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55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西宁市海湖新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人工湖穿越顶管工程报价单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项目经理部进驻施工现场应迅速开始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复查和了解现场。

进场后应对现场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源、料源、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城镇建设规划、环境及文物保护等有关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

2、确定顶管工作坑的位置。

根据施工临时需要确定工地范围,并与地方政府及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一一核实。

3、事先与有关部门协商,办妥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

4、做好现场规划。

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搭设工棚、仓库、加工厂、安装供水管线、架设供电和通信线路;

设置料场、车场、修筑临时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

二、技术准备

项目经理部在做好施工现场准备的同时应充分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内业技术准备工作和外业准备工作。

1、内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学习施工规范;

2)、认真进行现场井位的实际踏勘,采集详尽的原始数据;

3)、编写各种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措施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4)、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5)、备齐必要的参考资料;

6)、应急予案

2、外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现场详细调查与地下管线踏勘;

2)、做好各种工程材料料源的调查与合格性测试分析并编写试验报告;

3)、做好各种仪器设备的测试计量和检验,并办计量合格证书,进行状态标识;

4)、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搜集。

技术准备按时间进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打基础,中期高强化,后期抓完善,技术准备项目齐全,执行标准正确,内容完善齐备,超前计划布局,及时指导交底,重在检查落实。

三、场地清理

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立即开展场地清理工作;

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清理工程征地范围内阻碍施工的各种构筑物及障碍物,积极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租用、占用临时用地事项,为临时工程和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三、降水与排水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本区地下水丰富,施工前需进行降水处理。

降水分成两部分,一是工作坑降水,二是顶管施工降水。

降水采取大口井降水方式,井深30米。

降水井位置示意图

1.1顶管降水

场区内地下水丰富,土质为松散的砂卵石,透水性好,没有隔水层。

因人工湖内部不允许打降水井,降水井要求全部布置在人工湖两侧,距人工湖边坡外2米,每侧安排降水井四眼,井距8米,井深30米。

两排井间距为60米,预计每口井的降水半径为4米,单侧四口井控制半径可达32米,可重叠2米,可以达到顶管施工要求。

顶管降水井与工作坑降水井同时施工,同时抽水,要求抽水不小于十天后,再进行管道顶进施工。

在工作坑施作过程中,如果降水效果不好,工作面有渗水的现象时,可在工作坑中心设立一个集水坑,采用集水坑排水,排水与开挖同时进行。

1.2降水井施工流程

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井点放样—钻机对位—成孔—下放井管—填充滤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

打井须在工作坑开挖前10天进行,降水工作持续整个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工作坑开挖、顶管,直到穿管结束。

使用反循环钻机成孔,钻孔孔径φ600,井管使用外径DN400、内径DN300的无砂混凝土管,滤料使用3mm的豆石或石屑。

1.3降水施工方法

1.3.1打孔采用QJ150型钻机成孔,使用泥浆护壁。

孔深比设计井深多2米,井底填入0.5米厚的碎石过滤层。

降水下管示意图

1.3.2下管井壁使用无砂混凝土滤管,直径400毫米,每节管长1米。

成孔后,立即开始下管,下管前在地面上打设木桩,将承牵绳一端栓于木桩上,另一端放入管堵底部与两侧的凹槽里,管堵用混凝土制成。

将首根无砂滤管放入管堵上,然后松动承牵绳进行下管。

下到一半处将3~6根竹条用6#铅丝绑在滤管外壁上,将下一根滤管对接并用竹条固定后下管,如此至井底,然后将承牵绳抽出,下管过程见图3-7。

1.3.3填滤料在滤管外和孔壁之间回填砾石滤料,砾石粒径为10~30毫米,杂质含量小于3%。

人工用铁锹沿井口周边均匀倾倒,分层填充,连续完成,从底部填到井口下1米,上部采用粘土分层回填,地表夯实。

1.3.4洗井滤料填充完成后,立即进行洗井,清除停留在孔内和透水层中的泥浆与孔壁的泥浆,疏通透水层。

采用压缩空气和清水洗井,洗井后井内沉渣基本不上升为合格。

1.3.5装泵每口井内设置l台Φ25mm、扬程为30米的潜水泵,用绳将潜水泵吊入井底,接好保护开关后可以开始正式抽水。

1.3.6降水后的水位要在工作坑底面下l米。

若出现降水井不能完全有效降水的情况,为保证工作坑顺利开挖和支护稳定,应在工作坑内设置集水井,及时排除开挖过程中的渗透水。

1.3.7降水监测降水监测与维护期间要对各降水井和观测孔的水位、水量进行同步监测。

降水井和观测孔的水位、水量和水质的检测要符合下列要求:

1)降水勘察期和降水检验前要统测一次自然水位;

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三次观测水位、水量;

3)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可每天观测一次;

4)在受地表水体补给影响的地区或在雨季时,观测次数宜每日2~3次;

5)水位、水量观测精度要求要与降水工程勘察的抽水试验相同;

6)对水位、水量监测记录要及时整理,绘制水量Q与时间t和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

7)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

8)在开挖过程中,要随时观测侧壁、底部的渗水现象,并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工程措施。

1.3.8降水维护

降水期间要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少于3次,并要观测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电动机、水泵温度,电流、电压、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抽水设备要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渗漏。

2.排水

为防止湖水渗透至顶管工作面造成塌方,必须将湖底明水排除。

排水采用4台5寸污水泵将湖底明水排除,将抽出的地下水排入人工湖下游河流。

施工中需做好防汛准备,现场常备水泵四台,每个顶管工作坑内设集水井一座,降雨后,工作坑内有积水时,采用集水井内水泵明排水的方式处理。

五、临时工程设施建设

1、生产生活用房

项目部临时建设房屋采用租赁的方式或租用当地村民的村房。

2、生产生活用水设施

本标段生活用水由项目部架设临时供水管道网,施工生产用水由项目部水车现场拉运。

3、施工用电

临时用电联系附近电源,施工用电项目经理部将配备120KW的发电机一台。

4、工地卫生、保健设施

为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在工地设一个卫生保健室,配备常用的药品和急救设备,以便在人员出现伤病的情况下,及时得到医治。

5、工地防火、防风安全设施

工地临时用房采取租用当地地居民用房,在施工现场采取一切有效的防火与消防措施,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六、工地运输组织

为了便于管理、统筹安排,工地运输任务由运输队担负,运输队归项目部直接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各工程队实际需要安排运输工作。

主要负责主材、砂石料的运输、机械及小型设备构件的调运以及预制构件运输等任务。

第三章施工方案

根据我单位的施工经验和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人工顶管施工。

顶距为85m,。

一、工作坑布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方拟将顶管顶进工作坑布置在距人工湖约15m处,接收工作坑布置在距人工湖约10m处。

工作坑的尺寸采用6m×

8m。

顶进工作坑深度为7m,接收工作坑深度为7.0m。

,应在工作坑开挖前十天开始降水,直止回填完成。

二、工作坑支护

1.由于本工程地下水位高,且为全断面卵石层,由于土质松散,结构不稳定,容易塌方,为保证本工程顺利进行和施工安全,我单位认为拟对两个工作坑进行分层开挖,然后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法支护,以降低施工时的安全隐患。

2.工作坑支护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法支护。

一)、工作坑浇筑法钢筋混凝土支护墙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本工程浇筑法钢筋砼支护采用如下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土方开挖→模板制作→钢筋制作→第一段井体浇筑→第二段井体浇筑→第三段井体浇筑→封底。

2、施工方法

①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取3米以内采用机械开挖,3米以下采用人工开挖,机械出土。

严禁超挖,基坑开挖周边严禁堆载。

每层土方的开挖必须待上道工序中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进行。

②模板制作

为保证钢筋砼砼外观质量,本工程模板采用木模,木模用人造九夹板制成,模板尺寸为1.2×

2.4m。

模板外侧每隔50cm加一道竖向加强板,保证模板强度,内壁订一层薄铁皮,铁皮接头与木模接头错开5cm距离,模板接缝利用橡胶泥密实,以保证砼光洁度及方便脱模,同时也可以增加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

模板外侧再用三角斜撑进行支撑,为加大斜撑底部与地基的接触面,在斜撑下加一块木板,并与斜撑连接牢固;

另外为保证模板横向强度,在斜撑与模板接触面上下各加一横向木条,木条长度70cm,保证压住两个竖向加强板。

为保证砼外观颜色,利用同一型号脱模剂。

③模板安装

模板工艺流程如下:

安装前检查→模板吊装就位→调整模板位置→安装竖向加强板→安装斜撑→斜撑固定→与相邻模板连接。

因浇筑法钢筋砼井模板支立具体施工方法除上下段接缝处需要特殊处理外,其它与普通钢筋砼一样,所以在此只对井体接缝处处理作一叙述,其它不再叙述。

④、钢筋工程

A、第一节井壁的钢筋制作时,预留第二段井壁钢筋,其长度满足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受拉主筋的连接均采用焊接,同一断面焊接的数量≯50%,两个焊接断面间距>30cm,预留出的钢筋均插入黄砂中,并确保垂直。

B、用水泥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

C、钢筋遇直径不大于300mm的孔洞时可绕过,遇直径大于300mm的孔洞时应切断,同时应配置加强钢筋。

D、在底板钢筋制作时,预留井壁的钢筋。

⑤、砼工程

A、砼拌和运输

为了保证沉井的浇筑质量,沉井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利用专用砼运输车运输进场,并采用混凝土泵送车进行沉井浇筑。

B、砼浇筑

井体结构砼等级为C30,抗渗S8,井壁厚400mm,底板厚度500mm由于采用浇筑法施工,结构墙体分多次浇筑。

施工连接缝的处理,采用斜缝连接。

混凝土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井段的混凝土连续浇注,并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注完毕。

在下次砼浇筑前,先对已浇砼表面进行凿毛、冲洗干净、保持湿润,浇筑下部墙体时,在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度为15~30mm的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C、砼养护

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法,现场制作三组试块。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混凝土7天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强度的70%左右,为加快施工进度,在第七天进行一组试块试压,看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如达到则进行下一板墙浇筑。

三、人工顶管施工工艺

一)、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顶管设备安装

顶进坑内需安装顶管设备,主要有顶进后背、机坑导轨等。

1、顶管后背

将主顶千斤顶推力的反作用力传递到工作坑后部土体中的装置。

(1)顶管后背结构为:

混凝土+后背铁。

(2)在工作坑后背垂直面放置后背铁,后背铁与墙壁之间的空隙以C25钢筋混凝土浇灌填充。

(3)顶进坑后背要有足够的强度,在顶进过程中能承受千斤顶的最大作用力;

(4)后背墙表面要平顺,并且垂直于顶进管道的轴线,避免产生偏心受压。

2、导轨

机坑导轨是承托工具管与所铺设管道的工具,安装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管道的顶进质量,其安装要求如下:

(1)两导轨要平行、等高,或略高于管道设计高程的5厘米左右,其坡度与管道坡度一致;

(2)安装后导轨要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且需设专人经常进行检查;

三)、顶管施工方法

1、吊土、下管方法

(1)吊土采用25

T吊车,从工作坑吊到工作面;

由专人操作,土斗吊至地面汽车运至弃土场。

(2)下管采用25T吊车。

2、第一根管就位

将工具管放入顶进坑内的导轨上,前端距井壁约300毫米,就位后先检查工作管的轴线是否与顶进坑轴线、导轨轴线以及主顶油缸的轴线保持一致,发现偏差立即调整。

3、第一根管入洞

先将洞口处的墙壁凿除,并向前方挖土200毫米深,再将工具管徐徐推进洞口。

等工具管全部入洞后,方可挖土。

4、正常顶进

(1)下管前,检查钢筋混凝土管材是否合格、有无缺陷,管口端面要求平整。

管材的质量是整个工程的关键,要严把质量关;

(2)严格控制每次顶进、挖掘的长度,不得超挖,防止因超挖造成塌方,应随挖随顶,管前挖土长度控制在200毫米以内;

(3)人工挖土前,应先将工具管刃口部分切入周过土体中,挖程序按自上而下分层进行,管前挖土人员应在管内操作。

顶管出土由人工装车,用小推车运出至工作坑内,在工作坑内由电葫芦吊出工作坑,并卸至临时存土场,由汽车外运弃土。

(4)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贴后再按正常速度顶进。

顶进中若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顶进,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完善后再继续顶进。

发生塌方或遇到障碍;

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

顶铁发生扭曲现象;

管位偏差过大,且纠偏无效;

(5)液压油缸及出土运输机械的操作人员,应听从管内挖土人员的指挥,操作液城市油缸时回收时速度不得过快,油压不能太大;

