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110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docx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

复习题集

一.填空题

1.高速钢锭经锻造退火后的组织为珠光体,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二次渗碳体,淬火后再经多次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二次渗碳体。

2.灰铸铁能否充分石墨化,主要决定于其碳当量和铸后冷却速度,一般而言,碳当量越高,越有利于石墨化,冷却速度越大,越容易形成白口.

3.球墨铸铁件可通过热处理来调整其基本组织,高温退火热处理能得到F+G基,

低温正火热处理能得到F+P+G基,而高温正火能获得P+G基。

4.普通钢、优质钢的区分是以其中s和p元素的原子含量来区分的,s含量高易使钢产生热脆性,而p含量高易使钢产生冷脆性。

5.对普通灰铸铁工件进行低温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内应力,进行高温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碳化物,得到单相组织。

6.材料牌号QT600-3中,QT表示球墨铸铁,600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600MPa,3表示最低延伸率为3%。

7.陶瓷组织的基本相有晶体相,玻璃相,气相,其中起强化作用的是晶体相,而起粘结作用的是玻璃相。

8.常见工程塑料有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尼龙,其中自润滑性能良好适合作轴承齿轮的有尼龙,价格低廉,用途非常广泛的是聚氯乙烯,化学稳定性极好,有塑料王之称的是聚四氟乙烯。

9.所谓“硅铝明”是指铝和硅的合金,该合金工件通常是通过铸造成形的。

10.常见的黄铜是指铜和锌的合金,而青铜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锡青铜,

铝青铜等。

12.常用不锈钢按其组织构成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

13.量具钢除要求高硬度外,还要求有高耐磨性性和高尺寸稳定性性。

14.不锈钢的成份特点是碳含量较低较低和铬含量高含量高。

15.碳在铸铁中主要以渗碳体和石墨的形式存在

16.提高铸铁中碳元素和硅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其石墨化

17.铝合金按其成份和工艺特点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两类。

18.LG5表示该材料是高纯铝,LY12表示该材料为铝-铜-镁铝合金,ZL102表示该材料属于铸造铝合金。

19.铜合金中,按主加元素不同分为黄铜,青铜和白铜。

20.对于可用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热处理方法是:

固溶+时效

21.T12正常淬火后的组织是:

针状马氏体

22.灰口铸铁孕育处理的石墨形貌细片状

23.制作锉刀可用碳素工具钢T12钢。

24.制作车床齿轮可用45钢。

25.40Cr是一种调质钢。

26.制造连杆,通常采用40Cr 

27.40Cr中Cr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及固溶强化F。

28.20CrMnTi中Ti的作用是防止渗碳时奥氏体晶粒长大。

29.20CrMnTi是一种(渗碳钢,可制造齿轮。

30.GCr15是一种滚动轴承钢,其碳含量1%,铬含量1.5%。

GCr15制造的滚珠,最终热处理工艺为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M+碳化物+残余A。

31.CrWMn是一种冷作模具钢。

32.W18Cr4V中C、W、Cr、V的含量大约为0.75%,18%W,4%Cr,1%V。

33.W18Cr4V是一种高速钢,它可制造高速切削用车刀。

34. 1Cr13,1Cr17,1Cr18Ni9都是不锈钢。

35. 0Cr18Ni19钢固溶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耐蚀性。

36.制造耐酸容器,选用的材料是1Cr18Ni9,固溶处理。

37.4Cr9Si2是一种耐热钢,可制造汽车发动机排气阀。

38.HT200中石墨的形态为片状。

39.QT800-2中石墨的形态为球状。

1.1Cr18Ni9钢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

2.5CrNiMo钢是热锻模钢。

3.细化晶粒对钢的影响是不但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也降低了金属的脆性。

4.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变化关系是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5.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钢中有害杂质硫、磷的含量来区分的。

6.高锰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这个说法对吗?

