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8033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学课后练习.docx

财政学课后练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选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1)企业;

(2)国家;(3)家庭;(4)社会团体与组织。

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

(1)社会条件;

(2)文化条件;(3)生产力的发展与剩余产品的出现;(4)国家的产生。

3.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是(  )。

(1)海上灯塔;

(2)汽车尾汽;(3)企业对资源的配置;(4)义务教育。

4.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这是因为(  )。

(1)财政与国家有本质联系;

(2)财政分配体现一定的分配关系;

(3)财政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4)财政具有公共性。

5.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产品中的。

(1)C+V部分;

(2)C+M部分;(3)V部分;(4)M部分。

6.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1)调节经济;

(2)实现国家职能;(3)实现社会公平;(4)促进经济发展。

7.最早的财政范畴是。

(1)捐税;

(2)公债;(3)国家预算;(4)通货膨胀。

8.财政范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其中公债和国家预算最早出现于。

(1)奴隶主义社会后期;

(2)封建主义社会后期;(3)资本主义社会后期;(4)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9.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1)国家;

(2)剩余产品;(3)商品经济;(4)私有制。

10.财政的本质是。

(1)物物交换;

(2)货币收支关系;(3)社会财富的使用;(4)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1.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地位。

(1)主导;

(2)辅助;(3)补充;(4)中介。

12.价格分配指的是。

(1)商品的等价交换;

(2)使用价值与价值背离;

(3)价格与价值背离引起的国民收入再分配;(4)财政对价格的指导。

13.信贷分配对财政分配的影响体现在。

(1)银行贷款利率要考虑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2)财政性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

(3)财政资金运动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进行;(4)赤字可能引起货币的财政性发行。

14.下列经济行为中,不属于分配范畴的是。

(1)企业发工资;

(2)向银行贷款;(3)国家征税;(4)收藏品高价拍卖。

15.在市场机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承担者是。

(1)银行;

(2)市场;(3)财政;(4)企业。

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1)市场配置;

(2)财政配置;(3)计划配置;(4)银行配置。

二、多项选择题

1.奴隶制国家财政的分配形式主要有。

(1)实物形式;

(2)力役形式;(3)货币形式;(4)价值形式。

2.在封建社会末期产生的财政新范畴有。

(1)捐税;

(2)公债;(3)专卖收入;(4)国家预算;(5)力役。

3.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1)交换的出现;

(2)阶级的出现;(3)国家的出现;(4)剩余产品的出现。

4.国家财政是一个。

(1)政治范畴;

(2)经济范畴;(3)社会范畴;(4)历史范畴;(5)永恒范畴。

5.财政的构成要素主要指。

(1)财政分配的主体;

(2)财政分配的客体;(3)财政分配的目的;(4)财政分配的内容。

6.国家筹集和运用资金的两条渠道是。

(1)工资分配;

(2)价格分配;(3)财政分配;(4)信贷分配;(5)财务分配。

7.财政与生产的关系可表述为。

(1)生产决定财政;

(2)生产反作用于财政;(3)财政反作用于生产;(4)财政决定生产。

8.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1)价格变化引起流转税收入变化;

(2)价格变化影响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规模;

(3)通货膨胀使公用事业开支增加;(4)通货膨胀可能使纳税人进入较高税率档次。

9.财政三职能是指。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增长职能;(4)监督职能;(5)计划职能。

10.收入公平分配的两层含义是。

(1)按劳分配公平;

(2)按要素分配公平;(3)经济公平;(4)社会公平。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公债、国家预算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的财政范畴。

()

2.财政分配的对象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

()

3.财政分配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它通过处理国家与有关各方面的分配关系来实现的。

()

4.财政分配的主体是纳税人。

()

5.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非营利性。

()

6.财政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国家的出现。

()

7.在商品等价交换中不会产生价值量的转移,从而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

8.合理的财政分配是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

如果财政收支长期失衡,社会价格水平终将上涨。

()

四、名词解释

1.财政;

2.价格分配

3.社会总产品

4.公共产品

5.外部性

五、问答题

1.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其是如何产生的?

