#@T02@#@25×@#@25@#@500@#@手动@#@2@#@钻中心孔@#@T01@#@φ5@#@950@#@手动@#@3@#@粗车轮廓@#@T02@#@25×@#@25@#@500@#@200@#@7零件精加工工序@#@N0010G50X150.0Z200.0;@#@@#@N0020G00X60.0Z1.0S320T0202M08M03;@#@@#@N0030G71P0040Q0050U1.0W0.5D4.0;@#@@#@N0040G00X24.0S320;@#@@#@G00X24.0S320;@#@@#@G01X29.85W─2.925F0.15;@#@@#@W─16.15;@#@@#@X26.0.W─1.925;@#@@#@W─5;@#@@#@X36.0W─10.0;@#@@#@W─10.0;@#@@#@G02X30.0Z─9.0I12.0K─9.0;@#@@#@G02X40.0Z─69.0I20.0K─15.0;@#@@#@G03X40.0Z─99.0I─20.0K─15.0;@#@@#@G02X34.0Z─108.0I12.0K─9.0;@#@@#@G01W─5.0;@#@@#@X56.0W─41.0;@#@@#@N0050W─11.0;@#@@#@N0055G00X150.0Z200.0M05T0200M09;@#@@#@N0056T0303M08M03;@#@@#@N0060G70P0040Q0050;@#@@#@N0070G00X150.0Z200.0M05T0300M09;@#@@#@N0080T0404S320M03M08;@#@@#@N0090G00X36.0Z3.0;@#@@#@N0100G92X29.05Z─22.0F3.0;@#@@#@N0110X29.05;@#@@#@N0120X28.75;@#@@#@N0130X28.45;@#@@#@N0140X28.25;@#@@#@N0150X28.05;@#@@#@N0155X28.05;@#@@#@N0160G00X36.0Z4.5;@#@@#@N0170G92X29.45Z─22.0F3.0;@#@@#@N0180X29.05;@#@@#@N0190X28.75;@#@@#@N0200X28.45;@#@@#@N0210X28.25;@#@@#@N0210X28.05;@#@@#@N0220X28.05;@#@@#@N0230G00X150.0Z200.0T0400M05M09;@#@@#@N0240M30;@#@@#@我们不仅要学会做,机械传动系统,而且还要做得更好,注意和改正工作中的问题:

@#@@#@三.数控机床零件加工前的准备@#@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不少职业技术学校相继开设了数控技术方面的专业。

@#@我校也于去年购置了两台经济型数控车床和一台数控床身铣床并配置华兴数控仿真软件(机床数控系统是南京华兴数控操作系统)以满足数控教学的要求。

@#@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深感要做好数控机床操作,零件加工前的准备工作相当重要。

@#@@#@1、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写及校验@#@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不管数控机床使用的是何种操作系统,必须要有与数控机床相适应的数控加工程序。

@#@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零件图自行编制加工程序。

@#@在编写加工程序的时候先分析零件图,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来分析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加工步骤,合理选择加工中每一道工序中要使用的刀具以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参数,并进行与数控加工程序相关的数学处理。

@#@在数学处理时会出现一些繁琐的坐标计算问题,为简化计算和缩短计算时间,我们让学生在计算机模拟房内利用AutoCAD软件先绘制零件图,再利用AutoCAD软件的查询命令予以解决并记下数据。

@#@通过工艺分析与数学计算,再根据所确定的工艺路线与零件加工步骤来编写程序。

@#@在编写完数控加工程序之后,利用数控机床制造商提供的配套数控仿真教学软件在计算机模拟室进行反复校验和仿真模拟,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同时,对坐标数值、进给量、刀补值等参数进一步处理,以适应实际加工需要。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一般职业技术学校受经费等原因限制,数控机床数量较少,学生要同时上数控机床校验不太可能,况且时间拖得长不利于教学。

@#@另一方面,通过校验还可以使学生在数控机床操作之前熟悉数控加工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为下一步的数控机床操作打好基础。

@#@最后,教师对每个学生编制的加工程序做全面细致的审核,确定最终加工程序。

@#@教师审核的内容主要是程序结构的合理性、走刀线路、主轴转速、进给量、吃刀深度以及刀具的选择等,在审核的同时为学生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修改,不改会造成什么后果,程序确定之后,及时将程序记下以备操作。

@#@@#@2、加工材料及刀具、夹具的准备@#@程序准备仅仅是第一步,程序校验通过以后,接下来就是加工材料及刀具和夹具的准备。

@#@这一步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数控操作的最终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认真做好。

@#@@#@目前,职业技术学校供数控机床操作教学用的材料主要是铝材、尼龙棒、钢材、石蜡、硬木砧板等,选用的材料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数控操作教学的要求,同时要考虑经济性。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铝和石蜡作为车床和铣床的加工材料。

@#@刀具的选择则要根据被加工材料的表面形状、材质等来选择,由于我们所选用的这些材料没有很高的硬度,故对刀具无特别要求,选用普通刀具即可。

@#@但在加工时由于零件的形状和技术要求不同,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刀具来加工,例如加工三角形螺纹要选择三角螺纹车刀,加工圆弧则要选择圆弧到或者是尖刀来进行加工等,合理的选择加工刀具是加工好零件的基本保证。

@#@夹具的选择比较简单,如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铝棒和石蜡棒,铝棒和石蜡棒直接由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即可;@#@而在铣床上加工时,只要按普通铣床的要求,用压板将铝或石蜡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或机用平口钳夹紧就可以了,夹紧力的控制以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发生移动为宜。

@#@@#@但是在实际数控机床加工应用中,要综合考虑数控机床的技术要求、夹具的特点、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正确选用刀具和夹具,而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把石蜡材料看成是金属材料来进行加工,用加工金属材料的切削参数来加工石蜡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合理分配加工余量,将粗加工和精加工进行区分。

@#@通过以上做法,加工出的工件符合图纸要求,效果良好,达到了数控机床操作的目的。

@#@@#@3、数控机床的调整与对刀@#@数控加工程序编写完和零件材料准备好以及选择了恰当的刀具后,要对数控机床进行调整、润滑、检查等工作,确保数控机床的性能。

@#@然后再进行对刀,使数控机床上每一把刀具的刀位点在刀架转位后或换刀后,每把刀的刀位点的位置都重合在同一点。

@#@在对刀完成后即进行零件的试加工,以检验程序与对刀的精确性,如果试加工的零件的尺寸精度与形位公差不符合图纸要求,则要进行刀具偏差的微量修调,然后再进行试加工,一直到所加工的零件符合图纸要求。

@#@通过试加工以后,就可以对该零件进行批量加工了。

@#@一个数控加工的零件是否合格,数控机床的对刀起到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所加工的零件是否合格的基本保证是对刀要准确。

@#@@#@4、安全教育工作@#@时时不忘安全,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

@#@针对机械加工的特点,在操作前进行安全教育是重要的。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数控实验室管理制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我们还以一些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伤亡的典型案例来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和细心,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上机前我们还将数控机床操作步骤以讲义的形式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细心领会和掌握,学生在数控机床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要求去做,确保不发生过安全事故。

@#@@#@四.我国数控系统的发展史@#@1.我国从1958年起,由一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少数机床厂起步进行数控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由于受到当时国产minigearbox元器件水平低,部门经济等的制约,未能取得较大的发展。

@#@@#@2.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数控技术才逐步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经过“六五"@#@(81----85年)的引进国外技术,“七五”(86------90年)的消化吸收和“八五”(91~一-95年)国家组织的科技攻关,才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当时通过国家攻关验收和鉴定的产品包括北京珠峰公司的中华I型,华中数控公司的华中I型和沈阳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蓝天I型,以及其他通过“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测试中心”测试合格的国产数控系统如南京四开公司的产品。

@#@@#@3.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机床厂从传统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

@#@但总的来说,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不佳,所以在90年代初期面临国家经济由计划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调整,经历了几年最困难的萧条时期,那时生产能力降到50%,库存超过4个月。

@#@从1995年“九五”以后国家从扩大内需启动机床市场,加强限制进口数控设备的审批,投资重点支持关键数控系统、设备、技术攻关,对数控设备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1999年以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四

(2).数控车的工艺和工装削@#@数控车床加工的工艺与普通车床的加工工艺类似,但由于数控车床是一次装夹,连续自动加工完成所有车削工序,因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对于高效率的金属切削加工来说,被加工材料、切削工具、切削条件是三大要素。

@#@这些决定着加工时间、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

@#@经济有效的加工方式必然是合理的选择了切削条件。

@#@@#@切削条件的三要素:

@#@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深直接引起刀具的损伤。

@#@伴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刀尖温度会上升,会产生机械的、化学的、热的磨损。

@#@切削速度提高20%,刀具寿命会减少1/2。

@#@@#@进给条件与刀具后面磨损关系在极小的范围内产生。

@#@但进给量大,切削温度上升,后面磨损大。

@#@它比切削速度对刀具的影响小。

@#@切深对刀具的影响虽然没有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大,但在微小切深切削时,被切削材料产生硬化层,同样会影响刀具的寿命。

@#@@#@用户要根据被加工的材料、硬度、切削状态、材料种类、进给量、切深等选择使用的切削速度。

@#@@#@最适合的加工条件的选定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选定的。

@#@有规则的、稳定的磨损达到寿命才是理想的条件。

@#@@#@然而,在实际作业中,刀具寿命的选择与刀具磨损、被加工尺寸变化、表面质量、切削噪声、加工热量等有关。

@#@在确定加工条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对于不锈钢和耐热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来说,可以采用冷却剂或选用刚性好的刀刃。

@#@@#@2.合理选择刀具@#@1)粗车时,要选强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便满足粗车时大背吃刀量、大进给量的要求。

@#@@#@2)精车时,要选精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保证加工精度的要求。

@#@@#@3)为减少换刀时间和方便对刀,应尽量采用机夹刀和机夹刀片。

@#@@#@3.合理选择夹具@#@1)尽量选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避免采用专用夹具;@#@@#@2)零件定位基准重合,以减少定位误差。

@#@@#@4.确定加工路线@#@加工路线是指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零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

@#@@#@1)应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2)应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

@#@@#@5.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的联系@#@目前,在数控车床还未达到普及使用的条件下,一般应把毛坯上过多的余量,特别是含有锻、铸硬皮层的余量安排在普通车床上加工。

@#@如必须用数控车床加工时,则需注意程序的灵活安排。

@#@@#@6.夹具安装";i:

5;s:

26625:

"@#@第一章绪论@#@1、数控加工的特点?