(6)每班均应填写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包括顶进长度、顶力、管位偏差及其纠偏情况、土质变化、地下水情况、顶进中出现的问题等,交接班时应将施工记录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7)顶进测量:

初始顶进每0.5米测量一次,并做记录。

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米测量一次,遇有纠偏每0.5米测量一次。

(8)出洞:

推进机推进到距接收坑约2米处,拆除接收坑洞口处的墙壁,看到推进机后,测量工具管上、下、左、右的四个方向,与出洞口的大小、位置合适时,启动主顶油缸继续推进,将推进机全部推入收抗内。

5.顶管常见问题的防治

序号

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1

管道轴线偏差过大

管道顶进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过大,使管道发生弯曲,甚至造成管节损坏,接口渗漏。

a.地层正面阻力不均匀,使工具管受力不均匀,形成导向偏差。

b.顶管后背发生位移或不平整,使顶,造成顶力合力线偏差。

a.顶管施工前应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情况认真调查,设置测力装置,指导纠偏。

纠偏应按照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进行。

b.采用同种规格的液压千斤顶,使其顶力、行程、速度一致,保持顶力合力线与管道中心线相重合。

c.加强顶管后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后背不发生位移,并应使后背平整,以保证顶进设备的安装精度。

d.顶进过程中应随时绘制顶进曲线,指导顶进纠偏工作。

2

地面沉降与隆起

顶管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在管道轴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发生地面沉降或隆起,使管道周围和道路交通及管道等公用设施受到影响,甚至危及到正常使用和安全。

a.开挖端面的取土量过多或过少,使工具管推进压力与开挖土体压力不平衡,造成地面沉降或隆起。

b.管道轴线偏差,或纠偏不当造成的地层土体损失。

a.施工前应对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b.正确选用工具管。

c.严格控制顶管轴线偏差,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控制管道接口的密封质量,防止渗漏。

3

顶力突然增大

a.土层塌方或工具管前端遇障碍物,使阻力增大。

b.管道轴线偏差形成弯曲,使摩阻力增大。

a.顶进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要求,使管道轴线被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

b.顶进施工前应对顶进设备进行认真的检修保养

4

钢筋混凝土管节裂缝

管节纵向和环向有明显裂缝,造成管道渗水、漏水

a.管节质量不合格。

b.顶进过程中顶力超过管节的承压强度,或轴线偏差过大,致使管节应力集中而损坏。

c.运输、装卸、码放安装方法不当,造成管节损坏。

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根据不同受力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处理后应能保证结构原有的承载能力和整体性。

5

顶管前端正面上体坍塌

顶管施工中实际出土量远远大于理论出土量,地面有明显塌陷。

a.前端土层性质发生变化,顶进量过小,没有起到防护和平衡的作用。

b.封闭式顶进时推进力小于上体压力。

c.遇有流砂情况。

a.顶进施工中应采取短开挖、勤顶进的方法,严禁超挖,并随时注意到土质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坍塌。

b.认真做好土体的降水工作。

6、质量控制与误差校正

6.1质量控制

6.1.1顶管的质量要求

1)上下偏差:

顶进长度在30m以内的套管,偏差不应大于100mm;

顶进长度在30~42m以内的套管,偏差不应大于150mm;

顶进长度在42m以上的套管,偏差不应大于200mm。

2)水平偏差不应大于套管长度的2%。

3)顶管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得超过顶进长度的1.5%,顶进位移纠偏时,每次纠偏角度不宜过大,可根据管径、顶进长度和土质情况确定,一般在5′~20′之间为宜。

6.1.2顶管质量的检测

管节在顶进时,对顶进管段中线的方位及高程严格控制,以保证顶管的质量。

顶管时的中线容易产生方位和高程上的偏差。

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两侧千斤顶的顶力不对称,或后背发生倾斜,造成中线左右偏离。

2)顶力作用点和管中线不一致,造成中线左右偏差。

在前方挖土时,管底超挖而使高程起伏的不均现象。

3)顶管的端面或后背上下部位的土壤承载力相差较大。

4)导轨安装有较大误差。

5)顶铁制造质量差,受力后变形。

根据设计要求,操作坑的方位、高程、标定管道中心线、设定临时水准点等,都要进行精心测量,开始顶进的首节测量非常重要,首节管顶进好坏、方位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顶进的质量。