2.试述不同历史阶段财政的特点。

3.试述财政职能。

4.试分析财政与价格及工资分配的关系。

5.试述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章财政收入

一、单选题

1.从经济成份看,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3)股份经济;(4)三资经济。

2.我国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是。

(1)利润上缴形式;

(2)债务形式;(3)基金形式;(4)税收形式;(5)规费形式。

3.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形式取得的收入是:

(1)公产收入;

(2)债务收入;(3)规费收入;(4)投资收入。

4.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1)税收收入;

(2)规费收入;(3)国有资产收入;(4)债务收入。

5.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形式是。

(1)所得税;

(2)公债;(3)上缴利润;(4)流转税。

6.国家对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征收所得税是凭借。

(1)政治权力;

(2)资本所有权;(3)法人财产权;(4)经营权。

7.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1)税收;

(2)利润收入形式;(3)债务收入;(4)国有资产收入。

8.商标注册费属于。

(1)事业收入;

(2)规费收入;(3)公产收入;(4)资源收入。

9.公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原因在于。

(1)公债具有强制性;

(2)公债具有国家主体性;(3)公债具有有偿性;(4)公债具有固定性。

10.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从国有企业中取得的收益叫做。

(1)国有利润收入;

(2)预算外收入;(3)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4)公产收入。

11.按分类,财政收入可分为来自C、V、M三部分。

(1)收入来源;

(2)收入性质;(3)收入形式;(4)价值构成。

12.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最大部分来源于。

(1)第一产业;

(2)第二产业;(3)第三产业;(4)第四产业。

13.制约财政收入规模最重要的因素是。

(1)经济发展水平;

(2)价格水平;(3)生产技术水平;(4)分配体制及政策。

14.财政收入来源的最主要对象是。

(1)社会总产品;

(2)社会总产值;(3)国民收入;(4)社会纯收入。

15.“档次爬升”效应产生的税制基础是。

(1)定额税率;

(2)比例税率;(3)累进税率;(4)累退税率。

15.将国有资产分为境内和境外国有资产是按。

(1)存在形态;

(2)所处地理位置;(3)经济用途;(4)隶属关系。

16.将国有资产按经济用途分类,国有资产可分为。

(1)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2)价值形态的国有资产和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3)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4)生产性国有资产和非生产性国有资产。

17.国家对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采取所得税和利润上缴两种形式即“税利分流”的理论依据是。

(1)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

(2)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

(3)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资产属国家所有;(4)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

18.中央政府以本级政府名义举借的债务称为。

(1)公债;

(2)国债;(3)政府机构债;(4)金边债券。

1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发行的公债是。

(1)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公债;

(2)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

(3)建国初期的“人民折实公债”;(4)清政府的“息借商款”。

20.下列观点中属于凯恩斯主义的有。

(1)举借公债会增加财政困难;

(2)公债减少了社会投资;

(3)公债数额不应受限制;(4)公债数额应受限制。

21.公债可分为契约性借款和公债券,这是按哪种标准划分的。

(1)按举债形式;

(2)按期限长短;(3)按发行主体;(4)按公债用途。

22.目前,世界各国一般将年之内的债券作为短期债券。

(1)1年;

(2)2年;(3)5年;(4)10年。

23.国家将发行的公债统一售于银行,再由银行自行发售的方法,称为。

(1)公募法;

(2)公卖法;(3)摊销法;(4)包销法。

24.投资者在债券市场上通过竟拍来购买公债,这属于。

(1)公募法;

(2)间接公募法;(3)公募招标法;(4)公卖法。

25.若公债的利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应实行。

(1)平价发行;

(2)折价发行;(3)溢价发行;(4)等价发行。

26.由政府委托证券公司或其他有关机构,从流通市场上以市场价格买进政府所发行的公债,称之为。

(1)买销法;

(2)国债回购;(3)轮次偿还法;(4)一次偿还法。

27.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1)一国的国民收入;

(2)国内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3)政府机构;(4)外国投资者。

28.为避免形成偿债高峰,应。

(1)确定合适的持有者结构;

(2)确定合理的公债利率;

(3)确定合理的公债期限结构;(4)确定合适的承销机构。

29.国际上公认的经济债务率的安全线应在以下。

(1)20%;

(2)30%;(3)50%;(4)100%。

30.国际上公认的出口债务率的安全线应在以下。

(1)50%;

(2)30%;(3)100%;(4)20%。

31.

