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0892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博客语文:

性情展销会

黄集伟

“博客语文”一般只说私事儿,不说公事儿。

这也就是说,当博客恢复了全国人民写日记的优良传统后,老中少文青、愤青、白领间的交流又有了一个新渠道,而较之被好事者称为“博客元年”的2003,2004年的博客语文已渐次成为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享的一个新舞台。

它对一个都市年轻人的影响还不只是一夜之间忽然拥有了无数本公开的日记、公开的情书、公开的私生活细节展销会那么简单。

形象地说,一个有博客的人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LOGO”,自此,尽管每天星星还是那天星星,但那个越是上不去越想上、再困再累也要“更新”的夜晚却被完全“刷新”。

一般而言,“博客语文”大致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链接语文”三部分组成。

近五六年间,应对“读图时代”、“影像文化”冲击,报人出版人筋疲力尽,有关纯文字信息传播方式必将崩盘的危言耸听也日渐真切,在如此语境中,展示个人文字魅力的无穷高手忽以博客方式风起云涌,也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意外。

个人博客是一个长于展示私密的空间、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不错,可其实,它更是一间个人语文写作实验室,一场引发鲜花或臭鸡蛋的语文写作研讨会……在这里,比内容表述更重要的,是博客主人的独唱以及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所组成的语文大合唱。

有一个网友在留言中写: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发骚”……这句肺腑之言刚好道出了博客语文中独唱、合唱交替混杂、混乱、混沌、混合的真实情景,生动莫名,真切莫名。

“博客语文”说到底最像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在这个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组成的合唱背景中,原本孤单的精神得以滋养、鼓励。

它所仰仗的除了个人的语文修养及感觉外,语文的试验精神似乎更显重要。

甚至哪怕即兴涂鸦、写流水账,也是考验作者语文的想象与天赋———说迷恋酗酒,某博客写:

“喝醉睡觉,喝死埋掉”;说减肥失败腰围扩张,某博客写:

“对不起,最近我的腰部缺乏表情”;说心情欠佳感慨人生无常,某博客写:

“只是生命不能另起一行”;说第一次下厨菜被做得一塌糊涂,某博客写:

“蚂蚁都死在路上,树都糊在锅底”(蚂蚁上树)……由此可见,在博客语文中,不仅老经验、新经验一概需要全新创意和表述,就算写吃喝拉撒,也需风情万种——而那种八股十足、俨然十足的博客恐怕连喝倒彩的人也没有。

从本质上说,“博客语文”是一种自恋的语文,炫技的语文,一种较少佩戴面具的语文,一种任性撒娇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

一个自称“颓废”的博客说他已“颓废得露出骨头”,而另外一个博客说她的写小说的用意在于“用文字向文字脱帽”;一个阅读别人博客上瘾的博客说她自己坚持每日花大量时间阅读他人博客,无非是“我在偷看她在不在偷看”,而另一个读完“连载小说”的博客则留言说:

“我对你的故事吐痰”……在如此率性、个性、任性的表述中,海量新鲜的语文几乎每分每秒都在诞生。

说实话,博客确是一个自恋集中营。

但比这更值得嘉许的,是在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里,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派混乱喧嚣之中,它尤其考验我们筛选、甄别的耐心与包容。

1.根据文章,下列对“博客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客语文是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离的一个舞台。

B.博客语文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和链接语文三部分组成。

C.博客语文是一种自恋的语文,炫技的语文,不佩戴面具的语文,一种任性撒娇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

D.博客语文是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

2.下列对原文信息的筛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客语文所仰仗的是个人的语文修养、感觉与语文的实验精神。

B.在博客语文中新老经验一概需要全新创意和表述。

C.在博客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中,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些混乱喧嚣之中。

D.个人博客仅仅是一个能展示私密的空间,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

3.根据原文内容和有关想象,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起另两类电子媒体催生的语文来,博客语文更不易显露真性情,有更为完整的互动,语文程度更高。

B.作者像一个观察哨,时刻关注着,用一双“语文眼”,兴致勃勃地阅读、观察,从一些现象中看出和归纳语文发生和传播的“潜规则”。

C.作者关注博客这一种新事物,“性情展销会”,“一般只说私事儿,不说公事儿”,写出“博客语文”之与众不同。

D.作者意在提醒我们,在博客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里,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些混乱喧嚣之中,尤其考验我们筛选、甄别的耐心与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

