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179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3套.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153套

回浦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摭拾(zhí)   商榷(què)    笔杆(gān)  汗流浃背(jiá)

B.挣脱 (zhèng)  巷道(hàng)    甄别(zhēng) 六艺经传(zhuàn)

  C.摇曳(yè)    犄角(jī)  啮噬(shì)  百舸争流(gě)

D.憎恨(zēng)  不啻(chì)  弄堂(nòng)     装模作样(m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

B.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孩子,扯起你的帆去遨游吧。

  

C.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他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

  

D.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辛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读一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照马克思崇高而又伟大的人生追求,自私自利、患得患失的人足以斯文扫地。

B、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

C、在人生众多选择中,难免遇到失败。

但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尤人。

D、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但好大喜功的心理,却往往妨碍人们认识这一普遍的道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相信未来》每一节的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

B.十七八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对父母的教育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的幻想。

C.诗人把他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送诸于笔端,显示出一颗绝望中诞生信念的灵魂。

D.父辈、祖辈不仅爱读毛泽东的诗词,而且青年人也喜欢毛泽东诗词中磅礴的气势、广阔的胸怀。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6.下列语句最符合春联要求的一项是   (     )

A.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B.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

C.雪冷霜寒万里劲松曾傲岁,风和日暖千年古柳尚争春。

D.桃红复含春雨,柳绿更带朝烟。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宋徽宗画的“曲颈飞鸿”“扬尾斗牛”受到猎人和牧童的______,留下了千古笑谈。

②究竟是什么成为淮南王的心魔,一定要放下书卷琴瑟,投进一场力所不及、世人_____的叛乱呢?

③市区二手房基本上是小户型的单元房,______是面积在六七十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房,

     三五十平米的一室一厅房在交易中引领市场风骚。

A.指责     不耻   尤其∕甚至   B.指责     不齿     甚至∕尤其

C.指摘     不齿     尤其∕甚至   D.指摘     不耻     甚至∕尤其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24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选自《劝学》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师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

清楚       B.而绝江河   绝:

横渡

C.非能水也         水:

游泳         D.今之众人         众人:

许多人

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10.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B.《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近于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13.翻译下列句子。

(5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4、 用“/”线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共16分)

雨    韵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

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

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

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

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

”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

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

老人出于心疼孩子,拼命想阻拦这场人与狗的雨中嬉戏,但他刚刚张开胳膊,那男娃和那条狗已然跑进了雨幕之中。

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坐在我身旁的长椅上,对我说:

“您看……”我立刻截断他要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

“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

多好!

”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

多好!

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象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5.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

(4分)

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17.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

(2分)

18.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

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小孤山      

       【宋】 谢坊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此障挽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封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

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的军事要地。

     ‚谢枋得:

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ƒ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9.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格0.5分,共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

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

怅寥廓,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六、语言运用(7分)

 

(1)阅读下面文字,分别针对鼠标、键盘、主机,从积极的角度各写一句话进行劝说,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3分)

   某一天,显示器叹息道:

“唉,瞧我多可怜,天天被那个人盯着看。

”鼠标一听不乐意了,说:

“那算什么。

我还天天被他攥在手里挪来挪去呢!

”键盘接过话茬,委屈地说:

“我天天被他敲打。

”这时,主机开始说话了:

“哥几个都别说了,你们哪有我惨,我天天被人按肚脐眼……”

对显示器:

别人盯着你看,证明你在被关心。

对鼠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键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主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欣赏下面这组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组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4分)

 

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字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

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0分)

 

 

 

           

               语 文 参考答 案 

1、C(A杆gǎn 浃jiāB甄zhēnD弄lòng)

2、B

3、C (斯文扫地:

指文人脸面尽失,与语境不合。

妄自菲薄后不跟宾语。

应该为好高骛远,指比喻不切实际。

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

4、A (B项“充满”与“意识”不搭配、C项“送诸于”改为“送诸”、D项“不仅”位置提前)

5、A

6.A(B不对仗,C是祝寿联,D写的是春意已浓景象,而非春节)

7.C(指摘,重在“摘”,即挑出缺点错误予以批评。

指责,重在“责”,即指出错误予以责备。

不耻,不以为耻辱。

不齿,不愿意提起,表示极端看不起。

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

甚至,连词,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8.选D项 众人:

一般人。

9.选C项 表修饰

10.选C项

11.B

12.选A项 没有“注重积累”

13.

(1)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14、(4分)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15. (4分)第一问(2分):

①春雨象征着人生的童年;②夏雨象征着人生的青年;③秋雨象征的人生的壮年;④冬雨(雪)象征着人生的晚年。

每答对两点给1分。

答对一点不给分,依此类推。

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2分):

秋天的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也是萧条的季节、悲凉的季节,所以“秋天的雨声”中有“欢乐”,也有“忧伤”。

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16.(4分)

(1)(2分)“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是指在雨中回眸人生,用“雨”打开记忆之门,同时也为记忆染上“雨”的色彩。

(2)(2分)“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是指小男孩虽然在雨天出游,但是并没有感受到雨中的乐趣。

意思答对即可。

17.(2分)老人先是受到了“我”的启发,又看到孩子在雨中奔跑后“开心地笑”,终于被感染,也笑了起来。

意思答对即可。

18.(6分)第一问(3分)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章。

第二问(3分)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3分。

意思对即可。

 19、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1分)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1分)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1分)。

20.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1分)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1分)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1分)

五、填空(略)

六、1、(5分)对鼠标:

被人攥在手心,何尝不是一种温暖。

对键盘:

常常被人敲打,才能时时保持警觉。

对主机:

被人按了“肚脐眼”,换来的却是生命流动的感觉。

2、(6分)答案:

(示例)(标题)错位(或:

“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老想超前,结果倒退”“乱套”“颠之倒之”等)

(寓意)讽刺当前社会上教育方式的急功近利,结果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七、作文

点拨: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绝对的完美。

这就要看我们怎么个活法,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橘子。

蔡志忠拿到酸的庆幸其大,拿到小的则庆幸其甜。

他的做法充满了智慧,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

他的做法对我们来说犹如一剂良药,倘若我们总是以苛严的尺度来衡量万事万物,则我们连一个橘子也拿不到。

因此,我们不能苛求人生,不能抱怨生活,相反,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这并不漫长的人生。

本文有两个最佳立意:

1、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2、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要善于发现光明,寻得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