二、多项选择题

1.外债结构通常是指等。

(1)期限结构;

(2)来源结构;(3)币种结构;(4)利率结构。

2.反映一个国家外债规模的指标通常有。

(1)偿债率;

(2)经济债务率;(3)出口债务率;(4)债务依存度;(5)财政依存度。

3.外债形式一般表现为。

(1)外国政府贷款;

(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3)出口信贷;(4)外国银行贷款;(5)发行国际债券。

4.衡量公债偿还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公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2)当年公债发行额度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3)当年还本付息额度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4)公债利率水平;(5)公债利率水平的高低。

5.内债的适度规模问题,从发债可能性考虑,应重点考虑。

(1)国内的承受能力;

(2)合理的期限结构;(3)公债的偿还能力;

(4)合理的利率水平;(5)财政收支状况。

6.我国公债的发行方式有。

(1)直接发行;

(2)代销发行;(3)承购包销发行;(4)招标拍卖发行。

7.国内公债发行条件包括。

(1)公债发行额;

(2)公债的期限;(3)公债的发行价格;(4)公债名称;(5)公债的利率。

8.通常公债利率水平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1)市场利率水平;

(2)政府信誉;(3)社会闲置资金;(4)期限长短;(5)中介机构资金实力。

9.包销的公债主要由承受。

(1)金融集团;

(2)工商企业和个人;(3)商业银行;(4)政策性银行;(5)投资基金。

11.债券发行的公募招标的投标方式包括。

(1)利率投标;

(2)价格投标;(3)竞争性投标;(4)非竞争投标。

10按国有资产存在形态分类,可将其分为。

(1)经营性国有资产;

(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3)有形资产;

(4)无形资产;(5)境内国有资产;(6)境外国有资产。

12.下列哪些资产属于经营性国有资产。

(1)学校的教室和实验实施;

(2)政府机构大楼;(3)国有企业设备;

(4)国有企业厂房;(5)国有企业注册商标。

13.目前,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主要有。

(1)利润;

(2)租金;(3)股利;(4)所得税;(5)产权转让收入。

14.国有资产收入的形式主要有。

(1)国有企业上缴利润;

(2)国有股红利;(3)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

(4)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5)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15.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

(1)税收收入;

(2)国有资产收入;(3)债务收入;(5)非税收入。

16.自然经济社会中,财政收入主要以取得。

(1)实物形式;

(2)力役形式;(3)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

17.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1)国家主体性;

(2)强制性;(3)无偿性;(4)固定性;(5)交换性。

18.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

(2)价格;(3)收入分配政策;(4)管理水平。

19.如果将V理解为劳动者工资或劳动报酬,则我国目前来自V部分的财政收入包括。

(1)个人所得税;

(2)劳动者交纳的社会保障基金;

(3)个人用工资购买的国库券;(4)个人股东股利收入。

20..财政收入原则包括。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原则;

(2)兼顾中央、集体两级利益原则;

(3)兼顾三者两级利益原则;(4)合理负担原则。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组织财政收入的首要原则是兼顾三者两级利益原则。

()

2.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的理论基础在于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

()

3.按存在形态分,可以把国有资产分为境内国有资产和境外国有资产。

()

4.把国有资产分为境内国有资产和境外国有资产是按隶属关系分类。

()

5.国有企业利润实现后,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利润征收所得税。

()

6..利改税的根本缺陷在于混淆了利和税两个不同概念。

()