@#@@#@答1.可以加工具有复杂型面的工件2.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3.生产效率高4.改善劳动条件5.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现代化:

@#@@#@2、数控加工的对象@#@答1.几何形状复杂的工件2.新产品的工件3.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工件4.需要多道工序的工件5.原材料特别贵重的工件@#@3、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Control)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现在又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numericalcontrol,CNC)@#@4、数控系统一般由控制介质、输入装置、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执行部件和测量反馈装置组成。

@#@@#@5、控制介质概念:

@#@――数控设备工作时,不需要操作者直接进行手工加工,但设备必须按操作者的意图进行工作,这就必须在操作者与设备间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的中间媒介物称为控制介质,也称为信息载体,它可以是(穿孔带、穿孔卡、磁带、软磁盘)@#@6、输入装置的作用--是将控制介质上的程序代码变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传送并存入数控装置中。

@#@输入装置可以是(光电读带机、录音机或软盘驱动器)@#@7、数控装置--是数控设备的核心,它接受输入装置送来的脉冲信号,经过数控装置的控制软件和逻辑电路进行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然后将各种信息指令输出给伺服系统使设备各部分进行规范有序的动作。

@#@@#@8、强电控制装置--介于数控装置与被控设备之间,主要作用是接收数控装置输出的主运动变速、刀具选择交换、辅助装置动作等指令信号,经过必要的编译、逻辑判断和功率放大后,直接驱动相应的电器、液压、气动和机械部件等,完成指令所规定的各种动作。

@#@@#@9、伺服系统(包括伺服驱动电路和伺服驱动元件,它们与执行部件上的机械部件组成数控设备的进给系统)作用:

@#@把数控装置发来的速度和位移指令转换成执行部件的进给速度、方向和位移。

@#@@#@10、脉冲当量--相对于每一个脉冲信号,执行部件都有一个相应的位移量。

@#@其值越小,加工精度就越高。

@#@@#@11、数控系统的精度与速度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12、执行部件--伺服系统的执行部件主要有功率步进电动机、电液脉冲马达、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等,其作用是将电控信号的变化转换成电动机输出轴的角速度和角位移的变化,从而带动执行部件进给运动。

@#@@#@13、数控系统按数控装置类型分类分为硬件逻辑数控系统(NC)和计算机数控系统(CNC)@#@14、数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分类:

@#@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直线控制系统、轮廓控制系统。

@#@@#@15、点位控制系统--加工移动部件只能实现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精确移动,在移动和定位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加工,而且移动部件的运动路线并不影响加工精度。

@#@@#@16、采用点位控制系统的主要有数控坐标镗床、数控钻床、数控冲床、数控点焊机及数控弯管机。

@#@@#@17、点位直线控制系统--加工移动部件不仅要实现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精确移动,而且能实现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切削加工运动及沿与坐标轴成45度的斜线进行切削加工,但不能沿任意斜率的直线进行切削加工。

@#@@#@18、数控系统按控制方式分类和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

@#@数控系统按控制方式分类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由于没有反馈装置,步距误差及机械部件的传动误差不能进行校正补偿,所以控制精度较低。

@#@但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成本低、价格低廉、使用维修方便。

@#@半闭环控制系统由于采用的角位移检测装置比直线位移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能好、价格便宜且精度高于开环控制系统,但机械传动装置的误差未包含在反馈系统中,故控制精度不算很高。

@#@闭环控制系统采用直接测量装置,且机械传动误差给予补偿,因此控制精度高,但价格贵、稳定性差。

@#@@#@19、数控系统按功能水平分类分高档数控系统、中档数控系统、低档数控系统@#@20、按用途分类:

@#@金属切削类数控系统、金属成形类数控设备、数控特种加工设备。

@#@@#@21、概念(FMS、FMC、CIMS、CAD、CAE、CAPP、CAM)@#@22、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答:

@#@1、高速化、高精度2、高可靠性3、多功能、4、智能化5、复合化@#@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1、工艺设计--是指对工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前期工艺准备工作,它必须在程序编制工作以前完成。

@#@@#@2、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内容有那些?

@#@@#@答:

@#@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加工内容、数控加工的工艺性分析、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数控加工工序设计、数控加工专用技术文件的编写。

@#@@#@3、工艺考虑不周影响数控机床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及加工成本的重要因素。

@#@@#@4、数控工艺特点(1、工艺详细2、工序集中)@#@5、不适合数控加工的内容:

@#@@#@答:

@#@

(1)占机时间长的加工内容

(2)加工部位分散(数控坐标轴不够)(3)按样板而非公式加工的曲面轮廓@#@6、对刀点--通过对刀确定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基准点,一般在加工中是刀具相对零件运动的起点,又称起刀点,也就是程序运行的起点。

@#@对刀点选定后,便确定了机床坐标系统和零件坐标系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7、对刀点的选择原则?

@#@@#@答:

@#@1、所选的对刀点应使程序编制简单2、对刀点应选择在容易找正、便于确定零件加工原点的位置3、对刀点应选在加工时检验方便、可靠的位置4、对刀点的选择应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5、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8、数控加工采用工序集中原则,应尽量一次安装完成零件所有待加工面的加工。

@#@应尽量采用通用夹具或组合夹具,必要时才设计专用夹具。

@#@@#@9、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

@#@@#@答1.以一次安装、加工作为一道工序。

@#@2、以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内容划分3、以加工部位划分工序4、以粗精加工划分工序。

@#@@#@10、数控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

@#@@#@答:

@#@1、上道工序的加工一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

@#@2、先进行内腔加工,后进行外形加工3、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加工或用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连续加工,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换刀次数与挪动压板次数。

@#@@#@11、走刀路线--指刀具在整个加工工序中的运动轨迹,它不但包括工步的内容,也反映了工步顺序。

@#@@#@12、确定走刀路线的注意事项:

@#@1、寻求最短加工路线2、最终轮廓一次走刀完成3、选择切入、切出方向(切向切入切出)4、选择使工件在加工后变形小的路线@#@13、确定定位和夹紧方案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做到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与编程计算基准的统一2、尽量将工序集中,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装夹后能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3、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时间长的装夹方案4、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工件刚度较好的部位。

@#@@#@14、刀位点:

@#@平头立铣刀、端铣刀类刀具,刀位点在它们的底面中心;@#@对钻头,刀位点在钻尖;@#@对球头铣刀,刀位点在球心;@#@对车刀、镗刀类刀具,刀位点为其刀尖。

@#@@#@15、换刀点--是指为避免换刀时碰伤零件、刀具或夹具的位置@#@16、高效率的金属切削机床考虑的三大要素是:

@#@被切削材料、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

@#@@#@17、切削三要素是:

@#@主轴转速、进给量、背吃刀量。

@#@@#@18、数控加工技术文件有那些?

