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142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docx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7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

”这句话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教育和教师,对国家兴衰、法制存废重要性的论述。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对教育和教师对国家兴衰、法制存废的重要性有过论述: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

第2题:

二十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的具体实践。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培养人全面发展为基本的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故选D。

第3题:

下列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

B.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

C.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

D.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

A、C、D三项所述都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B项说法错误。

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以一切学生为教育对象,应试教育才是精英教育。

第4题:

下列属于创新教育的是()

A.心理创新教育

B.和谐教育

C.赏识教育

D.愉快教育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创新教育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1)心理创新教育;

(2)思维创新教育;(3)实践创新教育。

第5题:

下列不属于良好师生关系特征的是()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教学相长

D.尊师重教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有: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教学相长。

第6题:

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A.专业动机

B.专业知识

C.专业能力

D.专业人格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第7题: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A.名誉权、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第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

第9题: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的未成年人。

A.十五周岁

B.十六周岁

C.十七周岁

D.十八周岁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10题:

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

一天,他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

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

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

“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教育处。

”校长指出:

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不能以侵犯学生的权利为前提。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校长对王老师行为的看法均是正确的。

第11题:

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

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和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刑事法律责任。

第12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A.60%

B.70%

C.80%

D.90%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章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我国到2020年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第13题:

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

”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

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

”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

D.教师缺乏爱心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教师热爱学生是毋庸置疑的,但学生体会不到,这是因为多数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故选A。

第14题: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提出,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要与家长沟通。

关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情节严重时,教师可以任意责备家长管教无方

B.重大处分时,教师应事先与家长做好沟通

C.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要求家长为其办一些私事

D.对经济贫困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家访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A项错误是因为教师要尊重家长,并承担起教育学生的义务,学生犯错误,教师不能一味地寻找家庭原因而责备家长管教无方。

C项错误是因为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牟取私利。

D项错误是因为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学生区别对待。

第15题:

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

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王老师的行为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表现,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16题:

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A.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D.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根据我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可知,A项错误。

第17题:

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亚洲、非洲、美洲、欧洲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和建筑遗产,下列文化遗产属于同一个大洲的是()

A.《最后的晚餐》、雕塑《思想者》、雕塑《大卫》

B.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帕特农神庙

C.《百年孤独》《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

D.《飞鸟集》《高老头》《源氏物语》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作品,雕塑《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杰作,雕塑《大卫》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他们三人都是欧洲人。

A项正确。

第18题:

“初唐四杰”是指()

A.王杨卢骆

B.陆杨范尤

C.黄秦晁张

D.王杨罗骆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以王勃成就最高。

第19题:

西印度群岛位于()

A.印度西部

B.大西洋西部

C.印度洋西部

D.太平洋南部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西印度群岛是北美洲的岛群,位于大西洋西部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之间。

第20题:

中国画最强调用()造型。

A.色彩

B.线条

C.明暗

D.透视原理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

中国画最强调用线条造型。

第21题:

从地球表面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要的最低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是()

A.6.8千米/秒

B.7.9千米/秒

C.11.2千米/秒

D.16.7千米/秒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v1)是指航天器沿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千米/秒。

第22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于()

A.鸦片战争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百日维新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鸦片战争和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第23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主义是19世纪流行于西方的哲学思潮

B.玛雅文化以南美洲的秘鲁为中心

C.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D.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存在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

在20世纪初获得发展,1945—1955年成为西方思想界的主流学说。

A项错误。

玛雅文化主要分布在中美洲一带。

B项错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的广泛应用。

C项错误。

第24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成都平原

D.内蒙古高原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这句诗出自中国古代敕勒族民歌,这是一首歌唱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生活的诗歌,它具体描写的是内蒙古高原。

第25题:

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是艺术鉴赏效应中的()

A.领悟

B.共鸣

C.期待

D.净化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是艺术鉴赏效应中的共鸣。

第26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知。

”一学生在谈Google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时如是说。

过去人们习惯于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

Internet的信息检索工具有很多,如果不用Google搜索引擎,可以用下列()替代。

A.QQ、E-mail

B.Word、WPS

C.XX、搜狗

D.PhotoShop、Flash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

现在常用的搜索引擎主要有XX、谷歌、搜狗等。

第27题:

著名学者齐美尔认为,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结构松散群体和开放社会会对那种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从而把产生有损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对立群体的互相依赖和这种社会内部冲突的交叉,有助于通过互相抵消而把“社会体系缝合起来”,这样就阻止了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某些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稳定

B.社会冲突可能会导致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

C.开放社会的特征是允许不同群体间的冲突存在

D.社会的和谐与冲突是辩证的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文段主要论述了允许冲突存在所带来的好处,即“有助于通过互相抵消而把“社会体系缝合起来”,这样就阻止了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也就避免了社会体系分裂,维护了社会稳定。

第28题:

光线的照射,有助于缓解冬季忧郁症。

研究人员曾对九名患者进行研究,他们均因冬季白天变短而患上了冬季忧郁症。

研究人员让患者在清早和傍晚各接受三小时伴有花香的强光照射。

一周之内,七名患者完全摆脱了抑郁,另外两人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好转。

由于光照会诱使身体误以为夏季已经来临,这样便治好了冬季忧郁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