性审慎,不妄交游。

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

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

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

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

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

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

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

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

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

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

彦辞无罪,徽数之曰:

“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计君之咎,实不容诛。

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

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

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

出为襄州刺史。

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

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

乃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

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

“此是申使君手迹。

”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

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吏宾客并委去委:

抛弃

B.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殷:

盛,众多

C.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谢:

道歉、谢罪

D.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微:

稍微

5.以下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申徽“审慎”、“勤至”的一项是()

A.①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②复云大军续至

B.①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②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C.①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②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

D.①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②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之

6.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徽“不妄交游”,但遇到知己却又不轻易放弃,这一点在无邃被囚车押往洛阳时他与“上吏宾客”的不同举动便足以证明。

B.申徽办事认真,深得文帝的信任,做大行台郎中时,国家有关文书往往出自他的手笔。

河桥之战,军队失利,申徽忠于职守,得到了魏帝的称赞。

C.申徽在捉拿刘彦时表现出了他的谋略,先派人规劝试探,不成后,又亲自出面假装帮助刘彦,按事先商定的计划终于达到了智擒刘彦的目的。

D.申徽做官一向勤奋、尽职、廉洁,面对百姓的拥戴,却感到有愧,他将这种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

译文:

(2)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宿甘露僧舍①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①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8.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9.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孟子)曰: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乐岁终身苦,。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孟子·梁惠王上》

(2)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论语·为政》)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雨前

何其芳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

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

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

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

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

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

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

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巴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

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

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

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梳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

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眼睛,仿佛准备睡眠。

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

一大群鹅黄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

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

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山野又一个山坡。

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

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呵!

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

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覆荫我自己。

我仰起头。

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

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

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

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注]《雨前》写于1933年春。

当时中国政治气氛沉闷,民族危机深重,作者正在北京大学求学。

1.本文作者对北方雨前的自然景象作了细腻的描写,请简要概括其特点。

(5分)

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

a.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

答:

b.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覆荫我自己。

答:

3.作者主要描写的是北方雨前的景象,却在第三、第六自然段写到了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4.“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贝聿铭:

创造令人震惊的美

“人生并不长,我的原则是,只做自己认为美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效果的美感”。

美,是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至上追求。

2006年10月6日,他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正式开馆,90岁的他亲昵地称它为“我最亲爱的小女儿”。

他迄今设计了70多件作品,其中文化建筑占到绝大部分,这些作品往往从选址之初就开始引发争议,但最后,贝聿铭总能以建筑之美让批评者收声。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注释人生。

真正想赚钱的业主不会请我,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

”老人给年轻设计师的忠告是,“评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

与这些光荣纠缠在一起的,是业内外的争议,乃至抨击。

在这方面,他是很有资本给年轻人上一课的。

“建筑不是画画,你可以不看,它总是站在那儿,旁人看不顺眼,免不了有批评。

所以说,建筑师脸皮要厚一点。

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贝聿铭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设计。

尽管法国政府为他颁发了奖章,但是人们对这件作品的争论迄今未休。

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里不止一次拿贝聿铭的设计“开涮”,比如国际刑警组织的侦探驾车请来符号学家兰登,配合调查卢浮宫凶杀案。

车子经过卢浮宫,侦探问:

“你喜欢我们的金字塔吗?

兰登皱了皱眉:

“密特朗是个很大胆的人。

其后,兰登与法希一同探访卢浮宫。

兰登出于客气,敷衍了一句,“你们的金字塔真宏伟。

”法希则毫不客气地说,那是“巴黎脸上的一块疤”。

贝聿铭应密特朗之邀参与卢浮宫重建时,已经64岁。

得知他要在卢浮宫外放上一座玻璃金字塔,法国人气昏了,指责这个建筑已经超出了法国人的心智空间,它是一个庞大的、破坏性十足的装置。

“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对贝聿铭的抨击进而演化成一场运动,贝聿铭回忆说,当时翻译都吓坏了,“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的答辩”。

他们与法国人一起对所有设计方案都进行了论证,结果,“金字塔方案是最简明、最有力的”。

年轻时候做过不少商业建筑的贝聿铭,功成名就之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博物馆、音乐厅、名人堂这类文化建筑的设计上。