@#@@#@答:

@#@数控编程任务书、工件安装和原点设定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数控刀具卡片。

@#@@#@19、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答:

@#@1、足够的强度与刚度2、高的刀具耐用度3、高的可靠性4、较高的精度5、可靠的断屑6、能够快速更换刀具。

@#@@#@20、回转型刀具的组成(主轴刀柄、中间接杆、适用刀具)@#@21、常用刀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涂层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氮化硼)@#@22、数控机床最主要的参数是(坐标轴的行程)@#@23、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机床因素和工艺因素)。

@#@在机床因素中,主要有主轴回转精度、导轨导向精度、各坐标轴间的相互位置精度、机床的热变形等。

@#@@#@24、数控机床的功能包括(坐标轴数、联动轴数、辅助功能、数控系统功能选择)。

@#@选择机床时主要考虑(坐标轴数、联动轴数)。

@#@@#@25、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如环境温度、使用条件及使用方法等)数控机床维持无故障工作的能力。

@#@@#@26、平均无故障时间--是指一台数控机床在使用中两次故障间隔的平均时间,即数控机床在寿命范围内总工作时间和总故障次数之比。

@#@@#@27、平均修复时间--是指数控机床从出现故障开始直到能正常使用所用的平均修复时间。

@#@@#@28、有效度--是指一台可维修的机床,在某一段时间内,维持其性能的概率。

@#@@#@第3章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1、数控加工程序--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图样、技术要求及其工艺要求等切削加工的必要信息,按照具体数控系统规定的指令和格式,编制出的加工指令序列@#@2、数控程序编制(数控编程)--从零件图的分析到制成数控加工程序单的全部过程。

@#@@#@3、数控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答:

@#@分析零件图样、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制数控程序、输入数控系统、程序检验、首件试切削。

@#@@#@4、程序检验的方法(空走刀方式检验、模拟软件进行模拟、用石蜡、木材等易切削材料进行试切、在具有图形显示功能和动态模拟功能的机床上进行图形模拟刀具轨迹)@#@5、程序检验只能检查运动正确与否,不能检查由于刀具调整不当或数学处理误差而造成的加工精度超出图样技术要求。

@#@因此首件试切削的目的:

@#@检验加工精度。

@#@@#@6、数控编程方法(手工编程、自动编程、CAD/CAM编程)@#@7、标准规定工件是静止的,而刀具相对于静止的工件运动;@#@并且,以刀具远离工件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8、标准规定(数控机床的坐标系采用右手定则的笛卡儿坐标系,旋转轴的正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9、刀具半径补偿--垂直于刀具轨迹的位移,用来修正实际的刀具半径与编程的刀具半径的差异@#@10、插补--机床数控系统依照一定方法确定刀具运动轨迹的过程。

@#@即在已知曲线上的某些数据,按照某种算法计算已知点之间的中间点的方法,也称为“数据点的密化”。

@#@@#@11、坐标轴的确定(先确定Z轴,再确定X轴,最后确定Y轴)@#@12、机床坐标系统--以机床原点为坐标原点建立起来的X,Z轴直角坐标系称为机床坐标系。

@#@它是机床固有的坐标系,在出厂前已经调整好,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用户随意变动。

@#@@#@13、工件坐标系--是编程人员根据零件图及加工工艺等建立的坐标系,其各轴应与所使用的数控机床相应的坐标轴平等。

@#@@#@14、绝对坐标系--刀具运动轨迹的坐标值均是以固定的坐标原点为基准来计量的坐标系。

@#@@#@15、基点--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零件轮廓上各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坐标、两几何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称为基点。

@#@@#@16、节点--逼近非圆曲线的若干个直线段或圆弧段的交点或切点称为节点。

@#@@#@17、模态指令(续效指令)--是指在某一段程序应用后可以一直保持有效状态,直到撤销这些指令;@#@@#@18、非模态指令(非续效指令)--是指单段有效指令,仅在编入的程序段中有效。

@#@@#@19、熟练掌握指令意义(G02-R的正负问题、G03、G17、G18、G19、G90、G91、G40、G41、G42、G43、G44)M00与M01、M02与M30的区别。

@#@M03、M04、M05、M06、M07-09、M98、M99的意义。

@#@@#@20、数控机床在切削圆锥面或圆弧面时,须进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21、孔加工固定循环程序格式中G98(加工完成后返回初始点)G99(加工完成后返回参考平面)@#@第4章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1、插补器--完成插补工作的装置称为插补器。

@#@(硬件插补器与软件插补器的区别?

@#@)@#@2、插补的分类(基准脉冲插补和数据采样插补)@#@3、基准脉冲插补又称为行程标量插补或脉冲增量插补。

@#@适用于以步进电动机为驱动装置的开环数控系统、闭环数控系统中粗精二级插补的精插补以及特定的经济型数控系统。

@#@@#@4、数据采样插补又称为时间标量插补或数字增量插补。

@#@适用于高精度数控系统。

@#@@#@5、掌握直线和圆弧的逐点比较法(重点)@#@第5章计算机数控装置@#@1、数控装置的功能--正确识别和解释数控加工程序,对解释结果进行各种数据计算和逻辑判断处理,完成各种输入输出任务。

@#@@#@2、数控装置将数控加工程序信息近两类控制量分别输出:

@#@一类是连续控制量,送往驱动控制装置;@#@另一类是离散的开关量,送往机床电器逻辑控制装置,控制机床各组成部分实现各种数控数控功能。

@#@@#@3、数控系统的硬件由(数控装置、输入/输出装置、驱动装置和机床电器逻辑控制装置)等组成。

@#@@#@4、常规CNC的硬件结构(1、总线式模块化结构2、以单板或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CNC3、基于通用计算机基础上开发的CNC)@#@5、多微处理CNC的典型结构是(共享总线结构、共享存储结构)@#@6、开放式CNC定义--@#@7、CNC系统任务包括管理(输入、I/O处理、显示、诊断)和控制(译码、刀补、速度处理、插补、位置控制)任务@#@8、实时多任务计算机系统最突出的特点:

@#@多任务并行处理和多重实时中断@#@9、并行处理的方法有(资源重复、时间重叠、资源分时共享)@#@10、常规CNC软件结构(中断型和前后台型)@#@第6章位置检测装置@#@1、检测元件是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是检测位移和速度,发送反馈信号,构成闭环控制。

@#@@#@2、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主要由检测系统的精度决定@#@3、分辨率--位移检测系统测量的最小位移量。

@#@@#@4、数控机床对检测元件的主要要求:

@#@@#@答:

@#@1、高可靠性2、高抗干扰性3、满足精度与速度要求;@#@4、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机床运行环境;@#@5、成本低。

@#@@#@5、位移检测装置的分类:

@#@(1、对机床的直线位移采用直线型检测元件测量称为直接测量。

@#@其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测量元件的精度,不受机床传动精度的影响。

@#@2、对机床的直线位移采用回转型检测元件测量称为间接测量。

@#@其测量精度取决于测量元件和机床传动链两者的精度。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常常需要对机床的传动误差进行补偿。

@#@)@#@6、旋转变压器又称同步分解器,它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有鉴相型和鉴幅型应用)@#@7、感应同步器分旋转式和直线式。

@#@由定尺和滑尺组成。

@#@定尺和滑尺之间有(0.25±@#@0.05mm)的气隙。

@#@@#@8、感应同步器的特点:

@#@@#@答:

@#@1精度高2、测量长度不受限制3对环境适应性强4维护简单、寿命长@#@9、脉冲编码器是一种光学式位置检测元件。

@#@特点:

@#@检测方式是非接触式的,无摩擦和磨损,驱动力小,响应速度快。

@#@按编码的方式,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值式。

@#@@#@10、光栅测量装置有长光栅和圆光栅,它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较快等优点。

@#@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

@#@@#@11、如何提高光栅的精度(1、增加线密度2、采用细分电路)@#@12、速度传感器分直线速度型和角速度型。

@#@@#@13、位置传感器分接触式和接近式。

@#@@#@第7章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1、伺服系统--指以位置和速度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是连接数控装置和机床本体的关键部分。

@#@@#@2、伺服系统、数控装置、机床本体并列为数控机床的三大组成部分。

@#@@#@3、按调节理论分类(开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半闭环伺服系统)@#@4、按使用的驱动元件分类(电液伺服系统、电气伺服系统)@#@5、按被控对象分类(进给伺服系统、主轴伺服系统)@#@6、伺服系统的组成(控制器、功率驱动装置、检测反馈装置和伺服电动机)@#@7、控制器有三大环构成(外环是位置环;@#@中环是速度环;@#@内环是电流环。

@#@)@#@8、数控机床对伺服系统的要求?

@#@@#@答1、调速范围要宽,低速转矩大2、精度要高3、快速响应并无超调4、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5、有足够的传动刚性,有较强的过载能力,电动机的惯量能与移动部件的惯量相匹配,能够频繁启停,以及可逆运行。

@#@@#@9、数控机床对主轴伺服系统的要求?

@#@@#@答1足够的输出功率2调速范围要宽3定位准停功能4速度精度高5响应时间短,具有四象限驱动能力。

@#@@#@10、步进电动机--是一种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

@#@工作台的位移量与进给脉冲数量成正比,进给速度与脉冲频率成正比。

@#@@#@11、步距角@#@12、脉冲当量(h为滚珠丝杠导程mm,i为齿轮传动比,)@#@13、步进电机转速@#@14、工作台的直线进给速度(mm/min)@#@15、提高步进伺服系统精度的措施?

