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3483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答案 当过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影响鱼类等的生存。

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从贫营养湖→营养湖→沼泽→陆地的演变过程极为缓慢;

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放湖泊等水体后,将大大加速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因此变成臭水。

探究点一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1)阅读教材P58~62相关内容,完成问题。

大气污染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吗?

结合教材P59图4-1-1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分析概括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xx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

材料二 20xx年黄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

①如按水质由好到差顺序排列,请写出水质列前两名的河流名称。

②上述河流中水质最差的是哪一条,并分析其原因。

③据材料二说明黄河水系水质类别状况并提出改善黄河水质的合理化建议。

(3)读“土壤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造成土壤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②污染物在土壤、农作物和水生生物、人体中的浓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③防止土壤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不是。

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例如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硫磺气、火山灰造成大气污染,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也可造成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疾病;

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抑制,生长不良,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

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据资料表明,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和紫外线强度要分别比农村减少10%~30%和10%~25%)而导致城市佝偻病发病率的增加;

大气污染物的腐蚀作用会影响产品质量;

近十几年来,不少国家发现酸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造成鱼类减少甚至灭绝,森林发育受影响,这些都与大气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

(2)①珠江、长江。

 ②海河。

原因:

流域内经济发达,生产排污量大;

人口众多,生活排污量大;

环保意识淡薄;

径流量较小等。

 ③水质类别状况:

Ⅲ类、Ⅳ类和劣Ⅴ类比例高,Ⅱ类、Ⅴ类比例小。

建议:

加强环保宣传,预防水污染;

建立污水处理厂;

实施水的循环利用等。

(3)①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土壤污染的途径主要有:

滥施农药、化肥;

污水灌溉;

固体废物;

大气污染物。

②依次增大。

③防止土壤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防止向土壤任意排放含各种污染物质的废物;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慎重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要严格进行监测和控制,最好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类型

原因

危害

大气污染

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入大气,改变了大气成分

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对大气的影响,如改变大气的成分、性质和气候等

水污染

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水污染物主要有三大来源: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

其污染物质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造成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1)~(4)题。

材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

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材料二 见图1。

材料三 见图2。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多选)。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12 7 

(2)ABD (3)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原因:

工业区污染源多(主×

×

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

 (4)①控制污染源;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把图中三条折线对应的混浊天数相加可以得出,12月混浊天气日数最多,7月最少。

(2)题,工业废气、交通工具的尾气都会使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多,近地面的逆温会导致空气对流不畅,加剧大气污染。

C、E均可降低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

第(3)题,工业区的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导致SO2含量增多。

第(4)题,要学会“针对问题找措施”,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NOx、SO2、PM10的排放量较多,因此可以通过“节能、减排、绿化、治污、法规”等措施进行治理。

探究点二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和滇池的污染

阅读教材P63~64相关内容,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汽车排放尾气中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成分,它们在阳光的作用下,会发生________反应,并和水汽生成________。

(2)这种原因引起的大气污染,产生的危害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此类毒害最典型的城市之一是美国的洛杉矶,试分析原因:

(4)除上述危害外,汽车还产生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污染,控制该危害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造成滇池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你对治理滇池的水污染有何建议?

答案 

(1)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碳氢化合物 光化学

光化学烟雾

(2)刺激眼睛 刺激呼吸道并造成损伤

(3)汽车过多,尾气排放量大 地形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临太平洋,为西风带迎风口,污染物不易扩散而易堆积

(4)噪声 声源控制 传播途径控制 接受者的防护

(5)对于造成滇池水污染的原因,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作了这样的客观分析:

一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

二是生活污水进入滇池;

三是工业废水进入滇池;

四是农业面源污染;

五是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

六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

七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6)滇池污染主要是由污水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以及补给水源不足三大原因引起的。

因此滇池污染治理必须围绕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恢复三大问题,进行环境工程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

首先要治理城市污染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量,增大污染的去除量,减少排入滇池的污染物的数量,使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再排入滇池;

二是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流域生态;

加强垃圾管理和无害化处置,防止对环境和水体的污染;

三是实施跨流域调水,使城市不再饮用受污染的滇池水,同时用雨水补充滇池水体。

还要依法治水和搞好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

可见,治理滇池必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不是哪一个单项措施所能见效的。

只有把滇池治理作为系统工程:

经济的、工程的、法律的、行政的、生态的等各项措施共同结合,滇池湖泊生态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1.光化学烟雾

(1)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如果遇到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时,烟雾会积聚不散,就会造成大气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高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成因有:

洛杉矶众多的汽车排放大量有害气体;

气候条件:

洛杉矶是地中海气候,夏秋季节光照强、降水少;

气象条件:

常出现逆温天气;

地形条件:

三面环山,只有西面临海,地形闭塞。

(3)光化学烟雾的防治:

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改进汽车燃料,安装汽车排气系统催化装置等,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主要水体污染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排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亡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来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

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

海洋水体:

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①藻类大量繁殖;

②水体中植物死亡;

③鱼类死亡;

④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健康

①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

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

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

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浒苔也叫绿藻,其生长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是温度;

第二是光照;

第三是营养。

材料二 新华网青岛20xx年6月15日电: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介绍,6月14日卫星遥感监测分析,由黄海海域漂移而来的绿潮(浒苔等藻类聚集形成)北部外缘线距青岛大公岛最近距离约120千米。

未来继续向偏北方向漂移。

(1)根据材料,请简要分析青岛浒苔大规模爆发的原因。

(2)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是(  )

A.杭州湾B.莱州湾

C.辽东湾D.珠江口

(3)结合材料,请谈一下如何防治浒苔的大规模爆发。

答案 

(1)环渤海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较多;

