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8699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docx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概要

可编程控制器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可编程控制器常用的编程语言有哪几种?

其中何种编程语言应用最为广泛?

2.为什么在步进梯形图中允许双线圈输出?

3.可编程控制器常用的CPU有哪三大类?

4.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与微机控制有哪些具体区别。

5.可编程控制器能够实现哪些具体功能?

6.可编程控制器主要采用了哪些硬件措施提高其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

7.“在线编程”和“离线编程”有何区别?

8.可编程控制器有哪些特点和优点。

9.试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控制原理。

10.简述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单元的硬件组成。

11.可编程控制器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

12.可编程控制器有哪三种输出方式,各适合何种应用场合?

13.可编程控制器一个扫描周期分为哪三个阶段,各完成什么任务?

14.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为什么常采用脉冲输出指令(PLS)来获得移位寄存器或计数器的复位信号?

15.试画出用简易编程器F1-20P-E键入用户程序的键操作流程。

16.试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17.如何对控制系统所需的内存量进行估算?

18.试列举几个可编程控制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应用(要求:

不少于5个)。

19.简述可编程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工作方式有何不同?

20.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R指令和RST指令同为复位指令,试分析这两条指令在具体使用时有何不同?

二、填空题

1.PC起动后,监控程序从地址开始工作。

首先禁止由于故障引起的中断以及关闭,然后进入程序和

程序。

2.是PC与外部传感器负载转换信号的端口,一般指外部传感器与输入端口的接线。

3.F1-20P-E编程器适用于三菱公司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插在PC上使用时,既可将程序写入PC的中,又可在操作过程中监视PC的运行,还可在PC的和之间传送程序。

4.编程器有和两种工作模式。

5.PC输出端接线分为和两类接线方式。

6.可编程控制器在阶段,扫描所有的输入端子,并将各输入端子的状态存入内存中各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中。

7.PC在阶段,CPU对用户程序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逐条地进行解释和执行。

8.PC在阶段,将元件映象寄存器中所有的输出继电器状态转存到相应的输出锁存器中,并通过一定方式输出,驱动外部负载。

9.是衡量PC可存储用户程序多少的指标,同时也是标志PC可完成工作难易程度的性能指标。

10.可编程控制器I/O总点数等于与之和,它是衡量PC可接受信号和控制信号数量的性能指标。

其中开关量用来表示,模拟量用表示。

11.PC的可扩展能力包括、、

、等。

在选择PC时,经常需要考虑PC的可扩展能力。

12.F1系列PC基本单元I/O点数;CPU采用单片机芯片,程序存储器容量为。

13.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指令又称。

14.F1系列PC内部存在着功能相互独立的元器件,每个元器件都用一定的字母来表示,如表示输入继电器;表示输出继电器;表示辅助继电器;表示定时器;表示状态继电器;表示计数器;表示数据寄存器等。

15.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CJP指令和EJP指令必须成对使用,且

指令应写在指令之前,否则CJP被理解为,EJP被理解为。

16.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构成移位寄存器的第个辅助继电器的编号,就是该移位寄存器的编号。

17.可编程控制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但其工作方式和微机有很大的不同。

微机是一种的工作方式;而可编程控制器则是处于一种的工作方式中。

18.可编程控制器一个扫描周期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和。

19.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定时器按定时精度不同可分为和

两类。

20.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从结构形式上属于可编程控制器。

21.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辅助继电器分为两种:

一种是,另一种是。

22.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每个移位寄存器有三个输入即:

和,其中决定了移位寄存器首位辅助继电器的状态。

23.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每一个元器件都有各自的编号范围,这些编号都采用进制编码。

24.可编程控制器常用的CPU有:

、、

25.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存储器包括:

和;在可编程控制器产品样本或使用手册中所列存储器的形式及容量指的是:

26.可编程控制器的微处理器与I/O之间采用措施,有效地隔离与I/O间电的联系,以减少故障和误动作。

27.可编程控制器按结构形式分类可以分为:

两大类。

28.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如何执行,取决于

和。

29.F1-40MR是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输入输出总点数为点,单元类型属于,输出方式为。

30.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0.1s定时器的定时范围是:

0.01s定时器的定时范围为:

31.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功能指令完成的功能内容,是由后的K的编号来定义的。

32.用户编写的程序在总装统调前需进行模拟调试。

用装在可编程控制器上的

模拟输入信号的状态,用模拟被控对象,检查程序无误后便把PC接到系统里去,进行总装统调。

33.当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单元I/O点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连接扩展单元以增加系统的I/O点数。

34.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复位指令RST执行结果可使当前值恢复到设定值,对应触点释放;使各位清零。

35.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计数器有两个输入,即和

36.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主控指令用于在相同控制条件下,多路输出,指出公共触点。

37.是专门用来将输出信号传递给外部负载的,它只能在程序内部用来驱动,外部信号无法直接驱动它。

38.F1系列PC,有些逻辑指令没有数据,如、、

以及、指令。

39.在执行NOP指令时,不完成任何操作,只是占有一步程序所需的时间,一般用于。

40.END指令用于指示,后面无须任何数据,常用于。

三、判断对错

1.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存储器包括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两大类。

()

2.CPU是可编程控制器的核心,主要用来运行用户程序,监控输入/输出接口状态。

诊断电源,PC内部电路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

()

3.位片式微处理器多用于小型或超小型可编程控制器。

()

4.在PC控制系统设计中所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则是:

最简单的线路是最可靠的,设计人员必须尽一切可能为减少触点数量而努力。

()

5.当编程器置于编程状态时,此时,即使基本单元由“停止”转成“运行”状态,基本单元也不能运行。

()

6.PC采用公共输出方式,只能用同一种类型、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源。

()

7.在基本单元处于运行方式时,这时,如果编程器开关由“监视”转向“编程”位置,则编程器立即转入编程操作。

()

8.PC功能指令的输入可以是PC内部的每个接点,如X、Y、M、T、C、S等,也可以是若干个接点的逻辑组合。

()

9.一般来说,小型可编程控制器为单CPU系统。

()

10.系统程序已由制造厂家直接固化在只读存储器中,用户不能访问和修改。

()

11.要修改某一条指令,应先程序查询功能确定并读出要修改的指令,然后写入新的指令,并按下

键,该步序即变为新的指令,旧的指令自然被去掉。

()

12.如果多次使用功能指令,且已经设定了各种设定线圈,则在设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后面各功能指令的设定线圈可以省略。

()

13.系统程序存储器:

主要存放系统诊断、命令解释、功能子程序调用、管理、逻辑运算、通信及各种参数设定等功能的程序。

()

14.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

主要用于存放用户编制的应用程序及各种暂存数据、中间结果。

()

15.在PC产品样本或使用手册中所列存储器的形式及容量是指系统程序存储器。

()

16.外部设备接口可将编程器、打印机、条形码扫描仪等外部设备与PC主机相连。

()

17.步进梯形程序中,状态器线圈的驱动,需要用置位指令,才具有步进控制功能。

()

18.步进接点指令后面可与使CJP/EJP指令及MC/MCR指令嵌套使用。

()

19.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时,基本单元应处于“STOP”状态,而编程器处于“PROGRAM”状态。

()

20.STL指令可以应用于中断程序及子程序中。

()

21.利用编程器可输入、检查、修改、调试用户程序或在线监视PC工作状况。

()

22.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及运行模式的选择,与编程器的状态选择开关以及PC基本单元的运行(RUN)、停止(STOP)模式有关。

()

23.当编程器插在PC基本单元上,要进入编程状态(输入程序),基本单元的选择开关应放在运行(RUN)的位置,编程器的状态选择开关放在编程档(PRORAM)位置。

()

24.当编程器插在PC基本单元上,要进入监控状态时,基本单元的选择开关放在停(STOP)的位置,而编程器的状态选择开关设置在监控(MONITOR)位置。

()

25.PC在程序执行阶段及输出刷新阶段,输入映像寄存器均与外界隔离,即:

无论输入点的状态怎样变化,输入映象寄存器的内容都保持不变,直至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刷新阶段。

()

26.PC同微机一样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因此其工作方式和微机相同,都是处于一种“等待命令”和“中断”的工作方式;()

