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8091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9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a:

8:

{i:

0;s:

15792:

"信号与系统试题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积分等于()@#@A. B.@#@C. D.@#@2.已知系统微分方程为,若,解得全响应为,t≥0。

@#@全响应中为()@#@A.零输入响应分量 B.零状态响应分量@#@C.自由响应分量 D.稳态响应分量@#@3.系统结构框图如图示,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满足的方程式为()@#@A. B.@#@C. D.@#@4.信号波形如图所示,设,则为()@#@A.1 B.2@#@C.3 D.4@#@5.已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则为()@#@A. B.@#@C. D.@#@6.已知信号如图所示,则其傅里叶变换为()@#@A.@#@B.@#@C.@#@D.@#@7.信号和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已知,则的@#@傅里叶变换为()@#@A. B.@#@C. D.@#@8.有一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其频率响应,对于某一输入x(t)所得输出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为,则该输入x(t)为()@#@A. B.@#@C. D.@#@9.的拉氏变换及收敛域为()@#@A. B.@#@C. D.@#@10.的拉氏变换为()@#@A. B.@#@C. D.@#@11.的拉氏反变换为()@#@A. B.@#@C. D.@#@12.图(a)中ab段电路是某复杂电路的一部分,其中电感L和电容C都含有初始状态,请在图(b)中选出该电路的复频域模型。

@#@()@#@13.离散信号f(n)是指()@#@A.n的取值是连续的,而f(n)的取值是任意的信号@#@B.n的取值是离散的,而f(n)的取值是任意的信号@#@C.n的取值是连续的,而f(n)的取值是连续的信号@#@D.n的取值是连续的,而f(n)的取值是离散的信号@#@14.若序列f(n)的图形如图(a)所示,那么f(-n+1)的图形为图(b)中的()@#@15.差分方程的齐次解为,特解为,那么系统的稳态响应为()@#@A. B.@#@C. D.@#@16.已知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和系统输入如图所示,f(n)作用于系统引起的零状态响应为,那么序列不为零的点数为()@#@A.3个 B.4个@#@C.5个 D.6个@#@第二部分非选题(共68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7.=。

@#@@#@18.G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容上电流的幅值是电流源幅值的倍。

@#@@#@19.在一个周期内绝对可积是周期信号频谱存在的条件。

@#@@#@20.已知一周期信号的幅度谱和相位谱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则该周期信号f(t)=。

@#@@#@21.如果已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为h(t),则该系统函数H(s)为。

@#@@#@22.H(s)的零点和极点中仅决定了h(t)的函数形式。

@#@@#@23.单位序列响应h(n)是指离散系统的激励为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24.我们将使收敛的z取值范围称为。

@#@@#@25.在变换域中解差分方程时,首先要对差分方程两端进行。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6.如图示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电源电压mV,谐振时的电容电压有效值求谐振时的电流有效值I,并求元件参数L和回路的品质因数Q。

@#@@#@27.已知信号f(2-t)的波形如图所示,绘出f(t)的波形。

@#@@#@28.已知信号x(t)的傅里叶变换X(j)如图所示,求信息x(t)。

@#@@#@29.如图所示电路,已知,求电路中消耗的平均功率P。

@#@@#@30.求的拉氏变换。

@#@@#@31.已知电路如图示,t=0以前开关位于“1”,电路已进入稳态,t=0时刻转至“2”,用拉氏变换法求电流i(t)的全响应。

@#@@#@32.已知信号x(t)如图所示,利用微分或积分特性,计算其傅里叶变换。

@#@@#@33.求的逆Z变换f(n),并画出f(n)的图形(-4≤n≤6)。

@#@@#@34.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f(t)为输入,y(t)为输出,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若输入信号,利用卷积积分求系统输出的零状态响应yf(t)。

@#@35.用拉氏变换法求解以下二阶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x(t)、零状态响应yf(t)及全响应y(t)。

@#@@#@信号与系统试题参考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B 2.D 3.C 4.B 5.A@#@6.C 7.A 8.B 9.C 10.A@#@11.D 12.B 13.B 14.D 15.B16.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7.@#@18.Q@#@19.必要@#@20.@#@21.[h(t)]@#@22.极点@#@23.单位序列或@#@24.收敛域@#@25.Z变换@#@一、计算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6.I=5mA;@#@L=5mH;@#@Q=100@#@27.@#@28.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调制信号的频谱,@#@x(t)可以看作信号x1(t)与cos500t的乘积。

@#@@#@由x1(t)的频谱为@#@而x1(t)=@#@所以x(t)=x1(t)cos500t@#@=@#@29.阻抗Z=R+jL=1+j@#@@#@则@#@或用微分性质做:

@#@@#@31.伏@#@开关到“2”之后的复频域模型为答31图@#@32.令,则y(t)如图所示@#@则=@#@由于,根据时域积分特性@#@@#@@#@33.@#@或@#@信号与系统试题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1.设:

@#@如图—1所示信号。

@#@@#@则:

@#@信号f(t)的数学表示式为()。

@#@@#@(A)f(t)=tε(t)-tε(t-1)@#@(B)f(t)=tε(t)-(t-1)ε(t-1)@#@(C)f(t)=(1-t)ε(t)-(t-1)ε(t-1)@#@(D)f(t)=(1+t)ε(t)-(t+1)ε(t+1)@#@2.设:

@#@两信号f1(t)和f2(t)如图—2。

@#@则:

@#@f1(t)与f2(t)间变换关系为()。

@#@@#@(A)f2(t)=f1(t+3)@#@(B)f2(t)=f1(3+2t)@#@(C)f2(t)=f1(5+2t)@#@(D)f2(t)=f1(5+t)@#@@#@3.已知:

@#@f(t)=SgN(t)的傅里叶变换为F(jω)=,则:

@#@F1(jω)=jπSgN(ω)的傅里叶反变换f1(t)为()。

@#@@#@(A)f1(t)=(B)f1(t)=-@#@(C)f1(t)=-(D)f1(t)=@#@4.周期性非正弦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其特点为()。

@#@@#@(A)频谱是连续的,收敛的@#@(B)频谱是离散的,谐波的,周期的@#@(C)频谱是离散的,谐波的,收敛的@#@(D)频谱是连续的,周期的@#@5.设:

@#@二端口网络N可用A参数矩阵{aij}表示,其出端与入端特性阻抗为Zc2、Zc1,后接负载ZL,电源s的频率为ωs,内阻抗为Zs。

@#@则:

@#@特性阻抗Zc1、Zc2仅与()有关。

@#@@#@(A){aij},ZL@#@(B){aij},ZL,Zs@#@(C){aij},ωs,s@#@(D){aij}@#@6.设:

@#@f(t)F(jω)则:

@#@f1(t)=f(at+b)F1(jω)为()@#@(A)F1(jω)=aF(j)e-jbω@#@(B)F1(jω)=F(j)e-jbω@#@(C)F1(jω)=F(j)@#@(D)F1(jω)=aF(j)@#@7.已知某一线性时不变系统对信号X(t)的零状态响应为4,则该系统函数H(S)=()。

@#@@#@(A)4F(S)(B)4S·@#@e-2S@#@(C)4e-2s/S(D)4X(S)·@#@e-2S@#@8.单边拉普拉斯变换F(S)=1+S的原函数f(t)=()。

@#@@#@(A)e-t·@#@ε(t)(B)(1+e-t)ε(t)@#@(C)(t+1)ε(t)(D)δ(t)+δ′(t)@#@9.如某一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系统函数H(S)的所有极点的实部都小于零,则()。

@#@@#@(A)系统为非稳定系统(B)|h(t)|<@#@∞@#@(C)系统为稳定系统(D)∫∞0|h(t)|·@#@dt=0@#@10.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h(n)为()@#@(A)对输入为δ(n)的零状态响应(B)输入为ε(n)的响应@#@(C)系统的自由响应(D)系统的强迫响应@#@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δ(-t)=_________(用单位冲激函数表示)。

@#@@#@2.设:

@#@信号f1(t),f2(t)如图—12@#@f(t)=f1(t)*f2(t)@#@画出f(t)的结果图形_________。

@#@@#@3.设:

@#@f(t)=f1(t)*f2(t)图12@#@希:

@#@写出卷积的微积分形式f(t)=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中遇到的周期信号,都存在傅利叶级数,因为它们都满足______。

@#@@#@5.为使回路谐振时的通频带,能让被传输的信号带宽,应怎样选择Q值:

@#@______________。

@#@@#@6.若f(t)是t的实,奇函数,则其F(jω)是ω的_________且为_________。

@#@@#@7.设:

@#@二端口网络如图—17,@#@则:

@#@网络Y参数矩阵的一个元素为@#@y22==_________。

@#@@#@@#@8.傅里叶变换的尺度性质为:

@#@@#@若f(t)F(jω),则f(at)a≠0_________。

@#@@#@9.若一系统是时不变的,则当:

@#@f(t)yf(t)应有:

@#@f(t-td)_________。

@#@@#@10.已知某一因果信号f(t)的拉普拉斯变换为F(S),则信号f(t-t0)*ε(t),t0>@#@0的拉氏变换为_________。

@#@@#@11.系统函数H(S)=,则H(S)的极点为_____。

@#@@#@12.信号f(t)=(cos2πt)·@#@ε(t-1)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为____。

@#@@#@13.Z变换F(z)=1+z-1-z-2的原函数f(n)=____。

@#@@#@14.已知信号f(n)的单边Z变换为F(z),则信号()nf(n-2)·@#@ε(n-2)的单边Z变换等于___。

@#@@#@15.如某一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为稳定系统,其单位序列响应为h(n),则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55分)@#@1.设:

@#@一串联谐振回路如图—26,f0=0.465MHz,B=12.5kHz,C=200pf,=1V@#@试求:

@#@

(1)品质因素Q@#@

(2)电感L@#@(3)电阻R@#@(4)回路特性阻抗ρ@#@(5),UL,Uc@#@2.试:

@#@计算积分∫∞-∞2(t3+4)δ(1-t)dt=@#@3.设:

@#@一系统如图—28.a@#@e(t)=,-∞<@#@t<@#@∞@#@s(t)=cos1000t@#@H(jω)=g2(ω)如图-28.b@#@试:

@#@用频域法求响应r(t)@#@

(1)e(t)E(jω)@#@

(2)S(t)S(jω)@#@(3)m(t)=e(t)·@#@s(t)M(jω)@#@(4)R(jω)=M(jω)H(jω)@#@(5)r(t)R(jω)@#@4.设:

@#@一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为:

@#@h(t)=e-2tε(t)@#@激励为:

@#@f(t)=(2e-t-1)ε(t)@#@试:

@#@由时域法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f(t)@#@5.设:

@#@一系统由微分方程描述为@#@y″(t)+3y′(t)+2y(t)=2f(t)@#@要求:

@#@用经典法,求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

@#@@#@6.设:

@#@一系统由微分方程描述为:

@#@@#@2@#@已知:

@#@f(t)=ε(t),y(0-)=1,y′(0-)=1@#@求:

@#@y(0+),y′(0+)@#@7.已知某一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其初始状态为零,冲激响应h(t)=δ(t)+2e-2t·@#@ε(t),系统的输出y(t)=e-2t·@#@ε(t),求系统的输入信号。

@#@@#@8.如图—33所示电路,i(0-)=2A,@#@

(1)求i(t)的拉氏变换I(S)@#@

(2)求系统的冲激响应@#@(3)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9.某一二阶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微分方程为y″(t)+3y′(t)+2y(t)=f′(t),@#@

(1)求系统函数H(S)与冲激响应@#@

(2)输入信号f(t)如图—34所示,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10.已知信号x(n)=δ(n)+2δ(n-1)-3δ(n-2)+4δ(n-3),h(n)=δ(n)+δ(n-1)求卷积和x(n)*h(n)@#@11.已知描述某一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y(n)-ky(n-1)=f(n),k为实数,系统为因果系统,@#@

(1)写出系统函数H(z)和单位序列响应h(n)@#@

(2)确定k值范围,使系统稳定@#@(3)当k=,y(-1)=4,f(n)=0,求系统响应(n≥0)。

@#@@#@信号与系统试题参考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2.C3.C4.C5.D@#@6.C7.B8.D9.C10.A@#@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δ(t)@#@2.@#@@#@图12(答案)@#@3.f(t)=f′1(t)*f(-1)2(t)=f(-1)1(t)*f′2(t)写出一组即可@#@4.狄里赫利条件@#@5.选择Q值应兼顾电路的选择性和通频带@#@6.虚函数奇函数@#@7.y22=@#@8.f(at)a≠0@#@9.f(t-td)yf(t-td)@#@10.@#@11.-p1和-p2@#@12.@#@13.δ(n)+δ(n-1)-δ(n-2)@#@14.(2Z)-2·@#@F(2Z)@#@15.<@#@∞@#@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55分)@#@1.Q=f0/B=37.2@#@L==588×@#@10-6H=588μH@#@ρ==1.71×@#@103=1.71kΩ@#@R=ρ=46Ω@#@I==0.022A,UC=UL=QUS=37.2V@#@2.原式=∫∞-∞2(13+4)δ[-(t-1)]dt=10∫∞-∞δ[-(t-1)]dt=10@#@3.E(jω)F{e(t)}=π[ε(ω+1)-ε(ω-1)]@#@S(jω)=F{S(t)}=π[δ(ω-1000)+δ(ω+1000)]@#@M(jω)=[E(jω)*S(jω)*S(jω)]@#@={[ε(ω+1)-ε(ω-1)]*[δ(ω-2000)+δ(ω+2000)+2δ(ω)]@#@∵H(jω)=g2(ω),截止频率ωc=1@#@∴仅2δ(ω)项可通过@#@R(jω)=M(jω)H(jω)=[ε(ω+1)-ε(ω)]@#@r(t)=F-1{R(jω)}=@#@4.yf(t)=f(t)*h(t)=(2e-t-1)ε(t)*e-2tε(t)@#@=∫t0(2e-τ-1)e-2(t-τ)dτ@#@=[2e-t-e-2t-]ε(t)@#@5.∴原方程左端n=2阶,右端m=0阶,n=m+2@#@∴h(t)中不函δ(t),δ′(t)项h(0-)=0@#@h″(t)+3h′(t)+2h(t)=2δ(t)@#@上式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λ2+3λ+2=0∴λ1=-1,λ2=-2@#@∴h(t)=[c1e-t+c2e-2t]ε(t)@#@以h(t),h′(t),h″(t)代入原式,得:

@#@@#@2c1δ(t)+c2δ(t)+c1δ′(t)+c2δ′(t)=2δ(t)@#@δ′(t)δ(t)对应项系数相等:

@#@@#@2c1+c2=2∴c1=2,c2=-c1=-2@#@c1+c2=0∴h(t)=[2e-t-2e-2t]ε(t)@#@6.y(0+)=y(0-)=1@#@y′(0+)=y′(0-)+=1+@#@7.Yf(S)=@#@H(S)=@#@Yf(S)=F(S)·@#@H(S)@#@F(S)=@#@f(t)=e-4t·@#@ε(t)@#@8.

