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31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资分类与编码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下载.docx

无论是电子采购还是电子销售,它们的共同对象都是物资信息。

在电子采购(包括需求汇总、目录展示、订单申请、合同确认、发货运输、入库验收、材料结算等)过程中,物资信息贯穿其全过程。

如果在需求伊始就采用物资分类与编码来代表物资基本信息,那么以后的每个业务环节就可以共享先前的物资分类与编码信息,这样既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又减少了数据的重复输入,大大地降低了工作强度、缩小了数据出错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在中国石油电子商务上网物资近1,000个品种,涉及明细物资多达150,000项,相关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不对这些物资的基础信息进行分类、编码,那么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就无法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对信息数据所做的归类、统计等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电子商务如同大海捞针,不但没有降低企业成本反而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为企业营销成本的“黑洞”。

物资分类与编码在电子商务中的主要作用一是简化数据处理,加快系统响应速度,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二是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营销成本,增创企业效益。

(2)物资分类与编码在今后中国石油ERP建设中的重要性

ERP即企业资源规划,研究、管理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运作。

由于企业资源的很大一部分也是物资,在ERP中所经历的业务环节比电子商务更为繁多、复杂,流程更长;

在品种和数量方面也比电子商务处理的要多得多,因此ERP的信息处理量远远大于目前的电子商务系统。

中国石油在ERP建设中所涉及60个大类达500,000种之多,如果不解决好物资分类与编码问题,ERP首先所面临的就是大量数据输入问题;

其次是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问题;

第三是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问题;

第四是数据传输与系统响应速度问题;

第五是数据再加工与统计问题;

等等。

避免上述问题的存在,物资分类与编码在企业ERP系统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3)物资分类与编码在企业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物资。

对物资分类与编码的过程,就是对企业的物资进行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过程,是企业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物资分类与编码记录着物资的自然基本信息和管理特征,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系统集成、信息共享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物资分类与编码,可以把不同内部处理形式的电子商务与ERP、电子商务与FMIS(财务结算、核算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而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又可以整合企业业务流程,实现企业内外业务间的无缝衔接,缩短业务处理周期。

物资分类与编码在企业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3研究范围

中国石油目前物资分类与编码的应用情况

物资分类与编码规则

制定各类物资的物资编码

物资分类与编码网站的建设

1.4编制原则

1.4.1.统一规划、设计和管理

中国石油对物资编码要有统一编码结构,原则和规范,并进行统一的管理。

1.4.2.规范性

制定的物资编码符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符合石油工业标准的规定。

1.4.3.先进性

以当今世界先进的、并且成熟的商务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来构建系统。

1.4.4.经济性和实用性

在系统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现有资源的延续性及投资保护,从实用性、经济性出发,着眼于近期目标和长远的发展,在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的前提下,采用较为经济的解决方案,同时要求,当系统性能需求提升时,可以方便灵活的对软硬件结构进行升级和扩展。

1.4.5.安全性和保密性:

系统会通过网络来实现石油物资编码信息查询和更改,安全性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技术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保证:

·

用户权限的口令鉴别

文件存取权限的控制

使用SSL协议进行数据加密

采用防火墙技术进行访问控制

1.4.6.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升级能力,采用具有良好升级和扩展性应用程序设计框架,保证系统在开发、运行中,很容易进行功能和系统性能的扩展和升级。

1.4.7.运营管理的方便性

使用图形界面,为系统管理员提供基于Web界面的管理系统,方便系统管理员在中心集中监测、管理、配置整个系统。

同时,客户端使用浏览器模式,不需安装客户端程序,使系统的维护和运行支持工作大大的简化。

1.4.8.易用性

基于Web的客户界面,在功能设计和服务内容安排上,方便用户的操作,简化系统的实施与技术支持。

1.5遵循的标准规范

《石油工业物资分类与代码》SY/T5497-2000

1.6研究结论

物资编码是现代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信息载体,贯穿物流全过程。

建立中国石油物资分类与编码,有利于物资编码的使用。

使用物资编码,可以大大简化计算机应用系统对业务数据的处理,整合业务流程,实现业务间无缝衔接,缩短业务处理周期,降低企业营销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WTO市场中的竞争力。

1.7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项目实施中要有统一的思想

有关单位领导的重视

协调的问题

第2章现状分析

为了搞好本项目,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将着重阐述与中国石油网络站点数据库建设有关的网络现状及国内外物资编码发展趋势。

2.1中国石油网络建设现状

2.1.1.现有网络系统状况

网络拓扑

中国石油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中国石油网络拓扑结构

与外网连接方式

目前,中国石油与外网连接方式包括:

通过PIX防火墙和路由器与Internet相连,公司内部人员通过NetscapeProxyServer连入Internet。

通过DDN与其它地方局域网相连。

通过路由器和无线网桥与CNPCnet相连。

部分石油单位通过电话拨号,接入中国石油企业网。

中国石油现有计算机网络远程连接情况如图4所示:

中国石油现有计算机网络远程连接情况

结合实际建设中国石油物资分类与编码网站

根据中国石油现有的网络情况,中国石油物资分类与编码网站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INTRANET的潜力,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使物资分类与编码网站发挥应有的效用,使得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成为现实。

2.1.2.物资编码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家87年颁布了《全国工农业产品分类编码标准》,它主要用于国家宏观国民经济统计,对于微观信息管理有它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并且一直没有再修订。

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都研制过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资分类编码,例如中石化的《物资分类与编码标准》,但只规定到物资的小类;

而中石油的《石油工业物资分类与编码》行业标准则规定到物资的品种,解决了品种交叉、命名不规范的现象,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目前国内物资(产品)分类与编码标准除了这两个外,还没有见到类似公开颁布的第三个标准,但这两个标准都只是完成了物资的分类,而不具备识别功能,不能作为具体的物资编码使用。

现在开发电子商务、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除分类外还必须使编码具有唯一标识具体物资(产品)的功能。

物资分类与编码是电子商务、ERP建立的基础,也是迈向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信息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是当今社会发展大势所趋,谁最先掌握、使用并推广之,谁将执其牛耳掌握主动权。

2.1.3.中国石油行业物资编码的应用情况

CNPC《石油工业物资分类与代码》SY/T5497-2000行业标准,基本规范了物资的分类与命名,涵盖物资品种比较齐全,共计60个大类;

这个标准完成了物资的分类和命名,没有给出具体的物资明细码,作为物资编码还需做很大的工作。

各单位物资编码的应用情况

石油行业重组后,现在的中油集团中的石化、炼化企业原先是使用中石化的物资编码体系SH2209;

原中油企业,由于物资编码体系SY/T5497-2000没有给出具体的物资明细码,因此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明细码的位长和编码方法。

也就是说现在的中油集团所使用的物资编码体系标准、物资编码码长不统一,因此信息处理的方式和平台也就存在着差异。

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要做大量的互相转换工作,并且容易出错。

这种物资编码混乱的局面,在中油企业内部存在,是企业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巨大障碍,非常不利于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2.2需求和差距分析

2.2.1.编码需求

为每类物资制定型号规格和计量单位书写规范及低10位码编码规则

制定出中国石油所有企业所生产、经营的物资(产品)的编码。

2.2.2.编码网站应用需求

用户类型

目前,中国石油尚未建立遍布所有下属单位的专有网络,因此,有些下属单位(如销售公司)还不能通过公司的专有网络访问公司总部的资源,物资编码系统的访问用户可能是下列三种类型:

1.公司专有网络用户,定义为1类用户。

2.通过拨入总部拨号服务器,而成为公司专有网络成员的用户,定义为2类用户。

3.通过国际互联网访问系统的用户,定义为3类用户。

方案中应可以很好的支持上述三种用户。

从功能角度来说,用户又可以分为四类:

1.物资编码查询用户,有权限查询所有物资编码数据,无其它权限。

2.物资编码申请用户,有物资编码申请的权限,并可以查询所有物资编码。

3.业务管理员,负责审查物资编码申请,并对各类物资编码数据进行日常维护,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4.系统管理员,维护系统的各项功能和系统的所有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与一致性。

系统用户

用户类别

业务需求

环境配置和技能要求

物资编码查询用户

下属公司:

油田公司

炼化公司

销售公司

管道集输公司

在京专业公司

科研机构

基于Web的物资编码的查询

查询结果的批量下载

使用浏览器(IE4.01+SP1)

具备访问Internet网络的能力

符合股份公司整体网络安全策略

遍布全国各地

物资编码申请用户

基于Web的物资编码申请的提交

业务管理员

审查用户的物资编码申请,

物资编码数据的日常维护

分步相对集中

系统管理员

系统用户管理

信息管理

数据管理—维护数据库,检查系统出现错误

使用浏览器(IE5.0)或客户端安装程序

使用客户端管理应用程序,以客户/服务器方式管理数据库

系统功能

用户接入网络以后,可以使用Web浏览器访问我们的代码信息库系统的Web服务器,系统所有的商务功能和为用户提供的服务,都会发生在这一层面上。

使用WindowsDNA的业务逻辑层的思想,用多个商务逻辑组件来完成系统所需的功能,可以构建一个有效、灵活的系统。

物资编码系统必须提供以下功能:

访问权限控制功能

对系统不同用户进行权限管理,保证信息安全。

物资编码申请的网上提交

单笔申请的输入界面:

在用户确定物资大类之后,系统提示出符合业务编码规则要求的信息输入界面,由用户输入物资信息。

系统按照编码规则的逻辑自动生成物资的编码,一方面返回给用户;