27.输入映象寄存器的数据,取决于当前输入端子板上各输入点接通/断开状态。

()

28.程序如何执行取决于用户所编程序和输入映象寄存器及其它各元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

()

29.输出锁存器中的数据,由上一次输出刷新期间输出映象寄存器中数据决定。

()

30.输出端子的接通/断开状态,由输出锁存器决定。

()

31.可编程控制器周期扫描的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了PC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

()

32.可编程控制器周期扫描的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了P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

33.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定时器中有一个设定值寄存器、一个当前值寄存器和一个用来存储其输出触点的映象寄存器,这三个量用同一地址编号。

但使用场合不一样,意义也不同。

()

34.当移位寄存器复位条件满足,移位寄存器中各辅助继电器状态为1,各对应触点闭合。

()

35.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移位寄存器的三个输入,在编程的时候可以单独编程,顺序无特别限制,其他程序也可以插入其中。

()

36.判断下面梯形图是否正确。

 

37.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任意16个辅助继电器可构成一个移位寄存器。

()

38.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脉冲输出指令,可在其各内部任意元器件上产生的短时间(1个扫描周期)的脉冲输出。

()

39.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S指令用于对目标元素进行置位,且这种置位具有自保持接通状态的功能。

()

40.辅助继电器的触点不能直接输出驱动外部负载,它们专供PC内部编程时使用。

()

四、多项选择题

1.位片式微处理器有如下哪些特点:

(A)速度快;

(B)集成度高;

(C)灵活性强;

(D)功耗小

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常用的输入设备有哪些。

(A)按钮;

(B)行程开关;

(C)指示灯

(D)传感器

3.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常用的输出设备有哪些。

(A)传感器;

(B)接触器

(C)指示灯

(D)电磁阀

4.PC求和过程是在以下情况进行:

(A)编程器选择开关从监控(MONITOR)拨至编程(PROGRAM);

(B)编程器选择开关从编程(PROGRAM)拨至监控(MONITOR);

(C)编程器从可编程控制器上取下来;

(D)插入、修改等编辑工作完成以后;

(E)当可编程控制器在运行时,“在线”修改常数以后。

5.当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单元I/O点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连接扩展单元以增加系统的I/O点数。

(A)外部设备接口

(B)输入/输出扩展接口

(C)输入接口

(D)输出接口

6.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每一个元器件都有各自的编号范围,这些编号都采用进制编码。

(A)八;(B)十六;(C)二;(D)十

7.可编程控制器(PC)与微型计算机(MC)相比有下述哪些特点:

(A)PC抗干扰性能比MC高;(B)PC编程比MC简单;

(C)PC的输入/输出响应比MC快;(D)PC比MC易于维修。

8.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关于R指令及S指令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R指令和S指令必须成对使用;

(B)S指令用于对目标元素进行置位,且这种置位具有自保持接通状态的功能;R指令用于对目标元素进行复位。

(C)编程时,S指令应写在R指令之前;

(D)当对同一对象同时使用R、S指令时,若置位、复位条件都满足,则后执行的指令有效。

9.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存储器,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A)一般使用手册中所列存储器的形式及容量是指系统程序存储器;

(B)PC内部存储器包括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

(C)系统程序存储器类型为ROM,用户不能随意访问和修改;

(D)用户编制的梯形图控制程序存放在系统程序存储器中。

10.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定时器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A)所有内部定时器都有掉电保护;(B)分为0.1s和0.01s两类;

(C)0.1s定时器延时范围:

0.1~999s;(D)0.01s定时器延时范围:

0.01~999s

11.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执行结果,取决于:

(A)梯形图程序;(B)外界输入信号的突然变化;

(C)输入映象寄存器中内容;(D)输出及元件映象寄存器中内容

12.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A)属于整体式结构;(B)CPU采用8051单片机芯片

(C)基本单元I/O点数≤60(D)程序存储器容量为1KB

13.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功能指令,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A)编程时一定要按照驱动输入、设定线圈、执行线圈的顺序进行。