(1)I(S)=@#@

(2)h(t)=10e-10t·@#@ε(t)@#@(3)Ix(S)=@#@ix(t)=2e-10t·@#@ε(t)@#@9.

(1)H(S)=@#@h(t)=(2e-2t-e-t)ε(t)@#@

(2)Yf(S)=@#@yf(t)=(e-t-e-2t)ε(t)-(e-(t-1)-e-2(t-1))ε(t-1)@#@10.δ(n)+3δ(n-1)-δ(n-2)+δ(n-3)+4δ(n-4)@#@11.

(1)H(Z)=@#@h(n)=(k)nε(n)@#@

(2)极点Z=k,|k|<@#@1,系统稳定@#@(3)Y(Z)=@#@y(n)=2()nε(n)@#@";i:

1;s:

23032: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综合实验报告@#@(FPGA部分)@#@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序 号:

@#@@#@实验三用FPGA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一、实验目的@#@

(1)掌握XilinxISE中IPCore的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Xilinx公司的FFTIPCore的使用方法;@#@@#@(3)比较DSP和FPGA实现FFT的异同。

@#@@#@二、实验内容@#@

(1)按实验指导书所给出的步骤,用XilinxIPCore实现256点的FFT并进行仿真和测试。

@#@@#@

(2)将所给出的例子改写为512点的IFFT并进行仿真和测试。

@#@@#@三、实验过程说明@#@1、XilinxFFTIPcore使用说明@#@在Xilinx公司的IPCore中,提供两不同的架构:

@#@BurstI/O架构和StreamingI/O流水线架构。

@#@所谓的BurstI/O是指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突发的,即输入输出是一段一段的而不是连续的;@#@所谓的StreamingI/O流水线架构则是指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都是以一定的频率连续不断地进行的。

@#@BurstI/O架构下,采用的是时间抽取(DIT)方法,而在StreamingI/O流水线架构下采用的是频率抽取(DIF)方法。

@#@当采用基4分解时,N点FFT共需log4(N)级,每一级包含N/4个基4的蝶形图,如果点数N不是4的幂次,则还需要另外一个基2的级。

@#@如果采用基2的分解,则共有log2(N)级,每一级包含N/2个基2蝶形。

@#@IFFT通过将对应的FFT的相位因子取共轭实现。

@#@@#@本实验以StreamingI/O流水线架构为例学习XilinxFFTIPcore的使用方法。

@#@StreamingI/O流水线架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这种架构将多个基2的蝶形处理单元排成流水线形式以提供连续的数据处理,每个处理单元有它自己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输入和中间数据。

@#@数据数据可以连续输入到流水线的前级,经过一段计算时延,从输出端连续输出一个数据块的数据。

@#@当然,这种架构也允许在数据块之间添加一段时间的间隔。

@#@@#@在scaledfixed-point模式下,数据在每进行一对基2级之后都会进行一次移位,移位次数可以事先根据输入数据范围确定。

@#@除了这种模式外,IPcore还提供一种块浮点模式用于改善性能。

@#@输出数据可以以比特逆序输出,也可以自然序输出,当采用自然序输出时,需要用到额外的存储资源。

@#@@#@与streamingI/O架构不同,BurstI/O以一组蝶形计算单元完成所有运算,其中基4的BurstI/O架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在这种架构下,输入数据分为4块存储到RAM中,每计算一次蝶形运算,计算结果仍然存储到这4块RAM中,直至最后输出。

@#@在这种架构下,数据不能连续输入,整个IPcore的工作状态分为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等不同的状态。

@#@显然,这种架构占用资源量明显少于StreamingI/O结构,但是处理数据的吞吐量有限。

@#@@#@在不同的配置下,IPcore对外的接口有一些差别,下面仅对在本实验中将要用到的部分端口的功能做以下说明:

@#@@#@端口名@#@位宽@#@方向@#@描述@#@Xn_re@#@可配@#@输入@#@输入数据实部,与xn_index对应@#@Xn_im@#@可配@#@输入@#@输入数据虚部@#@start@#@1@#@输入@#@启动控制信号,拉高则FFT开始加载数据,可一直置高,此时由IPcore的状态控制加载@#@Fwd_inv@#@1@#@输入@#@1表示FFT,0表示IFFT@#@Scale_sch@#@在不同模式下位宽不同,在StreamingI/O模式下,@#@输入@#@各级移位次数@#@Sclr@#@1@#@输入@#@同步复位信号@#@Clk@#@1@#@输入@#@工作时钟@#@Xk_re@#@可配,scaled模式下同Xn_re@#@输入@#@输入数据实部,与xn_index对应@#@Xk_im@#@同上@#@输入@#@输入数据虚部@#@Xn_index@#@与点数有关@#@输出@#@Xn所对应的序号@#@Xk_index@#@与点数有关@#@输出@#@Xk所对应的序号@#@RFD@#@1@#@输出@#@加载数据阶段为高@#@Dv@#@1@#@输出@#@输出数据时为高@#@2、实验步骤@#@

(1)新建工程;@#@@#@

(2)新建FFTIPcore。

@#@命名为fft256,在IP列表中选择Digitalsignalprocessing->@#@transforms->@#@FFTs,选择7.1版本,点击Next,然后点击finish;@#@@#@(3)在按以下截图下设置参数,然后点击Next@#@(4)在第2个页面上按下图设置,其含义分别为:

@#@定点格式;@#@输入数据位宽16比特,相位因子16比特、Scaling选项选择scaled,截取模式选择truncation、添加同步复位sclr控制管脚、输出自然顺序,输入数据时序3clockcycleoffset选项。

@#@点击Next,进入第3页面@#@(5)第3页面上,选择NumberofStagesusingblockram为3,点击Generate生成IPcore。

@#@@#@(6)新建blockRAMIPcore,取名为input_rom_I;@#@@#@(7)在第2页面上选择单口ROM,其他选项保持不变;@#@@#@(8)第3页面设置如下图,注意选择useENApin选项;@#@@#@(9)第4页面上,选择下图中所示的两个寄存器选项;@#@@#@(10)选择压缩包中的input_I.coe作为该ROM的初始化文件;@#@其他选项保持默认值,点击Generate;@#@@#@(11)再按照上述步骤生成一个ROM,选择压缩包中的input_Q.coe文件作为初始化文件;@#@@#@(12)将压缩包中的fft_top.v,fft_ctrl.v添加到工程中;@#@@#@(13)为fft_top.v编写测试文件,可参阅压缩包中的test_fft.v,注意理解程序中文件输出部分的功能;@#@@#@(14)对该设计进行功能仿真,记录仿真波形,并分析StreamingI/O架构下256点FFT的计算时延;@#@@#@(15)使用Chipcope对该设计进行在板测试,观察xn_index、xn_im、xn_re、xk_im、xk_re、xk_index的相对时序关系,触发条件可以xk_index、out_block_index或rd_block_index、xn_index取某一具体数值开始触发采数操作。

@#@@#@(16)去掉cdc文件,在布局布线报告中找到DeviceUtilizationSummary部分,观察FFT部分的资源占用情况。

@#@@#@(17)比较DSP实现FFT与FPGA实现FFT的异同。

@#@@#@(18)(扩展功能)修改FFT点数为1024点,重新进行完成上述流程;@#@@#@(19)(扩展功能)将FFTIPcore改为Radix-4BurstI/O架构,重新完成上述过程(注意,此时需要uload信号,直接在ctrl模块里置1即可),并对streamingI/O方式的时延、吞吐量以及资源占用情况进行比较。

@#@@#@四、实验代码分析@#@程序模块描述:

@#@@#@本次实验里涉及了三个程序,第一个是原始程序,另外两个是对原始程序作简单修改后的功能拓展,基本是类似的。

@#@以下只对原始程序作较为详细的说明,而功能拓展只简单说明修改的情况。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FPGAIPCore实现。

@#@所谓IPCore就是预先设计好、经过严格测试和优化后的电路功能模块。

@#@它犹如一个黑盒子,用户只需要配置好其相关接口并在顶层文件中将其实例化即可,但是它本质上也是一个ISE工程文件,存储在设计工程的ipcore_dir目录下,由于其代码本身过于复杂且本次实验中基本不涉及,因此下面不作介绍。

@#@@#@本次实验全部采用以下两种IP核:

@#@FastFourierTransform(FFT)和BlockMemoryGenerator。

@#@@#@1、256点FFT(StreamingI/O):

@#@@#@

(1)源程序(IPCore):

@#@@#@FFT核@#@核名:

@#@fft256;@#@@#@架构:

@#@StreamingI/O(流水线);@#@@#@其它参数:

@#@工作频率100MHz,定点格式,输入数据位宽和相位因子位宽均为16比特,需要缩放,向下截取,顺序输出,添加同步复位sclr控制管脚,输入数据延迟3时钟周期等。

@#@@#@调用该IPCore的控制信号将在介绍顶层文件时说明。

@#@@#@存储器核@#@全称:

@#@BlockMemoryGenerator,可直译为块存储器生成器,可以生成任意大小的存储器阵列并可以针对速度或功率对其进行优化。

@#@本次实验使用它来生成存储器阵列,用于存储输入数据。

@#@由于输入数据(复数)的实部和虚部使用两个几乎完全相同的IP核,因此主要介绍实部使用的核,虚部使用的核若采用不同参数会在括号里注明。

@#@@#@核名:

@#@input_rom_I(input_rom_Q);@#@@#@存储器类型:

@#@单口ROM;@#@@#@读取数据位宽:

@#@16位;@#@@#@读取数据深度(个数):

@#@1024;@#@@#@使用的初始化文件:

@#@input_I.coe(input_Q.coe),存储了1024个16位数,表示输入数据的实部(虚部);@#@@#@使用使能管脚。

@#@@#@

(2)顶层文件(fft_top.v)及控制文件(fft_ctrl.v):

@#@@#@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工程的正确运行是必需的,其中顶层文件完成控制信号的声明,部分信号(主要为恒定信号)的赋值,接受来自控制文件的信号,利用信号实例化和调用所有IP核的任务,而控制信号则主要根据系统时钟及相关触发条件对控制信号及相关参数进行赋值,并将其结果返回给顶层文件。

@#@这两个文件的主要工作都是对相关控制信号进行处理,下面介绍这些控制信号及它们在相关文件中是如何被处理的,通过这些基本就可了解这两个文件的内容。

@#@@#@a.输入(控制)信号:

@#@@#@这里都是IP核的输入信号,需要在顶层文件或控制文件中对其初始化或赋值。

@#@@#@FFT核控制(输入)信号:

@#@@#@XN_RE和XN_IM:

@#@输入操作数,分别代表实部和虚部,位宽为16位,表明实部和虚部都是16位。

@#@顶层文件中还包含32位的XN和XK信号也用来表示操作数,高16位表示实部,低16位表示虚部;@#@@#@START:

@#@FFT开始信号,高有效,表明开始输入数据。

@#@控制文件中在一开始把它置为1,但对于StreamingI/O结构而言,任何时候置1都可以开始数据的加载;@#@@#@FWD_INV:

@#@指示IPCore是FFT还是IFFT,顶层文件中把它置1表明是FFT运算;@#@@#@FWD_INV_WE:

@#@FWD_INV端口的使能信号,由于这里自始至终都是进行FFT运算,因此顶层文件中把它置0表明FWD_INV信号不再变化;@#@@#@SCALE_SCH:

@#@若选择在数据处理中进行缩放则需要此信号,流水线结构中,将每个基2的蝶形处理单元视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一次数据的缩减,缩减的比例以此输入中对应阶段的两比特表示;@#@@#@SCALE_SCH_WE:

@#@SCALE_SCH的使能信号,这里同样置0表示SCALE_SCH不再变化;@#@@#@SCLR:

@#@FFT核同步复位信号,高有效,控制文件中置其为0表明不需要复位;@#@@#@CLK:

@#@输入时钟信号,实验中由FPGA板产生;@#@@#@XK_RE及XK_IM:

@#@输出的数据(补码形式),两个信号分别代表实部和虚部,实验中采用了缩放,因此这两个信号位宽和输入数据是相同的,都是16,输出的数据将存储在XK中;@#@@#@XN_INDEX:

@#@输入数据的下标,位宽等于以2为底FFT点数的对数,对于256点FFT而言是8位;@#@@#@XK_INDEX:

@#@输出数据的下标,位宽与XN_INDEX相同;@#@@#@存储器核控制(输入)信号:

@#@@#@本次实验中仅使用了端口A,下面的信号都是针对它的。

@#@@#@CLKA:

@#@端口A使用的时钟信号,这里和CLK是相同的;@#@@#@ENA:

@#@端口A的使能信号,启用相关读写和复位操作,这里直接使用顶层文件中的RD_EN(读使能)信号;@#@@#@ADDRA:

@#@该信号把相关地址赋给A端口以用于读写操作,这里直接使用顶层文件中的RD_ADDR信号(10位);@#@@#@b.输出(状态)信号:

@#@@#@这些都是IP核的输出信号以表明工作状态,顶层文件和控制文件不需要对它们进行修改,但在调用IP核时仍需要声明它们,在仿真时通过观察这些信号的状态可以获得很多有用信息。

@#@@#@RFD(Readyfordata):

@#@FFT核输出信号,当其为高时表明FFT核正在加载数据,当其由低变高时表明FFT核已经转备好接收数据;@#@@#@BUSY:

@#@FFT核输出信号,当其为高时表明FFT正在计算中;@#@@#@DV:

@#@FFT核输出信号,当其为高时表明当前输出端口存在有效数据;@#@@#@EDONE:

@#@FFT核输出信号,即将完成,在DONE之前一个周期给出高电平;@#@@#@DONE:

@#@FFT核输出信号,当其为高时表明FFT已经计算完成,但高电平只持续一个时钟周期;@#@@#@DOUTA:

@#@存储器核输出信号,返回读操作中得到的数据,这里它用来返回从input_i.coe或input_q.coe文件中的数据,因此位宽为16,返回的数据存储在XN中;@#@@#@c.其它信号:

@#@@#@这里的信号和IP核无关,仅用在控制文件和顶层文件中,用于传递参数或显示相关状态,其中XN和XK信号前面已有描述,这里不再重复。

@#@@#@RESET:

@#@控制文件信号,在顶层文件中为RST,来源为FPGA板,当其为高电平时,块序号清零(下面会介绍),注意FFT核也有一个控制信号RESET,但是和这里介绍的无关,顶层文件实例化FFT核时没有使用RESET信号;@#@@#@RD_EN:

@#@从ROM中读取数据的使能信号,这里直接使用FFT核的RFD信号,即:

@#@一旦FFT核已经准备好或正在接收数据,就读取新数据;@#@@#@WR_EN:

@#@往RAM里写数据的使能信号,这里直接使用FFT核的DV信号,即:

@#@一旦FFT核开始输出有效数据,就开始写入这些数据;@#@@#@RD_ADDR:

@#@读取数据的地址,10位(表示1024个数),在这里由2位块序号和8位输入数据序号组成,见下面的相关说明;@#@@#@RD_BLOCK_INDEX:

@#@表示数据块的序号,读操作用,2位,可表示4个ROM块,由于输入数据有1024个,而输入序号XN_INDEX和XK_INDEX都是8位,最多表示256个数,因此需要4个ROM块来管理所有输入数据,每个块存储256个数,控制文件中,当数据序号达到255(即已有256个数据)时,该信号加一表明开始启用下一个ROM块,块序号(2位)和输入序号(8位)共同组成RD_ADDR信号指示数据地址;@#@@#@OUT_BLOCK_INDEX:

@#@表示数据块的序号,写操作用,2位,和RD_BLOCK_INDEX性质相同;@#@@#@OUTPUT_RE:

@#@输出数据的实部,16位,直接使用XK的高16位;@#@@#@OUTPUT_IM:

@#@输出数据的虚部,16位,直接使用XK的低16位;@#@@#@(3)测试文件(test_fft.v):

@#@@#@该文件对于工程的正常运行不是必需的,它仅用在Modelsim仿真中,也是通过相关信号的处理来构建仿真环境,以下简要介绍它的工作流程(其中所有信号都将送给顶层文件)。

@#@@#@打开(或创建)文件output_data.txt,对应的语句语句为“fp=$fopen("@#@output_data.txt"@#@)”;@#@@#@开始置写使能(WF_en)信号为高,计数器(counter)为0;@#@@#@产生周期为10ns时钟信号CLK,并向顶层文件中输出,作为系统时钟;@#@@#@在每一个时钟的上升沿,若FFT核输出的DV为高电平(表明数据有效),则向文件output_data.txt中写入输出的有效数据,数据源自顶层文件的OUTPUT_RE和OUTPUT_IM,将被转换成十进制,写入文件的语句为“$fdisplay(fp,"@#@%d%d"@#@,output_re,output_im)”,写入数据的形式为无符号十进制数,同时计数器值加1;@#@@#@若计数器值变为1023,即已写入了1024个数,则置写使能信号为低,停止写入。

@#@@#@以上流程结束后,在Modelsim中显示波形的同时,工程目录下将多出一个output_data.txt文件,存储了一次FFT运算的结果。

@#@若延长仿真时间,则FFT核还会输出相同的数据,但它们将不会被写入文件中。

@#@@#@2、1024点FFT(StreamingI/O):

@#@@#@这是源程序的功能拓展,基本内容和源程序是相同的,以下只说明需要修改的地方。

@#@@#@在FFT核设置的第一页,把点数改成1024,其它设置无需改动,改完后需要重新生成IP核;@#@@#@XN_INDEX和XK_INDEX位宽是以2为底FFT点数的对数,因此对于1024点数FFT来说应从8位改成10位;@#@@#@SCALE_SCH信号的位宽为2×@#@log2NFFT2,其中NFFT为FFT点数,因此对于1024点FFT来说应改为10位,这里按照XILINX官方说明文件(见下面截图)的内容将其改为1010101010;@#@@#@(对于SCALE_SCH的取值,XILINX官方文件也给出了其它方案,下面给出另一个截图,这段叙述给出了SCALE_SCH的意义所在,即每两个比特对应输入中某阶段即每个蝶形运算的压缩比例。

@#@按照这段内容的说法,若将SCALE_SCH改成1010101011可以完全避免数据溢出的情况,但是由于时间所限我没有进行测试。

@#@)@#@对于上面的256点FFT而言,由于XN_INDEX和XK_INDEX都是8位,最多表示256个数,而输入的却有1024个,因此前面需要添加两位块序号,使用4块ROM进行管理,而对于1024点FFT来说,XN_INDEX和XK_INDEX都是10位,不需要使用块序号进行管理,也就是说RD_BLOCK_INDEX和OUT_BLOCK_INDEX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需要去掉或者屏蔽掉它们,按照以下方法即可实现:

@#@@#@把语句“assignrd_addr={rd_block_index,xn_index}”改成“assignrd_addr=xn_index”(必要步骤),然后删掉RD_BLOCK_INDEX和OUT_BLOCK_INDEX的声明语句和调用语句(不是必要的步骤)。

@#@@#@@#@3、256点FFT(Radix-4,BurstI/O)@#@这是源程序的功能拓展,基本内容和源程序是相同的,以下只说明需要修改的地方。

@#@@#@在FFT核设置的第一页,把类型改成“Radix-4,BurstI/O”,其它设置无需改动,改完后需要重新生成IP核;@#@@#@添加UNLOAD信号(实验指导书上把它错打成了“uload”),它仅用在BurstI/O结构的FFT核中,表示将开始输出处理的结果,添加的具体方法如下:

@#@@#@在顶层文件实例化FFT核模块和控制文件模块加入语句“.unload(unload),”;@#@@#@控制文件中加入语句“assignunload=1;@#@”,模块声明(modulefft_ctrl)部分加入“outputunload,”,表明该信号的值将从控制文件传递到顶层文件中。

@#@@#@以上功能拓展,若要进行Chipscope在板调试,还要对CDC文件和UCF文件进行修改,但我这次只进行了Modelsim的仿真,因此无法给出CDC文件和UCF文件的修改方案。

@#@@#@五、实验结果分析@#@1.256点FFT的modelsim仿真:

@#@@#@仿真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拟实际系统的初始化,除了打开或创建用于写入结果的文件output_data.txt外不进行任何操作;@#@@#@第二阶段,系统开始工作,开始会有一个短暂的重置时间(RST信号为0),这时清空块序号OUT_BLOCK_INDEX和RD_BLOCK_INDEX,这段时间里RFD信号也变为高表示FFT核已经准备好接收数据,重置过后正式开始FFT计算,这段时间虽然系统暂时不会有任何输出,但从RD_BLOCK_INDEX的变化上可以看出数据已经开始加载,每加载256个输入数值该信号会加1;@#@@#@第三阶段,开始输出有效数据,DV信号变为高,此时OUTPUT_RE和OUTPUT_IM开始输出计算结果,由于WF_en信号为高电平,结果也被写入文件中,为确保只写入一次计算结果计数器COUNTER也将开始工作,这段时间里,每输出256个数据,OUT_BLOCK_INDEX信号都将加1;@#@@#@第四阶段,一次FFT结果已经全部写入文件,计数器值变为1023,此时置WF_en为0停止写入,计算器也清零停止工作,但是数据的加载没有结束,FFT还将重复输出前面的结果,DV信号仍为高电平,以后无论怎样延长仿真时间,都将停留在这个阶段,即只输出FFT结果但不写入文件的阶段。

@#@@#@结果见下图:

@#@@#@仿真完成后output_data.txt的内容,默认为按2进制显示,将其改为按无符号数显示时,可以看到输出的结果已经写入到文件中,且写入形式为无符号数。

@#@@#@若将输出的信号改为有符号数,则与老师给的output.txt文件内容对应,当然,这里只是改变了显示的形式,实际处理和写入时仍按照无符号数进行。

@#@@#@计算延时:

@#@@#@这段时间严格来说应该是从数据开始输入(加载)到第一个有效数据输出这段时间,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延时为6094737ps。

@#@@#@2.256点FFT的Chipscope测试波形分析:

@#@@#@以下先介绍我的Chipscope内核定义文件是如何设置的。

@#@@#@TriggerParameters选项卡里,TriggerPorts设为1,TriggerWidth设为20,即1个触发源,里面包含20个触发信号,触发信号至少应为10个,另外更好的设置方案是设置2个触发源,每个触发源设置10个信号,具体下面会说明;@#@@#@CaptureParameters选项卡里,去掉DataSameAsTrigger选项,设置DataWidth为113,即113个数据信号;@#@@#@NetConnections选项卡里,按下设置信号连接:

@#@@#@ClockSignals里设置时钟源为[fft_top]模块下的clk_BUFGP;@#@@#@TriggerSignals里设置触发源为[fft_top]模块下的ctrl_inst/out_block_index(2位),ctrl_inst/rd_block_index(2位),xk_index(8位)和xn_index(8位),共20个触发信号(更好的设置方案是设置两个触发源,一个触发源包含out_block_index和xk_index共10位信号,另一个包含rd_block_index和xn_index共10位信号,最小的设置方案是至少设置以上任何一个触发源,否则采集的数据会不正确);@#@@#@DataSignals共包含113个信号,分别是[fft_top]下的output_re(16位)、output_im(16位)、xn_index(8位)和xk_index(8位),fft_inst下的xn_re(16位)、xn_im(16位)、xk_re(16位)、xk_im(16位)和dv信号(1位)。

@#@@#@实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图中数据与理论值一致@#@要获得图中的显示结果,需把所有数值按无符号数显示,另外若output信号展开后序号从高到低,需要反转这个显示顺序,改成序号从低到高。

@#@@#@如果运行正确的话,output信号输出的数据在output_data.txt可以查找到,若output信号是按有符号数显示的,则数据可以在output.txt中可以查找到,和Modelsim仿真类似,说明了Chipscope仿真和Modelsim仿真获得的计算结果是相同的,这里不再给出对应的截图。

@#@要说明的是,Chipscope仿真不产生结果文件,欲比较结果需要事先执行Modelsim仿真。

@#@@#@3.去掉cdc文件,在布局布线报告中找到DeviceUtilizationSummary部分,观察FFT部分的资源占用情况:

@#@@#@结果如下:

@#@@#@4.1024点FFT的modelsim仿真:

@#@@#@结果如下图:

@#@@#@可以看到波形和256点FFT差不多,数据也和理论值相符。

@#@@#@可见延时为21585100ps,可以看到比之前的256点FFT的延时长很多。

@#@@#@5.";i:

2;s:

10792:

"@#@一、古典密码学@#@A@#@B@#@C@#@D@#@E@#@F@#@G@#@H@#@I@#@J@#@K@#@L@#@M@#@0@#@1@#@2@#@3@#@4@#@5@#@6@#@7@#@8@#@9@#@10@#@11@#@12@#@N@#@O@#@P@#@Q@#@R@#@S@#@T@#@U@#@V@#@W@#@X@#@Y@#@Z@#@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用移位密码对“thisisthemessage”加密,密钥k=13。

@#@@#@答:

@#@@#@thisisthemessage@#@GUVFVFGURZRFFNTR@#@其中密钥为字符N(对应13)@#@2、用仿射密码e(x)=3*x+7(mod26)加密明文“meetmeatmidnight”。

@#@@#@答:

@#@@#@meetmeatmidnight@#@RTTMRTHMRFQUFZCM@#@3、确定仿射密码e(x)=3*x+7(mod26)的解密函数。

@#@@#@答:

@#@@#@因为3-1mod26=9,@#@所以解密函数为x=9*(y-7)=9*y+15(mod26)@#@4、已知维吉尼亚密码的密钥为“cipher”,对明文“thiscryptosystemisnotsecure”加密。

@#@@#@答:

@#@@#@thiscryptosystemisnotsecure@#@cipherciphercipherciphercip@#@VPXZGIAXIVWPUBTTMJPWIZITWZT@#@5、用置换密码加密“shesellsseashellsbytheseashore”,其中密钥为@#@答:

@#@@#@shesellsseashellsbytheseashore@#@EESLSHSALSESLSHBLEHSYEETHRAEOS@#@二、常规加密体制@#@1、采用手工方式使用S-DES(简化DES)用密钥(0111111101)解密比特串(10100010),写出每个函数(IP,Fk,SW,Fk,IP-1)之后的中间结果(S-DES的详细描述可参考一些书,或者所附讲义S_DES.ppt)。

@#@@#@答:

@#@@#@子密钥:

@#@K1=0101,1111;@#@K2=1111,1100@#@密文:

@#@10100010@#@IP@#@00110001@#@FK(K2)@#@00110001@#@SW@#@00010011@#@FK(K1)@#@10110011@#@IP-1@#@11101010@#@即明文P=(11101010);@#@@#@2、已知S-DES(简化DES)的子密钥产生器如下,假设输入主密钥为@#@1001101101,@#@计算子密钥K1和K2(写出经过每个置换和移位后的中间结果)。

@#@@#@答:

@#@@#@输入主密钥@#@1001101101@#@经过P10,得@#@0101111010@#@循环左移1位@#@1011010101@#@经过P8,得K1@#@11011010@#@循环左移2位@#@1101010110@#@经过P8,得到K2@#@10011001@#@即:

@#@K1=11011010;@#@K2=10011001@#@3、已知DES的S盒1定义如下,假设该S盒的输入为100110,计算它的输出(写出计算依据)。

@#@@#@答:

@#@输入的首尾2比特决定S盒的行,为10(第2行),中间4比特决定S盒的列,为0011(第3列),S盒第2行第3列为8,即输出为1000。

@#@@#@三、公钥加密体制@#@1、利用RSA算法对下列情况进行加密:

@#@@#@1)p=3,q=11,e=7,M=5;@#@@#@答:

@#@n=33;@#@f(n)=20;@#@d=3;@#@C=14.@#@2)p=11,q=13,e=11,M=7;@#@@#@答:

@#@n=143;@#@f(n)=120;@#@d=11;@#@C=106.@#@2、在一个使用RSA的系统中,你截获了发给一个其公钥是e=5,n=35的用户的密文C=10。

@#@计算明文M是什么?

