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制作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142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v制作心得体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v制作心得体会.docx

dv制作心得体会

dv制作心得体会

  篇一:

DV电影拍摄心得

  DV电影拍摄心得

  几乎所有拿DV拍点东西的人都已经感觉到“DV是一种态度”这句话了。

以下是我个人在使用DV过程中总结的DV的拍摄方法。

  第一、战略

  一剧之本是剧本。

我经常自己写或者请别人写不要钱的剧本,别误会,不是说剧本不值钱,而是剧本内容不涉及到花钱的拍摄的领域,虽然我们也知道一点钱不花想拍出好片子,简直是自己骗自己,但现实是人穷嘛,没有钱嘛!

  可话又说回来,你别以为一分钱不花的剧本好写,把现存的所有可以免费使用的东西利用起来,并且编出一个有点艺术的故事那简直是伟大的创举,不过也不能极端,真一点钱也不花那也不成,原则是好钢要用刀刃上,钱要花再好剧本上。

  第二、武器

  不管什么机器,拍出好画面就是宗旨。

  先解决像素的问题,如果你的机器像素并不十分高(80万左右),不要紧,只要你在拍摄中适当提高总体照明亮度:

所谓像素越高的好机子,也就在低照明条件下,表现出成像的优越性。

之所以要提高总体两度,道理很简单就是让大家在同一起跑线,就像进了澡堂子,大家衣服一脱都一样,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有条件的话分区域布光,多几种明暗影调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画面多一些层次,因为DV的宽容度本就不如胶片大,自己在不争去,那就太可惜了。

但切记,人像所在的布光尽可能亮一些因为人是画面的视觉重心。

  跟像素有关的友情提示,

(1)切不可用数码变焦;

(2)切不可用防抖挡;(3)切不可用LP,要用SP;(4)切不可4:

3、16:

9来回切换拍摄;(5)要把DV带用数码传输保存、刻录(最好刻DVD)这样像素损失少。

  然后是滤镜的问题,那种该买哪种不需要买,这是有些说头儿的。

  一般UV镜的钱不能省,它一防紫外线,二防灰尘,三防万一失手,它牺牲自己,保护了镜头。

功不可没,而且价格还不算贵,国产的也就几十块钱。

如果你居住的城市比较平净阳光又好的话,那么恭喜你了,偏振镜的钱基本上可以省下了,偏光镜的用途一般是拍蓝天白云,使天更蓝,云更白。

其实有一种办法可以达到接近偏光镜效果,请把你的双臂伸成V字形,一头对准太阳,另一头指向天空划纵向切线,切线部分所指那片天空,是当时最蓝的天,(专业术语叫偏振极大值)阳光越强烈的时候,那部分天空越蓝,如果你还不满意的话,还可以后期用软件修色,直到蓝为止。

  还有一种滤镜可以自制,就是使镜头边缘模糊的“梦幻滤镜”用一般的凡士林把镜头周围均匀涂抹即可,拍摄完后可能镜头之擦拭(绝不会划伤镜头)如果你还是不放心的话,还有一个好办法,用丝袜,挖个洞,套在镜头前,对焦一定要对到拍摄主体上,不要对到丝袜,否则你就拍成丝袜广告了,这个办法是不是更安全呢!

再比如说:

“枪靶滤镜“找一个透明塑料膜,用圆规、直尺画成枪靶,对准镜头即可,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你能大胆去想,就能做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滤镜来,这也就是DV美学的乐趣所在。

  第三、实战

  一到了用DV实拍,那问题可多了去了,真是说多了事故时,说深了是寓言哪!

比如布光的问题、录音的问题,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的问题,特殊拍摄的问题等等。

  DV的布光以自然光为主(省钱第一),人工光为辅(还是那句话该花的省不了),光运用得好坏在于:

一,天气的选择,最好的晴朗或微阴的天气,别的天气拍出来画面会大打折扣。

光的选择要根据你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打得光也不同。

如果想表现人物刚毅,那么就的打硬光,如果想表现女孩的天真柔美,那么久的打柔光,如果想表现一个人或物曲线轮廓,那么就的打逆光,再拍室内戏的时候,往往会有窗户外的强光进入画面,而造成画面中的曝光过度,这是我们

