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0535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docx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3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9某铸造车间电工误操作事故

铸造车间,4人检修大型混砂机,请来电工甲配合。

配电方式如图(a)所示。

电工甲按下停车按钮停止混砂机电源接触器,并用小竹片清洁按钮。

电工甲失手误合刀开关,混砂机启动。

4名检修人员中,1人正准备进入混砂机,急忙缩腿幸免受伤。

另3人已经进入混砂机内,结果:

1人跳起抓住横梁,幸免于难;1人多处骨折,当日死亡;1人内脏破裂,次日死亡。

 

 

 

  调查发现,原配电方式的设计不符合安全要求,留有严重的隐患。

正确配线方式如图a所示.在分路接触器的上方应装有分路刀闸开关,以便检修时隔离电源。

电工甲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即使在原配电方式情况下,如停接触器后拔下控制回路的保险(熔断器),混砂机也不会突然起动。

再者,像这样的检修工作,应严格执行停电制度、监护制度等保证检修安全的制度。

 

  单项选择题

 

  1.低压刀闸开关与接触器串联安装时,停电操作的顺序是(A)。

  A.先停接触器,后拉开刀闸开关B.先拉开刀闸开关,后停接触器C.同时停接触器和拉开刀闸开关D.无先后顺序,无要求

 

  2.下列(C)种低压开关电器有明显可见的断开点。

  A.交流接触器  B.低压断路器

  C.刀闸开关   D.万能转换开关

 

  多项选择题

 

  1.电动机在下列(A、B、D、E)情况下将会产生危险温度o

  A.绕组相间短路

  B.三相电源线断一相

  C.三相电源线断两相

  D.严重过载

  E.外风扇损坏

 

  2.下列电器中的(C、D、E)属于保护电器。

  A.交流接触器

  B.直流接触器

  C.热继电器

  D.熔断器

  E.过电流脱扣器

 

  3.下列(A、B、D)是防爆型电气设备。

  A.隔爆型

  B.增安型

  C.防尘型

  D.本质安全型

  E.保护型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20某化学试剂厂生产车间反应釜爆炸

某化学试剂厂生产车间进行反应釜装甲苯作业。

作业过程中发生强烈爆炸,继而猛烈燃烧近2h。

现场作业的7人中5人当场死亡,2人严重烧伤。

  生产车间南北长约30m,东西宽约8m,西面开门,具有抗爆型结构。

  该厂装甲苯的操作方法是先将甲苯灌装在金属桶内,再将金属桶运到反应釜近旁,经塑料软管将甲苯从金属桶注入反应釜内。

如附图所示,端部固定在金属桶小盖上的软管1是长约8m的塑料管,自反应釜上方开孔引入反应釜;端部固定在金属桶小盖上的软管2是橡胶管,连接车间外30m远处的气泵。

启动气泵,甲苯即顺软管1注入反应釜。

  现场情况:

未逃出的5人已烧焦、收缩,反应釜倒在地上,金属桶下盖脱落,墙上和天花板上出现裂纹,窗玻璃全部破碎。

  经分析,确认是静电火花引起的爆炸。

经计算,塑料软管内甲苯的流速超过静电安全流速的3倍。

甲苯带着高密度静电注入反应釜,如釜内残留有螺母、垫圈、焊条头等孤立导体,很容易产生足以引燃甲苯蒸气的静电火花。

  单项选择题

  l.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电压可能高达(A)以上。

  A.数万伏   B.数千伏

  C.数百伏   D.数十伏

  2.管道内液体流动产生的静电大约与流速的(B)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3.生产车间的(C)最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

  A.金属桶

  B.反应釜

  C.塑料软管

  D.气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21

某厂在靶场实验室进行金属管壳电雷管测试试验,当天试验完成后,将每发电雷管的导线分别用胶带固定在电雷管管壳后,放置于实验室韵金属托盘内。

第二天天气晴朗、干燥,一名工作人员手持装有电雷管的托盘,由实验室携带至室外实验区进行试验。

当该工作人员走出实验室10m时,托盘内电雷管发生爆炸,炸伤该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外的一名儿童。

事后检查发现,该靶场符合规范要求,周围空旷,无其他危险源,该工作人员身穿羊毛大衣、腈纶内衣、翻毛皮鞋,外衣口袋内装有一盒完好的火柴。

  1.根据本次事故现场描述,指出有哪些方面违反了安全管理相关的规定。

  参考答案

  

(1)电雷管诸存时没将单发雷管的2根导线铰接。

  

(2)人员没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

  (3)人员携带易燃易爆品。

  (4)实验区内有闲杂人员。

  2.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

  参考答案

  

(1)加强人员防静电工作服装的着装管理。

  

(2)加强电量管操作、储存管理。

  (3)加强人员、场地管理。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22某植物油加工厂危险源辨识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

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

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

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

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

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

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1.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B)。

  A.1个

  B.2个

  C.3个

  D.3个以上

  2.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多项选择题

  1.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B、D)。

  A.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B.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C.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