@#@@#@答:

@#@因为n=35,所以p=5,q=7;@#@所以f(n)=4*6=24。

@#@@#@由于e=5,所以d=e-1mod24=5-1mod24=5。

@#@@#@所以M=Cdmodn=105mod35=5;@#@@#@3、在使用RSA算法的过程中,如果经过少数的几次重复加密后又重新得到了明文,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

@#@Supposethepublickeyisn=pq,e.Probablytheorderoferelativeto(p–1)(q–1)issmallsothatasmallpowerofegivesussomethingcongruentto1mod(p–1)(q–1).Intheworstcasewheretheorderis2theneandd(theprivatekey)arethesame.Example:

@#@ifp=7andq=5then(p–1)(q–1)=24.Ife=5thenesquarediscongruentto1mod(p–1)(q–1);@#@thatis,25iscongruentto24mod1.@#@四、数字签名和密码学应用@#@1、一个数字签名系统采用散列函数和数字签名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消息的数字签名。

@#@已知输入消息的字符集为字母A—Z,如下表进行编码;@#@数字签名算法采用小规模的RSA算法;@#@散列函数为“将输入消息中所有字母的编码按十进制求和,再模26”。

@#@@#@A@#@B@#@C@#@D@#@E@#@F@#@G@#@H@#@I@#@J@#@K@#@L@#@M@#@0@#@1@#@2@#@3@#@4@#@5@#@6@#@7@#@8@#@9@#@10@#@11@#@12@#@N@#@O@#@P@#@Q@#@R@#@S@#@T@#@U@#@V@#@W@#@X@#@Y@#@Z@#@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1)假设A选择了p=7和q=11,计算A的RSA算法密钥对,即(e,d,N),其中e(公钥)固定为37。

@#@@#@答:

@#@p=7;@#@q=11。

@#@N=7*11=77;@#@Phi(N)=6*10=60。

@#@@#@因为e=37,所以d=37-1mod60=13。

@#@@#@

(2)A想把消息“AGREE”经过该系统签名后发送给B,请完成A的计算过程(包括散列运算和签名运算);@#@@#@答:

@#@消息AGREE的编码为:

@#@0、6、17、4、4@#@所以Hash(AGREE)=(0+6+17+4+4)mod26=5。

@#@@#@A的签名为:

@#@Sig=MdmodN=513mod77=26@#@(3)当B收到

(2)中的报文(即“AGREE||数字签名”)后,如何验证该数字签名的正确性,请完成B的计算过程。

@#@@#@答:

@#@B对消息AGREE的编码为:

@#@0、6、17、4、4。

@#@@#@并重新计算消息的散列:

@#@Hash(AGREE)=(0+6+17+4+4)mod26=5。

@#@@#@B用A的公钥验证签名:

@#@SigemodN=2637mod77=5,与上面的散列相同。

@#@@#@这样就完成了签名的验证。

@#@@#@2、一个可以用手工计算的PGP系统的参数如下:

@#@单钥加密算法采用“移位密码”;@#@公钥加密算法采用小规模的RSA算法;@#@HASH运算和压缩运算被省略。

@#@该PGP系统输入的字符集为字母A—Z,如下表进行编码。

@#@@#@A@#@B@#@C@#@D@#@E@#@F@#@G@#@H@#@I@#@J@#@K@#@L@#@M@#@0@#@1@#@2@#@3@#@4@#@5@#@6@#@7@#@8@#@9@#@10@#@11@#@12@#@N@#@O@#@P@#@Q@#@R@#@S@#@T@#@U@#@V@#@W@#@X@#@Y@#@Z@#@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1)假设发送方Alice已经知道接收方Bob的RSA公钥为(e=3,N=33),她想把消息“OK”用该PGP系统加密发送给Bob,写出Alice的计算过程(假设Alice随机产生的用于“移位密码”的会话密钥为15)和发送给Bob的密文。

@#@@#@答:

@#@OK对应的编码为:

@#@14、10。

@#@@#@Alice首先用移位密码对OK加密(会话密钥为15),得到的密文为:

@#@3、25;@#@@#@然后Alice用Bob的RSA公钥加密会话密钥,得到:

@#@C=153mod33=9。

@#@@#@Alice发送给Bob的密文为:

@#@9,(3,25)。

@#@@#@

(2)已知Bob的私钥d为7,写出Bob对Alice在上一步中发来的密文进行解密的过程。

@#@(3分)@#@答:

@#@解密时,Bob首先解密会话密钥,得到Ks=97mod33=15;@#@@#@然后用Ks解密密文(3,25),得到明文编码为(14,10),即明文为OK。

@#@@#@五、PKI/CA作业@#@1、自签名证书和一般的数字证书有什么区别(从证书的内容和证书代表的信任关系两方面进行阐述)?

@#@@#@答:

@#@自签名证书的证书颁发者(issuer)和持有者(subject)是同一个实体(通常为根CA),在进行证书验证时,直接利用自签名证书内部的公钥来验证该证书的完整性。

@#@从信任关系角度看,自签名证书表示信任锚(即信任的源头)。

@#@@#@一般的数字证书的颁发者和持有者是不同的,颁发者为CA,持有者通常为终端实体或另外的CA。

@#@从信任关系的角度看,表示颁发者(CA)对于证书持有者的身份和公钥的完整性和绑定关系的一种保证。

@#@@#@2、在讲义的“中心辐射配置(桥CA)示意图”中,写出EE1-1验证EE3-1的证书的路径,并用文字描述该证书链的验证过程。

@#@@#@答:

@#@EE1-1拥有根证书RCA1<@#@<@#@RCA1>@#@>@#@,其验证EE3-1的证书的路径为:

@#@@#@RCA1<@#@<@#@BCA>@#@>@#@BCA<@#@<@#@RCA3>@#@>@#@RCA3<@#@<@#@CA3-1>@#@>@#@CA3-1<@#@<@#@EE3-1>@#@>@#@@#@EE1-1利用RCA1的公钥,验证证书RCA1《BCA》,从而获得BCA的公钥;@#@然后利用BCA的公钥验证证书BCA《RCA3》,从而获得RCA3的公钥;@#@然后利用RCA3的公钥验证证书RCA3《CA3-1》,从而获得CA3-1的公钥;@#@最后利用CA3-1的公钥验证证书CA3-1《EE3-1》,从而获得EE3-1的公钥。

@#@@#@3、一个基于CA的SSL服务器系统的架构如下,其中RootCA为根CA(假设其名称为C,ASCII码为0x43),SSLServer为基于SSL的WWW服务(假设其名称为S,ASCII码为0x53)。

@#@CA颁发证书采用的数字签名算法为RSA,散列函数采用8bit的累加和算法(即将原始报文按8bit分组,按位异或,最终的散列码为8bit的数字)。

@#@@#@RootCA@#@SSLServer@#@已知CA的RSA公钥(e,N)为(37,77),SSLServer的RSA公钥(e,N)为(3,33),请计算:

@#@@#@

(1)RootCA的RSA私钥d。

@#@@#@答:

@#@因为N=77,所以p=7;@#@q=11;@#@Phi(N)=6*10=60。

@#@@#@因为e=37,所以d=37-1mod60=13。

@#@@#@

(2)利用上述内容,将证书的内容填入下表(颁发者和持有者填C或S)。

@#@@#@证书持有者@#@(SubjectName)@#@证书内@#@的公钥@#@证书颁发者@#@(IssuerName)@#@CA的签名@#@RootCA的证书@#@C@#@(37,77)@#@C@#@不填@#@SSLServer的证书@#@S@#@(3,33)@#@C@#@不填@#@(3)计算SSLServer的数字证书中CA的签名(签名时要先计算证书内容的散列值,其中公钥(e,N)直接用其整数编码,证书的颁发者和持有者用字母的ASCII编码)。

@#@@#@答:

@#@SSLServer的证书的内容为:

@#@S、3、33、C,其编码为(用二进制表示)@#@01010011、00000011、00100001、01000011,@#@计算其散列码,得:

@#@@#@01010011⊕00000011⊕00100001⊕01000011=00110010,即十进制的50。

@#@@#@因此,SSLServer的证书中CA的签名为:

@#@@#@CA签名=HASH(证书内容)dmodN=5013mod77=29@#@六、防火墙@#@1、假设一个公司的安全策略为:

@#@@#@1)除了外部主机BadMailGate外,允许外部网络的所有主机访问公司内部的邮件服务器MailServer,该邮件服务器运行SMTP协议,TCP端口为25;@#@@#@2)允许内部所有主机对外网的标准WWW服务(运行在80端口)的访问;@#@@#@3)禁止其它类型的所有通信。

@#@@#@请在下表中写出实现该安全策略的防火墙的包过滤规则:

@#@@#@答:

@#@@#@行动(允许或阻断)@#@源主机@#@源端口@#@目的主机@#@目的端口@#@标志(TCP、UDP或ACK)@#@阻断@#@BadMailGate@#@*@#@MailServer@#@25@#@Tcp@#@允许@#@外部主机@#@*@#@MailServer@#@25@#@Tcp@#@允许@#@MailServer@#@25@#@外部主机@#@*@#@Ack@#@允许@#@内部主机@#@*@#@外部主机@#@80@#@Tcp@#@允许@#@外部主机@#@80@#@内部主机@#@*@#@Ack@#@阻断@#@*@#@*@#@*@#@*@#@*@#@注意:

@#@第一条规则针对外部主机(BadMailGate)做了限制,不安全。

@#@@#@";i:

3;s:

9362: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

@#@《行政学原理》第1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时间:

@#@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被称为“扁形结构”的行政组织结构表现为(B)。

@#@@#@A.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B.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C.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大D.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小@#@2、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是(A)。

@#@@#@A.民主集中制B.行政首长负责制@#@C.混合制D.委员会@#@3、提高行政领导效能的最直接方式是(B)。

@#@@#@A.说服式B.激励式C诱导式D.人事并重式@#@4、办公室属于(D)@#@A、监督机关B、职能机关@#@C、咨询机关D、辅助机关@#@5、从创建的时间看,行政学比(C)要早。

@#@@#@A、政治学B、历史学@#@C、管理学D、哲学@#@6、层级制和职能制,是行政组织按(D)的标准划分得来的。

@#@@#@A.上下级的权限关系B.组织的不同功能@#@C.组织的不同作用D.组织机构的职权性质和范围@#@7、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B)。

@#@@#@A、正比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等比关系D、毫无关系@#@8、职务和(C)是构成行政领导者职位的必要要素。

@#@@#@A.权威B.权利C、责任D.气质@#@9、对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A、尊重工作人员的人格B、与部属关系较平等@#@C、只注重工作进程D、上下级私交较好@#@10、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实行的是(B)@#@A、个人负责制B、委员会制@#@C、总理负责制D、混合制@#@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1、威尔逊对行政学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有(CDE)@#@A、提出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研究政府管理@#@B、创立了政治、行政两分法@#@C、提出应从行政管理角度来研究政府管理@#@D、指明政治与行政的联系@#@E、提出行政学的主要内容是文官制度、行政组织和行政活动。

@#@@#@2、二战后,行政管理学从中汲取营养的管理理论学派包括(ABCDE)@#@A、决策理论学派B、系统理论学派@#@C、管理过程学派D、社会系统学派@#@E、权变理论学派@#@3、若按行政领导的指挥模式,通常将行政领导的方式分为(ACDE)@#@A、强制方式B、诱导方式@#@C、说服方式D、激励方式@#@E、示范方式@#@4、根据路径----目标理论,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BCE)@#@A、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员工希望能得到领导更多的指导与帮助,这时采用指导型领导最有效;@#@@#@B、当下属执行结构化任务时,任务简单明了,员工知道怎么做,这时采用支持型领导最好;@#@@#@C、对那些经验丰富或能力强的员工,采用指导型领导就不太好;@#@当工作群体内部存在激烈的冲突时,指导型领导会带来更高的员工满意度。

@#@@#@D、内控型下属(相信自己可以掌握命运)对指导型领导更为满意;@#@外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E、当任务结构不清时,成就取向型领导将会提高下属的期待水平,使他们坚信努力会带来成功的工作绩效。

@#@@#@5、行政领导的产生方式有(ACDE)@#@A、聘任制B、放任制@#@C、任命制D、选举制@#@E、考任制@#@三、辨析题:

@#@(每小题8分,共24分)@#@1、领导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答:

@#@对。

@#@由于行政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尤其是行政决策规定了目标及实现的途经和措施,因而成为行为的指南和准则。

@#@要求高效能,就不仅要提高效率,更要保证行政决策的正确导向。

@#@正是这样的决定作用,规定了担负行政决策责任的行政领导的状况是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

@#@@#@2、中国行政组织采取的是直线---职能式结构,其不会带来直线与职能的冲突。

@#@@#@答:

@#@错。

@#@直线—职能(参谋)形式由于吸收了直线式和职能式两种结构的特点,因此,既有直线式统一指挥的优点,又有职能式专业化分工的优点,更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其缺点是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或冲突。

@#@另外,如果职能机构的权力过大,容易将其意图强加给管理者,干扰、限制直线管理者的正常工作。

@#@而如果直线管理者权限过大,将职能机关至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3、横向型行政组织结构的优点是权责明确、指挥统一。

@#@@#@答:

@#@错。

@#@纵向型行政组织结构的优点是权责明确、指挥统一。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中,各级行政领导人都设有其直线管理的职能机构,分工精细,能减轻行政首长的负担,有利于专业化。

@#@而纵向结构则具有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优点。

@#@@#@四、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请解释帕金森定律。

@#@@#@答:

@#@定律一,官员增加原理。

@#@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增加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原动因素造成的:

@#@

(1)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

(2)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

@#@@#@定律二,人员素质的低下与一个机关年代的久远成正比,年代越久,素质越低。

@#@@#@定律三,会议时间的长短与会议议题的大小成反比。

@#@@#@定律四,委员会组织的庞大与行政效率的大小成反比。

@#@委员会人数超过21人时,则毫无效率可言。

@#@@#@定律五,机关外部建筑的华丽程度与机关内部的廉洁与否成反比。

@#@@#@2、什么是生命周期理论?

