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973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

通过知识填空表格,梳理本课内容的知识线索,让学生掌握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及战绩。

2、史料实证:

通过对本课史料的分析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运用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历史解释:

注重相关历史概念的解读,论持久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制度、皖南事变等,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4、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5、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日本侵华罪行和全民族抗战下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运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难点:

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1、讲述法;2、问题探究法;3、分析归纳法

4、多媒体教学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总结上节课的知识内容,导入本节课题。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学习重点。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展示PPT,让学生读书完成下列表格。

(一)防御阶段

1、淞沪会战,意义: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2、忻口会战,特点:

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平型关大捷,特点:

华北战场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特点: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特点,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5、结果: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二)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

发表《论持久战》、内容及意义。

(三)相持阶段

1、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大后方,意义:

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物质和精神基础。

展示PPT,设问: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

①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②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让学生们阅读教材内容,完成知识表格,突出战绩战役特点的知识点,让学生清楚的掌握战争过程中的战役的侧重学习内容。

2、培养学生筛取有效信息能力。

3、通过展示相关文字材料及数据,让学生们能辩证地认识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作用。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2、百团大战:

时间、地点、指挥、军队、作用

3、皖南事变:

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的新四军军部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

4、根据地的民主选举制度:

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

设问:

你如何看待两个战场的关系?

①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证。

②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抗日主战场;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

③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摩擦(如皖南事变)。

1、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再现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了解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抗战,让学生辩证地认识两个战场的关系。

三、东方主战场

1、反法联盟建立:

背景、时间、标志、性质、意义。

性质: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了解中国国外战场的开辟,介绍戴安澜将军的英勇事迹。

PPT展示)

3、开罗会议:

时间、地点、内容

4、中国战场的地位

1、通过了解国际反法联盟建立的史实,及从三十年代以来中国抗战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要作用,认识东方主战场的地位。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内容:

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党的政治路线;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胜利

(1)胜利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2)胜利原因: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依存;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国民党始终坚持抗战;中共坚持持久战的战略和游击战的战术;日本发动的是侵略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援助,其他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胜利。

(3)胜利意义:

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展示相关资料: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整合教材知识内容,归纳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史实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阅读分析史料,让学生们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引导学生们正视历史,正确对待现今中日关系,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总结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赴国难,最终取得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课后反思

教材容量大、内容多、知识线索事件多,没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讲解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结束。

新教材增加一些史料,包括文字、图片、文物等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新教材中全面的通史知识体系,对于历史知识基础欠缺的高一新生而言,学习难度大,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

内容的深度与宽度把握不好,重难点不突出。

_

_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材料:

晚清至民国时期国人对中国文化与西学的态度

魏源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左宗棠

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未;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能,不可也。

严复

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若斯之伦,举有与中国之理相抗,以并存于两间,而吾实未敢遽分其优绌也。

陈独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梁启超

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混)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

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

胡适

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以“输入学理”(引进西方近代文化、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再造文明”(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为宗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围绕“传统文化与新文化”拟订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论题:

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立足传统文化到全面抛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阐述:

魏源、左宗棠、严复等都在立足维护传统文化和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这是因为传统儒家文化虽然对外来文化有一定的吸纳、借鉴,但对西方文化认识还不够深入,同时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背景下也有减少学习西方文化阻力的考虑。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提出全面学习西方文化,主要是针对当时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反思辛亥革命成败。

随着民主共和观念的渐入人心,逐渐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彻底改造中国以实现国家富强。

【解析】

【详解】

阅读材料,可提出论题:

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立足传统文化到全面抛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阐述:

根据“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未;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若斯之伦,举有与中国之理相抗,以并存于两间,而吾实未敢遽分其优绌也”,结合所学新思想的萌发、洋务思想和维新思想,说明魏源、左宗棠、严复等都在立足维护传统文化和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对西方文化认识还不够深入,同时也有减少学习西方文化阻力的考虑。

根据“再造文明”,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提出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背景是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角度分析阐述。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未代与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科技成就简表(部分)

日本著名科学史学家薮内清在论述宋代的科技成就时指出:

“北宋时代是中国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北宋时代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以至近代相比。

对这一观点你是否赞同?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要求:

围绕一种立场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一:

赞同。

北宋的科技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印刷术在雕版印刷之外出现了活字印刷,加速了印刷业和文化传播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普及,为市民文化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同时印刷术的外传,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当时的航海贸易,商品经济更加活跃,有利于中外的文化交流;指南针传人欧洲,在新航路开辟和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北宋科技发展在推动文化下移、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也有利于世界文明的进步。

(若学生答出火药的成就及作用、天文学、农学、建筑学等成就也可酌情给分。

观点二:

反对。

北宋的科技与文艺复兴近代科技有着巨大差异。

北宋科技属于古代传统科技,实用性强,重经验总结,且主要分布在和农业密切相关的农业、天文历法等领域。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科技属于近代科技,注重实验,注重总结科学定律,且主要集中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等与工业密切相关的领域。

宋代科技发展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最终没有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科技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助推了西方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综上所述,宋代科技在科技范畴、社会作用等方面均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科技存在很大的差异,故不能等而视之。

【解析】

【详解】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应当表明立场,即对材料观点“北宋的科技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持赞成或者反对意见。

然后结合史实说明自己的立场。

本详解以赞成为例:

观点一:

赞同。

北宋的科技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结合材料中涉及的印刷术、指南针对宋代和世界的影响进行说明,来体现其意义所在。

如印刷术在宋代有所创新,出现了活字印刷,从其对宋代文化事业、市民阶层以及欧洲文化发展的影响展开说明即可。

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生化观点,即北宋的科技发明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也有利于世界文明的进步。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富强”一词用法的演变

历史时期

内涵与用法

明代以前

指富足而强盛,或指使富强而强盛。

因与儒家社会组织原则相矛盾,时有贬义。

明末清初

在明末经世思潮中出现正面使用“富强”的例子。

19世纪40—60年代

常用来描述外国国力强大,开始获得正面意义。

19世纪60—80年代

许多人主张以“富强”为中国的目标。

“富强”的目标包含工商、国防两方面的内容。

19世纪90年代

使用次数出现高峰,开始包含政治组织方面的内容,如工商、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20世纪初

随着反清革命思潮兴起而较少使用,但清政府将其含义进一步拓展,包括立宪、地方自治等内容。

1919年后

“富强”用来概括清末的维新运动,多具批评性。

如“本来士绅阶级不但不肯革命,而且摧残革命,帮助反动势力;名说也要变法维新,要谋富强,而又反对下等社会握权……”

 

——摘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主题:

外来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丰富了“富强”一词的内涵。

论证: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战败,一小部分的有识之士见识到英国等国的强大,开始开眼看世界,从而将“富强”的适用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的武器不如西方,掀起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军事技术,“富强”的含义从经济拓展到军事领域;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意识到除了学习西方的技术之外,还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赋予“富强”政治性的含义。

总结:

综上所述,“富强”内涵从国内拓展到国外,从经济领域延伸到军事、政治领域,反映出外来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不断加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示例二:

主题:

“富强”一词使用的变化侧面反映了近代国人救亡图存的路径。

论证:

①19世纪60—80年代,“富强”在工商和国防两方面的积极内涵反映出部分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的诉求,他们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在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②19世纪90年代,“富强”含义开始拓展到政治领域,反映出国人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中,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维新派遂掀起了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③20世纪初,“富强”一词政治含义的拓展,反映清政府在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后的奋发图强,希望通过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改革以维持统治。

但另一方面,“富强”使用的减少也反映出革命派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从改革转向革命,试图推翻清王朝,建立平等的社会。

总结:

综合以上关于“富强”内涵的变化,反映出洋务派、维新派、清政府及革命派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器物、制度层面逐步深入地向西方学习,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

示例三:

主题:

社会思潮的演变影响了人们对“富强”的评价。

论证:

①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提倡重义轻利的观念,所以重利的“富强”观念遭到世人的贬低;②明末清初,针对明末空谈心性的弊端,部分思想家冲破理学的束缚,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富强”观念得到部分人的认可;③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马克思主义者要求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维新运动因为维护封建政权清王朝,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对象,这导致“富强”一词迅速贬义化。

总结:

综上所述,受社会不同时期思潮的影响,人们对“富强”的评价或褒或贬,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材料信息的基础之上,寻求两则及其以上的材料的共同点,以此立论,由材料可以得出“富强”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及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密切联系,结合近代中国探索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可以从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增加了“富强”的内涵,富强与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的联系等方面加以立论,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

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

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答案观点:

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示例:

观点:

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

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

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

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总结:

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解析】

本题要求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述。

据材料“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知识即可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可以多元化,例如:

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等。

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旧历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的变更,换则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一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在苏联以“中国通”见称的社会经济学史学家Wittfogel,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别强调“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这句话时……欧洲在专制官僚政治的历史阶段,曾经发生过两大运动,其一是启蒙运动,又其一是加尔文主义运动,这两种运动,就它们反封建的立场来说,虽然有某些场合是站在专制官僚统治方面,但他们在大体上,却是主张自由、强调人权、反对专制主义、反对官僚政治的,换言之,即欧洲专制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教育并不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反之,与中国整个长期专制时代不同,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现象》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观点: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持续性并不断强化。

论述:

秦代官僚政治是在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随后的各个朝代都是在前代的官僚政治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达到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目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方面表现为各个王朝的更替,另一方面,为巩固统治,新王朝建立之后都在强化官僚政治,如汉朝推行的察举制和刺史制,通过察举来选拔官员,削弱了贵族对政治的影响,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强化了君主专制,宋代二府三司制度亦是如此。

另外,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不变的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中国封建君主通过各级文武官吏对农民施行剥削榨取的权力转移。

因此,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持续性并不断强化。

示例二观点: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包容性和专制性。

论述: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不仅包括官僚政治活动,还与中国文化的伦理、宗教、法律、财产、艺术等有着密切而协调的联系,首先,中国以父系为中心的家族制和宗法组织在官僚政治建立之后被强化,国与家相通,君权与父权相互为用。

其次,法律和政治的关系密切,中国古代法律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的工具,最后在思想文化上,社会主流思想是维护官僚政治的工具,如汉代董仲舒宣传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以及宋明理学,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因此,中国古代家族制度、法律、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不但从外部给予官僚政治有利的影响,而且也变为官僚政治的一种机能、配合物。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依据)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和论证历史问题、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关键是要能够提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巾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则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得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持续性”的观点。

根据材料中的“与中国整个长期专制时代不同,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的信息,可得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包容性”的观点。

可选取其中一种或全部观点进行论述,在论述时应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