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025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21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技能鉴定-汽车修理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docx

3

朱明工作室zhubob

中级修理工实操考核项目操作步骤

第一组发动机检修:

(配25分)一、配气相位检测 (A卷)

(一)检前准备:

准备好百分表连磁座、塞尺、梅花板手、起子、检测用的分度盘、指针装置、转动发动机用的摇把。

(二)操作方法:

通常用曲轴转角表示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叫做配气定时或配气相位。

l、配气机构的零件要求:

不能磨损,保持标准。

配气机构配合间隙符合规定。

调整好全部气门间隙,汽油机为0.20~0.25mm,柴油机为0.30~0.35mm,具体应按原厂技术要求。

2、摇转曲轴,使四缸气门叠开(四缸发动机)。

即一缸压缩终了位置,并检查l、4缸活塞上止点标记是否对齐,即正时齿轮盖上的指针对准皮带轮上的刻度线,或飞轮壳上的刻度线是否与飞轮上的刻度对齐。

并移动分度盘,使“0”对准指针装置上的指针。

3、安装好磁座百分表,对1缸进行检查,先检进气门,将百分表压在进气门弹簧座

端面上,压入1毫米,长针对准“0”。

顺转曲轴直至百分表(约330度)长针一动,即停止转动,观察分度盘上的读数,并标在相位图上,该度数即为进气门开启角(约在上止点前约20度)。

继续摇转曲轴,直至百分表回复原位,此时指针所指为进气门关闭角(在下止点后约60~70度)。

4、用同样的方法,对排气门进行检查,即把百分表压在排气门弹簧座端面上,压入

1毫米,继续顺转曲轴,百分表长针一动,即停止转动,观察分度盘上的读数,即为排气

门开启角(约在下止点前60度左右)。

继续摇转曲轴至百分表回复原位,即排气门的关闭角(约在上止点后20~30度左右)。

把进、排气门的早开和迟闭角度值标在相位图上。

5、其它各缸的检测方法与一缸相同,但注意检查二、三缸时,其上止点位置与一、四缸正好相反,这与曲轴的转角有关。

(三)调整方法:

当配气相位的检查结果与标准相比较时,如有变动,可用下列方法进行调整:

l、如果是个别气门偏早或偏迟且相差不大时,可采用调整个别气门间隙的方法来解

决。

2、如大多数偏于一边,早或迟的相差数接近一致时,一般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采用偏位键的方法来调整。

3、如大多数气门配气相位角偏差6度以上,应先将正时齿轮向左或右转动一个齿后,再用偏位键来进行调整。

在用偏位键固定齿轮时,应注意键的安装方向。

键分正键(正时)顺键(由快调慢)、逆键(由慢调快)。

在装键时注意。

当配气迟时用逆键,配气早时用顺键。

4、如何确定配气相位是否合乎技术标准,应根据原厂技术标准来衡量不同车型有不同的标准。

画一个相位图。

例:

EQl40—6100Q

进气:

开启:

上止点前20°;关闭:

下止点后56。

排气:

开启:

下止点前38°30’;关闭:

上止点后20°30’。

二、活塞与活塞环选配 (B卷)

(一)活塞选配的要求:

1、选配时要根据车型、发动机型号、零件编号、生产年份。

2、应按气缸修理尺寸,选用同一厂家制造的同一型号、同一尺寸的活塞和活塞环。

3、同组活塞重量差不大于5%(8克)。

活塞连杆重量的误差不大于15g,连杆活塞不能偏差30g。

(二)活塞环选配的要求:

1、应根据气缸的修理尺寸和相应活塞的尺寸进行选配。

翘曲度不能超过0.05mm。

2、弹力应有46~69牛顿以上。

3、漏光度:

活塞环开口两侧对应圆心角30°内不准漏光,其它处漏光不超过25°漏光的总和不大于45°。

漏光缝隙应不大于0.03mm。

漏光处不超过两处。

4、活塞环的三隙检查:

(1)开口间隙:

气环为0.29~0.49;油环为(最底环)0.50~0.90:

(2)侧隙为0.03—0.08(第一道环:

0.05~0.07;第二、三道环:

0.04—0.06:

第四道环

0.75。

(3)背隙为O.15—0.30(0.20~0.35)。

4

三、水泵检修 (C卷)

