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773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

17、孔子拜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

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

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

(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

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感知,熟悉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

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

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

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

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

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

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

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孔子的虚心好学已有了很深的印象。

二、三自然段中除了屏幕上的部分,还有很大部分是对话。

自己读读对话,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说话很有礼貌、谦恭有礼、文质彬彬等)要求把这些对话读好,边读边揣摩两人当时的神情、心情。

(3)老子的言行1、“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谦虚礼貌)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4)、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

“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

老子说:

“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

为什么?

(三)、齐读三段。

1、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等děng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

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

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

右边是“竟”。

授:

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结合搜集的资料,以分小组为单位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的小文章。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

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

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通过查阅书本,课外书,搜集我过传统文化的资料

2、汇报交流。

(师:

板书分类)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

4、讨论你准备怎样找资料去介绍

怎样介绍

流程如何

5、制定寻找传统文化计划,为日后的交流介绍做准备

民间工艺绣(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

……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2)、确定活动目标。

(3)、拟定活动计划:

A、确定内容

B、确定活动方式

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D、设计出活动计划

板书:

17、孔子拜师

远近文明风餐露宿

总觉不够日夜兼程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

 

教后记:

在学习第二段对话时,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在学习之后,学生学习的结果,表现让我意外,因此,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比如:

“再读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或“你通过读对话体会到孔子老子是怎样的人?

”,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

18盘古开天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4、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3、4

三、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4

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激起导入

小朋友,每天我们抬起头会看到蓝蓝的天空,每天,我们踩着脚下的土地。

我们会看到高山,会看到河流和湖泊,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的祖先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还不能解释这些种种现象,所以就有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

你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一看,远古的人们的眼中,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

2、生小组自学生字,看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交流识字

4、汇报

5、教师用卡片检查识字效果。

强调“血”“宗”的读音。

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6、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能读好吗?

学生自己练习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三、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

教师重点指导。

指导易写错的字,如“降”。

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如“液”“滋”等。

2、“丈”

注意与大字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丿”要在田字格中间位置

其余几字都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

注意提醒学生组词和字音。

3、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评选方法:

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2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3、读一读你找出来的词语。

4、天地分开了,世上的万物又是怎么来的?

齐读课文3、4自然段。

5、说一说,盘古的身体是如何化作世界万物的?

指名说,同桌说。

6、仔细读一读文章中写盘古变化时的句子。

7、注意多音字“倒”,自己查字典,学一学这个多音字。

8、文章最后为什么说盘古是人类的老祖宗?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风云雷

太阳月亮

东西南北美丽的宇宙

大地江河

花草树木雨露

教后记: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

”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19赵州桥

学习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指导学生了解关于赵州桥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近年来,随着咱们重庆的的发展,嘉陵江和长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桥,今天老师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河北省赵县的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板书:

19、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时,多留意识记,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

2、生读文,解决生字,教师巡视。

3、指名读文,抽查课文熟练度。

4、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智(zhi)慧(hui)”;“县”可以结合生活识记;用熟字变偏旁“底、低”识记“抵”,“准、谁”识记“雕”;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识记。

5、了解每一段之间的联系,以及在课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三、合作写字:

1、“县”可以在识记时就提示写法:

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竖相连。

2、“设”的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3、“横”不要把“由”写成了“田”。

4、“举”字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并注意上面三点的写法。

5、“参”的下面三撇的写法,占位。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出名。

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2、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读得不错。

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

师:

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

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

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

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

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

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1)、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

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非常雄伟,(板书长、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板书:

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2)、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板书:

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理解“创举”:

师:

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生:

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

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3、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上。

4、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图案有几种?

(三种)

指导朗读,并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

(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四、结尾升华

1、师:

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

设计人是谁?

(隋朝、李春。

2、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板书赞扬劳动人民)

五、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

六、课后拓展

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自然段。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

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

板书:

19、赵州桥

悠久1300年

雄伟长、宽世界文明

坚固没有桥墩

美观鲜活图案精美

教后记:

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并出示了图片帮助学生再现画面,读出体会。

学生对精美一词的理解不是很到位。

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些精美的图案是1300年前,劳动人民在石板上一点一点雕刻出来的,非常费时间费精力很不容易。

年代虽已久远依然如此逼真。

我想学生在理解图案精美时,体会会更深。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

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揭题解题

1、这一单元我们已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筑。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什么叫“名扬中外”?

2、(课件欣赏)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幅画叫什么名字?

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生自由交流与习资料)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一、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

二、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三、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3、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

(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4、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5、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

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板书: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八百多年人物街市

(完整保存)五百多个热闹

教后记:

在交流学生的感受时,我再对学生的读进行指导,并引导看图,特别是图的长高,及图上的人物数量及牲畜的数量,当与现实的进行比较学生感知了图后,孩子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

接着我让学生自已选自已喜欢的那一段仔细读一读体会一下。

结尾时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总结,抓了一下课文的描写顺序,及总分的结构。

 

语文园地五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

(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

(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

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

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

“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

”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

怎么个选法呢?

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

猫说:

“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

”老鼠说:

“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

”猫听了很高兴,说:

“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

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

猫呢?

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

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

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

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

它们在路上碰到了。

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

老鼠心里想:

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

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

“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

”牛说:

“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

”老鼠说:

“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

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

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

”牛说:

“行罗,行罗!

”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

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

“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

”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

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

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语交流

1、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各组交流

3、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

4、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