高锰钢只有在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压力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7.所谓白口铸铁是指碳主要以渗碳体形式存在的铸铁。

8.黄铜的耐蚀性比青铜差。

9.灰口铸铁可通过热处理改变石墨的形态,这个说法对吗?

10.可锻铸铁加热到高温可进行锻造加工,这个说法对吗?

11.球墨铸铁中的球状石墨是通过球化退火得到的。

这个说法对吗?

12.灰口铸铁可通过表面淬火,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这个说法对吗?

13.高压聚乙烯的分子链支链较多,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度较低,质地柔软,常用来制作塑料薄膜、软管和塑料瓶等。

这个说法对吗?

14.硬质聚氯乙烯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耐蚀性。

可制作工业的废气排污排毒塔、气体液体输送管,制造贮槽、离心泵、通风机。

这个说法对吗?

15.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有的促进有的阻止晶粒长大。

16.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淬火加热时溶于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

17.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提高抗腐蚀性,防止晶间腐蚀。

18.工程结构件中应用最多的钢种是碳素结构钢。

19.常见的调质钢大都属于中碳低合金钢。

20.某工件采用单相黄铜制造,其强化工艺应该是形变强化。

21.巴氏合金是指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

22.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耐蚀性。

23.滚动轴承钢GCr15的最终热处理应该是淬火+低温回火。

24.高速钢淬火后进行多次回火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先析出。

25.高速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应该是M回+AR+碳化物。

26.40Cr钢的碳含量范围是.约0.4%。

二、选择题

1、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

(a)16Mn、15、20Cr、1Cr13、12Cr2Ni4A(b)45、40Cr、65Mn、T12

(c)15、20Cr、18Cr2Ni4WA、20CrMnTi

2、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a)45钢经正火处理(b)60Si2Mn经淬火和中温回火(c)40Cr钢经调质处理

3、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4、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a)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

(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5、下列合金钢中,耐蚀性最好的是(D)

A、20CrMnTiB、40Cr

B、W18Cr4VD、1Cr18Ni9Ti

6、白口铸铁件不具有下列哪个性能(A)

A.高强度B.高硬度

C.高耐磨性D.高脆性

7、下列各工程塑料中,进行注射成型比较困难的是(B)

A.聚氯乙烯B.ABS塑料

C.聚四氟乙烯D.氨基塑料

9、下列铝合金中,被称为硅铝明的是(A)

A.ZL102B.ZL202

C.ZL301D.ZL402

11、LF11是一种(D)。

①防锈铝合金,可热处理强化;

②硬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

③硬铝合金,可热处理强化;

④防锈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

12、ZL105可制造(4)。

①铆钉;②螺旋桨叶片;③曲轴;④油泵壳体。

13、(4)是一种单相黄铜,可制作散热器,导电零件。

①H62;②QSn4-3;③HPb60-1;④H80。

14、QSn6.5-0.1是一种( 2)。

①铝青铜;②锡青铜;③锡基轴承合金;④铜锡轴承合金。

15、铍青铜QBe2( 4 ),可制造重要弹性元件、耐磨元件。

①弹性极限高、疲劳极限高、抗蚀性差、耐磨性好;

②弹性极限高、疲劳极限低、抗蚀性差、耐磨性好;

③弹性极限高、疲劳极限低、抗蚀性好、耐磨性好;

④弹性极限高、疲劳极限高、抗蚀性好、耐磨性好。

16、滑动轴承可用(3)制造。

①GCr15;②ZL102;③ZcuSn5Pb5Zn5

17、聚氯乙烯(PVC)是一种(4)。

①热固性塑料,可制造化工用排污管道;

②合成橡胶,可制造轮胎;

③热固性塑料,可制造雨衣、台布;

④热塑性塑料,可用作导线外皮绝缘材料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①聚四氟乙烯耐蚀性好,但不能耐王水的腐蚀

②聚苯乙烯可制造车辆灯罩;

