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3275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读王安石

一位胸怀大志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也曾叱咤风云的人物,最后竟被赶到半山(金陵至钟山之半道,故名半山)闲居,弄得“其宅仅蔽风雨,不设墙垣”的地步。

王安石当年倡导“变风俗,立法度”,其目的只是要整顿当时的“贪鄙苟得”、腐败因循的政治局面,为的都是宋朝的江山和百姓。

殊不知世上的改革从来都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所以他就无法避免两度拜相、两度罢相、最后被逐出朝廷的命运。

其实这种结局已经不错了,这跟宋神宗对他有好感有关,古往今来的改革者有几个比这还好点儿下场的?

有专家认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中一个重大的因素是用人不当,如张舜民《哀王荆公》中所说“哭一声唯有弟,故时宾客合如何?

”“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这恐怕是王安石生前所料不及的。

以我之见,更重要的原因怕是时机不成熟。

当时,不但在政治上有司马光一伙专门与他作对,而且在思想领域还有以程颢、程颐为首创立的北宋理学体系,这是比政治势力更难对付的。

这可以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得到佐证:

小岗村的几个农民就因为吃不饱肚子想闹分田到户,不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吗?

不过我想,这位大改革家完全可以开颜一笑了,因为在他之后,中国的改革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社会也正是在这种断断续续、艰难险阻的改革中不断前行的。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

2.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二、作者连线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而死。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三、背景探寻

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写的。

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他和几位同伴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

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四、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记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

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根据史志中以记名篇的书目数量和文学总集中记体文内容的变化和类目的增减,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记”作为一种文体其内涵发生的变迁。

五、归纳整理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通“甫”,古代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

“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今义:

合用为一个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

到,到了。

今义:

表示另提一件事或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4.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十分之一。

今义:

数目,表确数“十一”。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不平常。

今义:

副词,很,十分。

(三)一词多义

1.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名词,文字

文理有疏密名词,同“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2.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动词,观察、看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名词,景观

大王见臣列观名词,建筑物的一种

玄都观里桃千树guàn,名词,道教庙宇

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观赏

3.得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动词,能够

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名词,心得、收获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动词,得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动词,得到,获得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形容词,融洽

此言得之形容词,对、合适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动词,具备

4.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

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

客舍青青柳色新房屋、住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停止

5.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其孰能讥之乎 语气副词,难道,表反问语气

何为其然也代词,这样

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

相当于“应当”“一定”

6.然

有穴窈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命名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识其本名

2.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从旁边

3.动词作名词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2)而其见愈奇见到的景象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流传的文字

4.形容词作名词

(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艰险的地方;遥远的地方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5.形容词作动词

(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2)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使……错

(五)文言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状语后置句

一、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比较前洞和后洞的?

这样的比较目的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从洞的位置、距离、环境的危险程度、游人的多寡几个方面对前洞和后洞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己游后洞的经历作铺垫,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后文的议论张本,使自己的观点有根据: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作者为何由“仆碑”而“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呢?

“仆碑”和“古书”有什么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并不只想就“仆碑”上的文字进行议论,而是想议论人们对所有“不存”的“古书”上知识的误传而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结论,因此作者自然由“仆碑”过渡到“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仆碑”和“古书”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是“斑”和“豹”的关系。

3.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

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

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

“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4.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论证“志”“物”“力”这三者之间关系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

“志”“物”“力”。

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志”。

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要有坚定的方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逻辑十分严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

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

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5.王安石认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你认为“力”“志”“物”这几个条件哪一个起决定作用呢?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一:

“志”起决定作用。

首先要确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有了志向,才有目标,有方向。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

一个人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笑,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

观点二: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到达预期的境地。

二、归纳总结

图解文章

主旨探微

作者通过叙述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进而议论并抒发感想,说明无论治学还是处事,要实现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一、百变素材

1.尽志无悔

“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的王安石是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人物。

自北宋以来,褒之者少,而毁之者却是全面开花、随处可见,几百年内,无论是在官方的“正史”,还是在民间的小说、戏曲中,王安石的各个方面,从学问到做官,从私人生活到道德品行,无不被人诟病。

但是尘埃掩不住真金,浮云遮不住星泽,真正的智者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发出了夺目的光芒。

他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他是改革者;他的改革触动了官僚集团的根本利益。

面对种种非难,他抱定“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人言不足恤”的坚定信念,在那死气沉沉的环境中,爆响了一个惊雷。

这惊雷,绵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振聋发聩。

无改革社会便不能进步,要改革必冒风险。

是安于现状、安于落后,还是冒险而进,求得发展?

