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4245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Word格式.docx

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

天平的使用.

应用题.

天平的指针没有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有以下几种情况:

天平在使用前指针未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即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实现,即指针左偏向右调,指针右偏向左调;

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没有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即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来实现,即指针左偏向右移动游码或加小砝码,指针右偏向左调游码或减小砝码.

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是,发现指针略向左偏,即右盘中的砝码较轻,我们可以向右盘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即可,又由于指针偏的幅度很小,故在这里最好是采用向右移动游码的方式最好.

故选C.

天平平衡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一样大;

二是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在测量前的调平时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实现,在称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实现.

3.(3分)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了(  )

实物的等大的倒立的实像

实物的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实物的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实物的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眼是一部照相机,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眼睛及其物视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4.(3分)如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的图象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甲乙

丙丁

乙丙

乙丁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应用题;

图析法;

长度、时间、速度.

先从图象上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比较物体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图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所以甲图中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乙图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体增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丙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所以丁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丁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所以丙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所以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乙和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考查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以及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5.(3分)(2009•河南)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力作用的相互性;

力的作用效果.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火箭对喷出的燃气产生向下的推力,反之燃气对火箭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的,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只是说明了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与方向,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符合题意;

故选D.

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3分)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

103kg/m3,煤油的密度0.8×

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密度公式的应用.

密度及其应用.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小与体积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

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乙液体的体积最小,丙液体的体积居中,根据公式ρ=

得:

甲液体密度最小,为煤油;

乙液体密度最大,是盐水;

丙液体密度居中,是水.

此题考查的是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对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对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7.(3分)冰的密度为0.9×

103㎏/m3,它表示(  )

冰块的质量是0.9×

103㎏/m3

冰块的体积是1m3

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

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t

密度及其特性.

冰的密度是定值:

0.9×

103㎏/m3.在习题中经常用到,因此需要记住其密度值,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冰的密度是0.9×

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体积为1m3的冰,它的质量是0.9×

103kg.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冰密度值的物理意义的认识.

8.(3分)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音调;

响度.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而言,水牛的声带振动幅度较大,所以水牛叫声响度大;

蚊子翅膀扇动的频率比牛的声带振动频率大,所以牛的音调相比较低,蚊子的声音音调高;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此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

9.(3分)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  )

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人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是鱼的虚像.

故选B.

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考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0.(3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小明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

篮球撞击篮板上被弹了回去

运动和力.

力的作用效果: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判断.

A、小明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球从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B、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形状和运动状态都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力改变了沙发的形状.符合题意;

D、篮球撞击篮板上被弹了回去,改变了篮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篮球的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此题考查的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改变形状时,运动状态一般不变.

11.(3分)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科学含义是(  )

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

铁块的体积比木块的体积小

铁块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

拿起铁块比拿起木块费力

定性思想;

控制变量法.

A、质量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

B、体积大小要看其个头大小.

C、密度大小由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

D、哪个费力由物体所受重力决定.

A、根据公式m=ρv,只有在体积v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才大.

B、根据公式v=m/ρ,只有在质量m相同时,密度大的体积才小.

C、查表可得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人们所说的这句话意思就是在同体积下铁比较重.

D、根据公式G=mg,对于质量不确定的两个物体,那所受重力同样不确定.

故选C

本题所考是密度概念的理解,要知道质量,体积的比较由两个因素所决定.而密度所指的是单位体积所含的物质.

12.(3分)一物体沿着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凸透镜10cm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5cm时,它的像一定是(  )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根据“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透镜10厘米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可求出焦距的取值范围;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U<f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结合焦距的取值范围,即可确定当物体离透镜5厘米时,所成的像的性质.

当物距为10cm时,在凸透镜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2f>10cm>f,所以10cm>f>5cm;

故在物距为5cm时,根据10cm>f>5cm可知,此时物体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能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焦距,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3.(2分)(2003•苏州)“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经改建后,姑苏城内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 运动 _的;

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 静止 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位置有变化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变化就是静止的.

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与河岸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以游船为参照物,他与游船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游客与游船保持相对静止,所以他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

运动;

静止.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4.(3分)乐音的三个特征是 音调 、 音色 、 响度 .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乐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音色和响度.三者的概念是不同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三者的定义不同.

音调,音色,响度.

本题考查基本定义,需要学生进行强化记忆,并要理解三个物理量的含义.