  可以在室内打灯,使之与外界光平衡,然后以室内光为基准调节白平衡,这时你就会发现画面中的曝光过度就不存在了。

如果会有从室内到室外转景的戏,因为室内较暗室外又太亮,如法炮制,同样也需要给室内加光来平衡室内外的曝光亮。

还有拍夜景时,摇摄或移摄会出现光的“拖尾”现象,使用DV尽量慢速的运动拍摄,也减轻“拖尾”对画面的破坏。

有时会遇到采访或访谈,拍摄时须营造单一背景,起到正式而庄重的效果。

这时的布光,用一块黑丝绒布,盖在室内窗户上,吸掉所有杂光,重新打一束顶光或追光既可。

  反光板的选择。

反光板可以根据用途分补光用的,柔光用的,吸光用的,消弱光线用的。

可用烟盒中的锡纸,宣纸黑色卡纸,白纸卡纸,报纸等等DIY.有时有些特殊画面还可用到镜子,玻璃,三棱镜,不锈钢勺子等等,原则是大胆尝试,择优使用。

  说到录音,各位用DV录音的朋友可能都各有一把辛酸泪,那就由我替大家解解其中味吧!

我的经验是现场声DV录,这样更加真实,原始,对白和旁白用MD录,因为它小而且可以随身便于同期声录音质量好,同时又有软件支持后期混音并轨,张艺谋拍《秋菊打官司》用的就是类似的方法让演员带上无线话筒同期拍摄。

  如果有条件的话,在拍摄室内戏时,可以试着用一些放鸡蛋的凸凹不平的盒子(买鸡蛋的人那里多的是)贴满天花板,以求达到更好的吸音录音效果。

固定拍摄最好借助三脚架,一定要在拍摄前把三脚架调试到平滑顺畅的操作位置,如果抓拍是没有三脚架,那么也可能借助固定水平物体或同伴身体支撑,尽量使拍摄的双手与支撑体构成三角形,有一点小窍门在拍摄一些固定空景或静帧时,最好用数码相机拍摄,因为最差的数码相机像素(200万吧)也比DV强很多。

运动拍摄中摇摄,主要靠过硬的拍摄姿势和目测能力;而移摄多要借助交通工具或滑板,超市购物车或自制吊臂,轨道来完成。

制作的材料需用到铝管、三角铁、滑轮、钢丝、木条。

一些特殊的拍摄技巧,一,如果觉得铺设轨道有困难又想表现出人或物体的拍摄速度的话,那么可以用平稳的蟹行步伐加以前景配合进行移摄,前景可用固定的镂空物体作为基准,如栅栏,电线杆子、窗纱、镂空玻璃砖墙等等,因为前景移动速度稍有变化,会给人造成被摄主体运动很迅速的错觉,似乎是铺轨拍摄的假象;二、水下拍摄,现在的DV有防水壳的并不多,建议用数码相机的动态功能拍摄水下画面,因为数码相机的防水壳还是相对容易买到的,但是其中还有一些问题,如动态拍摄时间,像素、后期剪辑等等,这就要拍摄前统筹规划,避免一些后期的一些麻烦,尽量应用短剪辑因为数码相机拍摄是有时间限制的;三,在双机位拍摄中尽量用里被摄主体远的机子变焦抓特写,这样不会造成演员压迫感,更自然的抓拍细节表演。

  若想简化或避开杂乱的背景,可用虚焦结合仰拍的手法。

(蓝天白云是最好的单一背景,同时起到蓝屏的作用,便于后期的修改或添加特技。

  第四、DV后期制作之后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一件新的DV作品的诞生,总是伴随着欢乐与痛苦,欣喜与遗憾,好评与责备。

但是不管别人怎样说,切不可拍完DV扔在一边了事,即便是自认为很稚嫩的影象,也不要紧。

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嘛!

  一保存一件新的DV作品总是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尤其是处女作,倾注了多少心血,那更是弥足珍贵,应当妥善保管才是。

  1母带形式从非编机上把后期制作好的DV作品,以数据的形式倒回母带,影象几乎不损失。

(若用16:

9拍摄的DV作品,一定要按16:

9采集传输,否则在4:

3的电视屏幕上图象会拉长)这也就是为何DV比赛多以上交母带作为放映条件。

所以最好多复制几盘母带,以便自己存档或上交参赛之用。

(参赛DV作品录象带,一般不退)

  2刻录如果对影象质量要求不高,可刻录成CD-ROM;如果对影象质量要求较高,可刻录成DVD光盘进行保存。

(这样方便亲朋好友观看和传播)由于DVD光盘格式的不同,有DVD+R,DVD—R,DVD+RW,DVD—RW四种,很多光驱都只能读一种格式的DVD刻录光盘。

请注意!

