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62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9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原料湿法贮存、水力流送、机械破碎、精制,三效真空蒸发,过热水瞬时高温杀菌,双头无菌灌装。

1.4.4厂址概述

本项目在XX*厂址上进行改造,紧靠312国道,占地6万平方米。

厂址地理位置优越,地质状况良好,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原料运距短,农户交售和结算都十分便利,是较理想的建设场地。

1.4.5主要原材料、动力供应

a.主要原材料

年需用鲜番茄60000吨,由周边各乡镇供应。

年需用220升无菌包装袋34000条,依靠进口。

年需用铁桶33600个,由当地提供。

年需用木托盘8400个,由公司内部提供。

b.动力供应

年需原煤4800吨,来源于当地煤矿。

最大新鲜水用量120m3/h,整修原厂深水井提供。

用电负荷1366kW(有功功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装一台1500KVA的变压器提供。

热负荷22t/h,压力0.4~1.0Mpa,由公司新建25t/h蒸汽锅炉提供。

1.4.6环境保护

废水:

排水量120m3/h,生产废水经格栅除污机大量清除悬浮物杂质,并使废水中BOD5降解,清液达到农灌标准后,再经厂内排水系统排出。

废渣:

生产废渣为番茄皮、籽及烂番茄,每年约2500吨,生产时随时清运出厂,可作饲料出售。

锅炉废渣供当地做建筑材料。

废气:

锅炉烟气经消烟除尘后,再经60米高烟囱达标排放。

1.4.7项目定员及劳动力来源

项目定员工艺技术人员52人,管理人员12人,其他季节性生产人员140人(每年临时招聘)。

1.4.8总投资

总投资4041万元

其中:

建设投资2861万元

流动资金1180万元

1.4.9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2003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引进设备厂家,完成设备招标工作,签订设备进口合同。

2004年2月底前完成项目设计工作。

土建工程2004年3月动工,6月上旬完工,进口设备同时运抵现场,并进行安装、调试。

2004年7月25日正式投料试产。

1.4.10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废水排放量较大,虽经二级固液分离装置处理,但生物耗氧量指标略超国家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但能达到国家GB5084--2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最终按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实施。

1.4.11研究结论

a.本地区地理、气候环境十分适合番茄的生长,是国内较大的番茄种植基地,通过本项目的扩建可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b.利用公司现有人才和市场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生产国际市场需求的番茄酱产品,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优点,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c.本项目的建设,通过农产品深加工,达到出口增值创汇,可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社会效益显著。

d.项目建成后年创汇424万美元,实现总产值350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46%(所得税后),全部投资回收期4.6年(所得税后),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指标,有抗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好的,项目是可行的。

1.4.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日处理番茄

t/d

1000

全年总产量

t/a

8000

固形物28--30%

2

产品方案

升/袋

220

3

总投资

万元

4041

3.1

建设投资

2861

3.2

流动资金

1180

4

投资指标

4.1

单位产品占用建设投资

元/t

3576

4.2

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金

元/百元

30

5

全年生产天数

d

56

有效生产天数

6

企业定员

96

6.1

工人

65

6.2

工程技术人员

12

6.3

管理人员

6.4

服务人员

7

主要原材料、物料、燃料需用量

鲜番茄

60000

包装袋

个/a

34000

220升

包装桶

33600

木托盘

8400

4800

8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定额

t/t

个/t

4.25

4.20

1.05

m3/t

21..5

kw.h/t

135

3.42

9

运输量

64881

运入量

53629

运出量

11252

10

占地面积

m2

11

年总成本费用(100%负荷)

2455

(正常年)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2669

13

年销售收入

3506

创汇

万美元

424

14

年利润总额

734

15

投资回收期(静态)

a

3.8

所得税前

包括建设期

4.6

所得税后

16

借款偿还期

3.2

17

投资利润率

%

25

18

财务内部收益率

29.15

20.46

————————————————————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2.1企业现状

本公司建于2001年,现已有引进意大利日处理番茄1500吨和750吨的番茄酱生产线各一条,年生产能力已达1.5-1.8万吨,可实现工业总产值5670.9万元,实现利税1050万元,出口创汇累计1080万美元。

公司占地面积180016m2,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74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6348万元,现有动力设备20t/h蒸汽锅炉三台,1500kw和750k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各一套,有630kV.A、200kV.A变压器各一台,800kvA两台。

全公司现有职工140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人。

组织健全,机构精简,拥有一支高效、精炼的职工队伍和管理队伍,建立了一整套组织原料种植和收购的有效机制,形成了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