另一方面,提交至系统的申请队列,等候业务人员的审核。

物资编码申请的审查与批准

业务人员通过浏览器,查阅用户的物资编码申请,逐笔的审查和批准,并对用户做出相应的答复。

物资编码数据的查询

多种分类方式的查阅物资编码信息;

查询结果的批量下载;

物资编码规则的实现

物资编码规则由业务专家制定,本项目以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一方面必须对这些业务规则进行再次整理,以方便与用计算机的语言进行描述,另一方面,系统开发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行业知识,准确地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业务规则中所描述的逻辑。

物资编码规则的数量很大,共13000多条,目前,项目仅实现其中的800多条,但是在系统的设计上应以13000条的规模来考虑。

物资编码数据的存储

设计完整的数据存储与备份方案,保证大量的物资编码数据的安全,同时又能满足系统处理时高效的需要。

2.2.3.差距分析

中国石油所使用的物资编码体系标准、物资编码码长不统一。

这样对于电子商务及ERP的实施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及早统一物资编码规范。

第3章技术方案

3.1概述

中国石油物资涉及60个大类达500,000种之多,跨学科、跨地域,分布较广,准确、科学合理地分类、规范书写格式、统一编码,是件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本次中国石油物资分类与编码项目,将完成这约500,000种之多的物资编码18位完整码的编目工作。

我们要遵循“统一规划,分布实施,使用优先”的原则。

3.2统一编码结构

按照《石油工业物资分类与代码》SY/T5497-2000标准规定,物资编码的层次结构为222210式,分为5个层次:

×

×

型号规格

品名

小类

中类

大类

3.3物资属性规范

物资属性规范:

1、稳定属性在前,次稳定属性随后,不稳定属性在最后。

2、除必须小写的字母外一律大写。

3、同一属性中的不同参数,使用*连接。

4、规格中的长度计量单位应换算成常用最小国际计量单位,并省略mm。

5、计量单位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

6、附件作配件,独立命名,分类、编码。

7、物资(产品)的完整标准配置作为一个逻辑整体命名、分类、编码,改变其某一配置不作为型号、规格的改变。

8、每个品种,都必须有对应的型号规格、材质/颜色等书写描述规范和编码规则

3.4型号规格规则表达式书写规范

1.格式如下:

表达式:

     属性1,   属性2,……,属性n

对应属性所占位数:

属性1位数,属性2位数,  ……,属性n位数

属性间用“,”逗号分隔

2.表达式运算符:

+,-,×

,/,()

3.取整 

a)4舍5入[]

b)向下取整《》

c)向上取整<

>

4.补零

直接填写所需补0的个数

5.枚举属性:

{},对于 枚举属性,则需有一张枚举属性表与之对应

a)枚举属性表命名规范:

类编码(8位)+属性序号(1位)

b)枚举属性表格式:

属性名称

编码

对于只有一个属性的枚举属性表,可用此表,

6.集合枚举属性{{}},对于集合枚举属性,则需有一张枚举属性表与之对应

类编号(8位)+属性序号(1位)

属性1

属性2

属性3

属性4

属性5

属性6

属性7

属性8

对于某些物资可能重要属性很多,而编码资源有限,可用集合属性来表达此类需求,对于一个集合属性使用一个编码。

3.5计量单位表示规范

1)以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为准

2)采用国家规定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格式书写格式

3)没有法定计量单位的物资,计量单位采用相关行业使用的可计量的计量单位。

3.6研制、开发物资分类与编码网站

物资分类与编码网站是中国石油物资分类与编码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它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面向中国石油所有相关企业,满足不同地域的用户对物资编码的需要,以网站方式向所有中国石油的相关部门、企业提供物资编码服务。

用户可以对现有物资的编码做到及时查询、及时下载使用;

对新材料、新产品的物资编码可以做到网上及时申请、及时审批、及时编制、及时发布、及时查询、及时下载使用六“及时”。

物资编码网站系统分为物资编码申请和物资编码审核、编制两大部分,都是基于B/S模式下的应用。

申请部分基本的功能:

(1)用户注册

(2)编码申报(3)编码查询(4)编码下载(5)撤销(修改)申报(6)权限分配(7)使用帮助;

物资编码审核、编制部分基本的功能:

(1)申报审核

(2)编制编码(3)编码发布(4)系统数据维护(5)系统管理(6)数据备份与安全(7)使用帮助。

3.7研制、开发物资分类与编码网站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3.7.1.概述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物资编码系统的功能需求,我们为中国石油物资编码系统设计了符合WindowsDNA模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图:

系统的应用结构设计独立于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网络配置,支持三类用户的接入:

第1类和第2类用户,在系统看来都是企业内部用户,只是接入企业内部网的方式不同而已,它们访问Web服务器的内部IP地址来获得服务;

第3类用户通过互联网,以Web服务器的外部IP地址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获得服务。