③ABS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工程塑料,可制造泵叶轮、仪表壳等;

④尼龙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很好,强韧性好,可制造轴承、齿轮等。

19、酚醛塑料是(4)。

①热固性塑料,可制造农用薄膜;

②热塑性塑料,可制造农用薄膜;

③热塑性塑料,可制造仪表壳;

④热固性塑料,可制造插头、刀闸、内燃机曲轴皮带轮。

20、

(1)是耐热塑料。

①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

②聚四氟乙烯、树脂环氧;

③聚氯乙烯、环氧树脂;

④聚四氟乙烯、聚乙烯。

三、简答题

1.何谓铁素体形成元素?

何谓奥氏体形成元素?

并分别举例。

答:

(1)缩小γ区元素,铁素体形成元素。

使A3↑,A4↓,γ稳定存在区缩小。

当含有Cr,V,Mo,W,Ti,Al,Si等元素时,能使γ区范围急剧缩小,以致达到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时,点A3与A4重合,γ区被封闭,超过此元素的质量分数时,则钢中在没有α-γ相变,所以室温下能获得单相的铁素体组织

(2)扩大γ区元素,包括Cu,Ni,Co,Al等元素,使A3↓,A4↑,γ稳定存在区扩大。

(Co除外)当W(Co)<45%时,点A3↑;W(Co)>45%时,A3↓;奥氏体稳定存在的区域扩大,这类元素称为奥氏体形成元素

2.含Cr量为12%的Cr12MoV钢是否属于不锈钢,为什么?

不锈钢是否在任何介质中都是不锈的吗?

答:

(1)在不锈钢中,铬的最小质量物质的量比计数,分数应为11.7%,但碳是钢中必须存在的元素,它可以与Cr形成Cr23C6的碳化物,按物质的量比计数,C与Cr的比例1:

17,即钢中要17倍于C的Cr先被用来形成碳化铬,剩余Cr再进入固溶体,因此实际应用的不锈钢,其均匀铬的质量分数为13%或更大

(2)Cr12MoV不属于不锈钢,属于冷模具钢因为Cr12MoV中的Cr是存在碳化物中,而不是存在固溶体中,只有当Cr存在于固溶体中才能引起不锈的作用

3.T10,T7钢号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碳素工具钢只能用于制造内部受热程度极低的工具?

答:

T10碳素工具钢,含C量为1.0%;T7含碳量为0.7%;T3,0.8%;T12,1.2%.优质碳素钢,碳素工具钢的缺点是红硬性差,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在室温下虽有很高的强度,但当温度高于250℃时,其硬度和耐磨性急剧下降,当温度达到500℃时,硬度已降到退火状态相似的程度,完全丧失了切削金属的能力,这就限制了碳素工具钢制造切削工具的使用,只能用于制造刃部受热程度较低的工具

4.何谓二次硬化?

二次硬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

在含W,Mo,V较多的钢中,回火的硬度随回火的温度的升高,不是单调降低,而是在某一回火温度后,硬度反而增加,并且某一温度(一般在550℃)到达峰值,这种在一定回火温度下硬度出现峰值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原因:

二次硬化是高温回火时从马氏体中析出的高温分散的合金碳化物粒子所造成的,这类碳化物粒子在高温下非常稳定,很不容易聚集长大,从而使钢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这对高温下工作的钢,特别是告诉切削工具及热变形模具用钢,是极为重要的

5.分析合金元素在下列钢中的主要作用:

(1)机械制造用渗碳钢20Cr;

(2)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3)9SiCr;(4)W18Cr4V;(5)Cr12MoV。

答:

(1)Cr,提高淬透性,保证热处理后心部强化并提高韧性,还能细化碳化物,提高渗碳层的耐磨性;

