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节日的由来.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833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各节日的由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各节日的由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各节日的由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各节日的由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各节日的由来.docx

《中国各节日的由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各节日的由来.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各节日的由来.docx

                    元旦的来历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

“元日”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

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

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字。

“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

“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南朝文史家肖子云在他的《介雅》中记载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看来那时已将旦为一日的开始,引申为一年的第一天了。

但是,我国古人说的元旦,却并不是公历的1月1日,而是正月初一,又称元日。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并不是公元纪年,而是每个皇帝每个朝代都有单独的纪年,是阴历纪年。

现行的公元纪年,是西方历法的体现。

是以基督诞生为公元1年。

中国只是到了中华民国以后才逐渐改用公元纪年。

因此,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既春节比公历的元旦更有节日气氛。

春节传说之一: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

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是我国

                    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

天文训》云: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汉服中秋《周礼》。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

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劳动节的来历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大多                    数国家的劳动节。

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

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

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国庆节的由来

1949年9月的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圣诞节的由来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

据说:

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

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

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

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

其实哪一天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它是为纪念救主耶稣降生。

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耶稣的降生,有旧约先知预言: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意思为'上帝与我们同在')。

"(以赛亚书7章14节,圣经下同)

耶稣降生时,有天使报信:

"不要惧怕,我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路加福音2章10-12节)

耶稣降生时,有博士朝拜,"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

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                    小孩子,揭开宝盒,手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

"(马太福音2章10-11节)

耶稣,意指"上帝拯救",因为圣经说: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

"(罗马书3章23节)罪使人离开生命的源头,宇宙万物的主宰。

罪使人失去公义、仁爱,变得自私、骄傲、贪婪、邪恶。

罪破坏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和睦的关系,使人活在无可奈何的痛苦之中。

罪使人将来要面对永远的刑罚和痛苦,"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希伯来书9章27节)因为上帝是圣洁、公义的!

但是,上帝又是慈爱的主,他赐给世人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成为人的样式(就是圣诞),作我们的救赎主,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

(马太福音1章21节)他代替了我们的软弱,担当了我们的罪的刑罚。

"上帝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到他身上",(以赛亚书53章6节)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

今天,只要你悔改自己的罪,相信他,接受他做你个人的救主,你的罪就被赦免了,你与上帝就恢复了那起初和睦的关系,你就得了永远的生命。

今天你接受耶稣在你的心里,今天就是你的圣诞节,愿上帝今年赐给你一个特别的圣诞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