@#@@#@答:

@#@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俄亥俄大学的卡门首先倡导的,它的要点是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适应,随着被领导者的成熟度逐步提高,领导的方式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

@#@@#@五、案例分析:

@#@你最赏识哪位优秀企业家,写出500字的报告介绍其生平与事迹。

@#@(21分)@#@父亲李云经,母亲庄碧琴,弟弟李嘉昭,妹妹李素华@#@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

@#@@#@1932年,9月进入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投靠亲戚。

@#@年底进入香港的中学读初中。

@#@1943年,父亲李云经病逝。

@#@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李嘉诚当时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

@#@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

@#@@#@1948年,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的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

@#@@#@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

@#@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

@#@@#@1963年,与庄月明女士结婚。

@#@@#@1964年,8月长子李泽钜出生。

@#@@#@1966年,10月次子李泽楷出生。

@#@@#@1967年,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

@#@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

@#@@#@1987年,联同2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90年,夫人庄月明女士逝世。

@#@@#@1994年,所管理的企业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00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

@#@@#@2010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广东深圳会见了李嘉诚。

@#@@#@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诚排名第九,荣膺亚洲首富。

@#@@#@2013年,《福布斯》公布李嘉诚财富大增至300亿美元,继续稳坐香港首富宝座。

@#@@#@";i:

4;s:

13810:

"@#@安徽建筑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虚拟仪器技术@#@课题名称温度采集系统设计@#@专业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2013年12月30@#@12@#@目录@#@一、摘要@#@二、引言@#@三、确定并分析系统设计要求 1@#@四、系统的方案设计 2@#@1、前面板控件组成 2@#@2、程序框图 2@#@3、系统的软件设计 4@#@第一步程序 4@#@第二步程序 5@#@a日期时间和采集间隔 7@#@b报警灯与报警次数 7@#@c暂停操作 8@#@d程序结束 10@#@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12@#@一、摘要@#@虚拟仪器是计算机技术和仪器测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处理功能,突破了传统仪器在数据处理、显示、传输、存储等方面的限制。

@#@本文利用虚拟仪器平台,通过编写Labview软件对温度进行测量,可以减少硬件的重复开发,有利于系统的维护,也便于系统软件升级。

@#@:

@#@利用图形化可视虚拟仪器应用软件labview作为温度采集监测系统的开发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卡与PC机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虚拟仪器,实现对温度的采集、显示、监测、报警等功能。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不仅简化了系统硬件,软件实现也很方便,同时图形化的显示使结果更直观、准确,并给出了模拟的系统程序@#@关键词:

@#@温度、采集、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

@#@@#@二、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测量控制自动化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

@#@利用LABVIEW在测控领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它既可以测量电信号,又可以测量温度湿度等非电信号。

@#@本次设计用LABVIEW进行温度采集,没有用到温度传感器,在这作者用模拟的进行温度采集,在LABVIEW里面用一个随机数代替了采集到的温度,通过控制它的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采集在这个温度区间的数值,在这个数值区间之外就报警,反之就采集。

@#@时下,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智能化、遥控化、模糊控制化己成为世界潮流,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宽、所涉及到的测量信号和信号源的类型越来越多、对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现在已有不少数据测量和采集的系统,但很多系统存在功能单一、采集通道少、采集速率低、操作复杂,并且对测试环境要求较高等问题。

@#@人们需要一种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的数据采集系统。

@#@@#@我们这次的设计只是用LABVIEW进行设计一个简单的能进行温度采集控制的系统,系统中包括了开始采集,暂停采集,设置采集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华氏和摄氏温度显示,是一个简单的基于LABVIEW的系统。

@#@@#@。

@#@@#@三、虚拟仪器简介@#@1.概述。

@#@@#@虚拟仪器是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其功能由用户设计和定义,具有虚拟面板,其测试功能由测试软件实现的一种计算机仪器系统。

@#@虚拟仪器的实质是利用计算机显示器的显示功能来模拟传统仪器的控制面板,以多种形式表达输出检测结果;@#@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软件功能实现信号数据的运算、分析和处理;@#@利用I/O接口设备完成信号的采集与调理,从而完成各种测试功能的一种计算机仪器系统。

@#@使用者用鼠标或键盘操作虚拟面板,就如同使用一台专用测量仪器一样。

@#@@#@2.虚拟仪器的结构@#@根据I/O接口硬件设备的不同,虚拟仪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本文采用的是基于串口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它以串行总线设备与计算机为仪器硬件平台组成的虚拟仪器系统,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四、确定并分析系统设计要求@#@温度采集系统概要如下:

@#@@#@A)设置温度采集数以及采集的速度。

@#@@#@B)通过判断温度是否在设置的范围内,进行报警和不报警处理:

@#@如果超出温度范围,虚拟面板的LED灯亮,同时报警次数+1;@#@反之则不亮,报警次数不变。

@#@@#@C)采集的温度数据需要同时通过两种方式显示:

@#@@#@

(1)可通过虚拟面板的波形图显示;@#@@#@

(2)可通过表格显示。

@#@其中表格中数据要求有采集时间。

@#@@#@D)同时在虚拟面板上,需要有:

@#@@#@

(1)当前时间显示;@#@@#@

(2)采集开始按键、采集停止按键、暂停按键等操作按键;@#@@#@(3)摄氏度和华氏度两种显示。

@#@@#@为了设计方便,本设计用一个随机数据来代替温度传感器测试电路产生的电压输出。

@#@@#@五、设计方案@#@1.前面板控件组成@#@此温度采集系统包含:

@#@@#@4个按钮:

@#@开始采集、暂停、清除警报和停止采集。

@#@@#@4个数值输入控件:

@#@上限温度、下限温度、采集点数和采集间隔。

@#@@#@4个显示控件:

@#@温度计、LED报警灯、显示温度数值的显示控件和显示报警次数的显示控件。

@#@@#@1个波形图表(实时显示温度波形)。

@#@@#@1个Express表格(每当采集一个温度就会显示出时间和温度数值)。

@#@@#@前面板如下图所示:

@#@@#@2.程序框图@#@程序运行后执行2个步骤即程序结束:

@#@@#@第一步,必须保证温度采集系统并未开始执行,必须由按钮“开始采集”触发后执行采集数据。

@#@@#@第二步,在这一步中,包含2个同步事件,分别有暂停事件、停止采集事件。

@#@@#@1)停止采集事件:

@#@当按下“停止采集”按钮,无论其它情况,必须程序第二步结束。

@#@@#@2)暂停事件:

@#@当按下“暂停”按钮,采集卡必须停止收集数据,同时波形图表和Express表格也不再动态显示,各显示控件也将保持暂停前状态直至释放“暂停”按钮恢复原态。

@#@@#@第二步中还包含有当采集数据数达到预给的采集点数时,程序自主停止结束。

@#@@#@综上,得出如下主流程框图:

@#@@#@3.软件设计@#@第一步:

@#@@#@这个步骤主要服务按钮“开始采集”,所以当按钮未触发的条件下,应使主程序始终停留在主程序顺序结构中的第一帧,所以这里采用一个while循环,循环体便是按钮“开始采集”接在此while循环的条件接线端上。

@#@@#@当按钮未触发,则主程序始终停留在这一帧。

@#@@#@当按钮触发,while循环结束,这一帧执行结束,进入下一帧,即第二步。

@#@@#@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

@#@@#@此步包含2个大体事件:

@#@停止采集和暂停。

@#@@#@2个事件是同步的,即各自独立运行,互不干扰,但却对第二步程序运行的结果有着意义。

@#@@#@同第一步,要保持顺序结构的第二帧不在条件不满足的条件下执行结束,也要在第二帧执行后进入一个while循环,在这个while循环中执行第二步的程序,直到满足程序结束条件时退出while循环结束第二帧,并退出主程序。

@#@@#@温度计、温度值、Express表格和波形图表@#@a.温度@#@为了设计方便,本设计用一个随机数据来代替温度传感器测试电路产生的电压输出。

@#@这里生成一个-50—250的随机数来表示温度。

@#@@#@同时还有扭转开关去表示是摄氏度还是华氏度。

@#@摄氏与华氏的转换公式如下:

@#@@#@华氏=摄氏*9/5+32;@#@@#@随机温度值设计如下:

@#@@#@b.Express表格@#@将每次产生的温度值送入表格显示,在前面板创建一个Express表格,然后再程序框图中将温度送出的值送到表格的信号接点即可,如下图所示:

@#@@#@为了能显示温度值收集到时的时间值,可选择表格属性,勾选包含时间数据项,如下图:

@#@@#@c.波形图表@#@将数据实时显示到波形图中,这里采用的方法如下所述:

@#@@#@由于执行第二帧即进入了一个大while循环结构,在这个循环体中再放一个for循环,由于温度值是单个数据,进入波形图必须是数组格式数据信号,则将采集温度放置到这个for循环中,温度值输出到for循环外的波形图中,如此便构成了数组格式数据到波形图。

@#@@#@再者,要实现实时显示,必须满足采集数据越少越好,才能更快的显示到波形图中,如果数据过多,则只能等到这一组数据采集完了才能显示,如此便有失实时一意,如此,此for循环仅执行一次,也就是每采集一个数据便显示到波形图中。

@#@@#@程序如下:

@#@@#@d.日期时间和采集间隔@#@显示时间即在程序中获取当前时间字符串,输出到一个字符串显示控件即可,如下图:

@#@@#@采集间隔由用户自定义,即给温度采集设定一个采集间隔时间,在循环中加入一个定时即可,定时时间由采集间隔输入控件给出,如下图:

@#@@#@e.报警灯与报警次数@#@当采集到的温度值大于上限温度值或小于下限温度值时,报警灯要亮灯示警,同时报警次数自动加1;@#@否则灭灯,报警次数不变。

@#@这里采用一个条件结构,当满足报警条件则执行条件为真的程序即自动加1,不满足则执行条件为假程序。

@#@@#@并且报警次数通过主while循环的移位寄存器来记录,并传给for循环。

@#@在for循环中,报警次数传给自动加1或不变的条件结构前有一个“清除警报”的条件结构,当按钮“清除警报”未触发时,即条件为假程序中将while循环移位寄存器的值不做任何改变传递给自动加1程序结构,而当按钮“清除警报”触发时,即条件为真程序中将while循环移位寄存器的值清零处理后传给自动加1程序结构。

@#@@#@程序如下:

@#@@#@f.暂停操作@#@当“暂停”按钮触发时,主while循环不执行任何程序即空程序,而未触发时,则执行温度采集程序等其他操作,因此,按钮“暂停”指向一个条件结构,条件真时为空程序,条件假时包含上一小节的for程序。

@#@@#@同时,整个系统的采集数据个数也交给这个“暂停”操作和主while循环完成计数。

@#@即主while循环添加一个移位寄存器,在没有暂停时,对于寄存器中的值没执行一次while循环就自动加1,而在暂停时,对寄存器中的值不做任何修改,如此便可得到真正采集到的数据个数。

@#@@#@程序如下图:

@#@@#@g.程序结束@#@1)当采集个数与用户自定义的采集点数相等时,程序要结束。

@#@@#@2)当按钮“停止采集”触发时,程序要结束。

@#@@#@综上,两个条件为任一满足时都要结束程序,所以两个信号相或,或后的信号输出到主while循环的条件接线端即可。

@#@@#@程序如下图:

@#@@#@4.调试@#@调试主要是检测设计系统是否能完成任务要求的功能。

@#@首先让系统自动连续运行,在设置里面设置上限温度为10,下限温度为100采集数量为10个,采集间隔两秒,点击开始采集,系统显示图如下:

@#@@#@图十一系统调试图@#@从调试的图中可以查看到采集的十个数种有八个在10度到100度之外,所以报警八次,而从采样数据显示的八个数中的确有八个数不在采集温度区间之内。

@#@重新设置采集参数,实验三次,结果一致,所以可以的出这次的采集系统设计很成功。

@#@@#@六、心得体会@#@第一次接触LabVIEW语言,看到它的图形化的语言确实有一些惊奇,想不到编程语言如此复杂,竟然还有这么一种全部是图形编辑的程序编辑软件,真是对编程人员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啊!

@#@于是,哥儿几个就下定决心学好它,因为它有好几点我们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好处:

@#@第一,图形化的语言,只要你知道它的每一个图标和各种内置的函数是表达怎么样一个意思,你就会用它简单快捷的实现你所要实现的功能;@#@第二,很多硬件的东西可以用LabVIEW的内置各种函数来代替,不仅大大节省了很多外部的各种电路元件,而且利用电脑的CPU高速处理系统,让我们面对更加复杂的控制任务时更加从容,而不是局限于单片机系统有限的处理速度和片内资源;@#@第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和制造各种仪器,LabVIEW的强大之处正在于此,把各种的仪器都在电脑上虚拟化了,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方便。

@#@@#@在制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知识还是太有限了,还要继续学习,因为它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太有帮助了,因为它给人一种“电脑在手,使用不愁”的感觉。

@#@课程虽然学完了,但我们对于这门课的学习才刚刚起步,真心希望我们能够在这方面能有更深的造诣!