这,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们已作出回答,已带领国人领略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2.志当存高远

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变得越来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

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

而那些“不怠”的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脚的终点站。

3.拒绝平庸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我深以为然。

太多的前人,太多的远方,连风景也如嚼过千遍的鸡肋,愈发促使我们拿起自己的理性,拒绝平庸,踏出自我之路。

拒绝平庸而甘于平凡,这不是修辞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二、技法学习

叙议结合 先叙后议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

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

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迁移运用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先叙后议的记游写法,写一段你的旅游经历,并揭示一定的哲理,不少于2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我们一入山便被眼前的美景迷醉,树木丛生,怪石嶙峋,有碧绿的潭水如碧玉一般静静点缀。

脚下踏着厚厚的落叶,石阶两侧即是陡坡,有灌木掩盖,不知其深浅。

时有巨石挡路,便绕其行之。

约十分钟,即见一线瀑布从崖上直泻下来,落入之处便曰:

一潭。

潭水中隐约有小鱼窜来窜去,甚至随流水而下,不禁感叹同为鱼类,家里鱼缸中的几尾小金鱼仅半缸死水,苟且存活。

哪如此处水阔天空,自由自在,任其游弋。

吸天地之精华,采日月之灵气,饮清澈山泉,食水中生物。

境遇不同,心境怎能相同?

转念一想,我又如何能知道鱼缸里的小金鱼不快乐,不自在呢?

我非鱼,安知鱼之乐?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如何能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寻找到心灵的快乐与安宁。

三、考点链接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

(二)

4.“换”,就是替换。

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或者是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有的名称说法已经不同等。

因此,翻译时,应该用现代汉语替换的地方必须替换,千万不能以今义当古义。

另外,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也要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这句中的“余”,要换成“我”;“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这句中的“十一”,要换成“十分之一”,等等。

5.“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例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舍于其址”是“于其址舍”的倒装;再如《赤壁赋》中“而今安在哉”是宾语前置句,“安在”是“在安”的倒装。

6.“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又如: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译为: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比喻也不可直译。

例如:

“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借代不可直译。

例如:

“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婉曲不可直译。

主要是避讳。

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

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对点训练】 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同步演练]中第13题。

四、悦读心赏

因事说理 叙议结合

——《游褒禅山记》的写作艺术

王安石的这篇文章名为游记,但它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

以记游为载体,以游山探胜而未能尽兴为出发点,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

文章开篇不写如何游览褒禅山,而是先写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显然这是对山名的考证。

接下来作者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得出一个结论,“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文章以考证山水得名、音读确否作游记开头,这是前所未见的。

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接着文章记叙游洞过程。

一般游记文章,都以叙述描写为主,而这篇文章的记叙部分却非常简略。

记叙游前洞,着眼点在地势“平旷”而“记游者甚众”;写后洞,着眼点在“入之甚寒”而“入之愈深,其见愈奇”,“来而记之者”则愈少。

写前后两洞相互对照,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

一般来说,游记文章都是重点描写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

而有的游记往往是作者游踪所至,心有所感,不仅写出了山水的无穷妙趣,还能从中生发出蕴含着的人生哲理,本文就是如此。

作者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

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目的就是为后文议论作铺垫,为思考作一层准备,这正是作者用笔奇特之处。

全文若在此结束,仍不失为一篇游记佳作。

因一般游记文章,进行叙述描写之后,只是用极简省的笔墨,或感叹,或议论,画龙点睛。

可本文作者并非如此,是用大段文字阐发悔思之得。

文章首先从古人观察事物而有得开始,探究的结果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接着探究此次游山不能“极夫游之乐”的原因,辩证地提出了“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志、力、物三者在求思、行事上的哲理。

这次游山所得有二:

是志、力、物三者的行事辩证法则,二是治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

文章以考证起,实则讲的是治学。

这样就从一般的游记的叙述上升到人生哲理的探求议论,叙议结合,缝合紧密。

作者就是运用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从游洞的感悟中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把写景、抒情同叙事、说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达到和谐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