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2679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央银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央银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央银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央银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央银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央银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docx

《中央银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银行.docx

中央银行

复习提纲:

特别添加:

我国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

(1)M0=流通中现金

(2)M1=M0+活期存款(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一:

选择题范围:

1:

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的关键是:

a: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b: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其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C:

关键是增加存贷款利率,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

2:

最近几任美联储主席是谁:

(1)现任美联储主席:

本·伯南克,美国经济学家

(2)前任美联储主席:

艾伦·格林斯潘

3:

人民银行回购国债,会引起货币供应量什么样的变化?

A:

国债市场是指以国家信用为保证的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基本建设债券、保值公债、特种国债等的发行和交易市场。

B:

我国国债发行主要采取承购包销的方式,小部分采用自愿直接认购。

C:

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国债,其交易价格随行就市,并遵循“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原则。

4:

再贴现政策通过规定什么来影响社会:

(1)再贴现业务开展的对象。

只有在中央银行开立了账户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才能够成为再贴现业务的对象

(2)再贴现业务的申请和审查:

a:

商业银行必须以已办理贴现的未到期的合法票据,即根据购销合同开具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申请再贴现b:

中央银行接受商业银行所提出的再贴现申请时,反应审查票据的合理性和申请者资金营运状况,确定是否符合再贴现的条件。

(3)再贴现金额和利率的确定,包括:

再贴现金额和再贴现利率(4)在贴现票据的规定。

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确有商品交易为基础的真实票据。

(5)再贴现额度的规定。

为了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配合对银行的再贴现总金额加以限制。

(6)再贴现的回收:

再贴现的票据到期,中央银行通过票据交换和清算系统向承兑单位或承兑银行回收资金

5:

中央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是什么?

235页:

a: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是与政府债券一级交易商之间进行的。

在政府证券市场上,有众多的证券交易商,但中央银行只在其中选择少量的一级交易商作为交易对象

6:

中央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7:

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什么?

又称为银行自有资本与风险性资产之比率,亦称资本充足条件,是衡量银行经营稳健性和潜在风险的重要指标,是指金融机构的资本应保持既能经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又能正常营运,达到盈利水平

8:

商业银行的国库制度种类有哪些?

大多数国家采用那一种?

A:

两种基本的国库制度:

委托国库制度和独立国库制度B:

多数国家采用委托国库制度:

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9:

一般来说,各国中央银行对发生流动性困难的商业银行怎么处理?

:

A:

我国的流动性困难主要表现在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B:

解决对策:

1:

(1)多策并举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2)减弱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3)完善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障制度2:

减少外汇占款,强化市场功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分流外汇储备,舒缓外汇占款压力,从源头上遏制流动性持续增长的势头

(2)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夯实市场基础,拓宽央行货币调控的空间。

(3)进一步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策略和手段,提高外汇冲销的效率。

一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10:

中央银行选择中介目标(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

1:

主要标注:

a:

相关性b:

可测性c:

可控性d:

抗干扰性2:

客观条件:

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受经济管理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1:

中央银行选择操作目标(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

1:

a:

相关性b:

可测性c:

可控性d:

抗干扰性2:

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受经济管理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

12:

货币发行的原则:

a:

垄断发行的原则b:

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c:

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13: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指:

A:

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B:

存款准备金是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14:

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一)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如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二)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如日本银行。

(三)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四)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如韩国银行。

(五)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如欧洲中央银行。

15:

货币政策的目标:

a: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b:

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指标)、和最终目标(指标)、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

16:

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

A:

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在一定条件下,贷款量和汇率亦可作为中介指标。

B:

货币供给量

(1)优点:

其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且能被中央银行所控制

(2)缺点: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并不是绝对的

17:

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是什么:

A: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B:

准备金:

(1)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的主要传递指标

(2)准备金有不同的计量口径:

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超额准备、借入储备、非借入储备等。

(2)基础货币:

a:

基础货币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充分显示了其在货币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b:

基础货币是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二者均是货币创造的基础。

c: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也不是完全的。

d:

通过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还取决于货币乘数是否稳定可测。

e:

基础货币也是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18:

属于跨国型的中央银行有哪些

19:

政策性银行的特有职能:

a:

(1)引导性职能

(2)补充性职能(3)服务性职能。

b:

建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

(幻灯片469)

20: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有哪些:

A:

再贴现和贷款业务:

(1)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2)贷款业务:

.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对政府放款、对非货币金融机构放款、其他放款B:

证券买卖业务C:

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幻灯片147)

21:

货币政策的含义:

a: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b:

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2:

货币政策的内容:

包括:

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政策传递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23:

货币政策的功能: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之一,主要具有以下5方面的功能:

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

2、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3、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

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5、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24: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指标)、和最终目标(指标)、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

25: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

a:

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亦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分为第一准备和第二准备

(1)第一准备:

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2)第二准备金:

指银行容易变现而又不致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

c:

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1)确定存款余额

(2)确定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

26: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a: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由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和资本业务构成。

b:

负债包括:

储备货币、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对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其它选项目

27: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有哪些:

a:

组织票据交换b:

提供异地跨行清算服务c:

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净额清算服务d:

提供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服务

二:

判断题范围:

1:

我国的外汇储备目前状态:

A: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理论估计,一国的外汇储备可以看作本国对外汇发行国的债权,持有合理数量的外汇储备既是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安全的考虑,也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