  3批量压制VCD或DVD的好处是单张碟片的成本降低,缺点是一次必须压制大量的碟片。

VCD与DVD的主要技术参数比较

  镜数值孔径na/

  影像质量240线/540-720线

  影音质量16比特/24比特,96khz

  纠错编码冗余度31%/%

  通道码调制方式8/17调制8/16调制

  激光波长λ780nm650nm/635nm

  光斑直径μm/μm

  道间距μm/μm

  凹坑最小长度μm/μm

  凹坑宽度μm/μm

  容量650MB/(单层单面)

  如选择批量压制DVD请主意,DVD的画面文件,它是以MPEG2文件规范的文件,也就是已经压缩过的文件。

另外DVD片基质量的好坏也影响读碟效果。

这和片基的厚薄及颜色没有必然联系。

一般就是两种情况导致DVD碟片损坏,一是氧化变质,即内圈和外圈的边缘未封闭完整。

如果封闭完整的话,也就不会短期就出现氧化变质。

二是粘合剂变质,胶水是劣质过期胶水。

  DVD按照容量又可以分成4种:

  DVD-5(D5):

这个格式是指单面单层之DVD碟,涂料为银色(采用之物料为铝),总容量达,略多於两小时之DVD-Video播放长度。

  DVD-9(D9):

这个格式是指单面双层之DVD碟,利用轨与轨之间的空间来阅读第二层的资料。

由於第一层之涂料为半透明(因为要方便激光可穿越其涂层来读取第二层的资料),金色(采用之物料为金),而第二层之涂料为银色,所以双层DVD的颜色呈现金色。

总容量达

  ,大约为四小时之DVD-Video播放长度。

  DVD-10(D10):

这个格式是指双面单层之DVD碟,是由两边,每边各厚的单层DVD组成,总容量达,大约为四个半小时之DVD-Video播放长度。

  DVD-18(D18):

这个格式是指双面双层之DVD碟,总容量达17GB,约八小时之DVD-Video播放长度。

  一般说来,DVD-5(D5)较为普及,以一次压制1000张为例,单张碟片成本只需3-4元钱。

  二包装

  1碟片上的包装

  光碟贴是既便宜又很容易从电子市场买到的。

简单一点,只打上你的DV作品的片名。

要想复杂一些,除了片名,再加上演职员的姓名,拍摄机型(像素),拍摄时间,感谢的人或单位。

如果还嫌单调的话,在套印上剧照或海报。

  2碟片的封套

  封套上首先是片名,片名起得要不可太俗也不可太雅,太俗,没有新意,叫人看了没有提起观看兴趣,失败。

太雅,活象八股文,老年人不爱看,年轻人看不懂,还是失败。

告戒大家片名一定要起得大俗大雅,生动有趣,切合内容,才是成功。

  然后是海报,海报可以手绘,也可用PhotoShop或Painter绘制,还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相片。

如果还嫌麻烦,最直接的办法是从你的DV作品中截取反映出片子内容或人物关系的画面。

因为截取的画面大多像素较低,所以要用一些特殊的软件插值提高像素,再配合PhotoShop的

  特殊滤镜,会有出其不意的特殊效果。

  下来是写内容提要,剧情类的写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

记录类的写采访对象和人物生存环境。

MTV类的则可写出歌词。

广告类的要写出创意过程。

最后将片名,海报,剧照,内容提要按照图示的格式套印在一起。

再买一个塑料DVD碟盒装在一起。

  3宣传海报

  如果在小范围内交流放映需要宣传海报。

宣传海报要远看画面醒目。

近看要内容详细:

1罗列所放映DV的名目;2放映时间;3主办团体或个人。

  三参赛

  若想把自己的DV作品拿去参赛的话,则需要了解参赛的常识。

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参赛要求

  参赛要求大多不外乎以下几条:

  a资格:

投稿影片须为XX题材,拍摄风格、时间和长度不限,为中文字幕或中文/英文双语字幕;其内容必须符合XX影展的主题,投稿人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为投稿影片的制片人(单位或个人)或第一作者(编导);该影片不能侵犯他人的版权和名誉权;影片内容不能违反现行法律和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投稿人应同意本影展的所有条件。

  b格式:

影展接纳下列格式的影像作品参展:

DV/DVCAM/DVCPRO/VHS(PAL)。

参选带为VHS(PAL)制式。

入围放映带为DV制式。

  c请将以下材料寄组委会:

1)参展影片(VHS录像带,PAL制);中文字幕或中英文双语字幕。

2)参展申请表及影像作品简介(xx字以内)。

3)x幅作者照片和x张剧照,供制作影展宣传之用。

此照片将由XX影像展组委会永久保存。

4)若参选作者有特别资料以及相关的发行资料,请一并附上。

5)所有文字资料请附软盘,用word文件存盘。

6)以上资料请在xxxx年x月x日前送达XX市XX路xx号XX影像展组委会。

(以寄出邮戳为准)2大赛须知

  大赛须知也不外乎以下几条:

  a报名表请从XX地点领取或XX网站下载。

  b组委会对影像材料在寄送途中发生的丢失和损坏概不承担责任,只负责上述材料寄达后的妥善保管。

  c所有参选的VHS录像带将进入影像展,供内部交流、研究和教学使用。

其中将有不超过x分钟的内容供制作本次影像展宣传片;影像展组委会郑重承诺:

除非在得到作者授权的条件下,送展的影像作品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做放映之用。

  d无论入选和没有入选的影片作者,在组委会收到其资料后,都将在xxxx年x月以内得到组委会正式的书面通知。

  eXX影展将从所有参选的来稿中,评选出x部入围影片,参加影展的竞赛活动。

x部影片的作者将得到组委会颁发的《影展入围证书》。

  f诚邀影像作者出席影展,在本人作品放映时,现场介绍创作情况,并与观众交流讨论。

出席影展的所有费用请自行承担。

  g为统一放映制式,保证高质量的观影效果,入选影片请送DV录像带(中文字幕或中/英文双语字幕),供竞赛放映所用。

此DV录像带待影展结束后即归还(或不归还)作者。

3填写表格

  a参展者情况

  姓名:

单位:

地址:

邮编:

电话/传真:

电子邮件:

  b作品形式

  片名:

中文/英文

  制作时间(年/月/日):

  片长(分钟):

盘数VHS(盘)DV(盘)

  色彩模式:

□彩色□黑白□黑白和彩色

  录音模式:

□立体声□单声道

  语言(对话和解说):

□汉语□其他民族语言□外语

  字幕语言:

□中文□中文和英文

  是否愿意参加国内展映:

□同意□不同意

  是否同意推荐参加海外展映:

□同意□不同意

  寄送的文字及照片资料是否同意公开发表□同意□不同意

  是否同意与XX影展签定本人作品代理发行协议□同意□不同意

  四传播

  1电视台

  自从XX年1月7日起由凤凰卫视中文台主办的《中华青年影象大展:

DV新世代》掀起了一股以电视台为媒体传播DV作品的狂潮,相继有数十家电视台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DV展映栏目。

这是一种传播面广的官方途径。

  2网络传播

  好的网站也是传播DV的优秀平台。

上传DV到一些品位高的专业网站,可以和大家一起在BBS上交流心得体验,提高拍摄水平。

  3影视公司购买

  现今国内的影视公司大多购买广告和MTV等成本较低,获利周期较短的DV作品。

而剧情和记录性质的作品,少有关注。

揪其原因,一是对DV的成像质量的怀疑。

(毕竟离广播级的影象还有一段距离)二是影视产品的市场空间信心不足。

三是对拍摄人员不是科班出身耿耿于怀。

(其实,有时就因为不是科班出身的人,反而会有一鸣惊人之举,给影象带来清新的空气)所以要知道:

DV革命任重道远,同志仍须努力!

  4剧本交易

  剧本如果不错,大可以卖给影视公司。

  好了,以上是我用DV的一些心得,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篇二:

DV制作实验报告

  篇一:

dv短片制作实验报告样本

  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姓名

  姓名

  姓名学号_

  姓名学号_

  姓名学号_

  院系专业_班级_

  实验时间月__日

  实验名称_dv短片制作

  指导老师及职称__

  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实验报告1

  实验要求:

  1、题材由各小组自行商定。

  2、和实验报告一起提交word文档的稿本(分镜头稿本等)。

  3、作品长度5~10分钟。

  4、用大洋非线性编辑软件制作。

  5、提交作品分辨率为720×576、码流6000kbps~8000kbps、25帧/s的mpeg2格式视频。

  6、非原创的,在视频短片中列出参考作品(文字、影视片),最少实验报告中要说明

  7、外拍注意安全,尽量校内完成。

  (蓝字交报告时删除)

  2

  篇二:

XX2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实验报告

  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视摄像机调试

  1、实验目的:

了解摄像机各操作部件的功能,了解摄像机基本调节,理解白平衡、光圈、变焦、聚焦、快门速度、斑马纹等概念。

  2、实验器材:

摄像机、三角架。

  3、实验步骤与要求:

  1)电池安装、存储卡安装、三角架安装操作。

  2)设置手动与自动。

  3)使用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手动聚焦拍摄。

  4)调整白平衡(为感受白平衡调整效果,可用偏色的纸或蓝天作为测试对象)。

  5)调整快门速度。

  6)使用斑马纹作为拍摄参考。

  4、结果与讨论:

  1)三角架如果没有调水平,对画面会有什么影响,在摇镜头时会有什么效果。

  2)在日光下使用非白色测试物作为测试对象调整白平衡,调整成功以后拍摄正常物体,其颜色会呈现什么状况。

  3)拍摄时寻像器画面中出现过斑马纹的区域,重放时可能会有什么问题。

  实验二、电视摄像机操作

  1、实验目的:

掌握摄像机拍摄的基本功,训练移动摄像的平稳性。

掌握摄像构图的基本要点,掌握拍摄的艺术表现手法。

  2、实验器材:

摄像机

  3、实验步骤与要求:

  1)顺光拍摄、逆光拍摄,调节相应的部件以保证拍摄质量。

  2)肩扛或手持摄像机移镜头拍摄。

  3)肩扛或手持摄像机摇镜头拍摄。

  4)肩扛或手持摄像机动机位推(拉)镜头拍摄。

  4、结果与讨论:

  1)逆光拍摄时,是否打开逆光补偿有什么影响。

  2)变机位的推(拉)镜头拍摄与定机位变焦推(拉)镜头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3)肩扛或手持摄像机拍摄时,如何保证画面的稳定。

  实验三、非编软件操作实验

  1、实验目的:

熟悉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利用非编软件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编辑的完整流程。

  2、实验器材:

计算机、非线性编辑软件

  3、实验步骤与要求:

  1)新建工程,设置工程的基本参数。

  2)导入编辑素材,包括视频、音频、图像。

  3)素材修整和特效。

  4)时间线编辑,包括节目组接、转场特效。

  5)字幕编辑与添加

  6)音响编辑

  7)节目输出与编码

  4、结果与讨论:

  1)视频特效与转场特效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

  2)新建工程的画幅参数与素材的画幅参数不一致时节目窗预览的效果是什么样子的,该如何处理。

  3)制作字幕时时间线播放头所在的位置如果和字幕实际使用的位置不一致,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

  实验四、微课作品制作

  1、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完成完整作品制作全流程的技能。

  2、实验器材:

摄像机、计算机、非线性编辑软件

  3、实验步骤与要求:

  1)根据布置的作品制作任务,完成稿本的编写。

  2)获取素材,使用摄像机拍摄或屏幕抓图软件获取素材文件。

  3)素材修整和特效。

  4)时间线编辑,包括节目组接。

  5)字幕编辑与添加。

在画面适当的地方添加标注和文字

  6)录制与添加解说。

根据画面的需要编辑好解说词,并录制成音频文件,添加到微课适当的地方。

  7)节目输出与编码

  4、结果与讨论:

  根据微课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篇三:

dv算法实验报告

  dv算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自己写代码模拟路由器dv算法。

输入为路由器个数n,路由器i到路由器j的花费(ij)。

输出为,稳定状态的路由表。

  二、实验过程

  

(1)输入路由器的相关信息(路由器个数,到邻居路由器的花费)

  

(2)开始路由器间的信息交换

  (3)初始化flag为false。

每个路由器和邻居路由器交换信息。

若路由器i到路由器k的当前花费大于通过先到j再到k的花费,则更新路由表。

同时将flag设为true,表示有路由表发生变化

  (4)若flag为true则重复第三步。

否则输出各个路由器的路由表

  (5)程序结束

  三、实验结果

  假设输入的路由器扑拓图如下图:

  输出结果为:

四、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意义重大。

是一次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次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之前在课堂上学习dv算法时,还有有点抽象,仅限在理论上讨论算法的能得到正确结果。

通过亲自编写代码,模拟路由器的工作过程,我对dv算法和路由器生成路由表的工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让我不再对网络课觉得恐惧。

import;

  publicclassdv{

  publicstaticrouter[]r=newrouter[20];

  publicstaticintmax=10000;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todoauto-generatedmethodstub

  scanners=newscanner();

  (inputthenumberofrouter:

);

  intnum=();

  for(inti=0;i  r[i]=newrouter();

  }

  intcost;

  for(inti=0;i  r[i].cost[i]=0;

  r[i].nexthop[i]=i;

  r[i].neighbour[i]=true;

  for(intj=i+1;j  if(cost  r[i].cost[j]=cost;

  r[j].cost[i]=cost;

  r[i].nexthop[j]=j;

  r[j].nexthop[i]=i;

  r[i].neighbour[j]=true;

  r[j].neighbour[i]=true;

  }

  }

  }

  booleanflag=true;

  while(flag){

  flag=false;

  for(inti=0;i  booleanf=r[i].changeall(r);if(f==true){

  flag=true;

  }

  }

  }

  for(inti=0;i  (router[+i+]);r[i].printroutingtable(num);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