(B)功能指令执行时间是其设定线圈执行时间和执行线圈执行时间之和。

(C)功能指令完成的功能内容,是由其执行线圈后K的编号来定义的。

(D)当输入条件满足时,才能执行该功能指令的功能内容。

14.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移位寄存器,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移位寄存器有三个输入:

即数据输入、移位输入和复位输入;

(B)任意16个辅助继电器可构成一个移位寄存器。

(C)移位寄存器的三个输入,在编程的时候可以单独编程,顺序无特别限制,其他程序也可以插入其中。

(D)当复位条件满足时,移位寄存器中各辅助继电器内容清零。

15.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A)继电器输出方式属于有触点的输出方式,触点的接通断开有机械延迟;

(B)晶体管输出方式和晶闸管输出方式属于无触点的输出方式,可用于开关频率较高的场合;

(C)继电器输出方式和晶体管输出方式只能用于直流负载回路;

(D)晶闸管输出方式可用于交流负载回路。

16.可编程控制器采用哪些硬件措施提高其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

(A)对主要部件,采用导电、导磁性能良好的材料进行屏蔽;

(B)设置了警戒时钟WDT;

(C)在微处理器与I/O电路之间,采用光电隔离措施。

(D)对微处理器这个核心部件所需的+5V电源,采用多级滤波,集成电压调整器进行调整。

17.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关于条件跳步指令(CJP)和跳步结束指令(EJP)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跳步指令CJP和跳步结束EJP指令成对使用时,无顺序限制;

(B)条件跳步指令CJP和跳步结束EJP指令的跳步目标必须一致;

(C)当跳步条件满足时,条件跳步指令CJP和跳步结束指令EJP之间的程序才能被执行,否则被跳过;

(D)条件跳步指令CJP和跳步结束EJP指令的跳步目标必须在D700~D777之间。

18.下面语句中,正确描述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状态器在功能图中作用的有:

(A)在编写步进梯形图时,每个状态器和其他元器件一样,都有两个元素:

线圈元素和触点元素;

(B)线圈元素可在初始条件(或转移条件)下线圈输出,当初始条件或转移条件不再满足时自动复位;

(C)触点元素用特殊符号“”表示,编程时使用步进接点指令STL;

(D)步进接点指令具有主控功能;

19.下面关于编程器的叙述正确的有:

(A)编程器用以将用户程序编写的控制程序写到可编程控制器的系统程序存储器里;

(B)应用编程器可以进行程序的写入、读出、检验、修改等操作;

(C)编程器能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

(D)目前编程器能输入的编程语言只有语句表。

20.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的输入模块进行选择时:

(A)由现场设备与模块之间的远近程度来选择输入模块的电压等级;

(B)一般距离较远的设备选用较低电压的模块比较节约能源;

(C)高密度的输入模块,同时接通点数取决于输入电压和环境温度,一般同时接通点数不得超过60%。

(D)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必须还考虑门槛电平的大小,门槛电平值越大,可编程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越强,传输距离也就越远。

21.可编程控制器有如下突出特点和优点:

(A)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B)响应速度快,适合高速场合;

(C)编程简单,使用方便;(D)扩充方便,组合灵活;

(E)功能完善;

22.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计数器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A)所有计数器都有电池后备,当电源中断时,计数器的当前值仍保持着。

(B)有计数输入、复位输入、移位输入三个输入端,且复位端优先;

(C)复位输入条件满足,则计数器复位。

具体执行的操作是,相应的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计数器当前值寄存器内容清零;

(D)在不满足复位条件的情况下,每检测到计数输入的一个上升沿,计数器计一个数。

23.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移位寄存器的编号由确定。

(A)组成该移位寄存器的首位辅助继电器的编号;

(B)组成该移位寄存器的末位辅助继电器的编号;

(C)组成该移位寄存器的中位辅助继电器的编号;

(D)组成该移位寄存器的第二位辅助继电器的编号;

24.下面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编程规则叙述正确的有:

(A)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分支上;

(B)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少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方。

(C)触点既可以画在水平线上,亦可以安置在垂直分支上;

(D)触点只能放在线圈的左边,线圈的直接接右母线。

25.F1-60ER指的是。

(A)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B)输入/输出点数之和为60;