7.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实行“税利分流”改革有助于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能体现政府双重职能。

()

8.国家凭借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可以取得一定的资产收益,通常的基本形式是税利。

()

9.国家参与集体企业纯收入分配的形式可以采取税利并存的形式。

()

10.公债是国家信用的唯一形式。

()

11.公债是一种一般性财政收入形式。

()

12.地方财政举借的债务不属国债范畴。

()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2.预算收入;3.预算外收入;4.债务收入;5.国有资产收入;6.规费收入;7.税收收入;8.公债;9.税利分流。

五、问答题

1.财政收入原则有哪些?

为什么说发展经济、广开财源是组织财政收入的首要原则?

2.试述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简述公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简述公债的发行条件和发行方式。

5.简述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和方式。

第三章税收

一、单选题

1.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以国家为前提的一种特殊分配形式。

(1)生产资料所有权;

(2)政治权力;(3)生产关系;(4)国有产权。

2.以为标准,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1)征税实体;

(2)税负是否转嫁;(3)计税依据;(4)课税对象。

3.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

(1)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

(2)商品销售的竞争程度;(3)商品交换的频率;(4)商品的供求关系。

4.流转税主要采用税率。

(1)累进税率;

(2)比例税率;(3)定额税率;(4)浮动税率。

5.税收最初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在。

(1)奴隶社会;

(2)封建社会;(3)资本主义社会;(4)社会主义社会。

6.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1)强制性、公平性、固定性;

(2)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强制性、普遍性、固定性;(4)强制性、有偿性、交换性。

7.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1)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2)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3)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4)收入的公平分配。

8.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

(1)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2)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3)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4)收入的公平分配。

9.瓦格纳提出的“充足”和“弹性”原则包含于。

(1)财政收入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3)社会正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

10.亚当•斯密税收四原则中的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原则后来被瓦格纳概括为。

(1)财政收入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3)社会正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

11.亚当•斯密提出税收四原则的社会背景为。

(1)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时期;

(2)资本主义垄断时期;

(3)崇尚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国家进行反周期政策运作。

12.税收负担是指。

(1)税负的最终承担者;

(2)整修社会或单个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款;

(3)企业法人实际承受的税收;(4)个人实际承受的税收。

13.依据考察层次不同,税收负担可分为。

(1)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

(2)国家税收负担和法人税收负担;

(3)流转税税收负担和所得税税收负担;(4)企业税收负担和个人税收负担。

14.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

(1)供求关系的变化;

(2)价格变动;(3)价格变动和供求关系的变化;(4)指令性计划。

15.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易。

(1)后转;

(2)前转;(3)混转;(4)消转。

16.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前转。

(1)难;

(2)容易;(3)无法确定;(4)频繁。

17.以课税对象分类,税收可分为。

(1)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税;

(2)直接税和间接税;

(3)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类;

(4)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8.现行税制体系中的增值税属于。

(1)财产税类;

(2)行为税类;(3)流转税类;(4)所得税类。

19.以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税收可分为。

(1)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类;

(2)直接税和间接税;

(3)从量税和从价税;(4)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20.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可分为。

(1)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类;

(2)从量税和从价税;

(3)直接税和间接税;(4)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21.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增值税属于。

(1)中央税;

(2)地方税;(3)从量税;(4)中央地方共享税。

22.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消费税属于。

(1)中央税;

(2)地方税;(3)从量税;(4)中央地方共享税。

22.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

(1)纳税人;

(2)负税人;(3)扣税人;(4)税收最终承担者。

23.是纳税制度的中心环节。

(1)纳税人;

(2)课税对象;(3)税率;(4)税法。

24.反映具体的征收范围和征收广度的是。

(1)税源;

(2)税目;(3)税率;(4)税基。

25.累进税率通常适用于。

(1)流转税;

(2)行为税;(3)增值税;(4)所得税。

26.对流转额征税,一般适用。

(1)比例税率;