(一)拆装分解

l、松开水泵盖的固定螺栓,取下泵盖和衬垫。

2、拧下水泵叶轮的固定螺栓,用专用拉具拉出水泵叶轮。

取出水封密封圈和水封总

成。

3、拆除风扇总成及皮带轮,拆卸水泵轴前端开口销,松开固定螺母,取下皮带轮轮毂、半圆键、取出轴承档圈,压出水泵轴及内外轴承和隔套,取下水泵轴抛水圈及挡圈。

(二)清洗各零件,去除锈迹及油污。

(三)检修

1、壳体的检修

(1)检视壳体及皮带轮是否出现裂纹,如出现裂纹,可用焊补法和粘补法修复。

(2)检查各螺孔螺纹损坏情况,一般应不超过2牙,如损坏可用扩孔攻出螺纹或填焊后重新攻出螺纹的方法修复。

(3)检查壳体与盖板的结合平面度,应不大于0.15mm,不合要求应修平。

2、水泵轴的检查

(1)检视水泵轴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应镀铬修复或更换。

(2)用磁座百分表检查轴的弯曲度应不大于0.05mm,超出标准,可用冷压法修复。

3、水泵轴承及轴孔的检修

(1)检视轴承应转动灵活,用百分表检查其轴向间隙应不大于0.30mm,径向间隙应不大于0.15mm如超出标准或损坏应更换。

(2)轴承与轴孔的配合间隙应不大于0.03mm否则应镶套修复。

5

4、水泵叶轮的检修

如出现叶轮破碎应更换,孔径磨损应镶套修复。

5、风扇叶的检修

如出现磨损或破碎,应更换,铆钉松旷应重铆。

叶片角度差应不大于2°超出标准应校正。

6、水泵装复

(1)按拆卸相反次序进行装复,装复时应注意水封应卡入叶轮角前端凹槽内,防止压坏水封。

用手钳将水泵轴档圈和抛水圈装上水泵轴。

依次把内轴承、隔套、外轴承压装入水泵轴上。

利用压床压入。

(2)装复后应检查叶轮轮叶与壳体的间隙应为0.70—1.70mm,叶轮外沿与壳体内壁间隙应为0.45—1.08mm,叶轮与盖板之间间隙应为1.30一2.60mm,可通过增减垫片进行调整。

(3)修复后的水泵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在试验台测试泵水流量和扬程符合要求。

6

四、发电机检修 (D卷)

(一)发电机的分解

1、清洁发电机外表的油污和灰尘,在前端盖、定子和后端盖配合连接处的边缘上划一直线,作为装复时的标记。

2、旋出后端盖外侧固定电刷架的螺母,取下电刷和电刷架。

3、旋出连接前、后端盖的一支螺栓,并取下后端盖上的轴承护盖。

4、用木锤轻击前端盖或转子轴,使前、后端盖松动并分离分解。

5、旋出皮带盘固定螺母,取下皮带盘,使其风扇和转子轴上的半圆键、转子可拆下。

6、拆下前轴承盖,取出前轴承。

7、拆下后端盖上硅整流组合件的保护罩,旋出固定在硅整流组合件上的定子线圈的三个接头的固定螺丝,定子即可与硅整流组件分离。

8、松开后端盖上紧固螺母,旋出输出端的螺母,取出硅整流组件。

(二)转子总成的检查

1、磁场绕组断路、短路的检查:

将万用表拨至R³1Ω档,然后将两表笔分别与两个滑环接触,测量其电阻值,EQl092为4~5Ω;CAl092为4~5Ω。

若电阻值符合上述规定,说明磁场绕组良好;若电阻值为无穷大,说明磁场绕组断路;若电阻值小于规定值,说明磁场绕组短路。

2、磁场绕组搭铁的检查:

将万用表拨至R³10KΩ档,然后将一个表笔触及滑环,另一表笔接触爪极或转子轴,若万用表指针不摆动,说明绝缘良好;若指针摆动,说明绝缘不良。

3、转子铁芯及转子轴的检查

7

转子铁芯不得有松动现象。

转子轴直线度的检查,轴外圆与滑环对其轴线的径向跳动应不大于0.10mm。

否则应进行校正。

4、滑环的检查

仔细观察滑环表面,应平整光滑。

若有划伤或沟槽,应用“00”号砂纸磨光。

用游标卡尺测量滑环的外径,最小外径不得小于标准直径0.5mm。

测量滑环厚度,应不小于2mm。

(三)定子总成的检查

l、线圈间短路的检查

目测线圈漆包线变成焦糊色或严重脱漆皮,说明定子线组有短路故障。

用万用表R³1Ω档测量检查:

(注意,定子线圈的三个接头必须与整流元件拆开,“N”接线柱引出线脱焊分离)若测量两相之间指针不动时,说明线圈良好;若测量两相之间指针偏转,说明两线圈间不良短路;

2、单相线圈的检查

用万用表R³lΩ档测量检查:

若测得电阻值小于标准值,说明线圈有短路:

若测得电阻值为零时,说明线圈搭铁短路;若测得电阻值为无穷大时,说明线圈断路;

(四)硅二极管整流器的检查

测量硅二极管的好坏就是测其单向导电性。

正表笔搭外壳,负表笔搭引出线,指针摆动,为正极管子;指针不动为负极管。

l、正极管(红色)测量:

正向电阻值(用正表笔搭下片即外壳,负表笔搭引出线即正极)测得阻值应为10Ω。

反向电阻值(用负表笔搭下片即外壳,正表笔搭引出线即正极)测得阻值应为大于10kΩ。

2、负极管(黑色)测量:

EQl092测得正向电阻值应为8~10Ω,反向电阻值应大于10kΩ。

9

3、若测得正、反电阻值均为零——二极管短路↘

→均应更换二极管

若测得正、反电阻值均为无穷大——二极管断路↗

(五)电刷架总成前后端盖及轴承

l、电刷:

(用到小于某一数值时就要更换)

电刷高度:

EQl092、CAl092标准值18mm。

使用极限9mm。

奥迪、桑塔纳、标准13mm。

使用极限5mm。

2、电刷应在架内活动自如,无卡滞现象。

3、用弹簧称检测弹力。

EQl092 3.4±0.2N压力,其高度14~16mm。

4、前后端盖应无裂纹、变形、轴承外圈与端盖配合间隙应符合标准。

5、轴承应无松旷和转动异响,无裂纹、无卡滞、油封应完好,否则应更换。

五、活塞连杆组安装及检查 (E卷)

(一)总成拆卸

1、抽出油量尺,拆下油量尺导管,将缸体平卧进行拆卸。

拆下机油盘固定螺栓,卸下机油盘,取出机油泵总成。

2、转动曲轴,使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用扭力板手及套筒拆下连杆盖上的紧固螺母,取出连杆盖、调整垫片及轴承。

3、用手锤柄把连杆组推出气缸,并将轴承、垫片、连杆盖及螺母装回连杆并做好记号,按次序排放。

4、用活塞环拆装钳拆下活塞环,用尖嘴钳拆下活塞销两端的卡簧,然后用手锤和导棒打出活塞销,使活塞销与连杆分离。

(二)检查1、活塞环不得有严重磨损、折断或弹性不足,连杆轴颈、轴承、活塞销、活塞销孔、

活塞销衬套不得有烧蚀和严重磨损、松旷。

2、活塞、气缸壁不得有损坏、裂纹、拉毛、烧蚀、起沟槽和严重磨损松旷。

连杆不得有弯曲、扭曲,连杆螺纹损坏不超过2牙以上。

3、检查活塞销与座孔的配合,一手握紧活塞,另一手握紧连杆并扭向一边,使衬套与活塞销之间产生阻力,然后板动连杆,观察活塞销是否沿座孔转动,如转动于座孔,即为配合松,反之配合间隙合适。

4、检查轴瓦是否有损坏或锡层剥落。

(三)总成安装

l、在各缸壁内、活塞、活塞销、连杆轴承涂上机油,以备安装,并转动曲轴,将要

12

安装活塞连杆组的轴颈处于下止点位置。

2、检查活塞销两端面与锁环的安装、活塞环开口位置的分配是否正确;拆下连杆轴承盖(连轴承)及垫片。

3、按照活塞及连杆上的标记方向安装,用卡箍将活塞压紧,用手锤柄轻轻推敲活塞顶部,使其进入气缸中(注意:

当连杆大头接近曲轴轴颈时,要用手托住连杆大头),直至连杆轴承与连杆轴颈吻合。

4、装上垫片和按照标记及方向安装连杆轴承盖。

按规定的扭力分三次拧紧连杆螺栓。

5、用手锤柄轻轻敲击连杆盖,检查连杆是否有轴向间隙及连杆小头是否处于活塞销的中位,然后转动曲轴作检查,最后装上保险片或销。

(四)操作要领

1、拆卸时:

在活塞的下止点,检查活塞顶及连杆盖有无标记,若无标记应打上;垫片及螺母应分开放好。

2、检查:

活塞环不得折断或弹性不足,连杆轴颈、轴承、活塞销、活塞销孔、活塞销衬套、活塞、气缸壁不得有烧蚀、起沟槽、连杆螺栓螺纹(母)螺纹损坏不超过2牙以上。

把曲轴转动至下止点,连杆与曲轴垂直,检查曲轴轴承有无变形收口(只有底部贴紧,开口两端没有贴紧)。

上、下、左、右摆动连杆检查活塞销间隙,配合有否过松。

活塞销与活塞座孔、连杆衬套的配合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环是否有变形、裂痕;活塞销磨损情况;活塞表面是否有拉毛、腐蚀、裂纹。

应注意检查是否有偏缸现象(活塞在气缸内的偏斜量):

因为活塞的偏斜将造成气缸的偏听偏磨,这种偏听偏磨是由于活塞对缸壁的压紧力所致,当活塞在气缸中的偏斜在100毫米长度上为0.03mm时,活塞对缸壁的压紧力可达150N,这样使轴承所需的力矩增加

1.5~2.0倍,达到20~25NM。

同时,当气体膨胀通过连杆轴承作用在轴颈上的力也是侧

重一端。

造成连杆轴承与轴颈的偏磨加剧。

此外,由于活塞在气缸中偏斜使密封性能变坏,并使活塞与活塞环的润滑条件恶化。

因此,活塞在汽缸中的偏斜量应不超过允许范围。

由气缸轴线与曲轴轴线的垂直度误差;连杆轴颈轴线的平行度误差;连杆轴颈的圆柱度误差:

连杆上下轴承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以及活塞销孔轴线与活塞轴线的垂直度误差等原因会引起挨缸(困缸)检查挨缸的方法,应卸下活塞环,并按规定扭矩拧紧各道连杆轴承盖螺母,然后转动曲轴,在气缸的上止点、中部及下止点分别检查各缸活塞头部前后方向的缸壁间隙大小,以进行判断:

(1)若多缸活塞在上、中、下部位都向同一方向偏听偏信斜,主要是气缸轴线与曲轴轴线的垂直度超限所至。

(2)若仅有个别或几个缸的活塞上、中、下部位向同一方向偏斜,其原因可能是连杆弯曲,使上下轴轴线不平行,或活塞轴线与活塞销孔轴线不垂直所至。

(3)若活塞在气缸上、中、下部位有不同方向的偏斜。

如果活塞仅在上止点或下止点位置改变偏斜方向,则属于连杆轴颈的圆柱度误差所至。

(4)若活塞仅在气缸中部位置改变偏斜方向,则是主轴颈与连杆轴颈两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至(即连杆轴颈与主轴颈的平行度)。

连杆弯曲时形成偏缸始终偏靠一方,而连杆扭曲造成活塞偏靠的特点是:

活塞位于上、下点时不偏缸,活塞在上行和下行过程中偏缸方向改变,且活塞在行程中部时偏缸最大。

活塞连杆组合件装入气缸时,应注意活塞环开口位置要均匀错开。

装配活塞连杆组时,应注意活塞项部的标志指示活塞安装方向。

活塞裙部开槽一侧应位于气门安装位置对面缸壁(或不是受力的那一侧),而连杆大端喷油孔朝向凸轮轴。

检查连杆大端孔中心线和活塞中心线的不垂直度不能大于薄时,高温气体还可能烧蚀

头部边缘部分。

连杆扭弯曲度:

100mm长不能大于0.06mm。

圆度、圆柱度偏差不大于0.05mm。

3、安装:

各道活塞环开口的分布:

三道环的互成120度,四道环的第一与第二道互

成180度,第二与第三道互成90度,第三与第四道互成180度。

注意:

第一道环开口必须避开活塞侧压力面。

在活塞的下止点,按照活塞、连杆及轴承盖的标记,按规定的扭力

(解放为80~90N²m东风为78~98N²m)分三次拧紧连杆螺栓(母)。

检查连杆盖轴向间隙:

0.17~0.35mm及连杆小头是否处于活塞销的中位,然后转动曲轴作检查:

应转动自如,无卡滞;最后装上保险垫片或销。

(五)操作难点

1、掌握各道活塞环开口的分布和按规定的扭力分三次拧紧连杆螺栓(母)。

2、掌握检查连杆盖轴向间隙和转动曲轴作检查及装上保险垫片或销。

13

六、双腔分动式化油器的检修 (F卷)

(一)双腔化油器的工作原理(BJH201型)

当转速在每分钟2000转时,主、副腔节气门全开,副腔空气门关闭,副腔不工作,

当转速在每分钟2200转时,主腔节气门开度分动角50度时副腔气动节气门部分开启,主、副腔节气门全开,副腔空气门开始打开,副腔开始工作。

当发动机全负荷工作时,主、副腔节气门和气动节气门全开,两个腔的主供油装置和主腔的加浓装置全部投入工作。

(二)化油器的拆卸:

1、卸下油门踏板回位弹簧及踏板连接拉杆。

2、松开拉纽绒固定螺栓及支承夹片螺栓,使拉纽线与阻风门轴分离。

3、拧出化油器固定螺栓,卸下化油器。

(三)化油器的分解,清洁及检查;

1、拧出上、中、下体连接螺栓,卸下连接钩,使上、中、下体分离。

拆出上、中、下部各部零件放在酒精或清洁汽油中浸泡,必要时加入丙酮,进行仔细清洁,彻底清除量孔喷管和油道中的污垢、结胶。

清洁后用压缩空气吹通各油道、气孔和量孔。

2、检查化油器壳体,如出现破裂缺损,可用粘补法(环氧树脂)或焊补法进行粘补。

3、拆卸并检查位于中体一侧的恒温阀及支架分总成,检查双金属片弹簧应有效,装合时应能有效可靠。

密封圈及衬垫如有断裂、老化,应予以更换。

4、检查上、中、下各结合平面,平面变形量应不大于0.10mm,如超出标准,应用砂布磨平。

5、检查浮子是否完好,把浮子浸于60~80℃热水中一分钟,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17

如有气泡即浮子裂损,应焊补或更换。

焊补后应重新检查。

6、检查密封阀本体的密封性,如有渗漏应更换。

7、检查节气门轴同轴孔的配合间隙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其问隙为0.05~0.10mm,使用极限为0.20mm,超出标准应进行修复,可用加大轴及涂刷法修复。

8、检查节气门边缘同化油器内壁的配合间隙,应为0.10mm。

如超过标准应予更换,或用扩大法进行维修。

9、按要求应对各量孑L作流量测试,如部分量孔不符合标准,应予更换。

10、着车检查化油器下体混合室怠速出油孔,其周围不允许有碎裂,缺口等损伤,如有损伤应更换下体。

(四)化油器的装复:

装复时应对各零件进行清洁。

并备齐待装零件及衬垫,安装时注意各通孔。

开口均应准确畅通,按分解逆顺序装配:

1、组装化油器下体:

(1)把节气门阀装在节气轴上,拧入紧固螺钉,拧入后尾端应同螺孔持平或长l~2牙,并用尖铳铆固,以免螺栓脱出,落入气缸内。

(2)装上节气门阀片的节气门轴,同操纵臂、定位爪等附件连接后,检查节气门开度,

全部转角为80度,全开时间轴线应与水平面垂直,闭合时为10度角。

节气门关闭时,阀

片同混合室内壁间隙应不大于0.10毫米。

(3)如节气门不能全开或全闭,可板扭定位爪来调整。

(4)严格要求并控制副腔或机械节气阀同混合气室内壁的间隙,标准应为 0.05~

0.10mm。

(5)当主腔节气门开启50度角时,通过传动拉杆作用,副腔节气门应能同时开启,至

主腔全开时,副腔节气门亦应全开。

2、组装化油器中体:

(1)BJH20lA化油器中体上装有主、副腔喉管、主腔主量孔、空气量孔、副腔主量孔、空气量孔、加速系、怠速系和副腔空气分总成和双金属片制成的恒温阀等主要装置和零件,装配前应清洗干净不得漏装、错装,浮子室浮子装置在最后安装。