B:

二、外汇储备过高的负面效应,过高的外汇储备给我国的经济平稳运行,已经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外汇储备过高,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高额的外汇储备改变了我国的货币的供应结构,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3)外汇储备的汇率风(4)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C:

解决外汇储备过高问题的建议:

(1)外汇储备规模的调整

(2)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

2: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目标:

a: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b:

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指标)、和最终目标(指标)、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

3: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目的:

a:

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b:

着力疏导升值压c:

全面紧缩国内市场流动性。

d:

进一步加大央行窗口指导的作用

4:

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发行共同的货币,并为成员国制定相对统一的金融政策。

这种中央银行制度的典型代表有欧洲中央银行。

5:

基础货币:

a:

基础货币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充分显示了其在货币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b:

基础货币是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二者均是货币创造的基础。

c: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也不是完全的。

d:

通过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还取决于货币乘数是否稳定可测。

e:

基础货币也是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6: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指的是:

A:

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

(2)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3)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B:

职能主要表现在: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3)为政府融资、提供特定信贷支持(4)持有、管理国际储备(5)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7)对金融业实施监督和管理,维护金融稳定(8)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三:

简答范围:

(共3题,共30分)

1:

货币的经济发行含义:

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2:

货币发行制度(货币的经济发行制度)包括:

货币发行的程序、货币发行的最高限制、货币发行准备或保证等

3:

货币的财政发行含义:

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纯粹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4:

中央银行债券含义:

是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5:

中央银行发行债券的目的:

a:

是针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超额储备过多的的情况,发行债券以减少他们的超额储备,以便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b:

以此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之一,通过中央银行债券的市场买卖行为,灵活的调节货币供应量。

6:

中央银行发行债券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a:

商业银行购买中央银行债券→超额准备金减少→可贷资金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b:

通过负债结构的变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段之一c: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独到之处在于,即实现了宏观调控目标,又具有市场化、灵活性的优势

7: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招标方式及其特点:

A:

招标方式:

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两种方式B:

特点:

(1)价格招标方式的特点:

中央银行明确招标数量,一级交易商以中央银行债券的价格(利率)为标的竞标,最终的成交价格由竞标产生

(2)数量招标方式的特点:

中央银行明确招标价格(利率),一级交易商在个体投标量上限内以数量为标的竞标,如果投标总量超过债券发行量,最终的成交数量按比例分配;如果投标总量不足债券发行量,最终的成交数量按实际投标量确定

8:

结算与清算的区别:

A:

两者的区别是存在于经济社会中的两种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和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B:

结算一般是指为实现因商品(服务)交易、金融活动、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支付,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具体体现,结算可分为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两大类。

结算活动又分为国内结算和国际结算。

C:

清算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组织和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受、对账与确认、收付数额的统计轧差、全额或净额清偿等一系列程序。

9: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性质相同一):

A: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B: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这三个方面

(2)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

四:

论述题范围(共1题,20分)

1:

图解: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A:

货币当局的资产包括两大类:

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B:

国外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储备、中央银行持有的可自由兑换外汇、地区货币合作基金、不可自由兑换的外汇等C:

国内资产主要由中央银行对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部门的债权构成,包括:

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对金融政府企业的债权、对特定机构的债权、对私人部门的债权D:

负债包括:

储备货币、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对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其它选项目

2:

分析我国目前的国际储备状:

A:

我国国际储备现状:

据国家统计,199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约为0.16万亿美元(占全球规模的9%)。

而截至200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约高达1.95万亿。

就2007年一年,中国外汇储备就增长了4619亿美元,与2006年底相比增长了43%。

B:

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

(1)增长过快,我国外汇储备的飙升主要归因于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

(2)币种以及资产结构不合理,美元资产在中国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过高,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约占65%,其他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比重较低。

C:

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管理难度增大、本币升值压力过大、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增大、.风险增大、易引起国际摩擦D:

现阶段我国可采取的对策:

 a:

首先,在保证安全性、收益性和灵活兑现性的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对外汇质和量的管理b:

其次,调整资金资产结构,降低美元资产的比重,加大欧元,英镑等硬货币的比率,加强资产的保值力c:

再次,通过调整汇率使本币适当升值来改变进出口部门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收益,进而影响进出口交易的规模,从而起到控制贸易收支的作用。

d:

最后,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政策

3:

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各自优缺点:

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

“三大法宝”B“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

(1)优点:

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2)缺点:

对经济的振动太大b:

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是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C:

再贴现政策的:

(1)优点:

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2)缺点:

a:

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的意向b:

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c:

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D:

公开市场业务与操作的

(1)优点:

a:

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而不像在贴现贷款规模不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b:

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的进行,用较小的规模和步骤进行操作,已较为准确的达到政策目标,不会像在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c:

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

d: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e:

公开市场业务可迅速的操作f:

正是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许多优点,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经常性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2)缺点:

a:

公开市场操作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b:

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

4:

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

“三大法宝”B: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

(1)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的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作用:

①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②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③调节货币供给总量B:

再贴现政策:

(1)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调整和规定向上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两个方面

(2)作用:

a:

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b:

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c:

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从而影响公众预期d:

防止金融恐慌C:

公开市场业务:

(1)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2)作用:

a:

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b:

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c:

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3)目的:

a:

维持既定的货币政策,又可称为保卫性目标b:

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又可称为主动性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