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196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谷氨酸发酵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用6%(W/W)盐酸溶液转树脂为氢型,蒸馏水洗至中性备用。

过剩的树脂浸入1mol/LNaOH溶液中保存,以防细菌生长。

  四、试剂配制1、上柱交换液

  谷氨酸发酵液或等电点母液,含谷氨酸2%左右。

  配制方法;

取工厂购回的谷氨酸干粉20g溶于200ml自来水中,再加进约8ml浓盐酸使谷氨酸粉全部溶解,此时pH值约为,最后稀释至。

2、洗脱用碱

  4%NaOH溶液。

其配制方法有两种:

①40gNaOH溶于1000ml自来水中;

  ②工业用碱配成4%浓度(W/W),(约9°

Bx,相对密度)3、再生用酸

  6%(W/W)盐酸溶液。

把大约80ml浓盐酸(36%含量)用自来水稀释至500ml。

配成约4°

Be,相对密度的溶液。

4、%茚三酮溶液

  茚三酮溶于100mL丙酮溶液中配制成。

  五、离子交换工艺流程

  直接等电点提取谷氨酸

  在本实验中,低流分和尾流分都弃去不要。

  六、实验步骤

  1、检查离交柱工作状况。

检查阀门,管道是否安装妥当,若有渗漏,及时报告。

2、计算上柱量

  先测量浸水后湿树脂的体积及上柱液总氮含量(其方法见后面附录),再按下式计算上柱量。

  上柱量(mL)?

  湿树脂体积(mL)?

湿树脂实际交换当量(mmol/mL湿树脂)

  总氮含量(mmol/mL)

  根据实践,湿树脂实际交换当量为~/mL湿树脂。

3、上柱交换

  本实验用顺上柱方式。

先把树脂上的水从底阀排走,排至清水高出树脂面2cm左右,同时调节柱底流出液速度,控制其流速为30ml/min左右。

然后把上柱液放入高位槽中,开启阀门,进行交换吸附。

注意使柱的上、下流速平衡,既不“干柱”,也要避免上柱液溢出离交柱。

前期流速为30mL/min左右,后期流速

  为25mL/min左右。

  每流出100mL流出液,用pH试纸及糖度计测量其pH值及浓度,记录下来。

间断用茚三酮溶液检查是否有谷氨酸漏出。

如有漏出,应减慢流速。

  上柱液交换完毕,加入1/3树脂体积的清水将未交换的上柱液全部加入树脂中交换。

  4、水洗杂质及疏松树脂

  开启柱底清水阀门,使水从下面进入反冲洗净树脂中的杂质,注意不要让树脂冲走。

反冲至树脂顶部溢流液清净为止,再把液位降至离树脂面5cm左右,反冲后树脂也被疏松了。

5、热水预热树脂

  加入树脂体积3倍左右的60-70℃热水到柱上预热树脂,柱下流速控制为30~35mL/min。

6、热碱洗脱

  把水位降至离树脂面2cm左右,接着加入60~65℃的4%NaOH溶液到柱上进行洗脱,用碱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147——谷氨酸分子量

  3——被吸附谷氨酸当量数的倍数40——NaOH分子量

  ——4%NaOH的相对密度

  每收集50mL流出液检查并记录其pH值及浓度。

柱下流速前期30mL/min,后期为50-60mL/min。

到流出液(浓度约为°

Bx)时,开始收集高流分,此时应加快流速以免“结柱”。

如出现“结柱”,应用热布把阀门加热使结晶溶化。

一直收集到pH9为止。

流完热碱,用60℃热水把碱液压入树脂内,开启柱底阀门,用自来水反冲树脂,直至溢出液清亮,pH值为中性为止。

7、收集

  把高流分集中在一起,用浓盐酸把全部谷氨酸结晶溶解,测量其总体积及总

  4%NaOH用量(mL)?

  GA%

  ?

3?

401474%?

  氮摩尔含量。

8、等电点提取谷氨酸

  把收集液pH调至左右,稍搅拌使谷氨酸结晶析出,静置冷却过滤。

9、树脂再生

  洗净树脂后,降低液面至树脂面以上5cm左右,然后通入6%盐酸(W/W),对树脂进行再生。

用酸量按下式计算:

  用酸量(mL)?

  树脂体积(mL)?

?

  6%?

1000

——树脂全交换当量,mmol/ml湿树脂

  ——树脂全交换当量的倍数6%——盐酸含量——盐酸分子量——6%盐酸相对密度

  再生树脂流速控制在(25~30)mL/min。

再生完毕,离交柱则处在可交换状态(树脂为H型)。

  七、实验报告

(一)实验记录

  1、离子交换树脂型号,离子交换柱直径mm,湿树脂高度mm,湿树脂装量mL。

湿树脂全交换当量/mL湿树脂。

2、上柱液状态

  含谷氨酸量,总体积ml,浓度°

Be,总氮含量mmol/mL。

3、谷氨酸上柱交换吸附记录表

  篇二: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一、实验课名称: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ExperimentofBiotechnology

  二、实验课性质:

独立设课,专业主干必修课三、适用专业:

生物技术四、采用教材及参

  考书

  1.贾士儒主编.生物工艺与工程实验技术(第一版).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魏群主编.生物工程技术实验指导(第一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3.陈坚等主编.发酵工程实验技术(第一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五、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72;

课程总学分:

2;

实验课总学时:

72六、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七、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和综合运用各种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实验素质。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能够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

掌握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各种参数的测定方法;

掌握生物技术领域常用参数的测定方法。

八、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

α-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验证

  内容:

(1)土壤采样及材料预处理;

(2)培养基的配制、倒平皿、稀释涂布、培养;

(3)透明圈的辨认与α-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纯化;

(4)摇瓶培养与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要求:

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方法,理解

  以淀粉为惟一碳源进行分离淀粉酶产生菌的原理,掌握透明圈辨认方法,掌握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实验二:

呼吸缺陷型菌种的选育与确证

(1)酵母菌种的诱变处理及诱变后菌种的液体培养;

(2)CM培养基的配制及稀释涂布;

(3)TTC下层培养基的配制及点种;

(4)TTC上层培养基的配制与呼吸缺陷型菌落的观察;

(5)甘油培养基的配制与呼吸缺陷型酵母的验证。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诱变育种的方法,理解诱变育种的原理,掌握变色圈法分离菌种的方法。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和台件数

  实验三:

谷氨酸发酵及提取工艺

(1)谷氨酸菌种的制备;

(2)噬菌体的检测(选开);

(3)大肠杆菌(谷氨酸脱羧酶)酶粉的制备(选开);

(4)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测定;

(5)发酵过程中谷氨酸含量的测定;

(6)发酵罐的构造及空消;

(7)谷氨酸中糖一次发酵及控制;

(8)谷氨酸高糖一次发酵及控制(选开);

(9)谷氨酸发酵液黏度的检测及菌体浓度的检测;

(10)谷氨酸的离子交换回收(选开);

(11)谷氨酸的等电回收及精制;

(12)谷氨酸钠质量控制及分析;

(13)离子喷雾干燥使用及发酵液的无害化处理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对微生物的无菌操作、生化分离技术、发酵工程的原理、生物工程设备的应用及生物工艺学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1)要求学生通过本实验了解发酵工业菌种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

(2)掌握发酵罐的空消、实消原理和方法,能正确的操作发酵罐;

  (3)掌握生物工程工业中物质的分离、提取、精制工艺;

掌握还原糖、噬菌体

  等主要指标的检测工艺。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

  实验四:

糖化酶摇瓶实验及糖化酶的提取

(1)糖化酶摇瓶实验;

(2)发酵过程中菌丝形态显微镜观察、pH测定;

(3)糖化酶活力测定;

(4)糖化酶的过滤;

(5)糖化酶的浓缩和沉淀;

(6)糖化酶的干燥和粉碎;

(7)成品酶活的测定。

(1)掌握摇瓶发酵的原理;

(2)掌握胞外酶提纯的原理及方法。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

  实验五:

固体发酵生产柠檬酸

(1)黑曲霉菌种的制备;

(2)接种与摊盘;

(3)柠檬酸固体发酵培养的检测与控制;

(4)柠檬酸提取;

(5)纸层析鉴定柠檬酸;

(6)离子色谱法鉴定柠檬酸(选做)。

掌握固体发酵的方法,理解柠檬酸发酵原理,掌握掌握柠檬酸的测定及提取方法。

  应配备的主要设备

  实验六:

固定化酵母连续生产酒精

(1)固定化酵母的制作;

(2)乙醇连续化发酵及控制;

(3)乙醇的蒸馏;

(4)乙醇浓度的检测;

(5)葡萄糖浓度的检测;

(6)菌体量的检测。

(1)掌握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2)掌握连续化酒精发酵的原理;

(3)掌握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

  实验七:

红曲发酵及红曲色素的提取

(1)红曲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观察;

(2)红曲液体菌种的制备;

(3)实验室红曲固体发酵;

(4)红曲代谢产物的浓缩;

(5)红曲色素的分离纯化;

(6)红曲色素色价的测定;

(7)红曲粗提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8)红曲霉素的制取及其抑菌能力的测定;

(9)红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1)掌握红曲的生产工艺;

(2)掌握红曲的提取工艺;

(3)了解红曲的功能

  实验设备

  九、实验课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

本门课程要求实验报告主要描写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步骤及实验结果分析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考核方式:

  实验报告占20%,实验过程中个人表现占20%,实验考试成绩占60%。

  篇三:

谷氨酸发酵工段通用任务书

  吉林化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

万吨∕年谷氨酸生产装置发酵工段工艺设计

  性质: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教学院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001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09300102

  指导教师刘玲杨梅

  下发2013年11月10日完成2014年6月10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须知

  1、认真学习理解《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及规范(试行)》。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内容。

  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4、实验时,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材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制度。

  5、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及时交给教学院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经指导教师推荐可作为论文发表。

  6、妥善保存《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将任务书同毕业设计(论文)一同交给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