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766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油缸中心孔

油缸行程

测量范围

常用锚具

拉杆

转换头

重量

HC-10

27mm

60mm

0~100kN

Φ6-20

M18

M6-20

6kg

HC-20

34mm

80mm

0~200kN

Φ6-25

M22

M6-25

13kg

HC-30

35mm

0~300kN

Φ6-32

M24

M6-27

15kg

HC-50

120mm

0~500kN

M30

25kg

HC-100

90mm

150mm

0~1000kN

Φ25-40

M40

M20-32

58kg

3.3、仪器设备技术指标:

用于试验的仪器设备,应采用专门的拉拔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的加荷能力应比预计的检验荷载值至少大20%,且不大于检验荷载的2.5倍,并应能连续、平稳、速度可控的运行;

2)加载设备应能按照规定的速度加载,测力系统整机允许偏差为全量程的±

2%;

3)设备的液压加荷系统持荷时间不超过5min时,其降荷值不应大于5%;

4)加载设备应能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后锚固构件的轴线一致。

5)加载设备的支撑环内径D0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植筋:

D0不应小于12d和250mm的较大值;

②膨胀型锚栓和扩底型锚栓:

D0不应小于4hef;

③化学锚栓发生混合破坏及钢材破坏时:

④化学锚栓发生混凝土椎体破坏时:

D0不应小于4hef。

—d为锚栓杆、螺杆公称直径或钢筋直径;

—hef为锚栓有效锚固深度。

3.4、当委托方要求检测重要结构锚固件连接的荷载-位移曲线时,现场测量位移的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仪表的量程不应小于50mm;

其测量的允许偏差应为±

0.02mm;

2)测量位移装置应能与测力系统同步工作,连续记录,测出锚固件相对于混凝土表面的垂直位移,并测绘荷载-位移的全程曲线。

3.5、现场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还应重新检定:

1)读数出现异常;

2)拆卸检查或更换零部件后。

四、抽样规则

其中4.1-4.4参照《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4.5-4.7参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4.1、锚固件质量现场检验抽样时,应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件安装于锚固件部位基本相同的同类构件为一检验批,并应从每一检验批所含的锚固件中进行抽样。

4.2、现场破坏性检验宜选择锚固区以外的同条件位置,应取每一个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锚固件为植筋且数量不超过100件时,可取3件进行检验。

4.3、现场非破坏性检验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锚栓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1)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按下表规定的抽样数量对该检验批的锚栓进行检验;

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锚栓锚固质量非破损检验抽样表

检验批的锚栓总数

≤100

500

1000

2500

≥5000

按检验批锚栓总数计算的最小抽样量

20%且不少于五件

10%

7%

4%

3%

2)对一般结构构件,应取重要结构构件抽样量的50%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3)对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4.3.2植筋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1)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2)对一般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

3)对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0.1%且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

4.4、胶粘的锚固件,其检验宜在锚固胶达到其产品说明书表示的固化时间的当天进行。

若因故需推迟抽样与检验日期,除应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外,推迟不应超过3d。

4.5、混凝土结构加固用的钢筋,其品种、质量和性能应能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HRB335级或HPB300级普通钢筋;

当有工程经验时,可使用HRB400级钢筋;

也可采用HRB500级和HRBF500级的钢筋。

对体外预应力加固,宜使用UPS15.2-1860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

2)钢筋和钢绞线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1​6​1​-​2​0​0​4的规定。

3)钢筋性能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采用。

4.6、当混凝土结构加固用的后锚固件为植筋时,应使用热轧带肋钢筋,不得使用光圆钢筋。

植筋用的钢筋,其质量应符合4.5条的规定。

4.7、当混凝土结构加固用的当后锚固件为钢螺杆时,应采用全螺纹的螺杆,不得采用锚入部位无螺纹的螺杆。

螺杆的钢材等级应为Q345级或Q235级;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和《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4.8、重庆市地方标准《混凝土无机锚固材料植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T50-032-2004中第6.0.4条提及:

植筋锚固承载力的现场验收检验按同一施工条件下同规格钢筋数量的1%进行抽检,但不应少于3根。

检验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评定按附录C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检测步骤

5.1、填写检测委托单:

现场进行抗拔试验前,应由委托方填写检测委托单。

检测委托单应包括的工程信息内容如下:

1)工程名称、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的名称、工程部位;

2)后锚固植筋钢筋的强度等级、基材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锚固检验荷载值;

3)锚栓的种类和规格、锚固胶的类别和规格、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

4)植筋施工时间、锚固胶固化期;

5)该后锚固植筋的用途、植筋的数量、锚固深度;

5.2、现场检测条件:

1)现场检测时植筋的龄期应满足锚固胶的固化期,作为基材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基材应坚固、平整,有较大的体量和安全余量;

2)当由于现场检测条件限制,无法使用基座时,选用的千斤顶的内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考虑千斤顶反力作用于混凝土而约束其锥型破坏,造成抗拔力提高的影响;

5.3、确定检验荷载:

1)可以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有关后锚固植筋抗拔承载力要求的文件进行确定,并且将该文件附于检测报告中;

2)当设计单位对后锚固植筋抗拔承载力无具体要求时,现场非破损检验采用的荷载检验值取0.9ƒykAs和0.8NRK,*计算之较小值(式中As为锚栓应力截面面积mm2,ƒyk为锚栓屈服强度标准值N/mm2,NRK,*为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作为荷载检验值;

5.4、现场试验前的仪器设备检查与安装调试:

1)查看现场操作环境、油量检查、液压系统排气、数字压力表检查;

2)被检植筋应垂直于千斤顶安放平面,千斤顶就位要安放平稳。

千斤顶就位并安放平稳后,用夹具将千斤顶与植筋固定。

将液压系统油管与千斤顶连接,打开数字压力表,应显示零值,否则应调整调零微调置零。

均匀用力压动油泵手柄,不要突然加大用力,注意观察锚固件的情况,当压力表上的读数达到检验荷载要求时,应停止加压。

5.5、试验加载方式:

1)现场对锚固件的抗拔承载力进行非破损检验时,施加荷载的方式可分为连续加载和分级加载两种方式。

其中连续加载方式,是以均匀速率在2min~3min时间内加载至设定检验荷载,并持荷2min。

分级加载方式,是将设定的检验荷载均分10级,每级持荷1min,直至设定检验荷载,并持荷2min;

荷载检验值应取0.9ƒykAs和0.8NRK,*计算之较小值。

可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章有关规定计算。

2)现场对锚固件的抗拔承载力进行破坏性检验时,施加荷载的方式可分为连续加载和分级加载两种方式。

其中连续加载方式,对植筋应以均匀速率控制在2min~7min时间内加载至锚固破坏。

分级加载方式,按计算的破坏荷载值Nu均分10级,前8级,每级荷载增量取0.1Nu,并且每级持荷1~1.5min,自第9级起每级荷载增量取0.05Nu,并且每级持荷30s,直至锚固破坏。

3)当检测时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加压,并检查仪器设备和现场试验情况:

①试验压力值未达到要求的检验荷载但无法继续增加压力,而千斤顶缸在继续伸长(压力表正常状况下);

②植筋出现明显伸长、颈缩情况;

③基材混凝土出现拉裂迹象;

试验完成后拧松油阀,使压力表读数为零,将试验仪器设备卸下。

现场按规范规定进行原始数据的记录。

六、检验结果评定

6.1、非破损检验的评定,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试件在持荷期间,锚固件无滑移、基材混凝土无裂纹或其他局部损坏迹象出现,且加载装置的荷载示值在2min内无下降或下降幅度不超过5%的检验荷载时,应评定为合格;

2)一个检验批所抽取的试件全部合格时,该检验批应评定为合格检验批;