(2)装入各量孑L及空气量孔时,如有密封垫片,应使其装合贴紧密封,不得碎裂泄

漏。

(3)装合空气门分总成时,注意检查空气阀门,应转动灵活无卡滞,否则应清除缺陷。

副腔空气门的开启可在使用中进行调整修正,直至合适。

副腔空气门应在主腔及副腔

节气门全开时,发动机转速达到2200r/min时开始开启。

(4)装配加速泵柱塞时,柱塞同泵筒应无明显可感觉到的松宽,柱塞皮碗如出现硬化和破裂应予以更换。

装合加速喷嘴时喷嘴下孔原有的三角柱止回阀不得漏装,锥面应向下。

喷嘴直径0.5

毫米出油孔应朝向主腔下方,不可反置。

(5)装合主腔小喉管总成及副腔小喉管总成时,应严格按原位装合,不要错装,通常主腔小喉管较副腔小喉管略长。

解体时最好在两个喉管体做上明显记号。

(6)连接下体同中体、下体和中体问的衬垫厚度应符合原厂规定,不得增厚减薄。

衬垫上各通孔缺口应同中体及下体各油孔对正,不得歪斜。

紧固螺栓拧紧后装入连接钩,使加速泵推杆与节气门摇臂连接,并锁好开口销。

(7)装好真空省油器量孔,量孔和中体问衬垫应完整密封可靠。

(8)装好浮子装置,两根(一大一小)稳定弹簧应装配妥贴,作用可靠。

(9)向浮子室内注入汽油,试验加速泵,急加速时加速喷嘴应出油急速有力。

缓加速

时,喷嘴应无出油。

(10)装配恒温阀,须确认双金属片能有效压住位于中本平肩孔座内之橡胶密封圈,密封可靠。

φ10毫米橡胶密封圈安放在平肩座内时,应高出本体0.5~1毫米,若持平或低于本体平面,应更换密封圈。

应急时可暂时加入适量硬质纸垫圈,最后应更换密封圈。

3、组装化油器上本体:

(1)装配前应检查上体,不得有损伤裂纹,平面度误差应不大于0.10毫米。

(2)检视进油接头螺孔、螺纹,螺孔应完好无损伤,螺纹损伤应不超过两牙。

(3)装合浮子针阀装合时,密封垫片应完好,装合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有检查仪器的用检查仪具进行检查,没有测试仪具时,可用嘴吸的方法检查密封性能,本体应能保持吸力30秒无泄漏。

(4)真空柱塞总成安装时,同本体问的垫片应无破裂,密封可靠,装合后真空省油器柱塞总成下端应距离上本体及中本体结合平面24±0.2毫米,真空省油器的推杆上端面应

距离该平面21±0.3毫米,以保证真空省油器能有足够的阀门开启行程,一般该行程应确

保不少于2毫米,如需调整,可增减真空省油柱塞总成和阀门总成垫圈来实现。

上下移动位于柱塞端部的弹簧卡子,可调节真空柱塞总成弹簧预压量,从而调节真空省油器作用的时间。

真空省油器作用时间为:

当主腔节气门开启后真空度达至14.7~17.3千帕时,真空省油器开始作用。

(5)检查半自动阻风门应能开闭灵活,无卡滞,盘形回位弹簧强紧有力,拉钮放松时应能使阻风门有力关闭。

当阻风门呈关闭状态时,能在小弹簧作用下有15—20度开启角。

装复时小弹簧不得漏装。

(6)检查并装合放气阀,浮子室油面调整螺钉等应平均、齐全、完整、有效。

(7)将组装好的上体和中体装合,最后装回各拉杆、拉杆支架。

(8)把安装好的化油器装在进排气管的进气管座上,将固定螺栓固定好,连接拉钮线及油门踏板拉杆,并穿好开口销,装回回位弹簧及来油管。

18

七、柴油机喷油器试验调整 (F卷)

(一)零件检测:

1、壳体:

有无裂纹平面度(锥面)是否良好,(不能有花纹积炭)定位螺钉是否齐全,螺纹是否损坏。

螺纹损伤不能超过2牙,要清除喷油嘴积炭。

2、拆卸针阀分解检查,针阀杆的锥面有无磨损痕迹和变形,调压弹簧应无裂纹、锈蚀、歪斜。

顶杆应平直。

3、针阀偶件不得调错。

(二)性能检测:

l、密封性试验:

喷油器装在试验器上,均匀而缓慢地用手柄压油,同时拧入调整螺钉,直到在23~25Mpa压力下喷油,观察压力从20mpa降至10mpa时间应为9到20秒。

2、喷油压力调试:

以60~70次/分的速度板动手柄,同时观察喷油器开始喷油时的压力。

调整调压螺丝,应符合以下要求:

轻型车2.5T以下10_~15Mpa,重型车2.5T以上16~20Mpa,压力差允许0.025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