2003年通过ISO9000和HACCP两套质量管理认证。

2.2项目的提出

番茄起源于拉丁美洲,自16世纪后,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才传播到世界各地,直至今日在许多国家番茄是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种植最多的作物。

番茄酱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储藏,一年四季可以食用,这使它在世界各地都大受欢迎。

番茄的加工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两种,由于番茄的收获期短,鲜销有限,一般在番茄产地设立初加工基地,将鲜番茄迅速加工成浓缩番茄酱,作为后期深加工的原料出售。

在国外,番茄的加工已成为高产、优质、低耗的连续化生产,其多效真空浓缩技术与先进的瞬时高温杀菌及无菌包装技术的完美结合,给番茄的加工带来了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

番茄制品是一种基本食品配料,不但营养丰富、美味可口,适用面也很广,因此成为全世界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食品结构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在果蔬加工品的需求方面,已从过去单纯追求味美而向天然营养、保健型发展,在食品方面崇尚绿色食品、天然食品。

公司紧靠312国道,厂址地理位置优越,地质状况良好,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具有投资的有利条件;

光、热、水、土资源丰富,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适合于工业番茄的种植;

县域内有40万亩耕地,同时,可开发潜力很大,是国内番茄籽种培育基地,经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工业番茄的种植基地,为区域内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条件。

2.3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该项目番茄酱产品全部出口外销,属出口创汇型。

该项目属农产品加工类型,通过产品出口,给农产品开拓了市场,带动种植业的调整和发展,给农民增加了收入,给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促进。

项目之技术和设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产品主要依托国际市场,通过业务活动可加强对外交流。

2.4项目的发展概况

目前该项目已于2002年12月正式提出立项请求,并已获得了各级有关部门的同意。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3.1市场需求现状

3.1.1国外市场需求状况

番茄制品是一种基本食品配料,营养价值高,适用面广,在世界各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佐餐调味佳品。

不论在家庭还是在餐馆,快餐和预制食品的消费量与日俱增,因而对番茄制品的需求也源源不断。

汉堡包、比萨饼、意大利面、墨西哥菜、印度餐等食品的迅速发展,充分表明了番茄制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番茄酱是世界各国重要的食品及食品工业原料,消费总量大而且稳中有升,需求量年增速在3%左右,即每年增加消费量10万吨。

美国年消费量在100万吨,意大利11万吨,土耳其10万吨,日本年进口7~9万吨,韩国年进口2万吨。

另外与我国邻近的中亚五国人口总数为5500万,番茄制品是其必不可少的食品,以每人每年消费3kg计算,则每年需要各种番茄制品16万吨。

目前XX部分公司已在哈萨克斯坦建立番茄小包装和深加工工厂。

世界番茄酱年贸易量在250~300万吨,中国约占25~30%的份额。

东南亚国家及日本、韩国基本上不生产番茄酱,但对番茄酱的需求量每年都在10万吨以上。

我国番茄酱向这些国家出口,由于占有地缘优势,海运距离短,海运费用相对较低,与欧美等远距离运输的国家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

3.1.2国内市场需求状况

番茄酱目前在中国人日常膳食中所占的比重远不及欧美人的多,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的开发空间不可估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营养结构日渐重视。

对果蔬制品的需求已向天然、营养、保健型发展,日常消费趋向绿色食品。

加之快餐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和各种番茄酱深加工制品的问世。

国内市场对番茄酱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国际平均增长速度,目前国内市场的总消费量占国内总产量的10%以上。

另外预计我国各种罐头的人均消费将从目前3.5kg提高到2010年4.8kg的水平。

3.1.3国内现有生产能力

目前国内番茄酱设计生产能力约70万吨,引进生产线达80余条。

除XX外,其它分布在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等地。

3.2销售预测

番茄酱的市场主要依托国际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受国际市场变化的直接影响。

其主要优势为:

a.本辖区为国内较大的番茄良种繁殖基地,番茄品质好,农民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农科机构完善。

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b.国内的原料价格低廉,人工工资等加工费用相对较低。

c.近年来,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不断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农副产品资源减少,劳动力费用昂贵,罐头成本增加,罐头产量下降;