@#@@#@答:

@#@1、传动间隙补偿2、螺距误差补偿3、细分线路@#@16、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1改变电枢外加电压2改变磁通量3改变电枢电路的电阻)@#@17、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调速方法(1改变磁极对数2改变转差率3变频调速)@#@18、主轴准停又称为主轴定向,是指当主轴停止时,能够准确停于某一固定位置。

@#@为人机械准停和电气准停。

@#@@#@19、电气准停分为磁传感器准停控制、编码器准停控制、数控系统准停控制。

@#@@#@卷号:

@#@A@#@数控技术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题分@#@10@#@40@#@20@#@10@#@10@#@10@#@100@#@得分@#@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数控机床由程序载体、输入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的机械部件构成。

@#@@#@2、机床坐标系最常用的是坐标系。

@#@@#@3、为防止机床强电系统和其它外界干扰通过I/O控制回路进入计算机,在控制计算机中,经常采用的输入和输出回路。

@#@@#@4、CNC控制软件的结构主要有前后台型和。

@#@@#@5、在加工中心类机床上,为了实现刀具在主轴上自动装卸与夹持,必须有刀具的自动夹紧装置以及等结构。

@#@@#@6、滚动导轨由于摩擦系数小,低速运动时,不易出现现象。

@#@@#@7、CNC系统中一般都具有直线和插补功能。

@#@@#@8、数控装置每输出一个脉冲给驱动装置,工作台相应地移动一段距离,此距离称为。

@#@@#@9、光栅式测量中,利用条纹实现了对输入信号(位移量)的脉冲信号转换。

@#@@#@10、步进电机是将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的电动机。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采用不同的伺服电机;@#@B、是否装有位置反馈系统;@#@@#@C、用不同的传感装置;@#@@#@2、以下代码中,不是模态代码。

@#@@#@A、G00 B、 G01 C、G92@#@3、在立式数控铣床上,(面对)工作台向左移动,坐标值变化是():

@#@@#@A、X增加 B、X减少 C、Y增加 @#@4、数控计算机和机床之间的信号通信要通过连接起来。

@#@@#@A、I/O接口B、MDI接口 C、PLC@#@5、用绝对坐标编程G90G01X10F100表示。

@#@@#@A、X方向进给到10,其它坐标不变;@#@@#@B、X方向进给10,其它坐标不变;@#@@#@C、X方向快进到100,其它坐标不变;@#@@#@6、滚珠丝杠副消除轴向间隙的目的主要是。

@#@@#@A、提高反向传动精度 B、提高进给传动精度 C、提高轴向刚度@#@7、莫尔条纹的间距对光栅栅距具有作用。

@#@@#@A、误差平均 B、放大 C、缩小@#@8、G00在指令机床运动时()。

@#@@#@A、允许刀具切削B、不允许刀具切削C、由用户事先规定@#@9、步进电机采用单双六拍通电方式时步距角要比单三拍通电方式。

@#@@#@A、增加一倍 B、减小一半 C、增加二倍@#@10、利用工件坐标系编程时,。

@#@@#@A、工件原点可位于机床任意位置;@#@B、工件坐标系必须与机床坐标系重合;@#@@#@C、工件可安装在工作台上任意合适位置;@#@@#@11、滚动导轨经过预紧,可以显著地提高。

@#@@#@A、耐磨性 B、刚度 C、摩擦力@#@12、步进电机通过改变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A、电压大小 B、电流大小C、脉冲频率 @#@13、闭环控制系统与半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在于。

@#@@#@A、采用的伺服电机不同;@#@B、采用的传感器不同;@#@C、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同;@#@@#@14、ISO标准规定,Z坐标为()。

@#@@#@A、平行于主轴轴线的坐标B、平行与工件装夹面的方向C、制造厂规定的方向@#@15、Z坐标的正方向是指()。

@#@@#@A、使工件尺寸增大的方向B、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C、刀具趋近工件的方向@#@16、在确定一个CNC机床的坐标系时,X、Y、Z坐标的确定顺序为()。

@#@@#@A、X、Y、ZB、Y、Z、XC、Z、X、Y@#@17、G41、G42指令是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其功能是使()。

@#@@#@A、刀具中心在工件轮廓的法向偏离一半径值@#@B、刀具中心在工件轮廓的运行方向偏离一半径值@#@C、刀尖沿工件轮廓的加工方向偏离一半径值@#@18、逐点比较法逼近直线或圆弧时,其逼近误差()。

@#@@#@A、不大于一个脉冲当量B、与进给速度和插补周期有关C、与切削速度有关@#@19、感应同步器在以鉴相方式工作时,其正弦余弦绕组的激磁电压的特点为()。

@#@@#@A、幅值、频率相同相位不同B、幅值、相位相同频率不同C、频率、相位相同幅值不同@#@20格来码的特点是()。

@#@@#@A、相邻两个数码之间只有一位变化B、编码顺序与数字的大小有关C、编码直观易于识别@#@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数控技术的优点有那些?

@#@@#@2、手工编程的步骤有哪些?

@#@@#@3、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有哪些?

@#@@#@4、常用的滚珠丝杠轴向间隙消除方法有哪些?

@#@@#@五、(20分)直线的起点坐标为O(0,0),终点坐标为A(5,3),试用逐点比较法进行插补,写出计算步骤,并画出插补轨迹。

@#@@#@六、(10分)编程加工图示图形的外轮廓,采用绝对坐标编程,圆弧编程I,J值用圆心相对于起点的写法,起刀点为O点,由A点开始逆时针加工,XY进给量为100mm/min,Z轴进给量30mm/min,主轴转速500r/min,加工深度为10mm,刀具直径5mm。

@#@并画出刀具中心的轨迹。

@#@@#@O@#@X@#@Y@#@10@#@20@#@30@#@40@#@10@#@20@#@30@#@A@#@图示为某数控工作台X方向的传动系统简图,已知电机为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转子的齿数为80,采用三相六拍的工作方式,丝杠螺距P=12mm,齿轮的齿数Z1=20,若要求该工作台X方向的脉冲当量,请求出被动齿轮Z2=?

@#@@#@第9页共16页@#@数控技术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题分@#@32@#@10@#@10@#@30@#@18@#@得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2分)@#@1、采用半径编程方法编写圆弧插补程序段时,当其圆弧所对圆心角____180度时,该半径R取负值@#@A、大于B、小于C、等于或大于D、等于或小于@#@2、圆弧加工指令G02/G03中I、K值用于规定_____@#@A、圆弧终点坐标B、圆心和起点坐标C、圆心相对坐标D、起点相对于圆心位置@#@3、S1000表示_______@#@A、主轴转速1000r/minB、主轴线速度1000mm/minC、进给速度1000r/minD、进给速度1000mm/min@#@4、相对编程是指_____@#@A、相对于加工起点位置进行编程B、相对于下一点的位置编程@#@C、相对于当前位置进行编程D、以方向正负进行编程@#@5、3轴联动的数控机床CNC系统是。

@#@@#@A、轮廓控制系统;@#@B、动作顺序控制系统;@#@C、位置控制系统;@#@D、速度控制系统@#@6、请找出下列数控屏幕上菜单词汇的对应英文词汇SPINDLE、EMERGENCYSTOP、FEED、COOLANT。

@#@@#@A、主轴;@#@B、冷却液;@#@C、急停;@#@D、进给@#@7、当更换加工产品时,普通机床是靠__来实现,自动机床和仿形机床主要是靠__来实现的,而数控机床则只需靠__来实现即可。

@#@@#@A、重";i:

6;s:

21584:

"@#@数字化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学生:

@#@XX指导老师:

@#@XX@#@内容摘要:

@#@介绍一种数字化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采用MAX038函数发生器芯片,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输出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频率、占空比可通过12位4路输出的数模转换器MAX526进行数控调节。

@#@波形的频率和幅值采用LCD显示。

@#@8选1多路模拟开关AD7501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实现频段的选择。

@#@MAX038输出的幅值电压放大后送入数字衰减器AT-280进行衰减,以调整放大后的输出幅度。

@#@@#@关键词:

@#@数控波形发生器MAX038MAX526LCD模块@#@Thedesignofadigitalwaveformgenerator@#@Abstract:

@#@Introducesadesignofdigitalwaveformgenerator.UsingMAX038functiongeneratorchip,themicrocontrollerunderthecontrolofasinewave,trianglewaveoutput,rectanglewave,frequency,andoccupiesemptiescomparedtoa4waythrough12oftheoutputMAX526digital-to-analogconvertersfornumericalcontrolregulation.ThewavefrequencyandamplitudearetheLCDdisplay.8choosemorethanonewayAD7501analogswitchinunderthecontrolofthesinglechipmicrocomputerrealizefrequencybandchoice.MAX038amplitudevoltageamplifieroutputafterintodigitaldecayAT-280attenuation,adjustingtoenlargetheoutputamplitude.@#@Keywords:

@#@DigitalwaveformgeneratorMAX038MAX526LCDmodul@#@II@#@目录@#@前言 1@#@1数字化波形发生器 1@#@1.1数字化波形发生器的特点 1@#@1.2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实现方法 1@#@1.3MAX038的概述 2@#@1.3.1MAX038的主要参数 2@#@2数控波形发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4@#@2.1数控波形发生器的结构组成 4@#@2.2数控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4@#@2.34路12位电压输出型D/A转换器MAX526的应用 5@#@2.4频率和占空比的数控调节原理 6@#@2.5输出幅值的数控调节 7@#@3数控函数发生器频率与幅值的LCD显示及频段选择 8@#@3.1内置SED1520的MGLS-12032图形液晶模块的应用 8@#@3.2液晶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方式 8@#@4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10@#@数字化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前言@#@波形发生器作为常用的信号源,被广泛应用于调试,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

@#@目前使用的波形发生器大部分的缺点是,其体积大,可靠性差,精度低。

@#@提出一种性价比高的波形发生器,利用单片机进行函数处理,由软件控制波形输出,利用单片机进行函数处理,由软件实现波形生成,输出的数字信号再经模拟和信号放大处理后输出所需波形。

@#@@#@1数字化波形发生器@#@1.1数字化波形发生器的特点@#@该波形发生器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好,精度高,价格便宜等特点。

@#@在调试硬件时,常常需要加入一些信号,以观察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用一般的信号发生器,不但笨重,而且只发一些简单的波形,不能满足需要。

