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204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隔离开关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Q/CSG10017.2-2007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5

《广东电网公司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十项重点措施》广电安[2005]79号

广东电网公司

6

施工图纸

XX设计院

7

厂家资料

XX厂家

3.作业流程

3.1断路器安装作业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作业流程图

3.2工序安排

表3-1工序名称及编号

工序名称

工序编号

4.作业准备

4.1人员配备

表4-1作业人员配备

建议工作人数

负责人数

监护人数

设备支架安装

设备开箱及附件清点

单相安装

操作机构箱安装

连杆及组件安装

隔离开关调整

静触头安装

隔离开关再次调整

接线及试验

4.2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4-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名称

规格/编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力矩扳手

8-300Nm

套筒扳手

8-46mm

梅花扳手

10-32mm

水平尺

400mm

活动扳手

450mm

线坠

8

焊机

220V

9

切割机

10

塞尺

11

角尺

12

钢卷尺

5M

13

吊带

14

吊车

16T/25T

5.作业方法

5.1设备支架安装

把水泥基础预留孔清理干净,将设备支架吊入基础孔内,用仪器或线坠调整支架垂直度,使其误差不超过8mm。

5.2设备开箱及附件清点

设备开箱应会同监理、业主及厂家代表根据装箱清单清点设备的各组件、附件、备件及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缺损,发现的缺件及缺陷应作好记录并通知厂家处理。

5.3单相安装

5.3.1GWXX-XXW垂直断口隔离开关安装,先将底座装配用螺栓固定在基础上,固定时应注意放置好斜垫圈,且将带铭牌的底座装配放在中间相,将主闸刀用吊机吊起,然后用人工扶起上节支柱瓷瓶和旋转瓷瓶,用螺栓固定,组装完上节瓷瓶后再将下节瓷瓶扶起组装,全部组装完毕后吊装在底座装配平面上,用螺栓紧固。

5.3.2双柱式GWXX-XXW水平断口隔离开关则分相吊装至安装位置。

5.3.3六柱GWXX-XXW水平断口隔离开关瓷瓶分别吊装到各相底座的两端,并用螺栓固定;

将三柱导电杆装配的瓷瓶分别吊装到各相底座的中间位置,并用螺栓固定。

吊装时注意底座下方三极联动拐臂中心线应与底座中心线成大约35度夹角,当开始分闸时,拐臂中心线应向底座中心线靠拢。

5.4操作机构箱安装

5.4.1按设计图纸将操作机构CJXX安装在固定高度,并固定在主极(中间极)的镀锌钢管上。

5.4.2将操作机构放在一个适当高的架子上,从主极隔离开关旋转瓷瓶下方的主轴,使得主轴中心与操作机构输出轴中心对中;

同时用水平尺测量并调整操作机构各个面的水平度或垂直度,然后用适当长的槽钢将机构箱与抱箍焊接(或用螺丝固定)。

5.5连杆等附件安装

5.5.1将三相联动隔离开关拐臂用圆头键装在中极,并用螺栓顶紧;

将拐臂用月形键装在两边极,并用卡板挡住。

将调角联轴器插入机构输出轴上,并使调角联轴器的中心与拐臂的中心对中;

将接头用圆头键联接到拐臂中,将主闸刀放到合闸位置,用手柄将机构顺时针摇到终点位置,再反方向摇4圈,将镀锌钢管一端插入到接头中焊牢,另一端插入调角联轴器装配上端垂直焊牢。

5.5.2横连杆安装时将主刀置于分闸或合闸位置,并将拐臂调到正确位置,然后截取适当长的钢管焊接到拐臂装配上。

在焊接横连杆时须注意两条横连杆在同一直线上,如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调整接头装配在拐臂长孔中的位置。

5.5.3分相操作隔离开关则不需要安装连杆。

5.6隔离开关调整

5.6.1GWXX-XXW垂直断口(母线型)隔离开关调整两部分运动复合而成的,即折叠运动、夹紧运动及分合闸调整(GWXX-XX隔离开关原理如图5-1所示)。

图5-1GWXX-XX型主闸刀结构原理图

(1)折叠运动

由CJXX型电动机构驱动旋转瓷瓶⑴作水平运动,与旋转瓷瓶相连的一对伞齿轮⑵带动平面双四连杆⑶运动,从而使下导电管⑹顺时针转动合闸,逆时针转动分闸;

由于连板⑷与下导电管⑹的铰接点不同,从而使与连板⑷上端铰接的操作杆⑸相对于下导电管作轴向位移,而操作杆⑸的上端与齿条⑻的移动便推动齿轮⑼转动,从而使与齿轮⑼固连的上导电管⒀相对于下导电管⑹作伸直(合闸)或折叠(分闸)运动;