加之美国、欧盟签订协议削减农副产品加工出口补贴费,进口量快速增加。

d.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关税降低,为企业创造了发展机遇。

e.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入,以及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而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的事实,我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得到增强,各种贸易关系也逐渐拓宽。

f.由于番茄出口地主要集中在天津港等地,本辖区番茄出口运费便宜。

主要不利因素为:

a.从XX近年来番茄酱生产的历史看,由于过去企业小,分散经营,造成了原料品质、数量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加工和销售脱节,销售渠道不稳定,对国内外信息掌握不及时,即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又无国内市场的开发能力。

b.从1998年起,通过企业重组和兼并,XX逐渐形成了以屯河集团和中基公司等为龙头的大型番茄加工企业。

形成了从种植到销售的较完善的系统,加强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开拓能力。

亚洲是我国番茄酱出口量大的市场,据统计1997年中国出口日本13550吨,出口韩国9500吨,对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出口,在亚洲地区建立稳定长期的销售渠道至关重要。

西欧市场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德国、瑞士、荷兰和法国。

欧盟的番茄酱进口关税目前为10%,以每年1%的速度下调,面对欧盟的农产品保护政策和高关税,需要发挥我们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

近几年中东、西亚、独联体市场容量较大,尤其独联体、东欧地区食品匮乏,对罐头食品的需求量较大,是极有潜力的市场。

3.3产品方案

番茄酱固形物含量以28~30%为主。

以生产冷破碎为主,结合原有的热破碎设备,完善产品结构。

产品主要为220升无菌袋大包装。

产品质量标准以番茄酱罐头国家标准GB/T14215--93为依据,并提出高于国标的内控指标,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3.4建设规模

该项目拟引进日处理1000吨的番茄生产线,若有效工作时间为56天,则可达年产8000吨番茄酱的生产能力。

通过市场的分析及对原料资源的调查,以及所具备的其它建设条件,可以认为该项目的扩建规模是适宜的。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

4.1资源

加工型番茄的固形物和红色素含量是番茄原料质量的两项重要指标。

固形物含量高则加工能耗减少、产品出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番茄红色素含量决定产品的色泽,是评定产品等级和衡量产品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番茄具有喜好温暖、光照、干燥、忌潮湿的生物特性,固形物和番茄红色素的含量多少与番茄生长过程中所配合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条件密切相关。

公司紧靠312国道,公路网络发达,交通十分便利。

地理位置东经98.°

,北纬40°

年日照时数达3234小时,光热资源丰富,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41天,适宜农作物生长。

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是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之一。

本区有耕地面积6.5-7万公顷,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蔬菜类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0.53万公顷。

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番茄的生长。

两年来当地农业部门对加工型番茄进行了大面积种植,已形成优良番茄品种的繁育基地。

番茄品质很好,所含红色素在12mg/100g以上,固形物在5%以上,平均亩产在6吨以上。

计划2004年品种繁育种植面积1000-1500公顷。

种植基地完全可以保证。

4.2原材料

年需番茄48000吨,由当地各乡镇供应。

年需220升无菌包装袋34000个,1升小包装袋2400个,均为复合铝箔包装袋由国外进口。

年需200升外包装铁桶33600个由当地供应。

年需木托盘8400个,由公司内部提供。

主要原材料用量表

表4--1

名称

规格和质量

单位

数量

来源

备注

红色,固形物含量≥4.5%

48000

本地

大包装袋

200升

进口

小包装袋

1升

2400

样袋

铁桶

托盘

木质1200×

1200mm

衬袋

塑料

36400

国内

4.3燃料

年需燃煤由当地煤矿供应,煤质好,发热量28937KJ/kg,本项目年耗煤4800吨可以得到保证。

最大用水量120m3/h,由公司新打水源井提供。

用电负荷1366kW(有功功率),由公司自备热电站和县供电公司提供。

4.4动力

电力:

用电网电,当地供电部门保证1500kw/h电量供应,新建1600KVA变压器。

蒸汽:

公司自备一台25-30t/h的锅炉,供汽能力完全可满足生产线22t/h的用汽需求。

压缩空气:

自备一台压缩量为0.5-1m3/min的空压机.

c.水源

本地区地下资源较丰富,公司自备出水能力为100-150m3/h的深水井一眼。

d.燃料、动力需用量表

燃料、动力需用量表

表4--2

规格及质量

原煤

公路运输

饮用水0.3MPa

m3/h

120

公司现有水井

蒸汽

饱和0.4~1.0HPa

t/h

23

公司自备锅炉

380V

kw

1366

区供电公司

全部概算

压缩空气

无油干空气0.8MPa

m3/min

0.5

空压机房

新建

4.5厂址

4.5.1自然条件:

a.地理位置

项目厂址位于本市城区以东20余公里小镇,傍依312国道,交通十分便利。

本项目用地东西长370米,南北宽162米,呈矩形,占地59940平方米。

b.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

该场地地势平坦,东北高,西南低,坡降为1%。

厂区工程地质较好。

c.水文、气象、地震基本数据

本地区夏季干燥,冬季多风、严寒,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

其资料如下:

夏季最大风频风向E

年平均风速3m/s

年最大风速28m/s

年平均气温7.5℃

极端最高气温39.5℃

极端最低气温-32.0℃

无霜期145d

年平均降雨量65mm

年最大降雨量197.2mm

年最小降雨量19.5mm

年均日照时数3321.6h

年最大日照时数3562.3h

基本风压值0.55Kpa

基本雪压值0.55Kpa

最大冻土深度136cm

地震基本烈度7度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5.1项目组成

工程名称

规模

1

设备基础

250m³

钢筋混泥土部分

2

水池

100m³

5.2生产技术方案

5.2.1原料及产品质量标准

a.原料质量要求

番茄成熟适度、新鲜、无霉烂及病虫害,色泽鲜红。

b.产品质量标准

根据国际市场对番茄酱的质量要求,以番茄酱罐头国家标准GB/T14215—93为依据,按国外客户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产品质量指标如下:

感官指标:

酱体呈红色,无异味,粘稠适度,无杂质。

理化指标:

固形物含量(冷破碎)28--30%

36—38%

红色素≥50mg/100g

红黄比a/b≥2.0

粘稠度7—9cm/30秒(12%,20℃)

重金属含量(每kg制品中)

锡(Sn)<

200mg

铜(Cu)<

10mg

铅(Pb)<

1mg

砷(As)<

0.5mg

霉菌指标:

霉菌≤50%视野

净重误差±

0.5%(但每批不低于净重)

5.2.2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a.车间组成

生产车间由原料池、流送沟、番茄酱生产线及空压系统组成。

b.生产方法

原料贮存采用露天贮料池湿法贮存,贮料池总容量为10小时的生产用量。

存放水用新鲜水,水温低于20℃,流送水为二次复用水,生产时番茄经流送沟由水力输送至生产线。

生产线为连续作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生产线具有三效真空蒸发,过热水高温瞬时杀菌,无菌包装。

产品采用220升无菌大包装。

5.2.3工艺流程简图

(引进线)番茄→料池→流送→提升喷洗→挑选→

皮籽生烂番茄

→冷破碎→精制→暂贮→蒸发→均质→杀菌→冷却→灌装→成品

5.2.4工艺流程简述

原料番茄经检验计量后,由人工倒入贮料池进行初洗,暂贮时由新鲜水调节池内温度,生产时经水力流送沟进入车间。

在提升过程中由高压清洁水进行喷洗,并运至挑选台由人工挑选,挑出的生烂番茄运出室外,合格番茄由容积泵送至破碎系统。

冷破碎时番茄经破碎泵破碎后输送至换热器,使物料升到要求的温度后进入精制机,精制机分离出的皮籽由螺旋输送机送至堆场。

精制后的汁料流入收集罐,并由离心泵打入真空浓缩系统进行蒸发浓缩,在蒸发器中经过三效三段连续蒸发,当物料浓度达到要求时,由出料螺杆泵打入贮酱罐。

浓缩酱经过均质后被高压送到套管式杀菌器,经过热水瞬时高温杀菌,并迅速冷却至灌装温度后,直接至无菌灌装机灌装。

空、实桶通过辊道分别运入和运出车间。

包装实桶经喷码、封盖后运至成品堆场。

5.2.5主要设备选择

生产设备拟引进一条意大利产日处理1000吨番茄生产线。

生产线破碎系统具有热破碎及冷破碎两种功能。

精制机体积小、能力大。

蒸发浓缩系统采用逆流式三效真空连续蒸发器,节能效果好,结构紧凑。

灌装设备采用双头无菌自动灌装机,采用四桶一组的旋转灌装方式,灌装能力大,自控程度高。

5.2.6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年有效工作日56d 

日工作小时24h

日处理鲜番茄1000t

原料与产品比6.0:

原料固形物含量4.7—5.0%

产品固形物含量28—30%

冷破碎温度≤65℃

冷凝器进水温度≤30℃

冷凝器出水温度38--40℃

杀菌温度≥105℃

杀菌时间40S

冷却温度≤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