A.研究人员在强光照射时有意使用花香伴随,对于改善患上冬季忧郁症的患者的适应症有不小的作用

B.九名患者中最先痊愈的三位均为女性,而对男性患者治疗效果较为迟缓

C.该实验均在北半球的温带气候中,无法区分南北半球的实验差异,但也无法预先排除

D.每天六个小时的非工作状态,改变了患者原来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他们的心态,这是对抑郁患者的一种主要的影响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题干中的结论是“光线照射的增加是缓解冬季忧郁症的原因”。

要削弱此结论,就是要指出:

缓解冬季忧郁症的原因并不是光线照射的增加,而是存在着别的原因。

选项B讲“强光照射对于男性患者治疗的效果较为迟缓”,但毕竟还是有缓解作用,所以该项实际上是支持题干的。

选项C所讲的情况不影响题干的实验效果。

选项A虽然讲了“有意使用花香伴随”,但花香也只是伴随,不能否定强光照射的根本性作用。

选项D强调:

“每天六小时的非工作状态”是对冬季忧郁症患者的“一种主要影响”,实际上是指出了:

“不是强光照射而是每天六小时的非工作状态缓解了患者的冬季忧郁症”,用“每天六个小时的非工作状态”这个根本原因否定了“强光照射”这个表面性的原因。

第29题:

教授:

在长子继承权的原则下,由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性婴儿总是首先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

学生:

那不正确,休斯敦夫人是其父亲的唯一妻子的唯一活着的孩子,她继承了他的所有的遗产。

学生误解了教授的意思,他理解为()

A.男人才可以是父亲的孩子

B.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财产

C.女儿不能算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D.私生子不能继承财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教授指的是长子继承权,其条件是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婴,而学生指的则是唯一妻子生下的唯一女儿,两者并不对等,故选B项。

材料分析题

第30题:

材料: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很调皮,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

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

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

其他老师都说:

“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好你!

”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

他的父母也一直很感谢我。

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这个孩子。

问题:

结合案例,分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参考答案:

(1)在此案例中,教师用他无私的爱,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因学生是差生而区别对待,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无私的公正的爱,使他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①平等地对待学生:

强调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强调学生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②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面向全体,因人制宜,不耽误每一个学生的进展。

③自觉学习,提高修养:

教师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宽阔的胸怀,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和抵制压力坚持公正的勇气。

④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就是要做到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的统一。

⑤爱无差等,一视同仁:

做了教师,就得为孩子的成长负责,给予他们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爱。

⑥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教师在落实一视同仁、爱无差等原则时要考虑到学生在个性、知识水平和智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爱”,因材施“罚”。

详细解答:

第31题:

材料:

教师节前夕,许老师收到了毕业多年的学生小雪的来信:

许老师,您还记得毕业前的那次主题班会吗?

班会上您送给我们每人一张三年前刚入校时的照片,并在照片的背面写上您的赠言,送给即将走进考场的我们。

我端详着有些稚嫩的自己,翻看着背面您的赠言:

“相信自己,成功就在下一步的坚持中!

”心中涌动着一阵暖流,这句话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激励着我实现梦想。

我不会忘记您陪我走过情绪低沉的时光。

突如其来的重病使我一度那么地消沉与无助,是您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等我身体恢复后,您又利用休息时间不知疲倦地帮我补习落下的功课。

我不会忘记,为了与同学们有更多的交流话题,年过半百的您学习制作视频,关注足球赛事,就连“超女快男”也略知一二;我不会忘记,为了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您带领我们一起快乐“悦读”,不会忘记您在课余时间伏案学习的背影……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一下许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

许老师的行为符合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关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它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许老师送给同学临别赠言,关心爱护学生,给生病的学生补课,都体现了许老师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

另外,许老师的行为也符合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发展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它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各种流行事物也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许老师学习制作视频,关注足球赛事等行为充分体现了这一职业道德要求。

详细解答:

第32题:

材料:

凤凰女子彭荆风山峦、树林、村庄全被白茫茫的浓雾遮没了,我们的汽车穿行于雾中,只隐约听见鸡的啼声、河水搅动水车的吱嘎响声,还有洗衣少妇时缓时急的捣衣声和轻柔的笑语声,她们笑得那样甜而开朗,我仿佛见到了一群“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赤着脚站在清澈冰凉的溪水中……“山高水急,地苦雾多”,这是沈从文先生对凤凰的描述,他还告诉我们,这地处湘、黔、川三省边境的小城,人民一向崇尚武侠,好勇善斗,从前“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地的士兵却有七千”,再加上“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营汛”,也就终年鼓角烽烟、战乱频繁了。

那样多的男子从军、修碉堡、守营汛去了,家事农作只能依靠妇女来撑持,这山高水急的地方,怎能不“地苦雾多”!

凤凰女子生活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时过多年,那历史的创伤还在么?