@#@@#@七、参考文献@#@[1]张健,韩薪莘.《LABVIEW图形化编程与实例应用》.北京:

@#@中国铁道出社@#@[2]戴鹏飞.《测试工程与LABVEIW应用》.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3]路林吉.虚拟仪器的应用.电子技术@#@[4]侯国屏.《LabVIEW7.1编程与虚拟仪器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5]杨乐平.李海涛,宵相生,等.LABVIEW程序设计与应用.北京:

@#@电子工业社@#@";i:

5;s:

26455:

"《成人气管插管经口》评分标准@#@《成人气管插管(经口)》评分标准@#@@#@项目@#@操作方法@#@标分@#@缺陷及扣分@#@准备@#@戴手套(1分)、病人体位摆放得当,拾颌推额,气道开放满意(2.5分)体位保持好、无回位(1.5分)@#@5@#@去氮给氧;@#@动作正确,面罩位置恰当,通气时无漏气@#@5@#@准备动作流畅(2.5分)@#@相关物品放置有序(2.5分)@#@5@#@气管导管(1分)@#@检查充气气囊是否漏气(1分)@#@气管导管塑形满意(1分)@#@充气润滑气管导管(1分)@#@喉镜镜片选择得当(1分)@#@检查喉镜灯光良好(1分)@#@关闭灯光备用(1分)@#@准备牙垫(1分)@#@准备注射器一副、胶布(1分)@#@挂听诊器(1分)@#@10@#@准备时间不超过2分钟,(超过扣2。

@#@5分)@#@准备顺序颠倒(扣2.5分)@#@未发现套囊漏气的导管用于插管(扣10分)@#@喉镜使用得当,手柄握位恰当(5分)@#@镜片深度适中(2.5分)@#@不能有撬动门齿的声音(5分)@#@声门暴露充分(2.5分)@#@15@#@操作@#@气管导管进入深度适当,模拟人未出现单肺通气(10分)@#@10@#@气管导管准确进入气管(20分)@#@重复操作动作(扣10分)@#@误入食道(扣20分)@#@20@#@充气气囊压力适中(2.5分)@#@2.5@#@听诊双肺尖确认导管位置正确(2.5分)@#@正确放置牙垫(固定翼不压迫口唇)并撤出喉镜(2.5分)轻柔复位头颅无摔响(2.5分)@#@正确固定导管(胶布长短合适、粘贴牢固、不可粘住嘴唇)(2.5分)@#@10@#@插管时间:

@#@@#@从开始插管(打开喉镜)至插管完毕、开始第一次有效气囊通气全过程不超过20秒(15分)@#@15@#@奖励分:

@#@@#@插管时间小于10秒(奖2.5分),10-15秒(奖1.25分)@#@2.5@#@惩罚分:

@#@@#@插管后气囊未充气就进行通气(扣10分)@#@未听诊确认插管成功即放置牙垫、退出喉镜(扣10分)@#@ @#@@#@《穿脱隔离衣》评分标准@#@项目总分@#@要求@#@标分@#@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10分)@#@1.用物准备:

@#@隔离衣、一脸盆内盛消毒水(口述8.4液浓度)、一脸盆内盛清水、小毛巾、手套,用物放置有序。

@#@@#@2.工作人员准备:

@#@衣、裤、鞋、帽、戴口罩、洗手;@#@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3.环境宽敞,符合穿隔离衣的要求@#@4.了解患者所患疾病,隔离种类。

@#@@#@3@#@5@#@1@#@1@#@ @#@@#@操作质量@#@标准@#@(65分)@#@1.穿隔离衣@#@

(1)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

@#@两手将衣领的两端向外折,对齐肩缝露出袖笼。

@#@@#@

(2)右手持衣领,左手伸入袖内,举起手臂,将衣袖上抖。

@#@换手依法穿好另一袖。

@#@@#@(3)两手上举,将衣袖尽量抖至腕关节以上。

@#@@#@(4)两手由衣领中央顺边缘向后调整,系好领扣,根据衣袖的长短扣肩扣,系好袖口。

@#@@#@(5)双手在腰带下约5cm处,将隔离衣后身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正面边缘,两侧边缘对齐,一齐向一侧折叠不暴露清洁面,一手按住,另一手持腰带绕至前面系好。

@#@@#@(6)戴上手套,将手套腕部扣套在隔离衣袖外。

@#@@#@(7)进入病房进行体格检查或护理。

@#@操作完毕脱隔离衣。

@#@@#@3@#@12@#@2@#@4@#@6@#@ @#@@#@2@#@2@#@2.脱隔离衣@#@

(1)解开腰带活结,脱去手套,放入污衣袋@#@

(2)再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衣袖塞入工作服袖下,暴露出双手前臂。

@#@@#@(3)消毒洗手:

@#@1)双手用消毒液相互搓擦2分钟,彻底揉搓手腕、手掌、手背、手指各面、指蹼、拇指、指腹和指尖;@#@2)然后在清水盆中洗净擦干。

@#@@#@(4)洗手后解开衣领,一手伸入另一袖口内,先拉下衣袖包住手,用遮盖住的手握住另一手隔离衣袖的外面,将袖拉下两手于袖内解开腰带尽量后甩,双手退出。

@#@@#@(5)手持衣领整好,按规定挂好。

@#@@#@3@#@3@#@14@#@ @#@@#@8@#@2@#@ @#@@#@全程质量@#@标准@#@(25分)@#@1.仪表端庄、言行举止优雅、大方、得体@#@2.操作熟练、规范@#@3.遵守隔离操作原则,无污染@#@4.物品还原规范@#@5.操作时间符合要求@#@6.应变能力强@#@7.规定时间:

@#@8分钟(每超过1—60秒扣1分)@#@3@#@6@#@8@#@2@#@4@#@2@#@《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表@#@项目总分@#@考核内容@#@标分@#@评分细则@#@缺陷内容及评分@#@适应症@#@1.抽液化验和病检@#@2.诊断性穿刺@#@3.治疗(大量腹水抽液减压)@#@4.腹腔内注药@#@5.人工气腹@#@5分@#@一项不全扣1分@#@禁忌症@#@1.广泛腹膜粘连者@#@2.有肝性脑病先兆、躁动、不能合作者@#@3.妊娠、包虫病、巨大卵巢囊肿者@#@4.严重肠胀气@#@4分@#@一项不全扣1分@#@评估@#@1.环境是否清洁,符合穿刺的要求@#@2.病人的病情@#@3.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4.做好解释:

@#@目的、注意事项@#@3分@#@一项不全扣1分@#@ @#@@#@准备@#@1.嘱病人排空小便@#@2.医务人员洗手戴口罩帽子@#@3.准备好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2%利多卡因、5ml、20ml、50ml注射器、消毒用品、胶布、盛器、量杯、弯盘、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取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多头腹带、靠背椅等。

@#@@#@4.穿刺术前测量血压、脉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口述)。

@#@@#@ @#@@#@10分@#@ @#@@#@一项不全扣2分@#@ @#@@#@操作@#@方法@#@与@#@步骤@#@1.体位: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扶病人坐在靠椅上,或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如放腹水,背后先垫好腹带。

@#@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

@#@@#@2.穿刺点:

@#@@#@左下腹部穿刺点:

@#@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侧卧位穿刺点:

@#@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

@#@@#@3.消毒、铺巾、局麻:

@#@@#@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打开腹穿包,检查包内器械,铺无菌孔巾,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4.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逐层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

@#@术中严密观察病人反应。

@#@@#@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初次放液不超过3000ml。

@#@@#@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涂火棉胶封闭。

@#@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口述)。

@#@如无异常情况,嘱患者卧床休息。

@#@观察术后反应。

@#@@#@6分@#@ @#@@#@6分@#@ @#@@#@16分@#@ @#@@#@40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合要求全扣@#@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术后@#@处理@#@1.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以免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

@#@@#@2.术毕处理好穿刺包,将所有用物按消-洁-清处理。

@#@@#@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终末@#@质量@#@1.操作过程流畅@#@2.无菌观念强@#@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神经系统检查@#@项目总分@#@考核内容@#@标分@#@缺陷内容及扣分@#@颅神经@#@30分@#@1.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外展神经@#@检查方法:

@#@嘱病人随医生手示方向作上下左右旋转运动,观察是否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及眼球震颤。

@#@@#@瞳孔:

@#@注意瞳孔的形态、大小、双侧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应。

@#@@#@2.三叉神经。

@#@运动检查:

@#@病人作咀嚼动作时,医生用两手分别按压两侧咀嚼肌,注意两侧肌力强弱及是否相等。

@#@@#@3.面神经。

@#@嘱病人作皱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观察眼裂,唇沟及口角两侧是否对称,并观察两侧运动是否相等。

@#@@#@5@#@5@#@10@#@ @#@@#@10@#@ @#@@#@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30分@#@1.感觉功能@#@①浅感觉检查法。

@#@痛觉:

@#@用大头针轻刺皮肤,并左右对比。

@#@@#@②深感觉检查法。

@#@运动觉:

@#@将病人的指、趾向上、向下或左右轻微活动,并询问病人是否察觉及其移动方面。

@#@@#@2.运动功能@#@①随意运动:

@#@肌力、活动的幅度及速度@#@轻瘫检查法:

@#@@#@上肢试验:

@#@病人取仰卧或立位,双上肢向前伸直并保持不动。

@#@(5分)@#@下肢试验:

@#@病人取仰卧位,双下肢抬起髋膝关节弯曲,两小腿抬高并伸直。

@#@(5分)@#@②共济试验@#@指鼻试验:

@#@嘱病人手臂外展伸直,以示指触自己鼻尖,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

@#@@#@跟膝胫试验:

@#@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先举起一侧下肢,然后将下肢足跟放在对侧的膝盖上,再将足跟沿胫骨向下推移,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

@#@@#@③不随意运动@#@震颤——检查时注意其部位、速度、幅度和发生情况(静止性或动作性)@#@肌张力——被动伸曲病人前臂等部位@#@5@#@5@#@ @#@@#@10@#@ @#@@#@2.5@#@2.5@#@ @#@@#@2.5@#@2.5@#@ @#@@#@神经反射@#@40分@#@ @#@@#@神经反射@#@40分@#@1.浅层反射@#@①角膜反射:

@#@嘱病人睁眼,被检查的一侧眼球向上方注视,医生用细棉絮从外眦至内眦轻触角膜,则引起眼睑急速闭全,双侧需分别测试。

@#@@#@②腹壁反射:

@#@病人取仰卧位,腹部安全松弛,用钝头竹签在腹壁上轻轻划过,需两侧检查,每侧按上、中、下三部(此检查在老年人、肥胖人或腹壁松弛的经产妇均可减弱或消失@#@2.深层反射@#@①二头肌反射(颈5、6):

@#@使病人的上肢于肘部稍屈曲,关节前曲稍内旋,医生用左拇指置于病人的肱二头肌腱上,以叩诊锤叩打该拇指。

@#@@#@②三头肌反射(颈7、8):

@#@使病人的上肢于肘部弯曲,医生托住其前臂及肘关节用叩诊锤叩打尺骨鹰嘴的上方1.5~2.0厘米(三头肌附着部)@#@③膝腱反射:

@#@病人取坐位,小腿自然垂下,或取卧位,医生用左手在病人月国窝部托起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出曲,叩击膑骨下股四头肌腱。

@#@@#@④跟腱反射:

@#@使病人仰卧位,膝半屈,下肢外展及外旋;@#@医生用于扶持病人肢趾稍向背曲,也可使病人跪于椅上或床上,下肢于膝关节呈直角屈曲,医生用一手扶脚使其跟踺稍被牵引,然后用叩诊锤叩打跟腱。

@#@@#@⑤霍夫曼氏征:

@#@医用左手握住病人前臂近腕关节处,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病人中指,并向前上方提起,再用拇指的指甲急速弹括病人中指指甲。

@#@@#@⑥踝阵挛:

@#@使病人仰卧位,下肢的髋膝关节稍屈曲,医生用一手握住病人小腿,另一手握住病人的足掌前端,并用力使踝关节背曲。

@#@@#@3.病理反射@#@①巴彬基斯氏征:

@#@用竹签由足跟开始沿足底外侧向前轻划,至小趾跟部再转拇趾侧。

@#@@#@②奥本汉姆征@#@③戈登征@#@4.脑膜刺激征@#@①颈强直:

@#@被动屈颈时有明显抵抗感。

@#@@#@②克尼格氏征:

@#@嘱病人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成直角,然后用手抬高小腿,在135度以内出现抵抗或沿会骨神经发出疼痛者为阳性。

@#@有时也可引起对侧下肢弯曲称布氏征。

@#@@#@③布鲁辛斯基征:

@#@嘱病人仰卧,两下肢自然伸直,然后被动向前屈颈,若膝关节与髋关节有反射性弯曲者为阳性。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4@#@3@#@3@#@4@#@3@#@ @#@@#@3@#@ @#@@#@头颈部@#@项目总分@#@考核内容@#@标分@#@缺陷内容及扣分@#@头颅@#@3分@#@1.大小@#@2.形态@#@3.运动@#@1@#@1@#@1@#@眼@#@9分@#@1.巩膜颜色@#@2.眼球外形与运动@#@3.瞳孔@#@3@#@3@#@3@#@耳@#@8分@#@1.外形@#@2.外耳道有无分泌物@#@3.乳突压痛@#@2@#@2@#@4@#@鼻@#@10分@#@1.外形@#@2.鼻翼煽动@#@3.鼻中隔@#@4.鼻窦压痛:

@#@@#@上颌窦手法:

@#@医生双手固定于病人两侧耳后,将拇指分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额窦手法:

@#@一手扶病人枕部,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向上按压@#@筛窦手法:

@#@双手固定病人两侧耳后,双侧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内眦之间向后方按压@#@1@#@2@#@1@#@2@#@2@#@2@#@口腔@#@4分@#@1.口唇(根据被检查者情况答其中一种)红润、苍白、发绀@#@2.口腔粘膜@#@颜色@#@有无溃疡出血点@#@腮腺开口部位@#@3.牙齿@#@4.牙龈@#@5.舌@#@形态@#@颜色@#@运动@#@2@#@ @#@@#@1@#@1@#@1@#@1@#@1@#@1@#@1@#@1@#@咽部和扁桃体@#@4分@#@1.咽部检查方法:

@#@病人坐于椅上,头略后仰,口张大并发“啊”音,在照明配合下,医生用压舌板将舌的前2/3与后1/3交界处迅速下压@#@2.检查内容:

@#@粘膜有无充血、红肿、分泌物、扁桃体有无肿大及化脓@#@2@#@ @#@@#@2@#@颈外形和分区@#@9分@#@1.两则对称@#@2.颈前三角:

@#@为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3.颈后三角:

@#@为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3@#@3@#@3@#@颈部姿势与@#@运动@#@5分@#@直立@#@转动自如@#@有运动爱限及颈部强直@#@1@#@2@#@2@#@颈部血管10分@#@1.颈静脉充盈@#@2.颈动脉搏动@#@5@#@5@#@甲状原@#@24分@#@1.望诊@#@大小@#@形态@#@表面皮肤颜色@#@有无疤痕@#@周围血管充盈@#@2.触诊@#@甲状腺大小@#@形态@#@质地@#@压痛@#@肿块部位、大小、形态、硬度、表面光滑度、活动度、压痛@#@搏动或震颤@#@与颈总动脉关系@#@触诊手法@#@3.叩诊@#@4.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1@#@1@#@1@#@1@#@2@#@2@#@2@#@1@#@1@#@2@#@1@#@1@#@4@#@4@#@气管@#@4分@#@医生将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两则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上,观察中指是否在食指与无名指中间,若两则距离不等则示有气管移位。

@#@@#@4@#@ @#@@#@腹部@#@项目总分@#@考核内容@#@标分@#@缺陷内容及扣分@#@视诊@#@20分@#@1.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腹部皮肤及疤痕@#@2.有无肠型、胃型及蠕动波@#@4@#@4@#@4@#@4@#@4@#@触诊@#@40分@#@1.一般采取仰卧位@#@两腿屈起@#@病人缓慢作腹式呼吸@#@2.触诊内容(12分)@#@①腹壁紧张度(局限或弥漫性)@#@②有无压痛,压痛位置、深浅和范围@#@③有无反跳痛、部位及程度@#@④是否摸到肿块、肿块大小、位置、质地、移动度、压痛边界,表面是否光滑或结节感(包括肝脾肿大)@#@3.肝、脾、肾触诊手法(23分)@#@①肝脏触诊@#@病人仰卧位,两侧膝关节弯曲,使腹壁放松,作腹式呼吸,医生用右手掌面平放在右中下腹脐水平自下向上进行就诊。

@#@@#@②脾脏触诊@#@病人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进行检查)医生左手掌置于病人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脐部与左侧肋弓垂直配合呼吸进行触诊。

@#@@#@③肾脏触诊(以右肾为例)@#@双手触诊法:

@#@病人取仰卧位,医生将左掌托住病人的右侧是后腰部,右手掌平放病人右季肋部将微变的手指末端恰放在肋弓的下方,利用病人的腹式呼吸运动将右手逐渐探入深部,在其呼气床,右手即向下深压,直抵后腹壁,并试与同时将后腰推向前方的左手相接近。

@#@@#@2@#@3@#@5@#@3@#@3@#@3@#@3@#@ @#@@#@8@#@ @#@@#@6@#@ @#@@#@7@#@ @#@@#@叩诊@#@20分@#@1.鼓音或浊音的位置@#@2.肝浊音界是否存在及位置@#@3.胃泡鼓音区叩诊@#@4.移动性浊音@#@5.腹部叩痛@#@6.双肾区叩击痛@#@4@#@2@#@2@#@4@#@4@#@4@#@听诊@#@20分@#@1.肠鸣音存在与否,肠鸣音频率与单调强度,是否能听到气过水声与金属音,肠鸣音和疼痛头系。

@#@@#@2.如有腹部肿块注意有否血管杂音、传导方向@#@10@#@10@#@《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标准@#@项目@#@内容@#@标分@#@扣@#@分@#@评估@#@10分@#@患者@#@1.全身情况:

@#@意识丧失、心跳停止、无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

@#@@#@2.局部情况:

@#@口腔、咽喉有无异物,面色和口唇颜色,瞳孔大小。

@#@@#@4@#@2@#@环境@#@1.室内:

@#@病人是否仰卧于硬板床上,空气是否流通、新鲜,环境是否清洁。

@#@@#@2.野外:

@#@病人是否躺卧于平坦的地上,,周围有无人群聚集,请人拨打120急救。

@#@@#@2@#@操作者@#@对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是否熟悉。

@#@@#@2@#@计@#@划@#@20@#@分@#@预期@#@目标@#@1.患者迅速恢复呼吸、循环和脑功能。

@#@@#@2.无并发症。

@#@@#@2@#@2@#@准备@#@(室内操作准备)@#@1.操作者:

@#@衣、帽、鞋、备纱布或薄手帕二条。

@#@@#@2.患者:

@#@仰卧于硬板床上。

@#@@#@3.环境: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环境清洁。

@#@@#@8@#@3@#@5@#@ @#@@#@实施@#@55分@#@1.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

(1)巡视病房,查看床头卡

(2)发现患者意识突然丧失(3)轻推患者肩部并呼叫姓名(4)掐人中、压眶、检查瞳孔,观察有无反应。

@#@@#@4@#@2.大声呼救@#@2@#@3.开放气道及判断有无呼吸:

@#@

(1)揭开盖被置于床尾,解开上衣暴露胸部

(2)松开裤带,将患者双手放在身体两侧(3)急救者站在患者一侧(4)(颈椎无损伤情况下)一手伸入患者颈后向上托起(5)将枕头移置对侧(6)一手按压前额助头后仰,颈项过伸(7)纱布包裹一手食指中指去除患者口鼻异物(8)有活动假牙应取下(9)将耳贴近患者口鼻,面对患者胸部,倾听有无呼吸声及观察胸部有无起伏(10)确认呼吸停止,立即抢救。

@#@@#@10@#@4.口对口人工呼吸:

@#@

(1)急救者将按压前额之手的拇、食指捏紧患者鼻孔

(2)另一手托下颌(3)助患者口唇张开(4)作深吸气后(5)口紧贴并包住患者口部用力吹气(6)同时看到患者胸阔升起方为有效(7)脱离患者口部,(8)放松捏鼻孔的拇、食指(9)观察患者胸阔复原(10)并感到患者口鼻部有气呼出(11)连续吹气2次。

@#@@#@12@#@5.确认心跳停止——触摸颈动脉5秒以上,无搏动。

@#@@#@2@#@6.胸外心脏按压:

@#@

(1)确定按压的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双手掌跟部重叠放在其上,两手交叉互握,手指翘起,不可贴于胸壁(3)肘关节伸直(4)利用体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有节奏地用力挤压(不能冲击式)(5)使胸骨下陷4-5cm(6)略作停顿后在原位放松,但手掌跟部不离开胸骨定位点(7)连续按压30次(8)再口对口吹气2次,胸外心脏按压30次(9)如此循环5次.。

@#@(即总共吹气12次,按压150次)@#@12@#@7.检查复苏是否有效:

@#@

(1)摸颈动脉——出现搏动

(2)听呼吸——自主呼吸恢复,紫绀消退(3)看瞳孔——由大缩小(4)收缩压在8千帕以上。

@#@出现以上情况说明复苏有效,然后协助医生进行其他抢救。

@#@@#@6@#@8.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9.口述:

@#@

(1)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单人或双人2:

@#@30@#@

(2)按压部位:

@#@小儿与成人相同——胸骨中下1/3交界处@#@(3)按压方法——小儿:

@#@单手按压,新生儿:

@#@用2个指头按压@#@(4)按压频率:

@#@成人80—100次/min,婴幼儿100—120次/min,新生儿140次/分@#@(5)按压深度:

@#@成人4—5cm,儿童2.5—4cm,新生儿1—2cm@#@5@#@评价@#@15分@#@1.复苏有效,无并发症。

@#@@#@2.操作熟练,手法正确,程序规范,动作迅速。

@#@@#@3.熟悉注意事项@#@4.规定时间5分钟完成操作(提前不加分),每超过1-60秒钟扣1分@#@5@#@5@#@5@#@胸(心、肺)部@#@项目总分@#@考核内容@#@标分@#@缺陷内容及扣分@#@胸部@#@10分@#@1.胸壁@#@①注意胸壁有无静脉充盈及曲张,有无皮下气肿@#@②胸部压痛检查(用手指压或轻即胸壁、胸骨)@#@2.胸廊@#@①形、两侧对称性@#@②前后径与横径的比例(正常为1:

@#@1.5,小儿和老年人则前后径略小于横径或相等)@#@③肋骨骨折检查用手掌平放在胸部前后,轻轻压向背部@#@3.乳房@#@①对称性、表观情况、皮肤回缩、乳头位置、大小、对称性、有无倒置或内翻@#@②扪诊:

@#@乳房有无肿块及其性质、边界等@#@检查顺序:

@#@乳房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中央(乳头、乳晕)各区@#@检查手法:

@#@手指及掌面平置在乳房上,轻轻向胸壁按压,并作圆形和来回抚摸,切忌用手指将乳房捏起做触诊@#@1@#@1@#@1@#@1@#@1@#@2@#@3@#@ @#@@#@ @#@@#@肺部@#@45分@#@ @#@@#@肺部@#@45分@#@1.视诊@#@①呼吸运动@#@②呼吸频率、节律@#@2.触诊@#@①呼吸运动检查(手法:

@#@两手掌置于胸廊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则肋缘指向剑突,左右拇指沿两则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对对称部位,让病人作深呼吸)@#@②触觉语颤(手法:

@#@两手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贴在胸壁的对称部位,但不要用手强压在胸壁上,以免减弱手掌的敏感性,嘱病人重复发“yi”长音)@#@③胸膜摩擦感(手法:

@#@两手掌平放于胸下腋中线处)@#@3.叩诊@#@①叩诊时病人姿势:

@#@坐位或仰卧位,肌肉放松,姿势对称,呼吸均匀。

@#@@#@②叩诊手法:

@#@医生板指与肋间隙平行,叩肩胛间区时板指可与脊柱平行,但肩胛下角以下,板指仍保持与肋间孙平行,叩指力量要均匀,轻重适宜。

@#@@#@③叩诊顺序:

@#@由上至下,自肺尖向下逐个间隙进行叩诊,还要左右对比,上下对比,注意叩音的轻微改变,先叩前胸,再叩侧胸,最后检查背部。

@#@@#@④肺上界叩诊:

@#@方法:

@#@自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叩诊为清音,逐渐叩向外侧,当音响度为浊音时用笔作一记号,然后转向内侧叩诊,直到清音变为浊音而止,肺尖的正常宽度约为4~6厘米,右侧较左侧稍窄。

@#@@#@⑤肺下界叩诊:

@#@方法:

@#@病人平静呼吸,沿下同直线向上而下进行叩诊,当清音转为浊音时可定为肺下界的一点,连接这些点,即为肺下界@#@常用位置:

@#@锁骨中线——第6肋腋中线——第8肋@#@肩胛下角线——第10肋@#@左右两侧肺下界大致相似,肥胖人肺下界可高1肋,瘦毕竟人侧可低1肋。

@#@@#@⑥肺移动度叩诊(只做肩胛下角线)。

@#@方法:

@#@首先在平静呼吸时,于肩胛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嘱受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在屏住呼吸的同时,沿喉线继续向下叩诊,当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最低点。

@#@当受检查者恢复平静呼吸后,同样先于肩胛上叩出平静呼吸的肺下界,再嘱作深吸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下向上叩诊,直至浊音变为清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最高至最低点距离即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双侧锁骨中线和腋下界可由同样方法叩得,正常人肺下界移动范围6~8cm@#@4.听诊@#@①病人宜取坐位,也可取卧位;@#@嘱病人微张口作,均匀的呼吸.@#@②听诊时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部到两则部和背部,且左右对称部位对比.@#@3.呼吸音@#@4.罗音@#@5.语言共振@#@(方法:

@#@属病人重复发”yi”长音,用听诊器在胸壁上听,检查是要在两侧对称部位比较其强弱及性质)@#@6.胸膜摩擦音(位置:

@#@前下侧胸壁[最常见处])@#@2.5@#@2.5@#@3@#@ @#@@#@4@#@ @#@@#@3@#@1@#@3@#@ @#@@#@2@#@ @#@@#@3@#@ @#@@#@3@#@ @#@@#@3@#@ @#@@#@1@#@3@#@3@#@3@#@3@#@ @#@@#@2@#@心脏@#@45分@#@1.视诊@#@①心尖区隆起@#@②心尖搏动@#@(正常人心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厘米处,其搏动范围内的直径约2.0~2.5厘米,观察时应注意位置、强度、范围、有无异常顺性搏动)@#@③心前区其他部位的搏动@#@2.触诊(以全掌、手掌尺侧或指尖触诊)@#@①心尖区搏动@#@②震颤@#@③心包摩擦感检查(肋骨左缘第3、4肋间处)@#@3.叩诊@#@①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②叩诊手法@#@用手指叩诊,用力要均匀,应尽可能地轻叩,右侧叩诊使用轻重叩诊法,贴在胸壁上的手指与肋间平行,坐位时扳指与肋间垂直先叩左界。

@#@@#@③叩诊顺序(沿肋间多外到内,自下而上)@#@④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位置检查@#@手法:

@#@右心界叩诊:

@#@自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开始,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二肋间为止。

@#@@#@左心界叩诊:

@#@从心尖搏动外2~3厘米处由外向内进行叩诊,待确定心界后,再依次移至第二肋间为止。

@#@@#@4.听诊@#@①各瓣膜听诊区部位@#@二尖瓣区:

@#@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处(1分)@#@主动脉瓣区:

@#@胸骨";i:

6;s:

29936: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陈昌来版@#@●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

@#@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

@#@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语言而非母语。

@#@因此,不能把第一语言和母语两个概念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

@#@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正如它的名称,应当定位于语言教育学科。

@#@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的第二语言教育的分支学科。

@#@而基于现实,在坚持学科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前提下,把对外汉语教育这一学科称为语言教育学或是应用语言学,都是可以的。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

@#@总体设计,根据总体设计而进行的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与学全过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内部因素

(1)学习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即学习者和教师;@#@

(2)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即所教授的目的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3)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和实践。

@#@@#@外部因素是指一些基础学科,特别是与本学科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教学语言环境,以及其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资源、条件对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学科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

@#@@#@1、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

@#@可以看作是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或叫做支撑理论。

@#@@#@2、直接应用于语言教学、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其中,应用研究是指运用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理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

@#@而基础理论又包含有四个内容:

@#@

(1)对外汉语语言学,是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和研究的汉语语言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

@#@

(2)汉语习得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题之一,即学习者的研究,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

@#@(3)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是把教学内容和对教学对象的研究结合起来,即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是教学内容为学习者迅速、有效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4)学科研究方法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成果,甚至影响到研究的成败。