3)一个检验批中不合格的试件不超过5%时,应另抽3根试样进行破坏性检验,若检验结果全部合格,该检验批仍可评定为合格检验批;

4)一个检验批中不合格的试样超过5%时,该检验批应评定为不合格,且不应重做检验。

6.2、锚栓破坏性检验发生混凝土破坏,检验结果满足下列要求时,其锚固质量应评定为合格:

NcRm≥u,limNRk,*

NcRmin≥NRk,*

式中:

NcRm——受检验锚固件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N);

NcRmin——受检验锚固件极限抗拔力实测最小值(N);

NRk,*——混凝土破坏受检验锚固件极限抗拔力标准值(N);

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章有关规定计算。

u,lim——锚固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u,lim取为1.1。

6.3、锚栓破坏性检验发生在钢材破坏,检验结果满足下列要求时,其锚固质量应评定为合格。

NcRmin≥(ƒstk/ƒyk)·

NRk,s

式中:

NcRmin——受检验锚固件极限抗拔力实测最小值(N);

NRk,s——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N);

6.4、植筋破坏性检验结果满足下列要求时,其锚固质量应评定为合格:

NcRm≥1.45ƒyAs,

NcRmin≥1.25ƒyAs

ƒy——植筋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As——钢筋截面面积(mm2)。

6.5、当检验结果不满足第6.1条、第6.2条、第6.3条及第6.4条的规定时,应判定该检验批后锚固连接不合格,并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检验结果,研究采取专门措施处理。

七、受拉承载力的计算

7.1、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Rd,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Rd,s=NRk,S/γRS,N

NRk,S=Asƒstk

NRk,S——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

γRS,N——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分项系数;

As——锚栓应力截面面积;

ƒstk——锚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

7.2、常用非破坏性检验荷载检验值:

其中屈服强度标准值依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植筋

截面面积

屈服强度标准值(kN)

荷载检验值(kN)

钢筋

钢筋级别

直径(mm)

(mm2)

235

300

335

400

6

28.3

6.6

8.5

9.5

11.3

6.0

7.6

10.2

6.5

33.2

7.8

9.9

7.0

9.0

8

50.2

11.8

15.1

16.8

20.1

10.6

13.6

18.1

10

78.5

18.4

23.6

26.3

31.4

16.6

21.2

23.7

12

113.0

26.6

33.9

37.9

45.2

23.9

30.5

34.1

40.7

14

153.9

36.2

46.2

51.5

61.5

32.5

41.5

46.4

55.4

16

201.0

47.2

60.3

67.3

80.4

42.5

54.3

60.6

72.3

18

254.3

59.8

76.3

85.2

101.7

53.8

68.7

76.7

91.6

20

314.0

73.8

94.2

105.2

125.6

66.4

84.8

94.7

22

379.9

89.3

114.0

127.3

152.0

102.6

114.6

136.8

25

490.6

115.3

147.2

164.4

196.3

103.8

132.5

147.9

176.6

28

615.4

144.6

184.6

206.2

246.2

130.2

166.2

185.6

221.6

32

803.8

188.9

241.2

269.3

321.5

170.0

217.0

242.4

289.4

40

1256.0

295.2

376.8

420.8

502.4

265.6

339.1

378.7

452.2

八、注意事项

8.1、仪器设备在运往现场搬运过程中不要倒置,要轻拿轻放以免损伤,装车后最好用麻绳将固定紧,以避免震动对的设备不利影响。

8.2、现场试验要注意设备与人身安全。

现场检测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配备安全帽、劳保鞋、手套劳保用品。

植筋(锚栓)抗拔力检测记录表

委托编号:

检验编号:

第页、共页

工程名称

委托日期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施工单位

施工日期

见证单位

见证人

检验方式

检验类别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检验依据

环境温度

编号

轴线/部位

规格(mm)

设计值(kN)

实测值(kN)

破坏形式

检测结论

检测:

复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