对每节管吊装下坑组对时,要及时进行测量,并在正常顶进4米时测量一次,管线位置发生顶偏移时,要及时采取校正措施。

6.2顶管偏差校正

在顶管过程中校正偏差是保证顶管质量的有力措施,偏差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也只有逐渐校正过来,偏差过大校正就很困难,因而在顶管过程中应勤校测,发现偏差及时校正。

校正的方法分坑内和管端面纠偏这两类方法,具体作法如下:

6.2.1挖土校正法:

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的一侧适当超挖,而在相对的一侧不超挖或留坎,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具体纠偏方法为:

a.如管子向上方偏差时,在中心下半径范围内超挖20毫米,同时在上方斜衬20毫米厚的钢板,使管子在继续顶进2米时,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b.如管子向下方偏差时,在中心上半径范围内超挖20毫米,同时在下方斜衬20毫米厚的钢板,使管子在继续顶进2米时,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c.如管子向左方偏差时,在中心右半径范围内超挖20毫米,同时在左方斜衬20毫米厚的钢板,使管子在继续顶进2米时,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d.如管子向右方偏差时,在中心左半径范围内超挖20毫米,同时在右方斜衬20毫米厚的钢板,使管子在继续顶进2米时,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6.2.2顶木校正法:

当偏差大于20毫米或者用挖土法校正无效时,可用圆木或方木一端顶在管子偏离设计中心的一侧管壁上,另一端装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架稳固后开动千斤顶,利用顶进时顶木斜支管子所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

6.2.3千斤顶校正法:

这种矫正法基本上同顶木校正法,即用小千斤顶接一短顶木,利用小千斤顶的顶力使管位得到校正。

6.2.4加垫块校正法:

即在顶管末端与顶铁间的适当位置垫上一块相应厚度的楔形钢板,使顶铁和管间形成一角度,顶进时可使被顶管得到纠正。

6.3顶管纠偏注意事项

6.3.1钢筋混凝土管纠偏比较灵敏,所以顶管的纠偏角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轴线较大弯曲。

6.3.2在纠偏角不变的情况下,管道的转弯半径基本一致。

施工中应绘制工具管测点的行进轨迹,该轨迹曲线能预示偏差的发展趋势,帮助操作人员不失时机地改变纠偏角,避免产生轴线过度弯曲。

顶进中的沉降控制

一是控制超挖,派专人负责监控超挖量:

管前挖土长度控制在200毫米以内、管顶部位最大超挖量控制在50毫米以内、管底部位135°

范围内不得超挖。

二是防止塌方,不能出现任何程度的土体塌落,挖土前必须安排专人检查土体固结程度,只有做好土体稳定,才能保证施工中的人员安全、保证地面不沉降,施工中须认真对待。

7、设施拆除

管道顶进、检测全部完成后,拆除顶镐、后背铁、导轨等顶管设备。

四、管材与接口

1、管材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F”型钢承口式钢筋砼Ⅲ级管,接口采用挈形橡胶密封圈。

2、管材与接口验收

选用优良管材并处理好管子接口对顶管施工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成套管材,要按有关规范对管材作现场检查验收,如发现不合格品坚决予以退回。

3、施工期间的复验

施工前再次检查管子接头的槽口尺寸,橡胶圈和衬垫板的外观和质地。

确认合格后可在接口处均匀涂抹薄层硅油等对橡胶无侵蚀性的润滑材料以减少摩阻力。

承插接管时加力要均匀,应保证橡胶圈不移位,不反转,不露出管外。

顶管结束后要按设计要求在管内间隙处填充弹性密封膏,并与管口抹成一个光滑的渐变面。

、五、测量放样

1、顶管工程的测量工作是整个顶管工程质量的关键,它的实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管线线形的平顺,甚至影响到顶管的顺利贯通,因此需精心实施,确保无误。

2、本工程测量包括高程测量和左右偏差测量两部分。

3、高程测量较简单,在地面上把永久性水准引测至井边,通过垂直吊钢尺引测至井下,设临时水准点,再在管道内架设水准仪测至机关内标靶,即可知道机头高程偏差。

此水准还可从机头测出来,闭合差按二级水准控制。

4、左右偏差测量可在后座设一激光经纬仪,在满足通视的条件下,直接看机头内标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