@#@例如用户要调试串口通信程序时,就要在计算机上写好一段程序,再用线连接计算机和用户实验板,如果不正常,不知道是通讯线有问题还是程序有问题。

@#@用E2000/L的波形发生器功能,就可以定义串口数据。

@#@通过逻辑探勾输出,调试起来简单快捷。

@#@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调试和现代电子学的各个领域,经常需要高精度、高频率且频率可方便调节的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等信号作为信号源@#@1.2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实现方法@#@◆用分立元件组成的函数发生器,但通常是单函数发生器,其频率不高,工作不够稳定,不易调试。

@#@@#@◆由晶体管、运放IC等通用器件制作,多用专门的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

@#@早期的函数发生器芯片如8038,其功能较少,精度不高,频率上限只有300KHZ,无法产生更高频率的信号,调节方式也不够灵活,频率和占空比不能独立调节,且互相影响。

@#@@#@◆利用专用直接数字合成DDS芯片的函数发生器,能产生任意波形并达到很高的频率,但成本较高。

@#@@#@◆目前多使用MAXIM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专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芯片MAX038,其输出频率范围0.1HZ-20MHZ,输出电阻0.1Ω,非线性失真小于0.75%,输出波形有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方波、脉冲波,频率和占空比都易于调节。

@#@因此,MAX038被称为高频精密函数信号发生器。

@#@另外,在锁相环、压控振荡器、频率合成器、脉宽调制器等电路的设计上,MAX038都是优选的器件。

@#@但是,基于MAX038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占空比调节是通过外接可调电阻来实现的,这样很难满足可调范围大、精度高、信号稳定的要求。

@#@所以,从设备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角度考虑,根据MAX038输出频率的数控调节原理,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单元,结合DAC和MAX038可设计成一个使用方便、精度高的数字化波形发生器。

@#@@#@1.3MAX038的概述@#@MAX038是一个具有高频、高精度、低输出电阻、驱动能力强的函数信号发生器芯片。

@#@MAX038内部含有精密带隙电压参考、鉴相器和TTL同步输出,能以最少的外部元件构成一台多波形的高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MAX038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信号产生集成芯片。

@#@其内部电路框图如图1.3-1所示。

@#@@#@图1.3-1MAX038其内部电路框图@#@1.3.1MAX038的主要参数@#@MAX038芯片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电流控制的基本振荡器,工作电源采用±@#@5V,内部提供2.5V基准电源,通过外接电阻、向主振控制器的端和FADJ端提供频率粗调电流和频率细调电压;@#@通过电阻向DADJ端提供脉冲占空比调节电压。

@#@这3个参数经主振控制器处理后,向振荡器提供充电电流,该电流对外接电容充电和放电,形成振荡,产生三角波信号A、B、C。

@#@信号A送正弦波形成电路,产生正弦波;@#@信号B、C送入比较器1,产生方波。

@#@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被同时送入波形选择器,可以通过和TTL/CMOS电平兼容的地址输入(、)来选择其中的一种波形输出。

@#@另外信号A送入比较器2,产生同步信号SYNC,供外围电路使用;@#@信号B、C送入相位检测器,产生PDO信号和PDI信号,供锁相环电路使用。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1-0.2915)=(1-0.2915/(式1.3.1-1)@#@波形的占空比为:

@#@@#@=0.5-0.174(式1.3.1-2)@#@当=0V时,=2-750μA,对应中心频率为350:

@#@1的变化范围;@#@当=±@#@2.4V时,调制频偏为±@#@70%。

@#@当=0时,波形的占空比为50%;@#@当=±@#@2.3V时,占空比为10%-90%。

@#@在FADJ和DADJ端口的内部,设置了250μA的下拉电流源,可简化外部电路设计,仅用电阻和就可以对频偏和占空比进行调整。

@#@端口由内部的运放强制为虚地,故调整频率粗调电路中的电位器就能调整输入电流,实现中心频率的调节。

@#@手动微调时,可在和FADJ之间接入可变电阻器,调整频率细调电位器可得到所需信号的频率值。

@#@如果不作频率微调,FADJ端不能开路,必须经过12K"@#@电阻接地,达到禁止使用的目的。

@#@调整占空比调节电路中的电位器,改变MAX038输入端RADJ电压的大小,从而改变占空比。

@#@@#@表1.3.1-1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与的对应关系@#@电容值/pF@#@频段/Hz@#@10-100@#@100-1000@#@1k-10k@#@10k-100k@#@100k-1000k@#@1M-10M@#@2数控波形发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1数控波形发生器的结构组成@#@数字化波形发生器主要由主控制器单片机89C52、键盘与显示电路、波形发生器MAX038、12位4路数模转换器MAX526、频段控制单元、幅值控制单元等单元电路组成。

@#@@#@2.2数控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单片机主要完成对键盘输入的检测、对MAX038输出波形的选择、对D/A输出控制,从而完成对频率和占空比的调节及对频段的选择;@#@键盘采用4x5的矩阵键盘,分别设置了数字键(0-9)和功能键(小数点"."、频段、频率、占空比、幅值、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取消等)共19个键。

@#@使用时先按功能键后按数字键;@#@显示部分采用LCD显示频率(6位)和幅值(4位);@#@MAX038函数发生器芯片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输出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且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易于调节;@#@12位4路输出的数模转换器MAX526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输出2-750μA的电流及±@#@2.4V和±@#@2.3V的电压,分别进行频率、占空比的调节;@#@频段选择单元采用8选1的多路模拟开关AD7501,在单片机的控制下使每一路分时选通,将不同的电容值接入MAX038电路中,就可确定输出频率范围,即频段,共有6个频段供选择切换,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与的关系如表1所示。

@#@幅度控制单元主要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MAX038输出端OUT的=2V幅度值通过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数字衰减器AT-280中进行衰减,调整放大后的输出幅度。

@#@键盘输入与显示、频段选择及数控调节电路原理图如图2.2-1@#@图2.2-1键盘输入与显示、频段选择及数控调节电路原理图@#@2.34路12位电压输出型D/A转换器MAX526的应用@#@MAX526是4路12位电压输出型D/A转换器,模拟量电压输出为:

@#@=(×@#@)/4096。

@#@8位数据总线,数据通过两次写操作(低8位LSB,高4位MSB)装入各输入寄存器,并通过异步装载DAC输入信号将输入寄存器数据装入DAC寄存器。

@#@MAX526转换时间为3μs,与@#@TTL/CMOS电平兼容,只有1LSB不可校正线性误差的优点,使其广泛地应用在数字增益校正、工业控制、自动测试设备等方面。

@#@MAX526的、、、是4通道模拟量输出引脚;@#@控制信号CSMSB、CSLSB为高低字节位选择,当CSLSB为0时低8位数据输出,CSMSB为0时高4位数据输出。

@#@控制信号LDAC为0时将各自输入寄存器的内容转换到其各自独立的DAC寄存器。

@#@控制信号、为通道选择信号;@#@数据线,与复用;@#@WR为写控制信号;@#@基准电源信号是A、B模拟量基准输入,是C、D模拟量基准输入。

@#@MAX526通过、选择DAC以便区分访问的是哪个通道,通过CSMSB、CSLSB、WR这3个信号区分将转换数据装入到、已选择的各个输入寄存器的内容,并区分写入的数据是高4位还是低8位。

@#@MAX526编程设计时通过LDAC控制各个通道DAC寄存器的转换实现。

@#@在接口电路中,将LDAC与单片机的相连,以便查询其工作状态。

@#@另外,MAX6325是一个电压基准信号源,提供MAX526所必须的外接电压参考。

@#@@#@2.4频率和占空比的数控调节原理@#@MAX038的输出频率主要受振荡器电容、端电流和FADJ端电压VFADJ控制。

@#@选择一个值,对应端电流变化,将产生一定范围的输出频率。

@#@另外,改变FADJ端的电压,可以在控制的基础上,对输出频率实现微调控制。

@#@可通过电压输出型的DACMAX526实现输出频率的数控调节。

@#@MAX038的端和FADJ端分别连接到MAX526的和两个输出端上。

@#@通过产生0V(00H)到2.5V(0FFH)的输出电压,再经电压/电流转换网络,在端产生0μA到750μA的工作电流,使之产生相应的频率范围。

@#@将此工作电流范围分为256级步进间隔,输出频率范围也被分为256级步进间隔。

@#@所以,端电流实现了对输出频率的粗调。

@#@在FADJ端产生一个从-2.4V(00H)到+2.4V(0FFH)的电压范围,该范围同样也包含256级步进间隔,将端的步进间隔再次细分为256级步进间隔,从而在粗调的基础上实现微调。

@#@各频段的频率范围划分为65536级间隔。

@#@MAX526的在DADJ端产生一个从-2.3V(00H)到+2.3V(0FFH)的电压调节范围,对占空比实现数字控制,该范围包含256级步进间隔。

@#@的每一级步进对应着ΔV=[2.3-(-2.3)]/256=17.9mV和V%=(90%-10%)/256=0.3125。

@#@调节占空比时应尽量避免输出频率发生变化。

@#@仅当δ=15%-85%且25μA<@#@<@#@250μA时,对频率影响最小。

@#@数控波形发生器频率和占空比调节电路的原理图如图2.4-1所示。

@#@@#@图2.4-1数控波形发生器频率和占空比调节电路的原理图@#@2.5输出幅值的数控调节@#@MAX038的输出信号本身在输出级有内部的输出放大器,具有很强的驱动能力,且输出阻抗小于0.1Ω,但是,由于其输出波形的幅度为2,若要调节它的输出幅度,特别是当输出频率较高、输出波形不是正弦波时,要进行幅度放大相当困难。