另外,在操作杆⑸轴向位移的同时,平衡弹簧⑺按预定的要求储能或释能,最大限度地平衡刀闸的重力矩,以利于刀闸的运动。

(2)夹紧运动

隔离开关由分闸位置向合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并在接近合闸位置(快要伸直)时,滚轮⑾开始与齿轮箱⑽上的斜面接触,并沿着斜面继续运动。

于是,与滚轮⑾相联的顶杆⒁便克服复位弹簧⒂的反作用力向前推移,同时动触头座⒆内的对称式滑块增力机构把顶杆⒁的推移运动转换成触指⒅的相对钳夹运动。

当静触杆⒃被夹住后,滚轮⑾继续沿斜面上移X~Xmm,直至完全合闸,此时夹紧弹簧⑿的力已作用在顶杆⒁上。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顶杆⒁获得一个稳定的推力,从而使触指⒅对静触杆⒃保持一个可靠不变的夹紧力。

当开关开始分闸时,滚轮⑾沿斜面向外运动,直到脱离斜面。

此时,在复位弹簧⒂的作用下,顶杆⒁带动触指张开呈“V”形。

(3)分合闸调整

隔离开关要求主刀在合闸位置时,主闸刀装配上的双连杆在“死点位置”距限位螺钉2mm(如图5-2),主刀合闸处于合闸位置时上、下导电管应基本处于铅垂位置,允许CAXX操作机构分、合闸时下杠(也叫脱扣),根据产品说明书,刀闸三相同期为XXmm。

接地开关合闸后插入深度为XX-XXmm,合后最小断口距离为XXmm。

图5-2隔离开关调节杆

1)刀闸合闸时不能压单边,走之字。

(压单边:

刀闸合闸即将到位时静触头的静触杆不在触指的中心位置;

走之字:

刀闸合闸即将到位时静触头的静触杆先向一边触指靠近,继续合闸,静触杆又向另一边触指靠近,如此反复一次以上就为走之字。

2)用手柄摇CAXX操作机构进行分、合闸操作,并观察主闸刀的动作情况,当出现下面情况时,调整方法如下:

机构已运动到位,而主闸刀却不到位,说明机构的输出角度不够,应调整CAXX机构内行程开关,以增大输出角度。

(4)主闸刀合闸过盈而分闸不到位或分闸过盈而合闸不到位,说明机构的初始角度与主闸刀的初始角度不匹配,应松开调角联轴器的螺丝进行调整。

调整时须注意调到分、合闸到位时机构内丝母在丝杠上位置相对称(即分闸到位时摇n圈就下杠,合闸到位时亦要摇n圈就下杠),通常只要调到这样,机构分合闸时的脱扣问题即已达到要求。

三相不同期调整时,隔离开关合闸到位时有一啪的响声,听三相隔离开关合闸时的声音是否一致判断其三相是否同期,如不同期调整相间横连杆的长度。

(5)合闸位置时主闸刀上、下导电管的垂直度调整。

下导电管的垂直度调整主闸刀装配的双四连杆3(如图5-1)的长度,注意调整时须将两条连杆的长度调到相等;

上导电管的垂直度靠调整连板4(如图5-1)上的螺栓以调节操作杆5(如图5-1)的长短来达到。

(6)当出现压单边情况时,应调整静触头,必要时亦可调整双四连杆(只调一边)。

压单边情况出现的随机性较大,很难将此情况完全消除。

当出现走之字的情况时,应放松下导电管与上导电管连接的螺栓,用手锤轻敲以旋转一下上导电管,使得触指夹紧运动的方向与静触杆垂直。

5.6.3GW4、GW5、GW14、GW34双柱式水平回转单端口,GW11、GW12、GW21双柱水平伸缩式(如图5-2),GW7、GW26、GW33三柱式水平回转双端口,GW25双柱水平中央开断式,GW28单臂折叠插入式,GW27水平与轴向旋转复合,GW36梅花触指插入式隔离开关的调整方式多样,但都大同小异,大体分单极调整、分合闸调整。

(1)隔离开关各极独立分装,每极主要由底座、绝缘支柱闸刀、接地闸刀等组成。

各极之间用拉杆进行传动,三极隔离开关共用一台CAXX电动操作机构。

三极联动时底座分为主极底座和边极底座两种,主极底座除四连杆机构和联锁装置外,其余与边极相同。

主闸刀与旋转瓷瓶成“T”型固定,放置瓷瓶安装在轴承座上。

主极(中间极)通过连杆机构与CAXX机构的主轴联接;

边极是通过连杆在各自底座的下方与主极相连接。

当操作机构主轴顺时针旋转90度时,主闸刀变在水平方向顺时针旋转70度±

3度,使动触头插入触指中去从而实现合闸,当主轴逆时针旋转90度时,主闸刀逆时针旋转70度±

3度,从而实现分闸。

(如图5-2)