  D.当需要储存5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l000t储罐的风险小

  2.根据厂安全主管甲对危险度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关系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

  A.当系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定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增加l倍,系统的事故风险度就增加1倍

  B.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增加而增大

  C.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增加而增大

  D.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增加而减小

  3.“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当储罐的容积一定时,罐内装的植物油越少,罐的事故风险度越低。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原因是(B、D)。

  A.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大

  B.罐内植物油少到一定程度时,植物油蒸发的气态物质占有较大空间,这些气态物质发生事故的风险度比植物油发生事故的风险度高得多,此种情况下储罐的事故风险度未必小

  C.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D.储罐事故发生风险度不只与植物油的多少有关,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所以仅由储存植物油的多少判断储罐事故风险度是不全面的

  【相关知识】:

  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技术要点》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

  (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4)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1.4m。

  2.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一)事故

  《现代汉语词典》将“事故”解释为:

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

企业生产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引起作业人员急性中毒,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事故是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

如果事件的后果是人员死亡、受伤或身体的损害就称为人员伤亡事故,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非人员伤亡事故。

  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二)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凭着对事故发生与预防规律的认识,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可制定生产过程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的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如果生产过程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这些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就可能发生事故。

  事故隐患分类非常复杂,它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同于事故分类。

本着尽量避免交叉的原则,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等。

  (三)危险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R=f(F,C)

  式中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四)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危险源是指可能B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祸,引起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是危脸源;原油储罐的呼吸阀已经损坏,当储罐储存了原油后.有可能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故,因此损坏的原油储罐呼吸阀是危险源;一个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

可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SARS,因此携带SARS的人是危险源。

  (五)重大危险源

  为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一-2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对重大危险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解释是: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一2000)中,作为举例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共142种物质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临界量。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规定的临界量是不同的。

无论是重大危险源的范围,还是重大危险源临界量,都是为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在综合考虑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人们对安全与健康的承受水平和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后给出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事故控制能力的增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有关规定也会发生改变。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23炼焦生产

炼焦生产的主体设备主要是焦炉。

某焦化厂生产工艺主要有:

洗煤、配煤、破碎、筛分、焦化、鼓风冷却、氨回收、苯回收、脱硫脱氰等。

炼焦原煤经洗煤筛进后去掉杂质获得精洗煤,杂质主要是煤矸石;精洗煤进入煤场储存装置储备,根据炼焦工艺要求按不同煤质进行配煤,并粉碎加工成粉煤;配煤后的粉煤装炉炼焦,煤在焦炉炭化室内经1400℃高温干馏裂解炭化,同时产生大量有机挥发物(即粗煤气),即焦炉的输出物有粗煤气和焦炭;当炭化室内煤饼炭化成熟后,焦炭由炉侧推焦机推出,再经水洗降温、冷却、破碎加工成为成品焦炭;除由于工艺操作或炉体不严密等原因造成极少部分粗煤气泄漏外,粗煤气首先经鼓风冷却获得粗焦油,再经氨回收装置、苯回收装置去掉氨和苯,进一步脱硫脱氰后获得净煤气。

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1.炼焦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有火灾、爆炸危险性,下列(A)说法正确。

  A.一定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源

  B.一定存在火灾、爆炸的事故隐患

  C.配煤装置不能实现本质安全

  D.根据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焦炉是重大危险源

  2.根据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有关焦化厂焦炭和煤气生产工艺说法正确的有(A)。

  A.9t的氨气储罐是危险源

  B.9t的氨气储罐是重大危险源

  C.9t的氨气储罐是事故隐患

  D.9t的氨气储罐是重大事故隐患

  多项选择题

  针对苯及其回收装置,下列(B、D)说法正确。

  A.因为苯是危险化学品,所以苯是危险源

  B.有苯的苯回收装置是危险源

  C.因为苯是危险化学品,所以苯是事故隐患

  D.泄漏苯的苯回收装置是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24

某厂进行职工安全教育,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厂长甲为大家系统讲解了我国安全管理方针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等。

甲讲,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甲进一步说,所谓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逆流作用于人体造成伤害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能量大小、能量集中程度、接触能量的人体部位、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能量的种类。

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

  A.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B.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C.所谓“预防为主”,就是预防事故的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D.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按照个人的意志开展生产活动,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

  多项选择题

  l.按照甲对系统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

  A.整个厂是一个系统

  B.厂中的一个班组不能成为一个系统

  C.整个厂的生产工艺构成一个系统

  D.整个厂生产工艺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2.按照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

  A.中毒属于第一类伤害

  B.中毒属于第二类伤害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短,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

  【相关知识】:

  1.《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各项目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所谓“预防为主”,就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是在发生事故前采取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对生产系统而言,系统构成包括人员、物质、设备、资金、任务指标和信息六个要素。

  3.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

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按照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将伤害分为两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25

A家具生产公司,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原有生产规模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