@#@所以,要为MAX038的3种10HZ-10MHZ输出波形配置一种通用的全带宽后级输出放大器。

@#@放大以后的输出信号送入数字衰减器AT-280进行衰减。

@#@AT-280是一种采用SOIC-16塑封表贴封装形式的5位、0.5B步距的数字衰减器,非常适用于高精度衰减、快速开关、极低功耗要求的场合,其可靠性非常高。

@#@VC1、VC10、VC2、VC20、VC3、VC30、VC40、VC50分别为数据控制端;@#@RF1和RF2分别为信号输入输出端。

@#@AT-280的真值表如表2.5-2所示@#@表2.5-2AT-280的真值表@#@控制输入@#@VD50@#@VD40@#@VD30@#@VD3@#@VD20@#@VD2@#@VD10@#@VD1@#@衰减dB@#@1@#@1@#@1@#@0@#@1@#@0@#@1@#@0@#@参考@#@0@#@1@#@1@#@0@#@1@#@0@#@1@#@0@#@0.5@#@1@#@0@#@1@#@0@#@1@#@0@#@1@#@0@#@1@#@1@#@1@#@0@#@1@#@1@#@0@#@1@#@0@#@2@#@1@#@1@#@1@#@0@#@1@#@1@#@1@#@0@#@4@#@1@#@1@#@1@#@0@#@0@#@0@#@0@#@1@#@8@#@0@#@0@#@0@#@1@#@1@#@1@#@0@#@1@#@15.5@#@3数控函数发生器频率与幅值的LCD显示及频段选择@#@液晶显示模块LCM是一种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背光源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

@#@在单片机系统中使用液晶模块作为输出器件具有显示质量高、数字式接口、体积小、重量轻、功率消耗小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嵌入式系统、移动设备和掌上设备的使用。

@#@点阵图形液晶模块不仅可以显示字符、汉字,还可以显示连续、完整的图形。

@#@@#@3.1内置SED1520的MGLS-12032图形液晶模块的应用@#@在GPS定位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中,使用型号为MGLS-12032的点阵图形液晶模块,内置SED152F0A控制驱动器,集行、列驱动器和控制器于一体,广泛应用于小规模液晶显示模块。

@#@液晶模块MGLS-12032的点阵数120×@#@32,而一个SED152F0A显示控制器内置80×@#@32(2560位)显示RAM区,RAM中的一位数据控制液晶屏上一个像素的亮、暗状态:

@#@“1”表示亮,“0”表示暗。

@#@显示RAM被分成4页,每页8行有80字节,每页的数据寄存器分别对应液晶屏幕上的8行点。

@#@MGLS-12032A液晶模块由两片SED1520F0A驱动,两个SED15F0A都只用了其中的60个列驱动口,分别驱动液晶显示器的左、右半屏。

@#@当设置了页地址和列地址后就确定了显示RAM中的唯一单元,该单元由低到高的各个数据位对应于显示屏上某一列的8行数据位,即每一页中屏幕上的每一列对应一个显示RAM的1字节内容。

@#@对显示RAM的一个字节单元赋值就是对当前列的8行像素点(一页)是否显示进行控制。

@#@@#@3.2液晶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方式@#@SED1520液晶显示控制驱动器可以直接与89C52单片机相连,不必使用其他的接口芯片,因此选择存储器映像方式的接口,将液晶模块当作存储器的一部分,直接使用存储器读写进行I/O操作。

@#@在单片机的控制下,按照要求的格式显示频率和幅值。

@#@由于LCD没有独立的片选信号,所以使用单片机的读写信号进行选通。

@#@单片机的读写信号、通过74LS00、74LS04转换后作为对LCD的片选信号,分别接LCM的两个控制器芯片SED1520的使能端、,高电平允许使用,低电平禁用。

@#@液晶模块的数据总线与单片机的数据总线(口)直接相连,液晶模块的控制引脚,即LCD的数据/指令选择端与138译码器的地址线相连,高电平选择数据通道,低电平选择指令通道。

@#@LCD的读/写控制端R/W接,高电平读,低电平写。

@#@为访问SED1520前,首先读取控制器当前的状态,当SED1520处于忙的状态时,除了读状态字指令外,其他指令均不起作用。

@#@@#@4结束语@#@经过本次课程设计,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多次请教老师和同学,还查阅大量的资料。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大学三年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得以巩固,并使我真正接触到在系统工程开发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但由于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感觉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差甚远。

@#@我的课程设计指导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要求严格的良师益友,在我的设计形成过程中,他从内容、结构、文字表达甚至标点符号上都严格,但是我还做的不够。

@#@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万分肯切的希望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程控设计得到完善和提高。

@#@值此课程设计完成之际,谨向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首先,感谢我的老师XX、XX老师在我课程设计期间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我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使我在学习方面收益匪浅。

@#@孙老师和段老师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更是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我奋发进取。

@#@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孙老师和段老师耐心的指导和讲解使我把握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少走弯路,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今后工作和学习的最宝贵经验。

@#@@#@同时,还得感谢XX老师和XX利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我答疑解惑,在设计的修改和设计过程中向我提出许多批评和纠正。

@#@为我的设计进行评阅工作的以上两位老师,他们无私的关心和教导使我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

@#@@#@再次,感谢我的各位科任老师和系主任,感谢他们在我的学习过程中给我的帮助,使我在学习过程中获益良多。

@#@@#@最后,再次向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各位老师、系主任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胡煜:

@#@MAX在精密频率合成波形发生器中的应用,现代电子技术,2007.1,P18-P33@#@[2]林建英、王涛、王晓迪:

@#@基于DDS技术波形发生器的实验教学研究与实施,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1,P23-P54@#@[3]王永、刘志强:

@#@DDS在任意波形发生器中的应用,仪表技术,2001.1,P19-P44@#@[4]刘德军、艾思慧:

@#@多功能波形发生器ICL8038BC及其应用,1996.11,P33-64@#@[5]梁志国、孙璟宇:

@#@任意函数波形的数字化生成方法,电测与仪表,2004.7,P22-P57@#@[6]张根远、吴子怀,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3,P4-P11@#@[7]马骏然、张春熹:

@#@基于FPGA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波形发生器,电子测量技术,2006.4,P26-P61@#@[8]聂汉平:

@#@高频精密函数波形发生器设计,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1,P18-P44@#@[9]王宝库:

@#@基于单片机、EDA技术的波形发生器的设计,2005.7,P22-P39@#@[10]乐春华、王雁平:

@#@基于FPGA的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08.1,P23-P45@#@[11]何香玲、郑钢、范秋华:

@#@数字化波形发生器的设计,电子技术应用,2007.3,P26-P55@#@[12]刘晓群、陈磊:

@#@基于VHDL语言的数字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机械与电子,2011.2,P33-P57@#@[13]李朝青: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10,P14-P41.@#@[14]马俊、陈学煌、段新文:

@#@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式调幅波信号发生器,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P19-P36@#@[15]张李勇、陈朗,、张飞舟:

@#@基于8051单片机的双通道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8,P22-P38.@#@[16]张静、李廷军、刘长茂、郭海燕:

@#@基于DDS的高分辨率信号发生器的实现,现代电子技术,2004.7,P21-P45@#@[17]李圣良:

@#@程控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P29-P61@#@[18]夏新恩:

@#@数字合成波形发生器设计,韶关学院学报,2003.6,P24-P43@#@[19]高明卿、柴钰、宋先文、刘开求:

@#@一种单片机可程控多功能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2,P26-P53@#@[20]姜晔:

@#@数字式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5,P31-P59@#@";i:

7;s:

24159:

"目录@#@摘要 3@#@Abstract 4@#@第1章绪论 5@#@1.1自动识别课题背景 5@#@1.2机器视觉 5@#@1.2.1机器视觉的发展概况 5@#@1.2.2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7@#@1.3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 9@#@1.4图像处理与识别系统 10@#@1.4.1关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10@#@1.4.2图像处理与识别系统的构成 11@#@1.5斑马线自动识别系统课题研究内容 12@#@第2章图像处理与识别及图像理解 14@#@2.1二值图像分析 14@#@2.1.1阈值运算 15@#@2.2图像区域分析 17@#@2.2.1 区域与边缘 17@#@2.3图像处理与识别及图像理解所研究的内容 19@#@2.3.1图像处理技术 19@#@2.3.2图像识别技术 20@#@2.3.3图像理解 21@#@2.4图像处理与识别及图像理解的关系 24@#@2.4.1图像处理 24@#@2.4.2图像理解 25@#@2.5图像处理工具MATLAB 26@#@第三章 斑马线自动识别系统主要算法 28@#@3.1边缘检测 28@#@3.2坎尼(Canny)算子 29@#@3.3模板匹配算法 32@#@第4章 基于matlab的斑马线自动识别系统 35@#@4.1系统结构流图 35@#@4.2系统功能模块分析与实现 36@#@4.2.1图像分割模块 36@#@4.2.2模板读取模块 40@#@4.2.3图像识别模块 40@#@4.3GUI界面设计及系统测试 42@#@结论 45@#@致谢 47@#@参考文献 48@#@摘要@#@机器视觉也称图像分析与理解。