(2)单极调整

1)用手旋转中间瓷瓶合闸,检查动触头的波凸是否对应触指的凹槽中间位置,如不是通过调节导电杆支架上的MXX螺母来调整导电杆的整体高度,使动触头的波凸在对应触指的凹槽中间位置。

2)使之合闸到底,测量动触头的插入深度,应为XX㎜,否则调节导电杆在托板中的插入深度或调整瓷瓶的铅垂度。

3)检查这一相两端触头合闸的同期性,应不大于XXmm(检查方法:

用手旋转中间瓷瓶,当一端的动触头刚与触指接触时,测量另一端动触头与欲接触触指面的距离,该尺寸应不大于XXmm),否则调整每一瓷瓶的铅垂度。

4)旋转导电杆以调节动触头与触指面的平行度,使每根触指的前后共四点与动触头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接触。

5)全部调好后,合闸到底,调节定位螺栓的长度,使其靠近防雨罩。

6)注意事项:

瓷瓶调整时不一定要将其调成垂直,可适当结合插入深度及合闸的同期性等技术要求而定;

调整好后应用0.05塞尺检查动触头与触指接触是否良好,若可塞入塞尺应寻找原因,若是产品问题,应尽快通知厂家调整。

7)检查合闸后触头的备用行程,应为XX-XXmm间,如不在此范围且触头的插入深度满足要求,则通知厂家调整。

1)用手柄操动隔离开关并观察,若机构摇到分闸位置时,每个断口的有效距离不小于XXm,到合闸位置时,两静触头与导电杆成一直线,如不能达到以上要求,则调整调角联轴器以调整起始角度。

2)调整时须注意调到分、合闸位时机构内丝母在丝杠上位置相对称(即分闸到位时摇n圈就下杠,合闸到位时亦要摇n圈就下杠)。

3)若此时机构的脱扣问题仍未解决,则须打开机构箱将丝母在叉杆焊装的位置往里面进一点以增大机构的输出角度。

(如图5-3减速箱装配)

图5-3减速箱装配

用手柄进行隔离开关的分合闸操作,观察其三极分、合闸情况,如果三极合闸都没到位,则可适当延长主极底座上方的连杆长度;

如果主极到位,而边极滞后,则可调节极间连杆长度,使之也合闸到位。

三极都能合闸位后,再通过调节分闸限位螺栓的长度,来调整三极合闸的同期性,使之小于XXmm。

(1)安装横连杆前的调整

1)检查它们的分合闸是否到位,分闸时断口距离,分闸角度等是否达到要求,如不能达到标准则调整其底座部分的交叉连杆,主极隔离开关还可以调整主动拉杆的长度。

2)如果出现无论如何调整都不能完全达到要求时应考虑调整瓷瓶的垂直度。

调整主极隔离开关时同时调整电动操作机构输出轴上的调角联轴器,使其分、合闸到位时机构丝母在丝杠上位置相对称(即分闸到位时摇n圈就下杠,合闸到位时亦要摇n圈就下杠)。

检查其插入深度,备用行程,及触头与触指的接触(用塞尺检查);

如不能达到要求则松开触头与接线座的联接螺栓,视情况调整触头(若是插入深度不够或太多就将触头拉出或插入一点,若是触头与触指接触不良好则将触头旋转一点)。

如若不能同时达到要求就应通知厂家处理。

(2)横连杆安装后的调整

1)若不是主极的另外两极隔离开关均分闸不到位,调整主极与中间极开关间横连杆的长度,同时也要调整它们交叉连杆的长度以保证合闸到位。

2)若是中间极隔离开关分闸不到位,调整两条横连杆的长度(一条调长时,另一条就调短,使得两条连杆的总长不变),同时调整中间极开关交叉连杆的长度以保证合闸到位。

3)若是离操作机构最远的那极隔离开关分闸不到位,调整此极与其相邻极间横连杆的长度,同时调整此极开关交叉连杆的长度以保证合闸到位。

测量三极开关的合闸同期性,如未达到要求则调整除主极外的各极开关的交叉连杆的长度,同时也要调整横连杆的长度。

4)如果出现调好合闸同期性时不能保证分闸都到位的情况时,则调整主动拐臂中的拐臂长孔和主极隔离开关的交叉连杆的长度,同时也要根据上述调整方法视情况调整其他极的交叉连杆及横连杆的长度,最终使其既满足合闸同期性的要求,亦能分合闸到位。

(3)调整完成后,再次全面检查一次开关的各项参数:

触头的插入深度,备用行程,三极合闸同期性,触头与触指的接触情况,分闸角度及分闸时断口距离。

如均达到(如下表5-1)要求后将限位装置调好,并把螺丝打紧。

表5-1调整参数表

检查项目

数值(产品要求)