(2)Cr,提高机体的电极电位,缩小γ区,当Cr含量很高时,就能得到单一的F组织,另外,Cr在氧化物介质中很易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钢的耐磨性大大加强,Ni,可扩大γ区,室温获得r组织,与Cr配合使用;(3)Cr,Si,提高淬透性,强化马氏体基体,提高回火稳定性(4)Cr,增加钢的淬透性,W保证高红硬性的主要元素,形成碳化物,减少过热敏感性,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W高于20%,碳化物不均匀增加,强度塑性下降)V,显著阻碍r晶粒长大(5)Cr,形成碳化物,提高淬透性,回火稳定性,二次硬化,Ms点下降,残余奥氏体增多,可保证微小的体积变形,Mo,V,可提高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碳化物可细化晶粒,改善碳化物不均匀性,提高韧性和强度

6.何谓钢的过热敏感性?

钢中加入哪些元素可以降低过热敏感性?

并说明为什么

答:

过热敏感性指钢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晶粒迅速长大的性质。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均可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如Nb,Ti,W,V因为这些强化碳化物形成元素存在时,会形成强碳化物,钢在加热时强碳化物分解温度较高,不易分解,钉扎在晶粒中,使晶界不易移动,防止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迅速长大,而降低过热敏感性

7.在材料库存中存有45、20CrMnTi、W18Cr4v、GCr15、60Mn、1Cr13、T12.现在要制作垫锻模、曲轴、高速车刀、弹簧和手锯条。

试选用材料,并说明应采用何种方法及使用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答:

垫锻模:

3Cr2W18V高温淬火+高温回火;淬火:

M+rR+k回火:

S回+rR+K曲轴:

45钢热处理:

淬火+高温回火;淬火:

M回火:

回火S高速车刀:

W18Cr4v;球化退火+高温淬火+三次回火;淬火:

M+K+rR回火:

回火M+未溶K+rR弹簧:

60Mn;热处理:

淬火+中温回火;淬火:

栾晶M+rR回火:

回火T手锯条:

T12:

不完全淬火+低温回火淬火:

隐晶M+未知K。

回火:

回火M+K

8.指出下列零件最佳的制造材料:

(1)机床床身;

(2)汽车板簧;(3)凸轮轴;(4)铣刀;(5)拉丝模。

答:

1机床床身: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2汽车板簧:

弹簧钢因弹簧钢有吸收能量和缓和机械的震荡和冲击作用3凸轮轴:

调制钢高的屈服强度和疲劳极限,良好的冲击韧性和塑性轴的表面和局部有一定的耐磨性4铣刀:

高速钢,广泛用于制造尺寸打切削速度大,负荷重及工作温度高的各种加工工具5拉丝模;冷作模具用钢,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较高的韧性

9.说明下列钢号代表的意义:

1)T13;2)35CrMo;3)Cr12MoV;4)Q450;5)HT100;

6)QT100-17;7)45。

答:

1)T13: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为1.3%2)35CrMo:

调制钢C=1.2%,Cr=1.2%,Mo=1.5%3)Cr12MoV:

合金工具钢,轴承钢,含C>1.0%,Cr=1.2%,MoV<1.5%4)Q450:

普通碳素钢,屈服强度是450MPa5)HT100:

灰铸铁最低抗拉强度是100MPa6)QT100-17:

球墨铸铁抗拉强度100MPaδ=17%7)45:

优质碳素结构钢含碳量0.45%,HT100(灰铸铁),抗拉强度>=100MPa

10.工业上钢铁材料常见的腐蚀破坏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试列举至少4种。

答:

(1)一般腐蚀(连续腐蚀):

一般腐蚀,金属裸露表面发生面积的较为均匀的腐蚀,虽降低构件受力有效面积及其使用寿命,但比局部腐蚀的危害性小

(2)晶间腐蚀:

指沿晶界进行的腐蚀,使晶粒的连接遭到破坏。

这种腐蚀的危害性最大,它可以使合金变脆或丧失强度,敲击时,失去金属声响,易造成突然事故。

晶间腐蚀位A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这是由于晶界区域与晶内成分或应力有差别。

引起晶界区域电极电势显著降低而造成的电极电势的差别所致。

(3)点腐蚀:

发生在金属表面局部区域的一种腐蚀破坏形式。

产生原因:

在介质的作用下,金属表面钝化膜受到局部损坏而造成的,或者在含有Crl的介质中材料表面缺陷疏松及非金属夹杂物等都可引起点腐蚀。

点腐蚀形成后能迅速地向深处发展,最后穿透金属。

点腐蚀危害性很大,尤其是对各种容器是极为不利的。

出现点腐蚀后应及时磨光或涂漆,以避免腐蚀加深。

(4)应力腐蚀:

金属在腐蚀介质及拉应力(外加应力或内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破裂现象。

断裂方式主要是沿晶的,也有穿晶的,这是一种危险的低应力脆性断裂。

在氮化物,碱性氮氧化物或其他水溶性介质中常发生应力腐蚀,在许多设备的事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5腐蚀疲劳:

金属在腐蚀介质及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其特点是产生腐蚀坑和大量裂纹,显著降低钢的疲劳强度,导致过早断裂。

腐蚀疲劳不同于机械疲劳,它没有一点的疲劳极限,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疲劳强度值是下降的。

11.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减轻?

答:

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50℃保温或缓慢冷却时,会出现晶间腐蚀。

焊接件中常常出现。

原因:

晶界上析出Cr23C6,使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从而形成腐蚀原电池。

含碳0.003%时,钢中就出现晶间腐蚀。

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

1)降低C含量;2)加入Ti、Nb能形成稳定K的元素。

3)适当的热处理工艺

12.在材料库中有40Cr,20CrMnTi,GCr15,Cr12MoV,60Si2Mn,4CrB,现要制作冷冲模,凸轮轴,轴承,合金刃具钢,试选用材料并说明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及使用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答:

冷冲模:

Cr12MoV热处理方法:

铸造+锻造+球化退化+淬火+回火铸造组织:

Ld,锻造淬化K球化退化:

S+K;淬火:

M+K+rR;回火:

回火S+K+rR;65Mn:

热处理,淬火+中温回火;淬火:

栾晶M+rR回火:

回火T凸轮轴,曲轴:

40Cr热处理:

淬火+高温回火,淬火:

M;回火:

回火S轴承:

GCr15热处理:

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球化退火:

粒状;淬火:

隐晶M+K+Rr;回火:

回火T合金刃具钢:

9SiCr球化退火+淬火+回火;淬火:

隐晶M+K;回火:

回火S+K

13.指出下列牌号是哪种钢?

其含碳量约多少?

20、9siCr、40Cr、5CrMnMo20:

平均含碳量0.2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9SiCr:

含碳量为0.9%的低合金工具钢。

40Cr:

含碳量为0.4%的合金结构钢。

5CrMnMo:

含碳量为0.5的合金工具钢

14.试说明下列合金钢的名称及其主要用途。

W18Cr4V、5CrNiMo

牌号

名称

用途

W18Cr4V

高速工具钢

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工具

5CrNiMo

热锻模钢

用于大型热锻模

W18Cr4V--高速钢;用于高速切削刃具-如整体钻头、铣刀、车刀等20--优质碳素结构钢低碳钢或碳素渗碳钢;用于其塑性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如螺钉,螺母,垫圈,小轴,冲压件,焊接件;有时经渗碳后,制作要求表面耐磨并能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

40Cr--合金调质钢;用于受力复杂的重要件(循环,复合,高变,冲击等应力)-如机器中轴,齿轮,连杆等T9A--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用于受冲击的手用工具—如錾子、小冲模

15.指出下列牌号是哪类钢?

其含碳量约多少?