@#@机器视觉的发展推动智能系统的发展,也拓宽计算机与各种智能机器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

@#@@#@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是机器视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普及期,和实用期4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是图像技术的实用化时期,特点就是图像处理的信息量巨大,对处理速度的要求极高。

@#@@#@人行道路的斑马线自动识别系统的课题设计,以一幅交通道路识别为例,具体介绍了斑马线自动识别的原理。

@#@整个处理过程分为图像预处理、图像边缘提取、图像定位、图像分割、图像识别五大模块,用MATLAB软件编程来实现每一个部分,最后识别出人行道路图像。

@#@在研究的同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机器视觉图像处理自动识别预处理边缘提取图像定位图像分割图像识别@#@Abstract@#@MachinevisionisalsoImageanalysisandunderstanding.ThedevelopmentofmachinevisionpromotetheprogressofIntelligentsystem,andalsowidentheresearchandapplicationfieldofcomputerandeveryintelligentmachine.@#@Technologyofimageprocessingandrecognitionistheimportantcomponentofmachinevision.Theprogressofimageprocessingandrecognitionhavefourphasesthatisinitialperioddevelopmentperioduniversalperiodandpracticalperiod.Thepracticalperiodofimagetechnologyis1990s20thcentury.Thefeaturesisthattheinformationofimageprocessingtoobig,andsothat,itsprocessingspeedmustbefast.@#@Thecourseoftrafficsignautomatismrecognitionsystem,withonetrafficsignrecognition,theprincipleofthetrafficsignrecognitionisintroduced concretely.Thisprocesswasdividedintoimage pre-process,imageedgeextraction,imagelocation,imagedivisionandimagerecognition,whichisimplementedseparatedbyusingMATLAB.Thetrafficsignimageisrecognizedatlast.Atthesametime,theproblemsarealsoanalyzed.Andsolvedintheprocess.@#@Keywords:

@#@Machinevisionimageprocessingautomatismrecognitionpre-processedgeextractionimagelocationimagedivisionimagerecognition@#@第1章绪论@#@1.1自动识别课题背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面临着自身能力、能量的局限性,因而发明和创造了许多机器来辅助或代替人类完成任务.智能机器,包括智能机器人,是这种机器最理想的形式,也是人类科学研究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智能机器是指这样一种系统,它能模拟人类的功能,能感知外部世界并有效地解决人所能解决问题.人类感知外部世界主要是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其中约80%的信息是由视觉获取的.因此,对于智能机器来说,赋予机器以人类视觉功能对发展智能机器是及其重要的,也由此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机器视觉(也称机器视觉或图像分析与理解等).机器视觉的发展不仅将大大推动智能系统的发展,也将拓宽计算机与各种智能机器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

@#@@#@1.2机器视觉@#@1.2.1机器视觉的发展概况@#@7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能(AI)实验室正式开设“机器视觉”( @#@MachineVision)课程,由国际著名学者B.K.P.Horn教授讲授.同时,MITAI实验室吸引了国际上许多知名学者参与机器视觉的理论、算法、系统设计的研究,DavidMarr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于1973年应邀在MITAI实验室领导一个以博士生为主体的研究小组,1977年提出了不同于"积木世界"分析方法的计算视觉理论(computationalvision),该理论在80年代成为机器视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框架.@#@可以说,对机器视觉的全球性研究热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了80年代中期,机器视觉获得了蓬勃发展,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不断涌现,比如,基于感知特征群的物体识别理论框架,主动视觉理论框架,视觉集成理论框架等.@#@到目前为止,机器视觉仍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许多会议论文集都反应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比如,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VisionandPatternRecognition(CVPR);@#@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Vision(ICCV);@#@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atternRecognition(ICPR);@#@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oboticsandAutomation(ICRA);@#@WorkshoponComputerVision,andnumerousconferencesofSPIE.还有许多学术期刊也包含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IEEETransactionon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PAMI);@#@ComputerVision,Graphics,andImageProcessing(CVGIP);@#@IEEETransactiononImageProcessing;@#@IEEETransaction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SMC);@#@MachineVisionand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onComputerVision(IJCV);@#@ImageandVisionComputing;@#@andPatternRecognition.每年还出版许多研究专集、学术著作、技术报告,举行专题讨论会等.所有这些都是研究机器视觉及其应用的很好信息来源.@#@Marr的视觉计算理论[Marr1982]立足于计算机科学,系统地概括了心理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等方面业已取得的所有重要成果,是视觉研究中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视觉理论.Marr建立的视觉计算理论,使机器视觉研究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体系,并大大推动了机器视觉研究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机器视觉这门学科的形成与Marr的视觉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尽管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有人使用机器视觉这个名词[Binford,1971],但正是Marr70年代末建立的视觉理论促使机器视觉这一名词的流行.@#@1.2.2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机器视觉相关的学科有许多.与机器视觉密切相关的领域及机器视觉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如下.@#@图像处理是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领域.图像处理技术通常是把一幅图像变换成另外一幅图像,也就是说,图像处理系统的输入是图像,输出仍然是图像,信息恢复任务则留给人来完成.图像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图像压缩和模糊校正与非聚焦图像等课题.机器视觉系统把图像作为输入,产生的输出为另一种形式,比如图像中物体轮廓的表示.因此,机器视觉的重点是在人的最小干预下,由计算机自动恢复场景信息.图像处理算法在机器视觉系统的早期阶段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们通常被用来增强特定信息并抑制噪声.@#@计算机图形学是通过几何基元,如线、圆和自由曲面,来生成图像,它在可视化(Visualization)和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机器视觉正好是解决相反的问题,即从图像中估计几何基元和其它特征.因此,计算机图形学属于图像综合,机器视觉属于图像分析.这两个领域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越来越相近了.机器视觉使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中的曲线和曲面表示方法以及其它的一些技术,而计算机图形学也使用机器视觉技术,以便在计算机中建立逼真的图像模型.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把这两个领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模式识别主要用于识别各种符号、图画等平面图形.模式一般指一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模式识别方法主要有统计方法和句法方法两种,统计方法是指从模式抽取一组特征值,并以划分特征空间的方法来识别每一个模式。

@#@句法方法是指利用一组简单的子模式(模式基元)通过文法规则来描述复杂的模式。

@#@模式识别方法是机器视觉识别物体的重要基础之一.机器视觉识别物体还经常需要其它的技术.我们将在物体识别部分简要地讨论统计模式识别的主要内容.@#@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t,AI)涉及到智能系统的设计和智能计算的研究.在经过图像处理和图像特征提取过程后,接下来要用人工智能方法对场景特征进行表示,并分析和理解场景.人工智能有三个过程:

@#@感知、认知和行动.感知把反应现实世界的信息转换成信号,并表示成符号,认知是对符号进行各种操作,行动则把符号转换成影响周围环境的信号.人工智能的许多技术在机器视觉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机器视觉通常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s,ANNs)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它是由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称为神经元)通过具有强度的连接(connection)相互联系起来,实现并行分布式处理(paralleldistributionprocessing,PDP).人工神经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改变连接强度来调整系统,使之适应复杂的环境,实现类似人的学习、归纳和分类等功能.人工神经网络已经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方法和机制将用于解决机器视觉中的许多问题.@#@神经物理学与认知科学长期将人类视觉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机器视觉中已有的许多方法与人类视觉极为相似.目前,许多机器视觉研究者对研究人类视觉计算模型比研究机器视觉系统更感兴趣,希望机器视觉更加自然化,更加接近生物视觉。

@#@@#@1.3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图像就是用各种观测系统以不同形式和手段观测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眼而产生视知觉的实体。

@#@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有75%来自于视角系统,也就是说,人类的大部分信息都是从图像中获得。

@#@@#@图像处理是人类视觉延伸的重要手段,可以使人们看到任意波长上所测得的图像。

@#@例如,借助伽马相机,X光机,人们可以看到红外和超声图像;@#@借助CT可看到物体内部的断层图像;@#@借助相应工具可看到立体图像。

@#@1964年,美国在太空拍回的大量月球照片就是使用了计算机对图像进行了处理,使原本不清晰的图像信息得以清晰再现。

@#@这是这门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此后,图像处理技术在空间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总体来说,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普及期,和实用期4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是图像技术的实用化时期,图像处理的信息量巨大,对处理速度的要求极高。

@#@@#@图像识别所讨论的问题,是研究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自动地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解决人类生理器官所不能识别的问题,从而部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人类识别图像的过程总是先找出它们外形或颜色的某些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然后加以分门别类,即识别它们。

@#@人们在研制自动识别机时也往往借鉴人的思维活动,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然后图像的灰度与色彩是由光强和波长不同的光波引起,它们与景物表面的特性,方向,光线条件以及干预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图像与景物已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要区分图像属于哪一类,往往要经过预处理,分割,特征抽取,分析,分类,识别等一系列过程。

@#@现在这些技术完全可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来达到对它的区别。

@#@@#@21世纪的图像技术要向高质量化方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高分辨率,高速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图像的实时处理,这在移动目标的生成,识别和跟踪上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是立体化,立体化所包括的信息最为完整和丰富,数字全息技术将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再者是智能化,其目的是实现图像的智能生成,处理,识别和理解。

