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6162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0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为“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活动要求是“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观察某种天文现象(观测家乡所在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刻和正午太阳高度),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本节内容中地方时的相关内容是教学难点,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应多展示相关图片,并广泛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

【教材及学情分析】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

高中阶段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本节课内容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由于我校生源较差,学生这些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教学中应降低教学难度,并多通过图像材料及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掌握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方法与过程

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2、掌握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教学难点:

地方时及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主要教法: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读图,讨论、探究等。

主要学法:

观察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地球自转的意义包括昼夜更替、地球的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本节课选取的是地球的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对于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处理,直接按照教材的顺序。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是产生了昼夜交替,该内容在第二课时已经讲解;二是产生了地方时差,对于时间计算的问题,需要结合时区分布图、经线分布来讲清基本概念,特别是近似概念,如:

时区与区时、区时与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等。

在讲授计算方法之后,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景进行教学,如乘坐国际航班到达目的地要“倒时差”等,一方面提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国际日界线两侧时间与日期的差异,可以从180°经线东、西两侧分别是地球上时间最晚和最早的地方,并结合例子(如双胞胎出生时间问题)来说明;三是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

河水中漩涡的旋转方向、导弹发射中方向的确定等,由于学生对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难以理解,因此该部分内容教学中主要是讲清偏转规律,并使学生认识到促使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力是地转偏向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史蒂夫乔布斯吗?

他是iphone、ipad、itouch等风靡世界的电子产品的创造者,很遗憾,这个伟大的人前段时间与世长辞了,他的离世震惊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一些媒体报道他离世的时间是当地时间10月5日下午三时,有些媒体报道的时间却是北京时间10月6日凌晨,这两个时间不一样,是不是哪个报道的错了呢?

还是两个都对?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有答案了。

运用学生有兴趣的时事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

一地方时、时区与日期的更替

(一)地方时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同一纬度上东边的地方更早看到日出,这样同一纬度就有了时间的差异,我们把因为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

经度相同,地方时就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就不同。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小时,那么经度差15°,地方时差多久?

(投影总结)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同一条经线上面的地方时相等。

(2)东边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早

(3)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学案例题】北京的经度是116°,东京(141°)的地方时与北京相差多久?

【总结】同为东(或西)经的,经度相减,反之则相加。

【设问】我们地球上有多少条经线?

(无数条)有多少个地方时?

(无数个)那地方时使用起来方便吗?

(不方便)

【过渡】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现代社会,地方时的使用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上采用的是划分时区、分区计时的方法。

(二)时区

1时区的划分

投影上述图片,讲解时区构建

【讲解】划分方法: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

向东西各7.5°,经度跨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叫做中时区或者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经度跨度为7.5°;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经度跨度也是7.5°。

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叫做东西十二区。

这样,全球就划分出24个时区。

【设问】每个时区的时间如何统一呢?

【讲解】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该时区的“标准经线”,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

世界时就是中时区的区时。

【过渡】我们中国疆域辽阔,领土的最西端位于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领土的最东方端位于黑龙江的黑瞎子岛(135°E),同学们知道这两个地方各在哪个时区吗?

【板书】3区时的相关计算

①计算某地所在时区

边板演边讲解计算方法:

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商……余数

余数>7.5,商进1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

余数<7.5,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

【设问】116°÷15的商为7,余数11,时区数就是7+1,即东八区,为什么余数>7.5商就要进一呢?

【板图】

 

112.5°E120°E127.5°E

如果要计算120°E在哪个时区,我们用120÷15,商为8,再向东7.5°,刚好到该时区的边界,再继续向东则超出该时区的范围进入东九区,其他的时区也是相同的道理。

【设问】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西端区时相差几个小时?

(4小时)如何计算?

学生回答9-5=4,继续设问(学案上例题),

如果要计算北京和纽约的时差呢?

还是用8-5吗?

(学生回答不是)

【板书】②计算两地时差

投影上述图片,刚刚计算的东5区和东9区同在东时区,现在西5区和东八区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通过时区的分布图我们知道西5区与中时区时差5小时,中时区与东八区时差8小时,所以两个时区的时差应该当是5+8=13小时。

【讲解】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发现中国领土境内有四个小时的时差,为了统一全国的时间,我们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的统一时间,我们称之为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的东8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因此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是是不同的。

【总结并板书】两地时差=A地时区数±B地时区数

(A,B两地以0时区为参照,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设问】已知北京时间是10月1日9:

00,请问东京的区时是?

纽约(西五区)呢?

【讲解】先计算两个时区的时差,再根据两个时区的相对位置确定符号

【板书】③已知一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时区)

【讲述】

a.符号的用法:

东“+”西“-”。

b.该计算中东西方向的确定:

我们认为东时区西时区的东边(此处不考虑劣弧原则);

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在东边;西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在西边。

【设问】时区和区时都规定好了,这样的时间的计量还有没有问题?

投影下图

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时差多久?

(学生简单计算,24小时)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二者在同一个时区,区时应当是相同的,这样时间还是有混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规定为日界线,即国际日界线。

【板书】4日界线

(1)概念: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

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讲述】投影下图

我们来看看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情况,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自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记忆: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通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反之则加一天。

为了方便附近国家居民的生活,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于是就有了几处弯折,所以我们发现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思考】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有个孕妇她坐飞机自西向东飞行,就在穿越日界线之前她生了个女孩,穿越日界线之后她又生了个男孩,若干年之后,男孩长大了,他说:

“我出生的日期早,我应当是哥哥。

”同学们可下思考他说的到底对不对,为什么?