@#@@#@3、学科体系的第三层是教育实践,主要是教学实践,它是学了理论服务的对象,也是学科理论产生的土壤。

@#@@#@@#@●分析教学法流派的方法@#@从三方面入手,即找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所体现的主要教学原则和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1、它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而其中不可避免涉及到文化内容,也必须包含一定的文化因素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

@#@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培养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这一性质使其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掌握这种目的语的作用,第二语言就必然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即必须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交际的能力为根本目标。

@#@@#@3、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一方面受到第二语言普遍教学规律的制约,同时汉语教学本身又有特殊的规律,即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都不同于别的语言。

@#@因为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在教学方法上也就要体现汉语教学的特点。

@#@@#@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因此,与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二语言的记忆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基本环节。

@#@@#@1、识记。

@#@第二语言的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识别并记住第二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是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者叫记忆痕迹的过程。

@#@识记按其目的分为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两种。

@#@依照材料是否有意义或者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保持。

@#@第二语言的保持是对已识记的第二语言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也是对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痕迹加以巩固,使之长期存留在脑中已备应用。

@#@是记忆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

@#@@#@3、再认和重现。

@#@只是记忆的以三个阶段,即恢复记忆的两种形式,是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记忆痕迹恢复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是信息的提取也是信息的输出。

@#@第二语言的再认,是已经识记过的第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再度呈现时能识别并确认的心理过程。

@#@第二语言的重现也称为回忆,是指已经识记过的第二语言知识和技能虽然并未再度呈现,但在脑中重新回想起来的心理过程。

@#@@#@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1、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

@#@所谓专门的学科,是指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是别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如前所述,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与学全过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而它的研究视角,不仅是语言学的,也是心理学的和教育学的,而且是这几方面的综合的独特的视角。

@#@@#@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

@#@综合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七大学科。

@#@这里主要先概述哲学、横断学科和社会学与对外汉语教育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从宏观上、方向上,对包括对外汉语教育在内的一切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而数学等横断学科则提供方法轮的作用,其所提出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等,对各学科都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社会行为、社会变迁和发展等社会问题的学科。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因此,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的研究,都不可能不受社会学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语,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正是指它综合的、有选择性的汲取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

@#@@#@3、对外汉语是应用的学科。

@#@应用学科有其自身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它不仅需要关注应用本身,进行大量的具体应用研究,也要进行与之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决定了它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P139):

@#@@#@1、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

@#@@#@2、要有针对性。

@#@@#@3、要有代表性。

@#@@#@4、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启示):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

@#@掌握音义的联系,遵守约定俗称的社会规则。

@#@@#@

(2)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的各分支系统。

@#@@#@(3)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与口头语言。

@#@@#@2、语言存在于言语中@#@

(1)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

@#@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

@#@@#@

(2)从言语中接触到大量语言事实,应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掌握。

@#@@#@3、语言有生成性@#@

(1)对外汉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汉语的能力,不仅仅是只教会学生掌握各种语言素材,而是用有限的语言材料理解和表达丰富的思想。

@#@@#@

(2)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规则。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交际工具是语言的本质功能,这就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

(2)为了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语言课就要充分体现工具课、技能课的特点。

@#@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并形成能力,最终能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1)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

(2)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尽量运用汉语进行教学,要求学习者用汉语来理解和表达,而不借助于母语或媒介语。

@#@@#@6、语言产生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即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1)语言是可以学会的。

@#@一个具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的正常人,都能掌握自己的母语并学习第二语言。

@#@@#@

(2)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影响语言学习。

@#@@#@●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四个阶段:

@#@@#@1、历史比较语言学:

@#@@#@

(1)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心在德国。

@#@该学派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

@#@@#@

(2)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使语言成为独立的学科。

@#@@#@(3)局限性:

@#@它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比较,忽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缺乏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

@#@@#@2、结构主义语言学:

@#@@#@

(1)1916年,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日内瓦大学讲授普通语言学的讲稿被他的学生整理出来,成为《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被奉为语言学的“圣经”,其语言理论成为现代语言学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语言是符号系统,

(2)同时,又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区分“内部语言学”(语言本身的结构)和“外部语言学”(语言与社会、民族、文化、政治等的关系)。

@#@特别提出区分“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演变的“动态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状态的“静态语言学”),主张进行共时研究。

@#@@#@(3)20世纪前半叶,以索绪尔学说为基础,欧洲语言学出现结构主义思潮,代表派有:

@#@强调语言符号功能的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符号间各种关系的哥本哈根语符学派,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等。

@#@@#@(4)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突出贡献是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描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分析和结构描写的方法。

@#@@#@(5)局限性:

@#@只集中于语言形式、结构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3、转换生成语法:

@#@@#@

(1)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其标志是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一书的出版。

@#@他提出区分“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言规则体系和“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语。

@#@认为语言表现不能全面反映语言能力,只就有限的实际话语(语言表现)进行结构分析,不能揭示语言的本质,无法解释人类语言创造性的特征。

@#@语言学需要研究的是能使人掌握语言的规则体系、说出无限话语的人类的认知结构中的语言能力。

@#@@#@

(2)因此,他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的假说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这样酒吧语言学的触角伸向人类认知领域,探讨语言的心理过程。

@#@@#@4、功能主义语言学:

@#@@#@

(1)60年代末、70年代功能主义语言学兴起,标志着语言研究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中心在欧洲。

@#@以弗斯为奠基人的伦敦功能结构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心,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

@#@@#@

(2)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理论,在对语言的系统和结构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着重探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研究语言如何使用,分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言功能与语言系统的关系,并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莅临,依“系统语法”为框架论述语言功能。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1、语言能力:

@#@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系统。

@#@@#@2、交际能力:

@#@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既用口头形式,也用书面形式;@#@既指说、写的表达能力,也指听、读的理解能力。

@#@@#@3、语言形式:

@#@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4、语言功能:

@#@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5、话语分析:

@#@也称“语篇分析”,是对会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6、会话分析:

@#@对日常会话的结构与规律进行分析的分析。

@#@@#@(会话分析与话语分析有分析题,他会举例子,看书P79——P80)@#@分析题:

@#@@#@言语行为理论:

@#@指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消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会话含义理论:

@#@实际上是对会话中说话者的言外之意的研究。

@#@(见书P8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简答题):

@#@@#@1、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

@#@@#@2、文化内容融会到课文中去。

@#@@#@3、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 @#@@#@●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貌似有可能是简答题)特点: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

(1)语法方面:

@#@汉语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词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变位。

@#@@#@

(2)语音方面:

@#@汉语只有400多个基本音节,加上四声的区别,一共也只有1300多个音节。

@#@@#@(3)词汇:

@#@汉语的词音节少,便于记忆,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也便于记忆。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

(1)语法方面:

@#@汉语词没有形态变化带来方便的一面,但习惯于屈折变化的学习者来说,学会一种新的语法手段来代替早已熟悉的语法手段也是很复杂的。

@#@@#@

(2)语音方面:

@#@汉语语音最大的难点在于具有区别意义的声调,对于母语是非声调语的学习者是颇为艰难的。

@#@@#@(3)词汇方面:

@#@汉语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大量固定的四字成语以及保留的不少古汉语词语,这些特点体现了汉语的丰富多彩,同时增加了学习者的难度。

@#@@#@(4)汉字方面:

@#@汉字是意音文字,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用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汉字是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

@#@@#@@#@●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1、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语言的、交际的、对外的三条原则:

@#@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密切相关且体现汉语文化特点的、为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所必须的、针对外国学习者实际需要的那部分文化。

@#@@#@2、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应是三个层次: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范围内语言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虽不属于本学科但为本学科所设专业所需要的专门性文化知识。

@#@@#@

(1)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首先接触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指语言系统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

@#@@#@

(2)基本国情和文化知识背景,指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知识。

@#@@#@(3)专门性文化知识,是在掌握最基本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比较系统的专门性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1、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本质特征):

@#@@#@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直接同客观事物打交道、亲身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而是通过书本和课堂接受前人总结的实践经验,形成基本知识,再应用到实际中去。

@#@@#@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靠自己摸索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不只是即是技能掌握的过程,而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

@#@@#@(4)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要求,而是在教师和课本影响下进行的。

@#@@#@2、教学过程的模式:

@#@@#@

(1)传授式。

@#@即在教师主导下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的模式。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使学生能快捷地获得前人所积累的知识,缺点是容易造成注入式、满堂灌的弊病,忽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

(2)活动式。

@#@即在教师辅导下,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进行探索学习的模式。

@#@它的指导思想是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但混淆了学生的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区别,有很大的片面性。

@#@@#@(3)发现式。

@#@即既主张学生学习最新的、系统的、有严密逻辑结构的科学知识,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4)发展式。

@#@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智育的过程,而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的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

(1)教学模式多样化,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的教育阶段。

@#@@#@

(2)要强调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吸取各派之长,克服其局限性。

@#@@#@4、教学原则:

@#@@#@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只是传授与只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知识为主导的原则;@#@(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5)统一的培养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6)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7)直观性原则;@#@(8)巩固性原则;@#@(9)量力性原则。

@#@@#@@#@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与课程论@#@课程论:

@#@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以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称为课程论。

@#@课程论是指导课程设置的理论。

@#@教育史上有多种课程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学科课程理论和活动课程理论。

@#@@#@

(1)学科课程论:

@#@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以各部门学科知识固有的逻辑体系来组织课程,对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考虑不多。

@#@@#@

(2)活动课程论:

@#@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括了各方面的只是课程的编排应与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

@#@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但对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逻辑顺序注意不够,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

@#@@#@(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活动课程论的影响对本学科比对一般理论性、知识性学科更大。

@#@@#@2、主要的教学方法:

@#@(以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为依据)@#@

(1)以语言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口头语言交流和学生书面语言阅读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

(2)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直观教具、真实环境或事实,对所学的知识获得形象、具体、直接、真实的认识;@#@@#@(3)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一种以学生的机体活动为主,通过教师作为组织者所指导的科学的训练,形成技能和行为习惯并发展其能力的教学方法;@#@@#@(4)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指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方法。

@#@@#@●认知因素@#@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学习策略和元知策略两大类。

@#@其中认知学习策略有五个方面:

@#@

(1)求解;@#@

(2)推理;@#@(3)实践;@#@(4)记忆;@#@(5)监控。

@#@@#@●情感@#@语言自我:

@#@由圭奥拉在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抑制心理时提出的,用来表示对自己语言的认同。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实际上是建立一种新的语言自我,会造成对自身评价的变化。

@#@@#@●记忆@#@1、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保存和提取,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记忆的分类(分类依据、类型):

@#@@#@首先,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等。

@#@@#@

(1)形象记忆:

@#@是对已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的记忆,如对第二语言的字母、音素、词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记忆。

@#@@#@

(2)逻辑记忆:

@#@是指对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的记忆,如对第二语言语音规律、词汇规律、语法规律的记忆。

@#@@#@(3)情绪记忆:

@#@是对已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如第二语言学习中从某些对话、朗读或表演中体验过愉快情绪的记忆。

@#@@#@(4)运动记忆:

@#@是指对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的记忆,常常是一种对技能的记忆,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技能都包含有运动技能如发音和书写动作的记忆。

@#@其次,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名词解释)@#@

(1)感觉记忆:

@#@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

@#@@#@

(2)短时记忆:

@#@又称操作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操作的系统,是动态系统。

@#@感觉记忆的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或进行模式识别后,就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临时储存。

@#@@#@(3)长时记忆:

@#@是在头脑中长期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度的,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也有特别强烈的感知记忆直接进入长时记忆。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分析题,P159~167)@#@1、刺激—反应论:

@#@认为后天环境的外部因素决定一切,必须依靠模仿、强化、重复等外部因素去习得第一语言。

@#@@#@2、先天论:

@#@认为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决定一切,儿童头脑里的普遍语法使他能自然内化语言的规则体系。

@#@@#@3、认知论:

@#@认为是先天与后天的因素互相作用,先填具幼儿后天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决定一切,语言能离职时认知能力中的一部分。

@#@@#@4、功能论:

@#@把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看作是语义体系掌握的过程。

@#@@#@ @#@@#@●遗忘@#@1、定义:

@#@记忆过的内容不能保持也不能正确的再认或重现,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不能巩固。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就是储存的信息不能正确的读取出来。

@#@遗忘又分部分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2、以往产生的理论解释:

@#@@#@

(1)衰退说:

@#@认为由记忆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由于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甚至消失,因而产生遗忘。

@#@@#@

(2)干扰说:

@#@认为由记忆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由于受到其他刺激和干扰而产生抑制,所以产生遗忘。

@#@干扰信息保持的因素有两类:

@#@一类是前边的学习活动对现在的记忆的保持所产生的影响,成为前摄抑制,也就是旧的记忆干扰新的记忆;@#@另一类是后边的学习活动对现在的记忆保持所产生的影响,成为倒摄抑制,也就是后边的新的记忆干扰旧的记忆。

@#@@#@3、影响遗忘的因素:

@#@@#@

(1)从识记的时间来看,记忆的进程并不是均衡的。

@#@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识记后的一小时遗忘率达56%,以后就逐渐放慢,31天后遗忘率达79%,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

(2)从识记的内容看,有意义的内容的识记比无意义的内容的识记遗忘得慢;@#@熟悉的材料、难易程度适合的材料比生疏的材料遗忘得慢;@#@学习者感兴趣、所需要的内容比不感兴趣、不需要的内容遗忘得慢。

@#@@#@(3)从识记的数量来看,实际的数量越大,遗忘的越多。

@#@@#@(4)从识记的程度来看,一定的范围内识记的程度越高,遗忘越少。

@#@如果把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那么过度学习达150%时遗忘最少。

@#@@#@(5)从识记的方式来看,信息如果结合一定的情景并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多通道输入,比孤立的呈现、只凭视觉或听觉的单通道输入,遗忘要慢得多。

@#@@#@ @#@@#@●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名词解释)@#@知识文化是指跨文化交际中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i:

7;s:

427: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上考试参考答案@#@形考任务一答案:

@#@@#@形考任务二答案:

@#@@#@@#@@#@@#@ @#@@#@形考任务三答案:

@#@@#@@#@@#@@#@@#@ @#@@#@形考任务四答案:

@#@@#@@#@@#@ @#@@#@形考任务五答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