凤凰人是怎样在男丁减少、土地贫瘠的条件下奋发劳作的?

浓雾逐渐稀薄,我却怕大雾消散后,看到的是一个贫穷颓败的小城,那是多么不愉快!

小城很安静。

不是假日又不是四乡群集的赶街天,街上的人也就不怎样拥挤,像许多既经历了岁月和沧桑又进入了新的时代的边远小县城一样,城区也是由老街和新街组成,宽敞的新街表达了这地方的发展,老街弯曲的小巷、古旧的房屋、光滑的石板路,则纪念着那过往的辛酸岁月。

听说,凤凰人很珍惜这些老屋,舍不得拆去,特别是那些妇女对旧居更是充满依恋,一砖一柱令她们回味的事太多了。

我住了几天,穿城走巷几次之后,也觉得为了扩建,拆去了有过多少神秘故事的天王庙、充满商业竞争意味的万寿宫,以及那诞生了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宅院,非常可惜,那还有什么特色呢?

凤凰女人的怀旧,实际是深含对历史和美的审视。

凤凰人珍惜旧城,还珍惜那傍城而过,河水清澈,多鳜鱼、鲫鱼、鲤鱼的沱江。

春季水浅,江底大石块凹凸可见,浮游的小鱼也清晰可数,江上有小船,渔人在默默撒网,矫健又从容;听说,沈从文先生在1982年以八十高龄最后一次返回凤凰时,就是乘着一只水木船漂游于沱江,深情眺望他眷恋着的故乡山水,对江水的洁净深感欣慰;他去世后,凤凰人远去北京把他的骨灰迁回葬在沱江边上,他们知道沈从文先生爱水,他生前说过:

“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轻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

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

”但我却觉得明丽的沱江给凤凰女子的影响更多,她们的温柔、柔弱中的强韧,与这长河是多么相似。

凤凰的朋友们同意我这看法,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万千苦难都能承受的凤凰女子,有什么不能包容呢!

人们还记得在日寇入侵、国家危难的时刻,这个当时入家不过六千户、人口不到两万的凤凰城,却出动了一个师的兵力,仅在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战役,凤凰籍士兵就付出了伤亡两千八百人的代价。

八年抗战,几乎家家有寡妇,户户有哀声,那艰难的年月。

小城的劳作大多由这些善良、温柔的妇女来承担!

因为小城的军伍人家多(解放前,凤凰出了七名中将、二十七名少将,团、营、连、排长更是不计其数),既有荣光,也有灾难,特别是“文革”时期,不少家庭都再次受到冲击,温柔的凤凰女子又陷入了忧伤、恐惧之中……尽管这小城有过花翎闪动、冠盖如云的辉煌时代,似乎那时候的男子不可一世,我敬仰的还是那些温柔、贤良的凤凰女子,她们才是小城的基石!

我想找几个老少妇人谈谈过去和现在,她们只是温柔地甜笑,似乎那些事,只是如同她们平日的描花绣朵的手工艺一样,虽然精巧艳丽,在她们看来却已习以为常了!

如今苦难的时代已经结束,凤凰也冲出了浓雾展翅飞翔,年轻一代的凤凰女子也早已走出家门,投身到各项建设事业中去,无论是雄踞苗岭大山中,高四十二米,宽八米,长二百四十一米,被誉为全国石肋拱桥中的首位的鸟巢河大桥,还是坝高八十一点六米,发电量一万一千多千瓦的长潭岗电站,那年税利亿元以上的凤凰烟厂,甚至遍布苗乡的学校里都有她们的身影。

离开凤凰时,一位苗族姑娘赶来送我,她家的庭院里种满了黄的迎春、红的玫瑰、白的山茶,她却把一盆虎耳草珍重的赠给我。

虎耳草是湘西特产,生命力很强,这也是凤凰女子的个性吧!

问题:

(1)用三个词语准确概括出凤凰女子的主要性格特征。

(2)作者认为凤凰女子“才是小城的基石”,你认为其理由是什么?

(3)作者着力描写了凤凰古城经历的沧桑岁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强韧,温柔,贤良(或“善良”)。

(2)①过去,凤凰女子在万千苦难中撑持着家事农作;②现在,凤凰女子投身到各项建设事业之中。

(3)凤凰古城经历的沧桑岁月就是凤凰女子经历的沧桑岁月,这样写更有力地揭示出凤凰女子性格形成的历史背景,通过今昔对比,歌颂了新社会新生活的美好。

详细解答:

写作题

第33题:

请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为话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化教师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

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

随着终身学习观念在全社会的进一步确立。

实现教师在任教学校的终身学习发展,已成为摆在每位校长面前的首要任务。

以新一轮教育改革为契机,以学校整体改革实验为载体,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师终身发展大环境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之路。

现在学校所有办公室、所有班级都安装了电脑、电视,并且通过光缆把全校计算机全部联入了国际互联网,使信息高速公路深入到学校的每个办公室、教研组,深入到每个班级,真正达到了“班班通、室室通”。

它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能让全体教师打开窗子,迎接新世纪的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