@#@@#@1.4图像处理与识别系统@#@1.4.1关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因此,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的发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而提高的。

@#@从系统的层次来看,可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从图像传感器的敏感区域看,又可分为可见光、红外、近红外、X射线、雷达、伽玛射线、超声波等图像处理系统;@#@从采集部件与景物的距离上来说,还可以分成遥感、宏观和微观图像处理系统;@#@就应用场所而言,又能分成通用图像处理系统和专用图像处理系统。

@#@通用图像处理系统一般用于研究开发,因此,要求传感器敏感区间宽,线性度好;@#@而专用系统一般用于特殊用途,是在通用系统研究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为现实某一个或几个功能的商用系统。

@#@因此,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由价格因素决定系统的配置。

@#@@#@1、高档图像处理系统采用高速芯片设计,完全适合图像和信号处理特有规律的并行阵列图像处理机。

@#@这类系统采用多CPU或多机结构,可以以并行或流水线方式工作。

@#@@#@2、中档图像处理工作站以小型机或工作站为主控计算机,加上图像处理器构成。

@#@这类系统有较强的交互处理能力,同时,由于用通用机做主控机,因而在系统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再开发能力。

@#@@#@3、抵挡的微机图像处理系统由微机加上图像采集卡构成,其结构简单,是一种便于普及和推广的图像处理系统,也是本书着重介绍的系统。

@#@@#@1.4.2图像处理与识别系统的构成@#@微机图像处理系统由图像的采集部件、主机和图像的输出部件3个部分组成。

@#@@#@  1、采集部件。

@#@原始的图像数据是通过图像采集部件进入计算机的,因此,图像采集部件的作用是采集原始的模拟图像数据,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计算机在接收到图像的数字信号后,将其存入内存。

@#@微机图像处理系统常用的图像采集部件有摄像头加上视频图像采集卡、图像扫描仪以及数码摄像机等。

@#@@#@2、图像处理部件。

@#@在微机图像处理系统中,图像处理工作是由微机完成的,微机的扩展槽上插有带帧存储器的采集卡,图像处理的过程通常包含从帧存储器读取数据到计算机内存、处理内存中的图像数据和送数据回图像帧存储器3个步骤。

@#@对于直接使用内存的采集卡,则只需和内存进行数据交换,计算机的内存越大,CPU的运算速度越快,图像处理的速度也越快。

@#@@#@3、识别结果的输出部件。

@#@图像的输出是图像处理的最终目的。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图像的输出形式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根据图像处理的结果做出判断,例如质量检测中的合格和不合格,输出不一定以图像肮作为最终形式,而只需做出提示供人或机器做出选择。

@#@这种提示可以是计算机屏幕信息或是电平信号的高低,这样的输出往往用于成熟研究的应用上。

@#@@#@另一种则是以图像为输出方式,它包括中间过程的监视以及结果图像的输出。

@#@图像输出方式有屏幕输出、打印输出和视频硬拷贝输出。

@#@@#@1.5斑马线自动识别系统课题研究内容@#@斑马线识别,最基本的就是对那些斑马线图标图片的识别,即是对图片的处理和识别,图像格式一般都是RGB等。

@#@主要是对输入的原始RGB图像进行处理.这一过程借用了大量的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如图像滤波、图像增强、边缘检测等,以便从图像中抽取诸如角点、边缘、线条、边界以及色彩等关于场景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还包含了各种图像变换(如校正)、图像纹理检测、图像运动检测等。

@#@对一幅图像进行一系列处理之后,提取出系统要求的感兴趣区域,最后和之前做好的模板匹配比较,就得出一组相关的比较系数,从这一组系数中取出一个最大值,就可以识别出图像就是这个值指定的模板。

@#@@#@斑马线自动识别系统图像处理与识别包括斑马线图像的预处理,图像的分割以及图像的匹配识别。

@#@处理识别流程如下:

@#@@#@斑马线图像的边缘提取、分割@#@斑马线图像的预处理(图像变换、增强)@#@输入斑马线图像@#@@#@最后将图像进行匹配识别@#@将分割的斑马线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图1-1处理识别流程图@#@48@#@第2章图像处理与识别及图像理解@#@2.1二值图像分析@#@一幅数字图像是一个二维阵列,阵列元素值称为灰度值或强度值.实际上,图像在量化成数字图像前是一个连续强度函数的集合,场景信息就包含在这些强度值中.图像强度通常被量化成256个不同灰度级,对某些应用来说,也常有32、64、128或512个灰度级的情况,在医疗领域里甚至使用高达4096(12bits)个灰度级.很明显,灰度级越高,图像质量越好,但所需的内存也越大.@#@  在机器视觉研究的早期,由于内存和计算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十分昂贵,因此视觉研究人员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研究输入图像仅包含两个灰度值的二值视觉系统上.人们注意到,人类视觉在理解仅由两个灰度级组成的线条、轮廓影像或其它图像时没有任何困难,而且应用场合很多.@#@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和计算成本的不断下降,人们普遍开始研究基于灰度图像、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的视觉系统.尽管如此,二值视觉系统还是十分有用的,其原因如下:

@#@⑴计算二值图像特性的算法非常简单,容易理解和实现,并且计算速度很快.⑵二值视觉所需的内存小,对计算设备要求低.工作在256个灰度级的视觉系统所需内存是工作在相同大小二值图像视觉系统所需内存的八倍.如若利用游程长度编码等技术。

@#@还可使所需内存进一步减少.由于二值图像中的许多运算是逻辑运算而不是算术运算,所以所需的处理时间很短.(3)许多二值视觉系统技术也可以用于灰度图像视觉系统上.在灰度或彩色图像中,表示一个目标或物体的一种简易方法就是使用物体模板(mask),物体模板就是一幅二值图像,其中1表示目标上的点,0表示其它点.在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后,为了进行决策,还需要求取物体的几何和拓扑特性,这些特性可以从它的二值图像计算出来.因此,尽管我们是在二值图像上讨论这些方法,但它们的应用并不限于二值图像.@#@一般来说,当物体轮廓足以用来识别物体且周围环境可以适当地控制时,二值视觉系统是非常有用的.当使用特殊的照明技术和背景并且场景中只有少数物体时,物体可以很容易地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可得到较好的轮廓,比如,许多工业场合都属于这种情况.二值视觉系统的输入一般是灰度图像,通常使用阈值法首先将图像变成二值图像,以便把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其中的阈值取决于照明条件和物体的反射特性.二值图像可用来计算特定任务中物体的几何和拓扑特性,在许多应用中,这种特性对识别物体来说是足够的.二值视觉系统已经在光学字符识别、染色体分析和工业零件的识别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1.1阈值运算@#@视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从图像中识别代表物体的区域(或子图像),这种对人来说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对计算机来说却是令人吃惊的困难.为了将物体区域同图像其它区域分离出来,需要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割.把图像划分成区域的过程称为分割,即把图像划分成区域,使得每一个区域对应一个候选的物体.下面给出分割的严格定义.@#@ 定义分割是把像素聚合成区域的过程,使得:

@#@@#@l整幅图像(是一个完备分割).@#@l,(是一个完备分割).@#@l每个区域满足一个谓词,即区域内的所有点有某种共同的性质.@#@l不同区域的图像,不满足这一谓词.@#@正如上面所表明的,分割满足一个谓词,这一谓词可能是简单的,如分割灰度图像时用的均匀灰度分布、相同纹理等谓词,但在大多数应用场合,谓词十分复杂.在图像理解过程中,分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二值图像可以通过适当地分割灰度图像得到.如果物体的灰度值落在某一区间内,并且背景的灰度值在这一区间之外,则可以通过阈值运算得到物体的二值图像,即把区间内的点置成1,区间外的点置成0.对于二值视觉,分割和阈值化是同义的.阈值化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直接完成.@#@通过阈值运算是否可以有效地进行图像分割,取决于物体和背景之间是否有足够的对比度.设一幅灰度图像中物体的灰度分布在区间内,经过阈值运算后的图像为二值图像,即:

@#@@#@ @#@  如果物体灰度值分布在几个不相邻区间内时,阈值化方案可表示为:

@#@@#@@#@其中Z是组成物体各部分灰度值的集合.图3.1是对一幅灰度图像使用不同阈值得到的二值图像输出结果.@#@阈值算法与应用领域密切相关.事实上,某一阈值运算常常是为某一应用专门设计的,在其它应用领域可能无法工作.阈值选择常常是基于在某一应用领域获取的先验知识,因此在某些场合下,前几轮运算通常采用交互式方式来分析图像,以便确定合适的阈值.但是,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由于视觉系统的自主性能(autonomy)要求,必须进行自动阈值选择.现在已经研究出许多利用图像灰度分布和有关的物体";i:

8;s:

735:

"@#@参考电路图(原理图):

@#@@#@参考书籍:

@#@数字电路设计与项目实践陶洪@#@(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自行修改设计电路模块)@#@注:

@#@1.用555定时器设计信号发生电路,可能出现误差大,产生的信号不稳定的现象,建议使用石英电路替代;@#@@#@2.校时电路模块中使用到按键,应考虑如何消除按键抖动现象;@#@3.考虑到部分芯片价格较高,建议使用功能相同廉价的芯片代替,降低成本,制作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毁损,准备好备份芯片;@#@@#@4.可以先制作一个小的验证电路(实现1位计数电路),然后再完成整个大电路的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