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2653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 11.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11

《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三课,是在前两课学生提出了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四种假说,了解“地心说”、“日心说”后,通过对摆的特点的实验探究以及对傅科摆的理解,从而认识地球的自转,也是继续探索地球运动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电视、书籍和其它各种渠道,大多都已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

但如果让学生说出自转或公转的证据,知道的学生可能就很少了,需要在本课的学习探究活动中找到地球在自转的证据,理解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的原理。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摆的实验探究,了解摆的特点,并借此理解“傅科摆”的原理。

2.通过提供的有关傅科摆的资料,理解人类是如何直接证明地球在自转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地球自转是需要实证的。

2.认识到地球的自转虽无法直接观察到,但通过实验,仍然可以证实。

3.体会到很多重大发现都源自于平时的细心观察和不懈探索。

四、教学重点:

探索摆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

理解傅科摆的原理。

六、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

学案一份

每组学生准备:

单摆1个、铁架台一个、可转动的圆盘1个、实验记录单1份。

教师准备:

单摆1个、铁架台一个、可转动的圆盘1个。

课件一份。

七、设计特色简述:

1.将网络自主学习方式与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相结合,让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更具实效。

2.采用大环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突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播放哥白尼与日心说的故事。

2.师引导,激情导入:

因为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感觉不到地球的转动,所以哥白尼在当时被人称为“傻瓜”、“叛教者”,长期遭受教会的迫害。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哥白尼洗清不白之怨,用科学的证据证明地球在自转?

3.板书课题:

证明地球在自转。

生观看视频,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生回答。

 

回顾“日心说”中地球自转的观点,引出地球如何自转的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期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交流汇报,引出探究活动

1.提问:

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地球在自转呢?

师倾听,引导。

 

2.提问:

“关于傅科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

师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引导:

摆的摆动方向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探究摆的特点

1.师出示摆,带领复习摆的结构。

2.师演示实验:

将铁架台放到圆底盘上,先在底盘上按摆锤预计摆动方向标记线,再让摆摆动起来,让生观察摆锤的摆动方向。

(前后方向不变)

3.提问:

如果平稳而缓慢地转动底盘,摆锤摆动方向会怎样变化?

生全班汇报交流课前网络自主学习结果。

 

生大胆质疑,主动求知。

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可以同其他同学回答。

 

全班齐答。

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认识到在摆架不动的情况下,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生积极预测,说出预测理由,并将预测填在记录单上。

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回顾摆的结构,对将要进行的实验方向加以渗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4.师引导;要验证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怎样开展这个实验呢?

师巡视指导。

 

5.师引导:

在实验操作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课件出示实验操作温馨提示。

师巡视指导。

6.师引导得出结论,师板书。

摆的特点:

保持摆动方向不变。

7.过渡衔接:

如果发现摆的摆方向与底盘标记线的方向发生了偏移,能说明什么?

 

(三)深入主题,精讲点拨

1.师引导提问:

如果在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按摆摆动的方向在地面做上标记线,这个摆的底盘是什么?

2.师进一步引导:

如果地球不动,摆又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那么摆的摆动方向与开始时在“底盘上”做的标记线应该保持一致。

如果摆的摆动方向与开始时在“底盘上”做的标记线的相对方向发生了偏移,说明了什么?

(四)认识傅科摆

1.引导:

法国科学家傅科就做了这样一个大摆,向人们证明了地球在自转,这个摆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傅科摆。

2.课件播放视频,傅科摆的相交资料。

3.小结板书,傅科摆证明:

地球在自转。

 

小组讨论,交流并制订实验方案。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实验方案,互相指导工作出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

抽生说说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各小组开展分组实验,认真观察、记录、思考,填写实验记录单。

各小组展示汇报实验现象及结果,全班交流。

 

生思考后回答。

(底盘转动了。

 

生思考后回答。

(地球)

 

生思考后回答。

(地球这个“底盘”在自转)

生交流网络自主学习成果,对傅科摆的认识。

 

生观看视频,加深对傅科摆的认识。

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促进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

 

学生亲历摆的实验过程,从而真正认识摆的特点,同是培养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推理,为“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打下基础。

 

将学生思维中的一个具体的摆,抽象迁移到一个虚拟的摆,再落实在具体的傅科摆上,让学生能顺利进行逆向推理,理解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的原理。

三、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引导小结本课时内容。

关于昼夜交替成因的四种假说,可以保留哪些?

排除哪些?

2.进一步引导:

看看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同学们回家继续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探究。

生说本节课收获及困惑。

 

生认真开展课后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化本课学习。

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有效的课后探究是学生拓展知识和进一步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板书设计

3.证明地球在自转

摆的特点:

保持摆动方向不变

傅科摆证明:

地球在自转

附件1:

学生学案设计

附件2:

学生探究活动记录单

附件3:

教学评价设计

附件1

《证明地球在自转》学生学案设计

一、课前网络自主学习

学生在家通过网络查找:

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地球自转?

傅科摆有什么特点?

二、课堂小组合作互助学习

1.摆的方向性实验研究方案

研究问题:

我的猜测: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2.摆的方向的实验记录

底盘和摆架转动情况

预测摆动方向

实际摆动方向

底盘方向

未转动时

前后来回

前后来回

前后不变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90度后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180度后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360度后

我的结论是

三、课后延伸活动

1、网络自主学习:

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有以下收获:

附件2:

《证明地球在自转》课堂探究活动记录单

时间:

地点:

班级:

第小组:

一、摆的方向性实验研究方案

第小组实验研究方案

研究问题:

我们猜测: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二、摆的方向的实验记录

底盘和摆架转动情况

预测摆动方向

实际摆动方向

底盘方向

未转动时

前后来回

前后来回

前后不变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90度后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180度后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360度后

我的结论是

附件3:

《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

评价要求

课前准备

1.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是否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2.对本课的单元地位及教学目标、重难点把握是否准确。

教学材料

是否适合本地区教学实际,能否满足本课教学需要。

教学

设计

创设情境

初始情境能否自然顺利地引出本课时探究问题:

如何证明地球在自转?

自主探究

1.学生能否明确探究要求,能否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修改、完善摆的方向研究实验方案。

2.学生能否按修改完善后的实验方案合作开展实验。

3.小组成员交流是否充分、真实、民主。

4.探究过程是否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是否具有实效。

5.教师对学生问题是否进行追问,能否进行恰当的点拨。

应用

学生是否能将所得新知用于解释和应用,拓展延伸是否落实,利于激发学生后续学习兴趣,利于学生自主开展科学探究。

教师指导

指导时机是否恰当,对学生评价是否具有激励性。

学案设计

是否能为学生提供本课学习的方法支撑,是否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记录单

能否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数据支撑,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板书设计

是否能突出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