隔离开关分闸后断口距离(两断口之和)

≥XXmm

隔离开关三相合闸同期性

≤XXmm

隔离开关合闸后动触头插入深度

XX-XX㎜

手力操作机构分、合闸操作力

≤XXN

隔离开关合闸后备用行程

XXmm

接地开关最小断口距离

接地开关合闸后手插入深度

XX-XXmm

5.7静触头安装(GWXX-XXW垂直断口(母线型)隔离开关才有)

1母线夹板装配2上夹头装配

3XX加强型钢芯铝导线4导电杆装配

5主闸刀装配6橡皮垫

7上支持瓷瓶8下支持瓷瓶

9上旋转瓷瓶10下旋转瓷瓶

11底座装配12接地静触头装配

13接地刀杆装配

图5-4隔离开关静触头安装示意图

5.7.1将隔离开关置于合闸位置,确定静触头的高度(图5-5中的H)=管母中心到刀闸防雨罩的距离-210;

该尺寸的确定可在任意一极刀闸上测量,余下的所有刀闸按此数值计算。

1.导电杆装配;

2.XX钢芯铝绞线;

3.上夹头装配;

4.母线夹板装配

图5-5静触头示意图

5.7.2测得尺寸H后,根据下表算出铝铰线的展开长度L,尺寸H与L的关系参考表5-2。

表5-2H与L尺寸关系参考表

H

600

700

800

900

1000

L

4120

4780

5360

6040

6580

5.8隔离开关再次调整

5.8.1将组装好的静触头装在管母上,再将主闸刀合闸,调整静触头与主闸刀的相对位置,使静触头的静触杆与防雨罩的距离为XX-XXmm左右,动触片的八个触点均应与静触杆可靠接触,且刀闸在合闸的过程中不出现走之字的现象即可。

5.8.2GWXX-XXW垂直断口(母线型)隔离开关压单边情况出现的随机性较大。

当出现走之字的情况时,应放松下导电管与上导电管连接的螺栓,用手锤轻敲以旋转一下上导电管,使触指夹紧运动的方向与静触杆垂直。

5.8.3接上临时电源进行GWXX-XXW垂直断口(母线型)隔离开关电动调整。

5.9接线及试验

5.9.1电气接线

见《二次接线》。

5.9.2试验

隔离开关试验包括测量绝缘电阻、回路电阻、耐压试验及操动机构试验等。

6.安健环控制措施

6.1控制措施

6.1.1进入现场人员须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须系好安全带。

6.1.2设备吊装应专人指挥,专人监护,听从现场厂家代表指导。

6.1.3上、下传递物件、工具时应用工具袋装好传递,施工时所有小型工具必须绑扎在工具带上。

6.1.4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应向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6.1.5施工中始终保持现场文明施工,做到设备、材料、工具摆放整齐,现场卫生“一日一清理”,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1.6在高温或低温等恶劣环境下工作时,施工人员应有足够的防护设施;

使用打磨机具和火焊时应正确佩戴防护眼镜;

使用电焊施工人员应有防护目镜的面罩。

6.1.7电、火焊焊渣、废焊条、焊头条、铝屑、余料等废弃物,用专门的垃圾箱装好,如可循环再利用的铁钉、螺丝等,可交现场材料仓库收集。

6.1.8加强材料的保管,保证材料不生锈或不变质;

合理放样,减少边角料的产生;

对边角料要充分使用;

加强消耗性材料的管理,控制消耗材料的使用;

节约工业用水用电。

6.2危险点辨识

表6-1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点

预控措施

人员、设备高处坠落

严格按要求绑扎安全带、使用合格的卡环、吊带

起重作业设备及人身事故

专业人员专人指挥、吊车司机规范、有资质

高空坠物伤人

规范施工,所有施工工具必须用布条绑扎,不得随意乱扔、乱放

人身触电

专人监护、试验时用警示带设置安全围网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电压等级≥110kV,隔离开关相间距离误差小于20mm;

电压等级<110kV,隔离开关相间距离误差小于10mm;

相间连杆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7.2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清洁,且接触良好,触头镀银层无脱落。

7.3隔离开关所有转动部分应涂以适合当地气候的复合脂,设备接线端子应涂以薄层电力复合脂。

7.4均压环和屏蔽环应安装牢固、平正(如果有)。

7.5以0.05mm×

10mm的塞尺检查,对于线接触应塞不进去;

对于面接触,在接触面宽度为50mm及以下时,不应超过4mm;

在接触面宽度为60mm及以上时,不应超过6mm。

7.6安装时所有螺栓必须按要求达到力矩紧固值。

7.7操动机构、传动装置、辅助开关及闭锁装置应安装牢固,动作灵活可靠;

位置指示正确,无渗漏;

合闸是三相不同期值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