系统提供的6大类功能,主要在Web服务器上实现。

Web平台采用Windows2000+IIS5.0,利用ASP(ActiveServerPage)为用户提供动态页面,完成与用户的交互;

后台使用COM+组件技术,与ASP页面一起实现系统的6大类功能。

数据库服务器保存所有的物资编码数据以及系统的其它数据(如:

用户信息)。

数据存储层与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无关,可以使用各种数据库,因此为客户和系统设计者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

本设计中有两套方案:

Windows2000+SQL2000或Windows2000+Oralce8i。

数据库的选择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3.7.2.WindowsDNA模型

微软的WindowsDistributedinterNetApplicationArchitecture(Windows分布式应用结构,简称WindowsDNA)是微软创建新一代高适应性商业解决方案的框架,它使公司能够充分地挖掘数字神经系统的优点。

WindowsDNA是第一个将Internet、客户/服务器、和用于计算的PC模型结合并集成在一起的为新一代分布式计算而设计的应用软件体系结构。

使用WindowsDNA模型,用户可建造一个能在任何网络上实现先进的、可扩展的多层应用软件。

WindowsDNA应用软件能够改善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流;

当公司业务扩展时,它可以动态而灵活地进行相应的变化;

它还能够方便地和现有的系统和数据进行集成。

WindowsDNA核心思想是多层(N-tier)结构和组件模型(COM+——ComponentObjectModelPlus)

多层结构

网络经济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

商务活动规模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活动内容和商务规则的改变,相对而言,与这些商业行为相关的数据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因此,这就要求适应这一特点的新一代的计算模型必须有极好的扩展性(Scalability),同时,计算模型中商务规则的实现与数据的表示必须相对独立,换而言之,商务规则的实现的变化应尽可能的不影响数据的组织结构。

1.相对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的两层模型,多层结构倡导:

2.瘦客户计算模式。

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的模式不同,现在,在客户端只使用浏览器,不再包含复杂的商务逻辑。

这样大大的减轻了系统维护的费用,灵活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能减少网络流量。

3.把商务逻辑作为中间层,根据需要又可以分多层实现。

商务逻辑以分布式的计算模型——COM+——来实现,COM+组件对象具有良好的分布计算性能,因此,天生就是极易扩展的。

这些组件可以运行不同的机器上(根据需要来配置,当然也可以运行在一台机器上),而且可以方便的实现负载均衡。

4.相对稳定的、支持异构数据存取数据储存模型。

组件模型

COM提供了一个先进的、独立于编程语言的对象模型,实现了软件在运行层次上的重用性。

它是基于分布计算的概念,运用对象方法提出的新一代的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和模型。

具体而言,Windows2000操作系统本身就是以COM+实现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VB、VC、VBScript、Java等等)调用系统组件的接口,以获得服务。

目前,几乎所有的微软产品都支持COM+,这样,用户自己开发的应用可以方便的从支持COM+模型的应用中获得服务,实现强大而可靠的功能,大大的降低了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同时还增强软件的可靠性。

同样,用户自行开发的符合COM规范的应用组件,也可以为其它应用提供服务。

使得“软件世界”变得“简单而丰富”(开发简单,但内容更加丰富)。

符合COM+规范的组件具有分布计算特性,因此给应用程序带来了极好的扩展性。

3.7.3.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在这样的总体结构下,我们需要进行定制开发的功能模块包括:

1.在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上开发的功能服务、界面导航、查询数据表示、安全认证等模块。

2.在数据库上开发的用户数据、物资编码数据、中国石油机构数据以及相应的数据管理规则模块。

如下图:

1.客户端:

用户使用浏览器通过Internet访问物资编码站点,进行物资编码申请提交、审查批准操作和查询相关信息。

2.物资编码系统站点:

构建于微软商务解决方案之上的Web站点,提供用户认证、访问界面、数据表示和维护等服务,并建立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交换。

3.物资编码库:

保存本系统的相关数据,作为数据的存储地。

使用组件技术来实现系统功能服务和安全认证模块,依照功能初步设计以下几个组件:

安全认证组件

物资编码申请审批组件

物资编码信息查询组件

数据表示组件

利用组件技术,可以为上述组件集成强大的功能:

组件功能相对独立,但又可以相互调用,更可以调用系统和其它应用软件的组件接口,用以完成本组件中没有但又是必须的一些功能。

举例说明:

统计信息查询组件接收来自用户的数据请求表单,转化成对数据库的若干查询,并对查询结果进行相应处理,这时可以通过调用数据表示组件的接口,利用数据表示组件生成用户期望的数据格式。

数据表示组件可以调用OFFICE2000的组件接口,根据需要,生成OFFICE文档,供用户下载。

为用户再次利用查询结果数据,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这种模式可以获得WindowsDNA模式开发Web应用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