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些有趣的现象。

【投影】请同学们看教材20页最下面的内容,思考、自由组合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河流沿岸建房,为什么人们通常选择左岸还而不是右岸?

2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河中淘金,有人在左岸,有人在右岸,谁的收获会大些?

3为什么深圳地铁龙岗线益田往双龙方向的铁轨总是右侧比左侧磨损严重?

【总结并板书】

二、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的原因及偏转规律

北半球:

向右偏

地转偏向力赤道上:

不偏转

南半球:

向左偏

【提问】前面那个淘金的问题,同学们说应当选择在哪一岸?

【讲解】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南半球的河水会向左偏转,于是河流的左岸水流冲刷较强,水流速度较快,反之,右岸水流速度较慢,利于泥沙的沉积,也就有利于沙金的沉积,所以右岸沉积的沙金较多,在右岸的人收获更大。

以上是偏转的规律,那么我们如何简单地判断物体的偏转方向呢?

【板书】2偏转方向的判断方法

投影展示

顺物体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可运用手势辅助判断,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偏转的方向。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如图:

布置学生讨论完成学案课堂练习

地转偏向力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施加影响

【板书】

3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河流与港口,大气的运动,

三角洲的形成,洋流的运动;

【投影】长江三角洲的形成热带气旋来说明

除了这些之外,同学们课下可以观察一下家庭中抽水马桶的水流或者小河里的漩涡,看一看验证一下是不是向右偏转的。

以前我们学过,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惯性离心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地球才呈这种形状。

 

学生回答

 

学生计算并回答

 

学生齐答

 

学生齐答采用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学生计算并回答

 

学生计算,单个回答

 

学生自行计算,教师提问结果及思路

 

学生思考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是地转偏向力作用的结果,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完成学案练习

 

将地方时差与自转联系起来,凸显地方时的产生是自转的意义之一

 

规律与练习相结合,利于知识的掌握

 

利用图像讲解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讲明原因,利于理解记忆

用计算结果使学生知道中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时差4小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投影时区分布图,形象直观

 

总结规律,利于学生掌握

 

展示一些跟现实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趣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图片展示,形象直观,易于掌握

 

及时巩固,检测掌握情况

 

图片展示,形象直观

 

理论与实际结合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另外两个地理意义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这是我们本节及本章的重点、难点,希望同学们课下及时巩固

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上的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1.3地球的运动(三)—地球自转的意义

一地方时、时区与日期的更替

(一)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

2概念

3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二)时区

1时区的划分

2区时

3区时的相关计算

4日界线

二、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的原因及偏转方向

2偏转方向的判断方法

3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为整个高中阶段的难点,学生学习的困难较大,既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它,只有从生活中入手,这些源于生活中的事例对他们来说比较熟悉,所以相对降低了学习难度。

 

第3节地球的运动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3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方时

1.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面地点总是比西面地点时刻,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做。

地球自转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2.时区和区时:

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按统一标准划分、的方案。

每个时区都以其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

我国是以中央经线(东经

线)的地方时作为北京时间。

二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

2.地转偏向力:

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地球椭球体形状的形成与地球有关,其产生的力,使得赤道略凸,两极稍扁。

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同一条经线上面的地方时相等。

(2)东边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早

(3)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例北京的经度是116°E,那么东京(141°E)的地方时与北京差多久?

 

2区时的相关计算

①计算某地所在时区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商……余数

余数<7.5,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余数>7.5,商+1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

例计算116°E、90°E所在的时区

 

②计算两地时差两地时差=A地时区数±B地时区数

(A,B两地以0时区为参照,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例北京(东八区)与东京(东9区)、纽约(西5区)各几个小时时差?

③已知一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时区)。

说明:

a.符号的用法:

东“+”西“-”。

b.该计算中东西方向的确定:

东时区当做西时区的东边;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在东边;西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在西边。

例已知北京时间是10月1日9:

00,请问东京(东9区)的区时是?

纽约(西五区)呢?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判断

顺物体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可运用手势辅助判断,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偏转的方向。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如下图

 

1密西西比河下游大致是从北向南流动,如要在河口建一大型港口,应选择在()

A东岸B西岸C南岸D北岸

2下列河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3位于赤道和180°经线交点上的某舰艇,向正北方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

A.180°经线上B.180°经线以东C.180°经线以西D.东半球

课后练习

1广州和北京地方时不同,主要是因为()

A.两地地理纬度不同B.两地地理经度不同

C.两地自转线速度不同D.两地自转角速度不同

2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当我国1999年12月20日现场直播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时,位于旧金山(西8区)的爱国华侨收看的时间是()

A.12月19日08时B.12月20日16时C.12月19日16时D.12月19日20时

4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B.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C.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D.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5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0E附近) B.上海(1200E附近)

C.洛杉矶(1200W附近)D.阿拉克(00经线附近)

6.东经1610比东经1600的地方

A.区时早B.地方时早C.地方时晚D.一定先看到日出

7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现象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太阳的东升西落D.北京的地方时比乌鲁木齐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