“我尤其喜欢年轻人来看我的博物馆,人越多我越开心,所以我常常到以前做过的博物馆溜达,看看观众里面年轻人多不多,因为将来是他们的世界。

苏州博物馆则有大隐隐于市的气度。

贝聿铭将馆址选在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很多人认为,这座全新的博物馆将破坏原有建筑的和谐,损害古建筑群的完整性。

贝聿铭没理会这些指责,“这是设计生涯中最大的挑战,但是我不会改变我的设计初衷。

”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建设,他先后8次亲抵苏州,为博物馆制订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通过借景与映衬,使得新旧园景笔断意连,最终赢得了肯定。

年轻时做过不少先锋设计的他,晚年时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复古和传统的风格,他的解释是,“建筑不是服装,不可以赶时髦。

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

但他也不愿意人们说他保守,“我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我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

为达到最理想的设计风格,他宣布不参加任何形式的竞标。

“建筑师不能对人说:

‘请我吧!

’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

怎么表现你的实力?

那么就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

1.从本文看,贝聿铭关于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有哪些?

(5分)

答:

2.贝聿铭说“建筑师脸皮要厚一点”,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6分)

答:

3.贝聿铭迄今设计了70多件作品,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和苏州博物馆两件设计来写?

(6分)

答:

4.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本文在说明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贝聿铭最具争议性的设计时,却选用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人物的评价,这样写符合传记的基本特点吗?

(8分)

答:

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此刻,还是请你欣赏一下在这瓷器上蓝蓝的夏季别墅里这位娉娉婷婷、弱不禁风的娇小的夫人,以及这个样子滑稽的中国听差——他将一把足有床罩那么大的伞盖打在这位太太的头顶上。

B.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红歌会从舞台布景、乐队伴奏到电视表现手法等等,都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使得新时代的红歌会能够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C.目前,随着荷花大量盛开,济南大明湖进入“四面荷花三面柳”的美景时节,前来观赏的游客不绝如缕。

D.不能把凡是印在书本上的东西当作金科玉律,那样会束缚我们的思想。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的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未来世界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顶尖人才的竞争,在文化教育层面上尤其如此。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肉搜索是网民自发的行为,,,,,,这样做已经涉嫌侵害隐私权。

①网友也就无需对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这样很容易造成“误伤”

②从本质上讲,人肉搜索属于一种民间的调查行为,无人予以监督

③此外,网友往往先入为主,以道德而不是法律为标准衡量事情的是非,并通过互联网对事件中的当事人大加声讨,肆无忌惮地暴露他人的信息

④从整体上看,体现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

⑤然而,人肉搜索的背后也有隐忧

A.②①④③⑤B.②④⑤③①

C.④③⑤②①D.④⑤②①③

16.给下面文段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5分)

今日,广东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的明代古沉船“南澳一号”重启打捞后的出水文物将第一次对媒体展示。

在广东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包括《广州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在今日登上“南天顺”打捞船一睹水乡沉睡数百年的文物。

自4月上旬重启“南澳一号”文物抢救性发掘以来,目前已近一个月。

其间,由于天气影响,对文物的打捞工作中途曾经暂停过数次。

不过,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有大量文物出水。

其中,有很多青花瓷器,图案都是在以往出水的瓷器中从未见过的,有些文物本身就已成谜。

17.最近高三某班准备组织一次以“语文与生活”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

要求:

①两句话句子结构大体一致;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从比喻、拟人、夸张中选用。

)(6分)

 

参考答案

1.C“不”应为“较少”。

2.D其实个人博客更是一间个人语文写作实验室,一场引发鲜花是臭鸡蛋的语文写作研讨会。

3.A“不易”改为“能”。

4.D(微:

暗中,暗暗地。

5.D(A项前者表现其“忠于职守”,后者表现其“机智”;B项前者表现其“机智”“审慎”,后者表现其“忠义”,C项前者表现其“俭约”,后者表现其“勤至”)

