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0067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docx

3.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

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4.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右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Mg>

Fe>

Zn

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Mg<

Fe<

C.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

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5.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A. 

B. 

C. 

D. 

6.有甲、乙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金属活动性甲>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

C.参与反应的硫酸质量甲<

D.参与反应的金属质量甲<

7.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

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B.

C.

D.

8.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9.钢铁厂用赤铁矿石炼铁,反应为Fe2O3+3CO 

 

高温 

Fe+3CO2.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Fe2O3是还原剂

CO被还原

Fe是还原产物

D.氧原子被还原

10.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和Zn(NO3)2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

二、填空解答题

1.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1)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含有一种聚酰亚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该材料属于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填“大”或”小”)。

(3)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

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填化学式)薄膜。

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实验③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___色。

2.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金属材料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金属

A

B

C

D

导电性(以100为标准)

99

61

17

7.9

密度/(g⋅cm−3)

8.92

2.70

7.86

11.3

熔点/℃

1083

660

1535

327

硬度(以10为标准)

3

2.7

5

1.5

(1)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表,据此可知高压输电线最好选用金属___(填字母);

C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___5(填“>

”、“<

”或“=”)。

(2)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写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在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可能有锌

b.滤液中一定有Mg(NO3)2,滤渣中一定有银

c.若取少量滤液,加入KCl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

d.若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

三、实验探究题

1.科学的核心是研究,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让我们亲历科学活动,体现科学的发现过程和方法。

下面是重庆一中初三某班学生探究铁生锈实验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

(1)优化实验时将Ⅰ中自来水换为蒸馏水目的是排除水中溶有的氧气、消毒剂等物质的干扰。

(2)优化实验时增加Ⅳ是为证明铁生锈与空气中的___(填化学式)有关,请在方框内再补充一个实验,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下面事实能说明铁生锈与空气中另外一些成分无关的有___(填序号).

①焊接金属时稀有气体可作保护剂②制作灯泡时氮气可作填充剂

③稀有气体可作有色光源④氮气可制氮肥

(3)实验Ⅴ在软塑料瓶中完成的,一周后可观察到铁钉生锈,___,同时铁钉靠近水边附近部分锈蚀得厉害。

由此可知:

铁生锈实际是铁与___(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4)实验Ⅵ还可用来完成___(填实验名称).

2.中国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方便向WTO递交通知,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有关“洋垃圾”,力图减少环境污染,如电路板含有以下金属:

Sn、Pb、Cu、Ag、Ni(镍,银白色)、Pd(钯,银白色),如果不回收,既是资源浪费,又会造成环境污染,如图是回收其中部分金属的流程图。

(假设流程图中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已知:

2Cu+O2+2H2SO4 

△ 

2CuSO4+2H2O)

(1)写出红色固体A的名称。

(2)滤渣2中含有的金属是。

(3)步骤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步骤⑥回收的纯净物B是(写化学式)。

(5)金属Ni的活动性比铁(填“强”或“弱”)。

(6)在①−⑥步操作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玻璃仪器是。

3.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试管中实验现象是___。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

Cu、Ag、稀盐酸 

B.Cu、AgNO3溶液

(3)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Zn、Cu、Ag 

B.Zn、Cu 

C.Cu、Ag 

D.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填编号)。

4.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约70

___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6)现仅提供:

置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1g铁粉、O.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在图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

参考答案

1.A2.D3.C4.A5.B6.B7.A8.C9.C10.B

1.

(1)聚酰亚胺是一种合成材料;

故填:

合成;

(2)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

大;

(3)①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填:

Al2O3;

②铝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铝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铝,故填:

2Al+3FeSO4=3Fe+Al2(SO4)3;

③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浅绿。

2.

(1)高压输电线不仅要求要有较好的导电性,还要求密度小,所以选择金属B.由于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所以C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

5;

B;

>

(2)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Fe3O4+4CO 

3Fe+4CO2;

3Fe+4CO2;

(3)a、若滤液为浅绿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则滤渣中不可能有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因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

滤渣中一定有银,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而硝酸亚铁不一定反应,因此滤渣中不一定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取少量滤渣,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是的组成是铁、银;

铁、锌、银;

镁、铁、锌、银三种情况,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d。

1.

(2)Ⅳ验证的是铁和氧气的反应;

让铁与二氧化碳接触看是否生锈;

稀有气体和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保护气能防止生锈,故答案:

O2;

①②;

(3)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应后塑料瓶中的压强变小,塑料瓶变瘪;

故答案:

塑料瓶变瘪;

O2、H2O;

(4)Ⅵ中图示也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答案: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金属板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滤渣1和滤液1,滤渣1中加入稀硫酸、氧气控制温度加热,得到银、金、钯和滤液3,滤液3中加入铁粉会生成红色固体A,所以A是铜,滤渣1中含有银、金、钯、铜,滤液3是硫酸铜,滤液4是硫酸亚铁,所以铁、锡、铅、镍排在氢之前,滤液1中加铁得到硫酸亚铁和滤渣2,所以滤渣2中是锡、镍和铅;

(1)A是铜,故填:

铜;

(2)滤渣2中含有的金属是:

Sn、Pb、Ni;

(3)步骤⑤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

Fe+CuSO4=FeSO4+Cu;

(4)通过推导可知,步骤⑥回收的纯净物B是FeSO4;

FeSO4;

(5)金属Ni的活动性比铁要弱,故填:

弱;

(6)在①−⑥步操作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填:

玻璃棒。

3.

(1)锌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

(2)B。

(3)B。

4.

(1)加快;

(2)放热;

(3)Fe2O3•xH2O[Fe2O3或Fe(OH)3];

(4)1g铁粉、10滴水;

(5)20.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