T9A、GCr15、30、20Cr

牌号

类型

含碳量

T9A

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0.9%

GCr15

滚动轴承钢

0.95~1.05%

30

碳素结构钢

0.3%

20Cr

渗碳钢

0.2%

16.陶瓷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

答:

陶瓷材料性能特点:

具有不可燃烧性;(1分)、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1分)不老化性;(1分)、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压能力;(1分),但脆性很高,温度急变抗力很低

17.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

答:

高分子材料性能特点:

具有高弹性和粘弹性;(1分)

强度低,比强度高;(1分)

耐磨、减磨性能好;(1分)

绝缘、绝热、绝声;(1分)

耐热性不高,耐蚀性能好;(1分)

存在老化问题。

(1分)

18.要制造齿轮、连杆、热锻模具、弹簧、冷冲压模具、滚动轴承、车刀、锉刀、机床床身等零件,试从下列牌号中分别选出合适的材料并叙述所选材料的名称、成分、热处理工艺和零件制成后的最终组织。

5CrMnMo;20CrMnTi;T10;GCr15Mo;Cr12MoV;40Cr;65Mn;W6Mo5Cr4V2;HT300

答:

齿轮:

20CrMnTi渗碳钢;C%=0.2%,Cr,Mn,Ti<1.5%;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3分)

连杆:

40Cr调质钢;C%=0.4%,Cr<1.5%;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2分)

弹簧:

65Mn弹簧钢;C%=0.65%,Mn<1.5%;淬火+中温回火;组织为回火托氏体。

(2分)

冷冲压模具:

Cr12MoV冷变形模具钢;C%>1%,Cr=12%,Mo,V<1.5%;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2分)

滚动轴承:

GCr15Mo轴承钢;C%=1%,Cr=1.5%,Mo<1.5%;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2分)

车刀:

W6Mo5Cr4V2高速钢;W%=6%,Mo%=5%,Cr%=4%,V%=2%;淬火+560℃三次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

(3分)

锉刀:

T10碳素工具钢;C%=1%;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

(2分)

热锻模具:

5CrMnMo热变形模具钢;C%=0.5%,Cr,Mn,Mo<1.5%;淬火+高温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2分)

机床床身:

HT300灰口铁;无需热处理。

(2分)

19.滚动轴承钢的含碳量如何确定?

钢中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哪些?

其作用如何?

答:

滚动轴承钢的含碳量为0.95~1.15%,这样高的含碳量是为了保证滚动轴承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主加元素是Cr,其作用可增加钢的淬透性,铬与碳所形成的(Fe、Cr)3C合金渗碳体比一般Fe3C渗碳体稳定,能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减小钢的过热敏感性,使淬火后得到细小的组织,而增加钢的韧性。

Cr还有利于提高回火稳定性。

对于大型滚动轴承(如D>30~50mm的滚珠),还须加入适量的Si(0.40~0.65%)和Mn(0.90~1.20%),以便进一步改善淬透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弹性极限而不降低韧性。

20.何谓热硬性(红硬性)?

为什么W18Cr4V钢在回火时会出现“二次强化”现象?

65钢淬火后硬度可达HRC60~62,为什么不能制车刀等要求耐磨的工具?

答:

热硬性(红硬性)是指外部受热升温时工具钢仍能维持高硬度(大于60HRC)的功能。

W18Cr4V出现二次硬化的原因是在550~570℃温度范围内钨及钒的碳化物(WC,VC)呈细小分散状从马氏体中沉淀析出,产生了弥散硬化作用。

同时,在此温度范围内,一部分碳及合金元素从残余奥氏体中析出,从而降低了残余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含量,提高了马氏体转变温度。

当随后回火冷却时,就会有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使钢的硬度得到提高。

由于以上原因,在回火时便出现了硬度回升的“二次硬化”现象。

而65钢虽然淬火后硬度可达60~62HRC但由于其热硬性差,钢中没有提高耐磨性的碳化物,因此不能制造所要求耐磨的车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