6.C(申徽并未亲自出面,而是派人与他接触,然后才诱使他来到宾馆。

参考译文: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

性情慎重,不乱与人交往。

元颢进入洛阳,任用元邃做东徐州刺史,元邃召引申徽做主簿。

元颢失败,元邃被装入囚车押送到洛阳,元邃原先的官吏宾客都抛弃他而离开,只有申徽去送别他。

等元邃得到赦免,就广召宾客朋友聚会,赞叹申徽有古人风骨。

不久就任命他做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年,文帝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

文帝观察申徽深沉细密有度量,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托他去办,于是做了大行台郎中。

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幕府的事务很多,四方文书檄文都是申徽写的。

河桥之战,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近侍官吏逃散得很多,只有申徽不离左右,魏帝称赞他。

(大统)十年,升任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不接受征召命令,又在南方勾结吐谷浑,将要图谋叛乱。

文帝动用大军镇压比较困难,想用灵活的谋略擒拿他。

于是让申徽做河西大使,秘密命令申徽谋取刘彦。

申徽率轻骑五十人出发,到了以后,住在宾馆。

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来做河西大使,就不怀疑他。

申徽就派一个人暗暗地劝刘彦归附朝廷,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刘彦不听从。

申徽又派人赞助促成刘彦到宾馆商事,刘彦就听从了他,于是来到宾馆。

申徽先前已和瓜州的豪门大户秘密商议捉拿刘彦,于是就呵叱捆绑了刘彦。

刘彦说自己没有罪,申徽一一列举他的罪状说:

“你没有一点点的功劳,却掌管着一方重要的权力,依仗着地方偏远做一些违背欺骗朝廷的事,不恭敬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却杀害朝廷派的人,轻视朝廷的命令。

统计你的罪行,实在是杀了你也抵不了你的罪行。

但在我接受朝廷的命令那天,本是要我把你送到朝廷,遗憾的是我不能立即申明法度将你惩处,来向边地的百姓谢罪。

”于是宣读诏书慰问官吏、老百姓和刘彦的下属,又说大军接着就到,城内没有一个敢闹事。

十二年,因为申徽讲信用,与边地的老百姓关系融洽,被任命为瓜州刺史。

申徽在瓜州五年,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边地的老百姓乐来而安定。

申徽性情勤奋,在做官期间,文书案卷不论大小都要亲自查看,因此事情没有拖延的,官吏不能做邪恶狡诈的事。

后来虽然达到公卿的职位,但这个志向一点不松懈。

出京城做襄州刺史。

当时南方刚刚归附,旧风俗官员都相互交往馈赠钱财。

申徽性情廉洁谨慎,于是就画了(廉吏)杨震的像放在寝室且来自我告诫。

等到被替代回京,老百姓和官吏送他的人几十里不断绝。

申徽自以为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内心感慨感到惭愧,于是写了一首诗,题在清水亭上。

不管年长年幼,听说这诗,都争着前来阅读,互相称赞说:

“这是申使君手迹。

”人们纷纷抄写吟诵这首诗。

7.

(1)孝武初年,文帝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

(2)当时南方刚刚归附,旧风俗官员都相互交往馈赠钱财。

8.“天共流”描绘出水流浩荡、水天相连的阔大景象,开篇即为全诗营造壮阔的意境;与结句的想象相照应。

(意思对即可。

9.示例:

同意。

全诗从水天共流、长风万里的雄伟景象,想象到驶入大海的开阔自由,既流露出乘风破浪的快意,又表达了冲破现实羁绊、纵横广阔天地的豪情,可谓境界阔大,立意高远。

(若不同意,言之成理也可)。

10.(5分)

(1)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凶年不免于死亡。

(2)七十而从心所欲

11.

(1)作者通过对柳条憔悴、土地干裂、尘土飞扬、动物躁动的描写,勾勒出了雨前干燥、灰暗、烦躁的景物情状。

(2)a.形容嫩绿的枝条被尘土掩埋的颜色。

作者采用拟人手法突出地表现了连自然界的树木都期待着雨的洗礼以恢复青春色彩的渴望。

(意思对即可。

b.用憔悴修饰梦,是词语的移用,表现出作者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心境,连梦都是憔悴的,可见内心世界多么枯寂、多么空虚!

(意思对即可。

(3)作者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写得辽远悠然、生机勃勃,与文章中北方的气氛、景物形成鲜明对照,这既是借乡愁慰藉自己,也是作者对现状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