(C)属于基本单元;(D)继电器输出方式。

26.下面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定时器的描述正确的有:

(A)它提供4~8对的常开、常闭触点供编程使用;

(B)每个定时器有一个设定值寄存器、一个当前值寄存器和一个用来存储其对应触点状态的映象寄存器;

(C)其功能类似于电器系统中的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

(D)0.1s定时器和0.01s定时器,定时精度不同,定时范围也不同。

27.关于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主控指令(MC)/主控恢复指令(MCR),下面描述正确的有:

(A)MC指令用于在相同控制条件下,多路输出,指出公共串联触点;

(B)目标元素是所有辅助继电器(M);

(C)当新的主控指令执行时,上一个主控指令自动复位;

(D)一段梯形图中,有几个MC指令,相应地就要有几个MCR指令。

28.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控制对象和控制范围;

(B)可编程控制器的机型选择;

(C)系统的硬件与程序设计;

(D)总装调试

29.关于可编程控制器接地处理,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A)接地点应与动力设备(如电动机)的接地点分开;

(B)接地电阻应尽可能大些;

(C)与可编程控制器有关的其他设备也要可靠接地;

(D)尽量与其他设备串联接地

30.可编程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相比较:

(A)组成器件不同;(B)触点数目不同;

(C)实施控制的方法不同;(D)工作方式相同。

五、思考题

1.分析下面程序的执行结果。

2.分析下面梯形图程序中,组合计数器C660/C661处于何种计数方式?

该计数器的计数输入和复位输入分别是什么?

该计数器在什么条件下开始计数?

假设当输入继电器X502=OFF,X403=ON时,简述程序执行结果。

3.将下面梯形图转换成指令表

4.分析下面梯形图程序(如图(a)所示)的执行结果,若X000时序如图(b)所示,试绘制Y430的时序图。

 

图(a)

X000:

Y430:

 

程序执行结果:

5.已知某产品有效检测宽度为6cm,产品传送速度每分钟60m,为了确保不会漏检经过的产品,则对可编程控制器的扫描周期有何要求?

6.设计长延时功能程序:

要求输入X000接通2小时10分钟后,输出继电器Y030接通。

7.利用编程器向PC输入程序时,编程器的状态选择开关以及PC基本单元的运行(RUN)、停止(STOP)模式选择开关应如何设置?

8.PC运行程序时,编程器的状态选择开关以及PC基本单元的运行(RUN)、停止(STOP)模式选择开关应如何设置?

9.PC选择机型前,用户首先要对控制对象进行估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10.逻辑设计法基本步骤

11.输入配置和地址编号注意事项

12.输出配置和地址编号注意事项

13.F-20MW型ROM写入器的具体功能有哪些?

14.已知某产品有效检测宽度为6cm,产品传送速度每分钟60m,为了确保不会漏检经过的产品,则对可编程控制器的扫描周期有何要求?

15.设计长延时功能程序:

要求输入X000接通2小时10分钟后,输出继电器Y030接通。

16.试将下面梯形图转换为指令表

 

17.设计一段梯形图,实现功能:

输入X000接通,输出Y030延时10s接通,输出X000断开,输出Y030立即断开。

18.将下面功能图转化成步进梯形图。

19.判断下面三种可编程控制器接地方式哪种最好,为什么?

20.分析下面梯形图中触点元素Y030、Y031及X001、X003的作用,试说明该梯形图控制程序可能应用的场合。

 

21.试用特殊功能辅助继电器及计数器构造一个0.01s定时器,并用该定时器实现如下控制功能:

当输入信号X400持续接通时,输出继电器Y030每隔5.55s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22.分析下面梯形图中触点元素Y030、Y031及X001、X003的作用,试说明该梯形图控制程序的应用场合。

 

23.分析下面两段梯形图,试说明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某时刻t),如果突然断电,程序运行结果有何不同?

给定X400、X401输入时序如下,试绘制输出Y030、Y031时序。

输入X400、X401时序:

24.分析下段梯形图执行结果。

25.分析下面梯形图程序实现的功能。

26.分析下面梯形图程序中,组合计数器C660/C661处于何种计数方式,该计数器的计数输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