夏季光照充足,水温较高;

胶州湾地区海湾封闭,水流较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D (3)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浒苔的有关知识;

对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治理,推广无磷洗衣粉和洗涤剂;

组织人员集中打涝浒苔;

建立浒苔预警机制,及时预报浒苔发生情况。

解析 本题以青岛的浒苔问题为切入点,考查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生活污水排放水温较高海湾封闭⇒⇒治理

1.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向大气中排放废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C.大气污染都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

D.大气污染表现在大气中氧气和水汽的含量增多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大气污染含义的理解。

大气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数量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就是大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大气中增加了有毒有害的物质,并产生了各种危害。

大气污染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原因为人为原因。

滇池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明珠”,但这颗“明珠”现在已黯然失色,滇池正在实施洗“藻”工程。

据此回答2~3题。

2.滇池黯然失色的原因可能是(  )

A.滇池湖面急剧扩大

B.滇池水污染严重

C.滇池周围景点遭破坏

D.滇池多火山、地震

3.目前滇池正在实施的洗“藻”工程,其主要目的是(  )

A.为鱼类增加饵料

B.增加水生植物

C.清除水中的蓝藻,解决湖水的富营养化问题

D.控制泥沙淤积

答案 2.B 3.C

解析 第2题,题目中指出:

滇池正在实施洗“藻”工程,可以知道滇池的问题在于水体富营养化,属于水污染。

第3题,A选项“为鱼类增加饵料”和B选项“增加水生植物”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D选项泥沙淤积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较小。

4.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壤污染主要由人为原因造成 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就很难清除 ③土壤污染会直接影响植物,但不会危及人类健康 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城市工×

区周围污染较轻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A

解析 土壤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质量恶化;

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就很难清除;

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城市工×

区周围会产生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从而污染土壤。

故①②选项正确。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答案 危害:

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

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

(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

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解析 泉水污染会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从泉水更新速度、净化周期、涉及范围及区域协调难度等方面说明难以治理的原因。

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深深的灰色的天空,深深的灰色的学校建筑,深深的灰色的教室连廊,深深的灰色的铅笔素描,深深的灰色的我的毛衣……我这才悚然惊觉,这是个晴天。

”(《世界在灰霾里沉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文字描述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①粉尘 ②二氧化硫 ③氮氧化物 ④悬浮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措施可以减少文字描述现象的是(  )

①植树造林 ②室内绿化 ③对燃料进行预处理,改进燃烧技术 ④改进能源结构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深深的灰色的”是关键词,这是太阳光被大量反射或折射,说明大气中存在大量细小的固体物质;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气体。

第2题,植被具有吸附固体颗粒物的生态功能;

改进燃烧技术和改进能源结构可以减少该颗粒物质的排放;

室内绿化主要是预防室内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19xx年夏季,巴黎、圣地亚哥等大城市相继发生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据此回答3~4题。

3.该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

A.附近有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含有二氧化硫的气体

B.一段时期内的大气降水大大超出同期平均水平

C.城市的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加上阳光的作用

4.导致该污染事件的主要大气成分是(  )

A.水蒸气和硫氧化物

B.二氧化碳和氟氯烃

C.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D.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

答案 3.D 4.C

解析 巴黎、圣地亚哥夏季发生严重大气污染事件的重要原因一是工业、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多;

二是夏季阳光强烈、气温高,加剧了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甲烷等气体。

下图是“20xx年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5~6题。

5.从20xx年中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Ⅰ类水质B.Ⅱ类水质

C.Ⅲ类水质D.Ⅳ类水质

6.下列我国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

A.珠江B.海河

C.塔里木河D.松花江

答案 5.C 6.B

解析 第5题,从图中直接读出所占比例最大的是Ⅲ类水质的水体。

第6题,水污染状况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

一是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是河流的自净能力。

一般来说,水量越大,流动性越强,自净能力越强。

海河流域是我国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工农业生产发达,排污量大,而且海河水量较少,自净能力较差,故污染最重。

7.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时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答案 D

解析 赤潮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类过多的向海洋中排放有机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是其主要原因。

8.×

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

A.填满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

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

D.把×

市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

解析 滇池是国家环保行动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一,需要实施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9.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

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xx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答案 

(1)总体趋势:

水质有所转好。

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

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

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

沿岸绿化;

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质污染曲线在下降,说明了水质有所转好。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得益于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城市绿地的增加,使得污染源减少,水质得到了改善。

(2)题,考查河流综合整治的措施。

结合图中信息,可以从河流的污染源头进行治理,清理污染物,禁止产生新的污染等。

[能力提升]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0~11题。

10.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

①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②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③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④×

市以秸秆最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沼气 ②开采小煤窑 ③利用太阳能 ④种植薪柴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 10.A 11.D

解析 第10题,考查读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关键是抓住图例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严重的大气污染主要是在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

第11题,主要从能源角度考虑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如开发新能源。

12.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下题。

土壤铜含量(  )

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在居民点大于200mg/kg

答案 C

解析 图中土壤铜含量等值线在上游河段顺河流而下,铜含量不仅没有减小,反而增大,可见河流对土壤中铜含量没有明显的稀释作用,故A错误。

从等值线变化看,从冶炼厂向北铜含量不是递增,而是递减,故B错误。

图中等值线高值区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这与我国北方冬夏季风的方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相同,故C正确。

由图可知,在居民点铜含量为150~200mg/kg之间,故D错误。

墨西哥城位于19°

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多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

据此完成13~14题。

13.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主要原因有(  )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

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14.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关停所有污染严重的工厂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答案 13.A 1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