(2)超额累进税率;(3)全额累进税率;(4)超倍累进税率。

27.契税属于税类。

(1)行为税;

(2)流转税;(3)所得税;(4)财产税。

28.印花税属于税类。

(1)流转税;

(2)所得税;(3)财产税;(4)行为税。

29.消费税的征收环节主要在。

(1)零售环节;

(2)批发环节;(3)生产和进口环节;(4)从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

30.进口货物按组成计税价格和适用税率计征增值税,不得抵扣任何税款,其组成计税价格是。

(1)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2)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营业税;(4)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增值税。

31.采用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的产品是。

(1)葡萄酒;

(2)鞭炮;(3)化妆品;(4)成品油。

32.我国增值税属于。

(1)收入型增值税;

(2)生产型增值税;(3)消费型增值税;(4)流通型增值税。

33.增值税适用税率。

(1)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3)超额累进税率;(4)全额累进税率。

34.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工业企业)的征收率是。

(1)17%;

(2)3%;(3)6%;(4)4%。

35.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实行。

(1)统一所得税制;

(2)综合所得税制;(3)分类预提税制;(4)分类所得税制。

36.2009年某企业从境内外取得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其中境外所得100万元,该所得已在境外缴纳38万元所得税,请问该企业当年向国内税务机关应缴纳所得税应为。

(1)165万元;

(2)132万元;(3)127万元;(4)100万元。

37.某企业2009年7月份销售产品500万元,当月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300万元,发票中注明的增值税为51万元,当月该企业还外购设备一台,价值20万元,发票中注明增值税3.4万元,请问该企业7月份应纳增值税是多少?

(税率17%)。

(1)85万元;

(2)14万元;(3)0;(4)51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

(1)固定性;

(2)强制性;(3)社会性;(4)无偿性。

2.税收效率原则包括。

(1)税收的社会效率;

(2)税收的行政效率;(3)税收的经济效率;

(4)税收的企业效率;(5)税收的投资效率。

3.税收公平原则包括。

(1)税收的政治公平;

(2)税收的经济公平;(3)税收的社会公平;

(4)税收的法律公平;(5)税收的国际公平。

4.税收的社会公平,主要是通过公平税负,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防止两级分化,保证社会稳定。

具体说来,公平税负包括。

(1)横向公平;

(2)纵向公平;(3)平均征税;(4)平均税负。

5.下列税种中属于对流转额征税的有。

(1)关税;

(2)消费税;(3)所得税;(4)增值税;(5)契税。

6.现代税收最核心的原则是。

(1)效率;

(2)便利;(3)公平;(4)确实。

7.瓦格纳的税收国民经济原则包括。

(1)税收充足;

(2)税收弹性;(3)慎选税种;(4)慎选税源。

8.税负转嫁主要形式有。

(1)前转;

(2)后转;(3)混转;(4)税收资本化;(5)辗转转嫁;(6)消转。

9.用以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包括。

(1)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

(2)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3)企业税收总负担率;(4)企业净资产税收负担率。

10.以课税对象分类,税收可分为。

(1)增值税;

(2)流转税;(3)所得税;(4)财产税;(5)行为税。

11.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的有。

(1)增值税;

(2)营业税;(3)消费税;(4)印花税;(5)关税。

12.增值税类型有。

(1)收益型增值税;

(2)产值型增值税;(3)生产型增值税;(4)收入型增值税;(5)消费型增值税。

13.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增值税可属于以下哪几类。

(1)流转税;

(2)间接税;(3)中央税;(4)直接税;(5)中央地方共享税。

14.税制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项,分别是。

(1)纳税人;

(2)负税人;(3)课税对象;(4)税率;(5)税目。

15.增值税税率包括。

(1)基本税率;

(2)低税率;(3)零税率;(4)附加税率;(5)高税率。

16.下列商品中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有等。

(1)烟酒;

(2)高档服装;(3)居民住宅;(4)成品油;(5)鞭炮。

17.减免税的形式有。

(1)税基式减免;

(2)税率式减免;(3)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