15.(2分)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水中部分的铅笔看上去变粗了,这是因为圆柱形的盛水玻璃杯对它有 放大 作用.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明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从上面看上去,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高了,

所以看起来像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故答案为:

折射,

而圆柱形的玻璃杯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故答案为:

放大.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6.(2分)有一均匀的金属棒,若从全长1/3处截取,则两段质量之比是 2:

1 ,密度之比是 1:

1 .

质量及其特性;

质量及其测量;

截为两段之后,密度不变,根据公式m=ρV可知,质量之比就等于体积之比,金属棒横截面积不变,所以体积之比就等于金属棒长度之比.

有一均匀的金属棒,若从全长1/3处截取,则大小两段质量之比

=

,密度不变,密度之比为1:

1.

2:

1;

1: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要学会密度公式的变形应用.

17.(2分)游乐场里的碰碰车是孩子们喜欢玩的,当两辆车对碰时,都会向后运动,这既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又说明力的作用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由两车发生的现象可知两车均受到了向后的力,同时使两车产生了向后的运动状态.

因两车相碰后均向后运动,说明两车产生了相互作用,即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时因为车受到了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故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互的;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题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力的相互性及力和运动的关系,是道好题.

18.(4分)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物体的长度是 3.30 cm,其中准确值是 3.3 cm,估计值是 0 cm.

长度的测量.

①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②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

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③对于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其余都是准确值.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3cm对齐,估读为3.3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30cm,其中:

准确值是3.3cm,估读值为0.

3.30;

3.3;

0.

①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②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19.(4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大小为40N的力拉小车.在图中画出小车所受拉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作图题.

先画出标度,然后过物体重心作水平向右的力,根据力的大小和标度确定线段的长度.

先选取大小为20N的线段,然后过物体的重心作水平向右、大小为40N的拉力F,图示如下

本题主要考查:

画力的图示的步骤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0.(8分)如图所示,两条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透镜的光路图.

要正确作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必须知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如何传播?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如图:

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

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

四、实验探究(第1题9分,第2题8分,共17分)

21.(9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雨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实验中对两只蜡烛有什么要求?

(3)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

(4)实验前,小雨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你能帮他们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

请写出你的方法.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1)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目的是为了确定物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2)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相同的蜡烛和蜡烛的像进行比较,来获得物像大小关系.

(3)刻度尺要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便于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4)根据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1)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或大小,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实验中对两只蜡烛的要求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主要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3)刻度尺可以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便于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4)观察是否成虚像就用光屏承接,若呈像就是实像,不能呈像就是虚像.

(1)便于找到虚像的位置;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

(3)测量物到平面镜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正确;

把光屏放到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类习题,注意几个关键的词语不能含糊:

实像中选取的两个蜡烛要(完全相同),后面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要(完全重合),要选(薄玻璃板),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要把玻璃板(前面的)物体弄亮,用光屏承接像时眼睛要在(像的这一侧)观察.

22.(8分)(2002•河南)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64 g.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 20 cm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 3.2×

103 kg/m3.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液体密度的测量.

实验题.

(1)天平的调节原则: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使横梁平衡.

(2)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矿石体积等于量筒内两次体积之差.

(4)用ρ=

算出矿石密度.

(1)现指针左偏,应右调平衡螺母.

右.

(2)物体质量m=50g+10g+4g=64g.

故答案为;

64.

(3)矿石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20.

(4)矿石的密度ρ=

=3.2g/cm3=3.2×

103kg/m3.

3.2×

103.

天平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按规则要求使用.本题的易错点在最后一问,一定要细心,不能填成3.2.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

23.(10分)如图所示是2005年通车的我国东海大桥的一部分.东海大桥始于上海,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小洋山岛,是世界现有30多座跨海大桥中最长的一座,总长达32.5k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0.5h,则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已知大桥长度和汽车通过大桥所用时间,利用公式v=

得到平均速度.

已知:

s=32.5kmt=0.5h

求:

v=?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v=

=65km/h.

答: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5km/h.

此题考查的是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只要掌握公式,就能轻松解答.

24.(10分)一块石碑体积为5m3,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石碑的样品,测得它的质量是120g,用量筒装100cm3的水,再把石碑样品完全浸入水中,水面升高到150cm3处,求整块石碑的质量.

密度公式的应用;

密度的计算.

计算题.

根据量筒两次液面的高度差求出石碑样品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样品的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