为填补市场家具供应的不足,公司决定选择新址建造新的家具加工基地。

考虑到城市规划、企业生产、销售及成本方面的需要,公司决定选择既方便运输又方便物料存放的一开阔地作为新厂址。

公司的具体论证方案如下:

  l.公司地址。

A公司地处某市开发区,与某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相邻,A公司以东10km的地方有一家生产甲醇的化工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甲醇主要通过A公司西侧相邻码头外运,之间通过铁路专线运输。

为节省资金,A公司与精细涂料有限公司共同租赁了M公司的仓库,A公司租用3000m2,用于储存材料和产品,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租用500m2,租赁仓库归使用方管理。

A公司生产的家具远销全国各地,全部通过汽车运输,由公司选定的通过OSHMS认证的运输商承运。

  2.公司的主要机械包括电刨、电钻、电锯、小型轮式起重机、叉车、运输车辆等。

  3主要的生产过程包括材料运输和装卸、木材烘干、型材加工、组装、喷漆等。

  1.如果让你对该论证方案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主要的危险因素及产生部位。

  参考答案

  

(1)机械伤害。

木材加工过程中使用电刨、电钻、电锯等的刨刃、锯齿及旋转部位的伤害,机械检修过程的各种伤害,加工件造成的伤害等。

  

(2)触电。

电刨、电钻、电锯的漏电触电,电动机械维修时误操作触电等。

  (3)物体打击。

加工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等。

  (4)起重伤害。

起重过程中由于起重机故障、人员操作造成的起重伤害。

  (5)火灾。

木材、油漆等造成的火灾伤害,甲醇铁路运输事故引发火灾。

  (6)中毒和窒息。

油漆、黏合剂等的挥发。

  (7)车辆伤害。

叉车、运输车辆等造成的车辆伤害。

  (8)其他爆炸。

油漆等遇火源爆炸,甲醇铁路运输事故引发爆炸。

  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喷漆车间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

为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请列举主要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主要事故包括触电、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主要防范措施包括:

加强电气检修,预防漏电,保证接地良好;控制火源,禁止出现明火、电器设备电路破损老化漏电打火、使用非防爆电器,完善消除静电的各项措施,防止静电火花;降低作业空间油漆和其他可燃物质浓度,保证通风措施完好并正常使用;保证个体防护设施、用品完备,具有各项完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3.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下列(A、C)事故类别属于该分类标准:

  A.火药爆炸

  B.瓦斯、煤尘爆炸

  C.锅炉爆炸

  D.煤尘爆炸

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26某钢铁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某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冷轧产品、热镀锌产品等。

主要生产过程是用吊车从热轧原料库内把要轧制的钢卷依次吊放到轧机的入口步进梁上。

在此生产过程中,同步完成钢卷宽度和外径测量、拆除捆带;之后,将钢卷送至开卷机,钢卷在开卷机上开卷后,经双切剪切掉带钢头部不合格的部分,再由夹送辊送到闪光焊机处,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

焊接后的带钢,通过入口进入酸洗槽前的拉伸矫直机,经拉伸矫直机破鳞并改善带钢板形后,进入酸洗槽除去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酸洗后的带钢经过漂洗槽漂洗后送入热风干燥器烘干。

经过酸洗、漂洗、烘干后的带钢通过出口送到切边剪。

在切边剪处,根据上下工序的生产要求,带钢可以切边或不切边。

经过切边剪后的带钢通过冷连轧机轧前活套进入冷连轧机。

  用于生产冷轧产品的钢卷,按照预定的热处理制度在罩式退火炉中退火,以消除加工硬化,改善带钢的机械性能。

退火后的钢卷完全冷却后(≤40℃),用汽车运送到成品库,包装入库。

  用于生产热镀锌产品的钢卷,由吊车吊运到连续热镀锌机组的钢卷鞍座上。

钢卷在鞍座上人工拆除捆带,由开卷机开卷,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

焊接后能带钢,经碱洗、碱刷洗、漂洗并烘干处理后进入退火炉段。

在退火炉段,带钢经预热、加热、均热、冷却和均衡等工艺处理后进入锌锅镀锌。

镀锌后的带钢,经过光整、拉矫等处理后进行分卷,卷好的钢卷由卸卷小车卸卷,在鞍座上完成称重、打捆,由钢卷车送到熟镀锌成品库,经人工包装后入库存放。

  为满足生产需要,在冷轧车间布置了用于生产的动力设施及各种设备,包括煤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电力线路、桥式起重机8台和各种辅助设施等。

  1.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分析上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及部位。

  参考答案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热轧原料吊装:

电危害、噪声等。

  

(2)开卷及焊接:

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物质等。

  (3)酸洗、烘干:

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

  (4)冷轧:

噪声、电危害。

  (5)钢卷退火、入库:

高温物质。

  (6)热镀锌:

电危害、噪声、人工拆捆造成的运动物危害、粉尘、非电离辐射、高温物质等。

  (7)动力设施:

电危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